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心沟通》读书心得
从心沟通
今天读了圣严法师的著作《从心沟通》,全书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该如何与人沟通相处,言辞恳切,事例生动,发人深省,让我收获颇多。
我觉得作者分出的四个方面是递进式的关系,首先作者提出的是“学习接纳与诚恳”,我们与人交往首先就是要接纳对方,并且是用诚恳的态度和真诚的心去面对。那么如何才算是“接纳”对方呢?作者举例说,当你和人一起吃饭时,不应该只知道热情地给人夹菜,在这之前应该先问对方喜欢吃什么。我们在生活中也一样,给人提供帮助前应该先问对方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我一位朋友就是这样的人,我们曾多次和她谈过这个问题,她的优点是很热心,很喜欢“为别人着想”,但之所以加引号就是因为她总是将自己认为好的想法强加于别人,但那并不一定就是对方需要的。所以我们和人相处一定要以多方的需求为主,这才是真正的接纳。另外在这一部分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作者谈到关于“抱怨”的问题,我曾拜读过道格拉斯·勒尔顿所著的《不抱怨的世界》一书,那本书中说到“抱怨”是一种会传染的不良情绪,应该尽量去杜绝它,从自身做起,每天提醒自己不要抱怨;而圣严法师在《从心沟通》中主要介绍的是当别人向你抱怨时,应该用良好的态度去处理,用心化解误会,这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很重要的。
书的第二部分作者提出“学习欣赏与赞美”,我一直认为赞美这个东西是生活中一剂很好的调味品,它在很多时候可以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的关系更融洽,也能带给人好心情。作者一开始强调的是自身的心态问题,在学会欣赏他人之前,要先让自己的内心平和,不去过多的与人比较或一争高下。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个成功的职场女性,当别人问她成功的秘诀时,她说道,只要每天做好自己的事,不要浪费时间在八卦别人和与人争高低上,自然会比别人做得更好。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在一个团体中,每个人的优劣不同,只要努力走出自己的路就好,没必要总去与人比较,否则不但会伤害别人,也会延迟自己的成长。然后来说嫉妒心与赞美的问题,作者的一个实例让我记忆深刻,他的一个朋友被老板问到另一位同事如何,他本想说那位同事很好,但又怕老板只重视他忽略自己,于是改说那位同事并不优秀,结果被提拔的还是那位同事,因为老板觉得他没有度量,嫉妒别人,不能成大事。由此可见嫉妒心是一定要不得的,当别人比你做的好时应该真心的赞美,然后给自己动力做得更好,而不是只会嫉妒别人,这于人于己都没有益处。
第三部分作者谈到“学会慈悲与包容”,别人做得好时要真心赞美,别人犯错时也应慈悲包容。首先作者提到如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这一段内容包含更多的佛家哲学,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是前世没有结善缘的人,这一世更应与他为善,广结善缘,就算他依旧对自己不好,也应存感激之心,感谢他对自己磨练。这一想法好像与儒家思想有所冲突,孔子认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当别人对自己不好时其实就没必要再对他好了。我的想法其实是更靠近孔子的,别人做错事说错话都可以用宽容之心去原谅,但如果这种宽容换来的依旧是不知悔改,让我没办法喜欢这个人,那么敬而远之即可。这也就涉及到包容的限度问题,我认为这取决于自己内心的那把标尺,每个人都会犯错,大多数时候我们应该以一颗宽容之心原谅对方,但也不尽然,包容的程度除了取决于自身可以接受的范围外,更有伦理、道德的束缚,所以应该包容但不包庇,否则不但会伤害对方,也会伤害自己。
书的最后讲的是“学会关怀与付出”。当我们能够接纳别人,在别人好时给予赞美,不好时给予包容,之后就应该做到为别人付出。其中一章叫做“做真正的贵人”,讲到一位居士曾告诉作者,当一个人饥饿的时候,你给他一斤米,让他拿回家煮饭,他会非常感激,因为缺了这一碗饭,他可能就活不下去了。但如果你把没饭吃的人养在家里,天天给他饭吃,当你请他帮忙做事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起反感: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吃你几口饭而已,你把我当成什么了?渐渐地,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就会出现。但作者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为别人付出的初衷是什么呢?是想得到别人的感激和回报吗?人与人之间一定是要互助合作的,当自己有资源、有能力的时候,就应该尽量帮助别人,至于别人是不是把你当贵人,并不重要,所以不应去计较别人回报与否,能做到的事就应该尽量做,他人的批评、毁谤、过分要求,不需要放在心上。因为不管别人怎么骂,那都是他的事,与自己无关;如果自己不该挨骂而挨骂了,那是别人骂错了,根本不需要生气、灰心,只要能奉献一己之力,就应该感到愉快。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更多关于沟通方面的知识,更加明白用真心与人交流的道理,同时接触了一些佛家哲学,很有收获。
信息工程学院
1101000050
石莉
第二篇: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
——家长会发言稿
聂霞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对我们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今天能有机会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同时,也希望家长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加强大家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希望家长进一步配合我们,做好一些工作,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取得更佳的成绩!
一、班级任课教师 语文老师:聂
霞 数学老师:袁文霞 音乐老师:何彩霞 体育老师:王凯平
二、班级简介
我们班有六十个健康、活泼、好学的孩子,好似六十朵娇艳怒放的花朵,组成了二
(三)班这个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在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孩子们乐学好思、团结共进。在快乐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班级口号:我努力 我快乐。
三、学生亮点:
1、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龚紫研、赵雨泉、韩寒、李子怡、龚家乐、刘耀红、程宇、许梦婷、赵健淳、陈伟浩、刘文豪、赵玉龙、彭宇洁、胡文超、姚一平、刘灯航、赵佳洁、孙雨梦、赵钰、贺雅婷、吴文迪、邬子谦、刘嘉怡、李继聪、李宇露、孙天佑、张庆奥、周子义、陈天奇、许晨、李宇楚、代晶晶、周子嫣等。
2、能自主学习、刻苦努力的学生:许孟琴、刘祎然、刘冰、周研、赵佳怡、刘行、王可盈、许鼎峰、张天然、许梦宇、赵子欣、叶思渝、段可杏、廖如景、王宇涛、刘子怡等
3、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万子豪、陈天奇、陈欢、余子嫣、叶思渝、张天然、王余森等。
4、酷爱阅读的学生:张嘉庆、叶思渝、刘行、许孟琴、刘祎然、张天然等。
5、读书声音洪亮的学生:赵满鑫、刘灯航、段可杏、刘行、李继聪、刘佳、廖佳颖等。
6、上课举手发言积极的学生:许梦婷、余子嫣、李继聪、段可杏、许鼎峰、刘行等。
7、字写得特别工整、漂亮的学生:刘佳、廖如景、许孟琴、刘冰、周研、李子怡、孙雨梦、邬子谦、叶思渝、赵佳怡等。
第四方面:经验交流
1.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
现在学生的识字量越来越大,如果平时不提前自主识字,读起课文来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再加上进入二年级之后,平时的考试和测试老师是不读题的,这样也给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让孩子对学习生字感兴趣,不仅是老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平时,随时随地都可以让孩子识生字,比如:上街,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路边的招牌;逛商场,认识商品标签上的事物名称;买零食时认包装袋上的字;每学完一课的生字就做做生字卡片等等。这样,孩子识字的兴趣可能会更浓。
2.关心孩子的学习。
有的家长总说孩子在家不肯读书,而且反映的家长很多,现在普遍都是独生子女,有的比较溺爱孩子,事事都顺着孩子,使他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的人,我想,您肯定不希望这样,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教育孩子也是要有手段,有方法的,要有一定的奖罚制度,培养孩子积极的、健康的成长。
这就是说,达不到某个标准的时候,一定要有所限制,要惩罚,这个惩罚一定要剥夺他最喜欢的事情,这个时候不能心疼孩子,这没关系。但是他达到这个标准之后,你就得奖励他最喜欢的事情。孩子通过这样的调整,慢慢地就习惯了。3.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
但是家长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我想只要您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我发现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课堂上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偷看。这几个同学在家里做作业也肯定很拖拉。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
4.家长对孩子拿回家的单元检测卷不要只看分数,有时卷子难一点,可能大家都考得不好,要认真检查,帮助找问题,帮助孩子弄懂,督促孩子订正好,然后签好字。
5、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心理学家讲:
1)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 2)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 3)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
4)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便学会喜欢别人;
5)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第五个方面:希望家长积极配合的几件事
1、控制孩子的零花钱,上学期间坚决不给零花钱。
2、周一到周五禁止看电视。
3、如实的报听写,不要包庇。
4、每周一提醒学生穿好校服,每天督促少先队员戴好红领巾。
5、正确引导孩子每天读课外书半小时并签字。6、5月1日之后每天中午督促孩子睡午觉。
7、与孩子相处时口头考考孩子的乘法口诀。
8、按时到校:上午7:40之前进班,下午1:30之前进班。
9、支持和理解我们的工作。(如:阳光通、作业签字、学校的收费工作、)
六、家长发言
我们班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他们的孩子在各方面也表现得比较出色。我们班的刘祎然同学不仅在学习上比较出色,而且阅读面比较广、各方面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下面我们欢迎刘祎然同学的妈妈上台来发言,我们一起来分享她的教育经验。
最后,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享受孩子的成长!再一次的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第三篇: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
汝阳县实验小学
赵兴乐
3月24日,细雨霏霏,嗅着春的芬芳倍感神清气爽。上午8点半,教室内武汉华大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周冬祥先生准时开始了他的讲座《师生沟通的分析与技巧》。
周院长从师生沟通的概念、师生沟通的方式以及师生沟通的途径和策略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读。我的收获颇丰:
首先,我们要有同理心。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与人交往一定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学会换位思考。不管是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在相处沟通的时候都要尊重他们,都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体谅对方、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
第二,我们要有包容心。接纳身边的人和事。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都不是完美的。特别是我们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够强。天天都有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我们一定要宽容他们,善待他们,学会蹲下身子,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第三,我们要有进取心。
它不仅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个人魅力,让周围的人每天都能看见一个全新的自己。做为一名教师,更要有强烈的进取心,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不断丰盈我们的内心世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才能让学生爱上我们的人,爱上我们的课,爱上我们我们的教育!
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别忘记修养!沟通,无边界;学习,永向前!
第四篇: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
神经外二科
尊敬的各位领导、护士姐妹们:
大家下午好!伴随着夏天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5.12国际护士节,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在座的各位护士姐妹们,节日快乐!幸福安康!我是神经外二科的护士陈明岳,很荣幸有机会向各位领导和护士姐妹们汇报一下我在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我汇报的题目是《沟通从心开始》。
我每天一打开手机,都会首先看到这六个字“沟通从心开始”这是中国移动的一句广告词,它一语道破了沟通的要决,中国移动还有一句广告词,同样是六个字,它高度概括了沟通的重要性,那就是“沟通无处不在”,每天我们都在与患者进行各式各样的沟通,一句问候,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其实都是沟通的传递。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缩短护患间的心理差距,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护患沟通也能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能营造护士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有报道称,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都是由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那么护患之间应该怎样沟通呢?下面我就在临床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首先,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作为护士应该用真诚和亲切的语言接待患者,使用“请、需要帮助吗、谢谢”等礼貌用语,患者询问时不说“不知道”,在给患者做各种处置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以减轻其思想顾虑,比如给糖尿病患者测血糖时,可以指导其如何自己测量血糖,如何合理地控制饮食。尽量使用安慰性语言,关心患者的病痛,患者因疾病而求医,希望得到同情,关心和体贴,护士应使用热情、温暖的语言使患者感到慰藉。如“请不要着急,我会尽力为您做好护理”,“不要怕,输上液您的病情就会好转”。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当一个人患病后,感情变的非常脆弱,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和语言也特别的敏感,因此与他们交谈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比如说,一些肿瘤的患者,对于与这些患者交流时,一定要事先与家属沟通,因为许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并不了解。还有,在病房催款时,尽量避免在患者面前提及此事,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其次,与患者沟通的方式、方法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定。比如,一次我给一位新入院的患者做入院宣教,当我介绍病房的有关规章制度时,一位家属突然打断我的话,对我喊道:你在这讲这些话有什么用,还不赶紧给我们扎针。我马上解释说:请您稍等,医生正在下医嘱,我马上给您处置。当时我心里真的很生气,但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想,她此时心理最迫切需要的是马上能够输液治疗,患者又不知道我们的工作程序。显然我这次时间没有选对,如果选在输液后进行,我想家属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了。还有一次,一位患者因脑出血昏迷入院,几名家属神色慌张地将其抬到病房,一位家属焦急的边抽烟边来回踱步,我对他们说:这里不许抽烟,家属少一点。此时,一位家属突然喊道:少说两句行不行,快救人。显然,这次沟通我没有充分考虑当时的情景,如果这样说:家属请不要在患者旁边吸烟,患者现在昏迷还吸着氧,这样影响患者呼吸,还有患者现在需要安静,减少刺激,请你们在外面等候,这样家属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了,这就告诉我们沟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落脚点要落在为了病人的早日康复,这样家属对护士的工作就会多一份理解。
再次,学会换位思考。比如,一次我为患者输液,患者看了一眼,对我说:护士不对吧,你是不是打错了,我昨天打的是小袋的,今天怎么变大袋的了,我看了一眼说:没错,医生给你加新药了。患者愤愤不满的说:加药也不说一声。这件事对我们的启示是:患者和护士之间始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要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患者感觉到:你是在用心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还有一次,一位患者在住院期间想外出陪朋友吃饭,跟我请假,我想:如果我说住院期间不许外出,这是医院的规定,患者肯定不会接受。于是,我便说:你刚刚输完头孢类抗生素,你陪朋友吃饭免不了喝酒,那会有生命危险,还有你的病情还不稳定,外出劳累会加重病情的。这样即给了患者在朋友间的面子,又使患者欣然接受。
还有,要耐心解释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要跟患者和家属交朋友,做朋友式的交流。患者生病住院,患者和家属都会向护士提出一系列与患者有关的问题,再加上对医院的环境、制度不熟悉、不适应,所以我们要热情帮助,给予指引,这样能使患者和家属感觉到被尊重、被接纳。一次,我在为患者做基础护理时,一位动脉瘤术后的家属跟我抱怨说:花了这么多钱患者的头痛一点也没有缓解,怎么越治越重?我跟她解释说:术后脑水肿高峰期是5-7天,脑组织跟其它组织一样术后都要肿胀,而且脑血管痉挛期是21天,我们虽然用了脱水药和解痉挛药,但这是机体的正常反应,是不可避免的,再过两天就好了。然后我又指导家属如何用冰袋进行低温脑保护,缓解患者头痛,通过这种沟通增加了家属对护士的信赖感。还有一次,我负责一位岫岩来的脑出血患者,他的三个儿女在医院陪护,一次我在病房看见他的小儿子走路一瘸一瘸的,原来是在前两天抬患者做CT时崴了一下,这几天肿的很厉害,我马上告诉他我院骨科门诊的消肿膏很管用让他试试。两天后我再遇见他时,他在我面前蹦来蹦去,高兴的说:姐,你看我好了。后来他父亲拔尿管,我又教他怎么用“豆浆袋”做接尿器,哪里买豆浆袋便宜,新兴市场怎么走,以后他见到我总是姐长姐短的。他们病房只要一来新患者他就对他们说,这个陈护士可好了,咱们能让她管床真是很幸运,在他们一家的带动下,这个病房的护患关系一直非常融洽,我的工作也非常好开展。
总之,沟通其实很简单,一点微笑的面容、一丝关注的神情、几句关爱的对话、几点从患者出发的考虑,一切都会让你的工作变得很自然、顺畅。然而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掌握沟通技巧,每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要想掌握这门艺术,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
以上是我在工作实践中一些粗浅的认识,请各位领导和同事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五篇: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
——听王鹏教授报告有感
这几天,我有幸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王鹏教授的精彩讲座,真可谓是大开眼界,收获颇丰啊!王老师从家庭、学校、社会多个视角观察教育现象,探究教育本质;从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等多个学科诠释了教育的真谛,让我对教师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责任。
王老师的讲座非常全面、系统,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教师的角色定位;师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影响人成长的各种因素;生命的五大要素;学生的五大心灵软件等等。他讲的每一条甚至每句话都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大家的共鸣,他的讲座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理论结合实际,有时是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时是发人深省的教育案例,有时还穿插他个人的成长经历,这些案例又有对应的理论依据作支撑,这样,我们对王老师的教育思想理解得更透彻。王老师不仅从理论上分析得非常细致、到位,更重要的是教给我们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也就是善于给我们支招,这就让我们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有法可依,这也是王老师的讲座与以往所听报告最大的不同,真是难能可贵的!
王老师讲的每一点我都十分赞同,也有一些感触,但我感受最深的是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沟通是处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方法,如果一个人不能与别人有效沟通那么他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同样我们作为教师如果不懂得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与方法,那么我们的工作将很难开展。
在与学生沟通的方法上,王老师特别重视情感因素,他认为一个人要改变必须具备三条要素:理智、情感、行为习惯,而这三要素中情感是源动力,所以说,要想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和学生搞好关系,让学生喜欢你、信服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每位教师都想把班级带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个个优秀。但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可能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对他们讽刺、挖苦,甚至拳脚相加,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是爱他,想让他改正不足,但是,这种方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甚至会引起负面效应。所以说要打通师生情感是让学生改变的源动力。正如王老师所说:接受的人心里能够感受到的才叫真正的爱,与之相反的则是无效的爱。王老师针对学生常犯的几种错误类型,总结出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几个步骤:
1、确认事实;
2、确认问题的可罚性;
3、表达将对他本人造成的影响;
4、确认信任的力量;
5、表达爱的能量;
6、挖掘学生犯错的动机。王老师的方法充分彰显了爱的力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是爱他的,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乐于接受。而且这些方法还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变通,可以说学生犯的所有错误按照王老师指导的方法去引导,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后我们做班主任工作就会游刃有余了。
王老师还列举了传统沟通方式容易陷入的误区,以及针对这些行为的替代方法。我反思以往的行为,感觉比较惭愧,这六种错误的沟通方式中,我至少有四种方式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比如:说教、上下级、本位主义、比较。特别是说教,由此我想到了我们传统的班会课,不经常以说教为主吗?每次班会都是教师唱主角,讲讲上周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不良现象;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等等。这样的班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浪费了学生多少宝贵的时间,学生又有多少收获呢?真正能打动学生的内心,启发学生思考的又有多少?所以说,班会课应该改革了,就像王老师所说,用体验代替说教,班会课应该设计明确的主题,安排好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这要比单纯的说教来得更实际而且有意义。
我还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比较,特别是在对女儿的教育上,每次测试成绩出来后,我总是把女儿的成绩与优秀的学生比较,而且对成绩优异的学科只字不提,只看哪门学科成绩不太理想,然后就开始长篇大论地说教:“你为什么没考好呢?是不是上课不认真听讲?”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导致我们母女俩的谈话不欢而散,又怎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呢?听了王老师的报告,我深入地进行反思:是啊!以往的我只盯住女儿成绩较差的科目不放,而对成绩优异的学科视而不见,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总是拿女儿的缺点跟别的同学的优点比,这样越比孩子越不自信,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我也从王老师的报告中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好方法,也就是“亮点原则”。首先找优点,当考试成绩出来后,我应该先看看女儿的哪门学科比较棒,要加以表扬,肯定孩子取得的成绩,这样也就打通了孩子的心灵闸门,接下来的沟通也就顺畅多了。然后就是帮女儿找差距,看看哪门学科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并和她一起分析失分的原因,让孩子认清不足,以便调整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最后提出希望,在提出希望时也要充分的信任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是爱她的,这样孩子才乐于接受我们的批评和建议。
当然,除了以上两个误区,我也经常以上下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有时孩子犯了错误,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批评,甚至以为女儿是我的,必须无条件服从我的要求,经常打着爱的幌子剥夺孩子言论的自由。同时还犯有本位主义的错误,遇到事情经常只站在成人的立场上考虑,而忽视了她还是十几岁的孩子,她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正是需要我们家长、老师引导的时候,怎么能总以成人的眼光去判断呢?从王老师的报告中我知道了:遇到问题要多给孩子商量,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其实也就是要求我们家长及教师要更多地去爱孩子、理解孩子,用心和孩子沟通。
王老师的报告吸引我的地方还有很多,可以说是节节精彩、篇篇华章,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去摸索、去验证、去实践。我相信这次报告将是我班主任生涯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站在新的起点,我会努力把班级管理得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