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沟通 读书心得
读《印度能超越中国吗》心得体会
《印度能超越中国吗》这一书,主要阐述了作者在印度经商的经历,对印度社会、文化和经济较深的认识和理解,书中不乏真知灼见。印度和中国主流文化中的哪些方面不同导致其国民行为的不同?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和印度产生?中国为什么制造业异军突起,而印度却是软件业遥遥领先?印度能在哪些方面超越中国?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上应该彼此学习对方的哪些优点?等一些问题和答案都令人深思。为什么印度人能够“以苦为乐”?为什么印度人能够忍受狭小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印度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什么马克思评价印度没有历史?中国的“君子”鄙视乞讨,印度的著名人物为什么却乐于乞讨?美国会成为印度的一个种姓吗?等一系列的问题和答案都令人深思。
看完这本书之时,让我陷入了深思,一直在想着印度真的能超越中国吗?这个话题,也许书上所说的多数都是作者个人观点和见解,但我想这不正是给我们开启了一扇正视印度并反思中国发展的窗口吗?同时也可以让作为读者的我们通过不同文化的反省和比较,能有一种多维的认识,从而通过印度这一面镜子更好的认清我们自身,让我们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也让我们能够更加的努力为我们的国家富强而奋斗。
这本书主要从历史到当代的各个方面讲述了中国和印度的差异。在21世纪初期,当我们审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大国时,他们在“外形”上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追溯至2000年前,两个国家在思想领域的诸多方面也有许多相近的地方。从公元纪年开始到公元500年左右,两国古人的不同选择,却使两国主流文化走上了不同道路。主流文化的不同导致两国国民行为的不同,中国主要强调的是“物质第一”,印度主要强调的是“精神第一”。这种思维和行为上的不同也造成了两个国家在近代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模式的不同,同时也能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从两国人民的不同主流文化体系中寻找属于自己不同行为的根源,从不同的行为中了解自己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
对于中国和印度主流文化的不同造成历史上两国社会劳动分工的差异,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种分工思想的影响。尤其突出的是中国注重的是“礼义分工”,而印度注重的是“神灵分工”,而且还把种姓制度作为神和世俗社会的梯子。然而中国和印度位置上都处于东半球,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频繁,比如说千年以前,玄奘曾跋山涉水到达印度;近代,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到过中国,中国人对他非常友好。但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体系却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印度就像是镜子里的中国,虽然外表看起来接近,但一个生活在现实中,一个生活在虚幻中。印度和中国在主流文化上本质的不同造成两国在近代的经济发展模式、政治模式选择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中国和印度的竞争,本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体系的竞争,只是这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竞争中又加入了西方的价值观念。这也就是说中国和印度两国间的交流都需要第三方来看待、观察对方,而误会、曲解、偏见随处可见,尽管中印两国国土相连,国情相似,但都没有面对面的直接的交流,体现出双方在交流时出现了第三方的参与都很有可能会造成双方的交流不充分,就可能会出现各种难以控制或是改变的情况。
在经济方面,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和中国都在为实现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而奋斗。当中国人采取主流文化中倡导的“舍生取义”方式获得独立时,印度却采用了“非暴力”的方式,并从其主流文化中找到了“非暴力”的源头。同样,中国人儒家“饿死不食嗟来之食”的方式影响到了建国后的经济发展;而印度主流文化中的“乞讨文化”却使其在经济发展上左右逢源。然而在七八十年代时,中国人“大一统”的文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开始在经济领域中进行“号令统一”的改革。同一时期,印度纷繁复杂的文化体系却不能使其迅速改变前进的方向,这种惯性使印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落后了10年。同时文化上的差异使印度逐渐远离美国,这也是印度在这一时期发展滞后的直接外因。在九十年代,中印都在经历经济制度的变迁,文化上的统一使中国制造业相比印度产生了优势,但适合服务业发展的多元文化也使印度软件异军突起,也就意味着龙象共舞的时代开启了。
在当代的中国与印度中,而印度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但为什么马克思说印度没有历史?这主要是因为印度人的时间观念淡薄。对于对为什么印度人能够“以苦为乐”?为什么印度人能够忍受狭小的工作生活空间?的解答主要是因为印度盛行“流浪”与“苦行”文化所造成今天印度的一种现象。在当代的中国逐渐开始强调“人文精神”时,中国的“仁者爱人”的文化传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西方人也称道的为人处事的“金律”之一,但在印度,“神文精神”却有长远的传统,这深深地影响了印度现代社会的发展。我认为造成今天的中国与印度差异的主要是由于两个国家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体系从而导致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同。
读完《印度能超越中国吗》之后,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多去思考,学习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要怎么与其他人或是做好交流沟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另外一面镜子,从而进行改进。不希望像中国和印度两国一样一个生活在现实,一个生活在虚幻中,反而希望两者之间能够做好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一起共同努力,那么我相信这两个国家一定会做的更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而已。回到我开始时深思的问题,通过看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在某些方面印度已经超越中国了,但是如果说在各方面完全超越中国的话,那么印度则还需要继续努力,而中国也会一直勇往直前。由于世界在发展,而中国和印度也一直都在发展,至于印度能不能超越中国可以说还是未知数,谁都不敢妄下定论。同时通过看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点燃了我学习的激情,积极发挥自己的团队精神,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和惊喜,通过沟通让自己在学习的激情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我相信在今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和印度也一定会创造出属于本国的奇迹的!
第二篇:管理沟通心得
管理沟通心得
一学期的时间转眼即逝,心里不禁一番感叹,时间过的真快,沟通课马上结束,心里有些舍不得。这节课对我的启示非常大,老师讲课的方式也很轻松,不禁成为了我每次必上的一门课程。下面是我对这个课程一些心得:
理论知识方面: 首先呢,我了解了许多管理沟通的基本知识,那什么是管理沟通呢?管理沟通是指沟通者为了获取沟通对象的反应和反馈而向对方传递信息的全部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呢,组织的目标通常都是由人来实现的,因此呢,人际沟通是管理沟通的基础。
其次呢,沟通有哪些技巧呢?比如说有倾听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冲突处理技巧,口头沟通技巧,书面沟通技巧,压力沟通技巧等等。
最后呢,管理沟通有三个作用吧,管理沟通是润滑剂,是黏合剂,是催化剂。
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启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感觉最深刻的是这句话:最重要的:5个字:我以你为荣;4个字:你的看法?3个字:是否请…;
2个字:谢谢!最不重要的一个字:我,以前认为自己在沟通方面已经做了很好,如今我明白了很多人(包括我)与他人沟通时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导致沟通不能成功或不到位。比如说在日常的交流中我总是有些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进行过换位的思考,甚少能倾听别人别人,忽略了别人的感受,让人感觉我这人有点强势,有些难以相处。
而且还明白了沟通中最重要的还是“人”,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再简单的事情也会变的异常复杂,比如说班集体举办一个活动,没有班干部们的有效沟通,导致责任不明,最后可能连小小的班会都无法举行,即使某个人再有能力。半年的课程结束了,对这节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沟通的作用,是我更加的受益。
高效会议
整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时时处处充满会议的世界。会议的正面作用是解决问题,反面作用则是带来难题,因此,会议既需要管理,更不能缺少技巧!下面我将从主持人的角度来提高会议效率方面讲解一下:
• 会议的频率 建议频率:至少每月一次
注意事项:不能多与每周一次,将会议时间记录在笔记本上,以防因一时疏忽造成工作上的被动。主持人的4个准备 设定沟通目标
制订行动计划
预备可能的争执
进行SWOT分析
如何做开场白
• 定义:3~5分钟的谈话,系统、简洁及有明确宗旨。
• • • 内容:开会目的,时间安排,议事方式,纪律规则等。程序:
概观会议进行程序;
• • • • •
提供与会议有关的资讯;
规范议程;
指定会议记录者;
征求对议程设计的意见
主持人的发言时间应掌握在20%要尽量保证每个人发言机会均等;尽量开成一种互动的会议氛围。
主持人的会议管理技巧
倾听的技巧:点头且微笑
眼神的接触
发出倾听的声音 身体向前倾 重复和总结 必要时做记录
实际的说话技巧:
表达感受的两句话
1.我也有过相同的经历
2.如果我是你,我跟你感觉一样 对于“蝉”的解决
可用话语或非语言的暗示
事先提醒关于会议的程序和时间限制 用总结的方式结束 对付“鲨鱼”型发言者的办法
1.非语言性打断 2.重申会议规范 3.反问法 对付“驴”型发言者的办法
点名发言
重复问题
突出他的贡献
对付“兔子”型发言者的办法
1.肯定他的贡献
2.重申可以试用现在的程序 对“螃蟹”型发言者的办法
1.强调时间压力 2.重申会议规范
3.带入别人 4.短暂沉默 主持人的守则与责任
营造和谐气氛 按照议程进行
正确讨论总结内容
引导发言者解释使人困惑的发言 帮助参会者理清不假思索的想法
尊重别人,避免会中意见一边倒的情况 减少与议题无关的争辩和讨论 保证中立态度
主持人的会后跟进
1.请大家填写会议评估表
2.针对意见做出改进措施 3.询问和联络缺席的同事 4.制定跟进计划,负责跟进 5.如有需要找高层协助
6.如计划进行顺利,取消下次会议 7.会议之后检讨得失
.目前认为企业管理沟通存在的问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
与同事相处沟通
■尊重对方,不可自傲自满,不可凡事都自认为有一套 ■不讲同事的坏话
■不可自知自擂
■多沟通、多协调、多合作
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少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 ■别人不肯与自己合作,是因为自己先不与别人合作
一、改进沟通
1)鼓励你的同事改进各种类型的沟通。2)注意:善于沟通的人更善于管理。
3)在努力克服与他人之间的障碍时要力求客观。4)尽量使沟通媒介与信息内容相配。5)尽可能利用视象材料进行沟通。
二、学会聆听
1)恰当的发问可帮助你得到恰当的回答。
2)充满信赖的沉默可以鼓励欲言又止的说话者。3)琢磨你听到的话,而不是说这些话的人。4)宽容地对待他人所说的话。
5)尽快把承诺变成白纸黑字,以避免产生误解 三,进行接触
1)问候或告别时要起身,坐着不动是没有礼貌的 四.传递信息
1)作出肯定反馈时要陈述赞扬的理由。
2)让员工了解你为传递信息所作的种种努力。
3)当你对是否传递某条信息感到犹豫不决时,姑且试之。4)不要在那些拒绝理解你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二、理解身体语言
1)当与他人站在一起时,请留出大约1米的私人空间。2)如你感到紧张,慢慢地深呼吸以使自己放松
三、理解与运用手势
1)在国外,你如果不知如何行事,就向当地人请教。2)注意别在无意中流露出不友好的神情。
3)对镜演示各种手势,看一看哪些手势你做得比较自然。
五、提问
1)如欲他人具体回答就需具体发问。
2)问开放式问题,以洞悉他人性格,并鼓励对方作答。3)开会前列出所有问题。
4)思考下一个问题时,不要害怕略作停顿。5)尽量使语气自然,以创造热情的氛围。
七、传递信息
1)作出肯定反馈时要陈述赞扬的理由。2)让员工了解你为传递信息所作的种种努力。
3)当你对是否传递某条信息感到犹豫不决时,姑且试之。4)不要在那些拒绝理解你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八、使用电话
1)桌子上放钟表以便控制通话时间。2)运用“等候电话”功能来提高效率。
3)若你说过要回电话,则必须遵守前言。4)结束电话留言时要重复姓名和电话号码。5)视情况更改留言电话中的问候语。
面对主管—怎样与上司沟通
一名不对上司说“不”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 对上司说“不”前一定要深思熟虑,力求正确
■ 对上司每说一次正确的“不”,你晋升的台阶便上升一步 ■ 对上司每说一次错误的“不”,你晋升的台阶便退后一步 ■ 上司即使暂不采纳你正确的意见也会对你欣赏有加
最优秀的向上沟通是想办法将自己的看法变成上司的看法
■ 即使自己的正确意见被采纳获得了成功也要把功劳标在上司的头上,而不是放在自己头上
■ 要理解上司,有时在你的局部范围正确的想法和作法到了上司的全局范围内,可能会变为不正确
■ 有时因时机不成熟,上司会将你的正确看法“冷藏”,你必须有耐心等待
多沟通——主动让上司了解你
多称赞——上司也需要激励
尊重上司,但不怕,事先整理好要谈的内容,以轻重缓急记入笔记 ▲要有数据观念,不可乱讲,好好听取上司的暗示作笔记 ▲不发牢骚,不要只提出问题,而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与上司意见相左时,问明原因,讨论但不顶嘴 ▲见上司时,应选对时机,不宜在上司急忙时
▲进行工作之中,应不断提出进行报告,报告是建立上下级关系的基础 面对同仁—怎样与同级主管相处
问题3:
作为部门主管对部门权限之间交叉地带的事该不该管?怎样去管? 对“灰色地带”的事一定要去管,但管之前应深思熟虑,力求正确
■ 对“灰色地带”的事管得正确,会有利于部门与主管之间的沟通 ■ 对“灰色地带”的事管不正确,会不利于部门与主管之间的沟通
同仁的联系是属于横向的沟通,因此若能彼此配合就需要形成团队,联结两者的关系形成一体共识■ 企业中整体工作的完成取决于部门间的配合,而部门间的配合取决于部门主管的相互沟通能力
多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运作情况
■多学习其他部门的业务知识
■凡事应站在整体利益的立场考虑问题
■对本部门要求严一些,对其他部门要求松一些 ■从自己作起,从现在作起 面对部属—怎样与下属沟通 问题4:
你是怎样与下属沟通的,沟通中应注意哪些?
成为优秀职业经理人,一定要能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 ■ 应尊重下属并相信他们有朝一日会超过自己 ■ 应看到下属的长处,特别是自己不具备的技能 ■ 应站在下属的立场去想问题 倾听下属的声音,随时表扬激励下属 ■ 关注下属的进步,适当授权给下属
■ 一个部门工作目标的达成80%取决于上级主管与下属的沟通方式是否正确 有效地下达指示)给他人的自主权宁多勿少。
2)为使员工有机会发挥其主动性,书面指示的规定不应过细。
3)如果执行原来的指示,但项目进展并不顺利,那么应尽快重新作指示。单 独 沟 通
1)要求所有应邀出席会议的人提前作好充分准备。
2)记住:富有成果的会议才是成功的。
3)倾听员工的心声。许多令人不满的问题可以通过辅导或咨询得到解决。4)留心员工面临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
与听众沟通
1)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演讲,不要拖延。2)作好准备(至少是心理准备),以备视听设备万一失灵。
3)如果让听众提问,会使演说速度减慢,那么,你可以问听众有何问题。4)把演说控制在20~45分钟——这是一般人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段。5)可能的话,邀请著名演说家参加研讨会或大会。6)定期检查员工是否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培训。7)询问其他经理是否愿意在会上发言。8)选择新会场时要听听别人的建议。
如何责骂下属
• • • • • 责骂什么事情要明确指出 把事情搞清楚后再责骂 不可当众人之面责骂人 只就事论事,不搞人身攻击 不可骂粗话,不可伤人自尊心
• 暴怒时最好不要责骂下属 挨上司骂要领
▲工作挨骂,人之常情
▲表现出应有的气量,不要顶嘴,也不可不在乎的样子 ▲低头不语,偶而点头
▲辩论之前,先道歉“对不起”
▲众人前挨骂也不在乎别人的想法
▲了解上司在骂什么,改过就是,把骂当成教导 ▲找个倾听对象倾诉一番,不要压在心中
▲上司不讲理时,这边听那边出,心中想着快乐之事,但表面上装出反省的样子 ▲次日要早到公司,以最好的精神与上司和同事打招呼,不要有恨意,不要可怜 绩效面谈技巧
• 倾听、发问、同理心、双向沟通
建立并维持彼此的信赖
负面回馈的技巧 • 洞察部属的自我防卫 • 先处理彼此的情绪 • 给部属来客“三明治”
第三篇:管理沟通心得
管理沟通培训之心得体会.4月24日参加了王新华培训师讲解的管理与沟通课程,令我学习到了一些新的知识,感悟到了一些平时忽略的细节。这次培训表面上看有点零散、不系统,但细想起来,所讲到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虽然有一些问题没有深入的讲解,但还是让我们能够领略其中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这次培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和学习的问题,二是企业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三是如何做好企业的员工。
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心境、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受到过什么样的教育、培训,进行过怎样的学习,决定了这个人的行为处事方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敢想敢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关键看你想怎么样,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授课中,王新华老师讲到:任何问题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法,现在解决不了的关键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这种理论是我第一次听到,曾经总以为很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现在回想起来,并非如此。很多困难在特定的时候,转变思路就会发现新的突破点。没有人做不了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去做。作为一名基层员工、管理人员,个人思想很重要,自己的思想是否适应企业及部门的发展需要,能否带领本部门员工顺利完成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是否能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至关重要。
自己在企业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员工?是不是最有价值的员工?自己都为企业做了什么?应该是每一个员工应该考虑的问题。有些人终日抱怨,却没有想到自己为企业究竟付出过什么。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企业能够创造多少利润,才是个人价值观的真正体现。同样,作为一名员工是合格的,那么作为一个领导呢?有一句话叫做:做事先做人。做领导更是如此。做人应正直,做事应公正、思路清晰。
以上内容是我在这次培训中主要体会到的东西,这次课程的内容比较多,有些只讲了表面,理论性的比较多,很多问题还依赖于个人体会和理解。希望以后能够多接受一些这样的培训,针对某一方面能够深化、细致一些。
徐亮 2012-4-27
第四篇: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
文丨刘晴。对于“应该”或者“不应该”这个词特别的不舒服,用在自己身上是打击自己,用在别人身上是激起愤怒。
记得有一次老公的弟弟出了点医疗事故,据说可能需要通过司法部门解决,可能需要个人赔偿。而弟弟个性比较寡淡,老公是个急性子,一直催促着问弟弟采取了什么自救方式,弟弟说等科室大主任回来开会做决定。老公开始坐不住了,一个人干着急,又急又恼地一直跟我数落弟弟对于这件事的不作为。忽然间来一句:“这件事情估计要自己掏赔偿,我们应该帮忙。”如果这是这样二话不说肯定是尽全力帮忙的,但是一听到老公那些强势的话,心里的火蹭的就冒起来了,直接顶了回去了:“什么叫应该?”心里想:我欠他的吗?凭什么应该呢!
其实想想这里这个“应该”加上老公强硬的语气让我感到的'是他根本不是跟我商量,甚至都不是通知我,而是强势地向我下达命令。稍微冷静后,想表达我不喜欢他跟我说话的方式,然而一出口就是带着愤怒的指责。希望自己在认识到错误的做法后,可以慢慢有所进步。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2
之前没有意识到,语言是一个tricky的工具,这个工具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会带来多大的误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于是我寻求这本《非暴力沟通》的帮助,以期改善自己在交流时存在的种种问题,确实收获很大,让我对沟通本身有了全新视角的认识。
这本书不是一本讨论语言技巧的书,不是教你更漂亮的话术,不是教你如何说话更好听。书中强调通过沟通,将对话的重心落在体会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上,这不正是我们沟通想要达到的目的吗?同时这本书讲的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用观察替代评判、探究感受背后的深层需求,这些都在教我们如何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
通篇读下来,我为自己过去沟通中夹杂的暴力和评判感到震惊,为自己拒绝尝试了解对方感受和倾听对方需要感到羞愧,这些问题也全都指向我对自身感受的认识不足,自己还未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些暴力的语言就已经破口而出。是我本人,给和我交流设下了重重阻碍。
书中介绍的非暴力沟通模式,还需要通过练习得到巩固。希望自己在未来与人的沟通中能够做到:1、诚实的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用爱和合作的.态度感知彼此,化解问题和冲突。让身边的人能够感受到尊重、理解和关爱,让自己充满爱和能量。
《非暴力沟通》一直强调,感受是源于我们自己的需要和期待,以及我们对其他人言行的看法,所以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体会例文参考》,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阅读。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3
这周继续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说实话,我很喜欢这本书,经常在读书时不由自主的联想到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
当今社会,人们可能习惯于围绕个人利益去采取行动,往往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条件反射式的语言暴力既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可能我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说话方式,并不认为自己的说话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却会引起他人和自己的痛苦。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就是心直口快,经常说话不经大脑考虑,一句无心的话就让别人生气了,自己还不知道咋回事。事后想想,一定是我的说话方式有问题,要不就是我说话语气重,让人觉得是在讽刺或批判。
再想想我的家庭,爸爸在世的时候是一个脾气挺倔的人,说话也冲,经常一句话就把人噎住了,让你不想再跟他说下去,因此妈妈经常气的流眼泪。只要爸爸在家,我们都不敢大声说话,更谈不上欢声笑语了,有事了也只去跟妈妈说。
如今我们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生活琐事,自然也就有争吵,情绪上来的时候会不加思索的说出一些难听的话,发一顿火,但事实是对方并没有因为你的发火而有所改变,还是无动于衷,最后还把自己气的`够呛。
前几天姐姐和姐夫因为回家看老人的问题闹别扭。姐姐说:“上夜班要休息,不想去,又不是周末。”
姐夫说:“回家看爸妈还要挑时间啊?你就是不孝顺。”
“我怎么不孝顺了?我给爸妈买的东西还少吗?你凭啥这样说我?”
就这样两人就吵起来了,姐夫打电话把我叫去了,我看着她们俩的样子都有点苦笑不得,都几十岁的人了,孩子都成人了还这样。就跟他们说起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要学会好好说话,学会沟通,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对方,学会换位思考问题。跟姐夫说:“不能给姐姐贴上不孝顺的标签,会破坏她的情绪,肯定会跟你反击啊,要冷静,你们都用暴力语言也解决不了问题啊,只会伤害对方,有话好好说。”事后姐姐还开玩笑的跟我说:“咱家人说话是不是遗传啊?咋都跟老爸一样冲呢?也难怪你姐夫生气,肯定是我说话语气太重了,一点就着,跟个炮仗一样,那个男人会喜欢啊!”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定要善用语言,爱自己,爱家人,把爱溶于生活。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4
非暴力沟通可以引领我们改变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沟通时,我们所给他人的观点或反馈不应该再是间的条件反射,而应该是建立在客观观察的基础之上。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在沟通时,我们应该准确把握特有的沟通情景,并留意所发生的事情——我们观察到的结果。不论我们是否喜欢,只需说出观察的客观结果。
在观察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因为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更多的听到批评,令他人反感,排斥沟通。需要强调的是,非暴力沟通并非要求我们做到绝对的客观,不能用任何的评论,只是说将观察和评论进行区分是重要的。
尊重人性,倾听心灵的声音。
感受是天然的情感体会,想法则是带有人文色彩的认受主体特有的人文背景影响。 处于尊重他人以及尊重自己的需要我们应该学会努力体会别人的感受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人的行为也许会刺激我们,但是我们感受的根源在于自己。是我们的需要和对他人的看法导致了感受。
需要,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
一种要素是否被当作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准确的表达并理解需要可以有效地提高沟通的质量和生活的档次。明确了观察的结果,了解了感受,那么就要去揣摩他人的需要,并明确自己的需要。
自身的需要产生请求。
提出请求时,别人所听到的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表达的,为了避免误会和麻烦,提出的请求应该是清晰的、具体的,并且请对方反馈信息以确定对方是否准确的理解了我们。避免请求成为命令。
放下自己的想法与判断,倾听他人内心的声音,体会感受,发现需要,准确的理解并引导,实现与自己和他人的有效沟通。让爱的语言带来爱的力量,摧毁暴力的沟通,弥补语言这一人类特有却先天不足的工具,关爱人性。
非暴力生活的关键——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爱与感恩主导着非暴力生活,这样的生活中充满了尊重、理解、欣赏、慈悲等等,将贪婪、憎恨、敌意彻底赶出去。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不得不”的事情,更多的时候“不得不”只是一个看似很完美实则很拙劣的借口。
“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自己的重要体现”。带着感恩的心态去生活,生活就应该由快乐来支撑,而非被贪欲所奴役。试想,如若马航MH370航班上的154同胞们此刻能够安全的降落在北京国际机场,当他们踏上祖国故土的时候还会为事业的坎坷,感情的跌宕而寝食难安吗?或许不会了。人的悲哀就在于——只有到失去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如此之多,却不曾珍惜。在攀登顶峰的路上却没来得及欣赏沿途的风景,忘记了我们登山的`初衷!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爱和感恩是非暴力沟通的灵魂,贯穿始终,是其源泉亦是其终结,是其动机亦是其目的。“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因为动机错了,目的也不对。
《非暴力沟通》与其说是一部讲述沟通技巧的专业书籍,我更愿意相信她是一部教授积极生活的哲学书籍。因为沟通的技巧无非是服务于社交和事业,而社交和事业也不过是从属于生命理想的具体目标。生命理想!是什么?幸福、快乐仅此而已。狭隘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有大同社会,今有共产主义,其追求不就是一人之乐,人人之乐,天下之乐吗?那么大同社会、共产主义的基础是什么?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吗?也许更重要的是一颗满是爱与感恩的心!如果只有贪欲,那么有限的资源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要如何能做的极大地丰富呢?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5
言语之力,可以把生者活埋,把巨无霸彻底打垮。------海涅
有一段时间,感觉生活一团乱麻。为什么那么多烦心事?为什么我说的话总是错的?为什么我的感受总是被忽略?为什么没人理解我?无数的为什么,让我每天愁眉苦脸,躁动不安。
偶然的机会,读到了一篇介绍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的文章。他告诉我: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语言,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话,在深深地伤害着我们,而我们也总是以条件反射式的不满伤害别人,于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暖,便因此遭到破坏。
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人的语言及表达方式对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我所有的问号也许在《非暴力沟通》中可以找到答案。于是,我加入了有书共读营,希望能得到帮助。
“你瞅啥?”
“瞅你咋地?”
“就瞅你了怎么地?”
“信不信我削你?”
这是一个网上流行的关于东北人的一个梗,说是百分之五十的冲突都是由这几句话开始的。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暴力沟通的例子,这样的对话接下来很可能会引起暴力事件。
大部分语言暴力的根源,其实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而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寻求心灵的和平。这或许是暴力的蝴蝶效应吧。
非暴力沟通,又被称为“长颈鹿语言”。之所以称之为“长颈鹿语言”,是因为长颈鹿有一颗大大的心脏,长长的脖子让它拥有的良好视野。长颈鹿在进食时能够把刺化为自身的营养,代表着沟通顺利进行,最终达成一致。
长颈鹿语言是解决争端,让生活和工作的沟通更加顺利有效的最好沟通方式。它提醒我们专注于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书中通过一系列生活对话实例,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回应,既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能尊重与倾听他人。特别是在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可以促进倾听、理解和发自内心的互助,让爱和尊重重新融入生活。
人们常说: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痊愈。如果你希望周围充满爱,让我们一起学习长颈鹿语言吧。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6
一、《重获生活的热情》
倾听内心的声音,解决内心的冲突。生活中,有时我们会感觉沮丧,是因为一个人处于激烈的内心冲突中,无所适从,沮丧意味着我们不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满足愿望。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苛责别人,而是用心去感受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逐渐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行动,我们将重获生活的热情,原来激起对生活的热爱这么简单。只要扪心自问,我到底要的是什么?然后积极行动起来。
所以,别人说什么不重要;所以,外界什么样子不重要;所以,谁对谁错不重要。关键是,我想要什么?我要怎么样?我自己内心的需求什么?我要变成什么样子?明了了这些问题,我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去行动,行动起来,我们就有了生活的热情。
二、《表达感激》表达感激的方式:
A、对方做了什么事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B、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C、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表达感谢我们往往说:“谢谢,太感谢了!”、“真是太感谢了!”如果我们听到别人口中说出:“谢谢你,你这么忙还把我送回家,让我及时看到了孩子,没再为孩子担心,太感谢你了!”这样的感谢和一句“太感谢你了!”心里的感受一定是不一样的。
是的,我们渴望别人在表达感谢时把事情的经过说的详细一些,说明他们真心的在感谢我们。那我们在感谢别人的时候,为什么羞于说得如此详细呢?我们总是羞于表达自己,不擅长发现自己真实的感受——这大概是根源吧!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7
这个周的学习让我知道,不仅要体会到自己的需要还要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书中说的家庭主妇的例子就跟现实的我一样,先把情绪发泄了,事情还得自己做,然后还觉得委屈。
学习以后,可能还是控制不住发泄情绪了,但是我会马上意识到,会心里问自己,我的需要是什么,我希望对方做什么或者给我什么样的反馈。很多时候,我对自己太苛刻了,不宽容和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感受,所以才会出来很多情绪,然后把这些情绪归责于别人。我应该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责。
清楚这一点之后,我们对别人提出请求的话,应该越具体越好,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自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让对方了解我们的目的`,有助于沟通的进行。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请求和命令的区别,这也有助于我去理解PET这本书中用第三法跟孩子做出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我提的方案被孩子说No了,我要用心去体会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是什么使他无法说Yes,除非我充分体会了什么妨碍了他同意,我不会试图说服他。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8
非暴力沟通---用心观察,用心倾听,用心感受;少一些猜测与评价,少一些否定与说教,少一些命令与指责;多一些观察与感受,多一些倾听与反馈,多一些鼓励与感激;客观真实的表述所听、所见、所想;坦诚交流,用爱主导学习与成长;满足彼此的需要与请求,让彼此更舒服与快乐;改善心境,滋养格局,修行人生。
从宏观层面系统的解密华为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以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融合全球最佳实践方法论,通过组织、人才、技术的持续动态变革,借助IT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技术链、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业务流的全球高效协同平台搭建。惊叹其战略格局与人才格局,受人敬仰!
营销精华---策划,运筹帷幄。执行,需求(物质与荣耀)满足。营销,用户体验。
天命---人人都有自己的天命。天命就是倾听自己的心,用心感受生命,追随自己的心,让心回归世界之魂,用爱滋养着世界之魂,心就会为你指出藏宝之地,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愿望来至宇宙的灵魂,是我们在世间的使命。我们的使命是体验,既要看到世上的奇珍异宝,又要永远不要忘记勺里的那两滴油的幸福,这需要我们去创造、等待、抓住、放手,这就是生活---马克图布。不愧是经典寓言式小说!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9
《非暴力沟通》是我在过去的20xx年所读的书中最喜欢的一本,也认为,在读完第一遍后,它确实对于我个人产生了的影响和改变。它是我当初加入《妈妈你听》全国读书会大群读的第一本书,和其他群里的妈妈们每天读书打卡,每次阅读都能感受到收获良多。每天读书,也会特意留意观察自己与别人相处的日常,反思了自己与周围人的相处模式是不是有不妥的`地方。
慢慢懂得了,原来自己与别人的沟通并不是真正的沟通,因为最后的结果不是解决了问题,而是使我们之间矛盾更加激烈化了。以前的我们总以不是你输就是我赢,或是两败俱伤收场。
把书读了第一遍后我懂得了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是让非暴力沟通顺利进行的四个基本要素。我也把它运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有时孩子无理取闹,我也多了一份耐心。
有时候,有些话,从老人嘴里说出来,我在以前可能会不高兴立马反驳,但是我现在不会,因为他们说出的并不一定是事情的全部,或是他们说的不一定就是他们真正想表达的。他们之所以感受到不满意或愤怒的言论,只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观察结果,给他们带来的评价而已。当初因为太喜欢它,迫不及待想更多的人分享它,所以在阅读完第一遍之后,就在参与的同城读书会中把它和其他人的书给交换了,目前它还是没有被交换回来。
很高兴,在进精进小组后,我还能再次和大家再次阅读这本书,但我不想耽误进度,想跟上和大家一样的读书进程,我就再在网上买了一本新的。因为我认为,这本书它是值得反复去读,多读多领悟。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0
这段时间有点疲惫,心中那个懒惰的小我时常在作怪;期末孩子的学习也让我焦虑,书读得也不走心。
前一段时间孩子生病,落了许多课,最近忙着恶补,家里家外判若两人。在外面和风细雨,在家里一看到儿子不急不忧的神态,心里就极度不舒服,虽不是河东狮吼,勉强的微笑也是丑陋至极。儿子说我没有耐心,我特意在他的`书桌上写了“耐心”。看到我写了“耐心”,自己也写下了“认真”二字,说:“希望自己写作业能专心,不让妈妈生气了。”当听到儿子的话,心中满是悔恨。
其实人生最大的障碍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对孩子那份直执(我所期望的),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我之所以觉得痛苦,是因为我害怕失败(事情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发展运行,事情到最后,并没有获得“我”预期的结果)所以“我”就会痛苦。
《非暴力沟通》让我们学习如何让爱融入生活,世间最大的误区不是不爱,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观察,道德评判,比较,强人所难),世间最大的欠缺、比爱还奢侈的,是“懂得”,给予对方所想要的,而不是给予对方我们想给予的。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心态的建设,就是一个不断放下自我的过程。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1
在寒冬腊月中聆听最美的“春天”。这是最冷的一个周四,也是最暖的一个周四。纷纷扬扬的大雪如期而至,早晨起来,白茫茫一片,学校昨天已宣布停课,儿子还在睡梦中,看着身边安安静静酣睡的小人儿,忍不住俯首亲了亲他红扑扑的小脸蛋,许是扰了他的美梦,他抽搐了一下嘴角,小手深出被窝扫了一下自己脸颊,又安静的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轻轻地掖了掖他的被子,不禁想起了昨晚的对话。
“妈妈,我不想长大!”坐在被窝里,儿子靠着我说。
“长大了多好啊,可以学到很多本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以为儿子怀念幼儿园的无忧无虑,开始为期末的复习焦虑。
“妈妈,我长大了你是不是就变老了?”儿子坐起身,扭头看着我的脸,期盼的问。
“肯定了!”我摸摸他的头回答。
“虽然我想做很多事情,但我还是不想长大。”儿子对我的回答有些失落,撅着最开始赌气的样子,我不明他气什么?
“你是在担心妈妈变老吗?”我试探着问他。
“妈妈,你的妈妈在哪?”儿子问的我有些心酸,我是远嫁,一年半载回娘家一次,儿子从小爷爷奶奶带带,对外公外婆没有太大的概念。
待我回答之后儿子又说:“妈妈,我觉得你好可怜啊,你都不能跟你妈妈一起!”
我这才明白,儿子不想长大,是怕长大了就要与我分开。我安慰他说:“没事,你长大了就不需要妈妈照顾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儿子摆摆手,着急地说:“不是的,不是的!妈妈,我是想到你没有妈妈照顾好可怜,我怕我长大了离开了你,你就更可怜了。”儿子的话似一股暖暖的气流,氤氲我心。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在一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时,就打断儿子,实际是中途我确实有强制中终止话题的.打算,因为我儿子经常会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变老!”、“妈妈,我不想老死!”之类的话。小小的年纪,小小的脑瓜,装的东西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他奶奶每次听到他说“老啊、死啊”之类的也是很忌讳,所以我们每次都没有让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而是用斥责或转移话题终止。
《非暴力沟通》第七章中,告诉我们要用全身心倾听,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的体会他人,也许正是因为我放下对儿子“这个问题太没意义”的主观判断,才让我在寒冬腊月中聆听到最美的“春天”。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2
当我看到《非暴力沟通》对种种“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剖析以及由此造成的危害就足以让我震惊了。原来,一直为伶牙俐齿而自得的我其实常常像在公园里丢了钥匙、却因为光线比公园里好而趴在街灯下寻找的醉汉,由于表达方式不当而偏离了沟通的初衷和方向。
许多老师认为自己依法执教,不体罚学生,根本与暴力扯不上关系。但实际并非如此。本书把“暴力”分为“身体的暴力”和“隐蔽的暴力”两类。教师涉及使用武力的“身体的.暴力”比较容易辨别、发生的概率也比较低。但是,通过语言和行为让对方产生精神恐惧、紧张和痛苦的“隐蔽的暴力”,往往连自己都很难察觉,政策法律更管不到,发生的频率也就更高。如果我们用心体会和留意一下自己和同事、哪怕是优秀教师的日常谈话方式就会发现,我们的语言的确经常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隐蔽的暴力”虽然没有肢体上的冲突,但它同样会激怒受害者、迫使对方作出暴力反抗,它的实际危害性被大大低估了。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3
教育家感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今天让更多一线教师感慨的是“有爱也不见得有教育”。君不见,一些老师对学生满腔热情,而有的学生却敬而远之;君不见,有的老师很负责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却遭到“敌视”,甚至于恶语相向、爆发激烈冲突……何以至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增强了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沟通能力却相对滞后了。
在教育部颁布试行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三个“教师专业标准”中,“沟通与合作”被同时列为教师的一项基本专业能力。提升沟通品质,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一项必要的修炼。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一书虽然不是专为教师而写,但在提升教师的沟通品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却是一本经典之作。
你是否以为拳脚相加才是“暴力”?或许你知道“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但是否意识到自己对当事者陈述不当行为时却把“观察”与“评价”混为一谈了?你是否经常会给孩子以“道德评判”、说张三却拿李四来比较以及惯于使用“我不得不”“你让我”这类口头禅?你与学生或家长交流时,是否只顾自己说话而忽视了“倾听”对方?你是否喜欢用“安慰式”“同情式”“反驳式”“辩解式”“建议式”等等方式向倾诉者作出反馈?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4
理解他人的感觉和需求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感觉和需求。可是我发现人一旦处于情绪之中,很难去冷静地分析自己的需求,甚至会被情绪所控制。
最近和男朋友处于磨合期,前几天在相处过程中正好觉得应该沟通一下,我就向他详细地描述了我当下的感受以及需求,他也诚恳地道歉并表示下次会注意,可是我却被那一丝丝求而不得的情绪控制住了,我的情绪向我表示对方的反应还不够,我接着不停地向他表示他的行为让我很伤心,可是他翻来覆去还是那几句话,甚至觉得不知如何做才能让我满意,这时候的我已经完全被那种常见的恋爱情绪给控制住了。
为什么他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都说了为什么他还是不理解?那天真的是身心俱疲,我就开始崩溃大哭,结果本来想非暴力沟通的.我一手变成暴力沟通。
其实第二天冷静一想,除了被情绪控制之外,还有一点,我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其实我希望他能立刻在我身边陪陪我,给予我一个拥抱,这是他能做到的,可是我没有说出来,我只是翻来覆去地表示你这么做我不高兴,可是希望对方怎么做却没有表达出来。
恋爱中,女生好像被洗脑了一样,就觉得对方应该在自己不说的情况下懂得自己的心思,应该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浪漫,但是现实却不同电视剧。
不说你会收到让你哭笑不得的直男礼物,在需要拥抱的时候给你来一句“多喝热水”,自己暗暗郁闷可是对方啥都不知道,还无辜地问你干啥生气。
后来再一次沟通时,我尽管处于情绪之中,但是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也立刻做到了,一个坎很快就跨过去了,没有过多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我想,在恋爱中多运用非暴力沟通,把话说清楚,会减少很多的苦而增加更多的甜吧。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5
依稀记得,中学时代的我特别顽皮而母亲总是“以柔克刚”地训导我:“瑞汉,看到茶几下的两双脏祙子和电视机旁那三双,我不太高兴,因为我很看重整洁。”接着,她沉心静气地向我问道:“你是否愿意将它们放进房间或洗衣机?”母亲期待的眼神使得我立马收拾好杂物,这种非暴力的沟通方式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可惜现在却没有多少机会感受她的“唠叨”。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沟通方式,但《非暴力沟通》绝对不只是一本提高语言修养的书,经过一个多月的阅读,我仿佛找到了一个“新大陆”。或许你在工作上感到很懊恼,为什么大家总是不懂我呢?为什么我们的工作效率提不上去?此时,我建议你要学会聆听内心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包括我们的言语是否给别人带来伤害?这本书可以有效地促进我们内心的和谐、自我理解、改善关系。
美国著名作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写的《非暴力沟通》蕴含着人与人之间语言的深度和文字的简洁,勾勒出我阅读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在脑海中构造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非暴力沟通时刻提醒我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我的母亲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能机缘巧合地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来培育母子间的尊重与爱,怀惴着这份难忘的经历,站在未婚男士的角度来看一些家长对孩子语言上的批评,有时候远胜于他们肢体上受到的伤害。
当我把这本书的内容给悟透后,自己的内心莫名有一种幸福感:一次约会时,我便把它分享给女友杨晓雯,当时我潜意识只想让她更多地运用于与顾客的语言表达上,毕竟她是做服装销售的.,一段时间过后,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对于我们亲密关系的处理上也颇有好转,不再试图分析对方有什么毛病,而是全心全意去体会我们内心的需要,至此,我们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难得的平和。
我曾经读过《关健对话》,但《非暴力沟通》用深入的角度剖析了暴力产生的来源,为什么我们和别人对话的时候容易产生暴力的状况?并且提供很多解决方案,如果说这本书是《关健对话》的升级版,那一点都不为过。实际上此书还可以当作改善国家政治摩擦的润滑剂,有时候双方在点燃战火的前期不妨先冷静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尝试站在彼此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寻找需求而不是一味只想着解决纷争,相信我们采取的这种沟通方式定能改变着当下乃至未来的局势。
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自己的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它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怎样的字眼进行交流。工作总结静谧的夜色,一个人进入非暴力沟通的世界,仿佛见到了青春期的母亲和现在的情人,她们倍伴着我一起成长,虽不能改变全世界,却可以让彼此获得爱、和谐与幸福。这是一本终生受用书籍,如同一把神奇的刷子,帮助我们更好地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流露真情。
第五篇: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
之前没有意识到,语言是一个tricky的工具,这个工具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会带来多大的误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于是我寻求这本《非暴力沟通》的帮助,以期改善自己在交流时存在的种种问题,确实收获很大,让我对沟通本身有了全新视角的认识。
这本书不是一本讨论语言技巧的书,不是教你更漂亮的话术,不是教你如何说话更好听。书中强调通过沟通,将对话的重心落在体会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上,这不正是我们沟通想要达到的目的吗?同时这本书讲的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用观察替代评判、探究感受背后的深层需求,这些都在教我们如何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
通篇读下来,我为自己过去沟通中夹杂的暴力和评判感到震惊,为自己拒绝尝试了解对方感受和倾听对方需要感到羞愧,这些问题也全都指向我对自身感受的认识不足,自己还未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些暴力的语言就已经破口而出。是我本人,给和我交流设下了重重阻碍。
书中介绍的非暴力沟通模式,还需要通过练习得到巩固。希望自己在未来与人的沟通中能够做到:1、诚实的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用爱和合作的态度感知彼此,化解问题和冲突。让身边的人能够感受到尊重、理解和关爱,让自己充满爱和能量。
《非暴力沟通》一直强调,感受是源于我们自己的需要和期待,以及我们对其他人言行的看法,所以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体会例文参考》,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阅读。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2
非暴力沟通可以引领我们改变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沟通时,我们所给他人的观点或反馈不应该再是间的条件反射,而应该是建立在客观观察的基础之上。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在沟通时,我们应该准确把握特有的沟通情景,并留意所发生的事情——我们观察到的结果。不论我们是否喜欢,只需说出观察的客观结果。
在观察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因为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更多的听到批评,令他人反感,排斥沟通。需要强调的是,非暴力沟通并非要求我们做到绝对的客观,不能用任何的评论,只是说将观察和评论进行区分是重要的。
尊重人性,倾听心灵的声音。
感受是天然的情感体会,想法则是带有人文色彩的认受主体特有的人文背景影响。 处于尊重他人以及尊重自己的需要我们应该学会努力体会别人的感受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人的行为也许会刺激我们,但是我们感受的根源在于自己。是我们的需要和对他人的看法导致了感受。
需要,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
一种要素是否被当作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准确的表达并理解需要可以有效地提高沟通的质量和生活的档次。明确了观察的结果,了解了感受,那么就要去揣摩他人的'需要,并明确自己的需要。
自身的需要产生请求。
提出请求时,别人所听到的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表达的,为了避免误会和麻烦,提出的请求应该是清晰的、具体的,并且请对方反馈信息以确定对方是否准确的理解了我们。避免请求成为命令。
放下自己的想法与判断,倾听他人内心的声音,体会感受,发现需要,准确的理解并引导,实现与自己和他人的有效沟通。让爱的语言带来爱的力量,摧毁暴力的沟通,弥补语言这一人类特有却先天不足的工具,关爱人性。
非暴力生活的关键——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爱与感恩主导着非暴力生活,这样的生活中充满了尊重、理解、欣赏、慈悲等等,将贪婪、憎恨、敌意彻底赶出去。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不得不”的事情,更多的时候“不得不”只是一个看似很完美实则很拙劣的借口。
“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自己的重要体现”。带着感恩的心态去生活,生活就应该由快乐来支撑,而非被贪欲所奴役。试想,如若马航MH370航班上的154同胞们此刻能够安全的降落在北京国际机场,当他们踏上祖国故土的时候还会为事业的坎坷,感情的跌宕而寝食难安吗?或许不会了。人的悲哀就在于——只有到失去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如此之多,却不曾珍惜。在攀登顶峰的路上却没来得及欣赏沿途的风景,忘记了我们登山的初衷!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爱和感恩是非暴力沟通的灵魂,贯穿始终,是其源泉亦是其终结,是其动机亦是其目的。“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因为动机错了,目的也不对。
《非暴力沟通》与其说是一部讲述沟通技巧的专业书籍,我更愿意相信她是一部教授积极生活的哲学书籍。因为沟通的技巧无非是服务于社交和事业,而社交和事业也不过是从属于生命理想的具体目标。生命理想!是什么?幸福、快乐仅此而已。狭隘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有大同社会,今有共产主义,其追求不就是一人之乐,人人之乐,天下之乐吗?那么大同社会、共产主义的基础是什么?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吗?也许更重要的是一颗满是爱与感恩的心!如果只有贪欲,那么有限的资源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要如何能做的极大地丰富呢?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3
在寒冬腊月中聆听最美的“春天”。这是最冷的一个周四,也是最暖的一个周四。纷纷扬扬的大雪如期而至,早晨起来,白茫茫一片,学校昨天已宣布停课,儿子还在睡梦中,看着身边安安静静酣睡的小人儿,忍不住俯首亲了亲他红扑扑的小脸蛋,许是扰了他的美梦,他抽搐了一下嘴角,小手深出被窝扫了一下自己脸颊,又安静的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轻轻地掖了掖他的被子,不禁想起了昨晚的对话。
“妈妈,我不想长大!”坐在被窝里,儿子靠着我说。
“长大了多好啊,可以学到很多本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以为儿子怀念幼儿园的无忧无虑,开始为期末的复习焦虑。
“妈妈,我长大了你是不是就变老了?”儿子坐起身,扭头看着我的脸,期盼的问。
“肯定了!”我摸摸他的头回答。
“虽然我想做很多事情,但我还是不想长大。”儿子对我的回答有些失落,撅着最开始赌气的样子,我不明他气什么?
“你是在担心妈妈变老吗?”我试探着问他。
“妈妈,你的妈妈在哪?”儿子问的我有些心酸,我是远嫁,一年半载回娘家一次,儿子从小爷爷奶奶带带,对外公外婆没有太大的概念。
待我回答之后儿子又说:“妈妈,我觉得你好可怜啊,你都不能跟你妈妈一起!”
我这才明白,儿子不想长大,是怕长大了就要与我分开。我安慰他说:“没事,你长大了就不需要妈妈照顾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儿子摆摆手,着急地说:“不是的,不是的!妈妈,我是想到你没有妈妈照顾好可怜,我怕我长大了离开了你,你就更可怜了。”儿子的话似一股暖暖的气流,氤氲我心。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在一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时,就打断儿子,实际是中途我确实有强制中终止话题的打算,因为我儿子经常会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变老!”、“妈妈,我不想老死!”之类的话。小小的年纪,小小的脑瓜,装的东西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他奶奶每次听到他说“老啊、死啊”之类的也是很忌讳,所以我们每次都没有让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而是用斥责或转移话题终止。
《非暴力沟通》第七章中,告诉我们要用全身心倾听,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的体会他人,也许正是因为我放下对儿子“这个问题太没意义”的主观判断,才让我在寒冬腊月中聆听到最美的“春天”。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4
一、《重获生活的热情》
倾听内心的声音,解决内心的冲突。生活中,有时我们会感觉沮丧,是因为一个人处于激烈的内心冲突中,无所适从,沮丧意味着我们不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满足愿望。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苛责别人,而是用心去感受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逐渐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行动,我们将重获生活的热情,原来激起对生活的热爱这么简单。只要扪心自问,我到底要的是什么?然后积极行动起来。
所以,别人说什么不重要;所以,外界什么样子不重要;所以,谁对谁错不重要。关键是,我想要什么?我要怎么样?我自己内心的需求什么?我要变成什么样子?明了了这些问题,我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去行动,行动起来,我们就有了生活的热情。
二、《表达感激》表达感激的方式:
A、对方做了什么事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B、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C、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表达感谢我们往往说:“谢谢,太感谢了!”、“真是太感谢了!”如果我们听到别人口中说出:“谢谢你,你这么忙还把我送回家,让我及时看到了孩子,没再为孩子担心,太感谢你了!”这样的感谢和一句“太感谢你了!”心里的感受一定是不一样的。
是的,我们渴望别人在表达感谢时把事情的经过说的详细一些,说明他们真心的在感谢我们。那我们在感谢别人的时候,为什么羞于说得如此详细呢?我们总是羞于表达自己,不擅长发现自己真实的感受——这大概是根源吧!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5
文丨刘晴。对于“应该”或者“不应该”这个词特别的不舒服,用在自己身上是打击自己,用在别人身上是激起愤怒。
记得有一次老公的弟弟出了点医疗事故,据说可能需要通过司法部门解决,可能需要个人赔偿。而弟弟个性比较寡淡,老公是个急性子,一直催促着问弟弟采取了什么自救方式,弟弟说等科室大主任回来开会做决定。老公开始坐不住了,一个人干着急,又急又恼地一直跟我数落弟弟对于这件事的不作为。忽然间来一句:“这件事情估计要自己掏赔偿,我们应该帮忙。”如果这是这样二话不说肯定是尽全力帮忙的.,但是一听到老公那些强势的话,心里的火蹭的就冒起来了,直接顶了回去了:“什么叫应该?”心里想:我欠他的吗?凭什么应该呢!
其实想想这里这个“应该”加上老公强硬的语气让我感到的是他根本不是跟我商量,甚至都不是通知我,而是强势地向我下达命令。稍微冷静后,想表达我不喜欢他跟我说话的方式,然而一出口就是带着愤怒的指责。希望自己在认识到错误的做法后,可以慢慢有所进步。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6
言语之力,可以把生者活埋,把巨无霸彻底打垮。------海涅
有一段时间,感觉生活一团乱麻。为什么那么多烦心事?为什么我说的话总是错的?为什么我的感受总是被忽略?为什么没人理解我?无数的为什么,让我每天愁眉苦脸,躁动不安。
偶然的机会,读到了一篇介绍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的文章。他告诉我: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语言,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话,在深深地伤害着我们,而我们也总是以条件反射式的不满伤害别人,于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暖,便因此遭到破坏。
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人的'语言及表达方式对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我所有的问号也许在《非暴力沟通》中可以找到答案。于是,我加入了有书共读营,希望能得到帮助。
“你瞅啥?”
“瞅你咋地?”
“就瞅你了怎么地?”
“信不信我削你?”
这是一个网上流行的关于东北人的一个梗,说是百分之五十的冲突都是由这几句话开始的。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暴力沟通的例子,这样的对话接下来很可能会引起暴力事件。
大部分语言暴力的根源,其实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而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寻求心灵的和平。这或许是暴力的蝴蝶效应吧。
非暴力沟通,又被称为“长颈鹿语言”。之所以称之为“长颈鹿语言”,是因为长颈鹿有一颗大大的心脏,长长的脖子让它拥有的良好视野。长颈鹿在进食时能够把刺化为自身的营养,代表着沟通顺利进行,最终达成一致。
长颈鹿语言是解决争端,让生活和工作的沟通更加顺利有效的最好沟通方式。它提醒我们专注于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书中通过一系列生活对话实例,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回应,既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能尊重与倾听他人。特别是在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可以促进倾听、理解和发自内心的互助,让爱和尊重重新融入生活。
人们常说: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痊愈。如果你希望周围充满爱,让我们一起学习长颈鹿语言吧。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7
《非暴力沟通》是我在过去的20xx年所读的书中最喜欢的一本,也认为,在读完第一遍后,它确实对于我个人产生了的影响和改变。它是我当初加入《妈妈你听》全国读书会大群读的第一本书,和其他群里的妈妈们每天读书打卡,每次阅读都能感受到收获良多。每天读书,也会特意留意观察自己与别人相处的日常,反思了自己与周围人的相处模式是不是有不妥的地方。
慢慢懂得了,原来自己与别人的沟通并不是真正的'沟通,因为最后的结果不是解决了问题,而是使我们之间矛盾更加激烈化了。以前的我们总以不是你输就是我赢,或是两败俱伤收场。
把书读了第一遍后我懂得了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是让非暴力沟通顺利进行的四个基本要素。我也把它运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有时孩子无理取闹,我也多了一份耐心。
有时候,有些话,从老人嘴里说出来,我在以前可能会不高兴立马反驳,但是我现在不会,因为他们说出的并不一定是事情的全部,或是他们说的不一定就是他们真正想表达的。他们之所以感受到不满意或愤怒的言论,只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观察结果,给他们带来的评价而已。当初因为太喜欢它,迫不及待想更多的人分享它,所以在阅读完第一遍之后,就在参与的同城读书会中把它和其他人的书给交换了,目前它还是没有被交换回来。
很高兴,在进精进小组后,我还能再次和大家再次阅读这本书,但我不想耽误进度,想跟上和大家一样的读书进程,我就再在网上买了一本新的。因为我认为,这本书它是值得反复去读,多读多领悟。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8
依稀记得,中学时代的我特别顽皮而母亲总是“以柔克刚”地训导我:“瑞汉,看到茶几下的两双脏祙子和电视机旁那三双,我不太高兴,因为我很看重整洁。”接着,她沉心静气地向我问道:“你是否愿意将它们放进房间或洗衣机?”母亲期待的眼神使得我立马收拾好杂物,这种非暴力的沟通方式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可惜现在却没有多少机会感受她的“唠叨”。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沟通方式,但《非暴力沟通》绝对不只是一本提高语言修养的书,经过一个多月的阅读,我仿佛找到了一个“新大陆”。或许你在工作上感到很懊恼,为什么大家总是不懂我呢?为什么我们的工作效率提不上去?此时,我建议你要学会聆听内心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包括我们的言语是否给别人带来伤害?这本书可以有效地促进我们内心的和谐、自我理解、改善关系。
美国著名作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写的《非暴力沟通》蕴含着人与人之间语言的深度和文字的简洁,勾勒出我阅读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在脑海中构造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非暴力沟通时刻提醒我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我的母亲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能机缘巧合地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来培育母子间的尊重与爱,怀惴着这份难忘的经历,站在未婚男士的角度来看一些家长对孩子语言上的批评,有时候远胜于他们肢体上受到的伤害。
当我把这本书的内容给悟透后,自己的内心莫名有一种幸福感:一次约会时,我便把它分享给女友杨晓雯,当时我潜意识只想让她更多地运用于与顾客的语言表达上,毕竟她是做服装销售的,一段时间过后,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对于我们亲密关系的处理上也颇有好转,不再试图分析对方有什么毛病,而是全心全意去体会我们内心的需要,至此,我们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难得的平和。
我曾经读过《关健对话》,但《非暴力沟通》用深入的角度剖析了暴力产生的来源,为什么我们和别人对话的时候容易产生暴力的状况?并且提供很多解决方案,如果说这本书是《关健对话》的升级版,那一点都不为过。实际上此书还可以当作改善国家政治摩擦的润滑剂,有时候双方在点燃战火的'前期不妨先冷静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尝试站在彼此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寻找需求而不是一味只想着解决纷争,相信我们采取的这种沟通方式定能改变着当下乃至未来的局势。
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自己的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它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怎样的字眼进行交流。工作总结静谧的夜色,一个人进入非暴力沟通的世界,仿佛见到了青春期的母亲和现在的情人,她们倍伴着我一起成长,虽不能改变全世界,却可以让彼此获得爱、和谐与幸福。这是一本终生受用书籍,如同一把神奇的刷子,帮助我们更好地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流露真情。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9
这段时间有点疲惫,心中那个懒惰的小我时常在作怪;期末孩子的学习也让我焦虑,书读得也不走心。
前一段时间孩子生病,落了许多课,最近忙着恶补,家里家外判若两人。在外面和风细雨,在家里一看到儿子不急不忧的神态,心里就极度不舒服,虽不是河东狮吼,勉强的微笑也是丑陋至极。儿子说我没有耐心,我特意在他的书桌上写了“耐心”。看到我写了“耐心”,自己也写下了“认真”二字,说:“希望自己写作业能专心,不让妈妈生气了。”当听到儿子的话,心中满是悔恨。
其实人生最大的障碍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对孩子那份直执(我所期望的),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我之所以觉得痛苦,是因为我害怕失败(事情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发展运行,事情到最后,并没有获得“我”预期的'结果)所以“我”就会痛苦。
《非暴力沟通》让我们学习如何让爱融入生活,世间最大的误区不是不爱,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观察,道德评判,比较,强人所难),世间最大的欠缺、比爱还奢侈的,是“懂得”,给予对方所想要的,而不是给予对方我们想给予的。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心态的建设,就是一个不断放下自我的过程。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0
非暴力沟通---用心观察,用心倾听,用心感受;少一些猜测与评价,少一些否定与说教,少一些命令与指责;多一些观察与感受,多一些倾听与反馈,多一些鼓励与感激;客观真实的表述所听、所见、所想;坦诚交流,用爱主导学习与成长;满足彼此的需要与请求,让彼此更舒服与快乐;改善心境,滋养格局,修行人生。
从宏观层面系统的解密华为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以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融合全球最佳实践方法论,通过组织、人才、技术的持续动态变革,借助IT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技术链、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业务流的全球高效协同平台搭建。惊叹其战略格局与人才格局,受人敬仰!
营销精华---策划,运筹帷幄。执行,需求(物质与荣耀)满足。营销,用户体验。
天命---人人都有自己的天命。天命就是倾听自己的心,用心感受生命,追随自己的心,让心回归世界之魂,用爱滋养着世界之魂,心就会为你指出藏宝之地,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愿望来至宇宙的灵魂,是我们在世间的使命。我们的使命是体验,既要看到世上的奇珍异宝,又要永远不要忘记勺里的那两滴油的幸福,这需要我们去创造、等待、抓住、放手,这就是生活---马克图布。不愧是经典寓言式小说!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1
这个周的学习让我知道,不仅要体会到自己的需要还要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书中说的家庭主妇的例子就跟现实的我一样,先把情绪发泄了,事情还得自己做,然后还觉得委屈。
学习以后,可能还是控制不住发泄情绪了,但是我会马上意识到,会心里问自己,我的需要是什么,我希望对方做什么或者给我什么样的反馈。很多时候,我对自己太苛刻了,不宽容和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感受,所以才会出来很多情绪,然后把这些情绪归责于别人。我应该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责。
清楚这一点之后,我们对别人提出请求的话,应该越具体越好,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自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让对方了解我们的目的,有助于沟通的进行。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请求和命令的区别,这也有助于我去理解PET这本书中用第三法跟孩子做出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我提的方案被孩子说No了,我要用心去体会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是什么使他无法说Yes,除非我充分体会了什么妨碍了他同意,我不会试图说服他。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2
这周继续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说实话,我很喜欢这本书,经常在读书时不由自主的联想到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
当今社会,人们可能习惯于围绕个人利益去采取行动,往往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条件反射式的语言暴力既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可能我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说话方式,并不认为自己的说话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却会引起他人和自己的痛苦。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就是心直口快,经常说话不经大脑考虑,一句无心的话就让别人生气了,自己还不知道咋回事。事后想想,一定是我的说话方式有问题,要不就是我说话语气重,让人觉得是在讽刺或批判。
再想想我的家庭,爸爸在世的时候是一个脾气挺倔的人,说话也冲,经常一句话就把人噎住了,让你不想再跟他说下去,因此妈妈经常气的流眼泪。只要爸爸在家,我们都不敢大声说话,更谈不上欢声笑语了,有事了也只去跟妈妈说。
如今我们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生活琐事,自然也就有争吵,情绪上来的时候会不加思索的说出一些难听的话,发一顿火,但事实是对方并没有因为你的发火而有所改变,还是无动于衷,最后还把自己气的够呛。
前几天姐姐和姐夫因为回家看老人的问题闹别扭。姐姐说:“上夜班要休息,不想去,又不是周末。”
姐夫说:“回家看爸妈还要挑时间啊?你就是不孝顺。”
“我怎么不孝顺了?我给爸妈买的`东西还少吗?你凭啥这样说我?”
就这样两人就吵起来了,姐夫打电话把我叫去了,我看着她们俩的样子都有点苦笑不得,都几十岁的人了,孩子都成人了还这样。就跟他们说起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要学会好好说话,学会沟通,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对方,学会换位思考问题。跟姐夫说:“不能给姐姐贴上不孝顺的标签,会破坏她的情绪,肯定会跟你反击啊,要冷静,你们都用暴力语言也解决不了问题啊,只会伤害对方,有话好好说。”事后姐姐还开玩笑的跟我说:“咱家人说话是不是遗传啊?咋都跟老爸一样冲呢?也难怪你姐夫生气,肯定是我说话语气太重了,一点就着,跟个炮仗一样,那个男人会喜欢啊!”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定要善用语言,爱自己,爱家人,把爱溶于生活。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3
教育家感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今天让更多一线教师感慨的是“有爱也不见得有教育”。君不见,一些老师对学生满腔热情,而有的学生却敬而远之;君不见,有的老师很负责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却遭到“敌视”,甚至于恶语相向、爆发激烈冲突……何以至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增强了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沟通能力却相对滞后了。
在教育部颁布试行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三个“教师专业标准”中,“沟通与合作”被同时列为教师的一项基本专业能力。提升沟通品质,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一项必要的修炼。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一书虽然不是专为教师而写,但在提升教师的沟通品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却是一本经典之作。
你是否以为拳脚相加才是“暴力”?或许你知道“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但是否意识到自己对当事者陈述不当行为时却把“观察”与“评价”混为一谈了?你是否经常会给孩子以“道德评判”、说张三却拿李四来比较以及惯于使用“我不得不”“你让我”这类口头禅?你与学生或家长交流时,是否只顾自己说话而忽视了“倾听”对方?你是否喜欢用“安慰式”“同情式”“反驳式”“辩解式”“建议式”等等方式向倾诉者作出反馈?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4
当我看到《非暴力沟通》对种种“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剖析以及由此造成的危害就足以让我震惊了。原来,一直为伶牙俐齿而自得的我其实常常像在公园里丢了钥匙、却因为光线比公园里好而趴在街灯下寻找的醉汉,由于表达方式不当而偏离了沟通的初衷和方向。
许多老师认为自己依法执教,不体罚学生,根本与暴力扯不上关系。但实际并非如此。本书把“暴力”分为“身体的暴力”和“隐蔽的暴力”两类。教师涉及使用武力的“身体的暴力”比较容易辨别、发生的概率也比较低。但是,通过语言和行为让对方产生精神恐惧、紧张和痛苦的“隐蔽的.暴力”,往往连自己都很难察觉,政策法律更管不到,发生的频率也就更高。如果我们用心体会和留意一下自己和同事、哪怕是优秀教师的日常谈话方式就会发现,我们的语言的确经常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隐蔽的暴力”虽然没有肢体上的冲突,但它同样会激怒受害者、迫使对方作出暴力反抗,它的实际危害性被大大低估了。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5
理解他人的感觉和需求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感觉和需求。可是我发现人一旦处于情绪之中,很难去冷静地分析自己的需求,甚至会被情绪所控制。
最近和男朋友处于磨合期,前几天在相处过程中正好觉得应该沟通一下,我就向他详细地描述了我当下的感受以及需求,他也诚恳地道歉并表示下次会注意,可是我却被那一丝丝求而不得的情绪控制住了,我的情绪向我表示对方的反应还不够,我接着不停地向他表示他的行为让我很伤心,可是他翻来覆去还是那几句话,甚至觉得不知如何做才能让我满意,这时候的我已经完全被那种常见的恋爱情绪给控制住了。
为什么他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都说了为什么他还是不理解?那天真的是身心俱疲,我就开始崩溃大哭,结果本来想非暴力沟通的'我一手变成暴力沟通。
其实第二天冷静一想,除了被情绪控制之外,还有一点,我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其实我希望他能立刻在我身边陪陪我,给予我一个拥抱,这是他能做到的,可是我没有说出来,我只是翻来覆去地表示你这么做我不高兴,可是希望对方怎么做却没有表达出来。
恋爱中,女生好像被洗脑了一样,就觉得对方应该在自己不说的情况下懂得自己的心思,应该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浪漫,但是现实却不同电视剧。
不说你会收到让你哭笑不得的直男礼物,在需要拥抱的时候给你来一句“多喝热水”,自己暗暗郁闷可是对方啥都不知道,还无辜地问你干啥生气。
后来再一次沟通时,我尽管处于情绪之中,但是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也立刻做到了,一个坎很快就跨过去了,没有过多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我想,在恋爱中多运用非暴力沟通,把话说清楚,会减少很多的苦而增加更多的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