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政治复习总结
高三政治复习总结
本届高三共有9名政治教师,我们本学年,通过集体教研认真学习和研究往届高三复习的经验与不足,借鉴外地学校的先进经验,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我校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高三复习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去年的做法总结如下,由于东西两校学生存在差异,其高考复习的做法也有所不同,现将东校复习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轮复习夯基础。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主要目的:牢固掌握考试范围内的每个考点,做到考点问题化、系统化、清晰化。
具体做法
读——细读教材
通过细读,在全面了解教材知识框架的同时,不遗漏个知识点。细读教材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存在某个知识点可能不考的想法。同时,细读要贯穿于复习过程的始终。
记——熟记知识点
在细读教材的基础上,认真记忆知识点。记忆知识点要遵循先宏观后微观,也即先体系后要点的逻辑顺序。如单元题(明白本单元要讲知识点的总体范围)→课题(进一步明确该课题下分几个框题来讲解,弄清框之间的内在联系)→框题(明确本框讲述的主要内容)→目题→具体知识点。
这样从整体上构建了一单元的知识网络,便于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简单地说,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可以很便捷地从体系中提取所需的知识,可以有效的避免“想到什么答什么”的状况,从而提高答题准确率。
讲——点,线,面结合,构架知识网络
通过细读和记忆,学生对某个考点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尚不准确,对知识的外延和内涵的理解也欠深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因此,需要教师进行 1
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通过讲解,帮助学生在生活与社会问题的情镜中正确把握考点的具体要求,归纳考点。并根据往年高考经验,明确高考的考察方向。
查——以查促学,以查促进。老师光讲,学生光背,知识的落实得不到检验。必要的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默写,课下抽查,多种方式督促学生夯实基础,避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练——精讲精练,活学活用。
我们分工合作,精心挑选往年的高考试题和统考模拟题,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让学生在做题中深化记忆和理解,在做题中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第二轮:提高应用能力。与第一阶段把基础知识作为重点的复习不同,二轮复习更加重视知识网络的梳理,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具体做法:梳理知识,深化联系。
如果说一轮复习更加强调重点中的两点,那么,二轮复习则是更加强调两点之中的重点;如果说一轮复习的做法是理论联系实际,那么二轮复习的主要做法则是实际联系理论。通过对当年热点、重点和具有长效性意义问题的分析、梳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进一步做好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工作,切实掌握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从而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解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比如在复习《经济生活》的时候,我们不仅局限于单元复习,还应该融会贯通进行知识的整合。我们可以通过整合发现消费、生产、分配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回答怎样实现分配公平的时候我们就会从先把蛋糕做大(生产)和把蛋糕切好(分配)两个角度分析问题。在《政治生活》复习过程中我们把政府和中共放在一块复习,把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进行对比复习,提高了学生宏观把握知识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过程中还穿插相应的时政热点的分析和讲解,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复习《经济生活》是我们穿插了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等热点材料分析。
第三轮:规范、综合训练与查漏补缺。通过强化训练巩固提高,全面提升答题能力。具体做法
这一阶段其实又可分为前半段与后半段。前半段,侧重强化训练。教师可以通过精选各地模拟试卷、精挑各种经典试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规范答题,提高应试能力。后半段,侧重查漏补缺,不仅要查补教材知识,也要查补热点专题,还要查补不同题型的答题规范。做到准确审题,答题语言简洁,条理清晰,书写规范,重点突出,切中要点,准确使用政治术语
几点思路:
1、加强研究,提高课堂复习实效;
(1)研究课标;
(2)研究考点(研究常考点、必考点、新增点、盲考点、交汇点);
(3)研究考题:①研究题型示例中题目的难易度。《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难易度,通过做一遍题型示例亲身感受一下就知道了。考生在高考前认真做一遍题型示例,既可以提前感受高考也可以增强信心,同时也是消除高考恐惧的好方法。②研究题型示例中题目的呈现方式。从2010年《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内容看,题目的材料大都是社会化、生活化的,取材于生活中的人和事,有涉及国家层面的,也有涉及百姓生活的,这与“指导思想”中的“关注时代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是一致的。从形式看,有文字材料,图表数据,也有漫画和名言警句等,这些都需要考生认真研究,材料是如何切入的,辨析题中有没有背景材料,非选择题一般设置几小问,几个小问之间有没有关联等。③研究题型示例中的规范答案。考生要认真思考自己平时所组织的答案和题型示例中所给答案有什么不同,认真体会其答案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特点,并真切地感受参考答案中“简明扼要”、“辨析题”的“如何说明理由而不是仅作简单判断”,“非
选择题”的“理论联系实际,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是怎样表现的,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4)研究考生(研究考生的生活、心理、习惯、弱点等);
(5)研究时政(尤其是党和政府重要文件),使教学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紧紧把握时代脉搏。
2、梳理教材基本知识点,加强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
复习首先应通过唤醒对知识的回忆,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也就是先把书读“厚”。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学科知识为体系,形成“提起一条线,带动一大片”的知识网络,即把书读“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理清每一个概念、原理或观点的表述内容,知道是什么;(2)弄清相关概念、原理之间前后左右的纵横联系;(3)搞清每一个考核要点在知识网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其他知识点的内在联系;(4)理清知识网络的全貌,形成综合的知识板块。对基础知识点的复习首先要全面,而且要对照《考纲》逐一地找出它们在课本中的准确位置,尤其在一轮复习中,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和猜押心理。要把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放在知识的整体结构中去准确理解和把握,注意知识的层次性,注意知识的主次,准确把握主干知识。教材是高考的依据、根本,学生必须准确把握教材体系及术语。
3、加强能力培养:联系生活,强调能力(思维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信息筛选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审题答题能力)。
如:《文化生活》103页综合探究:你参加过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你切身感受对上述观点进行说明。生活化体验:以后的 考试可能更多地出现结合学生切实体验的题目,假如学生应该参加的相关活动,而他有没有体验过,就让他回答不出来!知识复习与能力培养并举,考点分析与时事例证并重,不能“两张皮”,而是交融结合,溶为一体。全面把握考纲要求,处理好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关系。在细化复习的基
础上,可以进一步变换角度帮助学生串联知识,形成知识树。例如:《经济生活》可以再以国家、企业、个人为三条线梳理知识;《政治生活》可以以政府、党、公民、国际社会为线梳理知识;《文化生活》可以以文化的作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四条线梳理知识;《生活与哲学》可以以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为四条线梳理知识。
4、关注热点。
全方位(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体育等);多角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比如经济生活方面特别要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关注居民投资、继续关注外贸及人民币升值问题、关注企业行为、关注价格走势及投资、消费状况等。
5、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留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讲解宜少不宜多,重点讲规律、思路、方法、技巧、策略,坚持“三讲三不讲”原则,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力求高质高效。杜绝“水过地皮湿”。教学不是复述教材,而是一个解决“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何用?怎么用?”的过程。学生在二轮复习中主要任务是回顾归纳,反馈矫正,学会反思,构建网络,让学生在自己写、自己说、自己思、自己做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6、狠抓规范,向非知识因素要分数。
从以往的考试看,不少学生因为卷面潦草、格式混乱、布局不合理、书写不规范、答案罗嗦、思路混乱而失分。特别是使用答题纸后,更是暴露了很多问题,亟待我们在今后的训练中进一步强化。抓规范的要求是:一是注意教育学生答题思路要清晰,合乎逻辑,按题目的要求和限定作答,不要偏离了答题的方向;二是要正确使用政治专业术语答题,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不能胡编乱造难以正确表达意思的词语;三是要梳理好答题要点,提高针对性和简洁性,突出关键词句。既可以表明对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又节约时间,利于阅卷者尽
快发现答案的采分点;四是注意书写认真,卷面整洁,布局合理,序号使用规范化等;五是要严格强调选做题的选做方法和答题要求,严格按序号答题,并在平常的练习中多使用答题纸。
在去年的复习工作中,我们仍存在很多不足和遗憾,有些工作开展的还不充分,其中的很多做法值得深刻反思和总结,我们将吸取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二篇:高三政治复习总结 精品
高三政治复习总结
在教研室、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把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作为整个政治复习过程的两个根本着眼点。今年我校高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现就今年高考复习中的一些做法,简要总结如下:
一、广集高考信息,研究高考导向,明确高考目标,提高备考的实效性、针对性。
1、重视复习方略 落实复习计划
教研组在深入全面分析掌握各种复习教学信息基础上,经过自己归纳整理提炼出具有自身教学风格的并适合本校学生高考复习理念和模式,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复习策略系统化:要有明确的目的,因素要考虑周全,有计划、有反馈并及时采取补救,讲实效。
复习计划具体化:大到一学年,小到一节课的课时计划都要认真制定,科学合格安排时间。
复习内容网络化:单元知识结构化,形成切合学生实际的知识体系。
复习过程阶段化:第一轮复习考点拉网,夯实基础,第二轮专题讲座,拓展思维和答题思路,第三轮综合训练,剖析提升能力,查缺补漏,优化冲刺。复习中根据年级组安排对学生进行训练,每次考试中发现的学生在问答题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通过分析了解学生的弱项和教师复习中存在的不足,成为下一步复习教学改进的依据。
复习课型多元化:主要有基础知识整理梳理课、专题课(方法专题、知识专题、解题策略专题)、讲评课等。
2、加强研究高考 提高应考实效
开学以后,2009届高三政治备课组对高考试题及《考试说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清了高考难度不会太大,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的应用为主。因此,备课在编制练习题时,对难度有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做好两个加强:加强为高考备课,发挥针对性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注重基础知识与前沿科技的综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组织文字、自我组织答案的能力并在平日严格要求及训练。
每次备课,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不断向其他学校进行咨询和请教,研究教法、考纲、和近几年的高考题,提高了水平和层次。主要研究包括近年来的高考试卷,高考试卷分析研究报告,专业教学杂志及网络发表的最新测试题,后期各地信息题中政史地三科共同的热点题,高考考试大纲,学生们用过的教材及学生的学情信息。通过研究认识到,高考既重视知识的全面性,又重视知识的扩展性。一轮复习要侧重课本知识的全面性、准确性;二轮复习要侧重知识的综合性和扩展性;三轮复习要侧重知识的应用性。
二、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达成高考能力要求
1、强化主干知识 培养学科能力
一轮复习时力争面面俱到(不漏知识点)(注:此作法与高考不强调知识覆盖面并不冲突),控制题目的难度,控制难题的数量,面向学生实际,面向基础知识的熟练和巩固。二轮复习把主要时间和精力安排在学科内专题的复习上,不过早进行学科间综合的专题训练。按照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不留死角。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在文综考试中,往往以某一个案例做切入点,展开,考查运用分析能力。另外,好多高中的原理和概念规律,是提炼出来的东西,2
需要落在能力培养上,注重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分析、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培养。
三、鼓励学生成功,重视学法指导,调动非智力因素。
1、结合我校学生实际 确定学法指导的基本原则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客观真实地分析自己,确定努力方向。告诉学生,世上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学习也一样,根据自己实际能力,分析自己水平,确定自己在学习中的方向,奋斗目标。这对整个复习过程具有深远意义,你要把奋斗目标定得很高,必按很高的标准去努力,客观地分析确定合理目标,会对以后几个月复习产生有利指导作用,确定哪些地方多花些时间,哪些地方可以放过,有效地提高自己学习效率。
2、加强动手能力培养
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动手动脑,课后整和、添加知识点。建立错题统计本,不仅整理出答案,还要分析出思维的误区,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提高了能力。加强政治术语和基本技能的日常训练。强化学生能力的提升,避免眼高手低的现象。
3、加强政治语言表述的教学
不少学生认为文字表述是语文老师的事情,语文功底不好的学生答题自然不好。其实,一个人的语言是思维的呈现方式,高考答题中的语言表述的训练尤为重要。我们是按照三个层次进行训练的:(1)正确的表述,没有歧义,尽量用课本语言表述,;(2)完整的表述,没有信息丢失,尽量多角度分析,不遗漏知识点,因为多答了一般不扣分;(3)逻辑的表述,没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
4、加强考前心理辅导
考前心理辅导对取胜高考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通 3
过有针对性的辅导减轻或消除学生考前焦虑心理;二是要告诫学生,高考题多数是平时没有见过的,虽然背景材料新,问法新,但答题的出发点还是平时学的基础知识,正所谓“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课本内)”,所以,只要认真审题,从材料和问题中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基础知识,拿分还是很容易的;三是要告诫学生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是每道题都是为每个学生准备的,在高考中遇到不会的题是正常的。成功的心理辅导,会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完成考试,使学生能正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总之,在高三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既进行了素质能力的培养又进行了高考应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断感觉到能力的提高,增强了高考的自信心。
济南回民中学高三政治复习计划
今年高考政治非常注重教材知识,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能力提升。但是从高考中可以看出主要还是考查基础知识的。但在2010年的备考中,教学内容基本不变,高考的难度也不会很有太大变化。因此,教学中必须节省教学资源,缩短教学周期,提高教学效率。为搞好本届高三复习,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设想
(一)、找准立足点,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
第一轮复习中,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到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规律进行。第二、三轮复习侧重掌握重点知识内容,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下功夫。随着讲解的内容跨度加大,练习综合性强度加大,且与现实问题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习题的参考答案也随之越来越带有时政化倾向,许多学生往往自觉不自觉的轻视书本,认为看不看书本无所谓,理论掌握如何无关紧要,结果导致理论水平和解读能力明显下降,体现在解答客观题失去理论依据,解答主观题体现不出能力提升——乱写,洋洋洒洒,天马行空。
因此,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也就是变的肯定是题目的背景材料,题目的设问,这是绝对千变万化的。而相对稳定不变的一个是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另一个是对考生能力要求,应该怎么去审题,怎么答题,怎么规范书写,应该怎么分析具体材料,有针对性的、概括性、较完整的发散的来回答问题。在后期复习中,为有效的提高学生能力,应指导学生认真做好以下两方面。
1、将考试内容系统化、网络化
要求学生复习必须立足于课本,学会巧妙运用教材,熟练掌握教材所涉及内容,指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串通、综合起来,形成网络加以强化。因为万变不离其宗,考来考去,也不过是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运用、理解和拓展罢了。如果我们能够对课本上所学的这些知识做到融会贯通,那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遇到什么题都可以从容应对。所以复习中首先应该回归课本,对知识进行梳理。这既有利于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又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具体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考虑的更准确、更全面。
具体做法:一是仔细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能完整地表述原理内容,并注重文字上的准确性,消除学生似是而非的感觉。二是把握各部分的知识点,重难点及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的头脑里形成清晰的知识树,各部分知识纵横贯通,精简浓缩。三是对学习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观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2、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
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主要是指导学生解题时能遵循这样的思路:
(1)阅读题目。
(2)分析题意,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
(3)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问题材料情景有无符合的知识原理。
(4)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应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基本知识原理来表达。
为在练习中减少失误,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要求学生做到:
(1)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出错误的原因。(2)找出正确的解答方法。
(3)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做错题,然后与正确解法进行对照、比较,以便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记忆。
(二)、把握练与思的关系,在考试中体现能力
在后期复习阶段让学生做必要的高考模拟训练题既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最好的复习,还可以通过做题发现问题,以便在复习中及时的进行查漏补缺。同时 5
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知道自己在知识方面究竟有那些地方学的不扎实,理解的不够透彻,以便在考试前及时的将这些缺漏的地方补齐,从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综合训练阶段,为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充分结合起来,应培养学生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要求他们注意以下几点:
1、读题、审题要仔细、慎重。
(1)对“熟题”的审查不要凭印象。应当特别仔细、认真阅读,注意它的细微变化。
(2)对新颖的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只要耐心多读几遍,熟能生巧,就能找到解问题的办法。
(3)注意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4)阅读题目时注意区别显现信息与隐信息。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分析,弄清题目内容是属于教材的哪一部分,然后再根据题意认真作答。
答题要确切、简练,书写规范、工整,尽量采取要点式答题。答题时要准确应用政治术语,防止用原理生搬硬套,切记白话式答题。避免出现答案写得不少,得分却极少的现象。
2、建议学生按顺序作答,因为命题是按梯度逐渐地提高对考生的能力考查的,所以按顺序回答,能力容易发挥出来,对试题难度稍高的题,学生如答得不顺利,容易产生障碍、恐惧或者慌乱。再者,如果考生先答后面的主观题,然后再回头做客观题,脑袋的信息装得过多,可能干扰也会变多,考试的出错率就有可能增大。当然,考场上合理的分配时间也是应试成功的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加强定时训练,使学生视个人实际把握答题速度。
(三)、把握中心点,处理好考点与热点的关系
思想政治课能否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是该课程的生命力之所在。要注意掌握好那些与考点内容相关的重大时事热点问题。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并且政治高考试从来都不回避社会重点、热点问题,而且还往往是迎着热点上的。对这些国内外大事的了解,不仅对人提高觉悟很重要,对于高考取得好成绩也至关重要。
高考既不可能为考材料而考材料,也不可能为考知识而考知识。而是通过材料和知识,要考学生的能力,要考学生的素质。要联系实际,除了有了观点和理论,还需要了解实际的材料,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很多观点和理论就没有办法运用。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中的热点和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的时候,要注意理论来联系实际,联系实际的时候,要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进而达到题目所要求的各个要点,从而得到高分。
总而言之,政治高考复习作为学习、备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决不可以掉以轻心,学生只有把握好了这一个重要环节,其知识结构才能得以进一步完善,知识水平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二、措施安排
1、读书学习有两个飞跃,一是从薄到厚,二是从厚到薄。第二个飞跃更为重要,它代表着知识的升华、能力的提高。高考前的复习,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从厚到薄:理线索、清思路、观大势,应重点把握与当年重大热点问题密切相连的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内容。摒弃繁杂,立足核心,突出主线,便于记忆,有利发散,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
2、从微观角度,应对考纲中规定的考点进行认真梳理,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外延,以及与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搞清知识间的联系,在分析实际问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3、从宏观角度,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的网络。每个学科的内容很多,但决非杂乱无章,要通过一个中心把各个知识点网络起来。
4、精讲多练,节节练,周周考。
(1)通过检测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教师教学中的空档,查缺补漏;把学生在检测中出现的错题集中起来,帮助学生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隔一段时间再考一次易错的题,杀个回马枪,看学生是否真正落实了。
(2)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科思维方法。解题方法
以高考题为例,指导学生归纳出不同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重点在审题,审题从设问审起(审角度、审原理、审主体)。
5、加强教学研究,增强备考工作的科学性。
全体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教学大纲”和近几年来的“考试大纲”,严格把控好标高的复习考试的范围,注重研究试卷特点及命题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备考的质量。
充分发挥学校备课组的作用,人人动脑筋,个个出点子,集思广益,促进学科整体质量的提高。
3、加强教学改革,增强备考工作的创新性。
高考备考是一项不断创新的工作,随着考试形势的发展变化,备考工作要勇于创新,坚决克服备考工作的因循守旧,保证各项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篇:高三政治复习总结 精品
高三政治复习总结
今年高考结束了,反思备课组一年的工作,有经验也有教训。
高三政治总复习分三轮进行。
第一轮复习:9月至今年3月左右,以课为知识单位,侧重于构建知识网络,围绕考点,讲透重点,分清难点,消灭盲点。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基础知识巩固,一手抓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1、夯实基础是重点。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都是紧扣考点,考查主干知识,这也提示我们在新授和第一轮复习中我们的立足点应坚定不移地放在主干知识的复习上。对非考点的知识或非主干知识在教学中仅做提示。同时要告诫学生要分清主次,不要舍本逐末,过多地耗费时间。
2、强化能力是关键。政治高考题,灵活多变,看似简单,要做对却要花上一番功夫。这样的题目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地方,就这类难题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它们并不是一些偏题、怪题,只是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了变形、拓展,增设了一些条件而已。要做好这类题目,除了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对多处个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能力。高考的这种变化提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创设条件,设置情境,注意多个知识点的串联,让学生在动态的变化中去活学活用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整个复习过程紧紧抓住基础知识落实这个主线,各个教学环节和各项教学活动(知识梳理、提示点拨、问题探究、典例示范、巩固练习、错题纠正、热点链接等),都贯穿着基础落实的意识。同时,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适时、循序渐进地进行方法指导和能力的训练与提升。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精选、精练、精讲试题,避免繁、难、偏、怪等习题,锻炼学生运用规范术语和规范的答题格式答题,引导学生摸索答题思路。
第二轮复习:今年3月—4月,结合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但有些学生对于一些热点的来龙去脉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认识,常常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出现偏颇。复习中根据教材知识的要求,密切联系相关的热点,以热点和焦点问题设置专题,介绍热点背景及相关政策、措施,结合材料设置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主观题的解题能力。
第三轮复习:5月。查缺补漏,回归教材。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抓住主干知识,把书读“薄”。这是最后一个月最重要的工作。文综是13本书一套题考下来,必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抓住主干内容,形成知识体系。2.限时定量练习,提升应试技能。每周进行一次文综模拟训练,选题时注意去掉偏、难、怪题。侧重对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1)把握考试时间。一份文综试卷融合政史地13本必修、选修课本的知识,学生在150分钟内要阅读的文字量大约在一万字以上,需书写的答案在两千字以上,学生普遍反映做不完。所以训练时必须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2)进一步训练答题规范性。包括使用规范术语、认真书写、正确使用答题纸等。(3)进一步训练学生对解题基本思路的掌握。按照“获取和解读信息(审读题目,划出关键词、关键字)→调动和运用知识(回归教材,搜索相关知识应答)→描述和阐释事物(按照题目的要求归纳和整理)→论证和探讨问题(选出最后答案时,回顾材料或者题目的问)”的基本思维方式进行。(4)要求学生将错题集中起来,总结出自己主观和客观题失分的主要原因,以备高考之前使用。(5)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面对高考,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都会或多或少产生焦虑、紧张情绪,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既要以平常心面对高考,又要尽其最大能力考出应有的水平,让每个学生以信心
和细心从容面对高考。
反思一年来的复习工作,有得有失。成功之处在于: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强化了知识专题的复习,对时政专题的复习时间进行了压缩,从效果上看还是可取的。近年来,对时政专题的复习,一直也是困绕大家的难题,不搞不行,高考试题都是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来考查所学知识,学生没有相关的能力训练显然是不行的,搞,无疑又是大海捞针,高考的反猜题及当前高考命题的多角度使人根本无法预测到高考设问的走向。学生也普遍对时政专题的复习效果感到怀疑。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总复习安排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知识专题的复习,压缩了时政专题的复习,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结构的构建上,同时对时政热点的处理更多是让学生了解背景用相关知识,创设条件多角度设问,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根据材料提取信息能力和规范表述、严密组织答案能力。这样的复习安排无疑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复习和能力提高。有经验也有教训。一轮复习鉴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搞得有些过细,导致后面的复习时间有些仓促。
第四篇:高三政治学科复习总结
突出一个核心,理顺一条主线,实现高考复习的飞跃
---------高三政治学科复习总结
高三一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回想我们高三的整个复习路程,始终围绕着“突出一个核心、理顺一条主线、构建知识网络、实现知识整合”这一原则来进行的。坚持这一原则,我们整个高三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理论知识的复习坚持“突出一个核心、理顺一条主线、构建知识网络、实现知识整合”的原则。
理论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复习是复习的重点,不论是第几轮复习,始终离不开对这两个“基本”的掌握。学生只有掌握好了这两个“基本”,才能做到“心中有’竹’,脑中有理,笔下有底”,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老师才会“心安理得”。
1、一轮复习突出“抓双基”这一核心,理顺“教材逻辑”这一主线。
从近几年的山东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主观题,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学过的基础之中,正所谓“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学生丢分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因此,在政治总复习中,首要的一条就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高中学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这四册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心中有数”。为此,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始终突出抓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这一核心。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夯实基础知识,砸牢知识点是提高各种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提高能力则是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目的和升华,也是应用知识的体现;能力依赖于知识,依赖于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相互渗透。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一轮复习的核心,学生的各种能力都依赖于、来源于它。
对基础知识点的复习首先要做到“全面”。我们按照今年山东高考《考纲》的要求,对知识点的复习做到细网拉鱼,到边到岸,不遗漏任何一个考点,不论是常考点还是生僻考点。近三年常考的考点重点复习,教材变动中新加的部分重点复习;生僻考点和前几年考过但最近三年没有考的考点可以少用点功夫。
其次,要做到准确。我们按照今年山东高考《考纲》的要求,要求学生按照考点细读教材,逐一找出每一个考点在课本中的准确位置和叙述,仔细阅读,找出每一考点的中心句、中心词、关键点,熟记于心,做题时争取做到不错一字、不漏一句,实现最精确的表述。只有基础知识牢固了,才能提高各种能力,达到 1
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2)理顺“教材逻辑”这一主线,注重构建知识网络。
一轮复习中,要注意构建知识网络,学会从宏观上去把握知识。知识点的复习要求学生自觉做到章章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遵循先宏观后微观,也即先体系后要点的逻辑顺序。如单元题(明白本单元要讲知识点的总体范围)→课题(进一步明确该课题下分几个框题来讲解,弄清框之间的内在联系)→框题(明确本框讲述的主要内容)→目题→具体知识点。这样从整体上构建了一单元的知识网络,便于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实现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图表化。简单地说,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可以很便捷地从体系中提取所需的知识,可以有效的避免“想到什么答什么”的状况,从而提高答题准确率。
2、二轮复习突出“主干知识”这一核心,理顺“知识整合”这一主线
二轮复习时,2011年山东高考新《考纲》、新考点已经下发,我们依据新考点,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单元主干知识进行微观讲解
单元主干知识指高考的长效考点或与社会时政热点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这是我们备考必须密切关注的重中之重。在第一轮复习中对这些知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已进行了重点复习。但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把这些知识点背下来、记得住,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对于每个知识内容,我们必须懂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些主干知识点。这就要求考生重视挖掘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必须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掌握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内跨教材的知识渗透,把不同内容的政治知识融合在一起。
对这些知识点,我们还要仔细讲解。但又不能与第一遍一样,泛泛的到边到岸逐个的讲解,而要与高考能力要求相结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突出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宏观整体把握;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看法灵活地去组织答案,让学生有创新的空间。
(2)构建宏观知识体系,实现中观知识整合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对基础知识、高考考点有了较全面、系统的把握。但是,由于高中政治学科知识点繁多,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以便能在高考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迅速提取知识。就要提高这一阶段的复习效率,教会学生“构建网络、提高能力”。所以,政治第二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要突出重点抓主干,要强化理解消化知识,要把握联系构建网络。我们的做法是:
构建宏观知识体系,实现中观知识整合构建宏观知识体系即指:从每一模块中提炼出“核心知识”,围绕这一“核心知识”构建模块知识网络体系,以知识结构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结构图逻辑清晰,通过框架箭头等标记呈现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各种关系,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
实现中观知识整合就是以专题为单位,把本专题内的知识点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整合在一起,寻找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我们或者以课本编辑顺序,让学生理解教材编者的思路,理顺教材;或者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进行删减、挪移,寻找知识点间的联系,形成知识链。这样利于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运用知识回答问题,提升整体能力。
(3)精讲精练,培养技能,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精练是指练习不宜过多,不能打题海战术,习题要精选。精讲是指练要有评,不是练过就算。要在对试卷精心批改和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弱点和易混易错知识点讲解,要讲得精、评得透,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做到举一反三。在综合训练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得分意识;要强化第I卷做题的准确性、第Ⅱ卷练习的规范性;要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动性,学会求同和求异思维;要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在精练中要训练规范、训练速度、训练准确度,培养能力。要在养成规范答题习惯上下工夫,杜绝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做到宏观和微观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又要恰当地体现创新要求。
3、三轮复习突出“时政热点”这一核心,抓住“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这一主线。
三轮复习要关注热点,掌握重点,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时政热点与知识点的有机统一。
高考试题题材具有热点化、生活化、大众化、灵活性的特点,复习过程中要明确高考热点问题,及时将热点信息与课本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善于寻找理论和材料背后的相融点,学会感知热点素材,把握热点问题本质,注重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
做到以热点引领知识,以知识带动热点,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关注内热点,注重长效热点;选择恰当的热点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运用专题知识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以知识带动热点,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精心挑选重要时政热点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对热点的讲解并不完全展开,但要讲清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以便于学生理解问题、找到回答问题的思路,并选取课本有关知识点解决问题。问题设置坚持小切口导
入,多角度论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如何组织答案。
今年我们搜集整理了九个时政热点。如下:
1、《国富民富》
2、《十二五规划发展宏图》
3、《中央一号文件、加强水利建设》
4、《加强食品安全与诚信建设》
5、《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6、《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7、《教育、科技、反三俗》
8、《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4、查漏补缺、回归基础、应试技巧集中训练复习
通过丰富的实战练习,使学生熟悉政治科高考试题的题型、题量、出题的角度等;通过训练练中感悟,练中迁移,掌握审题、解题的方法与规律,培养解题能力。最后留出10天左右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强化记忆、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加强对知识和能力的巩固。这几天教上课师少讲或者不讲,重点是调整学生心态,保证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使学生成竹在胸,从容上阵。
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有教学进度压着,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进度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太理想,有种被赶着跑的感觉。
2、有些学生受学习能力的限制,不能很好提升能力,对知识掌握、知识的迁移、分析问题等还打不到高考的要求。
3、对尖子生既要有知识的传授又要有方法的点拨,还要重视心理教育。要注重培
养他们自主学习意识、心理挫折教育。
4、对教材的研究还要深入。还不能根据社会热点和难点,找准高考的切入点。
5、加强热点问题的筛选和研究,尽量贴近高考,不加重学生负担。
孙祚云2011、9、9
第五篇:高考高三政治复习总结
高考高三政治复习总结
新课程改革条件下,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目的,今年的高考凸显对“能力的考查”,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尽管高考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但它并未脱离中学生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所谓“题目在书外,题根在书中”。那么,如何提高政治课的复习有效性和针对性呢?在过去一年的高考复习过程中,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夯实基础确定复习的基本目标
我们高考复习的基本理念——“紧抓双基不放松”,“越是基础就越有决定性意义”。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原则和出题方向,可以看出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考察的重点就是对基础知识全面扎实的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灵活运用,但是其难度和深度并不太大。20今年的高考政治试题,验证了这一点。复习必须让学生在全面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这些具体知识的要点、重点串联起来,做到系统化掌握。这一环节的突破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学生运用基础知识。
1、对知识点的把握要“全”
就是要求学生全面地掌握《考试说明》所列考点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只有如此,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试题无论怎样的新、奇、巧,终究“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复习过程中只能以《考试说明》为纲要,以课本为根本,打牢基础,切忌根据自己的猜测随意取舍。
2、对知识线的归纳要“清”
所谓知识线,就是把各知识点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形成基本线索。弄清各知识点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否则,零散的识记肯定是不牢固的。即使知识点背得很熟,在解答具体问题时,由于信息库的知识点没有成线,处于零乱状态,就会因某些疏漏而遗憾。
3、对知识面的辐射要“宽”
知识面是由许许多多的知识点和知识线有机联系而形成的知识层面。即在点线复习的基础上,把教材的内容按性质或特征分门别类,并在各个类别中划分出若干层面,做到“纵横”延伸和辐射。
二、明确方向凸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的政治高考试题,都坚持了“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今年的试题明显增强。新课程标准、20今年《考试说明》涉及到的四项能力考查,即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如17题、28题中出现了3个经济图表,28题、29题的(5)(6)、36题、37题都有一定的时政背景材料,都是对考生从文字、图像、图表里面挖掘有效信息的能力;所有的政治试题中没有直问直答的,因此说加大了调动和运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政治试题的设计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把问题编制在特定的情景材料之中,都与大家的社会生活和国内外的重大时政有关。如何增强复习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考生十分重视而又感到困惑的问题。
1、明确学生的能力缺陷
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问题在于:没有深刻领悟考点的本质以及内在联系;缺少解读试题信息、准确描述问题的能力;抓不住关键词,答案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正确找准试题的方向与角度,导致概念和原理的运用错误。
2、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⑴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抓关键词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题型的特点采取有效解题对策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热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高考试题的题干均运用“新情景”编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关注时政,关注国内外重大的典型事件。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和自己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
总之,在过去一年的复习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学习、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2009----2010高三复习计划
根据我校学情,我们的复习安排如下:
(一)、20今年9月至2010年2月。这一阶段复习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第一,这一阶段的复习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引导学生将重点知识理解到位并熟练掌握,把课本的零散知识系统化,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也便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
第二,教师要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目,熟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在平时练习中渗透着对高考的分析和题型的讲解,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具体操作上,我们采取复习基础与练习巩固相结合的办法,对知识老师讲解要详略得当,学生要全面复习,突出重点难点。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消化吸收和巩固。在练习这个环节,要精选习题,练习要突出其针对性、代表性。对这些题目的讲解要规范,对出错多的题目要反复练习直至掌握。可以采取一课一练和单元测试等形式。
第四,教师要加强分工合作和研究,以促使上述目标的达成。
(二)、2010年3月至2010年4月初。这段时间主要是进行各模块的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第一,针对前段复习情况,进行专题复习整理,查楼补缺,夯实基础,尤其是对前段复习的知识要加强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第二,对高考复习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和总结,以重热点材料为载体,精选综合检测题,突出训练学生综合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2010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这个阶段主要是分析重点时政,关注一些热点问题。
第一、以这些材料为载体,通过分析、练习、讲评等环节,进一步强化基础和重点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和组织问题的能力。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线索,多角度、多层次把握时政和基础,做到二者有机结合。
第二、加强调研,实现教师间的信息共享与有效合作。
第三、根据学校安排,进行模拟训练并搞好试卷讲评。
(四)、2010年5月中旬至6月初。这个阶段主要是回归教材,巩固重点,做好适应性训练。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科应试心理的调适。
(以上安排若有不当之处,我们将及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