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体会

时间:2019-05-12 13:4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体会》。

第一篇: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体会

京师悟道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体会

京师悟道,这四个字就是印在本次北师大培训学习笔记本上的,非常深刻传神的说明了本次培训学习的精髓。此次体会的“道”,首先就是北师大浓厚的文化底蕴熏陶,其次是各位专家学者传授的“道”,最后还有像培训学习的班主任李鹏飞老师所说的,来回两天路上及整个学习期间游学中体会的“道”。但是,无论是哪种“道”,相信都会深刻的影响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使得工作更精进、生活更具有激情和内涵。

北师大可以说是中国师范类最高学府,参天的树木、古朴的建筑,到处弥漫着一种文化的气息。第一天下午四点多入住酒店,酒店大厅里的几个外国留学生在热烈的探讨和激辩就感染了我;晨曦中沉醉读书的学子和锻炼的退休老教授,再一次的让我感慨学习和生活的魅力;晚上图书馆和教学楼中的静谧,让你都不好意思大声的说话,生怕会打搅到那些沉思、悟道的学子。

这次培训学习所请的专家更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他们所传授的这些知识、经验,虽然有些我们也多少知道,但是经他们之口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这些知识和经验活了起来,好像让我们瞬间领悟和得道了。更为关键的不仅是这些经验和知识,而且他们那种心怀家国的传统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情怀和人格魅力,深深的感染了每一个参加培训学习的人。如一杯美酒,不尝已醉人心脾;入肚后沁润心灵,相信能历久弥淳。

李煜晖老师高屋建瓴对新课程下高考改革的形式做了深刻和全面的分析,对于我们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成刚老师倾心传授科研秘籍,相信会对研究型的老师帮助甚大;冯菲老师不仅人美,更是技术高手,一丝不苟解释说明信息技术对教学和研究的帮助,特别是反转课堂、慕课等,而且一针见血的指出,无论那一种,实质上都是需要微课;楚江亭老师从大的教育学角度,风趣幽默的谈论着精致编码和家庭教育,让我们浑然忘记了时间和饭点;最后的沈致隆老师从科学到艺术,大声呼喊着全面教育的到来。而其中对北师大二附中的参观学习,可谓是本次培训学习的高潮,虽然重点是理科的实验室,但也深深的触动了我这个文科生。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仪器,小实验,倾注的是老师的用心和专研,更是老师对学生的那一份爱、对教育的一份担当和责任。

在培训的吃饭和休息时间,老师们也都被这种责任和激情所感染,不由自主的对各自感兴趣的话题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迸发出智慧的灵感、火花。这些灵感、火花汇聚成了两期的学习简报,更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相信,经过这一次的培训学习,会促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赴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体会

赴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体会

——以人为本谋发展 依法治校促和谐

会宁县郭城驿初级中学 王丕孔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白银市教育局组织的市骨干教师专业培训高级研修班,本人一生能在师范大学的最高学府培训,内心十分高兴。这次听了十多位专家、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座,使我深受启发,也是我多次掊训中影响最深、收益最大的一次。我担任初级中学校长,重点在学校管理方面、在“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上、在依法治校方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获益匪浅,使我原有的思想、观念得以更新,准备在今后的管理实践中全面实施。

一、以人为本,让评价引导教师走向成熟

学校管理者要想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必须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上有所创新,应该考虑到:管理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管理如何为教师服务,如何通过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下面我就学习《“以人为本”和中小学教育的若干问题》谈谈应如何通过客观科学评价引导教师走向成熟。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人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主体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来看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类社会新成员,延续人类文明成果的关键环节,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促成全体学生多样主动地发展,必须促使学校教师的充分发展。学校管理要在尊重教师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教师走向成熟。

1、引导教师认识评价目的,帮助教师找准自己的定位。

作为一位管理者,要使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必须以教师的提高为突破口。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构建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评价机制。要通过评价,有效地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们逐步认识到:评价是教师的自身需求;评价的宗旨是为教师的发展服务;评价是为了扬长,而不仅仅是补短。要使评价的过程成为教师成长进步的过程,让每位教师都能在宽松、和谐的评价中进步和发展,从而也激励教师把这种快乐与幸福带给每一个学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让教师由衷拥护评价,使学校管理“人文”化。

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校长应该提高自己的感情感召力,培养自己和他人(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健全自我观;应该肩负学校发展的使命,时刻注意到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将对学校组织构成的影响;应该带头自觉地接受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评价。使评价做到多元,使评价成为一种管理,使人人参与评价,实际成为人人参与了管理。使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体,每位教师既是被评价者又是评价者,让教师们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评价。

3、评价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教师的自信心。

校领导要理解和尊重教师,注重内部的导向,着眼于调动全体教师自身的积极性;要巧妙处理评价的结果,不一定全部公开;要从目标需要出发,尊重和保护教师的自尊心,激发教师的自信心,做到及时表扬先进,帮助有问题的教师提高认识,确立目标,改进不足,轻装上阵,真正帮助其快

速进步。

4、促使教师参与评价,激活教师学习的欲望。

校长要积极创造条件构建学习型团组,满足教师的学习要求,激发教师们学习的积极性。使通过团组学习,不断拓宽加深专业知识,不断地优化、提高教学技能,使评价引向深入。

二、加强与教师沟通

健全教师的人格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是有知识的,有特长的,还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举止言行受人欢迎的人。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可以培养“全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人格需要人格的儒化,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要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健全人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要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的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供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我们整个民族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作为校长,必须树立积极沟通的理念,花时间多与教师沟通,倾听教师的心声,与教师建立人际信任,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巧妙处理好教师的各种问题,避免简单、消极评价教师,多支持、鼓励、接纳教师,多为教师着想,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向教师传达期待,使教师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健全教师人格,使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从而造就人格健全的人才。

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灵接触的过程,而沟通两者的桥梁就是爱。学生的成长需要爱,爱不仅仅是教育的手段,而且是教育的目的。没有健康情感的人就不是高素质的人。

目前,我们的教学中缺乏情感,不注重情感陶冶,枯燥单调甚至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说教讲解,让学生反感。这是教育的失败。“追星族”的出现就足以说明了学生感情世界的空虚。教师爱学生不仅要有爱的情感和行动,更要有爱的能力。潜心研究“爱”的艺术,学会尊重、理解、宽容、沟通。作为校长,更应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教师,多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使教师学有榜样,让我们的教师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更好地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使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三、依法治校

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实行依法治教,是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行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管理者,应把推进依法治校作为转变管理理念、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努力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水平,造就符合法治精神的

育人环境,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依法治校,首先应当接受教育行政等部门依法进行的行政管理和监督,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依法建立教职工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并发挥积极作用。作为校长,应熟悉教育的基本原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学校的权利义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建立健全管理系统并能有效地依法按照章程实施管理活动,依法保障教职工权益,依法管理教师,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让学生的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使全体教职工做到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不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

作为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做到明确教育方针、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并使教育方针、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及各项规定得到贯彻落实,依法保障教育教学管理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完善学校保护机制,建立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校舍、各种设施设备等,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报告制度,确保学校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努力推进依法治校,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贡献。

四、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教师评价

“素质教育”是指导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理念,是我们构筑21世纪初期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思想。教育再不能把人当作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某种部件或工具来培养,而要从整体上提高人的素质,从而给人以在较高水平上创造生活和享受生活的能力。

当今世界,经济市场化、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与合作日趋剧烈与广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国民素质是基础。正如邓小平在1985年5月19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把教育工作认真地抓起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快教育优先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的任务十分紧迫,其中尤为重要和迫切的是要切实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与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不再只是教师的工作,还应该成为教师的事业。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自身价值得到提升的过程。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是发展中的教师,是进行适应和调整的不断追求的人,是有着独立价值和尊严的人。教师评价必须适应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教师评价必须改变以往评价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从对教师冷冰冰的审视和裁判转向对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指令性的要求转向

协商和讨论式的沟通和交流;从教师被动接受检查转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

教师发展性评价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体现教师教学表现和水平的资料,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五、推进发展性评价

促进教师成长

学校领导者激励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为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考虑教师的需求,努力为教师做好事、做实事,排忧解难。领导者要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必须为师生员工的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评价中,就要求我们推进发展性评价。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推进发展性教师评价,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它以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为根本目标。教师发展性评价是教师将社会要求转化为自我实现目标,且又不断进取——反思——进取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主体——教师自我或在他人指导、支持下,设计自我发展性目标、能动实践、主动接纳外部信息及自我调控发展的过程。

进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必然也就关注教师

从职业化走向专业化、事业化的进程,对教师的希望越来越高。面对社会的希望,教育自身也不得不关注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教师的发展。进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教师自主发展的保障。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而不是单一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再以原来的职业性的单一传授知识作为自己主要任务和目的,显然己不是新时代教师的主要标志。教师需要在已有的基础经验背景下,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建构自我。教师不再是谋生的职业,而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动因素,既然是事业,就应该有事业的追求;教师不再是照亮别人的“蜡烛”,而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是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自身价值不断展现的过程,是与事业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只有发展性评价才能为教师提供一个能动发展、自我实现的氛围和空间。从现实的意义上讲,教师发展性评价,打破了原有教师评价的定势,使教师发展性评价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评价。通过教师发展性评价使教师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成长机制,成为教师能动发展的内驱力。

发展性教师评价能激发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热情,激励他们攀登更高的目标,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的提高。发展性教师评价可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学校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学校集体的发展不仅要靠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教师个人努力和积极进取。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既满足教师需要又满足学校需要的一种策略,它在满足学校需要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师个人的需要,并让教师了解学校的需要,增强教师的凝聚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展性教师评价注重发挥教师自评的作用,摒弃那种评价者与教师上下级不平等的评价

关系,倡导一种民主、平等的评价,这样就有利于形成一种真诚合作的同事关系、缓解教师中存在的人际紧张,有利于消除传统教师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教师评价由注重学生考试成绩转移到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各方面,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证。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要进行发展性教师评价,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建立教师主动发展机制;第二,要处理好与奖惩的关系;第三,要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第四,要注重教师的个体差异。

总之,只有教师的主动参与,评价结论和建议才能真正被教师所接受,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好地发挥教职员工的才能和潜力,从而更好地培养、造就新一代人才。

六、怎样成为一位成功的校长

毫无疑问,每个当校长的都想当一个成功的校长。成功的欲望人皆有之,对成功的体验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在精神上的最高需求。因为成功是人的价值的体现,是向自己智力和体力极限的挑战。中小学校长在办学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起着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怎样才算一个成功的校长呢?我认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上看其办学水平,应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把学校推向一个高峰;从现实同类横向比较来看,其办学水平应是佼佼者;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看,其培养的人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得到社会的承认;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其培养目标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学生得到多面发展,主动发展

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

一个校长办学成功于否,不仅仅是个人价值能否体现的问题,对一所学校而言,她将影响学校的发展进程,对一个民族而言,她将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位成功的校长?

1、着眼未来,构建自己的办学理念

校长“对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因为校长的办学思想代表着一个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层次。历史上蔡元培、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于他们各自所办的学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要实现对学校教育思想上的领导,要求校长要有自己的战略定位能力,有设计未来和安排未来的能力,有将多年办学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2、着眼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带好班子,抓好队伍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机器设备有了钱就可以到位,可人才的培养、观念的更新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⑴建设一个观念新、素质高、勇创新、乐奉献的领导班子。

在抓班子建设中,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真诚,做到思想常见面,感情常沟通,工作常研究,带头做批评与自我批评。宽容大度,体量下情,作风深入。当班子成员有了困难,要千方百计为其解决分忧,但他们有了缺点和错误要坚决批评指正。做到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要善于发挥副手的作用,努力当好班长,不当家长,坚持班子议事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校重大事情要经过班子集体

讨论决定。从而发挥班子集体的智慧和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超前性,使学校政通人和,班子团结,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增强感召力和凝聚力。

⑵建设一支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的教师队伍。“人格需要人格的儒化,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因此必须建立一支人格健全的教师队伍,以健全的人格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让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拥有时代前列的学识,具备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

3、着眼于“人”的发展,努力构建教育教学新模式

4、从实际出发多渠道自筹资金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战争造就了卓越的军人,时代造就了非凡的校长。对于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来说,校长要想尽办法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设备,开展现代化实验研究。不能是等、靠、要,而是要靠自己闯市场,正所谓“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5、营建自己广泛的支撑体系作为校长,要有“学习就是工作”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时代呼唤成功的校长,因为他是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抢占21世纪教育“制高点”的需要。

第三篇: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

北京师范大学“国培计划(2012)”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在今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19日-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国培计划(2012)”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培训。在这里,我有机会见到了北京的几位知名专家和教授,如: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耿培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毛振明);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宋尽贤等等,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工作在体育战线上的79位优秀体育教师。与他们短短5天的交流和学习,所带给我的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培训,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

培训的开始专家们首先强调了体育新课程改革重要性,并就以前的课改谈了个人观点,首先肯定课改的成功之处,然后指出旧课改中出现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对于体育教学没有实际意义,应该去掉。应本着操作性强、作用明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投入到新的课程改革中去,一切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不切实际的体育教学形式都应该去掉。他们的理论给予我们这些工作在体育一线的老师们明确了方向,以前看到别人在某节体育课上采用夸张、花哨的教学方式,觉得自己跟不上课改的节奏,但通过专家的解释明白一堂好的体育课并不在于某种模式,而在于实际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只有真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才是一节成功的体育课。

虽然我以前参加过体育学科的一些学习,但总觉得可学习的东西很少,但随着这次的培训,使我的观念有所改变。原来新课程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任何改革在其初期都会产生许多困难,课程改革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广大教师去进行摸索和总结,只要是对教育有利的事我们就要坚持,只有改革,才能创新。经过这一次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的开花结果。

最后专家们又介绍了我们此次学习的主要目的:学习完成后回到各个工作岗位在国培教育平台上引导全国各地的体育老师进行2011

新课程培训,在网络上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学习,为他们解决网络上的学习技术问题,催促他们按时上线学习,按时提交作业,并辅助他们顺利的完成2012体育国培网上学习。

这次培训云集那么多的专家和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体育教师。整个培训期间我们和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同行们相互讨论。大家经过短短的五天培训,感觉到每个人回去后的任务都很艰巨。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不仅要干好北师大给予我们网上培训的辅导员任务,更应该在今后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认认真真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肩负新课程理念投入到本地体育教学工作当中去。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所有培训者一定会尽心、尽力!

XXX

2012年8月31日

第四篇: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鄱阳县金盘岭中学

江文华

朝圣之旅

因为偶然,与教鞭结缘,一晃近三十年。前半段站在三尺讲台,兢兢业业,与学生为伍,精耕细作;后半段从事教育管理,诚实做事,殚心竭力。工作之中,常遇许多难题,无法解决,处迷惘之中,找不到破解之法。

2016年12月19日我和鄱阳县教育系统的28名教师,带着汤局长的殷殷叮嘱,从鄱阳湖滨出发,一路风尘,来到素有“中国教育界最高学府”之称的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培训。十天的北京师范大学访名校研修活动一晃而过,既紧张(每天六点起床,晚上11点休息),又充实(除了上课,还要参观,探讨,做笔记,写心得体会)。细细梳理,感悟挺多。

敬仰之情

首先,敬仰北京师范大学的悠久的历史。百余年来,北师大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敬仰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等为代表的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课余饭后,我怀揣仰慕之情,在校园寻找他们留下的足迹。最后,敬仰北京师范大学的百年沉淀,积累的丰厚文化底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办一所好学校,要靠无数代人的努力和付出。我在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十多年中,也一直致力于培植我校的校园文化。

敬佩之心

正是因为有北师大丰厚文化底蕴的浸润,这里的名师,人才辈出。我们在“敬人”讲堂里,聆听了当今的北师大大师的授课,教授们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张国龙教授的风趣诙谐,姚梅林教授的国际视野,罗良教授的理性逻辑等,无不令人震撼。我们分享了李永瑞教授的人生历程,领略了伍新春教授的坦荡的心胸,宽广的研究涉猎面和强烈的使命感。感悟了万平老师的育人之道。我只受过中等师范教育,有生之年,还能在百年学府近距离与大师们交流,心灵上经历了一次洗礼。对大师们的人生经历油然而生敬佩之心。

在北师大的短短数日,目睹了北师大的青年才俊,学子们埋头苦读的情形,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回到学校后,告诉我的学生,北师大的学生如此勤奋,你们哪里有不努力的理由?你们今天不努力前行,就没有未来的美好。

敬慕之行

在北师大学习之余,培训中心安排我们在12月22日去万泉小学,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听课观摩,学习交流。北京冬天寒冷,又有雾霾,但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两天的学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万泉小学,三年级的动手实践课:做灯笼,猜灯谜。这节课我总结:值得借鉴有三:一,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引领作用;二,教师把各类知识与灯谜相结合,如生物学,历史等。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从评课角度看,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这两所小学,在北京应该是很普通的小学。学校的硬件建设,学校管理都是我们追赶的目标,我想,均衡教育在当下的中国国情下,要做到,真是任重道远。培训虽短,收获满满。更觉得教育真是一篇难以写好的大文章。肩既挑使命,何惧负重前行!

2017.1.2于金中

第五篇:北京师范大学培训总结

教师是什么?是含笑的天使,孩子接纳你;是诚信的知音,孩

子呼唤你。

在这样的一个夏天,我们收获到了秋天的喜悦。那闪烁着专家智慧的笔记本,那凝聚着学员心血的专题发言。。。

未来需要什么养的只是因人而异,面对教育的本质与复杂性,即使是只是最渊博的教师也难胜其职。

话说“课课节节术相同,节节课课术不同”

教师是媒人,让你总是有魅力,让知识有魅力,吸引他,爱恋他。

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今天,高效课堂可能就是,投入少,产出多吧。有效教学可能是我们的最终归属

一、有效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在备课时,我们要学习于漪老师的“一课三备”:一备:不使用任何参考资料,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写好一案;二备:通读大量的教辅资料后,在一案的基础上形成上课教案;

三备:课后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策略、知识的重难点、教学的方法形成三案。

感悟:先有自己的,再学别人的,经过实践检验。

学习顾泠沅教授——“行动教育”备课模式(一个课例——两次反思——三个阶段)

原认知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

新设计阶段,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

新行为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

更新理念(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改善行为(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二、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是实现课堂高效前提。

参考(课堂教学评价表)

备课从问题入手,巧妙设计问题,将教学目标转化成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将讲堂变成学堂,这是考验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这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起点。问题设计明确、难以适度,表达简介清楚,问题由易到难,由封闭式问题到开放式问题,由浅层问题到深层问题,更重要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发问,是全体学生都注意力集中,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并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动态生成新问题。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是课堂能否高效的桥梁。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在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的最优化就是要求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制订或选择某种教学策略还应考虑教学过程的效率,做到省时高效。好的教学策略应是高效低耗,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并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基本类型

产生式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己产生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学习顺序等,鼓励学生自己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

优点:

① 可以积极地把信息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主动深入,因此学习效果较好;

② 允许学生自主地设计、实践和改善他们的学习策略,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③ 产生式教学策略主要出自学生自己,因此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等。

不足:

① 设计不妥,可能导致认知超载或情绪低落,或是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

② 学习的成功依赖于学生先前已具有的知识和学习策略的广度。

替代式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

优点:

① 比产生式教学策略效率高,它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许多内容;

② 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策略不佳的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学习。

不足:

① 因为学生智力投入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因此学习效果不如产生式策略好;

② 由于教学安排过于周密,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学习多于主动学习,因而学生学习志趣难以调动,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策略

长久以来,传统教学不重视教学的社会性,教学中教师没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实现合作交往需要的机会,没有将人际关系、合作与竞争作为推动学生学习、认知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般认为,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合作、竞争、个体三种形式:合作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交往方式。竞争式,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对共同目标的争夺。个体式,个人能否达到目标与他人无关,关注自己学习的掌握,强调自我发展,不参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游离于群体活动之外。

生生互动基本上是一种对称性交往。在一个学年段的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相近,是在一个对等基础上的交往,交往是平等互惠的。以合作形式进行的学习称之为合作学习,以竞争形式开展的学习称之为竞争学习,以个体形式开展的学习称之为个别学习。而小组学习则是合作学习中的一种基本形式。

研究表明小组学习有几方面的优越性: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情感沟通,改善人际关系;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而且,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竞争,这种竞争有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也会直接影响各组的工作效率,甚至伤害成员相互间的感情。

要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应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的难度,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以及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处理好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一般情况下,一节课中有一定难度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以3次为宜,做到开放空间与开放时间相辅相成。每小组研讨的民主性集中表现在充分尊重与众不同的思路和独到见解,吸纳与众不同的观点。小组研讨的超越性,则集中表现在作为学习的共同体展现出得创造性。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使小组间通过竞争共同得到提高的同时,个人及小组群体分享成功的快乐。培养个体交往意识及交往技能。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可能做到成员个体间的绝对均衡。因此要培养小组成员的个体交往意识及交往技能。

竞争与合作学习策略

竞争与合作是人际相互作用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竞争与合作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人际相互作用中个人实现目标的手段。在某一具体活动中,参加者选择哪一种手段依赖于环境和个人自身的不同因素。一般认为,可能获得的利益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如果某种活动对参加者双方来说,一方获得的利益量是另一方的损失量,这种活动大多是竞争性的。

1.课堂中的竞争

课堂教学中的竞争行为,是指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展开的一种较量。从竞争主体的结构来看,课堂教学中的竞争可分为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的竞争、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竞争、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竞争。两个个体之间或两个群体之间产生竞争必须有三个条件:双方都想达到同一目标;一方达到目标,就会排斥另一方去达到;因为双方都知道其中的一方必被淘汰,所以双方都为达到目标而竭尽全力。因此,在竞争中,双方都会努力争取获得优势地位,即针对目标方面获得比对方更优越的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竞争既可能激起学生个人发愤努力,从而在学习上得到更大的收获,也可能由于这种收获仅限于受到奖励的学生,而挫伤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应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因此,为了某些学生的利益而对其他学生进行公开侮辱是不道德的。只有那些相信自己有取胜机会的极少数学生才能受到竞争的激发。竞争对大多数不能取胜的人来说,是造成不安全敢、自我怀疑和个人不幸的源泉。总之,课堂中的竞争无对错之分,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境来决定是否采用竞争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中的合作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行为,是指学生之间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标而彼此配合、相互协助的一种联合行动。合作行为的产生,必须具有以下基础: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切合作,都是两个以上的人,趋向于同一个目标或结果,有意无意表现出来的种种配合的行为方式。合作双方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并且也无时限这一目标的要求和愿望,那么合作行为将不可能产生。

有较接近的思想认识。要使合作行为产生,并且能持续下去,合作双方还必须具有比较接近的思想认识,即使这种认识是暂时的。只有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的性质、意义有较一致的了解,互相信任,努力趋向共同目标,才有可能维持和发展合作的行为。

有一定的条件。合作行为是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即使是最简单的合作,也必须具备基本的条件。有较好的配合行动。合作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行动上的配合。没有合作双方行动上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即使思想认识较接近,也难以产生现实的合作行为。配合行动包括时间上的配合、地点上的配合和方向上的配合三个方面,尤其是方向上的配合最为重要,合作双方要始终朝着同一方向共同努力,否则合作行为就难以产生。

无论是从理论上来说,还是从实践来看,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行为的产生都离不开教师所创造的各种条件。在引导与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方面,教师有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教师在运用外部奖励手段时,可多考虑对集体城固偶的评定与认可。2.知道学生学会合作技巧,养成社会交往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并不能保证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时,才能顺利开展合作学习。3.保证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集体学习。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促进个体积极学习的保证。同学之间积极地相互依赖性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的问题。

学徒制

学徒制最初是适合于工业发展阶段的职业教育而兴起的一种教育形式。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通过学徒制制造了无以数计的能工巧匠,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对技术的发展、传递以及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徒制是适合于手工操作的技术教育形式,其缺陷是明显的,一是偏重实际操作技术,忽视基础理论知识;二是这种培训只限于小范围地教、小范围地学,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培养人才;三是由于受到师傅个人文化水平的限制,不容易适应新技术变化。然而,在生产实践中有许多默会知识,它们很难转化为明确知识,往往需要口传手授,学徒制正式合适的方式。

针对学徒制的作用和局限性,各国进行了不同的改造。如果说与工业革命同步的第一次教育革命标志着正规学校教育的开端,这种正式的学校教育使学龄儿童走出工场,脱离社会生活环境,进入特定的课题教学环境,那么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二次教育革命则试图依据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的学徒制教学对现行的学校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学徒制是一种“做中学”的最早形式。然而,现在的学校教学模式却与学徒制严重地脱离了。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经常缺乏实际情境的支持,而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正规学校教育往往被定义为代表认知经验的活动场所,而与课堂外的种种情境相对。学生通过与现实生活分离的教学科目被动地学习知识。

基于以上的观点,一批学者提出了“认知学徒制”这一概念,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认知观。这种观点关注学习的社会方面,注重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知识与学习的研究,认知学徒制将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改造传统学校的物质设施、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尤其是在消融传统学校与社会各行各业的界限方面掀起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新世纪的学习革命与教育革命。

我们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整体差异最小化”的原则,将学生分成2人一小组,4人一大组,组内同学互为学习资源,兵教兵,兵练兵,将组内成员紧紧捆绑在一起,做好一天一小计,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表彰,一学期一鉴定。

黑板上有每个小组的组名,都是小组成员共同举手表决通过。给自己的小组其名字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孩子们比给自己起名字都慎重、严肃,那是最郑重的宣言,蕴含着他们的目标和理想。为了培养学生能合作、会合作、善合作的能力,全体教师分阶段培养学生。首先培养小组长,让小组长明白学好知识有三个层次: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讲明白是学好知识的最高层次。其次培训组员,接着培训如何倾听,如何让表达,如何让补充。一点一点提要求,一步一步训练培养,二人小组的学习是互为资源,不是“一帮一”。竞争获胜,不在于超越别人,重要的实现超越自己。

利用学习小组在个体充分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合作学习,使得每个小组在交流的时候都有话可说,将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效果比较明显,原来不会说,不知道怎么学的同学逐渐会说,会批注、会思考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在小组合作,小组展示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快乐感,彻底打破了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局面。

捆绑式式小组评价将小组成员紧紧捆绑,极大地调动了小组每位成员的学习积极性。自捆绑式评价以后,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他们的表现也令人刮目相看,让人仿佛觉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课堂中充满了激情、智慧、互动,充分体现出生命的活力。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爱学习、会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牢记“组荣我荣,组衰我耻”,集体是水,个体是船,水涨船高,在落后的群体中难以出类拔萃。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健全人格的训练场,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沟通、倾听、尊重、包容、欣赏,培养了不甘落后,互相鼓励,互相扶帮的团队精神。二是让合作交流撬开知识的大门。合作交流时,有序安排,让学生会思维、会倾听、敢说、会说、乐于说、交流合作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教师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课中备课,巧妙追问、点拨提升、激励评价;先让学生讲,在学生思维碰撞与阻塞时教师必须进行点化,确保合作有效。通过合作交流,让小组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主阵地,学习交流的平台,4 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来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能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的目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锻炼自己、彰显自己、提升生命质量的主阵地。

四、有效地当堂检测巩固是课堂高效的保证。

让一份当堂检测成为学海之舟,为生命保驾护航,承载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每课时必须要有当堂检测设计。曾经有专家做过学生学习24小时后的平均保持率的调查,叫学习金字塔效应。调查表明,满堂灌学习效果只有5%;分组讨论交流点拨后学习效果上升到50%,再加上实践练习学习效果可达75%;而向其他人讲授,并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的学习效果90%。由此可见小组合作交流后当堂检测与运用的教学效果多么显著。当堂检测教师选得题越精,学生得到的思路、方法越多,所以当堂检测选题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由基础——变式——难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过渡进行梯度练习,每个层次体现一个亮点,有步骤、有方法,让各类学生都能循序渐进,教师点拨盲点,让学生恍然大悟。当堂反馈尤其要以需要帮扶的学生为主,特别是能够注意到需要帮扶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学生、双主体互动过程,谁都是课堂的主人。教学切入到每个学生的思维中去。漠视时间的消耗是一种对生命的践踏,体验学习的乐趣。厦门函授学习的乐趣,追求学习成长的幸福,对人的一生极为重要。

关注课堂的深层结构,讨论完的收获是多少。活跃是否有序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如何教想如何转学转变,跳高运动员必须先把心摔过去

下载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6月我们有幸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聆听国内著名的教育专家赵希斌、程凤春进行现场交流,特别是听取了著名......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培训心得很荣幸能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活动。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有特殊教育名校——......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培训心得 很荣幸能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活动。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有特殊教育名校......

    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

    转变观念,提升自己 ——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 蔡甸六小王帆 今年十月,我有幸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这座让我极度向往的高级学府,参加小学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在聆......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北京师范大学)

    赴北京参加培训心得体会 2010年8月6 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首都北京,有幸成为由北京师范大学培训中心阳泉矿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一名学员。短暂的几天学习紧张而充实,......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培训学习心得2014年4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和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活动。 本次学习......

    有爱无类,与爱同行——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培训学习体会

    有爱无类,与爱同行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培训学习体会 2014年4月,我有幸与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成员一行45人来到北京考察学习。在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的组......

    培训学习体会(范文模版)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7月24日在*******公司参加了混凝土知识培训,经过一天的学习,我想我们每一位学员都有不同的并且有很大的收获。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