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学案使用课题的阶段总结(共)
导学案实施总结
仲曙光
学案是实现教师共享共赢的举措,是控制作业量的有效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招,学案还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工具.今年是我校使用导学案的第3年,作为体现我校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一个窗口,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情况
本教研组确定每周的周二为集体备课时间,即课题活动日,本组每位教师都能够做到积极参与每次活动。在活动中,大家一起讨论学案编写的心得体会和学案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学习交流先进的经验和好的教学方法。做到每次备课都能够切实地解决问题,并做到有主题,有记录,有反馈。
二.加强对学案质量和使用情况的监控
各备课组成员有明确的编写和校对的任务,在每章开始教之前编写好本章的学案并发给学生。备课组长对对印刷的学案留底。各备课组对课堂教学中学案与教材、学案与多媒体的关系,学案如何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案如何合理使用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学期结束每位成员进行阶段总结并在例会上进行交流,选出有见地有新意的在学校的教师论坛进行交流。三.开展学案导学的体会
评价学案的最终标准是它的实践效果。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课标,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学案对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也是学案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会学习的素质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但是从结果来看,应该更 1 多地让学生参与学案的设计,以便使学案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应该更多地与学案内容发生联系。“学案导学”对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解决由于教材和讲授本身的问题造成的学生理解困难是极有帮助的,另一方面学案的使用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减心理压力也有一定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学案和教学过程的时候充分考虑不同程度学生的特征,应该对学生进行如何使用学案的指导,以便使学案发挥更大的作用。四.“学案”使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使用学案?
(1)拿到“学案”后根据其导学题目(问题)认真进行预习。所有同学要解决“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然后可以做当堂检测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在完成“学案”时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
(2)课堂学习时要适当作些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3)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学案”进行归纳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对于做错的题目要整理在错题本上,在学期结束时作为复习资料使用,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4)用“学案”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炼、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2、学案导学中如何有效落实“预习” ?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达到“自律”,真正学会学习。让学生通过预习能够首先确定学习目标,然后按目标要求展开探究自学,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知识和完成基本训练。预习完,学生要登记好还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其次,教师一定要严格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杜绝不预习和对预习敷衍了事的现象;如果保证不了预习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把预习放着课 2 堂上进行一段时间预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对新知识没有预习或没有预习好,坚决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控制自己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用红笔划出书中新单词、重点、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五.获得的成就
1.使学生学会了如何预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课题组的老师通过研究,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教育理论水平。
六.下学期的工作
1.继续完善课题的工作内容。
2.及时反馈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的内容。3.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4.研究好导学案的编写工作,把导学案中自学的比例放大。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总结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学生多数来源于农村,生源素质较差,而教师非常敬业,付出的劳动要比他人多很多,但是教学质量并不理想。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课题。结合区教育局统一要求,我们这学期进一步推行导学案与训练案相结合的课堂模式。
二、探究问题的过程
1.实施方案的确定
我们几个教学领导反复深入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同时确定研究人员,选择工作有积极性、善于钻研的几位年轻教师作为科研骨干,与他们一起探讨制定“导学案与训练案在高效课堂中的运用”实施方案,可以说方案的每个环节都逐字推敲,逐步分析。使其而且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教师观念的转变
为了进一步转变观念,使用好导学案,学校组织老师们去中丁中学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学案编写,学习他们管理,学习他们有效组织课堂的经验。每位教师参加培训后都赞叹说:真是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3.学案的编写 如何使“导学案”和“训练案“达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取决于学案的质量。“导教案”与“训练案”,一个着眼于“教”,一个着眼于“学”;两者虽然紧密相连,但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思维角度、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其次,我们学校经常到电脑上下载不同学科的学案给教师参考,也购买一些关于学案的书籍。现在我校的教师使用的学案,既包括以下5个部分:①学习目标②重难点③预习检测④合作探究⑥拓展延伸⑦达标检测。这只是一个大体框架,不同学科,不同人对其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这点我们也想探究出一套适合我校某个学科特点的,比较科学的方案。
4.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
按照我们方案的预设,大体分五个环节。
(1)学案自学,以案导学
这里要体现目标导读,主干知识导引。我们通常情况下提前一天下发学案,这也就是把作业由课后复习,拿到了课前预习,课后作业要少留,否则解决不了作业量过大的问题。
(2)互助合作、研究交流
“探索”是学习的灵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个人探究,弄清事物规律的来龙去脉,对疑难问题有所分辨,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思想上有所启迪,在交流合作中有所提高。合作探究需要分组,分组有两种方法:一是为了方便,按班级现有座次分。学生比较习惯,没有思想波动、没有被歧视的想法存在;二是按好、中、差分,要打乱座次,利于“三生”培养,利于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所以我们尽量采用后者。
(3)精讲点拨、释疑解惑
“点拨”并非代替,教师应以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和关键。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求顿悟,这一点许多教师把握不好这个度,唯恐学生不会,忘记了自己角色和地位,总要当主角,这还需要训练。
(4)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训练题设置要有层次性,体现因材施教和三生培养,既为成绩好的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也为成绩差的学生装上起跑的助推器。这一点我们教师做得很好,但做起来还存在问题。
(5)反馈小结、归纳梳理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探究,学生对所学内容已有很深的再认识,归纳梳理,使其理解并升华,形成知识体系,使知识更教条理化、系统化。
三、实验结果
1.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校新模式已推广到全年级,全学科。最初遇到的导学案编写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多数老师找到了导学案的编写思路,找到了导学案与新课程改革的最佳结合点,能够把导学案作为教学载体,在继承发扬优良的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更多地注入了新课程理念。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一教学模式,我校相应开展了学案导学课展示、常态课、课改课、专题课等教学模式研讨活动等。通过活动,为科研骨干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了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通过课堂观察,我们看到了教师能够注重知识的点拨,学习方法的引领,能够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语文教研组在组长位兰双老师的影响下,学案设计思路清晰,课堂活动设计科学合理。他们在不断实践反思中形成了“导入新课——检查预习——走进文本——总结收获——课堂小结——巩固成果”五步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学科教学特色。
数学组的姚爱辉老师在讲授《一次函数》的课堂上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让学生结合身边切实可感的数学现象设题,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发现、体验、发展,既体现了教者有效地整合各方面课程资源的能力,又很好的体现数学学科的探究性与应用性。让我们看到了导学案的优势。
2.学生成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最终受益者。
由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逐步提升。多数学生能够依据学案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教辅书等多种渠道查阅资料,完成老师设计的预习部分。课堂上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学生学会了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展示、最后归纳总结等环节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案的使用,为师生架起了共同成长的桥梁。
3.在浓厚的科研氛围影响下,校园里绽放出朵朵科研之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在全校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的课题取得了初步成果。在科研骨干的引领下,我校教师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积极参与校本研修的同时,能够自主研修,能够边实践边研究,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科研成果比较显著。解放老师的《古诗两首》得到领导及同行的赞扬。高兰霞老师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深受学生喜爱,四、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对教案与学案的关系没有清楚的认识,导致学案的编写四不像,学案的利用不是很顺畅。
2.学生小组分工不明确,在小组讨论、小组探究、小组展示等环节把握不到位,不够准确,不够科学。
3.少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保质保量的进行预习。
4.少数教师,特别是非中考科目的学案设计没有体现教学个性,没有体现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5.教师对学案导学课的设计与应用缺少创新性。
七、今后的努力方向
1.研究适合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初步形成学科模式。
2.研究小组分工较科学的方法,并使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在不同环节都有事可做,而不是放任自流。
3.加强外出培训学习,使广大教师从思想和行动上都有较大的转变。4.敢于创新,努力构建学案导学教学特色。
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这点我们一线教师最有发言权。总之,我们在探索中前行,在飞翔中学会飞翔,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将不懈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特点的教学之路。
第二篇:导学案使用课题的阶段总结
中学英语阅读课学案使用课题的阶段总结
(2015.3—2015.10)
———如何使用阅读课学案促进有效教学
今年是我校使用导阅读课学案的第六年,作为体现我校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一个窗口,阅读课学案是实现教师共享共赢的举措,是控制作业量的有效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招,阅读课学案还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工具。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每月例会情况
本教研组确定每周四为课题活动日,本组每位教师都能够做到积极参与每次活动。在活动中,大家一起讨论阅读课学案编写的心得体会和阅读课学案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学习交流先进的经验和好的教学方法。做到每次例会都能够切实地解决问题,并做到有主题,有记录,有反馈。
二.加强对阅读课学案质量和使用情况的监控
各备课组成员有明确的编写和校对的任务,在每单元开始教之前编写好本单元的阅读课学案并发给学生。备课组长对对印刷的阅读课学案留底。教导处每月组织学生对阅读课学案的质量和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记入每位教师的平时个人考核表中。每学期组织校外专家、教研组长、学生等对阅读课学案进行阶段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各备课组对课堂教学中阅读课学案与教材、阅读课学案与多媒体的关系,阅读课学案如何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阅读课学案如何合理使用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学期结束每位成员进行阶段总结并在例会上进行交流,选出有见地有新意的在学校的教师论坛进行交流。
三.开展阅读课学案导学的体会
评价阅读课学案的最终标准是它的实践效果。一个优秀的阅读课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课标,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阅读课学案对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也是阅读课学案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会学习的素质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但是从结果来看,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阅读课学案的设计,以便使阅读课学案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应该更多地与阅读课学案内容发生联系。
“阅读课学案导学”对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解决由于教材和讲授本身的问题造成的学生理解困难是极有帮助的,另一方面阅读课学案的使用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减心理压力也有一定的作用。在阅读课学案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同年级的特点。年级之间的差异也需要引起重视。我们认为年级差异主要是由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目标的差异造成的,也与学生使用阅读课学案时间长短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阅读课学案和教学过程的时候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应该对学生进行如何使用阅读课学案的指导,以便使阅读课学案发挥更大的作用。四.“阅读课学案”使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使用阅读课学案?
(1)拿到“阅读课学案”后根据其导学题目(问题)认真进行预习。所有同学要解决“阅读课学案”中基础题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在完成“阅读课学案”时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2)课堂学习时要适当作些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阅读课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3)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各科“阅读课学案”进行归纳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对于做错的题目要整理在错题本上,在学期结束时作为复习资料使用,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2、教师如何明确使用阅读课学案的要求?
(1)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阅读课学案”,在上课前必须了解“阅读课学案”的使用情况,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准备,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额外的课外作业。
(2)用“阅读课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新知识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完成的、做到的、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
(3)用“阅读课学案”教学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另一面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4)用“阅读课学案”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炼、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3、阅读课学案导学中如何有效落实“预习” ?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达到“自律”,真正学会学习。让学生通过预习能够首先确定学习目标,然后按目标要求展开探究自学,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知识和完成基本训练。预习完,学生要登记好还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其次,教师一定要严格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杜绝不预习和对预习敷衍了事的现象;如果保证不了预习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把预习放着课堂上进行一段时间预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对新知识没有预习或没有预习好,坚决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再次,要求学生在对新知识全面预习的基础上,选择1—2个问题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精心准备,以备在在展示课上作个性化展示;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根据新知识的情况确定至少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并作必要的准备。
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控制自己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用红笔划出书中新单词、重点、难点内容;带着阅读课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
4、怎样结合阅读课学案开展教师集体备课?
在阅读课学案使用的探索中,更需要加强集体备课,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工作:
(1)准备阶段:提前一周,确定中心发言人,对下一周的阅读课学案进行集中备课,特别是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加强对阅读课学案具体使用的研究。其他教师也要对下一周的阅读课学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人人作好发言的准备。
(2)讨论阶段(核心环节):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首先由中心发言人主讲阅读课学案。主意围绕以下三点进行:①阅读课学案的设计意图。②阅读课学案的使用方法。③操作过程中由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④如何根据本校或本班实际,对阅读课学案进行增删。(3)完善阶段:通过第二阶段的讨论活动,老师们再结合本班的特点和情况,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对阅读课学案进行修改,补充、纠正、完善。形成适合本班的具有自己特点的较为成熟的规范的阅读课学案。并把阅读课学案的使用情况记录在备课本上。
阅读课学案的使用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也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让阅读课学案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五.获得的成就
1.对学生进行了自学方法的问卷调查。2.课题组的老师通过研究,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教育理论水平。
3.课题组的老师每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撰写与课题有关的文章。4.课题组的老师,依托本课题,进行了三节的校内公开课。
六.下学期的工作
1.继续完善课题的工作内容。
2.及时反馈导阅读课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的内容。3.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4.研究好导阅读课学案的制定工作,把导阅读课学案中自学的比例放大。
第三篇:学案导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学案导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本学期,重课堂、抓实际、求实效,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地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现对本学期开展学案导学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案导学转变了教学观念,树立了教法适应学法的意识。
数学教研组教师通过学习学案导学理论,通过听课学习,大开眼界,放弃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重新建构起“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调动学生自主积极参与的新理念,积极推广学案导学。半年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即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计划式”向“市场式”转变,学生有自己的主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改变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习惯;教师的教学由“注入式”向“开放式”转变,教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相互研究,共同探讨,共享成功;课堂内容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进行“预习、讨论、归纳、练习、小结”的学习习惯。
二、学案导学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能够实现有效教学。
学案导学贯彻了学为主体这一主线,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学什么、如何学、效果怎样的问题。比如,一节尝试探究课,学生活动分五个方面:
1、认真阅读学案,利用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尝试完成学案上设计的问题。
2、小组内合作,归纳出基本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记下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3、互相交流学习成果。
4、做好随堂笔记。根据教师点拨以及和其他同学的交流,把学习收获记在学案上。
5、总结归纳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知识体系。
在活动中,各种层次的学生充分“动”了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确保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三、“学案导学” 使教与学不再脱节。
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学生的“随堂练习”、学生的“课堂笔记”,即“四本合一”。原先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但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得好不好。实际上,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现在我们搞“四本合一”,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
四、“四本合一”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课后复习还是这张纸,平时大多数学生至少需要为每门课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说的学生负担过重,实际上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而运用“四本合一”,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记在“讲学稿”的“课堂札记”中,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在课堂上掌握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学案导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数学教研组 2012.6
第四篇:导学案使用
地理导学案的使用
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导学案是教师为进行课堂教学而编写的“导学、导讲、导练、导思”的教学媒体,不是教师教案的翻版,也不是练习加指导。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优势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被教师所认同:
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或者是记忆,或者是思考问题,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通过导学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那么,如何使用导学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课前,教师认真编写导学案,包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四部分内容。精心筛选习题。导学案当堂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阅读教材。通过导学案学生知道自己应该记住的知识点是什么;怎样去记,在导学案上都有明确的语言提示;
【自主学习】的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是面面俱到地去讲解题纲,对于比较容易的内容,学生通过课本完全能掌握的,教师根本就不用浪费时间去讲;对于重点知识和学生反应有一定困惑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边检查边强调,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去自主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小组比拼完成的速度和质量。给予奖罚(加分或扣分)
【合作探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到讲台上自我展示,小组和小组之间或者补充问题,或者以记者或者其它身份提出新问题,或者另辟新径以解说员身份重新解说问题,教师适时点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是关于能力培养问题。
【学以致用】完成绩优学案达标测评,(并小组之间互相批阅,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让激情、热情、感动、震撼、期望和信任洋溢于课堂)。在课堂中教师采用的形式是尽量少集体提问,多个别提问,多让学生动笔写,少口头检查,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有点紧迫感,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能及时和大面积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每节课上学生至少动笔写两次,教师当堂反馈给不合格的学生,并加强个别辅导。
课后,让学生每天拿出至少5分钟的时间,对照题纲回顾当天学过的内容,并写好【本课小结】【学生体会】,通过【本课小结】【学生体会】使学生“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通过以上导学案的使用,既能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又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我想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导学案不„导学‟”的现象该成为历史了,导学案的新时代就要来临了吧!
第五篇:导学案课题第一阶段总结
导学案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阶段性总结
本学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数学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积极参与专题课改活动,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教师集中自己的各方面的信息,从自己能做到的各个方面学习研究 “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学校的进一步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校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具体做法:
1、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多媒体设备的利用率、教学效果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反馈结果进行细致整理和分析,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从学生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非常中肯的,也是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为我们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2、课题组教师对所任教的学年课本内容归纳整理,广泛收集素材,按照教材的内容,形成有实效性的系列学案。
3、本学期课题组教师做了多媒体与新课程整合的公开课,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优化了教学效果。
4、结合理论学习,在我校组织的“新蕾杯”优质课展示中,全体数学老师都精心准备了一节校级数学教学竞赛课,每一节课都较好的体现了教师个人的特长,同时在数学组教研活动时,对暴露出来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使得各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课堂的调控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这一阶段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我们同时要认识到我们的研究工作还任重道远,各方面因素很多。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也决不是随便用几张资料、图片应景。要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心理,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入数学教学,提高数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切实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将“导学案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效用于指导教学,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实际的问题,继续深入认真的研究,全面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在数学特长生的培养上,认真总结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发扬光大,力争在下一学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