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心得体会
今天我学习思想品德新课标之后,很有收获。下面我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学校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课程资源
新课标实施以来,一线老师困惑于难以处理课前预设于课堂生成的矛盾之中: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探究,往往完不成预定的教学计划;而按部就班地依教学计划走,课堂又往往死气、沉闷。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如何把握与捕捉那些来自学生、来自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让那些有意义的问题进入课堂、加以扩展,是对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教育智慧的考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不同认识、态度和处理,决定着对这一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并最终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我们老师应不断学习,主动提升自己,并积极开发和利用其它课程资源。
二、教材——教师认识和利用水平参差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尊重教材,吃透教材、理解教材。毕竟,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参考和凭借,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应该达到的参照系,提供了一种展开教学内容的方式,为教师组织教学材料提供帮助,且教材的教学内容相对一线教师而言,有更强的经典性。
面对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解读。其中的高低,自见分晓,其对学生的思想和认识所产生的影响自然不在同一层面。所以,同样的教材和文本,是不是她的知音,又能不能在深刻解读的基础上超越甚至“颠覆”之,是依赖教师自身的功力。我们对于教材,应该有钻进去的力量,又要有飞出来的底气。
三、学生——普遍被老师忽视的课程资源
“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教师的知识储备一定要优于学生,但在信息化、网络化、多元化的今天,教师个体对学生群体的知识优势已逐渐消失。因此,面对“弟子未必不如师”的现实,教师除了要有紧迫感,不断学习,还要虚心向学生学习,并适时地把讲台留给那些有所长的学生,这既对他们的肯定,也是对其他学生极好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会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四、网络——利用有限的课程资源
网络,为我们提供者不断更新的、“海量”的信息,既有名师的教学设计与反思随笔,也是初涉教坛者的困惑和彷徨,既有时政要闻与民生百态,又有专家视野与平民呼声,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应有尽有,关键看我们是否利用,如何利用。我们教师要甄别采撷,有效汲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并适时利用在教育教学中。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吕文华
本人在这次的新课程培训当中获益良多,特别是对于新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建议、教学内容的改革等等作了深入的剖析。在这次的学习中,体会是深刻的,也为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上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要求的新形势下,师生都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稳中求新,现在认真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3、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1、师生合作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在新的课程中要开设思品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的知识的内容很广,有信息技术、各种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等。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学会合作。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有五大内涵: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激励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立人”上。教师的角色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当学生在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低下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4、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趋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思品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按公民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
认真学习新课标,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教学。
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
界首中学 张英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标实施已经几年了,但新课标的要求与我们的现实的考核存在着许多矛盾,让许多思想品德教师难以适从。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要求的新形势下,师生都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稳中求新,现在认真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3、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1、师生合作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在新的课程中要开设思品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的知识的内容很广,有信息技术、各种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等。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学会合作。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有五大内涵: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激励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立人”上。教师的角色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当学生在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4、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趋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思品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按公民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王赞
2017年11月2日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林口县三道通镇中学
沙影
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以后,我在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受益匪浅,使我尝到了课程改革的甜头,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更加喜欢上思品课了。学习课标后,我在教学中有了新的认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避免枯燥乏味
思品课很抽象,学生不爱学,教师费了很大的力气,学生在课堂上我行我素,学生对思品课不感兴趣,考试成绩也很低,学生认为考试前老师把题画下来背一下就行了。学生越是这样想,他们越是不听课,成绩越低。学习新课标后,我转变了教学观念,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我结合课程内容,合理设计一些问题,上课时让学生回答,分组竞赛,答对了给小组加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课堂上我结合课程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让学生开辩论会,表演案例,模拟法庭,小品表演------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3、有时我让学生预习新课,由学生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探究新课,学生也想体验一下当教师的快乐,积极性高涨。学生课后认真预习,课堂表现得很突出,他们的表现出乎老师的预料,能精心组织学生探究新知识。
4、我还多次参加多媒体及哦啊学手段培训,课堂上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有图片、有视频,声情并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教师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大胆深化课程改革,丰富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学生知识的获得应该是他们自己探究的结果,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他们就能熟练运用教材上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学有所用,活学活用,使知识和能力互相促进。
四、教师要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关心国家大事,从而影响学生也关心时政。学生通过看新闻,能用课堂上探究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总之,学了思品新课标后,我在各方面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我的素质的提高,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学生不但愿意上思品课了,而且他们的各种能力和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