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了解天车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时间:2019-05-12 13:4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刻了解天车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刻了解天车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第一篇:深刻了解天车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

深刻了解天车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1.天车起升机构的构成 常见的起升机构是有电机.减速机·制动器·传动轴·联轴器·齿盘联轴器·卷同组·定滑轮纽·吊钩组·钢丝绳等组成,有时还装有称重装置。2.起升机构必须安装上升、下降双限位器。

(1)上升限位器的设置应能保证取物装置最高点距定滑轮最低点不小于0.5米处断电停机。

(2)下降限位器的设置应能保证取物装置下降到最低位置断电停机,且此时在双联卷筒上每端所余钢丝绳圈数不少于两圈(不包括压绳板处的圈数)。

(3)应经常检查限位器工作的可靠性,动作是否灵敏。失效时,应停机检修,不得带病工作。

(4)吊钩必须安装有防绳脱扣的闭锁装置。

(5)Gn=10T以上的龙门起重机和20T以上的桥式起重机,必须安装超载限制器。3.大车运行机构的传动形式

大车运行机构传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种为分别驱动形式,另一种为集中驱动形式。分别驱动形式与集中驱动形式相比,其自重较轻,通用性好,安装和维修方便,运行性能不受吊重物时桥架变形的影响,故目前在桥式起重机上获得广泛采用。集中驱动形式只用于小起重量和小跨度的桥式起重机上。

4.大车运行机构的组成大车运行机构是由电动机、传动轴、制动器、齿轮联轴器、减速机及车轮组等组成。由电动机并经减速机机械传动所带动的车轮组称主动车轮组,而无电动机带动只起支撑作用的车轮组称为被动或从动车轮组。

5.大车应安装终端行程限位器,并相应在大车行程两终端安装限位安全触尺,以确保在大车行至轨道末端前触碰限位器转臂并打开常开闭触头而断电停车;同一轨道上两台起重机间亦应安装相应限位安全触尺,当两车靠近时触碰对方限位器转臂而打开触头断电,以防止两大车带电碰撞。

6.桥式起重机桥架四角端部必须装有弹簧式或液压式缓冲器,并于起重机每条轨道末端设置装有硬木或胶垫的金属构架式的止挡体。既能防止起重机脱轨,又可吸收起重机运动动能,起缓冲减震并保护起重机和建筑物不受损害之作用。

7.小车运行机构传动形式

中、小型起重机的小车运行机构均采用集中驱动形式,大起重量起重机的小车运行机构则通常采用分别驱动形式。

8.小车运行机构的组成小车运行机构由电动机、联轴器、立式减速机、传动轴及车轮组等组成,在电动机轴上安装制动轮及其相应的制动器。小车运行机构与大车运行机构工作原理相同。

小车运行机构安全技术

(1)制动器每2至3天检查调整一次;

(2)小车行程的两端必须安装限位器,相应在小车架底部装有限位安全触尺,以确保在小车行至终端时碰撞限位器转臂而打开触点断电停车。

(3)小车架底部必须装有缓冲器,并在主梁两端腹板相应部位焊有挡板,使之与缓冲器的碰头对中相碰撞,以阻挡车体继续运行并起缓冲作用。

(4)在主梁端部之上盖板处应焊有止挡体,以确保小车不脱轨掉道。

(5)小车运行时各车轮踏面应同时与轨道接触,主动车轮踏面与轨顶面间隙不大于0.1㎜;从动车轮踏面与轨道间隙不大于0.5㎜,小车出现“三条腿”现象时,必须予以修理,不可“带病”工作。

(6)小车车轮为单轮缘时,轮缘应靠近轨道外侧方向安装、不得装反。

(7)同大车一样,小车轮前方应安装轨板,扫轨板底边边缘与轮顶间隙为10㎜。

9.制动器性能要求

大车、小车、主副钩各运行机构均应有可靠的制动器,制动器零部件不应有裂纹变变形缺件,制动器闸瓦衬垫磨损达原厚度的50%或露出铆钉应报废,液压制动器不应漏油。大、小车及吊钩制动后溜车距离分别应符合下列公式,大车:V²/5000≤S≤V/15,小车:v²/5000≤S≤v/20,吊钩S≤V/100,式中V分别代表、小车的运行速度和吊钩的起升速度,大车滑行距离最远不超过8米,小车不超过2.5米,冶金吊液体金属起重机起升机构应装两套制动器。

第二篇:脉冲点火、压电点火燃气灶的工作原理和部件构造

脉冲点火、压电点火燃气灶的工作原理和部件构造

一、脉冲点火燃气灶原理(有电热偶、无电热偶)

打开燃气阀门,按下旋钮,旋钮杆向下移动,推动阀体内顶针一起向下移动,顶针推动阀体内曲杆摆动,推动电磁阀打开;与此同时,旋钮杆上的金属片会与脉冲点火器开关线相接触,通过旋钮杆与面壳形成对地回路,脉冲开始点火;由于旋钮杆顶端为平头键,套在气阀芯的键槽内,如果旋钮逆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受阀体内定位装置的限制,不能转动),旋钮杆顶端的定位档块会随之旋起到阶梯台面上,脱离阀体的定位限制,气阀芯会随着旋钮一起转动,气阀芯气孔与阀体进气孔对齐导通。此时燃气就会通过输气管→阀体通孔→气阀芯→电磁阀阀门→引射管→喷嘴(与空气一次混合)→炉头→风门→火盖(与空气二次混合),遇火后燃烧。引射管与炉头相接处有调节空气进气量的装置(俗称风门),通过调节风门的大小(改变空气流通截面)可以改变一次空气混合系数,影响火焰燃烧状况,防止黄焰产生。由于刚开始燃烧时,热电偶受热就会产生电动势,通过导线进入电磁阀的线圈,产生磁场使电磁阀吸合,从而保持了气阀开启状态,所以松开手可随意调整火焰大小。当发生意外熄火时,热电偶引线端的电压很快变为零,电磁阀线圈失电,在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切断燃气通路,防止燃气外溢。若想关闭燃气灶,可顺时针旋转旋钮至“关”位置即可,此时,气阀芯和电磁阀会先后切断燃气通路,燃烧停止,燃气不外溢;旋钮杆定位档块回旋到定位槽内,旋钮不能旋转。

二、脉冲燃气灶部件结构:

12-2):是一对(两根)不同材料焊接在一起的合金丝,当一端加热,另一

端冷却时,能在两合金丝之间产生电动势(电压)的合金丝。产生电动势的大小决定于合金丝的材料性质和加热温度。它由金属丝、保护套及传输导线组成。在火焰上加热时,热电偶两端产生电动势提供给电磁阀,电磁阀得电维持吸合,保持了燃气的导通;当发生意外熄火时,利用热电偶两端的电动势消失,电磁阀失电释放,堵住燃气通路,防止燃气外溢。

2、电磁阀(见图2-3):是一个用纯铁的U型冲片叠成或U型软磁铁氧体为芯柱(衔铁)的电磁铁。它通电后有磁场产生,能吸合阀芯的连杆,使燃气阀门的进气孔打开,失电后靠自身弹簧力的作用又能自动复位,封住燃气气孔,保证燃气不会外溢。燃气灶在按下旋钮点火时,先靠阀体内的顶针顶开电磁阀,当燃烧正常时,热电偶两端产生电动势(电压),电磁阀得电维持吸合,保证了松开手后燃气的导通;当发生意外熄火时,热电偶无火焰而无电动势产生,电磁阀释放,封住燃气通路,保证了使用的安全。

3、阀体总成:主要是用于燃气气路控制及燃气气流量的调节。是由气阀体、气阀芯、引射管、旋钮杆、定位装置、传动装置及其实现功能转换需要的附件组成(见图2-4所示)。气阀芯是用于调节燃气流量、控制燃气通路的装置,这是因为气阀芯气孔与气阀体进气口之间设有一定角度,当按下旋钮杆不作旋转时,气阀芯气孔与进气口并不对齐,燃气通路仍然被封住;如果此时点火成功,则旋转旋钮,气路导通,燃气将被点燃;若点火没有成功,旋

钮不转动,则可防止燃气外溢;气阀芯上不同通径的气孔限制了燃气的流量,控制着燃气灶火焰的大小。定位装置是由定位块和阀体内定位槽组成,“关闭”状态时,定位块套在定位槽内,旋钮不能转动,按下并旋转旋钮时,定位块旋起,脱离定位限制,保证了松开手后旋钮在一定范围内可自由转动以调节火力大小。

4、脉冲点火器:它是由电子元器件组成的一个脉冲高频振荡器(见图2-5所示)。由振荡器所产生的高频电压经升压变压器升成15KV的高电压,进行尖端放电,由放电的火花引燃燃烧器上的燃气。这种点火器点火率高,可连续放电。按下旋钮,脉冲点火器开始点火;松开旋钮,脉冲停止点火。

三、压电陶瓷燃气灶工作原理叙述

打开燃气阀门,按下旋钮,旋钮杆顶端压着气阀芯内阀门顶针一起向下移动,推动气阀芯内引火管阀门打开。由于旋钮杆顶端为平头键,套在气阀芯的键槽内,按下旋钮(顺时针旋转受阀体内定位装置的限制,不能转动),旋钮杆顶端的定位档块会随之旋起到阶梯台面上,脱离阀体的定位限制;逆时针旋转时,气阀芯会随着旋钮一起转动,带动气阀芯上的拨叉摆动,拨叉推动点火器内的击锤移动,击锤复位弹簧被压缩,当旋钮旋转到90°时,拨叉脱离击锤,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击锤迅速复位,击打压电陶瓷负极,在另一端(正极)产生瞬间高压(15KV),经导线联接到引火管放电点火。在旋转旋钮,打火针放电电火的同时,气阀芯气孔与阀体进气孔对齐导通,燃气就会通过两路向外输出,其一路为输气管→阀体通孔→气阀芯→引火管阀门→阀体引射管→喷气嘴(空气混合)→引火管,遇火燃烧,向着火盖喷射。另一路输气管→阀体通孔→气阀芯→引射管→喷嘴→风门→炉头(与空气一次混合)→分火器(与空气二次混合)→气路导通,遇火后燃烧。引射管与炉头相接处有调节空气进气量的装置(俗称风门),通过调节风门的大小(改变空气流通截面)可以改变一次空气混合系数,影响火焰燃烧状况,防止黄焰产生。关闭燃气灶,只需把旋钮旋转至“关”即可,此时气阀芯封住燃气气口,燃烧停止,燃气不外溢;旋钮杆定位档块回旋到定位槽内,旋钮不能旋转。

四、压电陶瓷燃气灶部件原理及作用

1、压电陶瓷点火器:主要是依靠具有压电效应的陶瓷元件,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瞬间放电,放电火花引燃气体。它是由高压点火针、耐高压橡胶导线、压电陶瓷、击锤、复位弹簧、外壳体等组成(见图4-02所示)。压电陶瓷主要有钴钛酸铅为原料的陶瓷材料,经成型、烧结,上电极、极化等一系列工艺处理制成的柱型陶瓷。这种陶瓷晶格上正负离子的排列是非中心对称的,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陶瓷两端之间产生电势差(电压)。其产生的电压高低与所受的外力和压电陶瓷的高度成正比,与陶瓷的截面成反比。点火器是将两个同几何形状的压陶瓷正极相连,用耐高压橡胶多股铜芯线引出,负极配上两个铜端面后,用聚碳酸酯塑料固封,便于压电陶瓷多次撞击。当按下并旋转旋钮,旋钮杆带动气阀芯上的拨叉摆动,推动点火器内的击锤移动,击锤复位弹簧被压缩,当旋钮旋转到90°时,拨叉脱离击锤,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击锤击打压电陶瓷负极,在另一端(正极)产生瞬间高压(15KV),点火针对地放电点火。

2、阀体总成:主要是用于燃气气路、风门、电子电火器扳机的控制及燃气气流量的调节。是由气阀体、气阀芯、引射管(含喷嘴)、旋钮杆、定位装置、复位弹簧、燃气阀门、传动装置及其实现功能转换需要的附件组成(见图4-03所示)。气阀芯是用于调节燃气流量、控制燃气通路的,这是因为气阀芯气孔与气阀体进气口之间设有一定角度,当按下旋钮杆不作旋转时,气阀芯气孔与进气口并不对齐,燃气通路仍然被封住;如果此时点火成功,则旋转旋钮,气路导通,燃气将被点燃;若点火没有成功,旋钮不转动,则可防止燃气外溢;另外,为了保证引火管在点火时有燃气喷射,而点着火后引火管燃气气路被切断,在气阀芯上设置了一个燃气阀门,按下旋钮时阀门靠旋钮杆推开,松开旋钮后阀门靠自身弹簧力复位,关闭燃气通路。风门是用于调节空气进气量的装置(即改变空气一次混合系数)。定位装置是由定位块和阀体内定位槽组成,“关闭”状态时,定位块套在定位槽内,旋钮不能转动;按下并旋转旋钮时,定位块起旋,脱离定位限制,保证了松开手后旋钮在一定范围内可自由转动以调节火力大小。

3、燃烧器部份:主要是由炉头、火盖、中心盖(装饰盖)组成,其作用是实现可燃气体的燃烧。炉头是与喷气嘴联接和实现燃气进行一次空气混合;风门是调节一次空气混合系数的装置;火盖是使燃气分流并进行空气二次混合和实现燃气燃烧;中心盖是实现小火燃烧。双灶系列的燃烧器有多种款式,不同型号之间互不通用;左右炉之间燃烧器大小不一,不能通用。

第三篇:多功能天车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多功能天车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系统供油及起动

系统由闭式等压油箱给双联液压泵供油。主泵具有流量补偿和压力补偿功能,压力分别由流量分配块和压力分配块换向阀确定。系统液压油经流量分配块导出提供给各执行机构,主泵工作压力21Mpa,副泵出口通向工具回转台回路,换向阀压差有工具回转供油系统液压阀确定,设定压力为12 MPa,副泵工作压力为16 MPa。

2、阳极板手油缸动作(参考电磁阀动作程序表)

a、慢速下降:压力块中换向阀24的YVIP、阀25的YV3P得电,流量块YV12g得电,主回路液压油经换向阀52(双阳极动作时还要经过分流集流阀53到换向阀32的1(2)— YV14 n得电,此时流量3升/分,压力为3 MPa。

b、快速下降:压力块中换向阀24的YVIP、YV3P得电,流量块11的YV8g和YV12g得电,此时流量35升/分,压力为3 MPa,主回路液压油经换向阀32以Y方式与油缸相连接,活塞高速下降,主活塞杆下限为开关转为低速下降。

c、快速上升(中力):换向阀24的YVIP,换向阀25的YV5P得电,阀21的YV8g,YV9g得电,阀32的1(2)— YV13 n得电,活塞高速升至上限位开关,转为低速上升。此时压力为10 MPa。d、慢速上升(中力):换向阀24的YVIP,换向阀25的YV5P得电,阀21的YV9g和阀32的1(2)— YV13 n得电,此时压力为10 MPa,流量38升/分。

e、慢速上升(小力):换向阀24的YVIP,换向阀25的YV4P得电,阀21的YV9g,阀32的1(2)— YV13 n得电,此时压力为5MPa,流量9升/分。

f、慢速上升(大力):换向阀24的YVIP,阀21的YV9g,阀32的1(2)— YV13 n得电,此时压力为21MPa,流量6升/分。说明:2#板手电磁阀动作于1#板手相同,如双阳极同时工作,阀52的1YV30和2YV30均得电,如单独工作1YV30和2YV30均不得电。

3、阳极板手旋转

a、松开卡具(液压马达逆时针反转):阀24的YV2P,阀21的YV7g,阀35的1(2)— YV18 n得电,此时压力7.5 MPa,流量为24升/分。

b、扭紧卡具(液压马达顺时针正传):阀24的YV2P,阀21的YV7g,阀35的1(2)— YV19 n得电,此时压力7.5 MPa,流量为24升/分。2#阳极板手动作为1#基本相同。

4、阳极板手升降

a、扳手下降:阀24的YV1P,阀21的YV7g,阀37的1(2)— YV16 n得电,此时压力3.5 MPa,流量为24升/分。b、扳手上升:阀24的YV1P,阀25的YV3P,阀21的YV11g得电,此时压力3 MPa,流量为16升/分。

5、阳极夹具开启:阀24的YV1P,阀25的YV3P,阀21的YV-12g,阀47的1(2)— YV17 n得电,此时压力3 MPa,流量3升/分。

6、打壳机构油缸动作

a、慢速下降:阀24的YV1P,阀25的YV5P,阀21的YV9g,阀32的YV21 d得电,此时压力10 MPa,流量为6升/分。b、快速下降:阀24的YV1P,阀25的YV5P,阀21的YV8g,阀21的YV9g,阀32的YV21 d得电,此时压力10 MPa,流量为38升/分。

c、慢速上升:阀24的YV2P,阀21的YV5P,阀21的YV9g,阀32的YV20 d得电,此时压力7.5 MPa,流量为6升/分。d、快速上升:阀24的YV2P,阀21的YV8g,阀21的YV9g,阀32的YV20d得电,此时压力7.5MPa,流量为38升/分。

7、打壳倾斜

a、打壳倾斜下降:阀24的YV1P,阀25的YV4P,阀21的YV7g,阀35的YV23 d得电,此时压力5 MPa,流量为24升/分。b、打壳倾斜上升:阀24的YV1P,阀25的YV4P,阀21的YV11g,阀35的YV22 d得电,此时压力5 MPa,流量为16升/分。

多功能天车主要液压元件的功能

一、电磁换向阀(21.24.25.29.32.35.37.47.52)

电磁阀29.32.35.37均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中29电磁铁不得电时,四个油口互通,马达不动,油泵卸荷,32.35.37中位机能位y型,电磁铁不得电时,油路中剩余油液回油箱。

二、分流集流阀(53)

53的作用是按照一定的流量比例同时向两个液压缸或液压马达供油(分流),或接受回油(集流)。为了使流量不致受负载压力变化的影响,分流集流阀具有压力补偿的功能。

三、板式平衡阀(33)

33是顺序阀和单向阀组合成作为背压阀来防止负载因自重而造成失控下落。

四、双管式平衡阀(30)

当马达需要锁定时,进油分支无压力油作用,两分支的单向阀逆向截止液压油回流。此时,马达保持停止位置不动。

五、液控单向阀(38)

通常情况下,作用与普通单向阀相同,顺向导通,反向截至。当需要允许反向流动时,接通控制油路,液压可以反向流动。

第四篇:《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说课稿

《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x学院汽车工程系的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汽车构造》 课程中的一节——发动机工作原理。下面我将从本课程的特点、教材的选择、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征、教学难点以及我如何设计授课过程几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课程特点

《汽车构造》 是学生在经过前面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本门课程在整个汽车专业的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我们汽车 专业,不管学生是汽车维修专业的还是汽车营销和保险理赔专业的,本门课程都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材的选择

为了贯彻教育部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的办学理念,我们始终把学生们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为我们培养的目标,并且尤其突出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鉴于此,我们选择了作为国家银领工程的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系列教材,由张子波主编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材。

三、教学目的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汽车构造中的基础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白街上的汽车来回运动的动力源泉是什么,汽车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工作的基本原理,同时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中的一些基本术语。

四、教学内容

本章包含以下知识点: 1、发动机的分类 2、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3、四冲程发动机的常用术语及工作原理 4、国内外发动机型号的含义

五、学生特征分析 万事开头难,对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汽车的专业课程,新鲜感比较强,好奇心也比较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实当一个好师傅,把学生领进专业课程的大门,为他们继续学习夯实基础。

六、教学难点

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主要有:1 . 学生对发动机的内部构造不太熟悉,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没见过发动机,更不要说其内部构造了。2 . 学生的机械知识以及空间想象能力不是很高,在看书上的结构剖视图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3 . 学生对于发动机的内部到底是如何燃烧的,混合气是如何形成的等动态问题很难理解。

七、授课方法及教学设计

在讲授本节的内容的时候,针对我们刚才分析的学生在具体学习中的遇到的教学难点,我作了如下的课堂设计:首先通过引入“大家每天都看到车辆在路上来回的跑,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汽车来回跑的动力从哪儿来的吗? ” 这样的问题,让大家来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然后我给大家总结各位同学的意见,带着大家一起来分析,同时使用我们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里面有丰富的彩图、动画和视频,以动态的形象引领学生的学习。这时,学生们也许会有疑问了,车上的发动机到底是不是老师课件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啊,好,这时候就是我们发挥实物教学法的优势,带着同学来一起观察我们的车上的发动机,一起来看我们的发动机解剖实物,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们就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形象的具体实物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联系,加深了理解,强化了认识,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畏难情绪也就不知不觉的消失了。在授课的过程中,我非常注意时间的把握,尽量避免出现满堂灌,合理的安排授课进度。每节课的最后两三分钟,我会给各位同学对本堂课的内容做个总结,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看看书,提问题,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的知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很多想法,当然这些想法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在这里,我也恳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共同来帮助我不断提高,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的让学生通过我们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学到知识,爱学知识,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当然我相信有在座的各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帮扶,我一定能做到。谢谢大家!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拆装》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自动变速器是汽车整个动力传动系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将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汽车行驶和换档的平顺性,严重的甚至造成换档困难,无法行驶。行星齿轮机构是自动变速器五个主要组成部件之一,在整个系统里是一个容易损坏的部件。这节课主要是学习行星齿轮机构的拆装,通过这节课,学生可以对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各零部件间的装配关系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同时为整个自动变速器拆装作好铺叙。

2、教学内容的处理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中的零部件比较多,而且其相互位置关系有严格规定。为了使学生能充分了解该内容,教学分三步进行。首先,通过录象演示其拆装过程,初步了解其拆装过程。然后,学生通过电脑模拟操作其装配过程,如果装错、装反,电脑都会提示错误,这样就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他们之间的装配关系。最后,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达到对所学行星齿轮机构拆装内容的掌握。同时教师在学生的电脑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加以引导、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同时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包括工具、零件等摆放一定要按顺序排列整齐,以及实训结束后必须将工作区域打扫整理干净,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将来从事汽车修理工作做准备。

3.教学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2)、了解别克4T60E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3)、熟练掌握别克4T60E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拆装步骤。(4)、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别克4T60E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只有掌握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才能保证安装时不会装错,同时也是接下来为学习变速器动力传递做好理论储备。

本节课的难点是三档离合器和输入单向离合器的安装方向判断以及各部件间的装配关系,通过录象、电脑模拟操作、老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操作训练来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二、学生情况

授课的班级是20531班(05汽修双元制试点班),全是男生,是从原来三个汽修班里选拔组成的,因此,学生的总体素质相对其他班级还是可以的。由于之前他们在汽修企业已经有过半年的工作经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明确,学习兴趣都非常高,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强。

三、教学方法

“任务引领”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教师通过复习、新课导入,引出课程所学的知识,以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拆装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通过三个教学过程实施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三步进行,先在电脑教室通过录象演示其拆装过程。然后,学生通过电脑模拟操作其装配过程。最后,在实训室通过学生的进行实际操作。

1、复

通过提出问题: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变速传动机构的类型?由学生回答,来复习巩固前面学过的知识。

2、引入新课

根据复习时提出的问题,引出由于汽车长时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加上驾驶员的不规范操作,将引起自动变速器的损坏,特别是其中的行星齿轮机构的非正常损坏。从而造成汽车动力下降、油耗增加、起步困难、换档发冲等不正常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拆装,从而进一步掌握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讲授新课(1)、录象演示,学生观摩,教师引导。(电脑教室)(2)、学生电脑模拟操作装配过程,教师指导。(电脑教室)(3)、学生在变速器实物上实际操作。(实训室)

4、课堂小结

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行星齿轮机构拆装的操作方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课采用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归纳的方式进行小结。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效果评价,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这样做既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使得他们了解其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5、布置课后作业

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为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布置了让学生完成《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拆装》的工作任务书,工作任务书内容包括:实训科目、信息导入(车型、变速器型号)、准备阶段(所用工具、设备、材料)、任务的实施步骤、检查注意事项。

解放CA1091变速器构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处理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职业高中系列教材《汽车构造》第十章《变速器和分动器》中的第三节。变速器是汽车底盘中构造最为复杂、技术性能要求很高的一个总成,是《汽车构造》课中重要的一个章节。教材本章第一、二节分别阐述了变速器的作用及传动变速的基本原理,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齿轮传动的方向并能通过啮合齿轮的齿数计算传动比,即i=所有从齿数乘积?所有主动齿齿数乘积。本节教材中,先编排了变速器的一般构造,即常用变速器的共同属性,然后介绍CA1091、EQ1090、JB2020变速器的构造及工作状况。其中CA1091是一种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但又具代表性的变速器,将其阐述清楚后,其他变速器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同时也为今后进行变速器的故障诊断和拆修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成败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也影响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修理水平。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变速器的整体结构,即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的装配关系怎样;

②了解变速器各档位的操作方法及动力传递顺序。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演示,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灵活适用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教给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

3.思想目标:

①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探索精神;

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对汽车修理的热情和信心。

(三)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综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本节课的重点是变速器的构造及各档位的操作方法。因为结构是原理的基础,学生认识了变速器的结构,就为分析各个档位的动力顺序创造了条件,以此为基础,在今后学习变速器故障诊断,进行变速器拆修时,就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

本节课的难点是各档位动力传递顺序。此处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的初级阶段,职高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变速器不论哪一个档位,各轴、各齿轮都在旋转,因此,不容易从众多旋转的齿轮中找出具体某一档位,究竟是哪几对齿轮在传递动力。

(四)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本节教材共分四大问题讲述变速器结构,它们分别是普通有级式变速器的构造、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变速器的结构分析、副变速器,共需三课时。在讲解本节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认识事物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打乱教材的编排体系,先重点以CA1091变速器为代表讲述其构造,再比较EQ140、BJ2020、上海桑塔纳轿车等变速器的异同点,总结出变速器的一般构造,最后讲述副变速器,这既利于教师“教”,也利于学生“学”。

本节课,教师可先利用变速器的结构图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并以“轴”为骨架讲述各部分构造的装配关系。然后仍以此图说明工作情况,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即基于汽车总成认识结构的基础上认识其工作过程。

根据变速器总成零件较大、很直观的特点,为加强学生对结构的认识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益,对本课教材作如下处理:①引入新课时,细化教学目标;②采用实习演示法,在实习台上分类摆放各零件,加深学生对结构的认识,使教学主动、美观,突出重点;③补充一工作情况,即动力传递示意图,帮助学生直观、简洁地实现由结构向原理的过渡,促进学生对工作过程的掌握,突破难点;④复习巩固时,用细比的教学目标检查效果,比较准确地掌握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根据“两基三点”的基本要求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遵照启发式教学原则和直观教学原则,确定以“设疑―――探疑―――解疑”的启发式教学为主线,配合实习演示,引导学生生动、具体地探疑和解疑,然后过渡到重点内容的复习巩固、难点内容的再认识,实现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

本节课内容较多,重要的轴、轴承、齿轮达二十多个,且根据教学目标还要将轴、齿轮以动力传递顺序为纽带连接在一起,使学生明确他们的装配关系、工作关系。这的确有一定难度,因此,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

设计学习卡,将重点内容问题化、量化、表格化、科学化,设置问题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目的,这样才能收到“引而弗代,牵而弗达”的启发效果。

演示法和启发诱导法相互渗透、密切配合,利用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结构,利用启发诱导法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兴奋点,使教学活动自然、紧凑,引导学生探疑。采用一步一步地解体整个变速器,使学生感觉像在看一本精彩的故事书,急于知道结果。这必有一个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情绪高涨,有强烈的求知欲;在结局时,学生心中释然,发出感叹,“原来是这样的啊!”

环环紧扣,精心编排,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可利用的兴奋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

三、学法指导

现在的职高和技校学生普遍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缺乏探求新知识的能力、信心和热情,习惯依赖教师讲授、被动获取知识,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根据启发式教学原则的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善导是着力点,会学是落脚点。指导学生会学,就应该以发展为主旨,以思维为主攻,以训练为主线,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心智技能,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通过教学目标的细化,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学好本节课知识有什么好处,用目标激励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意志力,创造学习情境。

(2)采用实习、简图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简洁地认识变速器的构造,在其头脑中形成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发挥其形象思维的协调作用,使学生不再死记硬背,而是用科学的方法理解、识记。

(3)教师通过设疑―――探疑―――解疑的方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号召全体学生参与,既有利于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体素质得到培养。

(4)讲、练、演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探索、分析、应用,强化他们对知识的巩固、消化、吸收和灵活运用,并转化为能力。

(5)在听课和复习巩固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细化学习卡。这样学习目标针对性强,反馈信息准确。

四、教学程序

(一)衔接导入

1.上课伊始,教师检查提问:多级齿轮的传动比公式是怎样的?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3.教师板书课题,下发学习卡,交待本节课教学目标及学习卡的使用方法。

采用根据教学目标编写的学习卡,有利于创设情境,集中精力,便于学生有目的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情绪、意志和学习方法产生直接的导向功能和调控作用。

(二)讲授新题

1.教师演示设疑―――提出问题

(1)教师与学生配合演示变速器三种工作状况:

①教师任意挂入五个前进档中的一个档位,请两名学生演示:主、从动轴旋转的圈数有何差异?握主动轴的学生旋转主动轴,另一学生能否使从动轴不转?

②教师挂入空档,两学生感觉又如何?

③教师挂入倒档,一学生顺时针方向转动主动轴,从动轴旋转方向怎样?

(2)学生每演示一现象,教师便用精当地语言表述演示结果,并设置如下疑问:

为什么将变速器简单地操作一下,从动轴旋转一圈,主动轴便转几圈,为什么有的档位主、从动轴旋转方向不一样,且主动轴旋转,从动轴可不转呢?

通过巧妙设疑,创设兴奋点,学生热情高涨,迫切想弄清三个为什么,教师抓住时机,对此变速器进行解体,从其内容结果中寻找答案,恰到好处地将学生引导到教学活动中来。

2.教师引导学生探疑、解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将实物演示与启发诱导两种方法巧妙结合,紧紧抓住学生思维,让学生参与演示,变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积极地探索性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解体变速器,认识内部结构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将一台变速器的轴承、齿轮、健全部拧松,同时制作各标志牌(包括齿轮名称、序号、齿数,其中齿数一栏留下空格),教师采用边分解边讲述的方法,依次将轴、齿轮在实验台上摆放整齐,并放上标志牌。

①变速箱四根轴的名称及装配关系;

②变速箱上各齿轮的名称及作用。

教师交待齿轮名称后,分别请学生数出各齿轮齿数并记到标志牌上。

学生观察实习台上各标志牌的内容及构件实物,并将相关内容填入学习卡。

教师精确地讲述,熟练地操作,科学而美观地摆放,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由然升起对老师的佩服之情,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获得成功的渴求。

(2)变速器工作情况

①教师对照动力传递示意图,对刚学习的结构产生一个整体认识,这是由结构向原理过渡的载体。

②对照简图,教师讲述一档的操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两个主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的名称及一档的动力传递顺序、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教师将变速器拨为一档,并请两名学生记下主、从动齿轮旋转的圈数,与刚才计算的传动比较,看是否吻合,从中学生恍然大悟,发出感叹:“原来是这样的啊!”

③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发问:采用同样的方法,同学们能否在掌握一档的情况下,分析一下二、三、四、五档是怎样传递动力的呢?学生思考后,教师找基础好的学生、中等学生及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别对以上各档位进行分析,教师和学生一起用实物验证。这一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对不同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用精练恰当的语言将操作信息传递给全体学生。

④教师对着简图讲述倒档、空档的操作方法,并分别请学生演示,由学生自己分析动力传递顺序,并记载到学习卡上。

(三)复习、巩固

采用完成、整理学习卡的方法,督促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做到“教与学”心中有数。

(四)掌握、反馈信息,创设新的兴奋点,为后续过程埋下伏笔

1.抽查中、差学生掌握的情况;

2.交待并学习了CA1091变速器后,我们常见车型EQ140、BJ2020、上海桑塔纳轿车的变速器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材。

五、效果评价

本节课采用学生填写学习卡,并按评分标准进行自测,老师整体评价检查,记载每位学生的掌握情况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由于采用了学习卡,评价时容易把握标准,可操作性强。

本节课如果配合电化教学手段,可进一步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并可将教师的演示变得更清晰,更便于全体学生观察,特别是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自动门各组件的工作原理

自动门各组件的工作原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门也越发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的感应系统,以及防尘、防噪音,美化环境等优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自动门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商场、居民住宅、办公楼、学校等诸多场所。现在凯桥机电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动门各个组件基本的工作原理。

自动门由主控制器、感应探测器、动力马达、感应门扇轨道、门扇吊、同步皮带、下部导向系统等部件组成,下面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部件的工作原理。

1、主控制器是整个自动门的指挥中心,是自动门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指令程序发出相应的指令来指挥动力马达的工作,并且用户可以通过主控制器来调节门扇的开关门的速度与频率。

2、感应测探器,主要是负责采集外部信号,就和人们的眼睛一样,要是有移动的物体进入它的工作范围以内的时候,它就会主动给主控制器一个信号。

3、动力马达是提供开关门的主要动力,控制自动门的加速与减速的运行。

4、感应门扇轨道,就和人们见过的火车道是一样的,主要就是约束门扇的走轮轨迹,使它按照原有的轨迹来运行。

5、门扇吊是用于吊挂活动门扇的,是在动力马达的牵引下带动门扇运行的。

6、同步皮带,是用于传输牵引动力的,牵引着自动门的走轮系统。

7、下部导向系统,只要是感应门的下部导向与定位的装置,就是防止门体上下摆动的。

下载深刻了解天车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刻了解天车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