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复习完美总结之精华版
政治复习背诵版(全)
马哲,毛概——完整背诵版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1.毛泽东思想的提出与确定毛泽东思想最早是1943年,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提出。在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中正式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做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从而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即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①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僻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即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②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五四运动也是思想解放运动,此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在中国传播)③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辛亥革命以后,新生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阶级基础。④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实践。
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1、大体上分为六个阶段: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到国民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时期。以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主要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依靠谁、统一谁、打击谁的问题)和《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主要讲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主要问题是土地问题)为标志。★1927—1935年,土地革命战争的前中期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时期。毛泽东思想是在与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做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新理论的提出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特别是《反对本本主义》的写出。★ 1935—1945,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达到多方面的发展和成熟的时期。1945—1956年,解放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时期。1957—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文革时期,毛泽东思想在曲折中发展。1976—今天,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
2、毛泽东思想发展的特点: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②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党内教条主义(即将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将苏联的经验绝对化)的错误倾向做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③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四、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具有多方面的内容。毛泽东思想具有以下六方面的内容: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③ 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 政策和策略的思想⑤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 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党的建设的核心是思想建设
2、毛泽东思想包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许多独创性理论以及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五、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为实践所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具体来说,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② 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础③ 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先导④ 毛泽东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⑤ 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六、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特点
1、科学性 它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并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
2、完整性 它有多方面的内容
3、独创性 源于马克思又高于马克思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一、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认识中国的国情是认识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1、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开始——《南京条约》的签定加速——《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定加深——《马关条约》的签定正式形成——《辛丑条约》的签定B)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① 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成为了中国的“太上皇”,是中国近代社会一切灾难的总根源。② 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③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但仍是中国社会主要的经济基础。④ 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⑤ 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并且支持封建势力,连年的战乱不断,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极端不平衡。⑥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C)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D)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①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民族出路的斗争以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历史意义有:① 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②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③ 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① 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过于强大②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③ 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④ 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⑤ 领导其进行的中国同盟会没有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3、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① “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仍然需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③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④ 世界已经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⑤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提出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完整提出是在1948年毛泽东《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原因)①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证明,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因而领导中国革命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身上。②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世界无产阶级一般的优点以外还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1)中国无产阶级深受三座大山压迫,具有革命的彻底性;2)中国无产阶级比较集中,容易组织形成革命力量;3)中国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有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联盟。③ 中国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工人的同盟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无法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民族资产阶级由地主、商人、小官僚、手工作坊主转化而来。)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其具有垄断性、封建性、买办性)(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产阶级中国的资产阶级阵营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前者不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革命的对象)(小资产阶级是劳动者,不属于资产阶级范畴)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分两步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7、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1)帝国主义不允许;2)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不允许;3)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软弱性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4)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不允许(1947年10月,民盟解散就是例子);5)中国人民不允许;6)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
8、反对两种倾向:一次革命论(毕其功于一役)和二次革命论(放弃领导权)。这两种倾向都是混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注意材料题)命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详见《宝》P298)① 它有了新的领导阶级,由无产阶级领导。② 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不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③ 它有了新的革命指导思想和革命的方法——马克思主义。④ 它有了新的社会前途——社会主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不同时期的政权建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专政,有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但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1935年瓦窑堡会议,党决定把“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民主共和国的主张。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政权——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各占三分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3)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主要公式、主要纲领。人民民主专政最早在1948年由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中提出;在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做了全面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对外抵御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侵略、颠覆与破坏,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对内保障人民权利,发展社会生产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B)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② 到1931年,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土地政策——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③ 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④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方针实行公私兼营、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详见《宝》P300)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
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A)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①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主要指工人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的中间阶级。中国无产阶级不能单靠一个阶级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② 敌人的异常强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中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农村薄弱,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B)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①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世界矛盾的焦点,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国家,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被利用的。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以及帝国主义的矛盾也带来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② 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可以结成同盟,中等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可以到向革命,可以争取。③ 在一定的条件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参加统一战线。C)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内容和特点1924—1927 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特点是党内合作,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国民党被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1927—193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工农民主联合战线,由于错误的估计,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1937—1945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不包括卖国贼汪精卫。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统一战线四特点:① 统一战线极其广泛和复杂(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② 国共双方都有政权和军队并带有阶级对抗性;③ 国共双方既没有共同的组织又没有共同的纲领,遇事协商;④ 统一战线存在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当中1945—1949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反对美蒋反动派,特点是广大和巩固。1949—今天 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爱国者、爱国华侨、社会主义劳动者,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① 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政治上有两个条件:(ⅰ)领导同盟者跟共同的敌人作斗争;(ⅱ)给同盟者物质、福利,不要损害他们的利益,同时要给以政治教育。②两个联盟:以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农联盟为基础,是主要的;劳动者同非劳动者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的联盟,是必要的,是次要的。③ 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行有联合又斗争的策略。④ 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⑤建立抗日民族同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地主实力派、开明绅士)、孤立顽固势力(亲英美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蒋介石集团,同顽固派的斗争原则:有理、有利、有节)。E)争取中间势力的三个条件① 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② 团结他们,尊重他们的利益;③ 对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2、武装斗争A)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① 中国革命的的特点就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②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战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ⅰ)对外,中国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对内,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没有议会可供利用,没有组织合法斗争的权利,所以只有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进行革命。(ⅱ)反动势力异常残酷,对人民实行恐怖统治。(ⅲ)在敌我力量上,敌强我弱;中国政治经济不平衡,要打破这个不平衡就必须坚持长期曲折的斗争。(ⅳ)并不排斥其它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如果没有其他斗争的配合也难以取胜,其它斗争必须以武装斗争为后盾,要服从和服务于武装斗争。③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ⅰ)农民是中国最大的革命派,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ⅱ)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ⅲ)中国革命进行的长期武装斗争主要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农村战争,战争在农村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实现靠农民。B)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① 提出1928—1930 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② 农村包围城市的必要性(ⅰ)对外,中国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对内,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没有议会可供利用,没有组织合法斗争的权利,所以只有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进行革命,并且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众多,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革命最广大的同盟军,所以共产党必须进入农村发动、组织农民,去解决他们迫切需要的土地问题,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把农村的革命根据地作为战略阵地。(ⅲ)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多次实践认识到先夺取城市的可能性不存在,而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中国共产党人可以
到农村去积蓄、保存、发展自己的力量,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巩固的阵地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夺取城市乃至全国政权的道路。③ 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ⅰ)中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ⅲ)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ⅳ)有良好的群众基础;(ⅴ)有相当正式的红军;(ⅵ)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正确。④ 农村包围城市的历史意义(ⅰ)实现了我党由城市向农村的重点转移,这样不仅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大大地发展了革命力量;(ⅱ)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ⅲ)冲破了党内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的暴力革命学说,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⑤ 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意义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的产生、发展、实现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一条基本的红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想结合,因而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因此,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也需如此,不能照搬他国经验,也必须从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C)人民军队的建设① 基本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即古田会议)人民军队的性质: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自己的政治任务的工具。人民军队的任务:打仗、做群众工作、开展生产建设(筹款等)、开展政治工作。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民军队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在战略上轻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战术上积极防御,开展游击站、运动战,作战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3、党的建设① 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基本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② 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ⅰ)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中的一个法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小资产阶级众多,共产党的建设处在小资产阶级包围当中,农民、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把他们思想带到党内来,这就造成了党的建设的艰巨性。(ⅱ)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主要注重于工、农运动后来又从事国民革命战争,于是在理论上准备不足,对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还认识不清。(ⅲ)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较长的国家,封建思想的余毒对我党的影响比较严重。(ⅳ)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理论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最主要的是思想建设。★ ③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与“三个代表”联系)(ⅰ)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办好一切事情的保障,必须时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党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ⅱ)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核心,主要是用无产阶级的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党员从思想上入党,方法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学习党章,树立信念。(ⅲ)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ⅳ)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党必须在制定并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斗争中锻炼自己的队伍。强调党的作风建设,并把它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只有坚持这三大优良作风,克服各种歪风邪气,才能把党建设好。(ⅴ)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而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任务;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形式:学习—对照—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改正措施)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征和主要矛盾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但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A)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B)经济上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
济并存的经济体制,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占很大比重,是主体经济成分:① 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② 个体经济(资本主义性质)③ 合作社经济(个体私有、集体合办;半社会主义性质)④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公私合营;带有社会主义性质)C)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个过渡社会,它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949—1952年 人民大众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1952—1956年,既土地改革以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与非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因素:① 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② 国营、合作社经济;③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中带有若干社会主义因素;④ 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也带有社会主义因素。非社会主义因素:①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③ 小商品经济;④ 农民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社会主义因素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不断增长,克服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以保证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②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③ 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保证;④ 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及苏联对中国建设的支援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国际因素。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
1、提出:1952年底1953年初最早提出,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这条总路线。
2、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3、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即“一化”与“三改”的关系:同时并举。
4、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历史的必然:①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的国防、就没有社会主义农业,也不可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更不能立于世界文化之林。②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当家作主,生活有了改善,但是农村中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为了避免重新出现两极分化,为了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避免两极分化,也为了采用农业机械来发展农业生产力,加上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积极性,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以发展农业和满足生产力的需要。③土地改革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迫切要求就必须对畸形的、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原则、步骤、经验原则:① 自愿互利② 典型示范③ 国家帮助步骤:① 互助组(带有社会主义萌芽)② 初级农业生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③ 高级农业生产社(实行土地及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性质)经验:① 土地改革以后,我党实行了“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② 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逐步过渡;③ 在合作化过程中采取一整套方针原则、路线——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步骤、经验原则:和平赎买步骤:① 加工定货、统购统销、经销代销(初级国家资本主义)② 单项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③ 全行业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经验:①把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取缔、没收;对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这就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提出,列宁想实现而未能实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② 在改造过程中,实现了从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③ 把企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放在企业改造之中,让他们和职工一起劳动,使
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④在改造过程中保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不剥夺他的政治权利,量才使用,发挥其一技之长,这就避免了由于生产关系的突变引起生产力的破坏,减少了社会的动荡。
五、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①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的经济制度已经确立。② 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建立(1954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 “一五”计划(1953—1957,提前完成并且是超额完成)的胜利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④ 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任务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苏为鉴,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2、1956年4月的《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总结:经济方面①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为序;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国防建设;③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支援内地;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⑤集体、国家、个人的关系:三者兼顾;政治方面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⑦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⑧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⑨是和非的关系;⑩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反对一概排外,反对全盘西化。处理这些关系的基本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和不能满足之之间的矛盾。党的中心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基本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的性质:这些矛盾都是非对抗性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既相适应有不相适应。可通过内部调整来改善不相适应。
2、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反映到人与人之间1》敌我矛盾,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解决;2》人民内部矛盾,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这两个不同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见材料论述题)。
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
三、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1、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和两步走战略的确定:①现代化目标的确立: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论联合政府》中;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上,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四化”的目标,其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②两步走战略的提出: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上,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建设完整、独立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四化”、使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2、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关系①处理好“五种”关系;②处理好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的关系③认识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中共八大,周恩来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进入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需要一百年)
3、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正确解决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①发展工业必须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一定意义上,在中国发展农业就是发展工业;②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③国民经济安排必须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
4、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探索A)经济体制:全民所有的单一的公有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①毛泽东,新经济体制——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②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经营上,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的生产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是国家生产的补充;
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③在纠正1958年出现的“共产风”过程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要重视价值规律的思想。④邓子恢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⑤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管理体制:“一长制”不行。毛泽东——“两参一改三结合”。“两参”: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一改”:改正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三结合”:工人、干部、技术人员的三结合。1961年中央颁布的“工业七十条”正式确认了这种企业管理制度,并确定把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效形式。
5、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①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定:一届人大;(Ⅱ)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利机构;(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有利于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物的领导;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3)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参与讨论国家重大决策和重大方针政策。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造就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创建“六又”局面: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够兴旺发达。③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中共将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七届二中全会)(Ⅰ)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防止“四种情绪”。(Ⅱ)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必须反对官僚主义。④统一战线⑤不断加强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友党、没有组织关系、法律上平等;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⑥实现各民族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实行民族自觉和联邦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民族内部事务;2)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4)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6、文化建设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领导是中国历史的总结,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必然的选择;2)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意识形态,是立国、建国之本;3)坚持马克思主义有要实行“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马克思主义要在与多中错误思想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②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1)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起先锋桥梁作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第五章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 最早提出,1935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问题;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提出实事求是。2》 实事求是的主要内容:(如何实事求是)① 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从本本出发、原则出发;② 要理论联系实际——是实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吃透理论、吃透实际——要不唯上,不唯书;③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群众路线1》 群众路线是我党根本的工作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2》 我党的群众路线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上的;3》 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4》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独立自主1》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一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本国的力量;2》 无产阶级的事业是相互支援的事业,我们不但不反对外援,而且还要争取外援,但我们不能依赖外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干预的情况下,自己解决自己的军事、组织等问题的会议)这三者的关系①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它在这三个方面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②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它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要求。如果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群众路线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③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基本原则,也
是我们党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党与党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是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依靠群众,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离开了独立自主就不是实事求是,离开了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就是一句空话,三者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毛泽东思想
1、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①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一生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他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功大于过。他是毛泽东思想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贡献最大,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②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主要是以其个人的思想代替毛泽东思想,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左”的思想,这些都严重背离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明显脱离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所以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2、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评价①打倒四人帮以后,国内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两个凡是”,另一种是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主张以后不再提毛泽东思想。针对这两种错误倾向,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科学的评价。② 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1)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个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2)如何看待毛泽东思想思想就是如何看待我们党几十年来奋斗的成就,否认毛泽东思想就是否认我们党光辉的历史;3)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是关系到我党的团结、国家和社会安定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未来发展道路的问题。
3、邓小平对坚持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贡献① 他坚持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② 他坚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③ 他主持、起草了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④ 在实践中,他继承、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给出了回答;⑤ 在新的形式下,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4、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而且今天和将来都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① 历史不能割断;②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的许多原理、方法对我们今天的事业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③ 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毛泽东思想要进一步发展。
5、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① 在基本任务上,他们是一致的,马克思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毛泽东提出在新生产关系下要保护生产力,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② 在思想路线上,他们是一致的,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在他们革命和建设中贯穿了一条红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③ 他们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从马克思到邓小平都始终把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④ 毛泽东思想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⑤ 毛泽东思想既是理论的,又是方法的;⑥ 毛泽东思想既是有体系的,又是发展的。哲学
一、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1、机械性: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全部运动:人也成为机械
2、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不变的观点。
3、不彻底性: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
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1、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2、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3、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如: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如;绝对理念
三、哲学上的对立和斗争: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发展观斗争:古代的辩证法是朴素的:以门巴尼德为代表。近代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以黑格尔为代表,表现:不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就是重复,是增加或减少。现代的辩证法是唯物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
1、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的理论体系;
3、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4、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体系。
五、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1、最显著的特点: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2、重要特点: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的。革命性:集中体现在它的批判精神上: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观察事物,本质上唯物主义辩证法是批判与革命的。反对把客
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僵化。科学性:指它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提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的革命:
1、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相结合,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与结合,从而使哲学第一次获得真正的科学性,成为完全科学形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研究社会历史学问题的各门学问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精确性;
3、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提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剩余价值学说披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二者共同指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4、第一次正确性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摒弃了以往认为哲学是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绝对真理的观点;摒弃了把哲学凌驾于科学这上,当作科学之科学的幻想;明确指出:一切具体科学都是哲学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是指导作用,而不能取而代之。
八、物质的定义:列宁---物质是樗着客观存在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所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认识,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九、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
2、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与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代表一般、个性代替共
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与过程。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一是指事物相对某参照系没有发生位移;二是指处于量变过程中的物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十一、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内容、实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无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十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运动都是运动的绝对与运动的静止的统一:只承认绝对运动反对相对静止的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只承认相对静止反对运动的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
2、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4、相互渗透的关系:运动有静、静中有动。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十三、承认静止的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理解事物的多样性。相对静止的含义之一,就是承认事物的稳定性,即事物之间质的区别。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运动。相对静止是运动的参照系,即使是简单的机械运动,也要确定一个相对静止的事物作为参照物加以描述。第三,相对静止是物质文化的本质条件,因而是生命的本质条件,没有相对静止,就不会有生命现象。形而上学不能理解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其中一种倾向是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另一种倾向是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陷入了相对主义诡辩论。中国古代的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就是相对主义的思想。
十四、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可不可逆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
十五、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与物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承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承认时空客观性又否认时空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观点。
十六、时空的特点:
1、时空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离性,无条件的、绝对的; 化。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的状态的变化而变
2、时空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上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限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对有限的超越;有限是相对的、短暂时无限与有限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十七、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层含义:
1、一是实践 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
2、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以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十八、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有是客观的; 之一。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十九、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斗争。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义要表现阶级科学实践——是从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
二十、实践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1、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
2、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二
十一、对世界与人的关系的两种对立的看法:观点:旧哲学中,人与世界被看做是截然对立的两极。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作是从来如此、始终不变的自然界,人不过是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唯心主义把世界看作是某种主观精神或客观精神外化了的产物,人不过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或精神的工具。缺陷:
1、一个抓住精神、各持一端,始终建造不起沟通人和世界关系的桥梁;
2、人和世界始终是抽象的、贫乏的、空洞的。二
十二、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客体的范围:是进入主体活动的领域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成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客体的含义有二层:一方面: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性方面;另一方面:客体不能与客观事物相等同,只有那些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决定客体的因素:一是取决于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二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水平。故客体也是历史范畴。
3、客体的类型: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二
十三、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1、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与实质看:⑪它不同于一般物质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包含了这两种在内;⑫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没有的新关系: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⑬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与制约,另一方面主体又不断地发展并打破客体的限定,越客体。这种主客体之间限定和超越及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与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⑪主体对象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客体化。化成果得以保存。结果:造成人的活动的体外积累,形成了人类积累、交换、传递、继承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特殊方式---社会遗传方式,使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⑫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推动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结果:人通过客体主体化这种形式占有、吸收对象(前人的活动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提高主体能力,有新的更高的水平去改造客体。⑬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和发展现实世界的矛盾,这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⑭在这个双向过程中,实践又形成了人的主观世界、创造出属人世界(即人类世界),从面实现了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和实际把握。实践使世界二重化为主
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它们分化统一的基础。二
十四、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⒈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是知、情、意的统一体。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⒉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区别:⑪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有异质性。特点不同-----客观世界特点:①存在于人的意识活动之外②具有直接现实性、③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着基础不同-----外部自然存在的物质基础在其自身,人的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主观世界则以人脑为物质基础,以意识等要素及运动为机理。⑫二者不完全同步-----主观世界可以背离客观世界,发生幻想、错误,也可能超越客观世界,对未来作超前反映。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联系:⑪在内容上同构;⑫运动规律有同一性;⑬二者可以相互转化。⒋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因为:⑪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⑫实践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接触点;⑬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与途径。二
十五、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⒈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从时间上看,自在世界产生于人类世界之,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从空间上看,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接触到的自然界,即未被人化的世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即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⒉区别:⑪自在世界独立于人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一切乾处在盲目的运动中;⑫人类世界与人的活动不可分。人化自然是----①被人的活动改造过的自然,②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③ 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④人类世界的独特性是它的主体性及其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性。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⒊联系:⑪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反过来又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⑫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参与到整个自然中去,出现了两种情况:①一是自在世界的运动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除人化自然的痕迹,使人的活动淡化和消失;②二是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与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特别是生物圈内的物质、能量的流通与变换,出现生态失衡。二
十六、联系:含义---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这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指导意义:
1、要懂得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不能孤立地存在,必然处于与其他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
2、每一事物和现象自身也不是铁板一块,其各个部分、要素、成分和环节,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二
十七、联系的客观性---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立观点:唯心主义:
1、不是一味地反对联系,有的还特别强调联系,但它所讲的联系只是观念的联系;
2、它不是把观念的联系当作事物的联系在思想中的反映,反而认为事物的联系是由观念的联系决定的。唯物辩证法:
1、联系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 联系。
2、并不抹杀事物之间界限与质的区别,相反,承认联系是建立在区别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区别就没有形而上学宇宙观:只看到事物质的区别,没有看到联系,从而把事物孤立起来。二
十八、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与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指导意义:
1、人们在实践中,全面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2、反对孤立和片面的观点。二
十九、联系的具体性---任何事物的联系都由该事物所含的特有矛盾决定的。具体性决定了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事物与现象的联系各有不同的特点,形成极为复杂多样的联系图景。主要联系有: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现象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三
十、系统--是指一个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是标志事物整体性的哲学范畴,事物都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是事物最本质的特征,系统的整体性深刻地提示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结构性:考察系统特别要注意研究系统的结构性,只有通过结构的作用,才能形成系统的属性与功能,达到系统的最优化;
3、层次性:系统都是分层次的,层次不同,功能与作用也不同。
4、开放性:一系统与它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三
十一、发展与运动的关系:区别:
1、运动包括事物的一切变化及过程,包括发展在内;
2、发展是事物变化的总趋势和总方向,是事物由简到
繁、由低到高、由无序向有序前进的、上升的运动。联系:发展和运动都离不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即都是以联系为基础。三
十二、质、量、度:含义:
1、质---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特点:①质与事物的存在是同一的,质不变则事物存在;②每一事物有多方面质的规定性;③事物的每一属性是事物与它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的质。
2、量---事物存在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各构成要素在空间中的排列组合的数量规定性。特点:①量与事物存在不同一;②每一事物有多方面量的规定性。
3、度---是事物保持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是质与量的统一。任何事物同时有质与量两个方面,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三者关系:
1、质是量的基础,对量起制约作用;
2、量是质的必要条件;
3、事物的质有上、下二个数量规定。指导意义:
1、质是区别事物的根据,认识事物的起点,只有把握事物的质才能正确认识和改变事物;
2、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心中有数”;
3、度,就是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在实践中,一方面就要遵循适度原则,保持事物在一定范围的稳定;另一方面,在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时就要勇于打破旧的度,把事物推向新的阶段。三
十三、量变与质变:
1、量变---指事物的数量与场所变化。特点①不显著、微小;②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连续、渐进的变化,因此量变阶段事物面貌是静止、平衡、稳定的。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特点:①显著、突发 ;②是事物连续和渐进过程的中断,因此质变阶段事物的面貌是统一的分解、平衡、静止、稳定的打破。
3、质变与量变的关系:量变与质变不可分,相互渗透。①量变中的质变,包括:局部质变,事物总体上处于量变,但一部分或局部发生了质的变化;阶段性质变:事物------------------,但由于本非本质属性发生了根本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②质变中有量变。事物从质变开始到质变的结束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新质的量变。三
十四、质变量变规律---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交替,转化,这就是推进事物变化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内涵及指导意义:即,1、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准备----一方面,要想做一件事,必需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另一方面,坏的事变也是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要求防微杜渐,防串于未然;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对事物的发展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任何细小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3、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广阔的道路和前景。三
十五、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而实现的。其含义为:
1、一切事物都包含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事物走向灭亡的方面;
2、一切事物都是肯定与否定方面的辩证统一,每一事物都包含内在的否定性,即趋于灭亡的必然性。指导意义:
1、我们要懂得一切事物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类似于波浪的前进运动;
2、在实践中,要有经受曲折、挫折的思想,不要贪走直路;
3、既要反对循环论,否定事物发展的观点;又反对直线论,否定事物发展曲折性的观点。三
十六、否定观上的对立观点:
1、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形而上学认为否定是由外力引起的。
2、---------联系与发展的环节,-------------------------联系与发展的中断与停止。
3、-----------------------------是扬弃,即批判与继承、克服与保留的统一;-------------------------等同于简单的抛弃,完全取消、消逝。辩证的否定观的指导意义:
1、从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中,我们懂得任何事物都包含否定自身的方面,要全面看待事物,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
2、-----------------联系与发展的环节中,我们知道,否定意味着联系与发展,并非绝对地坏;
3、---------是扬弃,我们知道,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不可兼收并蓄,也不强一笔抹杀,而是批判与继承、克服与保留辩证统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三
十七、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
1、抛弃了一切消极无用的东西,吸收积极有利的因素,有强大的活力;
2、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取代旧事物是由否定这否定规律规定的,事物自身内在的否定性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和产生提供了根据和动力源泉,宇宙间新陈代谢不可抗拒。
3、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故得到广大人民拥护。新生事物也不是一帆风顺,总要受到旧事物的阻碍,甚至打击,我们要增强创意识,促进事物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发现新事物;一方面我们要勇于支持新事物,爱护新生事物。三
十八、规律的特性:客观性、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三
十九、是否承认规律问题上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决定论认为事物和现象有
规律性,处于一定因果关系之中。决定论又分为三种:机械决定论、神学决定论、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非决定论认为事物和现象不具有规律性,都是随机的、偶然的。四
十、必然性与偶然性:
1、定义: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必然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的趋势,由事物内部非根本矛盾和外因决定的。
2、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二者产生原因与依据不同。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不同。统一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指导意义:①由于必然性与规律是同等程度的的范畴,所以在科研中,要努力掌握必然性,减少盲目性;②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因此实践要善于通过偶然性去发现必然性,在必然性的指导下,研究发现新的偶然。③反对两种倾向:夸大必然性,否定偶然性,认为“偶然性是必然性的敌人”,导致机械决定论与宿命论;夸大偶然性,否定必然性,认为一切都是偶然的,导致非决定论。四
十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
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
3、全面与片面的对立;
4、承认矛盾与否认矛盾的对立(这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对立的根源:
1、辩证法承认事物矛盾性,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和研究问题;因而将事物看作是联系、发展、全面的。
2、形而上学不懂得事物的矛盾性,导致孤立、静止不变与片面的世界观。四
十二、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1、含义:内因指推动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与条件,即本事物与它事物的矛盾。
2、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的关系: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与源泉,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规定事物发展的趋势与方面; 用。外因是-------------条件,通过内因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的作用是二重的,对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②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3、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指导意义:①在实践中,要坚持事物运动的观点,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反对外因论;②注重内因同时注重利用外部条件,具体到现代化建设,既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又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利用好的国际环境。四
十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本性及在人脑中的反映。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最本质的对立。⒈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同一性有两层含义:①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渗透、------贯通,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及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⒉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①对立体现在---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因而是相对的;斗争是无条件的、贯穿于矛盾的始终的,是绝对的。对立的同一。②统一体现在---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不是二者完全合一,而是包含对立差异和 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意义:①提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化与发展。②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与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一切事物的变⒋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现实指导意义①要懂得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与斗争性的绝对性,前者是指一切事物的静止、稳定如团结、统一、联合、安定都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后者指斗争贯穿于矛盾的始终。②要懂得斗争性与矛盾性不可分,只有通过正确的斗争,团结、安定、统一才能巩固和发展,不能夸大某一方面否定另一方面。③对立的双方相互渗透告诉我们:不能忘记双方的区别,但也不应抹杀对立的东西之间的联系;不仅矛盾双方中的一方的存在是另一方存在的条件,而且矛盾一方的发展是另一方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中的一方不能脱离其对立面孤立地发展,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学习。四
十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定义:普遍性----矛盾存在的绝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矛盾;------------------都有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特殊性----每一矛盾及矛盾的每一方面都有各自特点,都各不相同;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或阶段以及过程与阶段不同方面特点各不相同。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体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和一般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特殊性-----------个性和共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统一体现在:普遍性不能脱离特殊性存在,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任何事物都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的关系的指导意义:⑪
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由特殊-普遍、个别-一般又由普遍到新的特殊、由一般到新的个别的方法。⑫事物矛盾各个特殊,必然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阶级社会,矛盾按斗争形式分为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矛盾,要根据矛盾的具体性质选择适当的斗争形式和解决方案。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依据。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四
十五、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的现实基础是实践因为:⑪劳动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起了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②------------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形,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③--------------------人的交往和语言,符合认识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⑫劳动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①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了认识向前发展;②-----为认识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包括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和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强化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2、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最重要的表现;选择、重建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具体环节,它不是否定反映,而是进一步说明如何反映。(如对同一图的不同认识)
3、认识的本质的哲学意义:①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②提示了人的认识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③强调了能动性和反映论在实践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实践为中介。四
十六、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根本标准;
4、-------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四
十七、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过程也是检验趔正确与否的过程:
1、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包含认识的因素,要以正确的认识为先导;
2、认识活动及成果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本身特有的逻辑,表现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有两种情况:①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使之顺利进行,达到目的;②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影响乃至破坏作用,使实践失败。四
十八、认识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辩证关系:
1、定义: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包括三种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特点:直接性、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概括的反映。包括五种形式:概念、推理、判断、假说、理论。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2、二者关系:⑪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⑫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并要发展到理性认识;⑬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互相渗透,可以相互转化。
3、反对两种倾向: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导致教条主义;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导致经验主义。四
十九、现象与本质: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原因就是因为客观世界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1、定义: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与表面特征,为人的感官所感知。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真相是事物本质、直接、下面的反映; 但假象不一定就是错觉。假象是反面的、歪曲的、颠倒的表现本质的现象的一个方面或环节,会引起错觉,本质是事物的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2、二者的辩证关系:⑪对立表现在:①现象是表面的、外在的、易变的,可以为人的感官所把握;本质是内在的、深层的、稳定的,只有通过人的思维来认识;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方面;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是事物的主体。⑫同一体现在①相互依存,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②也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现象背后有本质,透过现象可以看到本质,任何现象都是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五
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条件是:
1、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五
十一、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重要的飞跃,因为:
1、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成现实,使精神力量化为物质力量;
2、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 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飞跃的条件:
1、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2、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与需要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3、理论必须为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行动;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
方法。五
十二、认识过程中的理性认识与非理性认识的作用:
1、定义:理性认识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的能力;非理性认识是指人的情愿、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仰、习惯、本能等以及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灵感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2、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支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和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非理性因素又受人的理性因素所制约。五
十三、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观与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2、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一定具体历史阶段的符合。
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发展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五
十四、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⒈真理的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的,其客观性表现在:①真理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即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⒉理的客观性上两种对立:⑪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⑫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其两种表现为:①马赫主义:观点:◆真理是思想形式; ◆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本身等同。②实用主义:观点: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的共同的错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五
十五、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含义有三层:①就真理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的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现,就要承认绝对真理;②就人类认识的本性而言,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承认世界析可知性,就(同♂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一定条件下人们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也有三层含义:①从广度上来说,它只是在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②从深度上来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③从进程上来说,它只是对事物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3、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①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二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②------真理与相对真理互相联结、相互包含。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趔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③--------------------------可以相互转化:真理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的性的认识都是帽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的环节。五
十六、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承认真理绝对性与相对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反对两种倾向:
1、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民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以有的理论看作是永恒不变的教条。在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2、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怀疑真理的可靠性,把真理看作主观随意。在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3、两种后果:相对主义往往成为机会主义者理论上背叛马克思主义、行动上动摇变节的思想根源。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相通,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绝对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最终真理,一旦发现某种缺陷,就认为不存在绝对真理,把教条主义的破产看作马克思主义的危机,成为相对主义与怀疑论的俘虏。五
十七、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现真理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象的,无意义的。⒈具体性体现在:①内容上,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各方面的符合,它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条件、时间、地点的真理是抽②形式上,真理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构成的理论体系。⒉真理的具体性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五
十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 特点所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的一致、符合。因为真理具有直接现实性,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将主观与客观的东西相对照,符合就是真理。
2、实践的特点:实践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①实践标准的绝对体即其确定性,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确定的,唯一的。真理的绝对性体现在:真理一定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凡
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都包含绝真理的因素。②真理的相对性体现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一个人的所有论点;实践检验真理只是一个过程,不能一次完成;已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再受实践的检验。五
十九、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联系: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与价值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凡是真理必有价值,但凡有价值的东西不应与真理相悖。
2、区别:二者侧重点不同: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强调的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要求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相悖。
3、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途径:①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支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②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历史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六
十、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1、二者是一致的,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
2、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党的思想路线提出的意义:①历史经验表明,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关系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不仅为确立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出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③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六
十一、社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对社会本质的科学提示: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类型: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分别构成了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自为存在的形式,所以人的实践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确认实践是社会本质,就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六
十二、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生产实践的基础和决定作用体现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3、生产方式的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六
十三、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1、社会是人的社会:⑪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⑫社会生活是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⑬社会关系是由人承担的人与人的关系;⑭历史的变迁是通过人的创造活动实现的;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中。
2、人是社会的人:⑪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⑫社会制约着人的存在,规定着人的本质;⑬任何个人都隶属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⑭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3、人与社会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具体表现在: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人的本质与社会的本质是一致的;社会的解放与人的解放是一致的。因此要从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去研究社会和人。六
十四、社会规律是人们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活动的有意识性并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的特殊性在于:它形成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它一旦形成,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反过来制约人的活动,决定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不能用历史事物的不可重复性来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表现为同类历史潮流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六
十五、社会有机体及构成:⒈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制约、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⒉起源、形成、内在机制: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的生产实践,形成于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3、社会有机体结构:表现为人们之间彼此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社会整体结构,其基本结构有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4、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发展源泉、生长机制及运动规律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六
十六、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
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结构的的意义:在社会结构中,是具有基础性的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六
十七、生产力----是指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⒈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⒉生产力的构成有两类:一类为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另一类是智能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⑪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观点;⑫邓小平发展了这一观点,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①它从本质上体现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内在结构的根本变化;②它反映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以至可以把科学技术看做直接生产力;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⑬***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对马克思、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⑭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⒊生产力的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过程:一方面是人的自然力和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自然不断被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外部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智力过程。⒋生产力的本质决定了生产力的特征:客观性--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它既是前人实践活动家所创造的客观结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社会性---生产力是一种社会力量,它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而形成的。历史性---生产与需要的内在矛盾决定生产力总是发展的,它随着人们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六
十八、生产关系
1、定义---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2、特点:每一种生产关系的建立和改变,都同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人们可以改变生产关系,但改变生产关系也不是随意的。
3、结构: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三方面,体现在社会生产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中。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基本性和特征。②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多种生产关系,其总和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但决定该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是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六
十九、阶级的本质---在于它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共同体。阶级对立实质—社会上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阶级首先是个经济实体。七
十、社会的政治结构
1、定义---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2、构成: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
3、政治与经济的关系:⑪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⑫归根结底,政治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关系决定并总是一定主观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派生的、第二性的。⑬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有无,与我交流指出缺点。七
十一、国家的起源、本质与职能:
1、起源: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工具)。
3、职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职能表现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七
十二、社会的观念结构:
1、定义:社会的观念结构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它是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及其联结方式。
2、社会观念的作用:在社会的观念结构中,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有其不同的内容和作用,但它们的基础和来源都是社会的经济结构,所以当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时,必然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观念结构。七
十三、意识形态:
1、定义: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称为意识形态。
2、与社会存在的关系:⑪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相对应的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则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以及过程。⑫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表现为:①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有
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具体的,抽象的意识形态不存在。②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不存在。③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存在。④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精神上必然占统治地位。⑬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有相对的独立性与特殊的功能,主要表现为:①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一定同步,或超前或滞后;②意识形态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③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体现为: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在功能。
3、意识形态的三个种类: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为复辟旧社会制度制造舆论的旧意识形态、为新社会的诞生呼喊的新意识形态。
4、意识形态的现实意义:由于意识形态有相对独立性,这种意识形态里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战胜腐朽的意识形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七
十四、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1、文化的定义: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
2、文化的本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在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文化的一般特征: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多样的形态。
4、文化的功能有4个功能:知识传承功能;对人的教化、培育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提升、规范人类认识过程的认识功能。
5、文化的现实意义:努力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全面发展。①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②在当代中国,就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七
十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现在: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与发展;②生产关系对 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七
十六、生产力适合生产关系的规律:
1、定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显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普遍规律。
2、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变化发展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3、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①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是评判一种生产关系变革状况的根本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自己先进性质的根本要求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论依据。②日益发展的生产力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依据。③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准备了更深厚的物质基础。七
十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定义: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2、二者的辩证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其产生、性质与变化发展;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其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3、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是因为:①新建立的上层建筑总有不完善的地方;②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③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④上层建筑仍然维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
4、经济基础适合上层建筑的规律:⑪定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⑫内容:上层建筑的性质与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⑬现实、理论意义:①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是马克思主义下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②自觉掌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党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七
十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原因:①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②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
过程的始终,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③正是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了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这两对矛盾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根本的矛盾,它决定和制约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性质与发展方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解决。七
十九、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的定义--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2、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的直接体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阶级斗争的动力作用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的要求:全面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义
包仁:
一般问题(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产生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使用价值及转移原始物品的使用价值,生产社会财富的因素之一。抽象劳动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来源。
3. 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过程: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固本身也是商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等价物和货币四种形式。货币产生造成的后果是商品内在矛盾外化,商品和货币的对立;造成危机的可能性,买卖分离,支付手段智能产生后可能性加大,而可能成为现实是在资本主义社会。
4. 劳动商品的特殊性:人身自由而一无所有是其形成条件;生活必需品,再生产劳动必需品和教育必需品是其价值构成的因素。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力。使用价值是对资本家有决定性的作用。5. 绝对,相对和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是两种基本形式。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现实生产起点。即 超额剩余价值→生活品价值下降→社会相对剩余价值。
6. 资本循环和周转:共同点,分析资本运动。区别,角度不同(运动形式和条件与时间和速度)。产业资本在时间上的继起和空间上的并存的两条件下循环。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是固有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两者各自的速度和周转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加速资本周转的作用是节省预防付资本,提高年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提高利润率,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加快固定资本的折旧,即增加有形损耗。
7. 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区别,代表的经济关系不同。分别为资本剥削率。预付可变资本增值程度和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联系:剩余价值率转变为利润率。年剩余价值率一般大于剩余价值率(年周转次数一般大于1)。
8. 社会再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核心,得到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条件是四个基本公式I(v+m)=ⅡC, I(c+m+v)=Ⅰc+Ⅱc, II(c+v+m)=I(v+m)+II(v+m)和。意义:社会再生产要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中按比例平配,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共同体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联系邓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升级。
9. 垄断组织:国内: 卡塔而→辛迪加→托拉斯→康莱恩→混合联合公司(二站后国内主要形式)国际:国际卡→国际辛→国际托→国际康→跨国公司
10.股票,股票价格和土地价格:股票是虚拟资本形式,是股息收入凭证和资本投资所有权凭证,实质是股息收入资本比,股原价格和 利总率成反比。说明降息政策和货币财政政策的采用和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股票和债权,联系,都为虚拟资本和有价债券。区别:代表资本投资经济关系和债权债务经济关系。
11.成本和利润
c+v和m/(c+v)构成了资本竞争的理论基础。商品生产的实际耗费和资本家的生产耗费(c+v+m C+v)不是同一东西。说明价格中成本和价格之关系。
12.影响利润因素和影响利息因素:分别为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变资本节约与平均利润率。借贷资本供求状况。法律因素。
13.资本国际化和国际分工:国际分工重要作用和对外贸易和改革开发,利用比较成本优势。资本国际化三形式:商品对外贸易资本国际化 借贷资本国际化 生产资本国际化。
重点问题: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辨证统一关系:A对立统一关系,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在交换中只能取其一,解决途径是通过商品交换并交换成功,统一关系表现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核心反映人与人关系,使用价值是物质承担者,反映人与人自然关系。
2、货币职能区别:区别: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要观念上货币即可,而执行流通手段要现实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流通手段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支付手段主要是支付工资、税收、利息、赋税和管理费等,是赊销手段。
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宏观经济调整(供不应求 供过于求 供求平衡)
纸币和信用货币:都是现实的但不足值的货币。纸币来源于货币流通手段,而信用货币则来源于支付手段。
3、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和实现机制:简单生产条件下按价值变化,自由资本主义按生产价格,垄断资本主义按垄断价格变化。部门间竞争和部门内企业间竞争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直到资源优化配置。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优胜劣汰,形成价格和超额剩余价值。
4、价格改革方向:价格放开,市场形成价格以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引入竞争机制,要求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政府方面则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公平竞争。
5、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十五届五中全会)①时代性本身:内容时代性,任务时代性,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实践。②理解劳动价值论,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科技管理人员劳动创造价值。③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所依据因素不同,变化规律不同,劳动生产率与财富生产有关系,而与价值创造没有关系。
6、资本的几种划分:(剩余价值)不变和可变,(价值周转)固定和流动。职能和非职能,职能形式划分的依据不同,划分意义不同。
职能和非职能资本:职能资本为剩余价值创造和实现发生作用,即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职能资本获得平均利润,非职能资本获得一部分利润(借贷资本)。银行资本获得平均利润,特殊形式非职能资本,相当于平均利润。
7、有机构成的变化及其对利润的影响:必须是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均发生变化才能称为有机构成的变化,有机构成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趋势,有机构成降低,平均利润率上升趋势,随着资本积累,有机构成提高,平均利润率下降,但利润总量仍在上升。
8、股份公司性质及产生原因:要辨证的看待股份公司的性质,是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与社会制
度无直接关系,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原因: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即资本的社会化,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公司制改革。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资本的组织和运营。
9.地租:源泉是剩余价值。实质是超额剩余价值。反映地主和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的经济关系和地主和农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极差地租类型和归属:极差地租I归地主。极差地租II归属取决于地主和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在租期内归资本家。在租期外归地主(农村改革,稳定承包责任制,承包期延长,以调动农民生产投资的积极性)
10.极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区别:产生的更本原因不同:经营垄断权和土地所有权。具体形式条件不同: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格和生产价格低于价值。归属不同:绝对地租归地主,而极差地租归农业资本家和地主。
11.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形式,建立国有经济。采取财政,货币,产业,收入,福利等宏观调节政策。其中财政,货币为资本政策。计划管理。采取立法,行政措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体现现代市场经济一般发展规律(市场作用和宏观调节的互补性,中国大量借鉴外国经验)
12.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两重性表现:机遇和挑战并存,应更好的容入国际社会。加快发展,双方经济技术差距较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对策:坚定融入潮流,改革开放发展壮大,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新秩序(中国为什么加入WTO).邓小平理论笔记
第1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级邓小平理论。
2,两大理论成果的共性: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①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②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建党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
4,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标志着我们党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5,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新时期的前进方向。
6,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①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②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7,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①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8,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
导意义,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做出全面部署,确定了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回答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邓小平同志逝世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
9,△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①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②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③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的挫折的历史经验并④借鉴其他国际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0△原因:四新
①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②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成果,抓住“蛇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③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④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11,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1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3,近二十年的历史性转变: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③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 15△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5.31)16△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是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就是必须始终①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①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②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性: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实事求是,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③两者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1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 意义: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③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以贯之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的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做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19。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与哲学第4章有关)
三个解放:①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②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③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19,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第2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1,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系列错误观点:①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②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③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⑤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②这一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有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③这一科学概括,突破了吧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是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又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③“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V 体现:①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②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③从静态的角度规定了社会主义性质;④从动态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任务。
4,根本原则:①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②共同富裕。
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是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5△确立的理论依据:①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6△客观依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对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②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③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①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征,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④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5.31)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不同。(7.1)7△“三个有利于”: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
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意义: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标准在社会发展中运用的生产力标准的深化与发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排除了离开生产力的标准抽象争论姓“社”姓“资”的教条主义干扰。
第3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特指: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①发展水平(基本特征):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②实现目标: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①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④我国在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的。
6△意义:①理论上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②政治上指明方向,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又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反对右倾和“左”倾错误;③实践上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出发,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提出了科学的客观依据,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和胜利;④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之所以在实践中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气势磅礴的推动作用,归根结蒂就是因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与哲学2章有关)
7,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生产,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基本路线:(①主体:)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②主要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③方针、方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④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1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和作用:立国之本。①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②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③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12,四项基本原则的三方面政治保证作用:①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③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13△实行改革开放是①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③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14△改革的性质:既是一场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一、二次革命的异同点:不同:①条件②内容与对象③革命形式与手段④目标;相同: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①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②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③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15△改革的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6△改革的特点: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创新;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限于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7,判断改革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18☆邓小平理论的关于改革的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①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③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意义: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上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决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①概括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经验,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④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
2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问题。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①发展是硬道理。②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的动力。③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2,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23,地位:①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②适当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③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第4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①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②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③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战略重点:①农业,②能源和交通,③教育和科学
4,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①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②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③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5,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各个部门、各种所有制、以及各个地区之间的组合构成以及他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有的比重。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
6,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①产业结构不合理;②地区发展不协调;③城镇化水平低。
7,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①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②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③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④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⑤继续完成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8,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意义:把经济结构问题解决好,才能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也才能切实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9,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点和关键: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和关键。
产业结构:指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联系和比例。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农业基础薄弱;②工业素质不高;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还不协调。
1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1,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12,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13,加快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振兴支柱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
1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三、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15☆“两个大局”思想:①沿海地区要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②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两个大局”思想是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依据。(哲学依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6,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与基本原则
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面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
原则: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17,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
18△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
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9,两个根本性转变:①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②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质是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20,根本转变的必要性:①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②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③迎接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挑战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1,基本要求: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22,关键: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运行机制。
23,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主要特征:①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高低,首先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②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也要符合解决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③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要把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结合恰里进行考察,处理好二者的相互关系。
24,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①提高经济效益可以缓解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
盾。②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增加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需要。③提高经济效益能供加速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25,坚持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②比例协调、结构合理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③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7△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①经济发展有赖于科技进步和知识型劳动者成长;②科技进步和知识型劳动者的成长又都依赖于教育的发展;③经济法快速发展也为科技、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
科教兴国战略: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和科学技术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28△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不仅要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净化更多的生产和生活排出的废料,为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只有有效地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发展,社会才能全面进步。〈***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第5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这一制度的依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依据: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突破。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③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征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手段,而是用以不断发展生产,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4,公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①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③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实现形式。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7,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①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②自然垄断的行业,③提供重
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④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8,集体所有制经济: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9,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
实行家庭按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
基本政策: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③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10,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
11,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他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
三、非公有制经济
12,个体经济的性质、地位及其作用
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14,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和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等。
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5☆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必然性: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②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③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客观必然性在于:①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②多种经营方式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存在;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②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③按劳分配还不能直接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作为分配尺度,而只能依据通过商品交换所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分配尺度。④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17△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才能等。(与政经5章)
除按劳分配还存在以下几种分配方式:①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②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③经营收入④资产收益⑤资本收入
18△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重要表现。
客观经济根据:①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②按要素分配的政策;③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所造成的优胜劣汰。
19,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②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20,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措施:①保护合法收入,②取缔非法收入,③整顿不合理收入;④调节过高收入
五、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21,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民的基本生活全力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22,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①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需要。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④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⑤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23,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基本要求:就要保证社会成员在遇到生、老、病、残、死和事业是能够获得物质帮助,又要有利于树立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促进生产发展。
目标: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律化和现代化,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第6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必然性:①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市场取向的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②理论探索的必然结果: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多城中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了禁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①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②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③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④计划与市场可以有机结合。⑤市场经济能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是①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②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③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道路;④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⑤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意义:①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②有利于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
4,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机制是指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他作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和微观性等特点。
计划机制是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等计划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它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等特点。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①经济市场化;②企业经营自主化;③政府调控间接化;④经济运行法治化。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己的特征: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公平竞争发挥主导作用;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③在宏观调控上,能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④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0,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1,公司制式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12,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①产权明晰;②权责明确;③政企分开;④管理科学
四、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1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指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与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14,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五、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15,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6,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宏观经济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17,宏观调控的目标、任务、手段和政策 第7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②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③新科技革命使整个世界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④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对外开放的客观性表现:①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用和意义:①进行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对外开放;②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效益要求对外开放;③改变二元经济结构要求扩大对外开放;④实行对外开放,也是我国生产力长期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4△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而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对外开放理论: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③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④发展、学习、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注意防止资本主义的消极影响。
5,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指出〉:在过去长时期内,我们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往往只看到或更多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同他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而很少看到社会主义同他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
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6,实行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7,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8,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
对外开放和我国加入WTO的意义:既是我国20多年对外开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又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起点,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9,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技术交流
10,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 11,促进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第8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内在属性、必然要求。我们党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之一,而且认为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和重要表现。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③民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保证,使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2△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①资产阶级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②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是在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实行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③资产阶级民主是形式上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是真正的、广泛的、新型的民主。④社会主义民主还体现在人民内部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
联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过程中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3,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与长期性:①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②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封建专制的影响;③认识在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需要一个过程。
二、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①具有广泛的民主性或民主的广泛性;②更鲜明地表达了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两个方面的密切联系、不可分割,防止曲解和片面性;③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我国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创举和成功经验;④实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国体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整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国家性质。5,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也就是和会注意民主制度的建立;②民主政治需要人民民主专政来组织领导;③国内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激化;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6△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不能照搬西方三权分立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是指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
7,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
②我国的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
③中共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⑤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⑥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的总原则:发扬民主,广开言路。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三、改革政治体制,发展民主,依法治国
8△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
政治体制改革:是指那些同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具体的政治制度,如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工作方式等,而不是指对基本政治制度的改革。
必要性:①我国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着弊端;②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③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
目标: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任务: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9△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①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②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③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要看三条:①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②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③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10☆依法治国的含义、内容、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指出〉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内涵:①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②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③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是宪法和法律;④依法治国的方式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治理国家;⑤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各项活动依法办事、依法治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意义:①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⑤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5.31)内容和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1,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②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第9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①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②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④它是中国赢得同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精神条件。
3△实施以德治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有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都要按照一定的法规体系来进行,同时,市场经济有要求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人们在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等的职业道德、公共道德前提
下去追求自己的利益,所以市场经济活动行为,既要受一定法律规范,又要受一定的道德规范。
〈***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4☆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①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③两个文明的建设,既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①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②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③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根据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7.1)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大的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五爱)
《纲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②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使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的重要条件。
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8,重在建设的含义
9,坚持“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10章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邓小平集中全党智慧,逐步形成“一国两制”的构想。
二、“一国两制”的理论(方针和政策)
3,“一国两制”理论的基础和依据:①毛泽东、周恩来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是这一理论的思想来源;②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这一理论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③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的现状,是这一理论的客观现实基础;④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是这一理论的时代背景。
4☆“一国两制”理论的内容
“一国两制”即“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基本内容包括:①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其基本涵义的核心是: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两制并存;③高度自治;④和平谈判。
5,“一国两制”理论的重要意义:①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丰富了我们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丰富了和平共处思想,运用于解决国内问题。②在实践上它是解决祖国统一的最佳途径,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有利于祖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6,香港、澳门回归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①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②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7,我国政府对回归祖国后的香港、澳门的方针政策。在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香港、澳门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简称为“一国两制”、“港(澳)人治港(澳)、高度自治”的方针。香港、澳门享有基本法赋予的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中央人民政府依法管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务和防务。
8△***在1995年1月发表的重要谈话中重申了党和国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江八点”
9,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①采取和平的方式,有利两岸社会的共同发展,②有利于两岸同胞感情的融合和团结,是最好的方式,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a,针对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和干涉中国统一的势力,b,是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必要的保障。
10,中国政府坚持捍卫一个中国原则。①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②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③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第11章 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总体国际形势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国内外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特别是对外战略的根本客观依据。
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③科技进步日新月异;④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⑤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7.1)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邓小平国际战略的核心思想,是贯彻它整个外交思想的主线。〈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理论的科学内涵主要有: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矛盾、最根本的变化、最主要的特征,和平与战争、发展与贫穷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②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要求,是世界发展的主流。③和平与发展是
世界有待解决的两大课题、两大任务、两大目标。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旱河,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特点,基本态势。④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与世经2章有关)3△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表现:①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②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③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④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在可预见的将来,“一超”多强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多极化趋势将在一超多强并存于竞争中逐步向前发展,但世界新格局的最终形成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影响: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我们要积极推动多极化趋势和大国关系的调整朝着有利于实现我国在新世界的三大任务的方向发展。
4△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国际形势发展中出现的一大新变化: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任何国家回避不了的;②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③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④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发展更趋艰难,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⑤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根本原则的新内容的主要变现:①提出了真正的不结盟,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折来决定自己的立场,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②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要把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③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我国主权的侵犯与干涉。
6△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7.1)7△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8,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加强同第三世界即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9,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10,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11,国际旧秩序的内容和实质
12,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
第12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2,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3,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4,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5,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里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36
它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6,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7△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8△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①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的权利;③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④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⑤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与破坏。
9,在新时期,搞好民族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V
三、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10,统一战线仍然是新时期我党的一个重要法宝
在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团结、沟通、协调和自我教育的四大功能。
1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两个联盟: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联盟;②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盟。
12,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13,特点: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它是社会主义性的统一战线。
14,人民政协的性质: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能:加强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第13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现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利益和历史人物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坚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有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的。①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正确方向;②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③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④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党的建设
3☆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到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提出依据:①根据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经验、现实需要;②着眼于新世纪党面临的严峻考验提出来的。这些考验包括国际大局变动、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诸方面的发展新变化、党的干部队伍整体性的新老交替。③是总结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提出来的。〈***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对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握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5.3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的先进性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应看他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5,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毛概课堂笔记(林代昭)
第一部分 总论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单,分析)p125/2,p32/27(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2)必须坚持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的发展,一些问题需要重新认识,但人们往往固守以往的观点或认识,在这种条件下,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与实践是统一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主要依据。第一,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发展。第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指导各国实践。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考背诵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要想使中国革命得到发展和成功,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运用: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应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从政治、经济、军事、党的建设、思想文化、哲学等方面,对中国革命做出了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毛泽东思想是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来源于党和人民群众的伟大革命斗争实践
?(2)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1党的决议、指示、报告、电文等,不只是毛泽东个人智慧的结晶,而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2有的著作是毛泽东和其他同志共同撰写的。◈3有的著作是广泛听取了各部门的工作汇报,征求了大家意见后写成的。(辩)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三个方面起个条件)(选择辨析)1.国内条件
◈1 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近代中国是世界各种矛盾的汇合点,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在中国的争夺都十分尖锐,迫切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革命和建设
? ◈2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形成,具有阶级基础(最根本条件)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工人阶级迅速壮大,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物质基础(毛泽东思想就是无产阶级思想)
(阶级基础就是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包括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基础)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 国际条件
(1)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在欧洲与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
辨析:马克思主义在欧洲与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也适合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看到了革命胜利的希望。
(2)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进入高潮,中国是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
3.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根本最直接理论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条件多选题
四.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纵向分析)把握毛泽东思想应该从纵的方向和横的方面来进行
纵的方面是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横的方面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内容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初步结合——毛泽东思想的萌芽1921.7——1927.7 ◈1 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
◈2 代表著作: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革命前途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运动》、《湖南农民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主要,《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最主要)
◈3意义: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开端。
? 第二阶段,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927.7——1935.1 ◈1 理论成果:最主要是初步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2 代表著作: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10)
b 《井冈山的斗争》(1928.1)c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12 党的建设理论初步形成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 e 《反对本本主义》1930.5 党的思想路线开始形成。其中,a、b、d: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初步形成 ? 第三阶段,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35.1——1945.8 ◈1 理论成果(成熟表现):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高潮中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主要表现)
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阐述了人民战争思想。形成了完备的军事理论
总结了抗日统一战线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策略方针和策略原则,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
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三大基本纲领(政治,经济,文化),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
完善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理论
提出了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艺理论 ◈2 代表著作:
《〈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10 总结了党的三大法宝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12 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新民主主义论》1940.1 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路线、纲领(最有代表性的著作)第四阶段,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1945.9——1976 ◈1 理论成果: 建国前:
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建国后: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五.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横向分析)
1.毛泽东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统一战线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涉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2.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看)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主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第五,关于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1)(2)(3)(4)指出了党的建设是一个艰巨的、伟大的工程 阐述了从思想上建设党的理论 三大优良作风
整风运动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
(5)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建国前夕,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包括 *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提出了公有化的目标)
3.毛泽东思想不只在个别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4. 毛泽东思想这个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的个别错误论断和这样那样的失误
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次飞跃的成果
? 第一次飞跃的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20年代后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初步研究中国国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飞跃的开端
(2)30年代前期在深入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开始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在中国革命的最主要问题——夺取政权问题上找到适合本国情况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和第一次飞跃的进行。
(3)40年代,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高潮中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完整提出和第一次飞跃已经完成
2.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侧重成果,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侧重过程)
毛泽东思想既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既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它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3.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观、方法论,在宗旨、目标 等方面都是完全一致。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
(2)毛泽东思想具有中国特色
◈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善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情势及其发展作精确的分析,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进行了大胆的创造,去除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不适合中国具体环境的个别原理和结论,代之以适合中国社会的历史环境的新原理和新结论。
◈3 坚决抵制那种完全不顾中国实际情况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先后独立自主地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 毛泽东思想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既表现了毛泽东善于用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中的一些格言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了毛泽东善于用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中的一些格言来表达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了在毛泽东思想的许多内容汲取了、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思想。
? 4.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对我们的启示(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今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潮流汹涌澎湃,在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面临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右的倾向;一种是完全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以毛泽东为光辉榜样,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中国近代基本国情(分析中国革命的出发点)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基本特点
性质: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已经逐步地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在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特点:6个(看)
最基本的特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极端的不平衡性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中国革命的发展 ◈2概括了近代中国社会6个特点 ◈3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毛泽东著作与内容对号,易出选择题)2.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及其主要矛盾
政治基本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p129/11 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最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基本矛盾一般指社会基本阶级,基本力量构成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有时很重要,但不是基本矛盾
二.近代中国社会基本任务
1.中国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的基本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两大基本任务的关系:
第一,前者的实质是进行革命,变革生产关系;后者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前者是前提,为后者的实现扫除障碍,后者是前者的继续,是根本目的
3.要注意的问题
(1)要把近代中华民族的基本任务同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区别开来。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它概括了近代中华民族的第一基本任务,实行民族民主革命。
(2)要把近代社会的基本任务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直接目标相区别: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从根本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第一任务:革命任务)和根本目的(第二任务)之间的关系 ◇1.(1)直接目标体现根本目标,是为了实现根本目标的重要步骤。只有实现直接目标,才能实现解放生产力这一根本目的
(2).根本目的体现了一段时间内的总体要求,只有明确根本目的,在贯彻直接目标中才会又明确的方向
◇2.掌握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正是我们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路线、纲领、方针,体现了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从而使我们党能够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近代中国革命的必然性
1.这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和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这些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决定了必然爆发革命。
2.这是近代中国社会根本目的决定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四.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
1.近代中国社会的国情和特点说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条规律)◈1.依据:
第一,这是由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中国基本国情)。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 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
第三,不同性质的革命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和特定的时间,如果“毕其功于一役”,必然降低对于当时任务的努力
第四,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能够参加反帝和反封建的斗争,无产阶级应该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2.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第一,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性质,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这些因素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中国无产阶级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放生产力。进行民主革命只是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前提
◈3.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内在革命前途问题上曾有过两种错误: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没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一种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界限 p133/11(孙中山也主张“毕其功于一役”)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主革命已经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条规律)可论证中国的革命是民主革命
(1)(从性质上)进行什么样性质的革命,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毛泽东)
(类似提法:革命的性质是由主要任务和主要动力决定的)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任务是进行民族民主革命。(革命的任务体现在革命的对象里)
第二,中国革命的主要革命者是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大众,这个革命有时还有资产阶级参加,革命的锋芒也不是向着一般的资本主义,而是向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2)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分为
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1919 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特点(与一般的,就是的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1 有了新的领导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一般的、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2 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一般的、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3 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一般的、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4 有了新的革命纲领:一般的、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5 有了新的革命前途:一般地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非资本主义的
五.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从世界历史看,一般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其前期,也曾由资产阶级领导,但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中国革命必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转变的必然性
◈1.在客观上,中国革命敌人十分强大,除了封建主义之外,还有帝国主义
◈2.从根本上看,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这是因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发展起来的,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使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有求于三大敌人,并与三大敌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3.从国际上看,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果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它客观上了国际无产阶级一边反对帝国主义。从革命阵线和同盟军角度,它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但性质仍属资产阶级。
◈4.从实践上看,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破产证明,中国革命必须走新的道路 转变的标志 :
◈1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揭开了序幕;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完全意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式开始 转变的条件:
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为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创造了条件 第一,在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在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三,在思想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大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第四,在国际上,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影响,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标志着世界革命潮流已从旧的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六.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关键
1.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特征 科学涵义:
◈1 只有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才能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2 只有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才能在革命胜利后。从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 ◈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特点中,领导权是第一位的
第一,领导权决定着革命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具有阶级性,哪一个阶级进行领导,决定着革命遵循什么样的指导思想
第二,领导权决定着革命的纲领是否正确
第三,领导权决定着革命的任务能否彻底完成
第四,领导权决定着革命的发展趋势,由于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中国革命才能从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p131/1 2.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共产党领导 p134/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的领导要通过无产阶级的政党来实现,因此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1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是由于它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面对中国革命的强大敌人,面对中国现代化艰巨的任务,只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才能领导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2 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理论为武装,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此同时,党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
◈3 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党的自身建设,根据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出现的缺点与错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4 党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1.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2.党十分重视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因此,在革命各个时期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了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为争取革命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3.党实现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1 政治口号
要根据历史的发展进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使群众明确奋斗的目标 ◈2 三大法宝
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实行独立自主、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建立一个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要发展共产党自身的队伍
◈3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的右的倾向,另一种是把自己孤立起来,把整个队伍推出去的“左”的倾向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政治路线三要素
领导力量:无产阶级,依靠力量(团结的对象):人民大众,基本任务(革命对象,方向),基本方针,基本目标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表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一革命总路线的提出过程
◈1.总路线萌芽 40年代初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毛泽东首次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对这条路线进行概括
◈3.40年代后期,毛泽东在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才把这条总路线概括为上述表述 3.基本内容
(1)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第一个革命对象是 帝国主义。(怎样理解推翻帝国主义的口号p129/6)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是
近代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主要表现在:①政治上,西方列强践踏中国的主权,中国虽然表面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中国的政府成为外国侵略者的工具。②经济上,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无法与其竞争,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③文化上,实施文化侵略政策,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第二个革命对象是封建地主阶级
① 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② 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就是要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第三个革命对象是官僚资本主义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而官僚资产阶级依附与帝国主义,是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民族资产阶级特性:革命性,软弱性(2)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1 “人民大众的”指革命的动力
◈2 革命动力资源丰富,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特征:
是两头大、中间小,无产阶级和地主、资产阶级占少数,占多数的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论述了革命动力资源十分丰富。p136/6 中间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地方实力派 抗日战争时期,开明绅士也算中阶级(中间阶层)
◈3 革命的四大动力
第一,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双重身份,首先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其次是革命的主要动力(从质来说的)
第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从量来说的)
第三,中国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第四,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本身是劳动者,是革命的动力之一。p131/2(容易出题)小资产阶级特点:1。劳动者 2。有少量生产资料 3。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有轻微的剥削行为(雇用)
按资产分,小资产阶级可分为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小资产阶级,他们都是我们党应该争取和团结的对象,民主革命中有“左”倾思想的人往往把上层小资产阶级划分为敌人
按职业划分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小资产阶级从地区来说,分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阶级(贫农和中农);农村无产阶级:雇农;农村资产阶级:富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居住在城市中的拥有少量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 辨析题:中国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
答:1.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社会最先进的阶级,是革命的动力。
2.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第一,中国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十分 强大,而且勾结在一起。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由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
第二,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
? 第三,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这是因为:
1)中国无产阶级的资历比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要老
2)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在革命斗争中具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3)中国的产业工人大多数来自破产的农民,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4)中国无产阶级集中在沿海、沿江大中城市,集中在煤矿、纺织等一些工矿企业部门,便于组织,富有组织性、纪律性 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纲领 1.党的纲领的作用
◈1 党的纲领是党的理论、路线的展开
党的纲领与党的理论、党的路线是相辅相成的。党的理论是党的路线、纲领的指导思想;党的路线是党的纲领的核心。而党的纲领是理论、路线的展开和体现,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不仅需要有正确的理论路线,而且要有正确的纲领。能否制定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否成熟及成熟程度的标志。
◈2 纲领体现了党的奋斗目标、任务、性质,党的纲领是党公开树立起一面旗帜,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纲领,才能引导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2.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最低纲领也称作基本纲领、最近目标,只在某个具体阶段上提出的关于奋斗目标和任务的简明规定。最高纲领又称最高理想,是关于党的最终目标和任务的简明规定。无产阶级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纲领的发展过程:
“一大”没有明确区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二大,第一次阐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七大,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最低纲领,第一次把党的最高纲领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写入党章。
到了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最低纲领。? 选择题:下列是党的最低纲领的是(DE)
A 一大纲领 B 二大纲领 C 七大纲领 D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二大和七大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3.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同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的关系:
中国革命“两步走”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1.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
◈2.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两步走”充分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3.但是,最高纲领、最低纲与“两步走”是有区别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从总体上规定了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和当前一定时期的任务(近期目标);而“两步走”是党在一定时期(民主革命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任务。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
4.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关系:
从目标看,最高纲领规定党的最高目标,最低纲领规定的是党的近期目标,只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革命和建设才能成功,只有明确近期目标才能实现远大理想。
从代表社会人群的利益,最高纲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低纲领体现了近期利益,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基本内容:
◈1 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 指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无产阶级专政)
◈3 指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组织原则
◈4 指出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政权,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无产阶级的领导、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是社会主义因素;有民族资产阶级参加政权是非社会主义因素。(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 提出:
40年代前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40年代后期,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进一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2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基本内容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经济领三个基本内容的关系 三者是消灭、建立和保存的关系。
“消灭”,即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官僚资本,“建立”即建立新民主主义所有制,“保存”即保存民族资本。
(4)新民主主义经济构成◈1 五种经济成分
1)国营经济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一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使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 p133/12 2)合作社经济是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分两个阶段:1,初级阶段,建国初期,以私有制为基础;2,完善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公有制为主体)
3)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资本家生产资料个人所有为基础
4)个体经济是指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80%以上,这说明新民主主义经济以私有制为主体。(有一种说法,公有制被包含在私有制的汪洋大海中,说明国营经济是领导但不占主体地位)
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国家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的经济成分,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因素表现在:1。在管理上,接受国营经济领导 2。在资产结构上,有国有资金的参与 3。在客观上,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 辨析题: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全面的命题)
答:1.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但我国建国初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2.理由:建国初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国家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的经济成分,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经济成分
第一,管理上,它接受国营经济领导;
第二,在资产结构上,有国有资金的参与
第三,在客观上,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3.小结:因此它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这个命题混淆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同建国初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界限
◈2 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
新民主主义经由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使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但新民主主义经济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只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1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的基本内容:
(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方向)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当时属于先进文化,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共产主义思想即马克思主义
第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形式是民族的形式。所谓民族的,有两层含义,1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2有中华民族自己的形式,反对“全盘西化”
第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应是科学的内容,所谓科学的,是指它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际相一致
第四,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向应是坚持大众的方向,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主题
◈2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
共同点:1.指导思想相同,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基本口号相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不同点:性质不同,前者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后者是社会主义文化
九.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党的三大法宝)
1.坚持武装斗争(小题)◈1 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一方面,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中国革命不能走通过合法斗争来战胜敌人。另一方面,中国的反动统治者非常残暴,拥有强大的反革命武装,而且得到帝国主义的援助,凭借这种反动武装对人民实现恐怖统治。面对这样的敌人,中国人民只有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
◈2 武装斗争的长期性 中国革命敌人十分强大
? 选择: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原因是(ABDE)A 没有民主制度
B 没有民族独立
C反动统治者十分强大 D 三大敌人非常残暴
E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 ◈3 武装斗争的实质 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4 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新道路)
1)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前期提法——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新道路的发展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前期,初步形成时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第二阶段,三十年代后期,对新道路进行了完整的概括(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代表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第一,土地革命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进行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动员广大农民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
第二,武装斗争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进行民主革命的前提 第三,农村根据地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进行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
2)武装斗争的战略战术
◇1.指导思想:人民战争思想
◇2.战略方针:积极防御(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略方针的特殊提法是坚持持久战)
◇3.作战形式:(作战方针)人民战争思想游击战、运动战为主(抗日战争的作战形式是“基本上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要取得胜利,还要进行战略决战,以运动战、阵地战为主p132/8 ◇4.军事原则: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多选):第一,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第二,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第三,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形式;第四,保存自己调动敌人,待机歼敌;第五,进行战役的速决战,歼灭战。
40年代,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2.统一战线
(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无产阶级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解决依靠谁、团结谁的问题。统一战线问题就是要解决在革命和建设中无产阶级的同盟军问题。
第一,从无产阶级本身来说,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的阶级,但是只有人民的一部分
第二,从无产阶级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来看,革命和建设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第三,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来看,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革命建设任务艰巨,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 选择:无产阶级政党关于统一战线理论要解决的是:B A 与资产阶级联合的问题 B 无产阶级的同盟军问题
C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D 与农民建立巩固的联盟问题 A 与资产阶级联合的问题 是策略路线
B 无产阶级的同盟军问题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 D 与农民建立巩固的联盟问题 统一战线重要问题(2)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策略
◈1 统一战线的基础
两个联盟:一个是无产阶级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要的、基本的联盟;另一个是无产阶级与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两个联盟的关系:
第一,第一个联盟即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劳动者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是统一战线的基础。第二,在巩固第一个联盟的同时,必须注意扩大第二个联盟 第三,正确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他们相互促进
两个联盟,三个层次:工人-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工人-民族资产阶级 ◈2 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
第一,统一战线应该是既统一、又独立,不能以统一战线中的合作和统一抹煞党派及阶级的独立性及其必要的权利
第二,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目的,不只是保持自己取得的革命阵地,而主要是为了发展阵地,争取广大群众
第三,中国统一战线的复杂情况也决定了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在中国的统一战线中,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在特定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因此,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3 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
◈4 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总方针(最高层次的策略方针)
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对他们实行即联合有斗争
第二篇:~~政治复习总结
▲政治不能纯粹为了做题而做题,应该是为了掌握知识点而做题(做完一部分选择题之后一定要回归红宝书,把错题中反映出来的那些掌握的不好的知识点重新复习一遍,这点很花时间,但很重要)
做题一定要关上书本做,做完以后再对答案,因为做题的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就是要充分暴露自己还有的缺点和不足,尽量用铅笔去做,这样一套题可以反复做以达到熟练的目的。
对于做错的题可以在题号上做个标记,隔一段时间就把原来做过的答案擦掉,然后再做一次。如果两次都在同一道题上出错,那么这道题就需要特别关注了,实在不行死记硬背也要记住它。
▲ 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在解答分析题时的语言组织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对分析题,要反复去揣摩其中的答题方法。找出其中的技巧,找找答题思路。其实对分析题的解答还是很有技巧的。)
政治分析题解答技巧:解答分析题首先必须写出材料中体现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材料展开分析,最好分出①②③④条,这样条理清晰,也利于老师找到你答题的要点,然后再写一个对自己分析的总结(表扬材料里好的,批评差的)。
▲(狂做选择题,不做大题)大题考得就是你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给你一个题,你首先要一眼看出命题人要考的知识点,有了前面做选择题的基础,凭着对知识结构的熟悉,我们很容易做到这一点,而不熟悉的人,没有总体概念的人则常常容易犯答非所问的错误。然后的问题是如何分析。当你看到问题时,你要从多个方面去考虑。在明了所考察的知识点的前提下,结合所考察的知识点,全面的、从多个角度去剖析问题。一般来说,你所知道的知识点有几个方面,材料的涉及就有几个方面,之所以不用特意去背,是因为你从材料里完全可以看出要点是什么。
然后是如何去表达的问题。如果你的文字功夫很好,那么恭喜你,你完全可以用你的生花妙笔,滔滔不绝的去诠释你的答案,当然文字要严谨些,主观色彩尽量少一些。如果你对自己的文笔不是那么自信,那也没关系,就像我们平时说话那样,用自己的话把你所想到的写出来就行,只是要尽量用政治术语。答题时可以从正反两面去论证,比如你在肯定唯物主义的同时,也可以批判唯心主义,这样给老师的印象就是你对这个问题把握的很到位,从而高分也就理所当然了。
▲可以合上书拿一张白纸复述学到的内容要点。
▲政治复习要宏观把握,理解基础上记忆
与期末考试不同,政治考试的重点是基于时事的基础上的,不论是选择还是材料分析都是根据时事来命题的。先有个整体宏观的把握,也就是每门课的主线是什么,主题是什么,最基本的立场是什么,如果你了解了以上这几个问题,那么即使出现了你不熟悉的内容,也能正确地分析出问题并解答的。宏观把握后,再进行细节部分的攻破。
„„思想的形成过程,考的可能性比较大,重要的会议、文件、纲领的名字、提出人的名字都是要特别注意的。政治需要背诵,但也是讲究方法的,政治考试是考查同学们在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有利用所学基础理论来判断试题的能力。
▲政治大纲下来后,留意一些门户网站考研板块关于当年政治大纲的解读,更要注意大纲的变化。一定要关注今年的“热点”,即:
1、今年新增点!
2、今年修改点!(那些仅限于文字方面的修改就不必追究了!)
3、前几年新增、修改的但至今未考的知识点。
▲政治复习的冲刺阶段(我是从十二月开始冲),我会关注门户网站考研板块提供的关
于各个科目的考点总结。打印出来,马哲几十个考点、政经几十个考点(毛概、邓三同),装订成一个小本,因为到最后实在不想再拿着那本翻腻了的红宝书,而且这些考点总结比较精彩,也符合答题规范,本人觉得在冲刺阶段用很不错。
▲结合当前,预测热点
政治复习,一定要明确当年的命题热点,关注当年发生的事件,这样虽然题目没法押,但出题的方向是完全可以把握的。做到科目重点心里有数,出题热点脑海很熟。然后在考试前几天自己想一下出题的方向,一般一科可以想两三个方向。最后你对着镜子,或者找一二研友,一口气讲下来,就像平时聊天一样,每个问题分成几个方面,讲一下你的看法和理由。这样,对于大题的把握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即使你没有说中,至少你在答题的时候知道怎么去组织语言了。这是一个提高自己答题能力的好方法。所以我建议大家考前都这么当着别人的面讲一下,慢一点不要紧,关键是要让自己一口气讲下来。
▲首先通读红宝书,不做任何标记。
其次,把2000年以后的真题出题点标记到书上,这时,你会发现,重点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有的地方年年考,非常突出。
再次,通读一遍红宝书,把书中带有,“最根本的是”“关键是”“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之类的具有唯一性特点的地方标记出来,准备对付选择题。把书中很条理的论述,比如:“首先,其次”,或者“第一,第二”之类的地方标记出来。注意只标记第一第二之类后面的第一句话即可,准备对付多选或者大题。
再次,再读一遍红宝书,这次要仔细读,关键理解书中对一些问题是怎么论述的,理解即可。
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就可以利用复习英语和专业课间隙的零碎时间快速翻红宝书,把里面的一些标记记牢靠,重要的是,记住关键词,比如某某产生的条件有三点:社会,经济,政治。到最后最快的时候,1个小时就能把全书过一遍。考试前夜过一遍,第二天考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些题目,你可以直接划答案,连想都不用想,这样的题目包括,多选的大部以及单选的全部。
如果你想拿高分,还要做下面三个工作:
第一是,理清楚每个小学科里面各章节的逻辑关系,比如,哲学,它按照本体论,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观之类展开。政经以货币展开(其他的记不清了),毛概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不同的革命建设时期,每个时期里分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统战之类,区别不同时期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比如在对小资,民资在不同时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邓论也是如此,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展开。在这些小学科内部,努力牵起一条线,目的在于帮助记忆,以及对付跨章节甚至跨学科出题。
第二是,分析真题中大题的标准答案。我刚才说了,政治关键的是,选择题要准,这个准字,通过不断的翻红宝书,不断的看上面的标记,反复多次就能做到,而大题的美,意思就是,要让批卷老师看到我们的答案时,心里舒服,那就是,要让我们的答案,最大限度的接近标准答案。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标准答案,看它是怎么写的,看它的行文逻辑关系,甚至语言特点,分析几年,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制定答案是有套路的,我们只要按照套路,把能够作为采分点的内容单独成段,做到条理,书写工整,就没有问题。
第三,拿出一点时间看看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里面一些原理性的东西要理解而且会应用。
【目标】热爱马克思主义,深入理解了马哲和马经里面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对毛概跟邓论的重要知识点应该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平时还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格局。而且要写得一手好字。
第三篇:初三政治复习总结
初三政治复习总结
一:采用三轮复习法
(一)复习教材,因为教材是基础;
(二)按照《中考调研》复习;
(三)重点、难点、热点专题讲解
二:认真领会新课标和考试说明
要注意对学生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摆在首位;其次是知识运用;再次是知识的掌握,所以要求学生理解性的区去记忆。
具体做法:
1,联系相关教材知识点,跟学生强调,题目肯定跟教材知识点相关联,还可能和多个知识点相关联,一定要联系知识点来答题。这样不至于跑题,尤其是专题,一定要学会围绕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作答,多角度看材料,全面分析,尽可能联系有关材料,与教材知识点相联系。
2,学会联系实际和学生生活,有时答案就源于生活。
3,提示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出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达方法。
三:重视政治预感的培养
即要规范学生的答题用语规范化
1,提示学生学会用关键词,找关键词。
2,教材和《中考调研》中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背过,增强政治语感,做答题语言规范化,术语化。
3,上课让学生多发言,尤其是开放性的题目,往往就是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经常用到的一些较准语言总结出来,复印给学生。
四: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提高自学能力
五:精选练习
政治试卷文字性内容较多,学生做起来较费时间,若布置作业太多,学生只会应付,还会增加他们的抵触情绪,影响学生的政治复习的积极性。
六: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发挥“零距离”辅导作用
后进生不认真学习,还破坏课堂纪律,影响老师上课情绪,也耽误复习进度,为此,要走进他们心灵,换位思考,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不要一味批评指责,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吴彩霞
第四篇:考研政治复习总结
考研政治具体包括以下五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2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0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4分
《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 18分
《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16分
从总体来讲,一定要注意分阶段去复习。我们在每一个阶段的复习任务和要求是不一样的,9月底之前要把重点放在基础强化复习上。第二个阶段,也就是从9月底到11月中旬,我们叫做模拟冲刺复习阶段,主要抓好两件事:以模拟试题为基础,通过做题来提高自己实际的掌握考试点的能力;第二继续要以大纲知识点为基础,复习教材内容。第三个阶段就是11月中旬之后到考试之前,我们叫做总结归 纳复习。这个阶段应该抓好三件事情:对曾经做过的模拟试题进行总结归纳,总结的重点是把自己做错的题在和教材考点对照一下,为什么做错错在哪里,下次遇到的时候能不能避免这个错误;第二件事情 就是对曾经阅读过的教材要做总结,整个考研政治复习过程中,阅读教材都很重要,但是阅读教材在不同阶段要求不一样,在前两个阶段阅读教材重点都是要理解考点,最后阶段要把重点放在记忆考点,记 忆考点的关系上;第三个就是要突击的掌握形势与政策的内容,这个最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来进行复习备考。
各章节的复习重点:
政治中的马哲与政经是内容比较活的一部分,通常着重于理解,而不是记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体现出这种特点,把其中的主要原理一定要弄清楚。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琢磨这些原理所表达的意思。这样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它们真的可以用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因此有了实例的知识点就变得形象易记,也不那么容易被遗忘了。当学会用哲学原理分析一些问题或用政经的基本理论来解释一些 经济问题的时候,这些抽象的原理自然而然就懂了,而且同学们也会知道该怎么用。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从革命史改过来的,但革命史部分不是重点。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从理论上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对中国国情的判断、对中国各阶级及其革命性的分析、革 命路线、统战策略、军队建设方针以及党建;在建国初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其重点在中共八大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论述。这部分内容有很多容易混淆的地方,因此多见于多选题和辨析题,在这里特别提醒同学们重视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民族资产阶级是不是革命的动力等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内容最丰富的,也最有时代气息的,但同时又很难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来把
握,其中很多地方是马哲在现实中的体现,内容多且显得零碎。这一
部分在考研中的题目多跟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关联,而且多集中于大题上,如三农问题、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等。因此虽然一些 基本的知识点必须记住,但单纯靠记忆肯定是不行的。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可以多看看例题的解答,把握一些问题的答法与思路。以国际新秩序问题为例,要能够掌握解决美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以及实质、中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国际关系建立在何种基础上才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掌握了这些,那么考试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2010年考研政治大纲的新增科目,而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中国近代史纲要涵盖了中国包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940至191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919至1949)和“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辉煌的历史征程”(1949至2007)三段近170年的历史。虽然,中国的历史课是从小就接触的,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别于高校的历史课,它 是通过近现代历史来学习政治理论,所以,这一点是广大考生要高度重视的。
《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我建议复习以大纲为权威,明确
评价目标,增强针对性。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沦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
问题;
(6)准确、恰当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关于《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的知识点,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全面复习、整体把握。这门课程横跨50余年,放眼全世界,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所以复习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全部内容。另一点是少死记硬背,多分析思考。这门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并处于不断发展中,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是很难掌握的,更加背不过来。这门课的内容相互联系密切,要抓住这个特点,用辩证的方法去学习,不要孤立地、静止地去学习,要放在一定条件下去认识。要
多思考分析,注意分析每个问题的特点,把握每个问题的本质,尤其对一些理论性、现实性很强的问题更要这样去学习,与
此同时还要掌握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方面,在这里我为大家提供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认真全面审题,正确领会它的要求。读懂题目,才会从所学知识中寻求答题点,踩到了答题要点,才能得到相应的分数。
(2)耐心仔细地读懂材料,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读懂材料就仓促答题,往往会出错。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国别、观点、主题,搞清材料是说明什么问题。有时一份材料很长,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读懂它,掌握它的基本观点和实质,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大概”、“差不多”。
(3)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弄清楚材料之间的相互联系。弄清楚材料之间的相互联系,即弄清楚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那个,或者是相近相似的,或者是根本对立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这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考查了考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同时也考察了考生的基本政治观点,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注意。
(4)在基本的政治理论观点上,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旗帜鲜明,也就是要明辨是非;在相近相似的观点上,要注意把握分寸,并严格加以区分。
(5)回答问题则简明扼要,既不要完全引用材料中的语言,也不能完全脱离材料。要恰当地利用所学知识点结合材料中的要点来回答,简
明扼要地阐明你的观点,这样阅卷老师才会有可能给与高分。
总之,这门课程主要是用所学知识点结合实际和材料来回答,关键是复习好各类国际、国内的要点时事,结合自己所学各科来思考,给自己提问并作答。这样,在考试时真正遇到类似问题就可以迎刃而 解了。
第五篇:高三政治复习总结 精品
高三政治复习总结
在教研室、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把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作为整个政治复习过程的两个根本着眼点。今年我校高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现就今年高考复习中的一些做法,简要总结如下:
一、广集高考信息,研究高考导向,明确高考目标,提高备考的实效性、针对性。
1、重视复习方略 落实复习计划
教研组在深入全面分析掌握各种复习教学信息基础上,经过自己归纳整理提炼出具有自身教学风格的并适合本校学生高考复习理念和模式,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复习策略系统化:要有明确的目的,因素要考虑周全,有计划、有反馈并及时采取补救,讲实效。
复习计划具体化:大到一学年,小到一节课的课时计划都要认真制定,科学合格安排时间。
复习内容网络化:单元知识结构化,形成切合学生实际的知识体系。
复习过程阶段化:第一轮复习考点拉网,夯实基础,第二轮专题讲座,拓展思维和答题思路,第三轮综合训练,剖析提升能力,查缺补漏,优化冲刺。复习中根据年级组安排对学生进行训练,每次考试中发现的学生在问答题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通过分析了解学生的弱项和教师复习中存在的不足,成为下一步复习教学改进的依据。
复习课型多元化:主要有基础知识整理梳理课、专题课(方法专题、知识专题、解题策略专题)、讲评课等。
2、加强研究高考 提高应考实效
开学以后,2009届高三政治备课组对高考试题及《考试说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清了高考难度不会太大,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的应用为主。因此,备课在编制练习题时,对难度有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做好两个加强:加强为高考备课,发挥针对性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注重基础知识与前沿科技的综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组织文字、自我组织答案的能力并在平日严格要求及训练。
每次备课,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不断向其他学校进行咨询和请教,研究教法、考纲、和近几年的高考题,提高了水平和层次。主要研究包括近年来的高考试卷,高考试卷分析研究报告,专业教学杂志及网络发表的最新测试题,后期各地信息题中政史地三科共同的热点题,高考考试大纲,学生们用过的教材及学生的学情信息。通过研究认识到,高考既重视知识的全面性,又重视知识的扩展性。一轮复习要侧重课本知识的全面性、准确性;二轮复习要侧重知识的综合性和扩展性;三轮复习要侧重知识的应用性。
二、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达成高考能力要求
1、强化主干知识 培养学科能力
一轮复习时力争面面俱到(不漏知识点)(注:此作法与高考不强调知识覆盖面并不冲突),控制题目的难度,控制难题的数量,面向学生实际,面向基础知识的熟练和巩固。二轮复习把主要时间和精力安排在学科内专题的复习上,不过早进行学科间综合的专题训练。按照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不留死角。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在文综考试中,往往以某一个案例做切入点,展开,考查运用分析能力。另外,好多高中的原理和概念规律,是提炼出来的东西,2
需要落在能力培养上,注重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分析、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培养。
三、鼓励学生成功,重视学法指导,调动非智力因素。
1、结合我校学生实际 确定学法指导的基本原则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客观真实地分析自己,确定努力方向。告诉学生,世上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学习也一样,根据自己实际能力,分析自己水平,确定自己在学习中的方向,奋斗目标。这对整个复习过程具有深远意义,你要把奋斗目标定得很高,必按很高的标准去努力,客观地分析确定合理目标,会对以后几个月复习产生有利指导作用,确定哪些地方多花些时间,哪些地方可以放过,有效地提高自己学习效率。
2、加强动手能力培养
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动手动脑,课后整和、添加知识点。建立错题统计本,不仅整理出答案,还要分析出思维的误区,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提高了能力。加强政治术语和基本技能的日常训练。强化学生能力的提升,避免眼高手低的现象。
3、加强政治语言表述的教学
不少学生认为文字表述是语文老师的事情,语文功底不好的学生答题自然不好。其实,一个人的语言是思维的呈现方式,高考答题中的语言表述的训练尤为重要。我们是按照三个层次进行训练的:(1)正确的表述,没有歧义,尽量用课本语言表述,;(2)完整的表述,没有信息丢失,尽量多角度分析,不遗漏知识点,因为多答了一般不扣分;(3)逻辑的表述,没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
4、加强考前心理辅导
考前心理辅导对取胜高考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通 3
过有针对性的辅导减轻或消除学生考前焦虑心理;二是要告诫学生,高考题多数是平时没有见过的,虽然背景材料新,问法新,但答题的出发点还是平时学的基础知识,正所谓“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课本内)”,所以,只要认真审题,从材料和问题中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基础知识,拿分还是很容易的;三是要告诫学生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是每道题都是为每个学生准备的,在高考中遇到不会的题是正常的。成功的心理辅导,会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完成考试,使学生能正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总之,在高三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既进行了素质能力的培养又进行了高考应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断感觉到能力的提高,增强了高考的自信心。
济南回民中学高三政治复习计划
今年高考政治非常注重教材知识,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能力提升。但是从高考中可以看出主要还是考查基础知识的。但在2010年的备考中,教学内容基本不变,高考的难度也不会很有太大变化。因此,教学中必须节省教学资源,缩短教学周期,提高教学效率。为搞好本届高三复习,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设想
(一)、找准立足点,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
第一轮复习中,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到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规律进行。第二、三轮复习侧重掌握重点知识内容,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下功夫。随着讲解的内容跨度加大,练习综合性强度加大,且与现实问题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习题的参考答案也随之越来越带有时政化倾向,许多学生往往自觉不自觉的轻视书本,认为看不看书本无所谓,理论掌握如何无关紧要,结果导致理论水平和解读能力明显下降,体现在解答客观题失去理论依据,解答主观题体现不出能力提升——乱写,洋洋洒洒,天马行空。
因此,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也就是变的肯定是题目的背景材料,题目的设问,这是绝对千变万化的。而相对稳定不变的一个是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另一个是对考生能力要求,应该怎么去审题,怎么答题,怎么规范书写,应该怎么分析具体材料,有针对性的、概括性、较完整的发散的来回答问题。在后期复习中,为有效的提高学生能力,应指导学生认真做好以下两方面。
1、将考试内容系统化、网络化
要求学生复习必须立足于课本,学会巧妙运用教材,熟练掌握教材所涉及内容,指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串通、综合起来,形成网络加以强化。因为万变不离其宗,考来考去,也不过是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运用、理解和拓展罢了。如果我们能够对课本上所学的这些知识做到融会贯通,那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遇到什么题都可以从容应对。所以复习中首先应该回归课本,对知识进行梳理。这既有利于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又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具体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考虑的更准确、更全面。
具体做法:一是仔细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能完整地表述原理内容,并注重文字上的准确性,消除学生似是而非的感觉。二是把握各部分的知识点,重难点及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的头脑里形成清晰的知识树,各部分知识纵横贯通,精简浓缩。三是对学习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观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2、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
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主要是指导学生解题时能遵循这样的思路:
(1)阅读题目。
(2)分析题意,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
(3)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问题材料情景有无符合的知识原理。
(4)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应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基本知识原理来表达。
为在练习中减少失误,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要求学生做到:
(1)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出错误的原因。(2)找出正确的解答方法。
(3)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做错题,然后与正确解法进行对照、比较,以便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记忆。
(二)、把握练与思的关系,在考试中体现能力
在后期复习阶段让学生做必要的高考模拟训练题既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最好的复习,还可以通过做题发现问题,以便在复习中及时的进行查漏补缺。同时 5
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知道自己在知识方面究竟有那些地方学的不扎实,理解的不够透彻,以便在考试前及时的将这些缺漏的地方补齐,从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综合训练阶段,为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充分结合起来,应培养学生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要求他们注意以下几点:
1、读题、审题要仔细、慎重。
(1)对“熟题”的审查不要凭印象。应当特别仔细、认真阅读,注意它的细微变化。
(2)对新颖的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只要耐心多读几遍,熟能生巧,就能找到解问题的办法。
(3)注意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4)阅读题目时注意区别显现信息与隐信息。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分析,弄清题目内容是属于教材的哪一部分,然后再根据题意认真作答。
答题要确切、简练,书写规范、工整,尽量采取要点式答题。答题时要准确应用政治术语,防止用原理生搬硬套,切记白话式答题。避免出现答案写得不少,得分却极少的现象。
2、建议学生按顺序作答,因为命题是按梯度逐渐地提高对考生的能力考查的,所以按顺序回答,能力容易发挥出来,对试题难度稍高的题,学生如答得不顺利,容易产生障碍、恐惧或者慌乱。再者,如果考生先答后面的主观题,然后再回头做客观题,脑袋的信息装得过多,可能干扰也会变多,考试的出错率就有可能增大。当然,考场上合理的分配时间也是应试成功的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加强定时训练,使学生视个人实际把握答题速度。
(三)、把握中心点,处理好考点与热点的关系
思想政治课能否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是该课程的生命力之所在。要注意掌握好那些与考点内容相关的重大时事热点问题。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并且政治高考试从来都不回避社会重点、热点问题,而且还往往是迎着热点上的。对这些国内外大事的了解,不仅对人提高觉悟很重要,对于高考取得好成绩也至关重要。
高考既不可能为考材料而考材料,也不可能为考知识而考知识。而是通过材料和知识,要考学生的能力,要考学生的素质。要联系实际,除了有了观点和理论,还需要了解实际的材料,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很多观点和理论就没有办法运用。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中的热点和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的时候,要注意理论来联系实际,联系实际的时候,要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进而达到题目所要求的各个要点,从而得到高分。
总而言之,政治高考复习作为学习、备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决不可以掉以轻心,学生只有把握好了这一个重要环节,其知识结构才能得以进一步完善,知识水平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二、措施安排
1、读书学习有两个飞跃,一是从薄到厚,二是从厚到薄。第二个飞跃更为重要,它代表着知识的升华、能力的提高。高考前的复习,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从厚到薄:理线索、清思路、观大势,应重点把握与当年重大热点问题密切相连的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内容。摒弃繁杂,立足核心,突出主线,便于记忆,有利发散,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
2、从微观角度,应对考纲中规定的考点进行认真梳理,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外延,以及与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搞清知识间的联系,在分析实际问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3、从宏观角度,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的网络。每个学科的内容很多,但决非杂乱无章,要通过一个中心把各个知识点网络起来。
4、精讲多练,节节练,周周考。
(1)通过检测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教师教学中的空档,查缺补漏;把学生在检测中出现的错题集中起来,帮助学生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隔一段时间再考一次易错的题,杀个回马枪,看学生是否真正落实了。
(2)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科思维方法。解题方法
以高考题为例,指导学生归纳出不同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重点在审题,审题从设问审起(审角度、审原理、审主体)。
5、加强教学研究,增强备考工作的科学性。
全体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教学大纲”和近几年来的“考试大纲”,严格把控好标高的复习考试的范围,注重研究试卷特点及命题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备考的质量。
充分发挥学校备课组的作用,人人动脑筋,个个出点子,集思广益,促进学科整体质量的提高。
3、加强教学改革,增强备考工作的创新性。
高考备考是一项不断创新的工作,随着考试形势的发展变化,备考工作要勇于创新,坚决克服备考工作的因循守旧,保证各项工作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