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老子》《大学》有感
读《老子》《大学》有感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主张主要体现在《老子》.《老子》又称《道德经》,它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以下我将从五个方面具体谈谈老子的思想主张及我的个人看法。一.对道的阐释
老子关于“道”的理解非常深刻透彻,究竟什么是“道”呢?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无声无形,先于天地产生,道是深邃的永恒的质朴的,虽然看上去虚无缥缈,但是却在冥冥之中主宰着万物。在我们现在看来,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的,老子关于道的主张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这在当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就这一点上来说,老子的思想在当时社会是超前的极具前瞻性。古来道德二字连成一气,但老子从伦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把仁义道德的概念排了次序,依次为“道”、“上德、下德”、“仁”“义”“礼”,所谓“大道废,有仁义”,可见道是极其重要的。另一方面,道可以理解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或者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于人的“心智”来说,“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袭明”,即人们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保持内心的大智慧,讲究返璞归真,进而保持内心宁静。道的力量是无穷巨大的,大道无所不为,万事万物都要遵循“道”,才能认识“道”,比如智者要达到“和其光,同其尘”的“玄同”境界才能算是初步了解其含义。总之,“道”是博大精深的,我难以用只言片语来全面阐释老子思想主张,就此搁笔也好。二.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通过明和昧、进和退、白和辱等几组对立统一的概念来界定道,体现了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通过“缺”“冲”“屈”“拙”“讷”的比较说明清静无为才是真正的历史潮流,体现了辩证法思想;老子通过辩证法思想来谈人生治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充分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以“轻”“重”,“燥”“静”的辩证关系来阐述清静无为的观念也充分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用辩证法思想论述“道”,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主张“知强守弱”,指出无论是做人还是治国都要低调„我简单罗列了一些老子关于辩证法思想的例子可以说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涵盖范围之广,内涵之深,在今天我们也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世界,重新认识世界升华自我的见解,做到格物致知。三.老子关于修身做人 提到修身做人,我脑海中情不自禁的涌现出一个字“水”,我认为这个字最能代表老子关于修身做人的思想主张。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但正是因为它的柔弱,才胜过了一切坚强之物,恒定而永不更改。它甘居百川下流,一起柔弱的品性谦和地包容一切,做到扰之而不浑,澄之而不清。我们可以用几个关键字来概括老子对于修身做人的看法:朴实、纯真、淡泊、宁静、宽容、低调。做人要像水一样通透明静,待人处世淡泊宽容,做到这一点,就不枉为人了!
四.老子的政治主张
老子的政治主张用四个字可以概括“无为而治”,以“无为”达到“无不为”,无为的目的是提出杂欲,超越世上一切的狭隘和偏见,无不为并不是说统治者可以随意所欲,而是更加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国,含威不露。老子非常反对苛政酷法,所以在本书中将“人之道”和“天之道”进行对比来推崇均衡自谦的天道思想,这种民本思想在《老子》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统治者要顺应天意,以自然之理来应对人世,不可违反“道”,并且必须把“道”作为治国的本源。
五.我关于现代社会的反思
现代社会现实是物欲横流,急功近利,追名逐利,与老子的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社会相差太远,可谓可望不可即。社会主义达到共产主义的路还有很长,社会主义社会达到老子的“理想国”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反思,却难以改变,反而把社会推向更加浮躁的境地,所以我们光反思是不够的,更要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
(大学)
通读《大学》后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真知灼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贯穿《大学》的主题,也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解读大学蕴含的为人处世之道。一.格物
格物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开端。儒家强调通过“格物”来达到博学的程度。不“格物”,人就愚昧无知。格物中的“物”包括自然物、事物、书本。我们通过接触天地江海四时,认识人的行为举止,博览古今中外的珍藏典籍直接地学习知识,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水平。但是,我们在选取格物的对象的时候要多加小心谨慎,切勿任意学习而不加选择,古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另外,内心真正的领悟才是格物的根本之道,我们不能只贪图虚幻的形式而放弃对内涵的追寻。二.致知 致知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人的认识潜力,自觉意识到人的善根。在学习上,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更好的选择学习的方法更好的求知。三.诚意
诚意不仅是讲究诚信,更是注重把内心的禀性表现在外在行为之中,它是建立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厚重。儒家所说的诚意是内涵极为丰富的高品位的修身环节。第一:树立自我。做人诚实守信不是做给他人看的秀,而是符合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自我出发,做自己。第二:责己。以一颗宽容之心来看待世间万物,别人的过错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断地反思自我,这样才能做到人情练达,处事如鱼得水。第三:慎独。对于自己严格要求,不要管别人怎样做,我们自己内心要有一竿标尺,用严格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到以诚示人真诚待人。四.正心
面对社会的种种干扰,我们要端正自我,尽量排除各种因素对理智的干扰,客观的看待事物看待别人的行为,不用有色眼镜看人,端正处虑。五.修身
修身不仅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更要“知其所止”,就是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自己的社会角色做人,不要乱了伦理辈分,不要弄的角色混乱。修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贵在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日久便会进一大步,更上一层楼,做人二字,坚持为本。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是一样,凡是半途而废,终究是不能成功的。六.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人有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能齐家何以平天下呢?家聚集在一起变成了诸侯国,诸侯国聚在了一起便成了国家,天下以这样的方式为纽带结成国家,所以治国实际上变成治家,不过这是个大家。统治者治国要以德服人,依法治人,不仅要听民心顺民意,更要修德用贤,一家之主对待别人家的人要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建立大同社会。在当代社会主义社会,更是要和谐待人,和谐处事,和谐入世。
第二篇: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1前几天,我读了《老子》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老子一生中经历的一些事。
老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477年间,原名李耳,字聃,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他写的《道德经》虽然文辞简炼,所蕴含的道理却至深至远,千百年来不知启蒙了多少人的心智。可见,老子对人们影响深远啊!
书中的老子多次提到水,而《道德经》中也不乏对水的赞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我觉得,水的精神是可贵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刚强。正如老子所说:“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啊!”
因为水很柔弱,它没有争斗的心愿,所以它能够滋润万物,使万物茁壮成长。它从不轻视低的地方,总是往低处流。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汇成的,滴水还可穿石,这是水的力量。海上的波浪永不厌倦地拍打着礁石,无私的水永远滋润着万物,这是水的精神。
水从不争强好胜,它能忍让一切。石头挡住了它的去路,它会绕开,继续奔流。它又是那样谦虚,总是往低处流,从而汇成了江河湖泊。然而水又是那样的刚强有力,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乃万物之根本。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生命。水虽然无形无色,但它看似柔弱的力量却超越了一切。水使我明白了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道理。能容天下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同时也使我认识到,在学习上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为学日益。我们才能精进有为,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当今社会中,又有多少像水一样谦虚而又默默奉献的人呢?又有多少人为了名利、金钱而落得个臭名昭着、遗臭万年呢?水是伟大的,它的精神会让人们有所感悟。
读《老子》有感2中国道教故里楼观台大兴土木,重修庙宇,规模宏大,器宇轩昂,道法自然--《老子》读后感。道教是中国的本土教,它把春秋末年的老子抬为开山之祖,老子著有的《道德经》,区区五千字,在世界上,每字平均卖家最高。《道德经》是老子以出世的精神和理念为当权派写成的气势磅礴的入世名山之作,阐扬“道”和“德”主旨。老子在挥洒五千字后西出函谷关,不知所向。后人把老子曾经谈经论道的楼观台作为道教故里,以纪念老子。秦岭北麓的楼观台古木参天,溪水淙淙,竹林成海,是一处求道成神的仙境。以前课堂上听老师批评老子思想落后,总希望社会倒退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深入读《道德经》,发现老师误解了老子,我们也在错误的品评老子。
一、老子在哲学上首先提出“道”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道,这种观点直抵宇宙本体。哲学家和神学家都在思索宇宙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有“五行”之说,认为宇宙由水木金火土五种物质组成;印度古代神学家认定宇宙由地火水风四种物质构成;西方神学家则认为上帝创生世界。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和物质构造的直觉猜想,认为天地万物概由阴阳二气和合而成的冲气组成,既不同于一,又不同于二,故称之为三,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与近代西方实证科学中的原子构成学说十分近似。宇宙之大,粒子之微,都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的构思当中,实在难能可贵!老子提出的“有无相生,祸福相依”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是先秦时代的哲学高峰。
二、在政治上,老子反对战争,主张无为而治。
1老子反对战争,说“兵者不祥”(战争是不吉利的),但又强调要加强自己的国家安全,提出“轻敌几丧吾国”,要有防御之器,不能随意泄露国家机密,即“微明利器”。
2他还重视农业生产,认为“治事莫若啬”。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啬道俭德”,把老子重农思想淹没在刻啬精神之下,啬通“穑”,是耕稼,农业生产,读后感《道法自然--《老子》读后感》。
3老子的无为治国是“无为而无不治,无为而后有作为”,我们要透过“无为”,看到“无不为,有为”的实质。他提出“无为而治,以正治国,不争之德,执古御今,希言自然”。老子告诫统治者不要横征暴敛,穷奢极欲,挥金如土,致使民不聊生。忌好大喜功,胡作非为,折腾老百姓,用打击、镇压和杀人作为统治手段,因为“民不畏死”,即“有为难治”。治国不要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当政者要总结古代治国方法,“以古御今”,“不争善胜”,“报怨以德”。这样,才会使国民回到小国寡民“尊道贵德”的悠然自得中。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并不是老子认为历史倒退到古代好,而是希望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恬然自乐。
4在政治上,老子还提出“大国以下小国”的国际关系思想和主张。即大国不要鄙视小国,应当高姿态,屈尊俯就,自觉处于雌伏地位,以得到小国的信赖和指靠;小国尊重大国而见容于大国,大小国能满足各自述求,各国才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在今天世界西方各国提出的“中国威胁论”妄言中,中国睦邻友好,和很多小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妄言不攻自破。
三、人生理念上,老子的清虚自然思想更是从古到今人生哲学中的绝唱。他提出“致虚守静”,上善若水、功遂身退、归真返璞、道法自然、少得多惑“等思想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大变革中,疲于名利、金钱等物欲、欲横流中的醒目镜。告诫人们当身存长命,顺应自然,不争不抢,甘于像水一样谦下、不争、涵容、柔弱,应变自如,其结果是”若水胜刚强“。做人应该”知人自知,自知者明“"天长地久”天地无私故能长远,长生长存,人应自知谦退,反而能赢得别人的爱戴,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要虚怀若谷,知足知止,认识到“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远离五色五味,不被名利困扰,珍惜生命。为人要善良,讲话实在,学业专精,向圣人学习“不争之德”。“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看老子,他讲的不争其实质是一种稳妥积极的顺应自然的争,是一种存身之道,是“上善若水”。老子被尊为神,名副其实。
读《老子》有感3故唯有馁心平静有力的人,才能活的优雅、从容,活出生命的质感和丰富意义。
《老子》读毕
《老子》读毕。《老子》凡五千余言。去年数次欲读,数次搁置。遂拖至今年始读。五千言,读来并不费事。然要真正悟透学懂,谈何容易!掩卷细思,颇多感慨。
司马迁《史记》之《老子韩非列传》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由此可知,老子著书,其目的,乃是“见周之衰”.老子所在之春秋时期,就学术而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社会而言,则是礼崩乐坏,世风日下;各诸侯国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老子不愿意见到社会之如此。便倡导无为而治,返璞归真,崇尚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传世,两千余年。自其传世,则与儒家一道,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社会道德、政治理论、伦理教育方面,儒家占统治地位;然在哲学、美学和艺术创作方面,道家之思想的影响远远大于儒家。亦即,儒家文化在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的学术领域中具有主导地位,然而,道家则在那些具有强烈思辨色彩和需要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术领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可在《庄子》中得到最好的证明。《庄子》其想象之丰富,语言之精美,于先秦诸子,当属第一流。
以道家思想为主发展而来的道教,也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与儒家、佛教,相互融合,相争相竞,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可谓道家之作用和影响力之不大。
两千年来,注述《老子》,成了一门没有尽头的研究领域。注述《老子》也成了古今许多研究者的终生事业。然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诠释《老子》的真意。五千言之《老子》,后世注者恐怕不止五十万,五百万言。其精义之深之广,夫可见尔!
《老子》无为而为,深奥难懂,作为道家的开山鼻祖,实在是玄之又玄。然而,不读《老子》,终将是一生之遗憾。读之而不懂,就像吾辈,则在意料之中。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专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永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寥寥数句,近言《老子》之真义。
《老子》于我我读《老子》,只为知其大意,非为深入研究。故粗粗略读而已。与《庄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一样,该等经书,非长期研读、反复研读、静心研读,而不能知其精华者也。苦于古人著述,今人书籍,外加电子信息,浩如烟海,充斥各个空间,人目力之所及仅九牛之一毛而已!于是,感昔日光阴虚度之太多,慨人生在世时间之太短。唯有不再虚度,抓紧一切时间,日日研读经史子集,时时关注时事变化,方能读得自己称心如意之书籍,也不至于活在历史中而与当下决裂也!否则,真的成了活在当下的古人了,成了食古不化的古董了。
由是,我倍感人生于世,经事之少,读书之少,学问之浅。又观世人宥于抱怨焦虑,徒耗时日,浪费生命,实是可惜可叹。故唯有馁心平静有力的人,才能活的优雅、从容,活出生命的质感和丰富意义。《老子》曰:“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又云:“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又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此之谓也。
人生的真义,到底为何?以守道不争处世,则天下莫能与之争,概为待人处事之原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概为生活之原则。功遂身退,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概为对功名利禄之原则。
《老子》实为一本修身处世、待人接物、齐家治国之大百科全书,虽深奥玄黄,却一定能常读常新。经典之为经典,于此可见!
读《老子》有感4《老子》二十七章中有这样一句话: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读《老子》有感。”
“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这易于被人理解、接受并提倡,但对“不善人”,不但不批评,还要当作我们的镜子,用“不善人”这面镜子照出自身的缺点,以便于改正、提高自己,这不容易做到。
难怪孔子说老子是一条龙。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也说过类似的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我们基本上能做到把“善人”当做老师,当做榜样,能做到“见贤思齐焉”,读后感《读《老子》有感》。但若把“不善人”当做镜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度量,相当高的涵养和精神境界。
我们之所以很难做到“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见不贤而内自省”,一是对坏人深恶痛绝,二是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
惟其如此,我们如果想真正的提高自己,就更应该正视自己、解剖自己,让正义之光照亮自己,让先贤的智慧唤醒自己,让恶者之行警戒自己,让道德的力量约束自己。扫除心灵上的任何藩篱,抹去心境上的所有尘垢,还一颗清纯空明的天然之心,做一个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的自然人。
读《老子》有感5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文学大师。在这众多文学大师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等。而现在我读的这本书,就是那闻名天下的老子毕生的道义总结,让我来给你们娓娓道来。
这本《听老子讲道》总共可以分为几点来诉说。
一、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这个词很多人都听过,但是真正去理解它的却寥寥无几。许多人字面解释说:大智若愚,就是非常聪明的人好像很笨一样。然而这个解释对不对呢?答案是肯定的,没错,大智若愚就是看上去很傻,不介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愿意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这也就是成功者所为。别人不愿意操练,他就要更加努力地去操练;别人不愿意做准备,他却更加勤奋地做准备;别人不愿意多付出,他就多付出。所以,他成功了,而那些天才,聪明的人却没有成功,这就是大智若愚。
二、“无”胜于“有”
看着我这个标题,很多人会嗤之以鼻。无怎么可能会胜于有呢?无不就是什么都没有,一个穷光蛋吗。我只想对这些人说:“是的。”没错无就是一无所有,但是,一无所有也意味着没有痛苦、悲伤、悔恨等。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少妇坐在河边哭泣,哭得非常伤心。一个路人看见了,就走过去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少妇哭着说:“我的儿子死了,丈夫把我赶了出来,如今我走投无路,一无所有了,我觉得生活实在太痛苦了。”那个路人问:“那你出嫁前,觉得痛苦吗?”妇人说:“那个时候我无忧无虑,过的非常快乐,不知道痛苦是什么。”路人就说:“对啊,在你出嫁之前,也没有丈夫和儿子,但是你一样过的十分快乐。如今你这么痛苦,可见不上没有丈夫儿子这件事让你痛苦,而是你自己的心。”人生便是如此,我们总是去定义人生:拥有是幸福,失去是痛苦;得到是快乐,放弃是哭泣。所以我们才会去害怕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怕这一切不能永恒,所以就紧紧地去抓住它,不让他离我们而去。但是,抓的越紧,失去的也就越快。所以“无”看似一无所有,但是它却比“有”要拥有的多得多。
三、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是老子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上善若水的意思大多数人知道,我就不多说了。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就很好的说明了人的天性,人都是喜欢往高处走的,没有人喜欢鞠躬尽瘁,谁不想当大哥。但是,做人不能总想着当大哥是把,做人就是要像水一样,甘居下位,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与世无争。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非常难的,也正是因为这般的困难,凡是能达到这点的,已经算是超凡脱俗了。
四、适可而止,学会止步
适可而止,这四个字,说起来十分容易,可是做起来,却很少有人可以做到的。我们当今的生活,比起我们的父辈、祖辈,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好太多了。但是当你去问“你幸福吗”这个简单的问题时,却很少有人能露出一个开心的笑容点头称是,因为人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没有完成的事上,如婚姻不理想、工资不够多、房子不够大、车子不够好、饭菜不好吃等等。人们总是在抱怨自己得到的还不够多,总是想得到的更多、更好。人生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著名的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对于一个人来说,生活需求是很容易满足的,无非就是一日三餐,一个房子,一张床等等的小东西。但是永远都填不满的是人们那无边无尽的贪念。其实,人生在世,所需不多,因为,你只有一个胃。”可悲的是,现代生活中不知足者总是多过知足者,他们往往认为幸福等于财富。然而过度地去追逐名利,就好像多米诺骨牌,一个贪念升起,就会产生一连串的贪念,环环相扣,没有尽头,但那无穷无尽的欲望只会让心越来越累。财富究竟是什么?永远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身外之物!
在这之后,我这想说一个道理: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有得必有失,有舍必有得。得到的时候,想不失去,拼命保护,也是留不住的。舍弃的时候,想不得到,一直拒绝得到,上天也会在下一次给你更大的礼物,你逃也逃不掉。这就是一句话说的“是你的总是你的,逃到天涯海角也无所遁形;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你拼命争取也无济于事。”你只有失去了,才会得到,懂得得到的道理。
读《听老子讲道》,笑对幸福人生。《听老子讲道》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财富,还有那对灵魂的升华。
读《老子》有感6其一,王蒙的语言太罗嗦,老子的帮助读后感。也许是王蒙老了,爱絮叨,老年人大都如此;也许是王蒙怕读者不明白他的意思。总之,他颠三倒四、翻来复去地说了又说,不厌其烦,却让人读着有点烦。王蒙充分发挥了汉语的优势,而且耐心地把读者想像为小学生,运用了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来解释描述同一件事,让人实在难以忍受。
其二,王蒙还是没有彻悟。书中,王蒙一再强调自己现在很超脱、很看得开,彻底想明白了。但字里行间,可以读得出王蒙还是很看不开的,他还是有些火气,有些怨气,象是受了委屈的孩子,虽然想表现得豁达大度一点,但言辞间总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真实感受;又象是失宠的佳人,虽然想显得淡泊从容一些,但却忍不住为花落而伤春。读过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南老则真正是通家,是了家,其言辞柔和,不偏不倚,心态淡定,无欲无求。王老勉之矣!
其三,王蒙的解读并没出什么新意。王蒙大约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也说明这本书主要是结合个人的感受来谈老子。如果王老能立足于亲身感受,而不囿于自身感受,舍弃卿卿我我,解悟大道无边,那这书就真有价值了
这段话让我想到了钱钟书先生。“文革”后的学术界,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继往的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难免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但知他的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钟书先生在大楼门口遇到别人,也总是面带微笑,点一点头,侧身让对方先走,不管先来后到,不管熟识与否,也不管是不是后生晚辈。这是一种有内涵的优雅,而这种优雅在有教养的前辈中十分普遍。
钱钟书先生长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却能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待人谦逊有礼,我想这便是宠而不惊的典范了。
谁都明白,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你有得意的时候,但你不可能永远得意。你也会有失意的时候,但也不可能永远失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达此境界者非钱钟书一人,我又想到了司马迁。
司马迁因为李陵辩护而遭飞天横祸,受辱腐刑。忍受如此屈辱,是什么力量支持司马迁勇敢地活下去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进而发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的千古名言,而且自比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是秋》”,立志做重于泰山之人。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幽而发愤,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正是以修国史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才使他从逆境中奋起,而且表露出强烈的自信心。
在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不可能都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时常与“事与愿违”、“逆水行舟”相伴。如此潮起潮落之中,关键是要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快乐,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挫折和痛苦。只想着“如意”,不付出努力,不经历曲折,是不可能“事成”的。因此,一个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需要有经受成功、失败、得宠、受辱、幸福、痛苦的准备,因为这些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历程。保持一颗平常心是一种感觉和心态,是世事泰然处之的品质,是一种自信和成熟。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做起事来才能游刃有余,达到一种“胜似闲庭信步”的状态。
明代洪应明说过: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每人都应淡泊名利,不应以一时荣耀而忘形,不应以一时屈辱而自弃。愿你我之心皆如海阔,皆如天空。
读《老子》有感7癞蛤蟆已经读完了很久,其实这本书我一直都在跟,说句实诚话,我一直都不是很喜欢烽火的太监习惯,最初的极品,然后是陈二狗,还有那本完全就没打算写完的桃花,还有林林总总的。
很多人都觉得癞蛤蟆没写完,赵甲第在后面的红顶商人的部分也几乎只是一笔带过,但是这些都不妨碍我觉得癞蛤蟆是一部好小说,一部能够令人深省的好小说。
首先要说的第一个人物可能不太讨喜,就是那个精明世故的谢思,有个词儿怎么说来着?无独有偶,我在高中时候也遇到一个拜金女,长相自然是好看的,最后还是因为我没钱和我分手了,我也不觉得自己怎么穷啊,论学习,我自然比不上赵甲第这种妖孽,但是好歹作文还算拿奖到手软,玩儿乐器也玩儿得麻溜的,可是偏偏别人就是瞧不上我的没钱。
这都快三年的时间了,其实我心底有憋着一股气,总是希望自己没有那个女人一样过得好,活得精彩,最起码也得像《极品》里面的柳云修的那句男儿不苟活于世其实哪一个男人不是再受了这些**的情伤才真正成长的?
在那个岁月,也是打架,抽烟,喝酒度过的,好在我没有像那位小景哥跑去云南什么的玩儿赌石,如今我也是一名大一的学生,而当初的那个女孩儿却是连大学都没上,这算不算是阴暗的想法?呵呵。
第二个我想说的人物是老校长,特别是老校长在赵甲第那一届开学典礼上的那番发言,曾国藩说立言立功立德,其实老校长这一番最诛心却也最不诛心的言论不就是在立言?凭什么?凭自己?这句话说出来,写下来,可不就是费点墨水,费点口水,可是做到,要付出多少的汗水?我读的大学只是一个专科,算是高考不如意的那种人士,但是看了这段话之后,我真是觉得自己应该知足,应该为了自己的未来去努力,不就像陈靖,李檀还有赵鑫这些人?虎人多出屠狗辈,但是真是这个理。
我在读癞蛤蟆的时候,有一些细节总会反复去体味,读个十遍二十遍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每一次读的时候都会感到鼻子微酸。
那就是在金海**之后赵甲第受伤住院,远在加拿大的商虹去看望小八两的时候,老实说,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是真的流下泪来,从年初至今,无论面对何种突如其来的坎坷,窒息的压力,无形的重担,切肤感受到何种的冷眼和炎凉,哪怕是挨了两枪都可以在外人面前去自嘲几句的赵甲第,猛的一下子就红了眼睛,嘴角扯动,微微濡若,却没有喊出声音,没有喊出那个最平凡不过的字眼,儿童时代过后,少年到青年,不漫长,但说短暂也绝不段在的整个十年,赵甲第似乎忘记了如何去跟眼前的人撒娇,偶尔的一些跨国电话,他总是不知如何开口,更不知如何结尾,大多以沉默为结局,将心比心,赵甲第成熟么?成熟,当然成熟,金海**怎样的一个波澜壮阔江山如画,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成熟的年青男人,却在妈妈面前哭鼻子,算起金海**这一年,赵甲第也才二十出头,换位一下,任何人上去,都很难比赵甲第做得更好,蔡言芝说赵甲第在金海**中不知天命而尽人事,有多难?细数周围二十岁出头的人,在家当啃老族的数不胜数,视吃父母用父母理所当然,赵甲第一声带着哭腔的妈中,有时蕴含了多少种感情?
再有赵甲第挨了两枪去见蔡言芝的时候,我是真觉得一个爷们儿能够做到这步值了,赵甲第是枭雄么?这个定义自然是不好下,论隐忍,他比不过赵太祖赵鑫,连自己都承认否认也没有用,更是比不上膝下无黄金陈青帝,论韬略腹黑,更比不上恐怕一辈子都找不到一个真正朋友的叶无道,可是我却偏偏觉得赵甲第活得更真实更为丰满。周幽王有烽火戏诸侯,可是赵甲第却是能够靠着这挨的两枪拿下上海竹叶青蔡言芝,他有算到这步么?我觉得大概是没算到,但是我觉得就像老佛爷说的,一个男人成功与否,看的不是他的顺境,而是逆境,敢不敢有担当,敢不敢肯付出?一个男人的品行如何,言尽于此。
还有就是在赵甲第继承了金海的庞大基业,在全书的后半段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是和天字号狗腿韩道德的一段对话,其中一句话依然值得让人去深思,很多人都不懂赵甲第为什么会来个态度大变继承了金海,原因无他,因为父亲白发了。
不孝,敬鬼神无用。
真应该看看现在社会上那些不愿意赡养老人的人,是不是应该拖出去直接枪毙掉。
在赵甲第所有的女人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沐红鲤,可能和赵甲第一样对这样的文青范儿比较足的女人没有抵抗地,或许也是因为沐红鲤这样的女孩儿在生活中更显得常见一点,因为我遇到的女人之中,没有王半斤这种疯疯癫癫但是能够称为天字号狐狸精的女人,更没有像东莞妹金枝玉叶李锦枝这样的大家闺秀,可能很多的男人在少年时到都对着那个在台上孑然一身唱着孩子的女孩儿念念不忘,可能他已经记不清楚她的模样,可能他已经被世态的凉薄磨平的棱角,但是可能那一首《孩子》直到很多年后的梦境中,依然会回荡。
我忽然觉得还有一个人必须得说一下,就是本书中最大的BOSS赵鑫,金海实业的缔造者赵太祖,这样一个男人,无论是做老公还是父亲都是一件幸事,可是反过来讲,我们有没有想过努力成为赵鑫那样的人?赵鑫先年在东北闯荡,吃了多少苦?恐怕不比陈青帝来得少,连赵甲第也都说,赵三金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牛掰的商人,就连《灰色》一书中都说赵鑫无意间让很多寒门出人头地,天字号凤凰男陈靖说过他早年看他媳妇的世界,就是在阴间看阳间啊!这一句,何止是在说陈靖?李檀,陈靖,赵三金,哪个不是遭受到了无数白眼才在这个丛林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
读《老子》有感8《老子》的书,种类颇多。关于生死的,却仅此而已。刚读到这,我十分奇怪,生,是很坚强的;死,才是柔弱的,老子为何要颠倒过来呢?其实,并非如此,我仔细思考,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在生活中,你只要活着,难免就会有挫折、饥饿、疾病……折磨得你痛不欲生。这,自然会令你感到生命的脆弱,你的生命力即使再顽强,也经不住时间的消磨,一个人或许只会到死才明白:我的生命原来如此脆弱不堪!
相反,死亡是永恒的,更是一种特殊的解脱,你一旦死了,就再也用不着饱受天地的不公,用不着去体会世道的沧桑,用不着去感受人世的苦与酸。死亡后,你就再也不要受疾病的折磨,受别人的嘲笑,受命运的安排!死,岂不是很坚强吗?
不过,这固然是一种消极态度。因为,如果死亡如此美好,那全世界的人都去自杀算了,老子这样说在于还有另一个道理:柔弱胜刚强!
是啊,生固然脆弱,但它有它的脆弱之美!一个人徜若不经历挫折,又哪来收获?如果生是永恒的,是坚强的,那么,文字就没有意义和价值了,哪部著作不是作者受尽苦难写出来的?中国古代,哪位诗人不是官场失意才写下了千古名作?李白、杜甫二人一个流放到边疆,一个逃亡到边疆,方才写出到现在还令人啧啧赞叹的诗句,李后主和李清照,又都是北上南下后才大展才华,他们的生若是紧强的,那就绝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生也柔弱,死也坚强,这句话并不是在批评生,而是老子发现:只有饱受苦难,只有充分体会到生的脆弱,才能成为人上之人!
因此,现在才会有家长把孩子托给特困家庭扶养,这和老子这句话是一个道理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谚语或许也是从老子这句话里引深出来的,但没有老子的彻底,老子这句话用我自己的一句话说便是:如果“生”没有挫折,不脆弱的话,那么,它就不配做“生”!
第三篇:读《老子》有感
徐超 30707094 广告092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
本来想写成《老子》批判,因为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总是对传统思想文化抱有一种莫名的崇拜和自负,这种崇拜和自负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获得某种心理的满足中的同时,对社会事务抱着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裹足不前和无所作为。当然,这也与中国社会的特殊生活环境有关,因为社会总是由统治者掌控着,除非知识分子能够站在统治者角度思考,如果站在客观公正的社会立场,知识不仅不能带来个人的益处,也无法带来社会益处,相反,完全有可能让知识分子本人甚至牵连家人招致灭顶之灾。明知不可为,当然就只能带着一种嘲弄的态度看着统治者屠毒社会,连带让治下平民百姓共同走向毁灭,悲叹社会可怜的命运。
不能对古代哲人保持一种理性的批判,不能把古代哲人一些理性思考加以促进,不能按照良好理念具体实施和架构社会制度,总是生活在古代哲人的阴影之下,甚至把古代哲人的认识当作理所当然的先验的保持自己虚荣心的僵化观念,那么社会就永远无法进步。
但是,由于本人对《老子》表达含义存在理解的模糊,为了更加确切地把握《老子》要表达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细究考究,所以一时还不敢托大,因此也就把帖子名称称为有感。
原来读《老子》,那是把它当作经典学习,就像一个学生囫囵吞枣的诵读。近来读《老子》,只是出于一种东方知识分子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推崇的内在好奇心驱使,因为本人毕竟是在业余时间对《老子》进行解读,对于《老子》当时的社会环境,老子本人所受文化影响,老子时代人们的表达习惯,都有许多未知和疑惑。况且,在现今,世界文化受西方的影响极其巨大,西方文化中那种依据理论提出的理念和架构方式,指导实践和应用,并形成一种能够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结构,并在已有架构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和调整,这些西方思想方法,已经极大地影响了世界。任何理论如果没有找到实证根基,那么仍然是空泛无益的,理论一定要带来应用才能够体现理论的价值。估计东方式学者,在从《老子》等诸子百家的灵巧智慧思维中不断开悟提升而产生某种幸福满足之外,对于怎么形成具体的社会关系框架实现老子设想,还没有太多的空间和能力去做。
中国的知识分子把尊严(也就是面子)看得很重要,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自由和活跃环境中产生的思想不仅让他们痴迷,而且也能让他们在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冲击面前保持住一份东方学者应有的特色和矜持。当然,东方知识分子从来没有意识到,东方文化从来就不是平民的荣耀外衣,在中国古代,不管你学识多深,如果离开了统治者,你就是一个寒酸的“孔乙己”,自以为高人一等,却里外不是人。在平民百姓看来,你就是一介腐儒,在统治者看来,你就是朽木不可雕也。
我们可以相信有些中国的学者是对同胞具有悲悯情怀的,他们希望君主与平民能够各此做好自己的角色,相安于事,让社会稳固发展。由于君主对社会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人,所以学者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进言,让中国每一届君主都是圣君。他们能够以宽广的胸怀,以睿智的智慧,体恤平民百姓。但是,可能吗?
统治者们首先是通过暴力得到自己崇高的社会地位,这就是老子说的“夫兵者,不祥之器也”,“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告诫统治者,你的暴力本来就是对社会的破坏,是一种违背人性的东西,不要因为自己通过暴力战胜了其他人,就忘乎所以,接下来和平统治天下更困难。作为学者的老子,确实是对统治者推心置腹了,一切都为统治者着想,一切都是关怀着统治者。这种总是站在统治者角度思考、看问题,大概是东方学者从祖师爷的老子等人那儿带来的永远无法消除的“忠心”。
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我们就来看看统治者是怎么被宠坏的吧。统治者的地位的形成从一开始就脱离了老子这样的学者的思维逻辑,在战争中,统治者就是凭着不断把别人踩在脚下,才让自己有崇高的地位,要是统治者不随时打击对自己造成威胁的敌对力量,随时让自己保持高度警惕,他的地位就必然受到各种威胁。所以统治者随时都必须“用兵”,当然这种“用兵”可以只是保留一种威慑力量,就如“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为了在和平时期保持住崇高的地位,统治者还必须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规则,如“君无戏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随时都有取人性命的威严。当然“礼”的保证对于维护君主威严也很重要,尽管老子提倡统治者“无为”,也就是让统治者不要太过干预平民生活,不要强制平民对自己行如跪拜的礼,但是统治者甚至一旦习惯了别人的跪拜,突然让人不跪拜,君主还真不习惯,并迅速由别人的不跪拜想到别人是想“犯上作乱”。清朝时,英国特使马尔戛尼来到中国,当时的乾隆就规定必须以跪拜礼会见,因为特使不跪拜就意味着清朝的“王化威严不能够披于四方”。
对于统治者慢慢形成高高在上的思维定式,老子也是有提醒的,“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就是让统治者不想总接受别人的吹捧,这样会慢慢被吹捧冲昏头脑。到君主坐上龙椅宝座,旁边人说话甚至连说话都必须讲究了,哪怕在你甚至对统治者的微词都会让统治者不高兴,并迅速形成对自己崇高地位受到威胁的联想,结果,自然就形成了一种敌对情绪,凭借着权力,这种敌对很快就可以停歇,权力治人那是太轻松了。
君主毕竟是装成神的人,是人难免存在隋性,例如不想上朝,例如玩玩斗蛐蛐。如果你竟然因此就去劝诫这个掌握每个人生杀大权的“君主”,想让“君主”为千秋万代着想,勤于政务,那么,你的生命就随时有危险,这也是为什么有“伴君如伴虎”一说了。
老子对统治者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的学者了,想不断让统治者开窍,“不言之教,无为之益”,都是让统治用行为对社会示范,用宽容和尊重来让社会自我发展,也让统治者尽可能保持长久的统治。老子对统治的出谋划策可以说是一种悲悯的情怀了。但是结果如何?统治者偏偏就听不进,因为统治者是用暴力手段取得政权的,他们凭着那套权谋之术取得了成功,让自己占有了天下,取得了江山。当然,他们更相信权谋,更要主动出击,用强力驯服他人和社会。
尽管《老子》总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耐心规劝,但是其实从一开始,老子就站错了位置,错了问题,老子一点也没有意识到统治者从暴力得到的生活的哲学逻辑,就是与老子的哲学逻辑相违背的。作为真正的学者,考虑应该是让社会怎么来钳制握有权力的统治者,让统治者意识到社会的稳定生存就是一种成员的彼此尊重和关注,是一种对每种社会争斗带来严重后果的制止,让社会冲突能够在不造成生命和财产太大破坏的规则下进行。
不能相信救世主,也没有圣君,他们本来就是凭着践踏别人的肩膀上升的。圣君如果不践踏你们,他们又怎么能够“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社会的每个人都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为了自己的正当权益,为了社会的生存正义,为了让不长期受统治者的盘剥,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来抗争,让统治者意识除非人类平等地同生共存,否则就是共同的毁灭。
对此,西方的社会学者考虑就更周全,除了提倡社会文化道德,给予社会成员正确的合理的生活观念影响,让社会成员在内心里自我约束,变成一种自觉行动之外,外在的约束同样不可缺少。幻想“圣君”,“恩赐”是可悲的,也许你对君主的吹捧让你得到了好处,但是,在你得到好处的同时,必然有人有所失去。无端的得到和无端的失去,都如“抢劫”和被“抢劫”,最终就是一场反抗被压制的生死搏斗。
让民主自由法制精神进入我们的东方文化和生活的天空,建立起一套人类共生共存的良好规则,让每个人尽展所长,让人类在分工与合作中不断前进。其实《老子》一直提倡的“无为”的真谛就是统治者给予社会充分的自由,只有人们拥有足够的自由,人们才能把精力放在自我强化上。老子同时说“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如果想为天下大事打算,那么你就必须具有足够的能力,让人们来对你加以判断选择。没有足够的远见,没有足够的心胸,不能如老子说的“去甚、去大、去奢”,如果想强行取得“天下神器”,那么,社会将处境危险,“覆巢之下无完卵”。
第四篇: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
1.又是人生三步路以外什么都看不清
2.一个人在一生中遇到的偶然因素太多,意料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杰出的头脑,能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及时的寻找到那个通向成功的”道”只有有杰出的思路才有出路 3.时尚可能不会成为经典,但经典永远是时尚
4.“德”——就是从“道”里面悟出来的东西,道——就是一个脑袋在十字路口,做选择。从人的道里面悟出来的东西就是道德,从畜生里面悟出来的东西,也就是那个德行 5.重生、贵生、爱生——老子的核心
6.人或者是痛苦的。“无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要不痛苦就消灭肉身,像王国维、海子那样——专气致柔,——求得精神的飞翔。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有好多大学生不会因为失恋而自杀,多少企业家不会因破产而自杀,好多…… 7.至虚极,守静笃。——对于当代大学生很重要,认真理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难道这是看破红尘?我不明白……老子说:知足者富
8.五味,令人口爽 9.知止不殆 10.11.12.时刻保持一种赤子之心 无为无不为 13.
第五篇:读老子有感
回到原点之上善若水 ——读老子《道德经》有感
读老子,我可以毫不犹豫骄傲地说,我在读人生,我在读人的本真。在老子的《道德经》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八章的“易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在这一章中,老子以大自然的水来喻人、教人。他用水性来比喻高尚道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微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与不争。在我心里,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与别人争功名利禄。
很喜欢上善若水这句话,“上善若水”的哲理教导我们做人要有水一样的美德。水善利万物,是其宏德;利而不争,为其谦德;处下守卑,为其厚德,水之极善也。这将水性与人性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理想生命中的真善美的统一。老子关于“上善若水”的论述对后人道德修养与立身处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做人应该宽大为怀,宽容为尚。不以一孔之见而自执,更不以一时之利害、得失、荣辱、是非而耿耿于怀。凡事都应超脱达观,善待万物。
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里,让我们放慢奔走的节奏,用犀利的眼光好好审视一下现今的我们吧!
在习总担任国家主席以来,一直在严抓贪污受贿的官员,而接二连三的官员腐败现象的暴露,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中国的官员总离不开一个“贪”字?为什么他们不能秉着一颗善心当好人们的父母官?为什么他们为了身外之物的钱、权而抛弃心底最有价值的道德呢?一系列的问题犹如泉涌般恶狠狠地质问着我,而此时的我,只能在老子的《道德经》的道德海洋里才能够有些许呼吸的空气。曾清晰地记得在报纸上看过一篇一位被捕的贪官写的忏悔信,但着实让我惊讶的是,他的第一句话便是引用了康德的至理名言:“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既然心存着道德,心存着善,又何以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呢?有人说,贪官的命运只有两种,一种是被揪出,另一种是即将被揪出。但愿所有的父母官们能坚守着心中的道德,做人如水般清正纯洁,为官清廉,不为功名利禄,无与世争,回归本我,上善若水。
不仅有官员离善的原点越来越远,老百姓也有不少做离心运动的,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不谈别的,就仅仅一件小事,路边老人跌倒了扶还是不扶?曾有好心善良的老百姓秉着一颗上善若水的心去帮助他们,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良心居然被无情地当狗肺,出于好心却要被恶人狠狠地敲诈一笔,这是何等的道德良心啊?如今的社会,扭曲的道德、被变味的善良在物欲的世界中以变得越来越可怕。人类的思想似乎已经回不去善的原点了,那“人之初,性本善”现在已经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我实在不敢相信。然而,生活、人生就是圆周运动,最初的起点也便是终点,人们在善的起点越走越远,终究会回到善的起点的。在回到原点时,似乎只有自己是真实的,从前不道德的繁华也早已在秋风的瑟瑟中归于泥土,回到原点,往往留下的只有悔恨与无法原谅。既然这样,何不在坚守上善若水的善道呢?
其实,老子的上善若水教与我们应该乐善好施,奉献社会。当今社会,每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人做人处世必须有利于他人、有利于集体、有利于社会,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也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更高层次上来讲,一个人努力为善,乐善好施,奉献社会,并积极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才能成就自己,实现并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能成就水的美德,相反,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想问题、办事情只从人的一己私利出发,只利己而不利人,甚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这样不仅个人无法立足于社会,更会败坏社会的道德风气。
上善若水,善德的流失,拥有灵魂的我们决不许就此放荡不羁、置之不理。让我们在老子上善若水的春风中沐浴阳光,以水为镜,找回本我,回归善的原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