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第42篇,是我国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它是由孔子的门生曾参作于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学习基础文化和武艺,到十五岁时入大学,学习人生哲理与政治理论。因此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曾对此评论道:“大学者,大人之学也。”自汉代起,《大学》就与 《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小经”。在唐代,韩愈、李皅等学者将《大学》置于与《孟子》、《易经》同等重要的地位。到南宋,朱熹对《大学》推崇备至,其编写的《四书章句集注》将其连同《中庸》一起从《礼记》中抽出,使之与《论语》、《孟子》并列合称为我们今日所熟知的《四书》。直至近代,民国国父孙中山亦曾如此赞赏《大学》:“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大学》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大学》依据孔子的“仁政”思想,阐明了新兴地主阶级如何“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大学》之精华,集中体现在第一大段的总论部分,具体可以概括为“三纲八目”。其中,“三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以及“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只有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方能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上至善至美的境界。而其具体方法是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八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大学》要求人人都能正心、诚意,个个皆可修身、齐家。因此,《大学》不仅是“大人”之学,更是我们人人所需要的常人之学。
如今我能在老师的“逼迫”下浅读《大学》一书,乃一大幸事也。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治国平天下”这一雄心壮志对于我而言是可望不可即的,但践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对于我则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大学》的内容广博而高深,知识浅薄的我难以做到一一探索,因此我想重点谈谈我最感兴趣的以上三方面。
首先,我想简单解释为何我将“格物”与“致知”这两个定义组合在一起。“格物”的目的是“致知”,而“致知”的前提是“格物”,因此两者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
格物致知出于《大学》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其意思为通过广泛学习,细致研究某事某物,并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去实践体会,从而获得真知。因此,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考察、检验或穷究,来获取正确的认识。
古代,孔子的孙子子思就指出了儒家所主张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之所以认识深刻且博学多才,其治学方式必定不会与以上五点相脱离。此后,南宋诗人陆游在其《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对其子教育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格物致知的内涵阐述得深刻而易于理解。由此可见,古人不断传承格物致知的精神,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赋予新的内涵。反观现代社会,我认为我们在逐渐失去格物致知这一可贵的精神。文革时期,人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盛行其道,几乎每人手中都有一本红本子,以毛主席语录作为自身的行动纲领。随后,毛泽东的接班人华国锋更是提出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一充满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色彩的“两个凡是”方针。直到1978年11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公开发表才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也打破了将毛泽东的话作为判断一切是非标准的神学信条。
如今,许多人都将书本上的固有定义当做不可改动的真理;将一些专家学者的“学术权威”当做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至理名言;将各类明星视为自己的偶像,幻想有朝一日能像其一样一夜成名,但他们没有亲身体会,通过实践,检验其真伪,以求得真知。个人认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仅在在学习、研究中不可或缺,而且在应付 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如今大众化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即不管专研学问,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获取正确的认识。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日新月异,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依赖“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要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大胆实践,形成自身对事情的正确认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所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其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诚意出自《大学》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其意思为若想端正自己的内心,必先要使意念真诚。此外,《大学》对诚意有更具体的阐释。“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可以解释为所谓使意念真诚,即自己不要欺骗自己,要像讨厌难闻的气味,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出于真心。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
这不禁让我想到当今我国日益严重的官员贪污腐败问题。从震惊全国的原上海书记陈良宇贪污腐败案,到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以8250万元的单笔受贿金额成了全国“第一贪”,再到如今“表哥”、“房叔”等事件层出不穷。表面上,许多官员出现在众多的公共场合,倾听民间疾苦,反映民众心声,倡导清廉,构建和谐,给人民群众“以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可背地里却为一己私利收取巨额贿赂,为自己或家人置房产,购买奢侈品,亦或是任人唯亲,将国家的法律法规熟视无睹。最终无情地摧毁人民对其的期盼,让自身所在的地方政府蒙羞,自己也落得阶下囚的下场。这就是一种表里不一,一种不诚意的表现。诚意需要我们意念真诚,做人做事,诚恳无欺,不瞒心昧己,无私心杂念。即使在独处时,在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依旧可以心诚意坚,小心谨慎,严于律己,对邪恶丑陋之事坚决抵制,对善良美好之事执着追求,遵从好善恶恶的本心,真诚地面对自己。只有这样。内心的真诚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也会显示在外表上,让人感到真切实在。而自己也做到了安身立命的根本——诚心实意。
正心出自《大学》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其意为若想修养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另外,《大学》对正心有更详细的阐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可以理解为所谓的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在于端正自己的思想和心态。如果内心有所愤怒、恐惧、喜好或者是忧虑,都是不能做到端正自己的思想和心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因为各种欲望和功利让自己的思想和心态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即便是在远离“人间烟火”的大学象牙塔里。如今,参加学每年一度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小学义教以及进行社区服务等活动时,更多的同学首先想到的是这会为他们带来多少实践分,从而完成大学四年修够两个时间分的指标,但他们却忽略了对自身带来的锻炼价值与对社会的贡献。也有同学热衷于自己喜爱的比赛并要求自己一定要获得名次,为自己为班级增光添彩,但对于不感兴趣的比赛去不屑一顾。诸如此类私心杂念充斥之事,不尽胜数。其实摒弃强烈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端正自身的思想与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待之,可能我们会从中收获更多。
这就是我读《大学》的一丝感悟,但我知道这仅是其中的凤毛麟角,我仍需要更深更细的去研读和体会。我也会以此不断激励自己,因为我的大学仍在路上„„
第二篇:读《大学》有感(定稿)
读《大学》有感
三年级以来,我们学习了经典古文《大学》,它不是大学的那个高等学府,而是大学这们学问。学完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懂得了许多修身做人、理财持家的道理。
《大学》总结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四个人一生实现实现远大理想的品德。“修身”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是书中说的理财,“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意思是:生产的人多,消耗的人少;管理财富的人勤奋,动用财富的人节省,才能使国家的财富经常充足。《大学》里的大道理大学问很多,还需要我们去慢慢理解。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并做出行动,明天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第三篇:读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
广州是黄埔区荔园小学 六<1>班陈念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又一个寒假过去了,寒假不仅有游戏,也有学习。虽然寒假作业很无聊,但是也有一些有趣的作业,今年的寒假我就读了《大学》的9—-12章。
虽然9—-12章看起来不多,但是要真的背起来,还是满费劲的。因此我想了一个法子:先理解文章的现代文,再把文章读熟,读熟了之后,就开始一小段一小段的背,背的时候集中精神。这样,背起来就轻而易举了。
《大学》使我明白了许多。如果你上面的人不以诚心待你,那你就不应该不诚心对你下面的人;如果你左边的人不以诚心待你,那么你就不应该这样对你右边的人;如果你前面的人不以诚心待你,你就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对待你后面的人。这不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生活中也应该像文中所说的“以诚心待人”这样,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如果每一个人都是拥有着一种报复心理的话,那这个世界将会多么的无情啊!应该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要有一点事情就斤斤计较。
第四篇:读《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
王正海
《礼记•大学》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几千年来影响经久不衰。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与精神象征,校长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首先也要从“正心、修身”开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养,内外兼修,努力做到“九正”,即“正心、正行、正言、正身、正德、正听、正视、正事、正思”,聚和谐之力,养浩然之气,方有可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完善自己的教育历程。
正心 :作为校长,首先对教育事业要抱有崇高的情怀,心专意诚。要学会不断在学习中、工作中进行心灵的自我历练与升华。坚定教育理想,做一个忠实的教育工作者和精神的高贵者。要有自知之明,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长所短,扬长避短,博采众家之长。
正行:校长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会影响学校的风气,经常性的检视自己的教育与管理行为将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校长在采取行动前,应该具有创新性的思想,把学校的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合理诉求进行综合性思考,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避免呆板苛刻的平面化的管理,不断丰富管理的内涵。
正言:校长是代表上级管理学校的,讲什么话及怎么讲话对学校和教师而言都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校长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校长要坚持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稳定的话不讲、空话套话不讲、违背上级政策和教育规律的话不讲、兑现不了的话不讲,危言耸听的话更不能讲。校长要练就“色思温、言思忠、貌思恭”的气质;要言行一致,少说空话与套话,言必信、行必果。
正身:作为一位校长,要想办好一所学校,自身的修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人认为,当好校长首先要大气,要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博大的胸怀与气度,既能入世、又能出世,“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懂得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德:办好一所学校与校长的道德、学识、能力、思想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但相比较而言,道德比其他几项更重要。“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校长良好的人品与口碑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与结盟即墨、胶州传统名校的校长交流就能够发现,这些校长们表面看起来并无过人之处,但仔细品味就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有一种朴素的道德力量---“常怀平常心、做平常事”。把平常事做好做出色就是不平常;把简单的事坚持不懈去做就是不简单。“团结才能做事,合作才能出众”。做校长要学会与人为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注重感情投资,打造一个优质的教育教学团队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长期默默的坚守。
正听:“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不正则事不达”,校长要多听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和其他渠道传递的讯息,寻找教育的最佳契机,力争未雨绸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争取主动。教育的智慧在老师和学生中,校长要努力做到“从谏如流、从善如流”,要明白思路决定出路的道理。正事:校长要做到“格物致知”,经常性的思考教育规律,明晰学校管理的内在规律,心中始终明白哪些事情该做,怎样做最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在工作中坚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汲取教训、立足现实、谋划未来,实事求是,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对正在开展的工作力争做到视野开阔,心中有数。
正思:目前,学校繁琐的事情比较多,我们慢慢没有了学习思考的习惯和时间,久而久之,感到事业的苍白和思想的匮乏,与教师和学生愈行愈远、与教育事业本身愈行愈远,这是校长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当今教育改革一日千里,各种新教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不学习和思考最终必将被淘汰。多读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方面的书可以使校长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流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找点时间,找点空闲,读几本好书,工作修身两不误。在困难面前,唯有“理性分析,合理抉择”,方显校长的智慧与才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是教育的永恒信条,创新性的思考方能彰显教育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要做一名合格的校长,必须时常反躬自省,坚守“要做事,先做人。人不正,事必败,人若正,事半则功已”的道理,在喧嚣与繁杂中,时刻坚守“正心、修身”,为自己点一盏心灯,不断提高自身的涵养,坚持教育创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五篇:读《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
这个暑假重新拜读了经典儒家著作《大学》,这本书其实不长,全书宋代儒家大师朱熹统计一共有1753个字。其中分为两个部分,经和传,经有一章共205个字,传10章共1548字。然而就是这不到两千多字的文章中蕴含着巨多的哲理。如今我们随便写一篇文章就是3000字以上,硕士博士论文更是洋洋洒洒就到了几万字,还有些博文、知乎文章却读之无物。“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看来墨不在多,有意则灵呀。
这次读后感重点分享我特别喜欢的句子,也是对我非常有启发的句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刚开始还真把“大学”当成我们的大学,但是这里的“大学”是大学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但都有“博学”之意。解释过来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自己理解的意思是: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意志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沉静,沉静才能够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大学》里面有很多类似的句子,总是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地给我们讲道理,告诉我们我们确实可以做大事,但是我们需要一步一步从小处着手,只有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了,把基础打牢了,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最终目标。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讲的就是这意思。
《大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做人的一部儒学著作,在其中它特别强调诚信,指出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段话中最后落脚点到了格物致知,但是也在告诉我们“诚”,其实我觉得“诚”也并不是讲的诚意,一个人对别人要诚信,对自己也要诚意。很多人都喜欢自己骗自己,有时候明明知道事实不是他所想的,他却偏偏自己安慰自己。有时候明明想做成一件事情,明明知道做那件事情自己需要付出什么努力,但是由于自己的懒惰恐惧贪婪最终还是没有做,自己忽悠自己。“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事杂;为学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这段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学者”要“诚”,如果不“诚”,那么就不能做善事,也不可能是善良有善心的。这是在做人方面,做事方面也是一样做学问,学习心得事物,如果不诚心,那么事情最后也是做不好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只注重短期利益,眼光却不放长远,殊不知,不守信约,我们可能有暂时的财利;有了诚信,我们却会获得终生的财富。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在成长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重修养诚信的美德,它将会使我们未来的人生和事业受益匪浅。
“大德教化,兼善天下;小德川流,独善其身”。在《大学》中还强调我们要修身,认为做人的要诀就在于把全部的力量用于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古人也说过“兰芳不厌古幽,君子不为名修”、“高于微言,所以修身”、“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苦;君子道玄而修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可见古人对于修身是多么的看重。在《大学》中写道“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行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治理天下和国家,严峻刑法虽可收敛一时,但却会引起潜在的忧患,不如修养道德,推行仁义,广布德择,凭借德政,推行仁义,则山不可当,水不可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治国理念﹣﹣推行仁政。其实纵观整个《大学》,它无处不在给我们传递正能量,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做人它都告诉我们要仁义,要诚信,要着眼长远,要温和。我认为身处在这个物欲横流、快节奏的社会,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读读老祖宗的书,听听他们的话,及时摆正自己的心态,更需要的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刻唤醒我们心中的善良。人之性好比千里马,因后天气拘物弊,有的变成千里马,有的变成驽马,有的变成病马。我们本性善良,只因物欲所扰,情欲所障,而迷失了自我。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人生的真谛,认识自己,修将自己,明白大道之本,识透生命之源,成就自己。
《大学》已经流传几千年了,这么多年一直被人们钻研学习着,虽然我已经翻阅学习《大学》几次了,但仍然是只有粗浅的认识,想必还是要继续学习学习,可能才会有更深的了解,也希望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读一读,学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