第一篇:科技技术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浅谈车联网行业的发展
我从事于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任务是车载娱乐终端的软件功能评测。在2010年我公司为上汽集团推出全时在线inkanet系统,除了传统车机的导航、娱乐功能,还增加了实时路况、一键通导航,并能通过语音指令来拨打电话、查股票、收短信、在线聊天。真正实现了互联网与汽车相结合。
车联网给所有人带来无限的想像空间,车联网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及控制等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
在2013年的上海车展博览会上,上汽集团推出了inkanet第三代系统,奔驰、宝马、沃尔沃、日产、福特、丰田等也已全面进入智能行车系统,吉利的G-Netlink、比亚迪(BYD)的“i”系统、华晨的E-drive也纷纷加入这一波的车联网大潮。
车联网的热度一直在增加,不但被汽车业界看好,甚至吸引其他行业逐步渗透到车联网行业来。车联网正在颠覆传统的汽车工业。Google在2010年宣布制造无人驾驶汽车,规模化生产已指日可待;苹果在今年宣布了iOS in the car计划,本田、现代起亚、宝马等汽车公司已与其合作。
车联网产品的形态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呈多样化。车机自带通讯模块会增加硬件成本及通讯成本,通过MirrorLink技术使车主在车上时可以用手机实现联网,既可以降低车机本身的成本和服务成本,又可以实现车联网的一些功能,并能将车主不在线的时间吸引到互联网上来,通过互联网开发出不同的增值服务。另外OBD加手机APP的产品形态也已非常流行,此类产品的价格便宜、免安装,只需手机下载一款手机软件,通过蓝牙或者其他连接技术将车辆信息发送到手机端,实现远程诊断。
车联网技术虽然发展迅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车联网产品还没有行业或国家标准,每家车载系统的“接口”还不尽相同,就更谈不上车联网的商业模式了,目前我们公司正致力于车联网行业标准的推动,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联网产业一定会蓬勃的发展。作为一名车载行业的工作人员,我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新科技知识,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工作阅历,才能紧跟车联网技术发展的脚步,为车联网行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 前沿课题讲座心得体会 报告人:
学号:
导师:
(日期:2015 年 1月20日)
在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学习期间,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前沿课题讲座和各大企业举办的新技术讲座,下边分几个方面谈一谈对敏捷开发、自动化测试、大数据讲座的体会:
一、敏捷开发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开始谈论敏捷开发、研究敏捷开发,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敏捷开发呢? 简单的说,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敏捷开发是由一些业界专家针对一些企业现状提出了一些让软件开发团队具有快速工作、响应变化能力的价值观和原则,并于2001初成立了敏捷联盟。他们正在通过亲身实践以及帮助他人实践,揭示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概念从2004年初开始广为流行。Bailar非常支持这一理论,他采取了“敏捷方式”组建团队:Capital One的“敏捷团队”包括3名业务人员、两名操作人员和5~7名IT人员,其中包括1个业务信息指导(实际上是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的“翻译者”);另外,还有一个由项目经理和至少80名开发人员组成的团队。这些开发人员都曾被Bailar送去参加过“敏捷开发”的培训,具备相关的技能。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敏捷指导(Bailar聘用了20个敏捷指导),他的工作是关注流程并提供建议和支持。最初提出的需求被归纳成一个目标、一堆记录详细需要的卡片及一些供参考的原型和模板。在整个项目阶段,团队人员密切合作,开发有规律地停顿--在9周开发过程中停顿3~4次,以评估过程及决定需求变更是否必要。在Capital One,大的IT项目会被拆分成多个子项目,安排给各“敏捷团队”,这种方式在“敏捷开发”中叫“蜂巢式(swarming)”,所有过程由一名项目经理控制。
为了检验这个系统的效果,Bailar将项目拆分,从旧的“瀑布式”开发转变为“并列式”开发,形成了“敏捷开发”所倡导的精干而灵活的开发团队,并将开发阶段分成30天一个周期,进行“冲刺”--每个冲刺始于一个启动会议,到下个冲刺前结束。
在Bailar将其与传统的开发方式做了对比后,他感到非常兴奋--“敏捷开发”使开发时间减少了30%~40%,有时甚至接近50%,提高了交付产品的质量。“不过,有些需求不能用敏捷开发来处理。” Bailar承认,“敏捷开发”也有局限性,比如对那些不明确、优先权不清楚的需求或处于“较快、较便宜、较优”的三角架构中却不能排列出三者优先级的需求。此外,他觉得大型项目或有特殊规则的需求的项目,更适宜采用传统的开发方式。尽管描述需求一直是件困难的事,但经过阵痛之后,需求处理流程会让CIO受益匪浅。
二、敏捷开发模式内容
Test-Driven Development,测试驱动开发,它是敏捷开发的最重要的部分。在ThoughtWorks,实现任何一个功能都是从测试开始,首先对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分解为一个一个的Story,记录在Story Card上。然后两个人同时坐在电脑前面,一个人依照Story,从业务需求的角度来编写测试代码,另一个人看着他并且进行思考,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就会提出来进行讨论,直到达成共识,这样写出来的测试代码就真实反映了业务功能需求。接着由另一个人控制键盘,编写该测试代码的实现。如果没有测试代码,就不能编写功能的实现代码。先写测试代码,能够让开发人员明确目标,就是让测试通过。
Continuous Integration,持续集成。在以往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集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通常很长时间才会做一次集成,这样的话,会引发很多问题,比如build未通过或者单元测试失败。敏捷开发中提倡持续集成,一天之内集成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如此频繁的集成能尽量减少冲突,由于集成很频繁,每一次集成的改变也很少,即使集成失败也容易定位错误。一次集成要做哪些事情呢?它至少包括:获得所有源代码;编译源代码;运行所有测试,包括单元测试、功能测试等;确认编译和测试是否通过,最后发送报告。当然也会做一些其它的任务,比如说代码分析、测试覆盖率分析等等。在我们公司里,开发人员的桌上有一个火山灯用来标志集成的状态,如果是黄灯,表示正在集成;如果是绿灯,表示上一次集成通过,开发人员在这时候获得的代码是可用而可靠的;如果显示为红灯,就要小心了,上一次集成未通过,需要尽快定位失败原因从而让灯变绿。
有很多很多的书用来介绍重构,最著名的是Martin的《重构》,Joshua的《从重构到模式》等。重构是在不改变系统外部行为下,对内部结构进行整理优化,使得代码尽量简单、优美、可扩展。在以往开发中,通常是在有需求过来,现在的系统架构不容易实现,从而对原有系统进行重构;或者在开发过程中有剩余时间了,对现在代码进行重构整理。但是在敏捷开发中,重构贯穿于整个开发流程,每一次开发者check in代码之前,都要对所写代码进行重构,让代码达到clean code that works。值得注意的是,在重构时,每一次改变要尽可能小,用单元测试来保证重构是否引起冲突,并且不只是对实现代码进行重构,如果测试代码中有重复,也要对它进行重构。
Pair-Programming,结对编程。在敏捷开发中,做任何事情都是Pair的,包括分析、写测试、写实现代码或者重构。Pair做事有很多好处,两个人在一起探讨很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也不容易走上偏路。
Stand up,站立会议。每天早上,项目组的所有成员都会站立进行一次会议,由于是站立的,所以时间不会很长,一般来说是15-20分钟。会议的内容并不是需求分析、任务分配等,而是每个人都回答三个问题:1.你昨天做了什么?2.你今天要做什么? 3.你遇到了哪些困难?站立会议让团队进行交流,彼此相互熟悉工作内容,如果有人曾经遇到过和你类似的问题,那么在站立会议后,他就会和你进行讨论。
Frequent Releases,小版本发布。在敏捷开发中,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拿到需求以后就闭门造车,直到最后才将产品交付给客户,而是尽量多的产品发布,一般以周、月为单位。这样,客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到发布的产品进行试用,而我们可以从客户那得到更多的反馈来改进产品。正因为发布频繁,每一个版本新增的功能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计,这样文档和设计就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又因为简单设计,没有复杂的架构,所以客户有新的需求或者需求进行变动,也能很快的适应。
Minimal Documentation,较少的文档。其实敏捷开发中并不是没有文档,而是有大量的文档,即测试。这些测试代码真实的反应了客户的需求以及系统API的用法,如果有新人加入团队,最快的熟悉项目的方法就是给他看测试代码,而比一边看着文档一边进行debug要高效。如果用书面文档或者注释,某天代码变化了,需要对这些文档进行更新。一旦忘记更新文档,就会出现代码和文档不匹配的情况,这更加会让人迷惑。而在敏捷中并不会出现,因为只有测试变化了,代码才会变化,测试是真实反应代码的。这时有人会问:代码不写注释行吗?一般来说好的代码不是需要大量的注释吗?其实简单可读的代码才是好的代码,既然简单可读了,别人一看就能够看懂,这时候根本不需要对代码进行任何注释。若你觉得这段代码不加注释的话别人可能看不懂,就表示设计还不够简单,需要对它进行重构。
Collaborative Focus,以合作为中心,表现为代码共享。在敏捷开发中,代码是归团队所有而不是哪些模块的代码属于哪些人,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系统任何一部分的代码然后修改它,每个人都能够对这部分代码重构而不需要征求代码作者的同意。这样每个人都能熟悉系统的代码,即使团队的人员变动,也没有风险。
Customer Engagement,现场客户。敏捷开发中,客户是与开发团队一起工作的,团队到客户现场进行开发或者邀请客户到团队公司里来开发。如果开发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或者产品经过一个迭代后,能够以最快速度得到客户的反馈。
敏捷开发过程与传统的开发过程有很大不同,在这过程中,团队是有激情有活力的,能够适应更大的变化,做出更高质量的软件。
三、自动化测试
Automated Testing,自动化测试。为了减小人力或者重复劳动,所有的测试包括单元测试、功能测试或集成测试等都是自动化的,这对QA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熟悉开发语言、自动化测试工具,能够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或者用工具录制。
在自动化测试过程中,UI的自动化测试实施难度比后台程序的自动化要大,那么UI自动化测试是怎么做的呢?首先需要用一个持续集成的工具hudson作为一个颗粒度比较粗的测试用例管理工具,hudson作为自动化测试的主心骨,QA们可以在hudson上触发自动化测试的运行,运行完了以后可以看到测试结果,并且,利用了hudson的分布式结构,由多个测试机来执行测试,达到了很好的资源调配。对浏览器的控制方面,用了Selenium,会上没有问UI是否利用了Selenium的多浏览器支持,从演示上来看应该只做的Firefox的。他们的分工很明确,分了专门做功能测试的QA和专门做自动化测试工具开发的SDET,SDET主要是负责写RUBY代码,封装并且暴露了一些通用的方法给QA使用,并且同时使用了Cucumber作为一个DSL,QA是用Cucumber来做自动化测试的一些描述,Cucumber的作用就是对功能测试的QA屏蔽了底层RUBY脚本,对上就是“翻译”功能测试QA的意图,“翻译”成RUBY。优点在于:分开了自动化测试工具开发和自动化测试实施;使用了大量开源工具,提高效率;在测试过程中我将这个方式加以运用,提高了测试技术。
自动化测试是软件测试发展的一个方向。很多人都认为做测试,懂得自动化测试是很重要的。我之前用QTP的时候,给自己最大的感触就是录制脚本和调试脚本的时间太长了。通过一些讲座和交流,我对自动化测试和脚本的录制修改技巧慢慢熟知,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测试设计的效率。测试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自动化测试是测试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自动化测试的运用之中我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内容。
四、大数据 现在,当数据的积累量足够大的时候,量变引起了质变,“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有针对性的分析,赋予了互联网“智商”,这使得互联网的作用,从简单的数据交流和信息传递,上升到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一句话“他开始思考了”。简言之,大数据就是将碎片化的海量数据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筛选、分析,并整理成为有用的资讯,帮助用户完成决策。借助大数据企业的决策者可以迅速感知市场需求变化,从而促使他们作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使得这些企业拥有更强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这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对国家治理模式、对企业的决策、组织和业务流程、对个人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后工业社会时代,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底层技术的革新,数据正在呈指数级增长,所有数据的产生形式,都是数字化。如何收集、管理和分析海量数据对于企业从事的一切商业活动都显得尤为重要。
大数据时代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必然趋势,我们只有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技术上、制度上、价值观念上做出迅速调整并牢牢跟进,才能在接下来新一轮的竞争中摆脱受制于人的弱势境地,才能把握发展的方向。
第三篇: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班级:土木132 学号:130711227 姓名:朱玉震
2017年3月,我非常荣幸的在毕业之前在学校里听了一系列关于土木工程前沿讲座,通过这一系列讲座那让我对土木工程这一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让我们进行了毕业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然后还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土木工程前沿讲座。
由于时间限制和我们有限的知识水平,老师们都从大处着眼,为我们大概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时还简单向我们介绍这些研究将来的实际意义,以及和我们模具锻压专业的联系。总体来说,也许理论上逻辑上的很专业的知识,我们没有学到多少,但老师们利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基本上将一个新的领域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了出来,使我们这些只知在学校死啃书本的同学也有机会现实了一回,真正了解到与百姓的生活有直接联系的科学研究。
各位老师不仅在学术领域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窗户,使我们眼前一亮,也为我们介绍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切身的体会及经验,提前向我们预警就业道路及工作生涯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这一系列的讲座,让我对土木工程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作为已经快要毕业的我们来说,土木工程这个词语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因为我们学的专业就是土木工程,但是我敢说没有几个人能够清楚的了解土木工程这门学科的完整情况。这里我们先对土木工程的的前景做些深入的了解,要了解土木工程的前景,我们先来看看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它已经有悠远的历史了。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钢材的大量应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飞跃。十七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十九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是钢结构出现的前奏。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于是适应发展需要的钢结构得到蓬勃发展。除应用原有的梁、拱结构外,新兴的桁架、框架、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逐渐推广,出现了结构形式百花争艳的局面。
建筑物跨径从砖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直到现代的千米以上。于是在大江、海峡上架起大桥,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楼和高耸铁塔,甚至在地面下铺设铁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为适应钢结构工程发展的需要,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就应运而生。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也随之发展,土木工程从经验上升成为科学,在工程实践和基础理论方面都面貌一新,从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发展。
杨荣泉先生结合自己的职业历程,讲述了现代铁路的发展趋势,从青年学生的职业规划和青年学生求职注意事项方面对我们的职业规划进行了很好的指导,他以自身经历为蓝本耐心、详细的给我们解惑,让我们为他在科研上的奋斗精神和对下一代的关心深深感动。
总之,学校、学院组织的前沿讲座,使我收获良多,通过这些平台可以接触到很多在领域里知名的科学家、教授等,让我们真正接触到推动科技进步的大师。同时它还让我明白了自身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工作有时会缺乏激情,创新意识不足,遇到困难容易举步不前,且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会不断的克服和改正自身缺点,从日常的点滴行为做起,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在参与中我们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发现自己新的一面,坚定我们在后续研究生生活奋斗的决心。
老师们精彩的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通往更系统、更前沿、更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将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作为思政学子机会与挑战也随之而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迎接挑战。由于时间仓促,还有很多肺腑之言未一一道来,不免遗憾,今后我会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与自省。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老师们在其中游得很尽兴。也许将来我们也可以不要那么浮夸,将利益看得那么重,而是潜心做一些研究。
第四篇:软件工程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软件工程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1.前言
随着工程技术不断发展,工程技术的负面效应也日渐突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得与工程技术联系最为密切的工程伦理问题成为工程界、哲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工程师必须遵守工程伦理准则,在工程活动中具有社会责任感, 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才能自觉担负起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伦理责任。
工程师是工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师包括研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等。一般把工程师定义为拥有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技巧, 在人类改造物质自然界,建造人工自然的全部实践活动和过程中从事研发、设计与生产施工活动的主体。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院士认为, 现代工程师应该能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及观点和技术手段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 承担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任务。他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包括知识、能力、品德三个方面。
爱因斯坦在对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中呼吁青年学生,“如果你们想使自己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 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 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 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 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所以,工程师应当自觉地意识自己职业的伦理意义, 提高道德敏感性, 增强责任感, 以保证自己所从事的工程活动真正为人类造福。
工程伦理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环节, 但又是易被忽视的部分。长期以来, 由于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没有提到应有高度。概念性强调的多,具体操作部分不详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科技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技道德失范现象。科技道德失范反映到工程领域, 表现为工程伦理滑坡。如在工程建设中的豆腐渣工程,偷工减料, 以次充好, 假冒伪劣等。对在校工科学生加强工程伦理教育, 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 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美国工程师协会提出了工程师的五大基本准则。1.工程师在达成其专业任务时, 应将公众安全、健康、福祉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优先考虑, 并作为执行任务时服膺的准绳。2.应只限于在足以胜任的领域中从事工作。3.应以客观诚实的态度发表口头或书面意见。4.应在专业工作上, 扮演雇主、业主的忠实经纪人、信托人。5.避免以欺瞒的手段争取专业职务。我国台湾的中国工程师协会提出了四大中国工程师信条:一是工程师对社会的责任: 守法奉献, 尊重自然;二是工程师对专业的责任: 敬业守分, 创新精进;三是工程师对雇主的责任: 真诚服务, 互信互利;四是工程师对同僚的责任: 分工合作, 承先启后。这些提法有一定道理。
工程师伦理行为选择是指工程师面临多种伦理可能时, 在一定的伦理意识的支配下, 根据一定的伦理价值标准, 自觉自愿、自主自决地进行善恶取舍的行为活动。从工程实践看, 工程师在工程决策、工程实施、工程后果等阶段都存在诸如义与利的抉择、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两难抉择、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冲突矛盾、经济技术要求与人权保障矛盾冲突等。工程师在伦理行为选择中还存在着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目的和手段都存在着善与恶的问题。只有善的目的和善的手段才能达成工程师的伦理行为;善的目的和恶的手段抑或恶的目的和善的手段都会把工程师的行为推向不道德的行为途径上去, 从而产生消极影响, 破坏社会伦理秩序。
2.相关案例论述
2016年1月7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快播公司及其主管人员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一案。公诉机关指控,该公司在明知快播程序被用户用于发布,搜索,下载,播放淫秽视频的情况下,无视放任,并通过收取会员费广告费非法盈利,仅2013年一年就高达3亿元,其中60%收入与淫秽视频相关,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而王欣和快播3名高层均否认控罪。
目前对互联网企业伦理的研究,主要为新闻报道中媒体的道德伦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法制建设,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等。但须知,互联网企业并非只有互联网媒体类、娱乐类等。
回顾格洛斯特公司案,我们发现相似的案情对快播案有借鉴意义。2005年,米高梅公司对格罗斯特公司发起侵权诉讼。格罗斯特公司是一家音乐分享服务公司,同样基于P2P技术。据了解,格罗斯特公司并未设立中央服务器,因而其P2P软件不具有中心化文件共享目录,也就无从得知文件传输信息,即使该公司关闭了其服务器和窗口,文件依然能继续传输。换而言之,被告虽然通过该软件的吸引力获得大量广告费,但不具备权利和能力去制止侵权行为。据此,法院宣布:软件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法律关系,本案软件提供者不构成共同侵权。但是,根据积极诱导标准来平衡版权保护和技术革新之间的利益,最高法院认定格罗斯特公司的行为为诱导侵权。此案中,被告通过广告诱导产品的侵权使用,因此必须承担侵权责任。
反观快播,快播公司的QSI安装程序及播放器软件属于最新P2P技术,具有非中心化、可扩展性、健壮性、高性价比、隐私保护等特点。按P2P技术分类来看,属于文件内容共享和下载类型,与格罗斯特公司性质相似。且快播涉及刑事犯罪——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刑事案件中,审核、认定刑事证据的标准是是排除合理怀疑原则。在快播中揭开P2P技术后面神秘的面纱,不难看出使用该技术的主体的意志因素及使用该技术背后的行为性质。
(1)主观方面
王欣抗辩说,在了解到有网络用户利用快播软件传播淫秽视频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防止淫秽视频的传播。但根据先前供述可知,王欣早已知道运营初期存在淫秽信息的实情,起初屏蔽了一部分,但由于信息过多而听之任之。此外,企业员工何某张某吴某出庭作证,曾向王欣汇报过淫秽视频的问题,但王欣起初未作任何指示,后指令开发视频碎片化储存程序规避相关机关检查。
依据2010年《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八条规定:“实施第四条至第七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行为人“明知”,但是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
(四)向淫秽网站投放广告,广告点击率明显异常的;…”。根据上述条文可知,虽然快播公司没有直接向淫秽网站投放广告,但网络用户使用快播公司的P2P技术,在互联网上下载QSI安装程序和播放器后,广告点击率明显异常,完全可推论快播公司的明知属性。
其次,被告人说知道淫秽物品传播的情况,但没有义务去取缔,不能单方面追究开发软件人的责任,也表明被告单位和被告人对存在的问题是明知的。另外,深圳网监、扫黄办等部门曾多次来快播检查,由王欣、牛文举、吴铭等接待;快播还曾多次受到深圳网监和扫黄办的警告和查处。由此可见,快播声称“不知情”,扮演无辜的行为是难以服众的。
在网络犯罪方面,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对于共同犯罪,不要求“意思联络”,只要求“明知”的主观要件。
2015年8月29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按照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上实施犯罪,而仍然提供互联网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情节严重的,就要独立地承担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已经从立法角度,加大对利用计算机犯罪提供帮助行为的打击力度。
根据庭审中被告人的口供以及证人证言中表述以及相关证据,能够证明快播公司是通过在用户安装播放器时捆绑其他公司软件和资讯窗口进行盈利。从形式上看,使用快播播放器时免费的,但实质上,仍然是利用用户使用快播播放器进行广告盈利,这是一种间接的牟利模式。在2013年快播公司3亿元的销售额中,与淫秽视频和侵权盗版相关的销售额就占到了1.8亿元。由此可见,快播公司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2)客观方面
快播公司人员辩称,文淫秽色情文件是站长们上传的,快播只是一个播放工具,不具备发布和搜索功能,因此不是淫秽物品提供者,也不是发布工具。快播不提供上传下载服务,无从得知淫秽视频的发布者和发布地。但从快播公司的视频点播系统运作模式,以及快播软件本身分析,我们发现快播有接入、搜索功能,并能提供网络存储空间,实质上具有传播功能。
据刑法及其司法解释,传播主体不限于视频的制作和发布者,也包括“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建立者和直接负责的管理者”。快播前台有哈希码和播放器,后台有云端储备,可以说是淫秽视频的“搬运工”,其“传播”行径证据确凿。
技术本身并不可耻,但技术不能成为滥用权利的借口和避风港。实际上,快播案的重点并不在于P2P技术和缓存技术的适用合法性问题,而在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存在刑事法律构成上的“间接故意”,即是否对其经营产品传播淫秽信息具有知情和放任的事实。从目前证据来看,P2P技术只是快播公司的幌子,通过缓存、碎片整合等技术,向用户“暗示”、“鼓励”非法资源才是实质。由此,快播借助其惊人的浏览量和用户数,以精准广告的方式牟利。
虽然从上述主观客观两方面看,快播的罪证仿佛万无一失,但从互联网技术的角度来看,目前公诉方的取证的确存在有问题,比如鉴黄程序不合法等。因此单从证据判断,并不能将王欣等3名高管直接定罪。证据的不充分,是众多质疑声音的缘由。因此日后法庭如何宣判,将成为未来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不可否认的是,快播案应该成为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反思的重要契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底线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法院能够做的就是去平衡技术与道德、技术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法律应该被尊重,法庭也应该被尊重。民众有权关注和监督快播的审判,但舆论不能试图左右法律。人们赞同“技术中立”,实际上是赞同:人们应该相信使用技术(或者工具)的一般人不会去故意犯罪,即“合理信赖原则”。其实人们是把“合理信赖”误以为成“技术中立”。快播作为一个独立企业,具有管理自己服务器被合法使用的义务,其不作为的行径事实上是在推卸责任。快播软件,实实在在升高了淫秽视频传播的风险,且这种风险升高没有得到法律的容许,这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快播采取的防范措施已经是行业的最高标准,则不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快播因为各种原因(如财务原因)没有采取这种标准,就应该承担责任。
3.网络伦理失范的成因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用互联网的人群鱼龙混杂,素质不一,各种利益链的交织以及监管的不及时导致各种网络媒体失范的发生。
第一,互联网经营者素质不一。不少网站为牟取私利或者增加网站点击量,无视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在网络上发布或者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媒介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
第二,利益链条的交织。快播案件表明,很多门户网站或者或互联网公司以技术本身无罪的幌子,刻意忽视伦理失范的行为发生,很多行为甚至触及法律的底线。就是因为其背后存在的巨大利益。仅以快播为例,快播在视频缓冲时的广告费就以占据其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三,互联网监管的缺失。由于互联网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互联网监管十分不完备,从而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同时因为没有建立相应的惩罚制度,网络犯罪成本太低,伴随而来的就是预约伦理道德的各类失范表现。
4.结论
由上述案例可以得知,单靠国家,企业,网民任何一方的单独力量,都很难解决当前网络上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只有合理利用国家法律完善,行业内部规制,网民主动监督三种方法,三管齐下,互相配合,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但核心问题是,互联网企业应当遵守法律制度,加强内部监管,勇于为保障互联网用户的权益而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义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使自身长远发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第五篇:物流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物 流 前 沿 讲 座 心 得 体 会
姓名:系别:班级:
学号:
物流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大三即将步入社会的同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仅掌握了物流的发展趋势和物流的最新科技技术,而且对物流这一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一些知名成功人士给我们介绍他们开拓物流这一领域的经历和体会,我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自信心,不仅如此,我们对于物流行业中发展比较好的一些企业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下面就说说我学习这门课的一些体会吧。我要说的是关于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的作用及现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国的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呈现出业态的多元化和经营的规模化,其发展速度快、地区分布广,竞争激烈,管理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提高。而与之相匹配的连锁超市物流也在不断完善之中,许多连锁超市越来越重视商品配送管理方面的建设并加大投入。
一、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
1.统购分销,形成经济规模,降低流通费用。
连锁超市实行统一进货,由配送中心将厂家或自己加工的产品配送给各个分店,保证了各分店商品的规格、品种和质量,减少了交易次数,可以降低外部交易的信息管理费用;统一送货,协调分配运输设施,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降低商品的损耗;统一检验,对商品编号入库,减少了分店的采购、检验、库存等费用,从而减少物流成本。随着进货量的增加,物流的规模效益将更加突出。
2.减少分店的库存,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在传统的购货方式中,零售商不可能从一个供应商那里得到所有的商品,而供应商的商品也不可能都是零售商所需要的,这样由于信息交流的不畅,影响了商品流通速度,而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可以及时地为分店提供其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因此可以使分店库存量很小,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3.密切了连锁超市与供应商的关系。
连锁超市庞大的销售网络对供应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其大批量进货可以得到优惠的价格折扣,两者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连锁超市通过其商品销售信息对供应商的反馈,取得对产品生产的影响力。
4.可以促进连锁超市业务的发展和扩散。
配送中心承担了一切采购和输送任务,使得各分店不用分散精力与供应商打交道,从而可以专心于分店销售业务的发展和利润的成长,不断开发外部市场,拓展业务。
二、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 :
1、配送效率低下
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有很多都是由原来的仓库改建而成,或者只是换了个名字,缺乏与物流运作配套的技术与管理。从目前看,没有一家超市的配送中心能够对分店经营的商品达到100%的配送,平均配送效率只有60%-70%,这一配送效率仅局限于中心城市或某一个地区,如果市场范围扩大,其配送效率会明显降低,即我国的零售业配送能力有限。
2、没有价格优势
由于现有的一些配送中心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原有的进货渠道,即通过一些国有大批发企业进货,然后再分配给二级或基层的分店,配送中心实际上形成了批发与零售之间的又一个批发环节,自己特有的厂家――连锁超市并没有形成。
3、功能不齐全,现代化程度低
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由于很多是在原有仓库的基础上改造的,所以功能很不齐全,仅限于原有的存储、保管等功能,有的连基本的分拣设备都没有,管理和配送效率极低。
4、资金缺乏,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连锁超市普遍资金缺乏,因而网点一般较少,难以实现集中和大批量进货带来的成本降低和价格优势,同时,建设现代化的配送中心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我国目前的连锁超市资金短缺问题一时又难以解决,于是造成了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因此,制约了连锁超市获得规模效应。
5、专业人员缺乏,员工素质低
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是与现代化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我国配送中心的起步比较晚,参与研究的专业人员不多,在制定物流方案、实施管理、开拓物流市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十分欠缺专业人才。
三、我国大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对策: 1.加强对配送中心的认识。现代化的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的经营理念应该是靠优质的服务占领市场,靠先进的管理、技术获取效益。现代化的配送中心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综合有机体。
2.结合超市自身特征 加强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对于大型连锁超市来说,它所辖分店较多,可以建立配送中心,其建设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联营,入股等。
3.对于大型连锁超市而言,通常物流业务量巨大,建有较为完善的物流系统和配送体系,但在某些业务方面仍然需要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产生业务合作,当连锁超市进入成熟发展时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市场的自主选择,市场上连锁超市的数目将减少但同时他们的自身实力都已经增强,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连锁超市必须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
4.更新配送设施。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作业需要面积大 ,配有自动分拣机、电动升降机、自动传送带、真空包装机等机械设备 ,并采用自动化管理,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配送服务;为了实现规模效益 ,使物流作业达到自动化和高效化。
5.建立高效信息系统。连锁业在配送效率上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正是信息技术的落后。配送中心业务功能多 ,处理量大 ,信息覆盖面广泛、数据量大 ,管理复杂多变 ,许多信息需要动态适时地传输和处理。建设配送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无论是对于提高配送中心的日常运作效率 ,还是提升配送中心的服务能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总之,配送中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发展配送中心的实践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贪大求新,不能脱离现有状况,盲目追求先进的设备;但也不能畏首畏尾,安于现状。连锁超市应立足于现状,充分发挥现有设施设备的优势,加强管理,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配送水平和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在配送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指导;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争取获取政府的扶持和优惠。坚持软件带动硬件的原则,注重信息系统的建设。在配送中心的设计阶段,管理者、使用者和设计者应紧密联系,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均衡性和流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