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区中的幼儿语言教育重点

时间:2019-05-12 13:0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区中的幼儿语言教育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区中的幼儿语言教育重点》。

第一篇:阅读区中的幼儿语言教育重点

阅读区中的幼儿语言教育重点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随着新《纲要》思想的不断深入,区域活动以其独特的“自由、自主、宽松、愉快”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幼儿的欢迎,它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动的表现机会。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一个阅读材料丰富的阅读区,让其充满无限的童趣和生机,能够有效提高阅读区对幼儿的吸引力,使幼儿喜欢到阅读区去找书“做朋友”。实际上,谈到幼儿语言育,就离不开早期阅读。通过早期阅读活动,幼儿的语言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不仅培养了对阅读书籍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幼儿能够运用口头语言理解阅读的内容,知道借助口头语言去认知书面语言,在阅读中获得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等。

幼儿阅读的读物主要有无字图画书、以图为主以字为辅的图画书、图文并茂的图书,并以前两种为主。布置阅读区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并保证读物每月换一次,同时逐步增加程度相同而内容不同的图书,保持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促使幼儿通过自由阅读提升已有的阅读经验,进一步发展语言能力。

下面结合几个案例分析阅读区可以培养幼儿哪些方面的能力以及教师可以做些什么。

一、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谈、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在阅读区,有两个幼儿在翻看图书《小兔乖乖》。看完图书他们到了书架旁的一张小桌子前面,从柜子里选了个小动物拼搭积木准备边讲故事边表演。天天拿着块画着兔妈妈的积木说:。“我来做兔妈妈,你做我的宝宝吧!”凡凡说:“我们只有两个人,怎么表演小兔乖乖呢?”于是天天拿着画着红眼睛和短尾巴的积木一个个去问其他同伴:“和我们一起表演小兔乖乖吧!你做红眼睛好不好?”一会儿大家拿着积木开始表演了,表演到一半他们忽然发现没人扮演大灰狼,于是凡凡说:“大灰狼的积木到哪里去了?”大家又停下来到柜子里去找大灰狼积木,最后还是没找到,璇璇跑到教师跟前说:“大灰狼的积木找不到了,老师帮我们重新画一个吧!”

在这一阅读区中,教师提供了自由操作的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所选择的动物或背景讲、编或演不同的故事。整个活动是幼儿自发生成的,教师没有干预事情的发展,而是在幼儿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虽然故事没有表演完,但是幼儿成了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实际的语言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意图,与同伴和教师发生了良好的互动交流。

二、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教师在更换阅读区的汉字“天冷我不怕”时,婷婷跑过来说:“我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上面写的是‘天冷我不怕’,对不对?”她还拉教师到午睡室:“这里的字我也认识的,我念给你听„„”有些字是不常见的,教师一一对照着看,竟然一个都没错,于是教师及时在全班幼儿面前夸婷婷认字的本领大,她很得意,学起东西来更用劲了。班里其他幼儿也都学习婷婷,积极主动地学习识字等各种本领,希望有一天也能在大家面前得到教师的表扬。幼儿在认和读的过程中,把语音和汉字联系起来,把口语和书面语进行对应,从中发现了汉字的构成特征,并能通过此特征去推导文字的意义和联系等。这一切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还促进了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活动室环境创设中,可以在一些动物等的实物图片上贴上相应的“字宝宝”,让幼儿随时看,强化记忆,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幼儿的自主意识。同时,对于幼儿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从而有效地激励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帮助幼儿丰富语词

在阅读区中,教师设置了“视听天地”,莹莹把自己带来的《格林童话》故事磁带放进录音机中,并戴上耳机一边静静地欣赏,一边翻看《格林童话》。明明凑过去说:“莹莹,让我也听听吧!”莹莹点点头,拿下了一个耳机给明明,他们一起边听边看。

以听录音的方式欣赏文学作品,幼儿边听录音磁带里的标准朗读边看看读读,有利于幼儿听觉、视觉、触觉的协调。跟读要求幼儿眼、手、脑、口、耳五种感官同时并用,协调一致。教师可以提醒幼儿跟读时要小声,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语气。可以为每一个幼儿订一本《看图讲述》与《幼儿画报》等画刊,并配置相应的磁带。在听磁带跟读的过程中,幼儿喜欢模仿。当幼儿反复听熟以后,就会跟着录音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

在阅读区中,幼儿可以比较自由地参与同伴之间的活动,可以轻松自由地运用语言,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游戏是幼儿产生和保持识字阅读兴趣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阅读区活动时,要善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培养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阅读区内的图书、音像资料等题材应该多样化,要从幼儿的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从亲情、友谊到克服困难、经历奇险等。丰富多样的题材有助于吸引幼儿到阅读区活动,帮助幼儿获得多元的语言知识与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语言、情感、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创设幼儿语言环境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种“隐形课程”,教育环境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语言教育过程中,应该发挥环境对幼儿学习的外部支持作用,使环境创设更好地为语言教育服务。但因种种原因,许多幼儿园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环境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有鉴于此,这里拟就目前环境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变静为动。注重语言环境的启发性

环境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因此,随着语言教育教学目的和内容的不同,环境也应该作相应的变更。也就是说,语言教育教学内容与目的是变更环境的最主要依据,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如果说,前者的环境变化呈现板块状,环境与环境之间是不尽相同的;后者的环境变化就是辐射形的,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灵活地调整环境。如在一次雕塑作品欣赏活动中,幼儿谈论道:“这个叔叔很帅,皮肤很亮很光滑,肌肉一块块鼓起来,很发达,他摆的姿势很美。„‘他的肩膀宽宽的,皮肤亮亮的,是古铜色的,好像阳光洒在他身上。„‘这个雕像是女的,她的头发长长的,很漂亮。”“她的腰细细的,肌肉比较松,没有那么结实。”„„教师敏锐地捕捉了这些信息,提出“这些雕像美吗”、“什么地方美”等问题让幼儿讨论,将幼儿引向共同关注的兴趣点,从而产生“人体雕像”的环境主题。

二、变废为宝,丰富语言环境的内容

不少时候总会听到一些教师抱怨材料不全或者缺少材料而无法创设环境。其实,如果教师是个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废旧材料都可以作为环境创设的有用资源。如果教师请幼儿也参与废旧材料的收集,在多方收集的基础上,既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又实现了对幼儿的环境教育。如在“糖果”主题中,鼓励幼儿搜集各种糖果包装纸、泡沫板、糖果盒等;在“人体雕像”主题中,让幼儿帮助搜集毛线、细铁丝、吸管、玻璃绳、麻绳等有利于塑型的材料;在“酷酷舞台”主题中,让幼儿搜集果冻盒、纸芯、纸盒、一次性纸杯、旧布、小雨伞、水果包装袋等适宜设计、制作舞台的材料。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参与大大拓展了材料搜集的范围,丰富了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为环境创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废旧材料要成为成品,还需要幼儿对制作的过程、制作的最后表现形式进行深入思考。设计并制作尚不存在的事物是一种高级思维形式,对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如何共同完成任务,如何共同解决问题和矛盾,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同伴的优势来弥补彼此的不足,如何结合各自的观点进行创新等问题。在这样的合作活动中,幼儿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他们也体验了成功感,增强了自信心,从而更乐意与他人合作。

三、变美为实用。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

为了使环境创设符合幼儿的兴趣,很多教师煞费苦心,如描绘五彩的颜色、构思良好的布局、寻找精美的材料等。但一些教师因此走入了另一个极端:由于太看重环境的表面效果而忽视了环境的教育价值,使环境创设成了一种盲目的行为。教育情境下的环境并不是单纯为创设而创设的,它具有促进幼儿学习的内在品质。因此,在追求环境审美效果的同时,我们应该考虑环境的教育价值,有时甚至要牺牲环境的审美性为教育目的服务。

要想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教师必须对每一个活动、每一种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有所了解。如积木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材料,在结构游戏区中幼儿都能接触到。幼儿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积木进行操作活动,可以发展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认识各种几何形体,培养初步的艺术造型能力和完美能力,并能实际地了解重心、平衡等物理概念。再如自然角花盆里的泥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感知活动,使他们知道土壤里有水、空气、腐殖质等成分,初步懂得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土壤对人类的作用,萌发幼儿热爱土地的感情等。

在环境创设伊始,教师要深入思考环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幼儿的生活经验、加深幼儿的认知体会,是对问题进行假设验证,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序地组合各种材料,在发挥各种材料教育价值的同时实现环境的整体教育作用。如下面这一实例:放大镜等工具性材料的提供一源于幼儿看不清“一片片羽毛是什么样的东西组成的”一用提供的工具观察一比较一“画”下来一为科学发现区提供记录工具(打破区域材料的内容)一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产生的羽毛制作画一提供各种工具及辅助材料一引出羽毛还有很多用途一张贴到墙上交流(成为有意义的墙饰)。

四、变一为多,发挥各方面的合力

良好的环境创设必然是可以给幼儿更多生活体验的环境,若把环境创设局限于教师的人为设计,把幼儿的生活范围限制在幼儿园,必定会阻碍幼儿的发展。因此,在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时候,教师要具有开放的心态,通过整合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区域的环境,实现环境创设的最优化。

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固有的自然生活环境。在教育活动中,许多教育内容来自于美丽的自然环境,教师可以将自然环境作为一种外显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实施教育。例如清明节来临,适值雨季,桃花红、菜花黄、草儿青„„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可组织幼儿去野外观赏大自然的美景,去放放风筝、挖挖蚯蚓,看看蜜蜂采蜜,使幼儿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如当今环境问题严重,可组织幼儿通过观察了解社会、大自然的污染问题,如烟囱冒烟、河水又脏又臭、垃圾满地等这些非常直接、与幼儿生活密切的污染现象,促使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小确立环境意识。

其次,教师要挖掘良好的社区环境。幼儿的社区生活环境包括家庭教育环境及社区教育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幼儿生活时间最多的一个地方,家庭教育对促进幼儿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不仅可以融洽亲子间的关系,而且可以让幼儿把这种和谐愉快的情感延伸至幼儿园,促进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表现。而丰富多彩的社区环境,可以让幼儿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丰富早期社会经验,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情感,促进其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如过春节时,大红灯笼高高挂,烟花爆竹噼啪响,年画春联处处飘,家家户户喜洋洋,幼儿穿上崭新的衣服、相互拜访、贺岁融融的场景等,都可以给他们留下深刻的社会体验。

五、变封闭为开放。创设优良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除了物质环境外,心理环境的创设也是重要的内容。优良的心理环境可以消除幼儿紧张的情绪,让他们在爱、平等、民主的气氛中,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交往,形成个性和社会性的和谐发展。

在语言教育过程中,创设优良的心理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语言发展特点,也有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教师应避免用单一的标准或成人的角度来评价幼儿的思维。能够在大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当今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技能,教师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幼儿的这种品质。尊重幼儿想法,也要求教师对于幼儿的错误语言表述加以正确的指导,不严厉批评幼儿,不对他们冷嘲热讽,给他们继续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从而把被动接受错误转变为主动认识错误。

其次,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群体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当中,幼儿也不例外。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是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它能促进幼儿个体心理的发展。幼儿作为特定的社会成员,从群体意义上讲,首先要归属于幼儿园里的班级集体,为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研究幼儿的群体问题,努力使群体对其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教师初建班集体时,应坚持正面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态度,使幼儿个体的才能在集体中得到充分表现,逐渐使幼儿产生自信和自主感。教师应注意引导、鼓励和帮助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并随时肯定、表扬他们的积极性和良好表现,这将会激励他们的主动精神;如果对幼儿的活动及活动结果要求过严,指责过多,评价不公正,甚至采取讽刺、挖苦的口吻或不合理的惩罚,必然会挫伤幼儿的心灵,使他们自卑、失去信心,对自己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发生怀疑,对自已的行动或自身产生羞怯感,进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也指出,创设和帮助幼儿注意四周的环境,可以发展幼儿的各种兴趣,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不仅要让“每一片空间向幼儿释放”,而且要让每一缕阳光普照幼儿,使幼儿在创设环境、观察环境、欣赏环境、探索环境的过程中自主地发展。

积极发挥幼儿语言环境的整体效应

心理学家怀特说:“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设良好的环境。”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应让幼儿有大量丰富的生活感受和轻松、愉快的日常口语交流,并在活动中让幼儿感知语音、语词、语调,积累听、说经验,吸收更多的语言信息,调整和发展自己的语言。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交互作用越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学前教育应“创设一种丰富适宜的物质、心理和情感的环境,让幼儿获得充分的学习和大量的自主活动和探索的机会”。

语言环境作为幼儿活动的一种特殊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积极地为幼儿创设整体语言环境。实践中,既应重视为幼儿创设看、听、说相结合的语言环境,又要重视为幼儿创设室内外相结合的语言环境,充分发挥语言环境的整体效应,从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关注大自然和大社会

自然和社会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活教材。教师应适时开展各种走向自然和社会的参观、实践活动,鼓励幼儿在自然和社会中运用感官感知事物,丰富经验,积累语言的素材,获取丰富的交流机会。家庭、社区资源也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活教材。教师可带领幼儿观赏不同自然环境下碧波荡漾的湖面(风和日丽、绵绵细雨)。鼓励幼儿积极宣传,当小小导游;或者在附近公园主动与锻炼、休闲的老人打交道,并邀请老人一起活动,增进老幼之间的亲情。

二、区角环境多元化

在区角活动中可以创设语言角,让幼儿在其中进行说悄悄话、讲笑话、绕口令,看图说话、人机对话讲故事,以及语言棋、合作猜谜、自编图书、填字组词等游戏。这种听听说说、看看讲讲、做做演演、猜猜玩玩的语言环境不仅避免了机械单调的语言学习和认字练习,而且幼儿在寻找答案或寻求结果时没有现实世界的压力,有利于他们感悟、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也可以在阅读区提供多种适宜的操作材料、阅读材料和录音机等,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会倾听,提高阅读能力。或是在表演区,创设情境化的语言环境,结合物品操作和故事情节的表演,激发幼儿的语言能力,使幼儿的语言技能在这种模仿角色的过程中自然得到锻炼。或是在角色区,通过角色的扮演,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在观赏区,让幼儿自由操作幻灯、录音机,根据图像和录音的提示学会自我学习,习得语言。也可以在科学区,为幼儿提供多种实验材料,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经验,学会质疑,提高思维和语言的逻辑性等。总之,教师应努力让各种区角活动成为幼儿自主学习语言的地方。

三、室内外语言环境一体化

为了充分发挥语言环境的整体效应,教师要将有计划的语言教学与随机的语言教育、室内与室外语言环境结合起来,随时把握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引发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可将一切活动情境转化为实施语言教育的环境。如活动室要干净、舒适、整洁、温馨,布置童趣化的墙面背景、卡通的窗帘、好玩的娃娃房等。环境的创设要注意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如在洗手池边张贴洗手的步骤图,让幼儿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活动室里的镜子可随时提示幼儿要注意卫生;卧室天花板上的星星、月亮,可暗示幼儿很快进入梦乡;也可以在离园前、午睡前或整理衣服时给幼儿讲故事,给幼儿创造倾听和表达的机会,使幼儿的语言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提高等。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融生活、学习、游戏为一体的整体语言环境,充分发挥语言环境的整体效应,以增长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发展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环境和材料激发幼儿语言教育问题意识

瑞吉欧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环境是第三位老师。”的确,环境就像是一位不说话的教师,默默地发挥着它对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材料是环境创设的“原料”,也是幼儿学习的载体,更是促进幼儿学习的工具。因此,教师在幼儿语言教育实践中,应在环境创设和投放材料上下工夫,将一切可能让幼儿主动开展、参与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都纳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中,以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促进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

一、在现实中质疑

适时适当地创设环境、提供材料,不仅能使幼儿的新、旧经验产生剧烈的碰撞与摩擦,更能调动幼儿积极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建构新的知识,使幼儿在质疑、问难的情境中不断成长。例如,鲜花是幼儿接触最多、最喜爱的植物之一。当幼儿对鲜花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如果教师再在活动室里放置一盆散发着香味的干花,就可以引发幼儿的兴趣,并产生问题。如:“这是假的花,它摸上去硬硬的。真的花瓣摸上去是软软的。”“这是真的花,我在博物馆里看见过的。”“不对,不对,真的花是需要喝水的,可是这个瓶里连一滴水也没有。”最后,可能就会出现“老师,这到底是不是花”的问题。这时,教师再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以十分积极的态度从各种途径,如父母、教师、花店老板或者是从书上去寻找答案,从中锻炼了思维能力,发展了探究热情。

二、在探索中质疑

幼儿通过观察环境与操作材料,不仅能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更能产生出许多有价值的兴趣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有价值的点点滴滴,并及时地转化到环境创设之中。下面以一个主题活动“有趣的纸”的生成与展开过程为例,为教师在环境创设、材料提供和对幼儿的指导上提供参考。

1.主题“有趣的纸”的生成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幼儿正在做标记。在制作的过程中,昊昊发现水彩笔画在纸杯上感觉滑溜溜的。不管他如何努力地在线条上添加颜色,但涂上去的颜色依旧是淡淡的。杰杰拿了一张铅画纸。呵!水彩笔立刻在铅画纸上留下了一条深深的痕迹。昊昊想在不干胶上画画,感觉也是滑溜溜的。水彩笔在不同纸张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使幼儿对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主题“有趣的纸”就这样产生了。幼儿从家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纸,带到幼儿园。教师在墙面上设计了一个板块“巧巧纸张厂”,在区域内提供了文件夹,为幼儿创设展示资料的空间。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幼儿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2.信纸的分类

君君说:“今天,我带来了两张信纸,就是可以在上面写信的纸。”圆圆说:“咦!一张大,一张小。”佳佳说:“一张信纸是白白的,一张信纸是彩色的,还有漂亮的图案呢!”君君说:“姐姐告诉我,白白的信纸是大人写信时用的。彩色的信纸是小学生用的。”这是幼儿之间的一次对话,他们发现信纸有不同的品种,感受到其中的趣味。随着纸张的不断增多,幼儿对纸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他们已经不满足听听、看看,更喜欢用手去触摸、去摆弄。因此,活动又有了新的进展。3.玩纸

随着幼儿对纸的兴趣日益增长,教师又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多种纸张和各种不同的材料如玻璃缸、手电筒、水等,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幼儿在对具体材料的操作中,很快发现:将餐巾纸放在手上挥一挥,餐巾纸就像一面旗子飘呀飘;餐巾纸浸在水里,一分钟没到就湿掉了,而广告纸放进水里要过9分钟才湿掉;把薄薄的油面纸放在耳朵边,用手指来回地揉搓,可以听到油面纸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把油面纸和餐巾纸放在太阳光下,纸竟然也像会发光似的,“亮亮”的,而放在暗暗的角落里却没有一点反应;把不同的纸放在手电筒上,可以看到像太阳一样的亮,像飞碟一样当中一圈大、旁边一圈小等有趣的现象。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共同体验、共同分享、共同收获,同时灵活地创设相应的环境,由此深深地体会到:环境的创设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环境与材料不仅能给予幼儿探索的灵感和活动的启示,还能促进幼儿探索的深入发展。教师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幼儿在环境中的反应、倾听幼儿的想法,不断更新环境和材料,才能促进幼儿的探索不断深入发展。

三、在质疑中学习

幼儿的身上蕴藏着无穷的潜能和力量。比如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分析、统计等能力。当教师注重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提供多样的材料,并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来刺激幼儿主动学习时,环境和材料就能成为一把开启幼儿潜能的金钥匙,使幼儿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在活动室的墙面上设置一个“小小气象观察站”。在四行五列的插入式表格里,幼儿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每日的天气情况,如有的用文字,有的用图画,还有的用数字来表示。除此之外,“小小气象观察站”还可以引发幼儿对气象的兴趣与关注,他们不仅学会了从手机上、报纸上、广播里了解天气情况;还在观察中发现了各种有趣的问题,如“风从哪儿来?”“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有的时候天气冷?有的时候天气热?”„„到了月末,幼儿又有了新的发现:“看!这个月晴天有14天,雨天有6天。”

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和为幼儿提供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要让材料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和探究;随着幼儿的疑问或者问题的出现,还要及时地增减材料,引导幼儿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总之,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创设一个能够引起幼儿思考探究的环境,逐步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阅读环境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也称为“视觉年龄”时期。图画书对幼儿的视觉震撼是显而易见的。一本优秀的幼儿图画书拥有优美生动、色彩鲜艳的图画,具有发展语言、增长知识、培养情感、激发想象与创造等多元的教育功能。幼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周围环境获得的,幼儿园与家庭应当积极创设阅读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提高早期阅读能力。那么如何营造充满书香的阅读环境呢?

一、来自幼儿园的“书香” 1.小小图书馆

优秀的幼儿读物和开放的阅读方式是“打开幼儿追求幻想的闸门”。幼儿园里可以建小小图书馆,在图书的选择上有严格的教育标准、艺术标准。既可将书籍分为文学类与科普类,也可按年龄段来划分图书馆格局,或是两者合二为一。小小图书馆应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开放的阅读环境,幼儿可以根据他们的阅读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活动区域。例如,在托、小班图书馆中,提供了适宜幼儿阅读的各类图书。有的图书上有立体的小动物形象,按按它会发出声响;有的图书是触摸式的,可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特点如光滑的、粗糙的、柔软的等;在这里同时提供了小沙发、靠垫和毛绒玩具,让幼儿感觉和在家里一样舒适,不仅可以看书,累了、兴趣转移了还可以玩玩具。图书馆中也可设立表现区,提供一些蜡笔、纸、彩泥、剪刀等,支持幼儿反映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生活。鼓励幼儿自己学着书上的标记、符号、文字、绘画等尝试制作图书,并对幼儿有创造性的画、涂、写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日常指导上,应有意识地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幼儿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图书馆,养成喜爱读书、遵守规则、办事有序的好习惯。为此,在各类图书上要贴上相应的标志。幼儿可以在贴有同样标志的书架上寻找和取放图书。为了帮助幼儿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可以制作“图书借阅卡”。幼儿在拿取图书的时候可将自己的借阅卡放在被拿走图书的位置上,看完后找到自己的卡将书送回原处,再拿回卡继续借阅其他图书。这样图书就能准确地回到自己的“家中”。

对于图书馆的日常维护工作,除了教师来做,大班幼儿可担当“小小图书馆管理员”,参与图书的整理与借还工作。2.班级阅读区

在班级阅读区,要设置可供幼儿自由拿取图书的矮书架。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大量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或是与主题活动相关的一些书籍,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为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可将图书进行分类,贴上幼儿喜欢的标签或图案,促使幼儿更加明确地选择。中、大班幼儿还可与教师一起完成阅读区的整理、分类与标签设计工作。

教师还可以为班级幼儿创设共同分享的平台。幼儿可以从家中带来自己最喜爱看的图书放在图书架上,让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幼儿可以在区角活动、自由活动或是餐后拿出自己喜欢的书来看。这样既丰富了班级图书,也增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共同获得更多的阅读信息。3.公共环境阅读区

在幼儿园的一些走廊、门厅处可以创设一个迷你阅览角。挑选一个明亮、安静的地方,提供一些幼儿、家长可以翻阅的图书,放置几把舒服的椅子。这样幼儿来园或是离园的时候,有兴趣阅读的家长和幼儿便能自得其乐。

幼儿园的墙壁上可以绘制一些经典故事的连环画,幼儿、家长、来访者进出幼儿园的同时,就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二、来自家庭的“书香”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幼儿一起读书,幼儿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

因此,家长在家里应为幼儿营造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为幼儿买一些适合其年龄特征的图书,创设一个自由读书的空间,让幼儿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喜爱的书。还可设置专门的小书柜、小抽屉,每天抽出时间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这些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家长可以多带幼儿去逛书店,直观感受一下书的海洋和浓浓的读书氛围;每逢六一儿童节或是幼儿的生日,都可以送幼儿图书作为礼物。

三、来自幼儿身边的“书香”

如果幼儿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爱书的人,那么这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平时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大家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教师和幼儿可以一起阅读,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从中汲取知识养分、陶冶性情;还可以开展以大带小的阅读,让哥哥姐姐指导弟弟妹妹挑选图书、理解内容、共同学习。亲子阅读的方式最受幼儿喜爱,建议家长多和幼儿一起阅读,从而在互相传递着书本信息、自我认识的同时升华浓浓的亲情。

第二篇:幼儿语言教育重点

第一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语言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前语言现象: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儿童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我们称这一阶段为前语言阶段 2.语言形式:语言形式是指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

3.语音意识: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

4.语法获得:指儿童对母语中语句结构的获得,包括理解和产生不同结构的语句。5.语用能力:语用技能是指交际双方根据交际目的和语言情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

6.语言操作能力:指的是交际双方根据交际的实际需要,灵活而有效地调出已有的语言以及与其有关的非语言知识,并恰当地运用于交际过程的能力。

7.非语言策略:指儿童在理解一句话或其中的某些词时,常常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而非这句话本身的语言信息进行预测。

8.词序策略:指儿童完全根据句子中词的出现顺序来理解句子。

二、简答题

简述0~3岁儿童语言教育的原则

1、幼儿语言学习以模仿和自然习得为主

2、学前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3、语言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一部分。第二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1、完整语言教育观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完整的学习机会。

2、整合教育观意味着把儿童语言学习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充分意识到儿童语言发展与其他智能、情感等方面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

3、活动教育观是指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过程,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第三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一、名词解释

1.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

2.表述是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 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

3.早期阅读行为指学前儿童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汉字,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

二、论述题

1.分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从纵向角度来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具有一般的层次结构,通常包括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

从横向角度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则存在独特的分类结构,包括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四个方面的目标。

2.分析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

第四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

1.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是为儿童提供机会,对他们在日常语言交际中获得的语言素材进行提炼和深化,达到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及有意识的运用。

2.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就是充分利用学前儿童的各种生活和学习经验,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为儿童提供更加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学习语言的机会,提供儿童更好地运用语言获得新的生活经验和其他方面的学习经验。

二、论述题

1.教师在选择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一)依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二)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三)在儿童的新旧语言经验间建立联系

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学说普通话、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作品欣赏学习活动、早期阅读活动 3.示范模仿法应注意的问题。视听讲做结合法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辅助材料来源于幼儿生活。(2)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3)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

第五章谈话活动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的话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2.修补方法 :就是在谈话中出现听错或理解错时,为保证谈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进行及时的修正补充。包括自我修补和他人修补。3.新的谈话经验

二、简答题

1.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的区别在哪里?

①谈话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交谈机会,而日常交谈则是无预期目标和计划的谈话,具有自发性和随机性,②前者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后者更多的发挥幼儿的主动性,③在形式上,前者在集体场合下进行,后者往往在两名或两名以上幼儿中发生,4)在话题上,前者是固定的,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计划而精心设计的,后者是非固定的,是幼儿随意产生的,⑤在时间上,前者是利用正式活动时间专门进行的,后者则一般发生在自由活动中,2.谈话活动宽松自由的气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话题的扩展和见解自由

2.语言自由,不强求规范

3.谈话活动中教师间接引导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转换话题,引导儿童谈话的思路,把握谈话活动的方式。

2.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儿童做隐形示范。

4.在设计与组织谈话活动第二阶段,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师必须在场;

2、教师参与谈话;

3、要观察幼儿谈话的情况

5.结合幼儿园实践,设计和选择2-3幼儿感兴趣的,比较关注的;

1、幼儿对中心话题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2、有一定新鲜感;

3、有趣的话题。6.试述谈话活动的作用。

1.帮助儿童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

2.帮助儿童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

3.帮助儿童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第六章讲述活动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的讲述活动:是指幼儿依据一定的凭借物,在相对正式的语言环境中独自完成的表述一定内容(表达个人对某事、某物或某人的认识)的语言表达活动。这类活动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实践,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

2.讲述凭借物有图片、实物、情景

①.看图讲述 ②.实物讲述 ③.情景表演讲述

3.叙事性讲述: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要求说清楚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和为什么,并要求说明白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

4.情景表演讲述:是根据儿童经验设计情景,由教师或儿童扮演角色金星表演或者操作木偶进行表演,在引导儿童观看表演的同时,要求儿童凭借对情景的理解进行讲述的一种活动。

二、简答题

1.讲述活动中出现的凭借物基于哪些方面的需要?

学习需要(已有经验和表象积累不足,幼儿不能完全凭记忆讲述)集体讲述需要(要求就相同内容构思表述个人见解,交流、影响)2.与谈话活动相比讲述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①.目标侧重点不同

谈话活动注重交流能力,讲述活动注重幼儿清楚连贯地独立表述事物的能力

②.内容安排不同

谈话活动围绕一个幼儿有经验的话题进行交谈,讲述活动围绕一个具体的物体进行讲述。③幼儿运用的语言类型不同

谈话活动中的幼儿语言是双向或多向的,交谈对象明确,话语比较简短;讲述活动中交流对象不明确,一人讲解多人倾听,话语比较长。

④幼儿运用语言的性质不同

谈话活动属于对话性质,多运用在非正式场合使用的语言;讲述活动是一种独白语言,是要求运用在类似正式场合使用的语言 ⑤对幼儿语言的要求不同

谈话活动重在给幼儿营造说话的氛围,提供说话的机会,让幼儿“敢说先于正确”,对语句的正确与否不做严格的要求;而讲述活动则将幼儿语言使用的正确性作为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幼儿掌握一定的讲述方法,比如有中心、有重点、有顺序地完整讲述。3.教师怎样指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第一,指导幼儿根据讲述类型的特点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第二,指导幼儿根据凭借物的特点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第三,根据具体活动的要求引导幼儿观察感知。4.组织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的方式有哪些? ①集体讲述 组织形式是集体的方式,但讲述的内容、角度和语言,由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决定,教师不做规定和提示,同时应给予每位幼儿围绕凭借物充分自由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

②.小组讲述

幼儿分成小组进行讲述,一般每组不超过4人。这种方式有助于满足每位幼儿讲述的欲望,增加个体讲述的机会,还会在组内形成一定的交流。③个别讲述

通常的组织形式表现为幼儿和身边的一位同伴结伴讲述,“一对一”讲述,也可以是幼儿自己对讲述对象讲述。

教师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通过插话、插问的方式起到隐性指导的作用。

第七章听说游戏活动

一、名词解释

1.听说游戏:是为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述能力而专门设计的用游戏形式来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

2.语言游戏:是指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自发地玩弄和操练语音、语词的一种现象。

二、简答题

1.听说游戏的语言教育目标有哪些特殊之处?

在听说游戏中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有一定的特殊之处——具体、练习、含蓄。

1.具体 听说游戏对幼儿提出的语言学习要求非常具体,给人单一和细微之感。如平翘舌音或边鼻音的区别。

2.练习听说游戏更多的是根据近阶段幼儿语言学习的重点来设计,让幼儿在游戏中复习巩固已学的语言内容,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真正获得这一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

3.含蓄 听说游戏是将教育目标贯彻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边玩边说,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本次教育活动的要求。

2.为什么说听说游戏活动带有明确的学习任务? 教师通过对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将近阶段根据儿童语言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需要所提出的语言教育目标,内隐于听说游戏的内容和过程中,落实到儿童接受理解和尝试掌握的教育过程中去。

3.听说游戏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口语练习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目标?(1)复习巩固发音——难发音的练习;方言干扰音的练习;声调的练习;发声用气的练习。(2)扩展练习词汇——同类词组词的经验;不同类词搭配的经验(3)尝试运用句型

4.教师在思考听说游戏的目标时,应对幼儿提出什么要求?

(1)听懂教师的讲解,理解游戏的规则(2)听懂游戏的指令,把握游戏进程

(3)准确把握和传递有细微区别的信息,提高倾听的精确程度

5.对幼儿在听说游戏中提高语言交往的机智灵活性的培养,着重可从哪几点考虑?

(1)迅速领悟游戏语言规则的能力

(2)迅速调动个人已有语言经验编码的能力(3)迅速以符合规则要求方式的表达能力

三、设计题

设计组织一个幼儿园的听说游戏活动,内容自选。

中班听说游戏《送南瓜》 活动目标:

l.帮助幼儿区别并练习发出n、.l两个音。

2.要求幼儿听清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初步学会用礼貌用语称呼“您”与“您好”。3.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游戏活动、感受游戏中的乐趣。活动准备:

1.拐杖,围裙,头巾。

2.南瓜教具若干,篮子3-5个。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情境。

教师扮作老奶奶,头上扎着头巾,腰间系着围裙,手中拿着拐杖,面向全体幼儿,采用集体和个别练习的方式与幼儿相互问好。如:老奶奶说:“小朋友们好!”幼儿答“奶奶好!”“××小朋友好!”个别幼儿答:“奶奶好!”帮助幼儿练习发准“奶奶”的字音,并会跟年长的人打招呼“您好”。

接着继续以老奶奶的口吻说:“我年纪大了,做事不灵活了,我想请小朋友把种在地里的南瓜送到我家,好吗?”激发幼儿产生帮助老奶奶的愿望。

二、交代游戏的玩法及简单的规则.

教师用语言交待或配以动作示范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过程,要求幼儿手拿篮子,边念儿歌边走。儿歌念完后必须站在某一个幼儿的面前,然后将篮子交给他。交换位置后.游戏继续进行。听到“老奶奶来了”的声音后,幼儿应将篮子里的南瓜送给老奶奶,井大声地说:“老奶奶您好!这是您的南瓜”。

三、教师参与并引导幼儿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游戏儿歌,重点帮助幼儿发准“奶奶、南瓜和篮子”等字音。

2.教师装扮小朋友。边念儿歌边送南瓜,将篮子送给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开展游戏2-3轮后,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到指令后将南瓜送给老师。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游戏的整个过程。

四、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请3-5位幼儿给奶奶送南瓜,请一位幼儿扮作老奶奶。小朋友手提篮子,边念儿歌边送篮子.交换位置后坐下,游戏继续进行。轮换几个幼儿后,教师说:“奶奶来了!”扮奶奶的幼儿走上台来。小朋友们说:“老奶奶,您好!这是您的南瓜.”并将篮子中的南瓜拿到奶奶的桌前.老奶奶说“谢谢你”.然后,在篮子里再装进南瓜,另请3-5名幼儿上来,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延伸

教师可启发幼儿互相交换送的东西,如:辣椒、梨子、牛奶等.当送的东西变换时。儿歌也应做相应的变动.从而丰富游戏的内容,进一步进行发音练习。第八章文学活动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文学活动

是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它从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围绕着这个作品展开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丰富而有趣的生活,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为幼儿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

2.故事表演游戏:是文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目的在于帮助儿童通过对话、动作、表情再现文学作品,理解体验作品的内容。

3.编构故事是尝试运用语言来编出符合结构规则的故事。它是语言网络活动结构中的一个层次活动,建立在理解故事、积累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它是一种对幼儿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性活动。

二、简答题

1.简答幼儿学习文学作品的三个层次。

一是聆听或阅读、理解文学作品中由具体的语言符号及其所代表的各个概念;二是透过语言和概念去认识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一定社会生活内容,实际上是借助语言文学作品来认识周围的世界;三是幼儿在学习各种语言符号和概念,认识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生活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艺术结构语言符号的不同方式。

2.简答故事表演游戏的几种类型 A.整体表演型

要求儿童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连贯地表演动作,表演的成分比较多。

B.分段表演型

是将整个故事情节切成若干段落,讲一段故事,进行一段表演。这种类型的表演游戏可由多人扮演同一角色。C.角色活动型

这种类型更多地兼有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双重特点。在表演的场景方面,角色活动型的场景是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人物情节与场景设置的,但又有角色游戏角落的特点。3.幼儿编构故事活动组织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 1.倾听故事

• 2.理解故事

• 3.围绕故事开展相关活动

•(1)复述和朗诵

•(2)表演

•(3)创编编构活动包括扩编和续编等形式。

扩编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对原作品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充,在有组织的活动中成人通常是通过提问来激发儿童的想象和联想的。

续编是让儿童根据故事的开头和发展编出结尾或是情节高潮部分。

• 小班编构的重点是故事的结局;中班编构的重点是故事的高潮部分;大班则是完整的故事。

三、论述题

阐述幼儿园文学活动的4个层次。

(一)学习文学作品 以文学作品作为学习内容的文学活动,首先要将作品传授给儿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在作品教学时,应注意将重点放在儿童的理解方面,这决定了他们是否能排除学习上的认知、语言和社会知识障碍,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更好地进入后面的学习活动。

(二)理解体验作品 在教授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还有必要进一步组织与作品内容认识有关的活动,帮助儿童深入理解、体验作品内涵,尤其要让儿童切身地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

(三)迁移作品经验 文学作品向儿童展示的是建立在儿童生活经验基础上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既使儿童感到熟悉,又让他们觉得新奇有趣。但是仅仅让学习停留在理解上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组织与作品重点内容有关的活动,帮助儿童将文学作品内容整合地纳入自己的经验范畴,使得他们的直接经验与文学作品的间接经验实现双向的迁移。迁移作品经验的活动往往是围绕作品重点内容开展的可操作的、或具有游戏性质的活动。

(四)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 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创设机会,让儿童扩展自己的想象,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想象。这一步的活动仍然立足于原有已学的文学作品内容进行。教师可以让儿童续编童话故事、表演故事,可以让儿童仿编诗歌散文,也可以让儿童围绕所学文学作品内容想象讲述。第九章幼 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教育活动。2.读写萌发幼儿早期读写能力逐渐发展的现象。

二、简答题

1.早期阅读活动的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

2.提高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3.儿童智力发展的钥匙

4.发展阅读预备技能

5.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

2.早期阅读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1.提高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

2.建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 3.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 4.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

3.早期阅读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基本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发阅读兴趣

(二)有步骤阅读,开展阅读指导

(三)围绕重点开展活动,掌握核心经验

(四)归纳阅读内容

第三篇:幼儿语言教育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拔萝卜

活动名称:《拔萝卜》(中班·语言)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拔萝卜》。

2、掌握故事中各个角色的语言和语调。

3、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意识。

活动准备:

歌曲中各角色的头饰及萝卜。

活动过程 :

一、搬桌子,导入主题。

导入活动:让幼儿合作搬桌子。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拿着的是什么啊?(萝卜)对了!

二、讲故事。

1、讲第一遍故事,进行提问。

(1)萝卜拔出来了吗?(拔出来了)

(2)谁来帮忙拔萝卜了?(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猫,小黄狗,小老鼠)

(3)谁第一个来拔萝卜?(老公公)他拔不动的时候请谁来帮忙的?(老婆婆)

(4)谁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来拔萝卜?(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猫,小黄狗)

(5)谁最后一个来帮忙拔萝卜?(小老鼠)

2、分段教授故事中各个角色的语音语调,进一步巩固故事。

师:老公公是什么样子的?他说话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幼儿自由模仿、学习老公公走路的样子及说话的语调,这时可请个别表演能力强的幼儿演示一下。最后带领幼儿总结:老公公要弯着腰,手背到后面,说话的语速慢,语调低。按着角色的顺序,带领幼儿学演每个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

(1)学演老婆婆的动作、语言、表情。(走路的动作、语速慢、语调低)

(2)学演小姑娘的动作、语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语调高)

(3)学演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动作、语言、表情。(动作、叫声)

三、分角色表演

教师为表演者分配角色,戴上头饰。并提出表演要求:

各角色要大声应答“哎,来啦!”并在应答中,模仿该角色的走路动作,站在前一角色的后面。请幼儿自由组合,5人一组,互相商量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四、活动总结

师: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他们一起用力把大萝卜拔出来了。看!集体的力量多伟大。那他们会用大萝卜去干什么呢?(做粮食等)

师:如果你有这么大一个萝卜你会用它干什么呢?(幼儿发挥想想说一说萝卜的用处)师: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都非常好!你们都很棒!要一直这么努力认真啊!并且,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像歌曲里的老婆婆、小弟弟、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学习,要乐于助人。而且老师告诉你们,萝卜是非常好的蔬菜,我们小朋友要不挑食,多吃蔬菜哦!

五、活动延伸 :

进行“萝卜蹲”的游戏。

第四篇:幼儿语言教育

我国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幼儿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在每一个领域,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重要,关注幼儿的语言,研究幼儿的语言都是很有必要的。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教育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使他们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他们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技能,进而使幼儿 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幼儿语言教育注重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幼儿的技能的培养。由此带来了综合语言教育的欠缺。具体表现为:缺乏词句积累,导致语言表达贫乏;缺乏生活语言的丰富,导致语言自身的工具化;缺乏幼儿语言的实践,导致语言应用上的“残疾”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幼儿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影响日后的小学学习,使得幼儿的语言教育不能更顺利得开展。

通过观察和收集相关信息,我国幼儿教育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者重视有计划的语言教学活动、忽视日常语言教育活动

独立的语言教学活动是进行语言教育的一个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但就目前来看,我们多数幼儿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时,注重在课上通过故事、儿歌、看图讲述等手段丰富词汇,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但很少考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培养幼儿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情感以及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因此常常导致课上课下相脱节的情况。

教师虽然尽量做到让更多的幼儿发言,但毕竟课上时间有限,仍然会有许多幼儿没有机会发言回答问题,而且许多教师都把下课当做是这一语言教育任务的完成,在评价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时也多数只是依据课上发言幼儿的表现而定。

另外,许多教师偏注重课上的教具准备,在观摩课上表现就更加明显,为了一节二三十分钟的语言教学活动,教师常常花费几天的时间准备教具,但却忽视在生活中创设语言情境,为幼儿设置语言活动区(角),在许多班级里缺乏刺激幼儿语言发展的玩具。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以及教学活动等一切形式的活动。但不可否认,目前还存在着只把“有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看做“教育活动”的现象,所谓的“语言教学活动”也都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语言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都是发展幼儿语言必不可少的途径,教师一定要把两者合理的结合起来,不可重此轻彼,更不可完全忽略后者。

二、教师语言素质还有些欠缺

幼儿教师要靠语言来实施教育,用语言指导幼儿生活,但目前有些教师语言尚不能达到幼儿教师的要求,好多教师普通话并不标准,还有教师在具体的语言教学活动中用词不恰当。另外,一些幼儿园在开展语言教育时出现汉字,但有些汉字有的教师书写也并不十分准确、不规范,更谈不上书写的美观性,这些都严重影响幼儿园语言教育。

三、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还需进一步优化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充分说明提问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同样,笔者认为,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恰当与否也是整个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实际上,在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还很不够,交流的语言质量还不是很高,教师的许多问题没有启发性,没有挑战性。而且有的时候问的问题过多,太重视形式,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幼儿回答的声音也过于统一,老师的问题过长,幼儿的回答过于简短。许多时候教师只是一个接一个的、琐碎的问“喜欢吗”“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而孩子们也大多都只是机械地、不动脑筋地去回答、去应付“喜欢”“好”“对”。即使偶尔有个别孩子有不一致的回答,教师也一般不去理睬,只是一味地按着自己准备好的教案继续进行,笔者认为这样的一些“假提问”不仅不利于幼儿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反而,长此以往会导致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

教师如何优化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提问,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呢? 首先,提问要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一些对幼儿能力水平要求过高或过低的提问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而且会使幼儿降低学习的兴趣。

其次,提问方式要尽力避免单一化。一些必要的问题是必须提问的,但是也应该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使提问方式多样化。如果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单一地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相信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也都会有所下降。

第三,提问要注意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有开放性,有启发性,使不同能力的幼儿经过努力都能“摘到果子”。问题的兼顾面要大,使幼儿能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如果有时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也让孩子们学着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想问题。

总之,教师要不断更新提问意识,优化提问质量,使之在教育活动中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早期教育中幼儿图书的选择也存在一些问题

幼儿园在开展分享阅读时,通常首先是师幼一起阅读大书,在此阅读过程中,老师常常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来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猜测,这除了可以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更专心地投入以后的阅读活动之外,还能够锻炼他们利用已有资源,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如果在接触一个新的故事时,能够有意识地鼓励孩子依据看到的图画内容和能理解的文字,自选编撰故事情节,想象细节内容,把故事叙述完整,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体会到语言叙述的内在逻辑顺序,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但是,许多时候幼儿并不能按照老师期望的那样说出书中所呈现的内容,究其原因,是图书选择的问题。分享阅读是利用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精心设计的分享阅读材料,配合分享阅读教育方法,在家庭或幼儿园实施的阅读教育活动。但目前的幼儿园图书仍有很大一部分并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或身心特点,一些图书的图画相当粗糙,低幼儿童看了几乎完全不知所云,比如曾经出现过一个小班的分享阅读活动中所选用的图画书,但是幼儿看不出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只狐狸的情况。此外,由于文化背景或经验的不同,有一些国外的图书也并不适合我们国内的儿童来阅读。而且幼儿图书中文字出现的多寡也是一个问题,有的图书文字太多,而且字很小,影响幼儿阅读,而有的则几乎没有文字。

因此,教育者为幼儿择适合的阅读素材应该是非常严格的,其必须要求满足:这些故事内容必须有效地既适合讲述又能阅读,而且其中的插图必须符合被试的年龄。教师应该先选择好图书,再由专家委员会对这些图书进行鉴定,最后一致通过决定了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运用。

幼儿语言教育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从而促进幼儿在获得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使孩子的兴趣、情感、认知、思维等综合素质得到良好发展。

第五篇:幼儿语言教育

幼儿语言教育

1.机械模仿说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在(A)年代一直很流行。A.20世纪20-50 B.19世纪20-50 C.20世纪20-80 D.19世纪50-80 2.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环是(B)

A.了解教学环境 B.确立活动目标 C.选择活动内容 D.拟定活动方案 3.在幼儿园里,常见的阅读场所是(A)

A.语言角、阅读区 B.操场、走廊 C.活动时、休息室 D.桌椅边、餐桌边 4.在幼儿园各年龄班,(A)是语言教育的关键期。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 5.言语是一种(B)

A.社会现象 B.个体心理现象 C.约定俗成的现象 D.工具现象 6.确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有一定依据,选出不属于的一项(D)A.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C.不同活动领域的特点 D.教师熟练掌握的教学内容

7.在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和地区,人们为了交际而使用的语言称为(B)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母语 D.本族语

8.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性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A)A.不断减少 B.不断增加 C.没有增减 D.快速增加 9.对幼儿园前识字教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A.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内容之一 B.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方式之一

C.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唯一的内容和方式 D.大量系统的识字不是儿童早期阅读的主要内容 10.文学教育活动对作品形象的要求是(A)A.鲜明生动 B.有教育意义 C.便于教师设计活动 D.适合亲子阅读 11.讲述活动要求幼儿使用(D)进行语言交流。

A.已学到的语言知识 B.规范语言 C.儿童自身的语言 D.比较规范的语言

12.幼儿有兴趣捧书看,会给书中的图画命名,能改编书中熟悉的内容这属于前识字能力发展的(A)阶段

A.萌发阶段 B.初期阶段 C.流畅阶段 D.读写阶段

13.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以其(C)的发展为基础。A.环境 B.生理 C.认知 D.能力

14.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儿童语言(A)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A.听、说、读、写4个方面 B.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

C.倾听和发音两个发面 D.模仿、强化、训练3个发面 15.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从(B)入手 A.看图说话 B.文学作品教学 C.师幼交谈 D.角色表演

1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整体结构包括语言教育目标、语言教育内容、语言教育过程和(D)四个要素。

A.语言教育环境 B.语言教育评价 C.语言教育方案 D.语言教育原则 17.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依据社会的培养目标、(C)、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来制定的。

A.语言学习的规律 B.语言的文化功能 C.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D.幼儿园教育的要求 18.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实施时正式阅读活动的第一阶段应是(A)

A.幼儿自主阅读 B.师生共同阅读 C.家长陪同阅读 D.教师示范阅读 19.选出不符合学前儿童掌握词类顺序的一项(A)A.先实词后虚词 B.先名词后动词 C.先副词后动词 D.先名词后形容词 20.描述性讲述是(C)

A.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物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

B.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性质、特征讲述出来 C.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解说清楚 D.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21.儿童词汇增长的高速期是在(C)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3岁左右 D.4岁左右

22.儿童早期识字能力的发展和他们的(A)发展密切相关。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外部语言 23.选出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研究价值的一项(D)A.教育学价值 B.心理学价值 C.文化学价值 D.德育价值

24.将教育信息返回给教师用以调整改进教育过程这是教育评价的(A)A.反馈作用 B.诊断作用 C.增效作用 D.帮扶作用

25.先天决定论者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特殊认知能力,人类的(D)因素决定着儿童语言获得的整个过程。

A.环境强化 B.后天训练 C.社会交往 D.先天遗传 26.儿童开始说话的单词句阶段通常延续(B)A.3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一年半

27.讲述活动的语言独白特点要求幼儿的口头语言经历(D)的过程 A.独立完成编码 B.从独立完整发码到独立完整编码 C.独立完整地发码 D.从独立完整编码到独立完整发码 28.婴儿语音发展的“牙牙学语”阶段是指(C)

A.出生至20天 B.20天至5个月 C.6个月至1岁左右 D.1岁以后 29.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帮助儿童获得(A)

A.前图书阅读经验、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 B.会做读书笔记的经验

C.会握笔写字的经验 D.图书阅读经验、讲故事的经验 30.心理学研究发现,(A)以上的儿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言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31.后天环境论者认为(A)

A.儿童学习语言是通过模仿—强化-重复获得的 B.儿童学习语言是依靠遗传的作用,是预成的 C.社会交往决定了儿童语言的正常发展

D.语言结构来自于儿童当前的认知图式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2.美国心理学家(B)提出了自然成熟说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 A.巴甫洛夫 B.勒纳伯格 C.莫勒 D.斯金纳

33.考虑教育内容、教师的指导活动和儿童的学习活动如何展开的过程属于(D)步骤 A.确定活动目标 B.选择活动内容 C.策划活动流程 D.拟定活动方案 34.幼儿在讲述活动中,(A)A.说话不能很随意,不能宽松自由地交谈 B.说话可以很随意,可以宽松自由地交谈 C.幼儿主要是听教师讲述表达。D.幼儿和教师之间随意交谈。

35.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B)的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

A.0~3 B.3~6 C.0~6 D.0~18 36.(A)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

A.确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 B.选择语言教育活动内容

C.确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 D.构思语言教育活动过程的一般流程 37.幼儿园的文学活动是围绕(B)展开活动的。A.幼儿已有的经验 B.低幼儿童文学作品 C.幼儿喜欢的表演 D.幼儿喜欢看的图书

38.早期阅读活动教师鼓励儿童归纳图书内容有三种形式,选出不属于的一项(D)A.一句话归纳法 B.一段话归纳法 C.图书命名法 D.三段式归纳法 39.中大班幼儿语音教育重点在(C)A.听力训练 B.发音训练 C.矫正发音 D.教师示范 40.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B)。

A.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别音位要容易 B.儿童发音能力的发展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 C.儿童发音能力的发展早于辨音能力的发展

D.儿童发音能力的发展和辨音能力的发展同时进行 41.儿童从(B)岁左右开始说话,进入单词句的阶段。A.0.5 B.1 C.3 D.5 42.幼儿园中班编构故事的重点应放在编构故事的(C)。A.开端 B.发展 C.高潮 D.结局

43.指导幼儿进行实物讲述,最重要的是(A)

A.帮助幼儿把握实物的特征 B.帮助幼儿认识实物的所属类别 C.帮助幼儿透过实物看本质 D.帮助幼儿触摸讲述的对象 44.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C)

A.语言依靠言语 B.言语离不开语言 C.两者互相依存 D.两者互不相干 45.选出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的一项(D)A.自由叙述评价法 B.观察评价法 C.综合评价法 D.幼教专家评价法 46.仿编活动

答案:仿编活动是儿童在文学欣赏、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及构成的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性学习活动。要求儿童仿照某一篇作品的框架或某一段落,调动自己个人经验进行扩展想象,编出自己的文学作品或段落。47.活动教育观

答案:活动教育观是指以活动的形成组织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过程,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语言。(1)提供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2)通过多种形成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3)要注重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48.讲述活动

答案: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发展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它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实践,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49.表演法

答案: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前儿童学习表演文学作品,以提高口语表现力的一种方法。

50.早期阅读活动

答案: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发展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教育活动,是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一种途径

51.完整语言教育观

答案:完整语言教育观是当前国外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新思潮。它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分关键期内,给他们提供完整语言学习的机会。它包括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全面的、完整的教育内容和真实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2.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答案: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只把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3-6岁儿童加强口语听说训练。53.根据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求,以诗歌《我恨塔拉索夫》为题,设计一个文学欣赏活动 要求:

1、以中班儿童为对象,符合中班幼儿发展特点.。

2、过程结构完整,设计组织思路清晰。

3、列出活动过程每一个环节即可。《我恨塔拉索夫》我恨这个塔拉索夫。他开枪打死了麋鹿妈妈。他自个儿告诉我爸爸的,尽管告诉时声音很小很小。这会儿,麋鹿妈妈该张着它的大嘴巴,谁去给可怜的小麋鹿喂奶?我恨这个塔拉索夫,叫他滚远点,别再上我家。

答案:

1、学习文学作品内容;

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

3、迁移作品经验;

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54.简述儿童语言发生的生物基础。

答案:

1、发音器官的成熟;

2、语言听觉系统的成熟;

3、大脑神经中枢的成熟。55.儿童言语是语言工具的使用过程,托幼教育机构进行语言教育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既要遵守语言的规定性,又要考虑个人的言语风格和言语习惯既要有规范语言模式的示范,又要有各种变体的示范既要有静态的语言学习,又要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帮助儿童学习

56.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案:语言教育直接介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语言教育在未来社会高新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语言教育成为新世纪现代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1.选出不属于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原则的一项(D)

A.活动经验连续性的原则 B.活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原则 C.活动内容和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D.教师显性指导的原则 2.整合的语言教育观念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D)、内容和方式的整合。A.形式 B.活动 C.评价 D.目标

3.教师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阅读物质环境,这种物质环境包括为儿童提供(C)A.教师及时的鼓励 B.充足的教具 C.时间和空间 D.家长的陪同 4.儿童语法发展有其自身特点,选出不符合其发展特点的一项(D)A.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B.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C.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D.从被动句到主动句

5.儿童早期识字能力的发展和他们的(A)发展密切相关。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外部语言

6.整合的语言教育观念认为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3种知识的整合习得,这三种知识是(B)。A.社会知识、学校知识和语言知识 B.社会知识、认识知识和语言知识 C.社会知识、家庭知识和语言知识 D.社会知识、情感知识和语言知识 7.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A.皮亚杰 B.乔姆斯基 C.斯金纳 D.贝茨 8.谈话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中的第一步骤是(B)

A.提出基本原则,引导认真倾听 B.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C.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D.教师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9.说明性讲述是(C)

A.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物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

B.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性质、特征讲述出来 C.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解说清楚 D.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10.幼儿园文学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它的第一层次是(A)。

A.理解体验作品 B.迁移作品经验 C.学习文学作品 D.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 11.讲述活动培养幼儿懂得积极地感知理解要求说的内容,讲述要求幼儿(C)A.学会按主题的要求去构思和说话 B.学会清楚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C.不仅需要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要学会按照主题的要求去构思和说话 D.或者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学会按照主题的要求去构思和说话

12.以下是教师在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不正确的为(C)A.活动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

B.活动目标要和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相一致 C.活动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读写能力方面的要求

D.活动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与态度与技能三个方面 13.后天环境论代表人物是(A)A.斯金纳 B.乔姆斯基 C.皮亚杰 D.贝茨 14.幼儿园的文学活动,应着重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C)途径让幼儿得到发展。

A.童话表演 B.角色互换 C.多种操作 D.师生交流 15.儿童开始说话的单词句阶段通常延续(B)A.3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一年半 16.在音乐活动中的语言教育属于(B)A.专门的语言教育 B.随机渗透的语言教育 C.欣赏的语言教育 D.表述的语言教育 17.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话题是(D)

A.幼儿随意产生 B.根据幼儿园发展水平拟定的 C.由幼儿语言特点决定的 D.教师精心设计的

18.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整合性体现在早期阅读是(A)的结合 A.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B.教师体态语和引导语 C.书面语言和绘画语言 D.书面语言和故事情节

19.确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有一定依据,选出不属于的一项(D)A.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C.不同活动领域的特点 D.教师熟练掌握的教学内容

20.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来源于(C)。A.外界环境的刺激 B.人脑 C.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 D.成人的教育 21.小班儿童由于其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局限,主要是进行(A)A.实物讲述 B.情景讲述 C.表演讲述 D.议论讲述

22.勒纳伯格认为,语言既然是大脑功能成熟的产物,语言的获得必然有个(B)A.重复期 B.关键期 C.升华期 D.强化期 23.讲述活动的凭借物决定了儿童讲述的(A)

A.内容和方向 B.时间和频率 C.语言交流的形式 D.语言活动的场合 24.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环是(B)

A.了解教学环境 B.确立活动目标 C.选择活动内容 D.拟定活动方案 25.幼儿园的文学活动是围绕(B)展开活动的。A.幼儿已有的经验 B.低幼儿童文学作品 C.幼儿喜欢的表演 D.幼儿喜欢看的图书

26.幼儿园谈话活动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有趣的中心话题包含3层意思。选出其中一项不属于这3层意思的是(D)

A.幼儿对中心话题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B.幼儿对中心话题有一定的新鲜感 C.与幼儿近日生活中的共同关心点有关 D.与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

27.下列有关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层次结构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A.学前教育的终期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定 B.具体活动目标是为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服务的 C.学前儿童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是由教师自己制定的

D.教师制定具体活动目标要符合年龄阶段目标,终期目标往往不过多考虑。28.书面语言的载体是(A)。

A.文字 B.图画 C.符号 D.图书 29.文学作品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C)

A.知识教育和智力的开发 B.道德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C.审美能力、文学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D.人际互动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30.指导幼儿进行实物讲述,最重要的是(A)

A.帮助幼儿把握实物的特征 B.帮助幼儿认识实物的所属类别 C.帮助幼儿透过实物看本质 D.帮助幼儿触摸讲述的对象 31.幼儿园谈话活动着重培养幼儿(A)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

A.与他人交谈 B.表明自己的见解 C.与人合作 D.掌握语言规律

32.先天决定论者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特殊认知能力,人类的(D)因素决定着儿童语言获得的整个过程。

A.环境强化 B.后天训练 C.社会交往 D.先天遗传

33.行为主义者贬低人类生理基础的作用从根本上抹杀了(C)之间的本质差异。A.不同人种 B.男人和女人 C.人与动物 D.成人和儿童 34.学前儿童词汇教育要求为儿童提供的新词应以(A)为主 A.实词 B.虚词 C.动词 D.名词

35.选出不属于语言发生的生物基础的一项(C)A.发音器官的成熟 B.语音听觉系统的成熟 C.声带的松紧程度 D.大脑神经中枢的成熟 36.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主要是(A)A.促进学前儿童与教师、同伴之间的有效言语交流 B.促进学前儿童同伴之间的有效语言交流 C.促进教师之间的有效言语交流 D.加强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37.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以其(C)的发展为基础。A.环境 B.生理 C.认知 D.能力V 38.幼儿在讲述活动中,(A)A.说话不能很随意,不能宽松自由地交谈 B.说话可以很随意,可以宽松自由地交谈 C.幼儿主要是听教师讲述表达。D.幼儿和教师之间随意交谈。

39.儿童归纳图书内容的“一段话归纳法”一般适合于(B)的儿童使用

A.小班前期 B.小班后期和中班前期 C.中班后期和大班前期 D.大班后期 40.机械模仿说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在(A)年代一直很流行。A.20世纪20-50 B.19世纪20-50 C.20世纪20-80 D.19世纪50-80 41.言语是一种(B)

A.社会现象 B.个体心理现象 C.约定俗成的现象 D.工具现象 42.后天环境论者认为,(B)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

A.先天生理机制 B.强化 C.认知结构 D.思维 43.儿童从(B)岁左右开始说话,进入单词句的阶段。A.0.5 B.1 C.3 D.5 44.文学教育活动对作品形象的要求是(A)A.鲜明生动 B.有教育意义 C.便于教师设计活动 D.适合亲子阅读

45.通过谈话活动,教师可以逐步帮助幼儿建立起几种倾听技能,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有意识倾听能力 B.辨析倾听能力 C.理解性倾听能力 D.表述倾听能力 46.完整语言教育观

答案:完整语言教育观是当前国外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新思潮。它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分关键期内,给他们提供完整语言学习的机会。它包括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全面的、完整的教育内容和真实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47.独白语言

答案:独白语言是比谈话更为复杂、周密的一种口头语言的表达形式,需要独立构思讲话的内容,完成从独立完整编码到完整发码的过程。48.游戏法

答案: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儿童正确发音,丰富儿童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49.语言发生

答案:是指儿童从不会说话到学会说话的过程,或者是指儿童对某一语言现象从不会使用到会使用的过程。

50.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

答案:是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和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它从一个具体的作品入手,围绕作品展开一系列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所展示的丰富而有趣的生活,体会语言的艺术美,为幼儿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51.语言教育的终期目标

答案:语言教育的终期目标是语言教育所期待的最终结果,是学前阶段语言教育任务要求的总和,是学前教育总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总目标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52.活动教育观

答案:活动教育观是指以活动的形成组织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过程,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语言。(1)提供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2)通过多种形成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3)要注重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53.根据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求,以“快乐的春节”为题,设计一个谈话活动 要求:

1、以中班儿童为对象,符合中班幼儿发展特点.。

2、过程结构完整,设计组织思路清晰。

3、列出活动过程每一个环节即可。

答案:

1、创设环境,引出谈话话题;

2、围绕话题运用已有经验自由交谈;

3、围绕中心话题拓展交谈内容;

4、教师隐形示范新的谈话经验。54.简述语言发生的社会实践基础

答案:语言产生于社会语言存在于社会语言发展于社会语言依存于社会

55.儿童言语是语言工具的使用过程,托幼教育机构进行语言教育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既要遵守语言的规定性,又要考虑个人的言语风格和言语习惯既要有规范语言模式的示范,又要有各种变体的示范既要有静态的语言学习,又要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帮助儿童学习56.简述儿童语言发生的生物基础。

答案:

1、发音器官的成熟;

2、语言听觉系统的成熟;

3、大脑神经中枢的成熟。

下载阅读区中的幼儿语言教育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区中的幼儿语言教育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语言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礼仪

    幼儿语言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礼仪 的重要性 文山州幼儿园:左金凤 摘要:会话是人类交往的最基本的语言形式,语言发展的关键是幼儿期,“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 是学前教育机......

    幼儿语言教育教案

    语言教育教案 2011级学前教育(美术) 姓名:张茜茜 学号:111320110 大班生活经验讲述活动《我认识的安全标志》教案活动目标: 1.认识“小心触电”、“禁止烟火”、“绿色食品”、“......

    《幼儿语言教育》作业

    《幼儿语言教育》作业复习资料一  复习要点一: 1.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一般有示范模仿法 视听讲练结合法 游戏法 表演法 练习法。 2.专门性的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谈话......

    幼儿语言教育教案

    语言教育教案 2011级学前教育(美术) 姓名:张茜茜 学号:111320110 大班生活经验讲述活动《我认识的安全标志》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小心触电”、“禁止烟火”、“绿色食品”......

    幼儿语言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指南》语言领域的心得体会 学习《指南》语言领域的心得体会 一.我的收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更细化、更明确地阐述了语言的发展目标。 语......

    幼儿语言教育复习提纲

    幼儿语言教育复习提纲 一、考试模块: (一)单项选择题15题(和多项选择题);(二)判断题10题(和辨析题); (三)填空题10题;(四)名词解释题5题; (五)简答题5题; (六)设计一个语言教育活......

    幼儿的语言教育

    幼儿的语言教育【摘要】语言教育是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在我国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观念陈旧、目标性不强、活动设......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5篇)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 内容提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教育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