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区长苏州招商引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12:3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区长苏州招商引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区长苏州招商引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第一篇:陈区长苏州招商引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更新理念

强化危机意识

推动陈仓招商引资工作开创新局面

陈仓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陈平

2012年4月20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市招商局组织的“万名干部东部行”苏州招商引资培训班。在短短几天的学习培训中,先后认真聆听国家商务部、南开大学相关专家教授和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开发区优秀专业招商人员的专题讲座,实地参观考察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参加我市与无锡市部分客商座谈会,另外还利用间隙登门拜访了有意在我区投资发展的宜兴客商。这次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在学习培训中感觉苏州的基本经验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能抓住机遇的人是能人,错过机遇的人是庸人,丧失机遇的人是罪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正是以超前的意识,抓住了乡镇企业发展、浦东开发带动和外向型民营经济发展三次大的机遇,才使苏州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当然,抓机遇还得敢冒风险。比如,苏州昆山市在还没有批准他们建开发区的时候,就自行划拨土地,打出了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牌子,结果经过努力,他们竟真的成了全国唯一一家县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当众多媒体开始报道开发区过多过滥时,苏州已觉察国家政策将做调整,在国家清理开发区之前,他们的开发区和工业园手续已办全,且各开发区和工业园规格之高在全国地级市少有。

正是他们这种把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大胆想、大胆干的做法,才使苏州一次次抢得先机,走在了发展的前头。第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招商引资合力。经济发展必须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招商引资为生命线。要上项目、办企业,必须走好走活招商引资这盘棋,必须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上进行认真的研究,立足于出实招、重实效。一是建立一支专业的招商队伍。通过已引进客商的成功示范和穿针引线,以“商”引“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看科技含量和产业层次,看投资强度,看产出效益,看对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二是要打造良好的投资经营和生活环境。据介绍,苏州各级领导干部全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抓招商、跑项目、下企业上。苏州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领导身体力行,各部门协调配合,专业招商人员全力以赴,督查考核积极跟进,形成了上下结合,条块配合、举全市之力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

第三,必须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本次学习,我进一步深深地体会到对外宣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信息就是生命,而加大宣传,加大对外交流,是获取信息最好的途径。通过扩大对外宣传,既能够把自身的优势展现给别人,扩大对外引资的机会和成果,也能够更轻易地学习借鉴到别人好的、已经成熟、被实践证明了可行的工作方法和经验。结合实际,陈仓区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陈仓的知名度,让人更多地了解陈仓区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工业基础、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得天独厚农副产品资源优势。

实践证明,发展靠投入,投入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引资是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

第二篇:苏州培训心得体会

到苏州学习心得体会

此次,县委组织部组织了我们组工干部到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学习10天,学习内容丰富,涵盖了苏州社会经济发展、干部素质提升、人才工作、创新党建工作法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方面面,既有情况介绍、又谈经验体会,学习期间我们先后参观蒋巷村、枫泾社区、泰元社区、华西村等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这次学习中收获很大,无论在思想上、理论上、视野上都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和触动,此次学习主要的心得体会有两方面:

一、苏州值得学习的方面

1.抢抓机遇,超前谋划。据农村干部学院副院长费春

元和苏州大学副教授沈健的介绍,不是经济特区、不是沿海开放城市的苏州早在80年代,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又在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积极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并在苏州建成了新加坡工业园区,苏州利用上海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优势,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苏州模式”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之一,苏州成功实施了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四大战略,成功发挥了乡村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优势,在制造业、技术创新、旅游业、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成绩斐然。这个古城、水城、园林城市、经济大市与苏州各级领导和苏州人民的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密不可分的。2.居安思危,创新发展。苏州在创新型与服务型政府 3.解放思想,敢于创新。苏州的发展证明,经济要发

展,必须要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苏州人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敢于打破常规,敢为天下先。他们处处解放思想,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用好用足,大胆尝试,敢闯敢干。通过不断的解放思想,使他们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始终把握主动权,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跨越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苏南模式,诞生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济”三大法宝。

二、学习后的几点体会

1.应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更大力度的完善和执行好

既定发展战略。实事求是是一切实践成功的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按照“科学发展、富民兴梁”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县实际提出了“137”发展方略,认真开展“五个主题年”建设活动,实践证明这些都是正确的,并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引导我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今年,“一高一铁”,页岩气、海螺水泥等一批重大项

目的实施,是我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基础和重大机遇,我们要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择不扣落实好既定发展战略,开创快速发展新局面。2.应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更灵活的理解和执行好上级发展规划和政策。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胆识,也是一种竞争力。近年来,我县各方面发展纵向比成效显著,但横向比仍然存在差距,进一步强化全体干部创新突破胆识,更加灵活的理解和利用好上级政策,对实现赶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县目前仍处于投资拉动型、资源开发型、消费促进型发展阶段,做好项目、招商引资和三产繁荣是促进发展硬投入的抓手。在项目策划、包装、储备上要紧密的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大胆的往政策上贴、向政策上靠。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创造性的为项目建设和落户企业解决要素难题,更好地服务“三化”和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政策,不断扩大“鸭、柚、竹”等特色产业和“牛、鱼、蜂”等新兴产业的规模。3.应进一步增强行政能力,更加善于捕捉和利用好一切发展机遇。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但往往转瞬即逝,要抓住和利用好机遇,全县各级干部必须懂得本地经济的优势;必须懂得本地经济运行的现状;必须懂得本地经济发展思路。当前,我县面临着诸多大好机遇,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随着“一高一铁“的建设我县将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同时,我县天然气勘探前景看好,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 业支撑。我们要不断提高观察、判断与决策能力,结合实际,把握好利用好这一些列机遇,真抓实干,推动经济快速发展。4.应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筑牢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基石。地区的较量是环境的较量,人才是环境的产物。近年来,我县专注于对发展硬环境和软实力的改善,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在部分薄弱环节还有待优化。首先,要锲而不舍的改善硬环境。把把交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好渝万城际铁路和梁忠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完善农村路网结构。其次,坚持不懈的提升软实力。抓好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构建安全的法治氛围,营造舒适的人文生活环境;要全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认真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完善电子政务运行机制,推动政府工作提能、提质、提速、提效。

5、创新党建工作,为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着力推进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全面加强党建工作。一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与执政能力,领导干部理应具备“想做”的激情、“会做”的本领、“真做”的决心、“敢做”的勇气、“善做”的艺术,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不断加强学习改造,注重实践锻炼。二是做好人力资源保障,不断加大对人才工作的财政预算投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给足发展的空间,吸纳高素质的科技、企业的管理、创新型人才。三是进一步强化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完善驻村工作制,坚持“来”与“去”相统一,从群众中来,到

群众中去,深入基层“接地气”,使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沟通,作风在一线转变。四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昆山市的大党建工作法,常熟枫泾社区把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贯穿党组织活动始终确实值得学习和借鉴,切实转好党的工作覆盖面,强化基层党内民主和基层群众自治,深入开展“乡情工作法”也是必不可少。篇二:赴苏州学习体会

赴苏州学习体会

——德江县委党校2015年春季中青班学员 冯波

这次赴苏州市委党校一周的学习,使我增强了党性、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苏州发展速度之快,发展理念之新,现代化程度之高,令我震惊。对比我县实际,虽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德江的政治经济文化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但与苏州市比较,我们的差距十分明显。在学习过程中,让我想得最多的词汇就是:差距,发展理念,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和战略眼光等词汇。这也是这次学习中我体会最深的五个方面: 跟苏州市比,我们有三个方面差距太大,没法比。一是区位差距大。苏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沿江沿海,区位优势明显,立体交通四通八达,方便快捷,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二是文化差异较大。苏州的老百姓传承着数千年的吴文化,底蕴深厚,人民身心健康,性情柔和,文化修养好,待人诚恳,这无疑是促进苏州的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素之一。这也是苏州市600多万外来人口能够安心在苏州务工,创业,安家,与各占一半的热情好客的苏州本地人(约600万人)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是收入差距没法比。苏州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二万多元,城镇是四万多,都是我们的好几倍。财政收入,gdp均处在全国前列,这些数据都是我们数十倍,是没法比的。跟苏州市比,我们的发展理念是较落后的。苏州人的发展理

念十分新,他们以“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为理念,自觉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服务型政府,政通人和。在发展布局上科学合理,超前意识强,定位高远,自觉与国际市场接轨,努力“走出去”,积极“引进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发展理念。比如在城市建设上,按照“三区三城”规划布局,街道宽敞,建筑恢宏,配套设施齐全,新老建筑相得益彰,网络等现代先进技术设备综合配置标准高,立体交通综合发展,较长时间内不会因落后而被淘汰,也不会出现因重复建设而浪费资源的现象。企业进工业园区,农业建高标准现代农业,布局科学,战略意识强,发展理念新,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与之比较,苏州的发展理念提得新,也做得很完美,而我们的发展理念提得虽新,但落实得并不那么完美,不少问题仅流于口头,流于形式。比如我县的城区部分区域卫生较差、街道路面不平整、公共设施不够完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吃力,现代高效农业比例小,等等问题都期待解决。

跟苏州市比,我们的改革创新意识有所不足。苏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三十多年来,他们创造了无数个改革开放的奇迹,创下了若干个全国前茅,全省第一的记录,树立起一面又一面改革开放的苏州旗帜。比如吸引新加坡投资的苏州“新加坡模式”工业园,高新产业园区等现代企业聚集区,勇于先试先行,象红豆集团等大企业成效都十分显著。2014年,其工业总产值达3万多亿元,有20家企业列入全国500强名单。以高新技术 和信息为标志的“第四产业”正蓬勃兴起。苏州今天的成果,是苏州人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创新的结果。与之比较,我们的改革创新意识是明显不足的。比如我们城北工业园区引进来的几十家企业,大家都知道,真正在正常运转,产生经济效益的并不多。跟苏州市比,我们的科学发展观念较为落后。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苏州市各项事业正蓬勃均衡发展。比如在城市建设方面,苏州做到了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科学搭配,相得益彰,各具风格。他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守住生态和耕地两条红线,做到城中建园林,保绿化率,城外整合土地,建高效现代农业园,保粮食产量。目前,该市高标准农田为108.77千公顷,占67%,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63.33千公顷,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5%,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排名连续四年居江苏省首位。与之比较,我们相形见拙,差距显然。

跟苏州市比,我们的战略发展眼光较为欠缺。今天,苏州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很殷实,幸福指数很高,但苏州人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没有安于现状,他们在超前谋划,提高发展定位,各项指标都在朝着更高的国际标准谋划定位。他们在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增添发展动力和活力;他们在继续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他们在继续强化统筹协调,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他们在继续坚持建管并举,全面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他们在继续建设生态文明,大力营造优美宜居环境。在新常态下,他们没有息气,正在着力打造更高标准的“苏州模式”,为全国改革发

展树立一面崭新的旗帜,朝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目标努力迈进。与之比较,在战略发展眼光上,我们也显不足,比如旅游产业方面,我们似乎存在急功近利,布局规划不尽科学,特色文化挖掘不够见底的问题,等等这些还得要向苏州等先进发达地方借鉴学习。与之比较,我们德江大可不必过于悲观,我们也有很多地方特色和优势,如何用好发挥好我们的特色和优势,需要集思广益,周密谋划,认真思考。一是生态优势。我们有大面积的“天然氧吧”般的绿水青山,如何把它变成金山银山?需要大家思考。二是劳动力优势。我们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把这些劳动力调动起来,留住“雁归”人员,积极为县域经济服务?需要大家思考。三是旅游潜力。我们有象洋山河、乌江风光、扶阳古城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景点,如何科学规划布局,挖掘潜力,尽快产生经济效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需要大家思考。四是其他特色优势。比如天麻、茶叶、核桃等产业,傩戏等土家特色文化,如何做大做强?需要大家思考。

较之苏州的发展,我们的差距是明显的,但与周边的兄弟县比,我们也有区位、政策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紧抓机遇,扬长避短,化劣势为优势,把优势做得更强,促进“两加一推”,后发赶超,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只有这样,我们的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才能尽早建成,“大美德江”,“中国梦”才会如期实现。篇三:苏州培训心得体会

优秀村级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深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认识,5月18日至24日赴江苏等地进行了为期7天的培训考察学习。

一、基本情况 根据培训考察安排,我们先后参加了苏州农村干部培训学院为期2天的课堂教学、参观了中国第一村——华西村、江苏省常熟市的蒋巷村、张家港市永联村等。所到之处,都受到了苏州市农村干部培训学院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大家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为期7天的培训考察学习,不仅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也学到了宝贵的经验,受到了深刻的启示。

二、苏州精神的深刻含义

两天的课堂教学虽然短暂,但授课的讲师都谈到了对苏州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使我对苏州精神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苏州地处我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抓住机遇,构筑新的发展平台,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苏州精神的形成反映了苏州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求实创新的理念和情怀,也反映了苏州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三、参观华西村、永联村、蒋巷村所带来的启示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全村共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 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同样都是村级单位,为什么华西村能有今天的成绩,通过实地考察学习给我深深的震撼和极大的启示,华西村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与适宜的经济体制、创新的管理制度、公平的分配机制息息相关,它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

永联村位于张家港市南丰镇,全村共有9832人,面积达10.5平方公里,是全国文明村,被誉为“华夏第一钢村”。在永联村,大大小小的经济组织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上百家,从邮政、加油站、酒店到菜市场到银行应有尽有。而三十年前的永联村还是一个贫困的小村庄,短短三十年后,永联村竟变为闻名全国的富裕村,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我认为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工业兴村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的争先意识、干事创业的发展意识成就了如今辉煌的永联村。

蒋巷村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东南,东濒上海、南临昆山、西接苏州、北依常熟。全村186户,800多人,村辖面积约3平方公里,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进村后在观看了一部记录蒋巷村发展历程的纪录片后,大家对蒋巷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参观完蒋巷村的村史展览馆、民俗馆、老年公寓、村民菜园、生态种养园等,使大家切身感受到了蒋巷村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和“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蒋巷精神。我们应当学习以常德盛为代表的蒋巷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地奋斗精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四、培训后的感受和思考

第一、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道路

苏州模式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不能一味地模仿,照搬照抄苏州模式,要充分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走适合当地的发展之路;

第二、抢抓发展机遇

学习苏州经验,就要学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我县正处在灾后重建阶段,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推动发展,把我村建设成为全镇经济强村;

第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华西、永联、蒋巷这些全国文明村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主要取决于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村党支部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切实增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向这些优秀村学习、靠拢。这次赴苏州学习考察,让我拓宽了视野,找到了差距,同时也增添了信心,我将把先进地区的发展观念融入到我村各项工作中,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推动我村经济快速发展。篇四: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培训的心得体会

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培训的心得体会 8月25日,我在市委组织部的安排下,来到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参加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学习活动,认真听了辅导老师们高水平的授课,看了苏州市城市和农村的巨大发展,很受震撼。这次培训学习和考察让我真正增长了见识,体会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真正意识到了只有彻底解放思想,坚决树立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理念,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才能逐步缩小我们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才级逐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来。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我重点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有如下几点思考:

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就是强村富民,解决农村公共开支问

题,实现共同富裕,农村不发展,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就上不去,我国的人均gdp就上不去,总量再大,也是不健康的发展。城乡差距拉大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是摆在我们当今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经济收益。

1、要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彻底改变以人为主的农业耕作方式。

2、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优化粮食生产,要以生产质量高、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为主,要积 极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优化规模生产模式,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综合效益。

3、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形成区域整体优势。

二、农村经济必须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体制下,突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才能实现新一轮快速发展,彻底扭转农民增收缓慢的局面。

1、必须盘活土地资源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盘活土地资源,要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土地资源的盘活,鼓励将耕地的经营权通过转包、拍卖、入股等形式获得利益最大化。

2、必须实施规模经营

市场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要实行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规模就是市场,规模就是效益,现阶段的家庭承包经营,对实施规模化经营并非无路可走,无章可循,是要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组织千家万户统一性的规模发展,可以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带动,也可以通过能人带动。

3、必须突破性发展龙头企业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就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

瞬息万变大市场之间缺乏必要的联接纽带,分散生产和销售,很

难形成规模和优势,很难抵抗市场风险,只有靠龙头企业将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融合起来,才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龙头企业的发展必须兼顾公司、农户等多方利益,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才能切实起到带动作用。

三、加快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要加快城市化进程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一个地区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决定因素,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也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根本上说,是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交通日益通达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加快了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2、转移方式要多样化 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普遍重于劳务输出的倾向,要坚持内部与外部,异地与就地,境内与境外相结合。

3、支持农民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就是就业之源,使农民普遍得到实惠,末期得到利益。目前,最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先力军。

4、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是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有效途径,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与否。要

针对劳动力不同的文化水平,分层次、分对象、分渠道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着力加强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才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

四、必须探索减负新途径

农民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减轻农民负担,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新途径,与发展减负的新路子,从点到面全面摊开,用税费的法制化、规范化杜绝乱收费行为给农民带来的伤害,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引导农户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种植资产、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中之重,通过企业发展,一方面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实现农民变市民,壮大集体实力,变农民上交为集体上交,彻底减负。

五、按统筹城乡思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1、经济上让农民当家作主,尊重农民的市场主导地位。经济发展,经济高于一切,农民既需要经济的自由,也需要经济的平等,政府应不断依据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调整和变革各项现实的制度,保障每个人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权力。

2、在政治上赋予农民平等的政治民主权,首先要给农民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这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民的强烈呼声,让农民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呼声,认真听取农民的申诉与呼声,为农民排忧解难。

3、要切实保障农民的选举权和代表权,给农民政治参与权,增加农民在各级人大、政协的代表人数,要允许并帮助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体系。

4、在教育和公共社会福利事业上,赋予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共享权。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做到城乡一视同仁,保证农村孩子能上学,上好学,改变农村教育落后于城市的状况。

5、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状况,重点解决好农民养老和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篇五:苏州学习心得体会

苏州学习心得体会

陈玉英 2010年10月23日至30日,本人有幸参加了旗委组织部在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组织举办的全旗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在为期八天的培训中,我们围绕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学习。期间,我们进行了对口交流、实地考察和专题培训,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信息和第一手资料。通过参加这次学习,我实实在在地领略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气魄与工作智慧,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争创一流的工作态势,既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思路,也看到了不足、增强了压力、比出了差距。

一、印象与感受:苏州人善抓机遇、善借外力、善长营销、善于服务

这次异地培训交流的时间虽短,但每一次听课、每一趟考察,苏州无论是思想观念、干事气魄还是开放形象、发展态势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深受启发。我认为,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突出表现在苏州人的“四个善于”:

一是善抓机遇。从80年代初至今,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四个阶段,实现了四次跨越,而每一次跨越都是苏州

在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中抢抓了机遇。第一阶段为80年代集体经济发展初期阶段。苏州抓住改革开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先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扩张了苏州经济总量,开创了农村工业化的先河,创造了集体经济迅猛发展的“苏南模式”;第二阶段是90年代外向型经济发展阶段。苏州抓住国家沿海开放战略、发展经济特区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迅速引进发展“三资”企业,外资、外企大量涌入苏州,对外开放交流迅速提升了苏州经济运行质量;第三阶段是新世纪初(2000年至2005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阶段。苏州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机遇,大力发展民营、民本经济,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第四阶段是2005年以后进入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阶段。苏州抓住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机遇,努力创造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新模式。

二是善借外力。苏州人的智慧集中体现在巧借“外力、外智和外资”上。在经济辐射推动方面,善借上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优势,确定符合苏州实际的“大树底下种碧螺春”的发展思路,并利用上海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聘请上海工程师星期天到苏州“上班”,创造了“星期天工程师”的引智案例。在“筑巢引智”方面,苏州深谋远虑,聘请60余名中科院院士为市长“智囊团”。从90年代初开始与中科院建立智力资源共享战略合作关系,让中科院研究成果到苏

州“进厂子、摆摊子、亮牌子”,并引进中科院30多个科研基地进驻苏州,吸纳了大批“高商智人才”服务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苏州借鉴新加坡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与管理的先进理念,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开发运营,创造了苏州工业园区蓬勃发展的奇迹。三是善长营销。苏州人十分善长营销。在对外宣传推介苏州方面,他们总结出了苏州发展的“三大法宝”,即昆山之路:对外开放制度;张家港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工业园区:亲商理念。三大法宝高度概括了苏州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全国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在宣传苏州方面,苏州人“个个都是宣传员”,他们热爱自己城市的情感溢于言表。每到一处苏州人都积极宣扬其吴文化的内涵与优势,宣传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在推动苏州发展方面,苏州党校的培训营销更具借鉴意义。其利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领先优势和地处长三角地区离上海、杭州较近的地理优势,面向全国举办学习考察于一体的培训班,苏州党校年均创收近300万元。

四是善于服务。政府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定位十分明确。如:在千方百计争取新加坡总统李光耀先生来苏州投资工业园项目建设方面,苏州市政府做了大量细致入微、卓有成效的外围工作,最终淘汰上海、青岛等更具优势地区,使工业园落户苏州。在促进高校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方面,苏州市政府通过举办全国著名高校高新技术交易会、构建科技大楼技术交换集市等一系列举措帮助企业提升产业价值链。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为帮助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苏州市政府聘请专家为苏州中小企业“指点迷津”,及时、全面、准确地将中央政策信息传递给企业,通过宣传用好政策来推动中小企业不断创新、调整和升级。

二、体会与启示:苏州发展具有非常的信念、非常的思路、非常的魄力和非常的举措

这次外出考察学习,既是一次开阔视野、提升思维的难得机会,也是一个不断反思不足的“洗脑”过程,对比苏州的成功实践,我有以下四点体会与启示。

一是唯有非常的信念,才能催生最大的机遇。一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阻碍,受到一些制约,但是要抱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矢志不移,一以贯之,就能够突破发展瓶颈,创造新的机遇。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历程和沙钢集团的崛起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苏州市政府与新加坡政府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坚持大手笔规划、大力度建设,园区规划、亮化、绿化堪称全国一流。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念和执着实干的精神,才使得沙钢集团和工业园区的发展赢得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是唯有非常的思路,才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实践证明,思路对头,效果最优。只有非常的思路,才能赢得发展的至高点。三是唯有非常的魄力,才能赢得发展的张力。事实证明,不紧不慢,接部就班,不可能有跨越式发展,更不可能进位争先。只有以开阔的眼界,非常的魄力,坚持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才能打造发展的有效平台。试想,如果没有昆山人敢为人先的非常魄力,就不会有昆山成功的对外开放之路。四是唯有非常的举措,才能带来超常的跨越。任何一个地方,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必然都会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矛盾,而要实现超常发展,就必须以非常的决心、非常的举措进行突破。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苏州人凭借“走进千家万户、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精神,在全国闯市场、创效益,创造了乡镇企业发展的“苏南模式”。在苏州现代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苏州人确立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来推动苏州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三、思路与借鉴:“两型”引领、产业支撑、提质主导、发展带动 一是“小康之路”之于“两型社会”引领的借鉴意义。

第三篇:苏州培训心得体会

优秀村级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深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认识,5月18日至24日赴江苏等地进行了为期7天的培训考察学习。

一、基本情况

根据培训考察安排,我们先后参加了苏州农村干部培训学院为期2天的课堂教学、参观了中国第一村——华西村、江苏省常熟市的蒋巷村、张家港市永联村等。所到之处,都受到了苏州市农村干部培训学院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大家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为期7天的培训考察学习,不仅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也学到了宝贵的经验,受到了深刻的启示。

二、苏州精神的深刻含义

两天的课堂教学虽然短暂,但授课的讲师都谈到了对苏州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使我对苏州精神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苏州地处我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抓住机遇,构筑新的发展平台,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苏州精神的形成反映了苏州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求实创新的理念和情怀,也反映了苏州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三、参观华西村、永联村、蒋巷村所带来的启示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全村共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同样都是村级单位,为什么华西村能有今天的成绩,通过实地考察学习给我深深的震撼和极大的启示,华西村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与适宜的经济体制、创新的管理制度、公平的分配机制息息相关,它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

永联村位于张家港市南丰镇,全村共有9832人,面积达10.5平方公里,是全国文明村,被誉为“华夏第一钢村”。在永联村,大大小小的经济组织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上百家,从邮政、加油站、酒店到菜市场到银行应有尽有。而三十年前的永联村还是一个贫困的小村庄,短短三十年后,永联村竟变为闻名全国的富裕村,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我认为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工业兴村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的争先意识、干事创业的发展意识成就了如今辉煌的永联村。

蒋巷村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东南,东濒上海、南临昆山、西接苏州、北依常熟。全村186户,800多人,村辖面积约3平方公里,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进村后在观看了一部记录蒋巷村发展历程的纪录片后,大家对蒋巷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参观完蒋巷村的村史展览馆、民俗馆、老年公寓、村民菜园、生态种养园等,使大家切身感受到了蒋巷村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和“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蒋巷精神。我们应当学习以常德盛为代表的蒋巷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地奋斗精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四、培训后的感受和思考

第一、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道路

苏州模式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不能一味地模仿,照搬照抄苏州模式,要充分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走适合当地的发展之路;

第二、抢抓发展机遇

学习苏州经验,就要学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我县正处在灾后重建阶段,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推动发展,把我村建设成为全镇经济强村;

第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华西、永联、蒋巷这些全国文明村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主要取决于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村党支部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切实增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向这些优秀村学习、靠拢。

这次赴苏州学习考察,让我拓宽了视野,找到了差距,同时也增添了信心,我将把先进地区的发展观念融入到我村各项工作中,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推动我村经济快速发展。

第四篇:招商引资培训心得体会

招商引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篇一)

这次本人荣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在**工业园区开展招商引资培训班学习,收获颇多,感触很深。我深深感到招商工作对城市经济发展引领和推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工业园区专业教师为期一周多详细、系统地讲解,我基本掌握了招商引资的基本知识。现就招商引资学习谈以下几个方向的心得:

一、城市发展需要招商引资

**工业园区地处**城东金鸡湖畔,是一个集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高科技工业园区。该园区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重要的合作项目。引进外资完成项目5800个,利用外资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推动,国际产业和沿海产业、内资和外资向本地区叠加转移的势头非常强劲,已成为我们招商引资的重要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是本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机构的一条捷径。我们要抓住机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积极承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防止引进高污染、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进入,确保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的引力

招商引资的环境十分重要,没有良好的环境,招商引资必然会大打折扣。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必须要注重优化环境建设,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才能为引资提供强大的支撑保障。

三、注重服务增强招商引资的质量

招商引资效果不理想,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不到位是重要原因。要招进来,留得住,才是关键。要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逐步提升服务的质量。通过服务赢得企业的信任,愿意留下、乐意留下来,这才是关键。

四、讲究质量杜绝形式

此次培训,让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招商引资必须要讲究质量、杜绝形式。“我们常常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常常注重量,却缺少质”,这种本末倒置的思维,影响着我们经济的发展。一些劣质项目不仅不会给我们创造效益,还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杜绝这种形式主义,要讲究质量,发挥实效。

五、培育人才服务招商

招商引资需要人来完成,人是最基本的保障。在实际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招商引资涉及到各种领域。我们要强化学习的力度,不断增强自身建设,尤其是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等方面的学习,让自己变为行业能手,懂得如何在招商引资中规避法律的风险,最大限度的实现两者的双赢。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升贡献力量。

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消化,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招商引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具体操作者必须要本着对子孙后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外资的遴选工作,认真做好我们自身的基础性工作,尤其是硬件、软件基础设施。只有这样我们的招商引资才会真正的造福一方,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次培训是我工作和学习的一个“加油站”,七天的学习生活给我补充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时间虽短,但它使我学到了很多。我们要此次学习为契机,用学到的招商新知识指导具体工作实践,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为交投集团招商引资工作的推动起到重要作用。

(篇二)

关于永康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在**市委组织部和**经合办精心组织下,短短五天的招商招才专题研讨班,课程安排十分充实,既有宏观经济形势、世界形势的授课,也有具体招商招才的实践技巧,还有生动的现场教学和小组讨论。通过学习研讨,结合永康实际和自己的工作,对于永康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有了进一步思考。

一、永康打造中国及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要求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视野。多年来,永康工业是**工业的一面旗帜,是**工业的重要力量。因此,永康上上下下也多多少少形成“**工业看永康”的思维习惯,且容易沉浸在这样的这样一种自豪中而沾沾自喜,也容易造成自我感觉良好。固然,永康的工业的确在**地区有一定的优势,但要意识到**还不是浙江省最发达的地区,更要看到永康是处在与丽水和衢州边上,在工业比较上更容易产生自我感觉良好。所以永康要按照习总书记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指示:“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那样,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一定要跳出永康、跳出**看永康的工业在中国和世界坐标中找自己的位置,对标找差距。

二、要有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永康的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奇迹。永康是全国闻名的“中国五金之都”、“中国门都”、“中国口杯之都”、“中国电动工具之都”、“中国休闲运动车之都”、“中国家居清洁用品之都”、“中国炊具之都”、“中国金融生态示范城市”,并成功首个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县级市。连续举办22届的中国五金国际博览展成为世界前三的展会。但我们更要清醒看到不忧患之处:永康的制造业总体上属于传统制造业,大量的是中小企业甚至个体户和手工作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工业文创设计感不强、智能化程度不高,面临同质化低价竞争;企业的管理还比较粗放,离精益化管理较远。转型升级的外部压力非常大,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地价很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才难以吸引更难以留住,环保整改面临很大的投入及整改周期;产品出口依存度达70%,面临外贸摩擦、附加值低、自主品牌缺失以及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等隐性的门槛等。关于永康最引以为豪产业链完整优势也面临着互联网时代跨区域协同的挑战(如苹果手机,就是利用全世界的产业链)。同时,永康的工业也面临着产业梯度转移的压力,而作为县域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却缺乏优势。

三、发展平台要有新谋划提升。要从永康向永武缙产业集聚区2.0版或浙中五金产业集聚区谋划提升。近年来,随着永康制造业的发展以及永康地价高企,永康的企业自然向周边的武义、缙云转移溢出,形成了跨县的产业集聚区,但属于市场自发为主,比较松散,缺乏有力的规划、推动和整合,也难以对接争取省里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发展平台较为弱小,也难以承载龙头项目。如福特与众泰汽车的合资项目,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放在永康是较为理想的,但永康难以腾出足够的空间,福特方面表示不能把这个项目放在县域,使永康错失一个龙头项目。再比如,最近去向国家体育总局去争取“国家体育产业园”试点,国家体育总局对永康体育产业的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比较符合国家体育产业园的条件,但又表示国家体育产业园不大可能放在县域,因此,争取的难度很大。所以永武缙产业集聚区2.0版或浙中五金产业集聚区谋划提升,既是升级永康发展平台的迫切要求,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支撑。

四、要成立永康发展智库。当前,县一层工作千头万绪,政府对各项工作“埋头拉车多,抬头看路少”,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应付眼前的事情,各部门各镇街区又各自为阵,而对于长远发展的基础工作战略谋划的少。长此以往,工作措施缺乏前瞻性,不能主动积极有效地应对困难和问题,对一个地方发展不利。因此,有必要成立永康发展智库,立足永康,放眼世界,专门研究永康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案,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智库列席市委市政府重要的会议(人事工作除外)。

五、招商招才的几个重要问题。首先,土地资源极为紧张的永康要实施“结构招商”的策略,即对相关已有的产业要着重引进高精尖和智能化的项目,引领产业发展;新产业的谋划要以原有产业基础为依托,寻找向上跃级的产业,目前来看,依托永康强大的制造能力,在永康现在产业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医疗健康器材、军民融合产业、航空零部件、高铁零部件;相对制造业而言,服务业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因此引进优质生产性服务业既有制造业的基础,又可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良性循环。其次,要开展产业工人培育提升工程。目前永康制造业仍是劳动密集型,工人仍是农民工为主,流动性较大,农民工也缺乏系统的培训。在供给侧改革和机器换人及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农民工如何转化为产业工人成为迫切的基础建设,要尽快成立五金技师学院,鼓励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产业工人培训机构,开展产业工人技能大比武。第三,要成立产学研转化转移平台。一方面永康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所以永康的制造业总体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由于永康属于浙中县城,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精尖人才,交通便利后,反而会产生大城市的人才“虹吸效应”。因此,永康要树立“人才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的理念。另一方面,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率很低,产学研存在脱节。因此,要由政府携企业与相关科研院所共同搭建产学研转化转移平台,对接科研成果和企业生产的需求,使之产品化和产业化。

(篇三)

在上海交大这座百年名校,三天课程,7节精彩的讲课,以招商引资为主题,内容涵盖产业链布局、保税物流园区、招商文化修养、松江发展经验、政务礼仪等几个方面的学习,让我受益良多,除了本子上记满了十多页纸,同时也产生一些疑问,带来一些思考,我想从产业发展方面谈一谈简单的想法。

在浙江聚邦科技董事长叶敏主讲的关于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这节课中他强调了以产业发展为纲,如果选定一个产业,围绕产业来招商,反而降低招商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经营的目的是用最低的成本,卖出最高的价格,而产业集聚的好处就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成本包含方方面面,从生产材料要素来说,需要的零配件、辅料、包装本地供应,既降低采购工作量,还能把控质量、物流便宜且能及时到货不影响生产进度,从人力要素来说,各类技工都是微波炉式的熟练工,能够即插即用,技术研发管理销售人才也是经验丰富,便于人才的流动交流,企业更有创新活力,另一方面人才与产业的关系中,产业好比海绵,人才如流水,产业的背后是优质的项目,有了优质项目,市场的嗅觉总是灵敏的,自然能吸引人才的流动集聚;同样嗅觉更加灵敏的资本也是一样的道理;长远来说还有品牌效应的形成,有了产业基地的名片,再打造若干知名品牌,对于产品的销售更是如虎添翼,能够带来附加值的提高。

在众多产业中,到哪里去寻找优质的产业呢?叶老师讲到了养老制造业,这让我想到在一期电视访谈节目中各行业学者关于未来养老制造业广阔市场前景的大讨论,与他的观点不谋而合。首先发展养老制造业有其可行性: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扑面而来,2050年老年人相关消费市场的规模达到100万亿,然而当前养老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还在孕育之中,在庞大的市场中,大家都能够分到一杯羹。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生活理念的增强,我们可以看到血压计、血糖仪几乎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品。

二、养老制造业涉及的产品有病床、轮椅、拐杖等,这些产品没有过高的技术门槛,结合我们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在医疗器械等设备制造方面可以提供机械、电子、工艺、设计、制造方面的资源。同时医疗器械类企业本身对土地和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适中,符合资源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所以非常适合此类企业落户。

三、虽然市场上已有众多类似产品,但普遍存在设计不够合理、质量不够可靠、价格偏高等问题,在各行各业都在兴起新国货运动的形势下远远不符合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消费需求,同时老年人护理产品中又大有学问,需要用心去打磨每一个细节,抓住这样的市场痛点做出感动人心带着温度的产品,让老人们用起来更方便舒适,因此这依旧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行业。

四、发展养老制造业也与我们的文化底蕴有契合之处,海安和如皋都是有名的长寿之乡,这是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得天独厚的名片。

另一方面发展新产业对区域经济跨越发展也有其必然性,同时寻找新产业也是海安企业家的迫切需求,海安以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为主,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些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家,但是当前这些传统行业门槛低、利润低,让企业主意识到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但是让人摸不着方向的各种新兴行业以及潜藏的风险又让他们徘徊不前,苦于找不到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民间众多的资金不知道投向哪里,反而不可避免的流向了房地产、借贷等行业,带来了新的问题。

在发展的方式上,政府划定大的方向,牵头成立行业协会,将有意向发展新兴行业的企业家组织起来召开座谈会,让企业主用专业的眼光去充分调研论证可行性。政府做好服务工作,为他们创造环境,提供财税、融资、智力、数据方面的支持,为他们保驾护航,让企业安心发展。海安有一定医疗器械产业基础,全县也有不少相关企业例如雅周的康洁医疗、高新区的美冠达义齿,采用小规模试点的方式培育发展壮大。在资金上联合企业和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以贴息贷款、以奖代投方式,重点支持。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安于现状要立足长远,每年从利润中拿出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向高新技术突破,逐步转型升级。

近年来招商工作通过领导的远见卓识顶层规划,同志们的拼搏进取,取得显著的成就,然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形势下用新的观念,站在产业的高度迅速切入潜力新行业,解放思想、全局谋划、规划长远,让海安的招商引资工作更上一层楼,让经济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篇四)

本人于4月15日至21日参加**市委组织部在**举办的**市工业园区规划与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培训班旨在通过组织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有关领导在学习**工业园区规划与招商引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学以致用,帮助推动**新区加快建设与发展。现就本人学习心得体会简述如下:

一、**工业园区概况

**工业园区地处**城东金鸡湖畔,是一个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高科技工业园区。该园区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80.78万。园区占**市3.4%的土地,7.4%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首位,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

**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8.1亿元,税收占比达93.1%;进出口总额49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万元;R&D(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36%,人均GDP超4万美元,经济运行呈现主要指标增长平稳、转型升级质效提升、发展动能加速转换的良好态势,综合发展指数、集约发展水平、质量效益指标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目前,**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超过5800个、实际利用外资达294亿元美元,其中,9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56个项目;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45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利用外资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

二、**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发展的特点

通过认真学习,本人认为**工业园区之所以能够发展到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前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高定位,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园区1994年便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是中国与新加坡两个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且毗邻上海,可以承接上海转移出的功能与产业。

二是科学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园区规划建设成功借鉴了新加坡的先进经验,规划一旦确定,坚决执行,不随着政府领导人员的更迭而随意变更。再好的区域,若没有符合规划条件的投资商,“宁缺勿滥”。

三是产城融合,新城与老城互补。园区路街分开,园区主干道不设生活商业区,商业区呈点状分布,每五百米规划设计一个邻里中心,功能齐全,生活便利,通过人员聚集带动产业发展。

四是招商手段灵活多样。园区在长期的招商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有特色的招商手段,如通过行业竞争关系进行招商;根据现有产业的上下游关系进行招商;积极参加各地招商活动,大量宣传园区定位与优惠招商引资政策;积极上门拜访以及充分借助中介机构的招商优势等。

五是较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园区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所有审批事项均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完成。

三、建议意见

**新区迎来重大发展时期,结合培训体会,提出加快建设**新区建议意见如下:

一是**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发展规划要高瞻远瞩,高起点,高规格。规划确定后,要严格按照规划内容实施、布局,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是借鉴**工业园区经验,大力推动产城融合,在引进发展产业的同时,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区域,把人留下来。

三是国有企业在园区建设方面,做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在产业投资方面,可以与央企、地方大型国企合资合作,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布局。

四是创新招商模式,灵活使用招商手段。根据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产业配套情况和各种资源,集中精力抓大项目,以商养商、中介招商、产业链招商。同时,要重视招商谈判过程,以专业方式跟踪落实。

(篇五)

参加此次培训,使我收获颇多。一是要力求在思想观念上实现突破,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需重新思考定位招商引资工作,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前提,多在主观上找差距,在挑战中抓机遇;二是要力求在创新招商引资形式上实现突破,充分利用上门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和以商招商等方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同时围绕产业链招商,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其产业链,因此利用我区一些龙头企业来带动其上游产品的供应商和下游产品的使用上一起来投资,形成产业链,也是非常有效的招商方式;三是要力求在产业对接上实现突破,根据我区产业布局,注重吸引发展业态先进的商贸业、文化旅游业、金融等产业;四是要力求在营造优质服务环境上实现突破,我们必须把“亲商、安商、富商、养商”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通过软硬环境的打造,努力构建吸纳项目和资本的环境“佳地”。

关系就是生产力,这在招商工作中表现尤为明显,我们如要出去招商,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人生地不熟,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能量的关系户,并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取得他们信任和帮助,借助他们的关系和渠道来招商引资。结合官渡实际我认为:一是深入挖掘、创新招商引资形式,做好“以商招商”工作,千言万语不抵落地客商的一句评价,以商招商是最有效的一种招商手段;二是围绕产业链招商,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其产业链,因此利用当地一些龙头企业来带动其上游产品的供应商和下游产品的使用商一起来投资,形成产业链,也是非常有效的招商方式

官渡区招商工作要创新,一要依托滇池湿地,打造养生、养老产业,定位宜居、宜业;二要创新宣传方式,发展官渡饮食文化——官渡味道(饵块、小锅米线);三要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创新建设软环境吸引外资;四要慎重招商引资,保护环境为前提;五要创新招商方法、文化、理念。

第五篇:招商引资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全市招商引资业务培训班的心得体会

襄州区招商局局长 张 昌

(2011年3月14日)

尊敬的市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在全国各地都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竞争态势和发展态势咄咄逼人的严峻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因时利导地举办高规格、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业务培训班,体现了市领导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下大气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本次培训班的授课老师都是与招商引资引资工作密切相关的市直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他们结合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襄阳市情、招商引资工作现状和本部门职能,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作了十分精彩的讲解,他们的授课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切合实际。在两天紧张而充实的招商引资业务培训中,我们系统了解了全市经济概况,产业信息,规划、土地和税收政策与招商引资的关系,还通过学习招商成功案例对创新招商方式方法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创造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助推全市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座的各位和我有同样的感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各位老师的精彩授课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结合招商引资发展趋势、个人工作经验和参加本次招商引资业务培训班的感受,就如何扎实高效地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谈谈四个方面的想法,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精心策划包装项目,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

客商投入,要的是赚钱;政府招商,为的是加快经济的发展。“你发财,我发展”是招商引资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招引方必须拿出能够吸引人的优质项目。一个优质的项目必须要合乎当地的总体规划和实际条件,合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对投入方有比较丰厚的回报率和稳定、持续、长远的发展空间。政府要招引到真心实意干事业的外商,就应该在项目的包装上“做文章”,搞好长远规划,调查研究实际情况,抓好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们襄州区重点围绕农副产品加工、机电汽配、现代物流等支柱产业全产业链条建设,以招商引资促进优势产业集聚,以产业优势吸引客商投资,成效较明显。

为争取实力强劲的国内知名企业浙江兆山集团入驻我区建设机电汽配项目,我们整理了高质量的机电汽配项目建议书,系统介绍了襄州区情、支柱产业、招商引资现状、优惠政策,重点阐述襄州毗邻东风襄阳基地机电汽配业基础好、项目投资回收期及最终 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得好条件,打动了兆山集团的高层管理者,促成兆山集团于2010年4月上旬与我区签订投资3亿元,在伙牌工业园征地200亩建设精密机床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的正式协议。该项目于2010年4月下旬动工,一期建成1.8万平方米的厂房,手动和自动轮毂项目已于当年10月下旬投产;二期精密车床1栋1万余平方米的厂房在建。兆山集团又在去年11月与我区签订了投资10亿元的专用汽车车生产项目,襄州区成为兆山集团在浙江之外的另一大重要生产基地。

此外,我们还借助高质量的物流项目建议书成功引进了鄂西北钢铁产业园项目和南燕油脂农副产品加工项目。鄂西北钢铁产业园项目由上海本昌钢铁有限公司联合上海九天钢铁有限公司、上海红旗电缆集团和上海周宁商会共同投资40亿元,在物流园征地2000亩建设。2010年12月,投资方在我区注册湖北本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实收资金5000万元)。2011年1月,注册湖北宝融担保有限公司、襄阳市宝融钢铁有限公司和襄阳市宝融钢铁有限公司3家公司。其中,湖北宝融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6亿元,襄阳市宝融钢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和襄阳市宝融钢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均为1000万元。

燕油脂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由汕头市南燕油脂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在双沟镇316国道北侧、汉十高速襄樊东出口东侧附近地块征地750亩建设。投资方拟在我区注册4家新公司,注册资金分别为2500万元,总注册资金1亿元。目前已完成4家新公司的名称核准工作,拟于3月下旬来我区办理完所有注册手续,推进项目建设。

二、创建优良的投资环境,打造招商引资洼地。

环境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和生产力,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最大品牌。当前的招商引资竞争力,正由单一的优势向投资环境等综合优势转变。要着力改善招商引资软硬环境,通过加大城市硬环境建设力度,创建绿、美、净的宜居环境;通过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打造“阳光新政”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助商、护商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本地对企业和客商的吸引力,以优质的软硬环境承接项目入驻。当前,打造招商引资洼地,要重点构建“三个环境”:

(一)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让企业投资顺心。现在不是招商,而是“抢”商,招商引资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一套好政策就是一个明确的导向,能使投资者、经营者闻风而动、纷至沓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都可以大胆引用;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试行;凡是上级政策和规定有一定弹性幅度的,都要从有利于本地的发展出发,把涉及企业发展、投资条件、投资者的各种待遇等有关政策放到相对宽松的程度,放到企业和纳税人最满意的程度。只有环境优良、宽松,人家才愿意到你这个地方来,人来了就有机 2 会,才会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项目流。所以,我们都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确保客商和企业的合法利益。

(二)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让老板投资安心。一个地方的治安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招商引资成效。企业前来投资就是为了发展壮大,为了发财。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制环境作保障,连正常的生产生活都提心吊胆,决不会有老板愿意来投资。所以,抓治安,保安全就是招商。要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和侵害投资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整治“吃拿卡要”等不法行为,加强对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使客商能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江苏昆山经济很发达,但也是利用招商引资发展起来的,他们到东莞等地招商,不宣传其他的,就宣传本地良好的社会治安,光这一点就吸引了大量客商投资。

(三)构建良好的服务环境,让老板发展开心。招商引资一定要提高办事效率,优化环境。办事效率高不高,环境好不好,对内关系到凝聚力,对外关系到影响力,对上关系到注意力,对下关系到号召力,归根到底影响到竞争力。办事效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总投资27亿美元的南亚电子项目落户昆山很能说明服务环境的重要性问题。为争取该项目,山东一个很有名城市的市委书记亲自给南亚电子公司董事长写信提出,对项目给予等同“零地价”的优惠,一亩地一块钱。但南亚电子项目最终落户昆山,一亩地20万。为什么呢?是因为昆山的综合环境好,服务环境过硬。可见,良好的环境是招商引资成功与否的重要标杆。我们襄州今后将进一步完善“阳光新政”,继续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着力创建“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环境。力争通过创建优良的投资软环境,达到以情感商,诚信留商的效果。

三、强化招商机制,建设专业化的招商队伍。

招商引资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人”的因素是关键,只有招商人员充满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确保招商事业取得成功。为此,需要从干部任用、实绩考核、资金调配、物质奖励等多方面探索建立招商引资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工作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加强培训,强化招商人员素质。

招商工作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招商工作的特定职能要求我们每一个招商人必须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信息和资料,用一流的招商服务态度来创造一流的招商业绩。招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包罗诸多专业和学科,要做一名优秀的招商人,单纯依靠过去的知识积累很难适应新时期招商工作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招商队伍的任何一员都应当多学、多思、多看。要大力开展各层次的招商业务知识培训活动,聘请专家、学者讲授各地招商优势分析、项目 策划包装、招商礼仪、客商对接洽谈、项目入驻程序、法律法规、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招商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招商队伍努力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理论知识,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修养高、分析辨别能力强、懂经济、善管理、熟悉法律法规、会外语的复合型招商队伍,为推动本地招商引资工作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强化用人导向,增强招商人员斗志。

要坚持把最优秀的人才配置到招商一线,增强招商一线队伍的战斗力。同时,要优先从招商一线选拔任用干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荼的积极性。2009年11月,为了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襄州区委组织部从全区范围内优中选优,一次性选派了4名年轻干部充实到区招商局工作。这几名优秀干部作风扎实,工作务实、业绩出众,为襄州的招商引资工作快速进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几名年轻干部也顺理成章地被提拔重用,一大批年轻干部纷纷要求到招商一线锻炼成长。2010年,我区又任命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原区经信局局长刘勇成同志为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副县级),同时将开发区两名精通招商引资工作副科级干部提拔为班子成员(正科级)。鲜明的用人导向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区已经形成了“招商工作有干头、招商干部有奔头”的浓厚氛围。

(三)细化奖惩机制,激发招商引资热情。

招商引资不仅是快试金石,能试出每一位干部的能力;还是一个分水岭,是能者与庸者层次分明。要通过兑现招商引资奖惩机制,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热情。襄州区在历年考核时,都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各部门、各单位、各镇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分上不封顶。对没有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单位,综合考评得分再高,也不能参与评先表模,增强了各单位尤其是单位责任人抓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感,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在经济上,我们对招商有功人员不惜重金,实行重奖,奖得让人眼红心跳。2010年,区委、区政府拿出1000多万元,重奖了2009年的纳税大户和服务经济发展先进单位;拿出26万元,对6个项目中介人实行重奖。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又拿出了1500万元,对2010年经济发展有功之臣给予了重奖。

客观实际证明,奖惩机制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有利于营造氛围、扩大影响,持续高效地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但我们要根据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出现的新变化,适时作出调整,不断改进完善,把握好度、改进方式方法,使招商引资奖惩机制发挥更好的作用,更好地为服务于招商引资工作。

四、强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确保招商引资实效。

项目是发展的基础,是财政增收的源泉。招商引资真正见到实效,就是要确保引进的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想,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理清思路,明确责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工作 方法,要统筹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加大职能部门协作力度,加强信息的沟通反馈,形成合力,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为项目的落地建设搞好服务,促进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为推动本地支柱产业链条的延伸奠定基础。

(一)建立项目审批立项的快速通道。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完善以土地规划、征地手续、工商注册、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全程跟踪服务。正式签约项目要尽快报批项目用地,配套好水、电、路等设施,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对项目的落地建设要做好计划,排定时间、排定进度,在优质高效服务服务中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益。

(二)明确项目落实包保责任制。坚持实行“一个大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包保责任制,签订项目包保责任状。包保领导和项目责任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为项目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包保项目达到“保开工、保投产、保签约”的要求。

(三)建立项目建设工作定期通报制。要对项目建设工作进行定期通报,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点评,半年一考核、年终总考评,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进行书面通报或者公开曝光,增强项目包保责任和单位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四)制定公正、科学、完善的考核办法,严格兑现奖惩机制。对工作措施不力、责任心不强、完不成落地建设目标的包保责任人和单位,不仅要通报批评,取消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资格;对工作消极、影响恶劣的还要考虑在政治上进行惩处。对工作力度大、项目建设顺利、任务完成较好的包保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奖励,并作为提拔重用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严格兑现奖惩机制,努力形成以项目落地建设成效评价和使用干部的用人导向,真正把社会各界的思想统一到发展大局上来。

项目落地建设是转化招商引资成果的唯一途径,只有抓好项目建设,才能把招商引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才能为地方财政增收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这次招商引资业务培训举办的很及时、很成功、效果很好,本人收获很大。我们将借此次学习培训活动东风,进一步加强理念知识和招商引资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招商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硬化工作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市政府给襄州区下达的招商引资工作任务,为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新进展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下载陈区长苏州招商引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区长苏州招商引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招商引资培训心得体会

    招商引资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东光镇镇长马洪鹏在中共汪清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的悉心安排下,我到汪清党校参加了为期3天的招商引资培训。这次学习培训,学习听取了汪清县各级......

    陈中副区长调研科技工作范文

    陈中副区长调研科技工作 2014年6月3日,翠屏区政府副区长陈中到科技局调研科技工作,区科技局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下属两个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此次调研会。 会上,翠屏区科技局......

    6.25苏州培训考察心得体会

    苏州培训考察情况汇报 东区规划分局 朱 燕 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2009年6月10-17日,在区委组织部、区妇联的组织带领下,本人随连......

    2018年工作谋划和重要项目(陈区长)

    涧西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2018年工作谋划和重要项目 重要工作谋划 1、加大力度推进“9+2”工作布局、“四高一强一率先”工作目标任务落实。 2、探索新型农产品市场的开发与......

    2012苏州卫生系统医院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岗前培训小结 为期一个礼拜的岗前培训即将结束了。这几天,在听取了专家领导们的讲课后,我感觉获益良多。 培训前,当拿到这次培训的课程表时,我仔细的看了一下这几天的课程安排。......

    苏州民办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推荐5篇]

    苏州民办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我有幸成为苏州民办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分学科培......

    苏州会计证培训(模版)

    学习地点:苏州吴中区长桥苏蠡路38号长桥成教中心会 计 从 业 资 格 证 (会计上岗证)一、培训背景: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会计证管理办法》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公司、......

    招商引资心得体会

    招商引资心得体会 农委 徐应全近来,看了不少关于招商引资的成功案例、新闻报道。招商引资带来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对提高地区影响力的作用让我深有感触,由此我联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