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分析报告个人感想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个人感想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我们看到,在现今的中国社会,诚信是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代表这做人基本准则的诚信,在现代社会中遭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大学生虽然还没有完全步入社会,但已经受到了影响,虽然普遍都具有较好的诚信意识,但在实践中常忽略小节,尤其在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上容易出现宽于律己的现象。这是在各种因素作用之下难以避免的结果。
面对着面临危机的诚信,如何使我们中华民族的诚信适应现代社会,并成为现今中国发展的“基因库”,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重任。是华夏千年文明身后的积淀,是现实带来的 巨大冲击,是大学生对待身边问题的名,鞭策我们,引导我们,完成这样一个或许力所不及的研究课题。惟望唤起更多的重视诚信的人们,与我们一道,继续完成这边小小论文所不能承载的重任,共同努力打造大学生的诚信,打造社会的诚信。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题目:关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目的:树立大学生诚信意识 调查时间:2012年11月 调查地点:廊坊师范学院
调查对象:廊坊师范学院物电学院2012级学生
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本学校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通过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总计发放了50份问卷进行调查,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50份。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2012级学生的诚信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受访同学中仅有13.6%能够完全做到诚信,74.2%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做到诚信,一般情况下能做到诚信的约占11.1%,而较少和几乎不能做到诚信的只占1.08%。而在人际交往中,50.9%的同学表示很看重他人的诚信,比较看重他人诚信的占了44.7%,而不太看重或不看重他人诚信的同学仅占了0.7%。调查结果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点是学业诚信上的问题。、考试作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校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受到严厉处分的报道,轻者受到各种处分,重者则被勒令退学。、抄袭作业。根据几次期中教学检查与同学座谈以及任课教师反映,抄袭作业较为普遍,甚至已不被学生认为是失信行为,3.论文的抄袭。在大学中,这种问题广泛存在,以至于有教授发明了所谓的反抄袭机。现在大学本科的体制现在大学的体制都是要求在毕业阶段完成相关的毕业论文,虽然这个方式对于检查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有比较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形式看来是不太乐观的。因为现在网络东西很发达,而且对于论文学术性的东西并不适合于每个人,而且有时候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于是乎,就出现了东拼西凑、移花接木的行为。
第二点是学业诚信上的问题。
1.有钱不交学费。有的学生在新年伊始,拿着家长给的学费不交到学校却擅自存入银行进行“增值”,认为反正国家有确保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政策,岂不知他们这样做的同时,剥夺了那些政府和学校给予真正家庭贫困学生的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的机会,对学校、家长、同学都没有做到以“诚”相待。
2.贷款到期不还。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缓解家庭困难学生的就学压力而设置的一种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即在校大学生通过学校提供贷款介绍人和借款学生自行提供见证人,以信用方式向银行申请发放的助学贷款。但是,就是有极少数学生恶意逃债,给银行信贷工作蒙上阴影,甚至直接影响了一些银行继续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信心。原因分析: 1.教育原因.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归根到底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诚信问题的集中反应.不少在骄纵中长大的大学生,于是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多临时毁约、不信守承诺的做法,他们常常不认为是错误的.目前教育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者只管 “教”,不管“育”。.社会原因.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整个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信用危机。北京的舆论界称此为“诚信”危机,而这一危机已经涉及到了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诚信在不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下和充满诱惑的价值观下自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
如何解决现阶段的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一)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
没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机制,诚信问题始终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社会上日益泛起的“金钱至上”的思想已经渐渐进入大学校园,“金钱”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社会存在价值的唯一标准,这种以金钱为评价体系主体的方式是不健康的。我们的社会评价机制和体系应该多元化,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础上,健全社会评价体系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诚信意识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教育制度的完善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约束是必要的,包括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教育制度需要以多元化的建制来适应人才多元化的需要,然而,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每一条新路,都存在着被权、钱、关系网堵住的可能。任何制度都是由人来操作的,这意味着作弊、腐败、以权谋私等等不诚信的现象还是要继续发生,教育领域永远不可能是一片净土,教育界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只是社会问题的一个分支,因此加强和完善教育制度迫在眉睫。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四)用人制度的健全
在录取人才时要坚持两手抓,一是要有业务能力;二是人品要正。业务再好,人品如有问题,我们宁缺勿滥。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大学生从进校门的第一天就意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会去注意这些问题。
诚信是通往灵魂高贵的门,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门,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门,是通向美好理想的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门。诚信是你流下悔恨眼泪之后的知错即改;诚信是你写下奋斗目标之后的脚踏实地;是你承诺孝敬父母之后亲手为他们端来的一盆洗脸水;是你承诺勤奋学习之后亲手为自己点燃的一支夜读的蜡烛;是你发誓远离网吧之后,第一个坐在书桌旁安心读书的星期天;是你发誓不再抄袭作业之后第一次苦思冥想皱紧的眉头„„
诚信是大学生的一张身份证,诚信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责任。面对社会给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紧握诚信着张盖有特殊印迹的身份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品质,事关重大。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诚信的人。
第三篇:大学生个人理财状况调查分析
大学生个人理财状况调查分析
(信息工程学院,驻马店,463000)
摘要:对大学生来说,理财是对其人生的一种长远规划,每个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都会逐渐面临结婚、买房、养育子女等问题,这些都与理财投资有着密切的联系。本项目组通过对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个人理财状况的问卷调查,发现理财还没有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群体。通过此次问卷调查与分析,本文对大学生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培养科学理财观念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个人;理财观;
理财是指通过自己对财富的管理从而提高它的作用,也可从广义上理解为使用外界资金使自己的财富增值。在大学期间,这段黄金时间里,大学生应该学会合理投资理财,也要形成正确消费观念和习惯。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项目组采用分层抽样、重点调查的方法,以上海商学院财会学院大一至大三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展开此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57份,回收率为92.4%。抽样样本中,大
一、大
二、大三和专升本学生比例分别为32.5%、47.8%、10.2%和9.5%;男生和女生比例分别为35.7%和64.3%;财务管理、会计、税务和中澳会计专业人数比例依次为37.6%、24.2%、26.8%和11.4%;城市学生比例为62.4%,城镇学生比例为23.5%,农村学生比例为14.1%。
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一)收入状况
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收入状况上来源渠道狭窄,经济不独立。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82.2%的学生平时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有13.4%的学生靠父母供给的同时,自己通过兼职和奖学金填补自己的零用钱,只有4.4%的调查对象很少或者基本不向家长索取零用钱。受访学生每月的零用钱在500元~750元占35.7%,750元~1000元的占33.8%,500元以下为22.3%,1000元以上的为8.2%。73.9%的学生对自己的零用钱感到可观或满意,剩下的学生对这一问题持否定态度。
(二)支出状况
调查对象在支出方面主要表现为用钱没有计划,主观随意性强。分别有38.2%和40.1%的学生会大致地做一下预算或偶尔制定预算;只有不到0.3%的学生会列出详细的预算表并且很好地执行;剩下的21.4%的学生从不做预算。调查对象中如此高比例学生毫无计划的支出习惯着实让人担忧。问卷调查还发现,身上有2张银行卡的学生占到了35.7%,有3张及以上银行卡的学生占了24.1%,约15.8%的学生在月末会出现零花钱超支现象。问卷调查谈及支出是否有计划时,有59.8%的学生觉得支出应有计划,但自己没有实施或者实施了又没坚持下来;有21.7%的学生从未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认为只要有钱花就可以,不必实施具体的计划;只有18.5%的学生平时能制定较详细的支出计划。
(三)消费结构
调查对象在消费结构上主要表现为消费项目中精神文化消费缺失,消费结构不够合理。在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日常消费中最多仍是食物和交通等消费项目,服装、化妆品、零食等消费占了很大一部分,然后依次是娱乐、学习和通讯。在月末出现过入不敷出的学生占了调查对象的45.8%,经常性入不敷出学生达到了9.6%。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女生盲目追求品牌,一套服装少则几百,多则过千,使得各种服饰、化妆品消费成为个人消费大项;而不少男生喜欢打网游,购买游戏点卡和在寝室上网费用在个人消费中占很大一部分。此外,学生在休闲娱乐、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也常常出现超支现象。
(四)对于理财的认识和态度
在理财知识的认识和态度方面,有88.6%的受访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专业理财知识的学习,可见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都是很积极正面的。但谈及对理财的了解时,产生了分歧,主要有三种看法:认为理财是通过各种投资活动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占32.3%;持通过财务资源适当管理实现个人生活目标的观点有41.1%;20.3%的学生认为理财就是合理安排资金过程。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学生获取理财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媒体和银行宣传;其次是通过学校专业课、公选课以及专题讲座;通过自己看书获取理财知识的学生比例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校的图书和阅览室的期刊更新速度慢、书籍不全、入库时间较长、找不到需要的图书和期刊。调查还发现,学生在理财知识的普及中,最想了解的是理财的应用技能。
本项目组在问卷调查中采用开放式提问向学生调查他们对于大学生理财问题的看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一是希望除了自身学习,学校能提供一些有效的途径学习理财知识,让自己更多地了解投资方面的问题;二是希望学校能多办专题讲座或理财类活动,让自己能亲自参与并实践,从而获得理财应用技能的辅导和提高自身理财能力;三是认为大学生理财很有必要,但是对于没有什么经济基础的大学生,最多只能做到合理安排自己的财务,至于投资理财不太适用于大学生。
三、大学生理财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消费观念有待完善
在消费观念上,大学生一方面表现为消费心理的不成熟。现在不少大学生出于面子需要,动不动、时不时地请同学下馆子,对喜欢的一些更新比较快的电子商品盲目跟风更换。另一方面主要是社会上一些负面的享乐主义消费观念对传统节俭观念的冲击,豪华、奢侈的不良消费习惯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这样一些消费观念,大学生应保持清醒,学生的收入基本上来自于父母,在财务上根本谈不上独立,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现在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对学生今后走上社会,顺利地度过事业开篇和家庭组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学生应养成不与人攀比、不爱慕虚荣、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消费的过程中应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理财知识和实践匮乏
在理财知识方面,现在大学生一听到理财,就会跟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基金联系在一起。但往往对于其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具体操作存在着困惑,例如进行股票投资时如何到证券营业部开户、交易。虽然学校开设了一些如证券交易、国际金融、金融市场等金融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学生不少疑问,但对于注重实践操作的理财活动而言,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大学生的家庭理财教育才是真正的理财第一课堂。
(三)欠缺良好理财规划
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储蓄习惯,当月末时学生往往发现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其计划。即使每月零用钱略有结余的学生,由于事先没有良好的规划,往往让该节余的资金不知不觉地溜走,更谈不上“化零为整”的储蓄习惯。对于有部分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网上开店,进行电子商务实践,想利用课余时间赚取一定生活费等做法,我们还是应该持谨慎的态度,不是只有投资股票、网上开店才是一种理财。学生对自我知识的完善、性格培养等教育投资才是真正的投资。
四、对大学生理财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开源节流,合理规划大学生一方面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开源,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家教、到企业兼职打工等,这都是学生可以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例如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食堂餐厅打零工,锻炼自己的同时获得了一些收入。但是,光是开源是不够的,更应注意节流。学生时代应遵循一定的消费原则,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生活消费注重简单实用即可。当然,合理的理财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可以从记账开始,月初规划好当月开支,比如伙食标准、日常用品等。
(二)重视家庭理财教育大学生的理财观,绝大多数与家庭的理财观和家长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对其子女的理财观有些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抽空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正常的消费水平,对子女不该消费的地方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约束。同时,家长还应给自己孩子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投资理财理念。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大学不缺乏丰富多彩的各类社团和校园的理财活动,例如模拟炒股大赛、大学生理财规划设计大赛,这些对学校形成良好的理财氛围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再加上学校各种投资理财社团的交流,可以说学校的理财氛围是相当不错的。学校可以利用广播、校电视台和宣传栏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学生健康理财的舆论氛围。同时,针对学生普遍课余时间用在网上时间较多的现状,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网上理财系列讲座,组织学生进行听讲,培养其兴趣,都是不错的方式方法。
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应培养主动理财的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只是演练,更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理财习惯。
参考文献:
[1]刘立刚,尹艳芬,颜海勇,陆梅.大学生理财教育初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2)。
[2]余学斌,胡小云,刘铮,朱新玲.当代大学生理财教育研究[J].管理视野,2008(,7)。
[3]刘艺红.论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4]才智.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J].教育战线,2009,(30)。
[5]徐小琴.大学生理财意识及其能力的培养简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
第四篇: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你们好!本调查问卷仅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于“诚信”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仅供科学研究之用。由于各人的情况不同,任何选择都是可能的,答案无正确错误之分,调查采取匿名形式,对个人隐私绝对保密。希望您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将选项填入括号或者选项上打√即可)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单选题——您所在年级:*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E 其他
()3.单选题——你觉得在当今社会诚信重要吗?*
A 是B 否C 不确定
()4.请您给自己的诚信状况打一个分数,满分一百分
A 80~100B 60~80C 40~60D 40以下
()5.您考试有过作弊吗?*
A 经常作弊
B偶尔作弊
C 心动但未行动
D 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6.如果同学们在考试中作弊,您认为原因是:*
A 可以拿高学分,获得奖学金
B 不作弊就会不及格
C 认为大学生不应该把大量时间花在学习上,考试只要通过就行了
D 看比人作弊心里不平衡
()7.如果您要申请学校的助学金或困难补助,您会对您的家境情况:
A 完全照实说B 基本照实说C 大肆渲染
()8.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由银行面向普通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用于支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并由国家财政给予利息补贴的人民币信誉贷款。可不少学生贷款后并不能按期归还款项,使国家蒙受损失。对于这一现象,您认为:
A 这是个人信用问题,有借必有还,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B 不太清楚
C 是国家发放的补助,不还可以理解
D 还款程序过于复杂导致该现象
()9.您认为自己在哪些问题上做到诚信最困难?*
A 谎言可以保护自身利益时
B 指出他人缺点时
C 涉及到自己或他人的隐私时
D 其他
()10.你认为真正的诚信应该表现在哪方面?*
A 表现在言语上,平时要多向同学传输诚信的思想
B 诚信应该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上
C 诚信是一种素质,一个人是否诚信并不是表面就能体现
D 其他
()11.您认为诚信给自己带来最大的益处是什么?
A 得到别人的认可
B 对别人的承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承诺
C 影响其他人,使自己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12.当诚信使你的利益遭到损失时,你会如何选择?
A维护诚信B 无可奈何C 采用其相同的行为施予在其他人身上
()13.您认为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多选)
A 健全个人诚信档案
B 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
C 开展宣传教育
D 加强舆论监督
()14.您认为,造成现在存在不诚信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A 受社会的不良风气,追逐名权的功利色彩影响
B 缺少宣传和教育
C 自身诚信意识的缺乏
D 道德的约束力始终不及法律的强制力
E 其他
第五篇:大学生考试诚信状况调查
大学生考试诚信状况调查
所谓诚信是指“忠诚发乎心,信效著乎外”即诚实守信,它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弄虚作假,讲真话、讲实话、言行一致。诚信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讲究以诚信立德修身。诚实守信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人无信而不立”,然而,目前在全国许多高校里,诚信缺失在一定范围内成了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作为影响未来社会及经济的人才,其素质应以诚信为本。大学生中诚信缺失问题直接关系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一问题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考试的诚信,即是人的诚信,亦即人才的诚信。推崇、提倡、进行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合格人才最主要的是要具有崇高的道德品格。这道德品格中,首先就是做人诚实与守信。高校作为建设诚信社会的“示范村”,首先要通过高校本身所具有的惯性自洁作用,并辅以适度的道德控制和制度控制,恢复或重新建立考试诚信,进而完善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但如今大学生的考试诚信道德一再滑坡,考试作弊现象在各大高校屡见不鲜,考试诚信的缺失已逐渐使得大学校园这片净土不再那么神圣了。因此加强大学生考试诚信道德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考试舞弊情况调查及分析
在学生成绩的考评体系中,考试是重要基础和主要方式。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学生在考试中的诚信表现却可谓堪忧。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司空见惯,期末考试作弊、毕业考试作弊、各种资格考试作弊,无考不作弊。另外,学生独立做作业、做实验、写报告的人越来越少。在调查中发现,70%的学生作业或实验报告是采用抄袭方式。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成绩差的为了六十分而作弊,成绩好的则为了评奖学金、评优等而铤而走险,且作弊手段、方法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更有一些人胆大妄为,不惜重金雇用“枪手”替考英语四、六级等重要的国家考试,在补考中请人代考,这些都严重的破坏了考试的公正性。伪造北大博士简历的自考生刘世航因犯诈骗罪被判刑3年6个月,这是我国第一个因为伪造个人简历而坐牢的人,值得我们警醒。
另外,从对某高校152名同学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看,有67名同学曾经有过各种舞弊经历,占被调查总数的44.1%;其中被发现处理者为34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2.4%,占有舞弊经历人数的50.57%以上。数据的取得虽然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高校考试过程的实际,但起码二者的关系是正相关。也就是说按照数据所反映的情况,目前的学生学习成绩考评体系是不够完善和健全的,学生在考试诚信上存在着很大问题。加入WTO后,我国要在各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建设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诚信应该是根本。而作为未来市场经济主导力量的大学生在成才阶段就不能生活在一个诚实守信的考评环境里,奢谈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明礼、诚信,通过正当诚实的投入取得回报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制度控制加以规范,并以合理的、适度的道德控制加以引导。
二.关于加强大学生考试诚信道德的几点建议
(一)营造诚信氛围———诚信品德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往往离不开环境的熏陶。要充分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置身于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求真至善的校园环境中。如尝试“无人监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等,使大学生在相互辩论、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相互促进提高;构建和拓展教育载体,利用校内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工具,建立诚信网站和诚信论坛;在公共场所开设诚信教育专栏,通过这些举措让学生在诚实守信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提高诚信认知,养成良好的诚信品德。
(二)强化诚信践履———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养成。只有在具体的诚信实践中,大学生才能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品质要求。因此,要以实践性体验为诚信教育的载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拓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空间和领域,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培育健康人格、完善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实现诚信品德的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修养。
总之,面对21世纪的今天,高校理应成为社会的“空气净化器”和诚信“呼吸之肺”。完善人才的培养、评价体系,建立一个完善、公平的考试机制是高校应该深刻研究的课题。与时俱进,已经吹响了社会进步的总号角,考试诚信就应该是在这个号角下高等学校献给诚信社会的奠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