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传媒学院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赴传媒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11月下旬,我参加了总台组织的“××市广播电视系统新闻业务培训班”,在浙江传媒学院一周的学习过程中,各种新思维、新理念让我受益良多。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专家教授和来自优秀媒体的一线资深媒体人的新鲜观点也让我大开眼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蔡国栋教授所讲的《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内容生产》。
蔡教授从势、道、术、器四个方面,向我们详尽地讲述了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内容的生产。
一、势,即形势,趋势。
他分析,目前国内媒体融合可分为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内容产销融合、节目形态融合等五种类型,并呈现出大传媒与自媒体交相辉映、高科技与低门槛息息相通、脱媒化与泛媒化风生水起等业态新动向。在大媒体时代出现了跨平台、跨媒体、跨地域、跨国界、跨行业、跨产业、跨所有制的新特征。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精神是以人为本,新媒体时代是大传媒与微媒体交相辉映,高科技与低门槛息息相通,脱媒化与泛媒化风生水起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的生存发展,需要我们“看清、想明白、做到位”,用互联网思维洞察互联网时代,发扬互联网精神。在互联网中,被“互联”在一起的有信息、知识,有资源、价值,有终端、通路,但其中价值最大、最具生命力的资源还是无数在线的网民和机构。互联网在本质上是一种涵盖全人类的关系型宏观结构,而“微博”在本质上是一种联系无数网民的关系型微观运用。“微博”对于“关系”的影响和作用,从根本上是与互联网的本质属性、技术性质、历史趋势完全一致的,因此可以轻易的凝聚、撬动、激发和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力量和庞大资源,这也是微博迅猛爆发的根本原因所在。未来互联网的网站将被无数的个人在线关系与信息平台所替代,这些平台按照由某种社会公权力所确立的标准,被强制集成到某种形式的个人终端设备之中,形成不折不扣的、人手一个的“自媒体”。
二、道,即理念、思路。
自媒体时代的媒体从业者要有“危”与“机”的意识,要善于以新思维来做传统媒体、以新思维来做新媒体。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自媒体(we media),新媒体时代掀起的变革可谓风起云涌,它包含着全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无尽的挑战。分析其由来及基础,探究其意义和影响,才能够正确应对形势,找到融入这个新时代的路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书写网志、拍摄照片与视频,他们也都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记者”;博客、BBS 论坛、电子邮件、QQ、MSN,都可能成为即时新闻的消息源。于是,“草根媒体”颠覆了以往大众媒体或专业报道机构垄断新闻源的局面。
作为广播电视行业的从业者研究自媒体优势特征,汲取其具有独特价值的内容和形式,作为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借鉴与补充,这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势在必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世纪末“你说我说”的广播模式,到本世纪开始至今“说你说我”的模式,每一次自我调适的结果必然伴随着市场和受众的积极响应。在很多的新闻报道中来自民间的视频资料也越来越多地见诸荧屏。只要积极地学习和借鉴,自媒体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成为广电从业者的信息源和借力的目标。
三、术,即技术+艺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业自身不得不面临着众多挑战。现在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更高了。报纸以天为报道周期,电视和广播以小时为报道周期,而在网络平台上,新闻正在以实时报道的方式传播。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是负责传播新闻信息的专业人士,一般遵循的是从传者到受众的传播路径。而在网络平台上,新闻报道已经成为新闻从业者和受众共同参与的过程。现在新闻报道的存在形态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媒体中的新闻从业者以一篇报道或一段视频为基本报道单元,而在网络平台上,新闻则以新闻流的形式存在。在一个新闻主题下,各种报道、评论、跟贴、数据库和相关资讯共同组成一个基本报道单元,里面可以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形态。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习惯发生了改变。新一代受众更习惯于把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即便是获取新闻,他们也更乐于借助搜索引擎和RSS等定制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用户获取和定制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
技术的发展促使新闻业的传统做法和观念正在深刻变革,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体上看,他们要从技术和思维两个层面向“全能记者”进行转变。现在的记者不再单纯地只为某一种媒体提供报道,而需要同时为纸媒、网络甚至电视、手机等多种平台提供报道。记者不再仅仅是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而同时具备文字、图片、摄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的操作能力,能够以多媒体融合的报道技能完成新闻的采集和制作。培养具备文字、图片、音频等多媒体采编技能的“复合全能型”新闻人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在移动新闻时代,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主要在互联网上展开,更加强调即时性和互动性。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都要有不断拓展内容来源的意识,除了引入其它媒体的内容,更要注意吸收受众发布或提供的信息,借以完善媒体生产出的内容,通过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吸引用户上传信息和提供线索让受众能够在网站上实现彼此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
四、器,即工具、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不断创新,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形态不断出现,不断地挑战传统媒体的生存状态。但媒体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是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还是后来诞生的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依然能够保持独立的存在价值,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平台上,会重新以新的形势,发挥出内容创造的价值。借助这些新的传播手段,促进自身发展,促进媒体格局不断繁荣。以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网络等媒介为重要成员的手机媒体被人们誉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在最初不过是一种应人们在移动过程中进行语音通话需要而生的通讯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实现了从通信工具向媒体的跨越,成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化媒体。较之其他媒体,手机媒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高度的便携性、互动性、隐私性,以及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手机报以电子化形式传播新闻信息,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了解信息咨询的需求。手机上网(WAP)是移动互联网的一种体现形式,是传统电脑上网的延伸和补充。它可以把网络上的信息传送到移动电话或其它无线通讯终端上。
除此之外,现在随着无人机技术和影视技术的发展,无人机航拍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突发事件、纪实作品、自然灾害、广告片等纪实报道中以丰富的画面效果和镜头语言,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关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比如在日本海啸引发核辐射危机、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钱塘江大潮等实时性新闻报道中,无人机近距离拍摄传送的画面成为了人们了解事件进程与信息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新的技主装备和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将极大地改变现在新闻报道模式,也会使得报道的内容更直观、更好看。
非常感谢总台能给我这样的学习机会,这也是激励我在今后不断开拓思维、努力工作的强大动力。
第二篇:赴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赴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赴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心得体会:不能忘却的历史
七月,我有幸赴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第一次深入地了解重庆作为抗战时首都的那段历史。
1937年的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首都南京危在旦夕,为长期抵抗日本的侵略,移都重庆,也就从那时起,中华民族进入了全面抗战的时候。
重庆是一座山城,拥有相对安全的保障,同时又拥有相对便利和发达的交通。很快,重庆就云集了各民主党派、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爱国民主、抗日救亡运动。大量的沿海工商企业、大量的文化科研机构、大量的知识分子队伍内迁重庆,国家精英、民族精华犹如百川归海齐集重庆,推动了各种文化协会、学术团体的诞生,促成了各民主党派的诞生,而中国共产党此时也作为民主党派的身份活跃在重庆的政治和军事舞台上。
可是不管重庆当初是如何的生机勃勃,也阻挡不了日军疯狂地轰炸,黄山官坻也一样没有幸免。苦难折磨着中华民众,抗战期间,据有关史料统计:日军空袭重庆炸毁房屋17452栋,造成人员伤亡2.5万余人,特别是发生了震惊中外、惨不忍睹的轰炸三段防空隧道,使避难民众窒息、践踏惨案,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事件。伤痛不会被忘却,当我看着真实的轰炸影像,听着老师讲述着历史,内心痛苦而警醒,国不强,民不安。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都离不开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国家的繁荣稳定。我们要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信心、满怀感恩,坚定理想和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去拥抱不断汹涌而来的新技术、新环境。我们作为年轻的创业者,经常会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对于信仰有些淡漠。通过参观了烈士陵园和渣滓洞,我明白信仰是一种力量,那些最有思想,最有能力,最有抱负的年轻人,为了信仰可以奉献一切乃至生命。而我们肩负着先烈的重任,将继续为祖国的繁荣做贡献。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信仰与价值观,去影响我们的员工,和企业共同进步,和祖国荣辱与共。
同样,君不强,国之弱,作为这个时代弄潮儿,我们要勇于担当,需要更强的使命感和民族尊严感,因为我们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国家的符号。我们不仅要在经营上继承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更要追求人格塑造上的全面性。我们既要勇于竞争又要善于合作,既要脚踏实地又勇于创新,既要出类拔萃又要与人为善,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守于诚信。作为新生代企业家的一员,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分享,善于互助,快速成长,我们将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放飞我们的梦想,自信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我们将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始终保持博学的习惯,不忘历史,把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内化为创客精神,成为我们冲击梦想的加油站。
第三篇:传媒学院简介
传媒学院
2010年以前,传媒学院原与文学院同为一个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2010年,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学科门类划分原则,经院系调整后新组建成的一级教学单位,以新闻学和传播学为主干,整合了贵州民族学院的相关专业以及省重点实验基地——“现代传播和教育技术实验实训中心”的资源优势,是贵州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独立设立新闻传播类的并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专业学院,是西南民族地区高级传媒人才培养和民族新闻、民族文化传播教学、科研的主要基地之一。传媒学院以培养熟练掌握新闻传播规律、谙识传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并具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服务贵州,面向全国,为传媒业界发展和民族文化事业传承、民族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传媒学院原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4个专业,独立后加入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两个专业,后又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共有7个专业,是贵州民族学院最大的一个子学院。
这7个专业中,广告学创立于1995年,是传媒学院专业创建历史最久的专业。广告胜在创意,因此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创新意识强烈,该专业学生作品常让人耳目一新。广告专业学子在近期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表现出色,几度获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我学可谓是风光无限。它是贵州省第一个艺术类编导专业,该专业的学生个个身怀特长,能歌善舞,能说会道,在学校的许多学生部门与活动中不乏他们的身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学代表学院、学校参加无数比赛,拿到不少奖励,为学校添加了许多荣誉。
此外,新闻学专业可以说是传媒学院实力较强的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新闻学专业直到今天,走出了一大批知名记者,贵州多家媒体(贵州日报、贵阳晚报、贵州民族报、贵州电视台等媒体)均有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学子。在四年的大学时光里,新生将会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师兄、师姐们,并与他们交流与学习。还值得一提的是传媒学院新新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是目前贵州省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一个特色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是传媒学院比较年轻的专业,但其就业前景是不可小觑的。
如今的传媒学院下属的“现代传播和教育技术实训教学中心”是贵州省传媒类的省级重点实验中心。还建有“虚拟演播室”、“非线编性编辑实验”等13个实验室。此外,传媒学院还设有“苹果工程师中国西南区培训中心”。传媒学院以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实验设施,与省内新闻业界及传媒文化产业紧密互动,力争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实力最强、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朝阳学科和重点学科,并进一步打造成为全国民族院校当中新闻传播学科的领头羊。
第四篇:传媒学院2011迎新晚会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2011迎新晚会
策划书
一、活动题目:传媒学院2011迎新晚会
二、活动主题:
喜迎新生,欢度国庆
——
传媒学院2011年迎新晚会
三、活动背景:
2011年9月,在建党90周年、云南财经大学建校60周年和传媒学院建院10周年之际,传媒学院又迎来了一批新同学。为欢迎2011级新同学特此准备该晚会。这台晚会是新生的盛会,更是传媒学院的盛会。我们本着弘扬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丰富学院的人文气息,加强大学生间文化交流的宗旨。在广大师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同学各种才能的挖掘,以文艺活动的形式展示年轻一代对美的追求,对大学生活的理解和热爱,为明天的辉煌划上一道亮丽的彩虹。
三、活动目的:
本次晚会是我院举办的2011迎新晚会,目的在于:
1、让新同学感受到学院的温暖,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忘学院的关心,不断进步。
2、新同学与高年级同学联谊,增进各年级同学之间的友谊。
3、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使其更快更好的地融入大学新生活。
4、丰富校园生活,弘扬学院人文特色
5、为新同学提供一个锻炼、挑战自我的舞台,秀出风采,秀出水平,为其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活动时间:9月29日晚7:30~9:30
五、活动地点:学生服务大厅
六、主办单位: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
七、活动简介:
我院计划于2011年9月29日举办传媒学院2011年迎新晚会,以表达学院对新生的欢迎并表关怀。
本次主要由大一新生节目为主,高年级学生节目为辅,暂定晚会13个节目,十个节目由新生班选送,其余三个节目由高年级同学选送。
八、活动部门负责情况:
1、前期宣传负责:传媒学院 学生会宣传部
2、晚会节目负责:传媒学院学生会文艺部
3、晚会后勤负责:传媒学院学生会生活部、体育部
4、晚会报道负责:传媒学院学生会学习部、采编部
5、其他:办公室、外联部做相关协调与配合
九、活动流程:(一)前期准备
1、活动申请并报请经费。
2、设计宣传板(建议采用喷绘海报与手制海报相结合),由传媒学院学生会宣传部与广告公司取得联系后具体实施。
3、设计及复印海报和宣传单,并粘贴与发放,同时大力开展本院内的宣传(通知全院各班负责人务必在班级内作好宣传工作,将此次晚会的精神与意义详实地传达给到班级的每一位同学,已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请参加晚会的各位演员积极配合参与到节目的编排与训练中)。
4、排演晚会节目:节目形式有歌曲、舞蹈等不同形式,各节目情况须由各班负责人于9月20日上报到本次晚会的筹备小组处,并于9月22日前将所需伴奏带(CD格式)并直接在碟上注明节目名称及负责人,交至传媒学院办公室。
5、会场布置:会场布置由宣传部负责在设计与布置过程中如有问题请直接与本次晚会筹备小组联系沟通。
6、相关晚会所需物品:采买和租借晚会所需的道具、礼品、服装、水果、设备、化妆品等由外联部和生活部负责。
7、协调晚会所需的礼仪:(暂定4名礼仪,主要负责迎宾、签到、倒水等一系列服务工作)、主持(暂定4位)、后台工作人员(传媒学院学生生活部负责)、现场秩序及治安工作(传媒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及体育部负责)。
9、场地借用:传媒学院学生会外联部负责(于本月内完成借用任务)。
10、节目单制作:由传媒学院学生会文艺部、办公室负责。
11、外联工作:邀请校领导以及各院领导作为嘉宾参加本次晚会(办公室及外联部于9月27日前负责请柬的制作与送请)。
12、向各班级发送本次晚会通知:传媒学院学生会办公室负责(于9月27日前)。
(二)活动实施:
1.节目审核并选定:审核小组负责人为缪应康,小组成员有李夏竹、王效杰、赵娟、鲍以恒组成(以下时间为初步计划,可依具体情况做调整)。
选节目时间为9月20日,请各班节目负责人做好节目准备工作,于该日在学院会议室选节目。
节目选定后请各负责人认真总结节目,保证晚会当晚节目的正常演出。
2.宣传准备:9月22日前完成前期宣传组织工作,将海报贴在所有学生宿舍楼下及人流密集区(食堂、教学区和宣传栏)
3、道具准备:各个节目的所需及舞台的设计于9月22号前做好准备;
4、现场布置 :9月29号下午(学生服务大厅下班后)
5、晚会秩序维持:传媒学院学生会各部部长分配工作。
6、会场卫生:传媒学院学生会生活部、体育部负责。
★【晚会筹备组】
小组成员负责人及部门负责的工作(各部负责人认真组织安排各部成员以保证晚会的顺利进行)
1、传媒学院学生会文艺部
负责人: 缪应康 李夏竹 负责的工作:晚会前期审核节目及彩排;提供晚会节目单至学生会办公室;晚会礼仪人员确定、租借服装;各个节目所需用品的登记(服装、道具、发票等存根)
2、传媒学院学生会办公室
负责人:刘国媛
负责工作:向各班级发送本次晚会通知;制作、复印、保存晚会节目单(彩制);制作晚会邀请请柬;租借制作晚会嘉宾及相关领导水牌
3、传媒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负责人:彭帅
负责工作:晚会当晚协助后台的表演人员;晚会当晚签到处迎接嘉宾;晚会新闻稿(晚会结束的第二天下午17:00前交至学院办公室)
4、传媒学院学生会宣传部
负责人:张致虚
负责的工作:与广告公司联系订制宣传海报、布标;绘制宣传海报并摆放于各个点(9月22日前做好并展出)
5、传媒学院学生会外联部
负责人:彭婉舒
负责的工作:于本月内租借汇新礼堂;送各院及嘉宾请柬;与生活部一同负责采买和租借晚会用水、礼品、水果、化妆品等所需物品(带发票)
6、传媒学院学生会采编部
负责人:蓝雪滢
负责的工作:与文艺部联系拿到伴奏带后于当天中午到汇新礼堂试音乐;负责当天放映设备(音响)及伴奏的正常播放;当晚的摄影及拍照工作
7、传媒学院学生会生活部
负责人:王梦婷
负责的工作:与外联部一同负责采买晚会用水、礼品、水果、化妆品等所需物品(带发票);晚会当天场下嘉宾席的布置(如需红布铺设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协助礼仪提供相关用品;现场卫生的维护
8、传媒学院学生会体育部
负责人:王艺峰 负责的工作:协助生活部、外联部采买晚会所需物品(负责人之间相互联系采买时间);晚会当天秩序现场的维持;现场卫生的维护
(三)节目流程安排(根据实际排演情况做相应调整)(四)注意事项:
1、海报尽可能持久的保留,避免被覆盖(传媒学院学生会宣传部负责);
2、院内外的协调(传媒学院学生会负责)。
3、由于活动规模较大,历经周期较长,所需人手较多,全院学生必须自觉自愿接受工作和表演安排(传媒学院学生会和各班委负责组织)。
4、在节目质量上严格把关,争取达到“高水平高素质”晚会的要求。
5、现场纪律的维持一定要抓好,抓牢(传媒学院学生会全体成员根据各部的部署负责)。
十、经费安排:
1、会场布置经费:500元
3、演出道具经费:1500元(根据节目所需确定)
4、现场流动经费:100元(同上)
5、音响租借经费:500元
合计:2600元(初步草拟,依具体情况更改)
本次晚会从策划到布置再到实施,请传媒学院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在这个过程中克服困难,力求更好,把各项分配负责的工作落到实处,有情况或问题请直接与本次活动筹备小组取得联系,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把本次晚会办好,为我院增光添彩。
传媒学院2011迎新晚会筹备小组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第五篇:赴学习心得体会
赴北京学习心得体会
顺利实验学校 牛怀国
根据旗教育局统一安排部署,我们一行50多人于4月13日赴北京参观学习。首先,我们聆听了4位知名教育专家的理论讲座。之后,我们赴全国著名的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八一中学、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和润丰学校参观学习,本次学习共5天。在此次参观学习过程中我本人受益匪浅,通过参观学习教育领军学校的教育管理经验,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我的个人素养。尽管时间短暂,但整个考察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深受鼓舞和启发,确实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解放了思想、增长了知识。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善于思考和积累,经验丰富,各有特色,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充实更新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善于经营学校的思想等,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尽管他们经验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一个有明确的办学思想、乐于奉献、艰苦创业的好校长。
其中润丰学校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卓立校长是原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的校长,一位70岁的对教育有着深厚感情的好校长。和谐教育是润丰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与自然、与社会、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和谐的人才,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发展个性,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接受教育。促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各种技能都得到发展。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在学知和做人上,更多地关注做人;在知识和能力上,更多地关注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
学习考察期间,我们了解到了北京市润丰学校和北京八一中学等学校领导人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深深情结。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他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所以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
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端正教育思想,校长负有重要的责任。实践证明,全面育人的学校,它的教学质量也不会低,学校本身和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的”,教师的所有聪明才智都应该用在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六个字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为学生提供思维、兴趣空间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生应成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具有爱心比具有知识更重要,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这种尊重教育是“人本”思想的体现。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人本”规律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二、科学管理,发展内涵
从这次外出学习的学校中,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很注重学校管理,并且他们的管理水平都达到了个性化管理。润丰学校始建于2010年。现在润丰学校的办学目标是“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和孩子的未来托付给你的学校。”。办学宗旨是“三全、三爱、三服务”,即: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对
学生全方位负责。;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和谐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在管理上,润丰学校不仅要“管”,更重要的是“理”。“理”就是在“管”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好、引导好、疏导好。只“管”不“理”,学校工作就难以理顺,很容易产生矛盾。如何“理”,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关键,以诚相待、推心置腹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源头活水。
三、走特色发展之路,提高办学品味 这次参观考察的几所名校,在办学上都有各自的特色,特色也代表着学校的文化,所以说特色文化是知名学校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把读书纳入常规管理中,首先给师生创设了一种适宜读书的人文环境,为师生读书交流搭建平台,学校开辟各种读书专栏、讨论专栏等,从而让师生开展心际交流。第二方面让师生开展随笔漫谈,引导师生读懂美丽、读懂人生的价值,通过读书振奋精神、健全师生的品格、提升境界、演绎人生的精彩。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引导师生品读经典,感悟教育,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办学品味。
四、考察学习得到的启示
1.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要做一个有思想、有品味的校长,做一个有责任的校长,校长的责任不是管理学校而是发展学校。
2.学校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所参观的这些名校共同之处都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虽然办学理念不尽相同,然而正是这些不同的理念,造就着特色不同的名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的学校,都能感觉到他们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他们都有“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3.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几所名校之所以成功,是由于校长和老师们都有可贵的进取精神,不畏困难,励精图治,最终实现了“有思路就有出路;有作为就有地位”的美好愿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4.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参观每所学校,一走进校园都会被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包围:“会说话”的墙壁,“有灵性”的小草,以及楼道里独具匠心设计出的书吧,教室内读书角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仿佛闻到了弥漫在空气里浓浓的书香;浏览着学校几年来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就会让你深深感觉到,这里是老师和学生们享受成功喜悦的美好舞台??这几所名校都有现代化的设施、深刻的人文内涵和优美舒适的环境。可以这样说,每一座学校都是一座设计精美的园林,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真是校校有特色,处处有文化。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办学特色倍受社会的关注,特色就要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支撑。如何才能构建“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值得我们深思。
我深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校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实验学校的明天将会越来越好。篇二:赴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赴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毕节市金沙县第一期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 陈忠孝
虽然以前也参加过多次培训,但今年8月5日至8月12日,是我从教十多年来,首次远赴上海参加培训学习,此次上海学习培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我幸运地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但我悲喜交集。悲的是想到自己害怕完成不了上级组织交给的任务。喜的是能够到国际大都市——上海了解一下东方文化的发展。能把看到的繁荣景象、学到的知识技能带回自己的家乡与同事亲人分享。此次培训学习起到连接东西部文化的桥梁作用,缩短了东西部的距离,让东部丰富的文化资源源源不断地向西部倾注。使西部落后的文化逐步向发达的地区迈进。
也到了中共早期领导人张闻天故居和近代教育家黄炎培故居参观了解前辈们的先进事变迹;首次震撼性地了解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发展贡献了他们毕生的精力和生命,这些都是我辈必须学习的榜样。
我们还到过四间学校参观学习。即是(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我们每到一间学校学校的领导都主动带领我们参观学校的校园、校貌及科技展览馆,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等。我们看到了学校设施先进,环境幽雅,教师专业技术过硬,教学成绩优秀,学生班级小班化,学习成绩突出。以“国内一流、国际交往中不失水准”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以“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为办学宗旨。人人都是研究者的思想理念办学。
一周的研讨活动,不仅有专家的引领,也有专家教授们的亲自讲授。在学习期间,我们共听了5堂讲座。有讲教育理念的,有讲学校管理理念的,有讲实际教学经验的,这些都要让我们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成长。现在那一堂堂精心设计的、精彩的讲座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呈现,使我记忆犹新,有幸收获了很多。他们昂扬的精神风貌,铿锵的语言,深邃的思想,教学的技巧,敬业精神让我们所有参与者敬佩,使我受益匪浅。
上海市东辉职业学校的李文亮校长就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践与思考作了仔细讲解,李校长提出: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才是真正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教育;人格培养是教育之本,要善待每一位学生,职业教育落后不是学生之过、不是老师之过、不是家长之过,而是教育政策之过。东辉职业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成功,学生对师长很有礼貌,学生朴质,学风严谨。“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这是上海市顾路中学校长杨冬华在发言中提到的一个问题,他说到“一些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成绩好且很聪明,但由
于种种原因,中途辍学,现在都无所事事。”我觉得为他们惋惜,作为教师,对于学生我们应该做持续关注,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地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看他们每天学习是否愉快,生活是否开心。只有时时处于愉悦心境的学生,才是一个具有真正生命意义的人,只有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他的一生才是幸福的。
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学校的尤庆华校长就如何打造高效的“双师型”的教师作了讲解,他提出:专业化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把这个职业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应该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专业型的教师要有专业素养,要有扎实的学科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理论素养,开阔的实践视野。同时,我们要学会反思,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反思教学中的成绩与不足,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专业型的教师。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全面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同时,还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大宁学校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校各项成绩在闸北区排名前茅。我听了两节全英语课堂的英语课,师生的英语水平都很高,而较为落后的(转载于:赴学习心得体会)我区相比之下,差距很大。我们在打造高效课堂上还有待提高。该校全新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为指导,以教师为研究主题,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改进教研工作,使教研工作成为教师学习的共同体。谈到教研,该校能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围绕课题,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和研究。整个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书本上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的发展,学校开展了名师工程、育秀工程等,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的陈耀校长就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作了详尽讲解,首先,基础与特色兼顾:上海的二期课改促进了每所学校特色教学的形成,艺术、体育、科技等形式多样、多而不杂。学校注重发掘民族传统文化并践行于行为规范教育中,打造顾中文化品牌,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应该说在特色教学上,学校花了很大力气,投入了很多经费,虽然我区经济远远滞后于上海,但是他们善于琢磨学生的特长发展的思路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次,关注学生的发展:上海的教育关注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学校本着以教育好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信、快乐、成功中得到主动发展为理念。以生为本,在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应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的个别辅导,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能走下讲台,蹲下身子,“溶”入学生,互动学习。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公布时,只写名次和成绩,不写姓名,学生自己对照着成绩找自己,保护了学生的隐私,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学困生采取鼓励和帮扶为主,大力推行成功教育。学校对学生拔尖帮困,追求成功卓越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此外,学校很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上午和下午均有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这许许多多的努力都在践行一句话“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学生学有所成,关注学生学有所长。”
通过本次培训,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教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作为一线的授课老师,我要把这次了解的各种先进的课堂理念领悟好。并能结合本班情况,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会教学的艺术魅力。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路前行。篇三:赴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扬 帆 远 航
----赴上海中华职教社培训心得体会
贵州省毕节地区金沙中等职业学校 陈航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受不住炽热,悄悄地躲得无影无踪。河堤上的树木撑开浓厚茂密的枝叶,努力遮住耀眼的太阳。尽管天气如此酷热,我依旧顶着烈日,迎高温,跋山涉水,来到了令我向往已久的上海,很荣幸的参加了由中华职教社组织开展的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一期中职骨干教师培训。上海遇见了百年难得一遇的高温,我们喜获了难得一遇的培训机会,火辣辣的太阳代表着上海人民的热情,诚挚的欢迎着我们这群来自西部大山深处的真诚求知的职教人。很感谢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此次培训,是专家、教授们专业的知识引导,经验的分享,也是我们难得的一次充电机会;能参加这次培训是一份荣誉,是一份激励,更是一份责任。来到上海这个美丽、繁荣富强的大都市,我感慨万千也收获万千。感慨的是东西部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差距。来到这个地方某一驻足、某一见闻都是收获。本次培训从2013年8月5日——8月12日在浦东新区展开。在培训期间,我时刻提醒自己代表着贵州形象,代表着金沙职教人的形象。不管是在培训中还是培训结束了,我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心去领悟、感受这里的点点滴滴。
培训过程中给我们授课的专家教授都是在白忙之中抽出的时间,来给我们传授知识、经验,在这里我真诚的向专家、教授们说一声谢谢!你们幸苦了!本次培训的专家讲座有:中华职教社会员陈家昌教
授的《教师的专业伦理和专业生活方式》、上海巿航空服务学校陈耀校长的《体现企业文化的行为规范教育》、东辉职业技术学校李文亮校长的《教学管理实践与思考》、上海巿临港科技学校张黎明校长的《怎样当好一名双师型的职校教师》、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尤庆华校长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及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代校长的《职业学校怎样进行专业建设》等讲座。除了听讲座以外我们还参观了每一所学校的校园建设,特别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另外还参观了革命家张闻天故居和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的故居。每一堂讲座每一个课题对我都是一次彻底的洗礼和满囊的收获,每一次参观都是让我遐想联翩,感慨万千也震撼万千。这一切都深深的鼓舞、激励着我要做一个求真务实的学员,把握机遇,努力学习给自己充电。在培训期间,我严格遵守培训的相关规定,不迟到、不早退、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听专家讲座时认真聆听,仔细思考并做好笔记;外出参观时服从安排,准时抵达地方,严格纪律参阅并记下自己的感悟。参观、培训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都让我震撼不已。特别是仔细比较经济发达的上海的职业教育和我们贵州金沙的职业教育,无论是从办学师资、办学条件、办学观念以及软硬件设施,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陈家昌教授说:“教育的产品是人,教师的产品是人。”既然教育的产品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金沙的职业教育会和上海的职业教育有这么大的差距。我想原因是有很多的,包括主、客观因素。陈教授还讲 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插队落户的个人经历,那时候很穷,但陈教授始终相信会有好的一天的,未来会更美好,只要怀揣着信心、有着坚定的信念。陈教授所说的实现了。我深信,只要我们始终对职业教育不离不弃,有着坚强的信心、坚定的信念,我相信凭着我们的努力,金沙的职业教育会有美好的明天的。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必须要有并且始终都要有这种信心、信念,因为我们肩上承担着把职业教育做好的责任,也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识、是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力量。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努力了,放弃了,试想还有谁来帮助我们自身发展,金沙的职业教育谈何发展。在听陈家昌教授的讲座中,陈教授还说道:“职业学校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软件设施,而不是硬件设施,教师是软件设施中最主要的因素,职业教育的发展除了具备一定的软硬件设施以外,最主要的是要有好的政策扶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职校教师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对比上海职业教育的成功发展和我们金沙职业教育的滞后发展,我们都是迎着职业教育发展的东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给与职业教育鼎力的扶持。上海成功的办好了职业教育,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我们还在蹒跚着。原因是什么呢?值得我们金沙的职教人深思。我们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很大的差距,而存在差距的原因又是什么?关键的原因在于人的观念、思想。不管是职教教师,还是学生观念、思想都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们去上海参观学习的几所职业学校,我们除了感叹他们拥有最好的软、硬件设施以外,最令我感叹的还是他们教师、学生对职业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和我们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观念不同、看法不同、认识不同,取得的成绩就理所当然的有所不同。当然职业学校的发展教师是中坚力量,特别是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我们参观的职业学校不管是专业教师还是双师型教师,他们师资雄厚,人才济济。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有着大量的下企业的经验,去从事技能的实践,能为生产科研、学校的专业发展、教育教学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不像我们西部地区的一些职教的双师型教师有名无实,随便拿个证就佯称自己是双师型教师,随便外出去那个地方短暂培训一下,没有什么技术经验,不能为学校的专业发展做出贡献,更不能搞什么生产科研。这样的学校如何能办出自己的特色专业,如何能够为学生服务,吸引学生。在我们金沙职业学校招生本来就是很困难的事,学生不愿意来就读职校,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还存在根深蒂固的思想,对职业学校的认识不够,觉得读职校不体面,来读职校的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不好、品德不好的学生,从心里面就排斥了来读职校;二是学校没有什么特色的专业能够吸引学生来就读,学生来读职校本来就是来学一技之长,成为自己以后谋生的手段,一旦读完了很难就业,这样就打击了学生来读职校的积极性。就业问题对来读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实质性的问题所在。三是一些政策的原因,导致一些招来的学生不是真心实意的来就读学技能的,所以中途流失的学生很多,流失率很高。在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学校,我们咨询了龙庆华教授,他们学校的学生都为学知识、学技术技能而来,大约有10%的学生因为自身的能力不济而被 淘汰,而不是流失。学生们知道,在校学得好与不好,出去工作的报酬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不好好学习,严格对自己负责那是要被淘汰的。另外,我们参观学习的几所学校,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专业和办学理念。如上海航空服务学校,具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自己开发校本教材,非常适合学生实际。他们以礼貌规范教育作为宗旨以服务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培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非常受公司、企业欢迎,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公司、企业早早预定。上海临港科技学校的张黎明校长说:“职校的学生就是一块石头,怎么把他们雕琢成金子,怎样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老师就得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他们对学生的这些教育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专家、教授睿智的观点、精辟的论述、缜密的思维、幽默风趣的语言,无不透露出大家风范。他们结合自身的体会以及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独特见解,以丰富的知识内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拨开了我在职业教育中遇到的重重迷雾,使我豁然开朗、茅舍顿开。这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加强自身的能力素质。这些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教给学生的那点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教师的“那桶水”,已成为杯水车薪,满足不了当前职业教育的需求。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的给自己的知识海洋注入新的生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更新观念、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让我们扬帆远航,为金沙职业教育的美好明天一起努力,加油!加油!加油!篇四:赴山东潍坊学习心得体会
赴山东潍坊学习心得体会
为了提升我区中小学管理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全区中小学58位校长,以教育局申局长为领队,于10月21日赴山东潍坊培训学习,10月22日上午我们参观了潍坊一中“容雅”校园文化和三中传统文化教育,下午走进潍坊外国语学校,观摩了两节公开课,听了两位讲课老师的说课并与两位讲课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之后参观了潍坊外国语教育集团的根基教育;10月23日上午听了听取潍城教育局副局长韩吉东做的“现代学校管理与实践”的报告,潍坊外国语教育集团理事长程新民做的“根基教育生态课堂”的报告,通过两天的参观校园、现场听课、互动交流、听专家报告,觉得这几所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的营建和创造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浓厚的校园文化
这几所学校的校园都是修炼人品、锻造人性的地方,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培养学生们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文化的渗透可谓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内,各班走廊的展示墙,教室内的黑板旁、讲台边、书架上,学生们书籍、笔记本的扉页上,甚至在洗手间里?处处都有励志的话语,处处都有教育的体现,处处都在彰显学校的文化。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培养出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以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在这里能成功开展,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了。
二、高效的课堂教学
潍坊外国语学校的生态课堂,其实质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生态课堂的个性特征:
(1)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态课堂坚持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鼓励教师 在教学内容上大面积吸纳生活资源,高密度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发生在学生身边或学生耳闻目睹的国内外时事、新闻、重大事件、社会生活、家乡变化等鲜活的生活资源,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
(2)学生学习主动化。生态课堂教学,始终注意启发学生的生命自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一探索触及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有助于充分弘扬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加强学生基础能力以及核心能力的培养。这种核心能力主要是指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能力。(3)教学过程动态化。生态课堂秉持理解、交往、动态生成的课堂过程观。师生之间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始终包含情感的交流、彼此的理解和宽容。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动态的知识传播与生成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生命成长与形成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
(4)教学评价多样化。生态课堂教学,改变了考试和试卷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手段的做法,将学生的各类习作纳入学习成绩评价体系,这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的说和做实现最大化,从根本上发展了学生的核心能力。生态课堂的方法要求:
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
一是课堂上创新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要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提倡“两个高效”,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目睹的是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授课模式,潍坊外国语学校的生态课堂使得学生在充分自主的课堂上,协作学习,分享成果,这种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永远保持高涨的状态,达到课堂高效。我们也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的结合学科特点、课时内容、学生学情,逐步建立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我们应该认清当前教育形势--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方向,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要从我们的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实际,制定适合我们学校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计划,努力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先学形式,再加内容;先转变观念,再付诸于行动,加强学生、老师的情感教育,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篇五:赴北师大学习心得体会
赴北师大学习心得体会
我非常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培训,首先要感谢领导们为我提供的这样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能聆听北师大的一流专家、教师的教诲,近距离地亲近专家、教授,聆听报告,领略专家的风采,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更新了教育理念,也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这是我一直期盼的。
通过一周的学习,让我感触不少,收获颇多。专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所思、所悟确有独到之处,在分享其成功经验的同时我自觉不自觉得就会进行自我反思和对比,结合工作的实际,辩证的去思考、学习和借鉴,相信经过此行的理论学习回校后联系工作实际,一定会提升的自己的管理、执教水平。学习的意犹未尽中,可以说我是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的,而这就像潺潺的“源源活水”,充实自己的心灵,也必将指引我不断的汲取、反思、实践和提高,现在让我怀揣着感恩回顾这段幸福的成长之旅,现将学习归来几点所思、所悟汇报如下。
一、心存向往,学入身心
在这几天里我确实品赏了几道精神大餐。这些老师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都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这些老师讲起课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专业知识特别精深,他们或精辟独到、或睿智深邃,让学习的我更加如饥似渴,在认真的聆听中心灵得到滋润,视野不断开阔,自我发展的意识更是不断的增强。我在赞叹专家们“洞察力之敏锐、逻辑之严密、积淀之深厚”之余,更觉得可贵之处在于,他们
不仅在理论的道路上走得很远,而且与现实教育行为联系紧密、分析深刻。每位教授不仅仅是无私的分享了宝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结合实际与老师们共通,切实有效的提高了本次培训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因为如此,我在敬仰与折服中认真学习、用心反思,相信,这也是我此行学习收获大的基本。
二、不断学习,联系实际中反思、成长
我们的语文教师每天辛辛苦苦地在教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为什么成绩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效果,有点费力不讨好的感觉。问题到底出在哪?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有所感悟了。下面说出来与同行们分享:要想提高语文成绩,首先得提高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光喊口号是不行的,作为语文教师就有义务和责任指导孩子走进“阅 读”,进而享受“阅读”。首先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给他们提供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营造一个人人阅读的氛围。也许在我们眼里有一个这样的误区:认为阅读就是指平时上的语文课,做几篇阅读理解的练习。其实不完全这样,只读一本语文课本是远远不够阅读量的。其实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了各年段所要达到的阅读要求及阅读量,只是我们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所以才导致我们的学生有的大学毕业了也写不出一篇好的文章来。这要怪谁?我们小学老师责任重大,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的孩子处于一个多元化、信息开放的时代,很多孩子被一些现代化的元素迷住了眼,不是沉迷于上网聊天中,就是置身于电子游戏里,很难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父母买来的课外书在孩子 眼里成了负担,弃之一旁,这引起了众多家长的担心。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兼,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孩子热爱上阅读、快乐地阅读,真正“让书籍成为孩子的营养品”,让孩子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真正感受到阅读的魅力?这个问题一直困惑我多年。
三、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这是北京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班主任高金英老师报告的开篇之
言,让我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找到了共鸣。我们起早贪黑,默默奉献,我们不就是要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吗?高老师说,在工作中,我们做班主任的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有阳光的味道”它需要精力的投入,时间的投入,情感的投入,但是,一旦阳光温暖的每个学生的心田,你就会感到无比幸福。高老师说,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快乐与学生分享,但绝不可以把自己的痛苦感染给学生,把自己的不满带进教室,我们要以一种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要总在教学园地中摸索着,应该子昂怎样超越传统,给学生开拓一片充满快乐的土地,让鲜花和小草都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