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贾益芹心得体会
学习贾益芹心得体会
2015年6月4号,我们区组织教师去学习贾益芹事迹报告,会前只知道贾益芹老师是特教老师。
首先发言的是贾益芹的学生,她告诉我们贾老师是淄博市特教中心学生心中最美的女教师,她用特殊的语言-手语传递着知识与希望,用妈妈的爱,用爱心和行动将生命教育理念化为有温度的关怀,以爱育爱,以德育德,尊重每一个残缺的生命,和她的教育团队一起给了学生知识、技能,给了学生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其次发言的是贾老师的学长,是位看着贾老师成长的老师,他讲述了贾老师的经历:
从1992年初入特教至今,贾益芹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22年。忙碌而充实的工作让她认识到:她爱学生,爱特教,这就是一条属于她的路,当初的别无选择成就了她的教育梦,帮聋孩子走上了自强自立之路,她无怨无悔。然而在教育的背后,她和她的同事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1992年7月16日,贾益芹走进了当时不被人理解、备受冷落的淄博市聋人学校,开始了做一名“哑巴老师”的历程。有一名新生家长流着泪对她说的那句“老师,只有你们能帮帮孩子。如果孩子不上学,啥也不会,我们死了也闭不上眼啊!”让她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深切体会到了家长的无助,更感到了特教老师肩上的责任。
9月1日,李连谨校长委以重任,让她担任二年级12个学生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多少年过去了,她对既当老师又当保姆记忆犹新:石传根夜里尿床,要每天给他晒被褥;胡春秋是个自尊心特强的学生,要小心地呵护;张春晖天天流鼻涕,桌上要放包卫生纸„„贾益芹住在学生宿舍,吃在学生食堂,24小时和学生在一起。她和同事们一起小心呵护着这些稚嫩的幼苗。她渐渐喜欢上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渐渐理解了特殊教育的意义所在。
住校的学生总是给她这个新班主任找事做。1993年10月的一天,调皮的成兆科晚上10点多睡梦中滚到床下,导致手腕骨折。当时最近的医院离学校大约有三公里,那时没有出租车,学校也没有校车,路上连路灯也没有。漆黑的深夜里她用自行车驮着他,一步一步跌跌撞撞赶到医院。当大夫得知汗流浃背的她是孩子的老师后,不由得感叹:“你们特教老师太辛苦了,真是了不起啊!”
贾益芹结婚时,新房就安在教室的隔壁,她的家自然就成了学生们的家。晚上她和学生一起看电视、一起包水饺,在这个家里,孩子们度过了他们难忘的一个又一个生日。当时戴孝波家庭比较贫困,从没有过过生日,当她买来蛋糕,其他同学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时,戴孝波激动地眼圈都红了。
1999年是贾益芹工作的转折点,她走上了中层的岗位,她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做管理工作。她为了工作,经常顾不上自己的孩子。2000年的暑假贾益芹刻骨铭心。那是一个周末,快中午的时候她又去学校忙工作了,匆忙中忘记了炉灶上做着稀饭的高压锅,把4岁的儿子留在了家里。当她忙完工作回家时,很远就听到了刺耳的消防车的鸣叫声,楼底下全是围观的人,烟雾从她家窗户往外冒,她打了一个激灵,知道发生了什么。她焦急的寻找着儿子,儿子满脸黑一道白一道,一见她,哇地一声扑到她的怀里:“妈妈,你去哪儿了?”她两腿发软,进屋一看:墙壁全黑了,厨房一片狼藉,高压锅散落地上,抽油烟机面目全非。这个事故一直让她心有余悸,她不敢想象万一液化气瓶爆炸,孩子在家会发生怎样的后果„„虽然她努力地想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但事实上很难做到。想到那些有听障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自己的照顾,在爱的天平上,贾益芹永远向学生倾斜着。或许,这就是“最有爱心的老师”最好的诠释。
最后发言的是贾老师,她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的当老师,当父母的一份真情。
有这样一则童话:铁棒与锁的对话: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撬不开锁,而钥匙却轻轻一转把锁开了。铁棒问:“钥匙,这是为什么?”钥匙回答说:“很简单,因为我懂锁的心。”
这则寓言给予贾益芹极大的心灵震撼。她暗发誓言:“我也要掌握这样的钥匙,去开启特殊孩子的心灵之锁。”20多年后,贾益芹业已成功地拥有了“三把钥匙”,——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三把钥匙”。
钥匙一:“带着微笑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怎样消弭聋孩子天生的自卑感和畏惧感,从而毫无障碍地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呢?贾益芹自有“独门绝技”——微笑。从淄博聋校到新建成的市特教中心,贾益芹担任了多年的政教主任。这一头衔的职能,不言而喻;学生望而生畏,当在情理之中。可是,贾益芹置身于校园,总是满面春风,蔼然可亲。面对迎面走来的学生,一脸笑意的她,或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学生的肩,还时不时地伸出大拇指——“你是最棒的”。据该校老师介绍,“低年级的几个‘小不点’,每次见了贾主任,都会飞奔着扑入她的怀里。而贾主任,则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乐不可支”。“贾老师,你的微笑真漂亮!”学生这样赞美她;“贾主任,你的微笑让我们感到温暖。”家长这样赞许她。微笑,让贾益芹走进了学生和家长的心里!
钥匙二:“教育聋生要有‘铁杵磨针’的耐心”。
“哑巴说话,铁树开花”,这句俗语道出了特教的艰辛。教学生“开口说话”是一个费时费力费脑的艰难历程,先教学生练气息、做舌操,然后用小镜子、压舌板、气球、纸条等教具一点一点地重新开启学生僵化的声带,就像教几个月的婴儿开口喊爸爸、妈妈一样。当学生终于能够清晰地喊出“妈妈”“老师”时,孩子的家长总是欣喜若狂,有时抱着学生喜极而泣。2008年在广电演播大厅节目演出时,8个6岁的聋哑孩子面向观众一起响亮的喊出“妈-妈—”,在场的所有观众无不泪流满面,掌声经久不息。
到了高年级,一个问题用手语解释不清,就用图画、用演示,用电子白板,尽各种可以想到的方法,直到让学生从不懂到真正掌握,每次上完课她的嗓子像冒烟一样。她努力构建生本课堂,要求自己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九年级李亚男几乎什么都听不懂,怎么办?那就从最基本的字词句学起,用一年级的课本!于是在九年级的语文课上,她分类教学,每节课拿出5分钟单独辅导一下李亚男,现在李亚男已经学到三年级的课本了。
信息化让特殊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贾益芹及时更新理念,把语言画面、课本信息、社会信息通过大屏幕传递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以目代耳的代偿功能,让聋生接受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学生这样评价,“贾老师的手语很清晰,她的课我们都能听懂,我们愿意听”、“我们虽然听不到世界的声音,但贾老师就是我们最美妙的耳朵,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社会的多彩,人生的丰满。”贾益芹的课三次荣获省、市优质课一等奖,她不仅是学校的手语小专家,还是淄博电视台的兼职手语主持人。
也许是她对讲台情有独钟,只要一走上这小小的三尺讲台,只要和学生们在一起,看似弱不禁风的她就会变的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她说,只要做老师一天,她就要走上讲台。课堂是她这辈子永远割舍不下的舞台。
钥匙三:“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爱,最高的教育智慧也是爱”。
“对聋孩子仅仅付出保姆式的爱是不够的,更需要有智慧的爱。”这是贾益芹对“爱”的深刻认识。
成兆科,曾是贾益芹班里最调皮的学生:上课削铅笔,吃零食,与同学交头接耳,还时常把毛毛虫放进女同学的书包里„„怎么办?贾益芹发现,成兆科生性好动,片刻也安稳不得。于是,贾益芹“顺水推舟”,任命他为体育委员。同时,师生秘密约定:先管好别人,再管好自己。“之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想让他通过发现、纠正他人的错误,来实现对自我的观照和警示。”贾益芹一语道破初衷。当然,成兆科的转化并非立竿见影,隔三岔五地出点“幺蛾子”,自是“家常便饭”。对此,贾益芹有些“姑息迁就”,只是在课堂上、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扫他一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后来,成兆科变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现已从长春大学毕业,在厦门工作。“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贾益芹深谙此道。
每年5月底,贾益芹都会给即将毕业的学生上最后一堂人生课《感恩 责任 梦想》,要学生牢记自强不息 超越自我的学校精神,做一个堂堂正正、自食其力、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拳拳之心,谆谆之言,其处情理,可谓兼之矣!
贾老师的报告会很精彩,很成功,感谢贾老师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新时期教师的风采,那是一种崇高的爱,是一种社会的正能量!
评判一个老师的优秀与否,业务成绩是第一位的,标准通常都会有基本的两条,教学成绩和教研成绩。
贾老师对课堂的定位是: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前年她接手的九年级学生李亚楠因为智力因素基础非常差,几乎什么都听不懂,怎么办?放弃吗?不!那就用一年级的课本,从最基本的字词句学起!于是在九年级的语文课上,贾老师会每节课抽出5分钟单独辅导,现在已经学到三年级的课本了,家长对学校充满了感激。2014年她又接手了中专二年级,五年级有一个学生年龄很大了,想直接到中二学点技术,毕业参加工作。经过请示领导后同意了,但是他的语文基础知识太差,没办法课上课下都是两套学习方案,还要随时鼓励,担心插班有思想包袱,经过近1年的融合,以前经常想辍学的他生活得很快乐。这就够了,让学生学得高兴、过得快乐是她的教育教学基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贾老师先后在班级内开展合作教学、目标教学、愉快教学试验,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着充满生命的高效课堂。同时,她积极带动班主任老师也进行班会课的改革,用班级心理活动辅导课来代替传统的班会课,把教育内容活动化,让学生成为参与的主体,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
在贾老师参加工作的第8年,她获得了山东省优质课评选的一等奖;在第10年,她获得了淄博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称号,应了那句话“十年磨一剑”。第11年,她一路过关斩将,荣获山东省教学能手特教组第一名。2013年,在她工作的21年,厚积薄发,她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期间她也曾获得了很多荣誉,包括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但她更看重的是业务成绩,这是一个教师的从教立身之本。在教学中她一路走来,不断磨砺自己,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她一步一步前行。
教学教研是教师的两条腿、两个翅膀,缺了其中一个,都是不完美的。参加工作2年,她发现课堂中经常会生成一些一闪而过的灵感,时间一长就忘了,于是她就想是不是应该写点教学后记呢?于是她的处女作《聋校教师应注重写教学后记》应运而生,被发表在《山东特教》上,这大大激发了她探究课堂、总结提升、写稿投稿的积极性。2003年,聋校新课程正处于改革阶段,于是她和同事一起翻阅、分析现有教材中应该淘汰的内容,结合新形势商讨需要增加的内容,于是《聋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被发表在特教最有权威的核心期刊《中国特殊教育》上。20年来她先后有20篇论文发表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现代特殊教育》、《中国残疾人》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为了塑造聋生健全的人格,她设计主持的山东省特教“十五”课题《聋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经过三年时间的研究、总结,2005年7月通过了省级鉴定。潜心研究课堂,注重总结经验,使她在专业发展和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贾益芹任教导主任期间,她鼓励带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教研中。那几年中学校的教研成果显著,共发表国家级、省级教学论文100余篇,获奖论文50余篇,90%的教学一线教师都有了自己的教学论文。2007年以后,她又走上学生管理的岗位,她组织实施的“聆听世界 回归主流”和“感恩与责任”的德育主题活动,被评为淄博市优秀德育活动品牌。可以说她成功实现了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的位移。
大爱无言 铁树开花
在23年的教育生涯中,收获最多的是学生带来的满足和心底的神圣感。学生们用歌声唱出心中的梦想,用舞蹈演绎生命的绚烂,他们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深深感染和触动着社会各界的人们。聋生张明月,评为2014全国百名美德少年;伊鹏,两次走进李咏主持的“非常6+1”展示才艺,耿晓娜,主演了淄博市第一部全球发行的微电影《舞者》„„一批批学生考入了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等学府,圆了他们的大学梦;一批批学生凭借专业技能,在企业里用辛勤的汗水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一批批学生自强自立、自主创业,凭借一技之长成了老板,圆了他们的创业梦„„
为学生圆梦,学生也成就了的教育梦。贾益芹在业务上完成了从“合格-能手-带头人-特级教师”的蜕变,在师德上成为了学校老师的标杆。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等20多项荣誉称号。对待取得的荣誉,曾说过,一个人在集体中犹如沧海一粟,这些荣誉属于特殊教育,属于特教中心,属于淄博的特教人,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现在的贾老师,已经人到中年,但仍然是充满激情的穿梭在工作岗位上,为特教孩子圆梦,为淄博特殊教育的发展耕耘着、奉献着„„
第二篇:关于贾益芹事迹报告的心得体会
大爱
北博山学校 李薪
用爱去报得三春晖,用爱去浇灌每一朵含苞怒放的花朵,为学生忘记了自己的病痛,为工作忘记了自己四岁需要被照顾的孩子,她就是所有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贾益芹!
听了她的事迹报告,感到受益匪浅。她用她的爱撰写着一篇篇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爱的力量和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
作为一名新老师,在听贾老师讲述自己走上社会岗位的经历时,特有感触,我突然感觉自己很幸运,记得在我来到农村学校当老师时,我的心情曾很不情愿,现在想想我的境况好多了。虽然生活过的艰苦点,但我面对的是一群活蹦乱跳,能听能说的正常孩子们。作为一名特教中心的老师,整天面对的是聋哑等有生理残疾和学习障碍的孩子,我无法想象如果是我,我会怎样?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和贾老师一样克服困难。贾老师说,那里的孩子很多来自农村,需要长期住在学校,有些孩子还会拉裤子······她一边是上课的老师,一边又是照顾孩子的妈妈!为了让孩子说话,一个简单的“妈妈”,她会不厌其烦的教上上百遍、上千遍,课下还会继续辅导孩子。只要有贾老师的地方,就会有一群学生围着,我们能够感受到学生有多爱她,这也许也是最能证明她对孩子付出了多少吧!
别人的评价才是最真实的,贾老师在别人眼里是这样的:
贾老师在婆婆的眼里非常的孝顺,她的婆婆对外人常常夸赞:“我能有这样的儿媳妇,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在中国一直让人头疼的婆媳关系在贾老师这却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一面,可见贾老师的爱有多深!
贾老师在学生的眼里是妈妈!课上孩子们喜欢听贾老师的课,课下他们喜欢粘着贾老师,贾老师的家就在校园里,贾老师的家自然也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他们告诉贾老师:“你就是我们的妈妈!”你说这样的老师谁不喜欢啊?我心里不由得也想成为这样的好老师。
贾老师在自己孩子的眼里是这样的,四岁时妈妈因学校急事把自己丢在家,引发高压锅爆炸,吓得不行;四五岁就能为同龄甚至比自己大的孩子做饭吃;大学生病强忍着不告诉妈妈,他告诉妈妈:“你心脏不好,告诉你也干着急,你来的了吗?”听了这话我真的很想哭,因为我被贾老师的奉献镇住了!
贾老师的付出真的换来了更多孩子们的幸福,听到一位八年级学生的演讲,看到她的学生顺利找到工作、结婚生子,我也真的高兴啊!就这样一位平凡的老师,为了更多地孩子的幸福,就这样默默奉献了二十多年,这样的好老师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学习!
第三篇:会议交流材料(贾雪芹)
以课标为本,着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鹤峰县实验小学 贾雪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在这金桂飘香的日子里,作为实验小学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能与各位领导及兄弟学校的同仁们一道交流学习,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在今年恩施州举行的小学六年级毕业调研检测中,我校六年级语文综合排名位居全县前列,六年磨一剑,之所以取得可喜的成绩,离不开学校领导对我们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我们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的精诚合作,更离不开老师们六年如一日的无私付出。我只是我们六位语文教师的代表,但当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感受却是一致的: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认真落实新课标准,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准确把握新课标
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每个学期开学初,我们教研组都会组织本组成员认真学习课标,把握各年段的标准,并就本年段如何落实阶段目标展开讨论,主要讨论课标的方向性,讨论课标和教材的结合点,讨论课标对教学行为的指导点、落实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严格以课标为准绳,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写出教案后,各位老师再根据自已的需要做修改,以便更好的在课堂上落实新课标的目标和要求。平时我们教研组内老师们结合学校开展的磨课活动互相听课取长补短,评课的标准就是课标,就是看课标的落实情况,凡是没有落实课标的目标均不能视为合格课,需要再次磨课。通过不断地比较、分析,逐渐找到
了能有效引起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些学习策略: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学会提问题,钻研问题;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在教学中还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且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为优学生指明方向,为中等生提供进步的阶梯,把更多的关注送给学困生,我们的宗旨是:不放弃一个学困生。对他们实行“三多三优先”原则。即多指导、多鼓励、多练习;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面批。正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注意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所以促进了学生整体语文成绩的提高,而且很好的控制了低分率。340名考生,优分率达到66.76%,高分率12.35%,低分率为0,以较大优势位列前茅。
二、夯实语文基础
夯实语文基础,主要是要抓好识字和写字教学,对于低年级识字教学,我们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在趣味中识字,在活动中识字,加深记忆。当学生学会查字典后,鼓励学生借助字典自主识字。到了高年级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将识字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解决,只对个别难度大的字给予指导。为了能让学生写一手规范、美观的钢笔字,我们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做到姿势端正,书写整洁,同时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对于不容易写好的字、容易写错的笔顺,都会亲自板书示范,对于书写有困难的同学,做到手把手的指导。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坚持每天用10分钟的时间随堂指导学生写字,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的还在书法大赛中获了奖。我们还将识字、写字与阅读、习作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积累和习作过程中巩固识字成果,三、扎实推进阅读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
念,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在书上做批注,比如做上重点记号,在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平等对话,老师只在必要的时候予以指导、引领、点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往往有精彩的生成,有思维的碰撞。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此外,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根据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要求学生阅读相应的课外书籍,一般都是课外书屋和新课标中推荐的优秀作品,从阅读浅显的拼音读物、儿歌、童话故事开始,再到慢慢指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如《草房子》,《爱的教育》等,到了中高年级,阅读能力强的同学已经在尝试读各类名著。六年累计下来,大多数同学都达到甚至超过了课标中规定课外阅读总量(100万字)。在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摘抄,积累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阅读效果,提升综合能力,同时还将学校“经典诵读”这一省级课题研究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每天在早读时间抽10分钟,午读抽20分诵读名家名篇、优秀诗词,几年下来,学生积累了一两百首诗词,阅读了上百篇经典美文。这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一路坚守,师生双方受益良多,这样一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辅相成,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宽了知识面,又大大增强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认真抓好作文教学
《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可是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困扰着我们。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弥漫了孩子的笔端。原本应该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变成了令人
厌恶、恐惧的难事和苦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改革在呼唤生命的回归。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解放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拓视野,找回写作的乐趣。正是基于此,我校在九十年代就提出了“生活作文”的课题。学校历经风雨沧桑,学校领导几经易人,但不变的是我们坚守近二十年的生活作文教学理念,这也是实验小学老校长、特级教师周存辉提出并取得研究成果的重点课题。
我们大力提倡“生活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情,还原最真实的现实生活,展现令人动容的童真、童乐、童趣。同时也鼓励学生多走出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和社会亲密接触,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将自己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或是亲身经历的事付诸笔端。此外还引导学生结合节日、结合各种活动练习习作,目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提炼作文素材。记得有一次,在指导学生学习场面描写后,曾经有位学生写了一篇老师离开教室后,教室里出现的种种情形,读之令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既惊叹于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人物刻画功底,又不禁为其中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而捧腹。这篇文章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很多同学受到启发,涌现了不少富有生活气息的佳作。其实,只要老师引导学生养成勤观察、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学生也会养成“我手写我心”的好习惯。生活作文能较好地解除学生写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况,又能从根本上扭转“假”、“大”、“空”“抄”的不良文风,所以我们对“生活作文”的探究还会进一步的深入走去。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经常开展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书信大赛、书法大赛及各种征文比赛,有不少学生获得了较好的名次。为
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我们年级组围绕综合性学习组织了许多活动,如在“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开展了消灭“街头错别字”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了正确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我们还陆续开展过调查溇水河的污染情况,写调查报告和向相关部门写建议书的活动,及学生自己策划、组织班级联欢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在学完六下的“民风民俗”这一单元的课文后,我们引导学生能过各种途径了解我们土家族的民风民俗、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及相关的故事传说,并通过班会课进行交流,通过开发这些课程资源,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总之,以上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形成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绝非某一时段加班加点所能获得,这需要一个六年漫长的过程,更需要一个长期坚守的理念,同是它还需要一个优良的团队。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关注课堂,准确定位课堂;学校有一支精诚团结的教研团队。老师之间互相学习、相互扶持、精诚合作是我们学校的优良传统,不需要刻意去组织,我们常常自发地聚在一起搞教学研讨,特别是像在办公室的微教研,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谁有了好经验和方法,绝不会掖着、藏着,而是会第一时间和大家要享,如果大家觉得可行,就迅速在组内推广,谁在工作中遇到困惑,也一定会向大家提出来,一起想办法解决。在这里,所有的资源都是共享的,好的教学设计、好的课件、甚至一篇好的学生习作也会从一班传到六班,供所有孩子观摩、学习。每次考试完毕,我们总是在一起搞试卷分析,总结教学得失,针对学生存在问题想办法、想对策。“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样的交流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想,臵身于这样一个团结友爱而又教研氛围浓厚的集体里,有谁会不努力工
作呢?
成绩终究会成为历史,新的学期又等着我们重新出发,我相信,只要我们加强学习,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必将收获累累硕果!我的发言完毕,不妥之处,希望得到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十年如一日,始终致力于培养良好的班级风气,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捕捉与学生交谈的机会,用自己的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和个性,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在工作中注重与科任老师的沟通、配合,同心协力抓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充分让学生得到均衡、全面地发展。同时,将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家访和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了老师与家长的联系,班级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构建了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因此,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各项工作均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总是以爱为基础,充分地信任、理解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爱每一个学生,耐心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始终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重视学生兴趣培养,鼓励个性存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级。
幸福的追梦人
“痴心教学、潜心教研,爱心育人”可以说是贾雪芹老师最真实的写照。自2006年秋季学期调入县实验小学后,她知道自己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她期盼着能在这里继续做一名幸福的语文老师,更渴望着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有新的突破,新的飞跃。
一路走来,有苦有乐、有笑有泪、,但她前行的脚步却从未停歇,为了追逐心中梦想,做一位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孩子带来幸福的老师,她一直在路上。
因为常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深深地懂得,失去了爱,教育也就失去了灵魂。“要教好学生,当好班主任,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体贴 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是她当班主任的经验之谈。长期以来,她耐心辅导学生学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高尚品质,积极转化后进生,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四年级时,贾老师班上转来了一个调皮大王,名叫洪鑫,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是一个让人头痛的孩子,贾老师下定决心尽一切努力做好洪鑫的转化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她发现这个孩子在体育方面有一定的特长,酷爱打篮球,而且技术很不错,她决定利用他的长处帮助他改正缺点。她让洪鑫担任篮球队长,帮他找回信心和尊严,也让他交到更多朋友;当他在运动会上取得佳绩时,她给他送上微笑和鼓励;她还让洪鑫担任“语文大世界”活动的主持人,使他对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习成绩节节高升,贾老师用真情唤醒了他沉睡的心灵,用拳拳爱心将洪鑫转化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深爱着自己的事业,16年来激情不减,为了教好语文,她一直坚持看书学习,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她自豪的告诉孩子,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她把传播祖国的优秀文化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她带领孩子们在语文王国里徜徉,乐在其中。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她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研读教材,认真备课,把家常课当成公开课来上,并坚持一课一反思。她教学生写字,一丝不苟,端正大气;她和学生一起诵读经典,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她和学生一起品读美文,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十几年的沉淀使得公开课上的她从容不迫、沉稳中不乏灵动,平淡中不乏 激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她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活动中,她始终坚持教学、教研两条腿走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她每天坚持夜读,她读教育专著和文学名著,增强知识的厚度,她读名师的教学设计、反思、叙事、课堂实录及各类杂书,拓展知识的宽度,她勤于练笔,先后有多篇论文在省、州级比赛中获奖并公开发表。在学校举行的“课内比教学”中,她所上的公开课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在“磨课”活动中,她主动争取上公开课,认真和同事切磋,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并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反复修改教案,授完课后及时反思,以便调整教学思路,可以说是精益求精。她像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博采众长,希望酿出最甜的蜜奉献给自己的学生,奉献给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
从初涉教坛的青葱年华到如今的人到中年,她深知,在她工作的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但是,她深深地热爱这三尺讲台,她将继续默默地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奉献,做一个幸福的追梦人。
第四篇:《边城》读后感 贾益斌
边城此文读来乡土气息极重,我十分喜爱,可能因为从小也是长在乡土气息重的县城有关,《边城》读后感贾益斌。读此文,就如闻到了故乡的气味。
三四年的边城,如鲁迅的药,冰心的小桔等其他现代小说般,十分多的象征,且善用象征,十分的妥帖,不像如今排山倒海,不入流的东西们般,牵强附会,全是噱头。
但是作为一个水平有限的学生,分析它的象征,实在一件过于高难度的行为,况,70年来,人们所通读透解,加上沈从文先生自己也提过一二,具体他指的是何物,所以我若排除人们所公认的象征,去努力发现新的象征,必然落入晦涩牵强的套路。
故此,我将试着谈论我的感受,沈先生的作品所弥漫出的沁人泥土味道。
边城,出这样一个名字,沈先生显然是想表现不为功利所染的淳朴风土人情。文中所出现背景和事物大都为自然物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东西――自然和人互相握手的产物,河流,山,渡头,渡船,竹林,茅屋,小镇。文中的人也是不功利的。爷爷摆渡死不肯收钱,反而到处请人喝酒,买猪肉互相推钱,小镇里婚嫁自由,只要儿女们喜欢。即便是文中最有钱的顺顺,也是一个不十分在意钱的人,慷慨得很。而小镇里,有钱人家的儿子喜欢穷人家的姑娘,抛了门当户对的聘礼,要娶穷人家姑娘,也不是什么新闻。可见,边城,这样一个地方,是重义轻利的,不为商业气息所熏染变质。
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文中所说的寄食者(妓女)文化,也如此的与众不同。即便社会上最势利的东西的产物,小镇里最势利的角落,也因人的淳朴,也是如此的敷衍着势利,而尽力过着如此人性化的生活。甚至,楼上的歌声,也就是她的生计,可以因为河上的一个口哨,而嘎然而止。
文中处处不点出边城的不功利,人人以反功利为荣,读后感《《边城》读后感贾益斌》。从中透露出沈先生对此的喜爱。
下面我重点分析一下爷爷的重义轻利。孙女俩生活拮据,可爷爷却为人如此的“不爱钱”,似乎与钱有仇般,处处与钱为难。实际上,爷爷是传统的边城人思想,以不爱钱为荣。
文中几处自豪的提到茶峒人平素品德,而正因为爷爷的性格正符合茶峒人的道德观,所以为人们所推崇,提起渡船,无人不知那个豪爽老人,当然,可以说每个人都摆渡,所以知道她,但是,从文中人们对老人的熟悉和态度可以看出,人们对他性格的尊敬,甚至他去买东西,“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意”。
文中有个细节,翠翠不愿去看热闹,要与爷爷守船时,爷爷便拿茶峒人品德去压她,以使她乖乖去玩。为什么要品德压一个女孩子呢,因为对爷爷自己,这是最具权威性的东西,所以下意识的拿来“恫吓”翠翠。
文中描述了当事情与钱发生关系时,爷爷的处理方式—-一定是互相推诿,仿佛钱是人人都不要的东西般,在这些争执里,谁要是最后占了钱的便宜,谁就是输家。这倒是让我想起了故乡的风情,有时也是如此。互相推诿前遍,来来去去没个停,有时甚至掷钱与地上,而人奔走开了。
文中也安排了几个推钱的场景,读来就如生活中发生的事般真实。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与屠夫的争执,还有一个定要留钱的摆渡客。沈先生对此类场景津津乐道,可见他对这种风情的喜爱。人人以情义为重,一不要钱为荣,这便是沈先生所念念不忘的人土风情。
但是文中也表现了重利轻义的外来文化,透露出沈先生的担忧。边城中最具“势利”性的,就是那间碾坊,而碾坊的主人出场,就是金钱相伴,她描述了夫人十分自然地从身上摸出一铜子,塞到翠翠手中,就走了,完全不解当地风情。当然,我并没有说谁的错,我是说,碾坊陪嫁,之类的事情,可以看出,王团总家,即便不是以金钱在思维,也是十分地看重金钱,并且毫不掩饰,这与边城风情,就本质的不同。
边城式的乡土气息,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中,到底往何处去,这是沈先生的深沉担忧,她既爱这泥土气味,憎恶重利轻义,以乡下人自居,但又看到大势必然,纯粹爷爷式的文化传统行将死去,翠翠的去向象征着这边城文化到底往何处去。其实,不论往何处去,都不是沈先生想要的,沈先生都不会以为是喜剧。嫁大老,沈先生对大老不满,嫁二老,象征着本土文化的变质,出走,则如鲁迅言,不是回来,就是堕落。以上象征,是他人观点,但十分符合沈先生的本意。但是以沈先生的性格,又不愿看到翠翠又不好的结局,用他自己的话说,她其实竭力呵护着他们。因此,边城以等待做结局,不让翠翠走向必然翠走向的未来。又或者,沈先生在等待更好的结局,等待拯救翠翠与本土文化且符合沈先生自己心意的方法。他让翠翠的等待留在纸上,几十几十年的等下去,希望等到翠翠好的出路。
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翠翠所象征的文化,到了今天,真的得到好的出路了吗?或许,得到了拯救,或许,只留下了残迹而已。
或许,只有沈先生的碑文永留世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
只有沈先生描绘的朴实的人的美,是必然留存下去的。或许,为先生写点悼念的话,只能写三个字。——美永存
第五篇:田芹 心得体会
由“落雪”说开去
——听江洪春老师报告有感
深夜造访江洪春老师博客,个性签名赫然在目——假如你在黑夜中迷失方向,我愿为你擦亮星光。
遽然想起周一下午江老师向友小的同仁们普及“钟子期父亲是谁”的事情来,很想问问江老师 “擦亮星光” 何以为凭?
且不说提出“钟子期一介樵夫为什么有那么高的艺术造诣”的孩子是否是创造性阅读、发散性思维,单说江老师洋洋自得炫耀于大众的竟然是“据说”的一篇“网文”!杜撰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物是宫廷乐师与宫女的私生子,如此腹诽心谤,拿着“演义”当“历史”,是可忍孰不可忍!
相形之下不禁为浙江特级教师张祖庆历时五年追踪“落雪”其人额手相庆!
时至今日,网上对《唯一的听众》作者的介绍,铺天盖地六出冰花般有数百篇之巨,众口一词为“落雪,郑振铎笔名”!连“中国教育出版网”这样的官方网站也是言之凿凿!然而就是在这样浮躁的大环境下,张祖庆老师硬是凭着谙熟作家风格的这把金钥匙打开了通往真理的大门。历时五年追踪出落雪的真正主人——岳永利。往事并不如烟,据岳永利先生回忆《唯一的听众》是他最早刊发于1992年《女友》第6期的一篇文章。感谢张祖庆老师执着地“教材考古”,防止了“冤假错案”的继续肆虐。然而,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张冠李戴,又是谁在以讹传讹?
“钟子期父亲是谁”当休矣!
然,如果我的课堂上真有孩子发难:钟子期一介樵夫为什么有那么高的艺术造诣?我会给他引申《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继之,我会给他讲讲中国的“渔樵文化”: 渔樵耕读(渔夫、樵夫、农夫、书生)是农耕社会四个较为重要的职业,代表中国古代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也是官宦们向往退隐后生活的象征。“渔”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严光,“樵”指出身贫寒卖柴为生、后当了汉武帝大臣的朱买臣,“耕”指舜在历山下教民众耕种的场景,“读”指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埋头苦读的情景。古人喜好渔樵耕读,是对田园生活的恣意、对淡泊自如人生境界的向往,追求的是洒脱不羁、扁舟无碍。天最妒才,钓叟樵夫多隐士,因此,不妨设想钟子期不是真正的樵夫而是一隐士也!我想,这样的引导比给钟子期一个宫廷乐师的爸爸好太多!
以上纯粹个人的不忿之言,不吐不快,想来,江老师定不是小肚鸡肠睚眦必报之人,即使口不择言也就释然了。网络时代,泥沙俱下,但教师毕竟是专业人员。真诚祈盼当下社会少一点浮躁、少一点忽悠,多一点严谨、多一点较真,还孩子一片洁净的天空,给孩子多一点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