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的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3:1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的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读《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的心得体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读《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有感

棠下中学 欧海雄

在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安文铸教授著作的《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感悟颇多。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他所阐述的“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曾几何时,这句话让我激情澎湃,也让作为老师的我骄傲、自豪。这句话曾激励过一代代教育工作者执着地追求教育的理想和价值。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教师工作的深层作用,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更是儿童、青少年灵魂的塑造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塑造别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洁净的灵魂。

安教授对“园丁”一词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说,园丁把一棵幼苗种在地里,培土、浇水、施肥、修剪,为了让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园丁要一直辛勤地付出,付出时间、精力、体力和心血。在小苗成长的整个历程中,最关键的是幼苗破土到长至两三米的树干这段时期,树干要长得笔直、挺拔,只有这样,才能在“参天”时枝茂叶盛,这段时期恰恰相当于学生接受教育的中小学阶段,也就是我们中小学老师的工作对象。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这么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身上要肩负的责任真的很大。

“十年树木”,园丁的工作,短时间内无法直接看到回报。这就要求园丁充满耐心,同时要有爱心、苦心和痴心,这也是园丁的最高境界,而当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时,方才是园丁收获成功和喜悦之时。

“百年树人”,与园丁相比,我们教师的工作具有更加明显的长期性和间接性,短时间的付出往往无法获得直接的物质回报,再加上当今物质社会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渐渐迷失了最初的梦想,失去了最初的追求。把教师的工作当做是一份职业,一份谋生活的职业,“教书育人”变成了单纯的“教书”,不再提倡奉献,亦不去想如何“育人”,一切向钱看,按劳取酬。在工作迷失之时,我们应谨记最初的梦想,谨记教师工作的本质,我们不仅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我们的学生负责,对他们长远的人生负责。

在看到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里也不禁在深深地思索,我们教师到底负着怎样的责任?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安教授认为,教师是几千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传承者。我很赞同他这一说法,教师在人类文明传承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而且不可替代的。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师就是负责把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并引导他们向一个积极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实现人类社会文明的“薪火相传”。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对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又了解多少呢?越往深处想,心里的沉重感就越强。作为传承者,我们不应只局限于掌握所教书本上的知识,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要保持“终生学习”的信念。单单我们中国,就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明,更何况整个人类的文明。

很庆幸在踏入教师行业的最初就接触到这本书,读完《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后,我更加认识到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需要建立的心理素质跟知识储备。教育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愿竭尽全力,只为我们的学生能享有一个充实而快乐的人生。

第二篇:读《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有感

读《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有感

新会区会城南宁小学黄健驹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一书,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从中得到教育,知道作者安文铸教授的人,都被他那以高尚的情操和无畏的勇气,“长期深入基层地区和学校进行教育研究,探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的精神所激励。

从这本书中我们知道,安教授朴朴实实、老老实实、扎扎实实扎根到中国的基础教育第一线,足迹遍及20多个地级市,听课1600多节,指导中小学科研课题100多个。他不辞劳苦,奔走于城乡之间,为普及教育科学,为诠释教育政策,殚精竭虑,取得可喜的成绩。我们学习安教授“10年只做一件事”,到基层学校里考察研究,实实在在为当地的教育发展服务,从中探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人的知识面也都是有局限的,人的兴趣点也都是有侧重的。世界上没有全知全能的人,也没有永不疲倦的人。所以,要想在某一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获得超人见解,就必须集中精神专注于那个方面,就必须持之以恒地研究那个问题。

在这本书中安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了“科研课题”的概念,使我懂得了“课题、问题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他把它们概括为“工作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工作化”。作为一线教师,课题一般不是预设置的,而是产生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要有发现的意识、寻找的意识、构建的冲动。作为一线教师,研究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研究最前沿的理论,而是研究教学的实际问题。研究要抓住要害,研究要为教学服务,这是一线教师研究时需要把握的关键点。

教育教学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的物化形式更是教师自身行动的 1

成果。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撰写论文至关重要。我认为,会不会写论文、写出来的论文有没有技巧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没有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来自教育、服务教育、发展学生、提升自我、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如果文章的思想贫乏,或脱离教育教学实践,即使写作技巧再高,也算不上一篇好论文。因为写论文不同于文学创作,它不仅是思想之花,更是行动之果。高质量的论文,应是经验加实践的产物。

在这本书中安教授还向我们校长寄予殷切的期望:“做教育家校长,走教育家办学之路”,并指出校长应具备什么条件才是教育家校长。这为我们校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捕捉机遇,解放思想,趁势而上,潜心办学,迅速成长,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办好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我觉得做一个合格校长难,做一个专家型的校长更难。安教授谦虚的说:“做一个朴朴实实、老老实实、扎扎实实的‘草根’教育专家,这就是我最后的愿望。”在教育教学中,首先,我认为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行为的先导,但理念又是不能直接操作的,只能体现、渗透进现实教育教学行为当中。其次,教育教学中要尊重教育规律,依规律办事。再次,要让教师潜下心来育人,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学会学习。

令自己灵魂触动最深的是安教授向我们校长提出的警告:“近十年来,我在同一线中小学校长朝夕相处,深感‘大局意识’是当前校长最缺失的。校长不能满足于勤勤恳恳、忙忙碌碌,一定要有对大局、对政治、对社会、对教育的敏感性,要有历史的责任感,忧国忧民。”检讨过去的工作,我确实缺失“大局意识”,总认为这些都是上级行政部门的事,我们是管不着,也管不了。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树立历史责任感,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关心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和谐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使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事业拥有源源不断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我们要把责任与使命渗透到日常的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树立三种理念:①坚持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通俗地理解为:一是把学生当人,二是把学生培养成人,树立“教育教学行为的一切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理念,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终身发展服务。使学生既成人,又成才;先成人,再成才。②坚持“面向全体”。“人”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面向全体,就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在自身身心基础上成人、成才,定位于一定的社会角色。让每个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就是要我们教师提供和创设适合于不同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和评价标准。③践行“为人师表”。教师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自身就必须是合格和可靠的现代人,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树立“身教重于言传”的理念。

在这本书中安教授语重深长地指出:“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学习,不读书、不看报。”我认为安教授说得十分中肯,符合当前的实际。事实上当前我们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由于已经拿到了高级职称资格证,认为自己学术水平已到达顶峰了,没有什么奔头了,所以,他们不学习,不看报,晚上去搞“副业”,他们想的是多赚点钱,却忽视了课堂上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其结果无疑影响教学,造成了误人子弟。这说明我们教师队伍中不少教师尚缺乏对21世纪是“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社会”的理解。为了帮助教师提高认识,我们计划组织教师学习,让教师们懂得,学习是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走上终身学习之路,走进学习化社会的唯一途径。

教育需要激情,教育需要付出,教育需要实践,教育需要执著。这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价值追求。安教授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是最受人敬重的老师!

第三篇:真实的美国基础教育

浅谈美国教育

美国政府教育经费的支出基本用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则靠个人、教会、或有关团体捐赠兴办和维持,当然还包括每年的学费收入。美国 宾州最好的私立学校米尔顿·荷西学校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1909年,米尔顿·荷西巧克力厂的老板捐出遗产中的6千万创办了这所学校。学 校基金会以6千万为本,用其利息作为教育经费的支出。九十二年以来,基金越滚越大,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教育财富。再如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第一流的私立大学,学校资本雄厚,其原始资本也是捐赠而来,经年积 累已达90个亿,光一年的利息就是9个亿,利息的17%作为教育经费 投入,其余83%再投入本金。另外,个人或团体的捐赠原先只局限于私立学校,现在则扩大到公 立学校,以此作为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又一良好渠道。政府则出台有关 政策,鼓励人们这么做。无论个人还是团体,凡捐赠教育资金,都可以 抵税。而人们的捐赠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短期的,有长期的:或现金、或股息、或保险金学校教育以培养人为中心,培养目标就是学校人才培 养的指南,而课程设置则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在美国考察期间,我深感美国人对培养目标的重视。各州、各学区、各 学校都有明确而规范的教育目标。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对美国公民意识的培养 2.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4.注重学校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职业训练和个人发展的机会,使其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和家庭模式.在美国,85%的中小学为公立学校,15%的中小学为私立学校,相 对而言,私立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要远远大于公立学校。但无论 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呈现出不同的办学风格,私立学校尤为明 显。以我参观过的几所学校为例,艾非尔德高中是一所公立学校,其教 学活动很规范,设施设备很完善。凯色力克高中是一所教会学校,宗教 气氛浓郁,艺术教育相当成功。海尔高中是一所私立学校,校园文化为 学院派风格,设备先进,是一个相当典型的贵族学校,强调培养准大学 生。林顿豪高中是一所女子私立学校,学生除美国本地人外,还有部分 来自其它12个国家和地区,校园充满温馨的家庭味。而米尔顿·荷西学 校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好学校。学生来自全国33个州,均为单亲家 庭或贫困家庭的孩子。学校的教育方针是:个性、品德、全面成长,教 育学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课程设置全面多样,教学设备超级先进,并且学校提供住房,每8—10个学生组成一个家庭,有志愿者担任他们的 父母,生活完全家庭化。学生在学校不仅接受知识,学会做人,而且充 分享受家庭的温暖。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学校教育是关键,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至 关重要。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形成合力,才能为青少年的 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美国社会错综复杂,教育环境问题不少。

然而,同时我也看到其有 利的一面,政府、社会团体、有识之士、家长等对教育的重视、关心、支持和相助,出乎意料,令人赞赏和羡慕。

在美国有许多国家公园,如费城的独立会堂,哥德斯堡的南北战争 战场,都是重大历史的遗址,是历史的见证,美国人对其保护得很好; 免费开放。华盛顿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有许多纪念馆,如林肯纪 念馆,杰佛逊纪念馆,华盛顿纪念碑、艺术馆、太空馆、邮票博物馆等,对对外开放,一律免费。学校会组织学生去那里活动,家长会带了孩子 去那里参观。每个城镇的公立图书馆,甚至大学图书馆都向公众开放,中小学生可以去那里查资料,做作业。兰卡斯特县警察署专门编写了《反 对毒品和暴力》的教材,派人到小学去为5—6年级的学生上课,对他们 进行反毒品和反暴力的专题教育。

社会上有很多团体机构举办各种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活动,如联合国 总部支持高中学生开展“小型联合国”活动,并参加全美国“联合国评 选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地球村”的意识,学会独立思考,了解复杂的 国际问题。很多慈善机构接纳中小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劳动。许多社团 和企业甚至拿出钱来设立各种名目的奖学金,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六 万多种奖学金。

学生家长十分支持孩子参加各类活动。此外,家长们还乐意担任志 愿者,参与学校活动的组织和辅导,如感恩节期间我们去艾非尔

德学校 参观,在学前班里我看见家长们正分成几组带领孩子做各类游戏和制作 手工作品以庆祝感恩节。家长们也常常会带孩子去有关单位参加志愿者 服务劳动。有些学生足球队的教练也由家长担任,双休日学生足球队举 行足球赛,由家长任裁判。

美国人习惯以法办事,在美国期间,我也看到许多保护青少年成长 的法纪法规被严格执行。如中小学生都能享受校车接送的优惠便利条件,黄色的校车在马路上行驶时,所有的车辆须让道并绝对不可超越它。再比如法律规定不到12岁的儿童,不允许没有成人陪伴:不到18岁的学 生不能接触含有色情内容的图像:不到21岁的学生不允许给其含酒精的 饮料„„ 从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场馆的免费开放,到社会团体机构的鼎 力相助,从家长的积极支持到法纪法规的明文规定,都体现了美国社会 重视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供良好教育环境的意识。

近几年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青 少年的成长。学校教育的确也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我们可借鉴美 国的做法,进一步倡导社会各界为青少年的成长出力。如鼓励校外团体 机构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活动,为学校教育提供便利;鼓励家长配合学校 加强家庭教育,支持子女参加社会活动等等,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 持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氛围。

以上是我对美国教育感受最深的几点认识。同时我也清醒地看到,美国教育并非十全十美。就美国中学教育而言,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较 为严重的问题。如:中学生知识质量与学历水平偏低,学生精神与道德 问题令人担忧,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还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等。所以90年代美国提出建立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学校是安全的、有纪律的 和没有毒品的,并建立了教师国家资格证书制度。(王丽萍)

第四篇:读在人间心得体会

《在人间》是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它真实的记录了高尔基小时候的惨淡童年。这本书主要说高尔基为了生活而在鞋店、东家的房子里和轮船上工作。除了他的外祖父、外祖母、马尔戈皇后这些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以外,在周遭的都是那些低俗、爱吵架、背地里说人坏话的小市民。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在人间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在人间读书心得1

看了《在人间》这本书,我心绪不宁,感慨万千,心情难于平静。使我有了许多启发,对这本书的作者有了钦佩之情。

这本书的作者是高尔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是幸福快乐的,而且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与世长辞了,他就寄居在外祖父家。他是自学成才的,饱尝了人生的辛酸,才登上了文学圣坛。想必他吃了许多苦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这种乐学的精神可敬可佩,值得我们学习。

《在人间》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题材,都是关于他的童年生活。因为高尔基三岁丧父,就跟随母亲和外祖母到了外祖父的家。他的外祖父卡什林是一个小染坊主,他贪财、自私;他的两个舅舅和他的外祖父一样,而且影响了第三代的人。外祖父经常凶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有一次把高尔基打得非常惨,因此生了一场大病。

外祖母给了年幼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善良而又坚强。在他的心目中慈祥的外祖母就像温暖的阳光一样。高尔基和徒工伊凡是好朋友。每次外祖父打他,伊凡都会替他挡着,他每次手臂都会青一块紫一块。伊凡受了外祖父和两个舅舅的坏影响学会了偷窃,他每天过着艰难的生活。后来因为两个舅舅把十字架的主干放到了伊凡的肩上,最后可怜的伊凡活生生地被十字架压着悲惨地死了。

我想:高尔基之所以能自学成才,是因为他没有学会外祖父的坏习惯,仍然有一颗善良的心。在他的身边也有良师益友,让他对生活有了积极态度和反抗精神。他在逆境中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而大都数人有幸福的童年,他们有些人却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意志薄弱。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运用良好的生活条件,创造出自己美好的未来呢?我们比高尔基不知幸福多少倍,有些人却不像他一样努力学习,勇敢地面对挫折,克服困难。学习知识能使人进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应该学习高尔基的优点,好好学习。

在人间读书心得2

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世界名著:《童年·在人间》。从书名便可以看出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童年》这部分反映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出世后随母亲寄居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

期间,他是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他在们生活锁事中表现出的自私贪婪;《在人间》则讲述了小主人公在十一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了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间痛苦。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想是:这本书在描写小主人公奋斗过程和人性美好一面的同时,但也写出了人性的自私贪婪的一面。正如荀子所说:人之初,性本恶。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评论员叔叔在评论《少年派奇幻河流》时曾引用过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依德的一个理论,弗洛依德曾提出人的心理状态分为三个境界:本我、自我、超我。在读《童年·在人间》时,我想这个理论运用到小主人公和他的舅舅、外祖母身上也挺合适的。书中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的精神状态都只停留“本我”阶段,只知道满足自己生存欲望;阿廖沙通过一系列艰难困苦的磨砺,精神境界已达到了追求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自我”阶段,而在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眼里,外祖母则代表了至高至善的超我的道德境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像阿廖沙那样坚持自己的理想,遇到再大的挫折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才能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从“本我“向“自我”、“超我”飞跃。

在人间读书心得3

《在人间》主要写了高尔基从小孩子成长成了一个青少年。

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在他4岁丧父后,她的母亲11岁时,便改嫁了,于是他住到外祖父家。11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所开的染坊破产。家境逐渐走向贫困,自私、势利的外祖父十分不满外孙给自己增加的生活重担。可是外祖母却很爱高尔基,所以就和外祖父离婚了,但还是共居。高尔基被迫走进人间。

他当过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脚夫、据木工、园丁……年满16岁之前,小小的高尔基便从事过7种职业。幼小的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受尽了种种虐待与压迫。一路上,他遇到了被他暗自称为玛格特王后的优雅美丽的女人,她有很多书,也很愿意借给高尔基看。在高尔基看来,“玛格特王后”总是那么美丽、善良,并且拥有高尚的品质和对读书的爱好。不像裁缝的小妻子那样,光有漂亮外表的瓷娃娃。

高尔基还在他姨婆家呆过一阵子。高尔基在哪里受尽了折磨,而且每天都有着干不完的活。有一次,高尔基在学画画,而有个老太婆却阻拦高尔基学画画,高尔基的鼻子撞在桌子边上,流了很多血。读完《在人间》我知道了,人间与天堂是人心的两个表现,被凡尘俗世所污染的心就是人间;反之高洁的心灵就如鸡群中的鹤,与众不同,成了天堂。只要肯干,脚踏实地,人间也会变成天堂。

在人间读书心得4

在最近,我读了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在人间》。这本事中阿廖沙的许多做法和心里所想到的,使我感触很深。

这本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阿廖沙为了生活,与外婆贩卖野果,做过绘图师的学徒,在船上做洗碗工,在圣像坊做学徒等人生经历。在人生的道路上,他饱尝生活的艰辛,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任务打交道,并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书籍。书籍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充实了他的头脑。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能为环境所屈服”。怀着这样的信念,阿廖沙离开家乡,奔赴喀山进入大学,走上了坚定的人生之路。

阿廖沙真的让我有所感动。他那么小就独立生存,并不害怕别人的辱骂和歧视,坚持将自己的生活走了下去。他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他为了挣钱,仅仅十一岁就出海,在船上做洗碗工;在荒山野林里捡果子,为了生存,他什么都做过。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没流一滴眼泪,甚至暗暗发誓要养活唯一亲她爱他的外婆。他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怎能不使我感到敬佩呢?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虽然我的生活条件比他好,但我却不如他。他遇到困难会迎难而上,而我却选择退缩。我总是选择简单的事情来做,有时也会做的一塌糊涂,一旦失败便流下眼泪。可是阿廖沙呢?从头至尾他没有掉过一滴眼泪,而且努力奋进,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但我却没有,经常偷懒。对此我感到很愧疚。

读了整本书,我明白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大人来帮忙,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完成,就是自己不努力。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才是自己的目标。我们要学会坚持,而并不是偷懒。从小学会吃苦,长大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加油吧,总有一天会成功!

在人间读书心得5

在九年级上学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我抽空读完了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中的《在人间》。

《在人间》是高尔基长篇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中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从11岁到16岁时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而这时的我,正是于那时的他年龄相仿的时期,从他的生活体验中,我体会到了许多和我完全不一样的经历,也从阿廖沙那里学到了许多我本该具备却没有具备的东西。

在整本书中,我体会到最多的就是阿廖沙的求知欲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时提到的最多的也是书:读书,看书,藏书,借书,论书……一切有关于书的话题在《在人间》这本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我体会到的第一点是阿廖沙对书的执念。虽然有不少人百般阻挠他读书,但是阿廖沙还是暗地里偷偷地看,享受着书带给他的欢乐,即使是被打,即使是被赶出去,即使是被鄙视被骂,他也没有放弃过,还是一贯的贯彻自己的爱好。但现在的我并没有这样,处于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有时间我宁愿去看看电视,玩玩电脑,而不是感受书香,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时间,但是处于当时那个时代的阿廖沙,明明比我贫穷百倍,比我累千倍,空闲的时间比我少万倍,但是他确比我读的书要多百倍,经历的事比我多千倍,我又有什么借口来拒绝看书,从书中获得知识呢?

同时,阿廖沙也会通过自己的意识来分辨书的好坏,即使是所有人都认为差的书,他也会凭自己的感觉来公平的评判这本书,以至于他总会在同一本书中发现比别人多很多的东西。而现在的我们,是逆来顺受,老师、家长说好的书就好,差的书就差(单单是名著,玄幻小说,言情小说),读不出属于自己的收获。同时,也不知道扩大阅读范围,只是读古代的名著,而不读现在的比较有意义的书,更符合时代的书。

总体来说,《在人间》教会我们该怎样读书,以什么心态来读书,如何辩书。十分值得我们现在去阅读。

读在人间心得体会

第五篇:大漠里的真实故事

大漠里的真实故事《驴子孝》

“是谁在亲吻母亲的脸颊,从清晨到日暮守护着她?是谁依偎在母亲的腋下,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着她?哦,妈妈,孩子怎能将你丢下?哦,妈妈,养育之恩还未曾报答„„” 2004年5月,由著名歌手王嘉铭创作、以一对驴母子的故事为蓝本的音乐电视短片《驴子孝》制作成功,并在网上广为流传。同年底,该作品在第3届全国动画短片奖评选中,摘得

了“最佳动画音乐电视片奖”的桂冠。《驴子孝》靠什么打动众人?它的背后是一段怎样的故事?欲知详情,还是让我从头道来。

驴宝宝含泪求主人

距敦煌绿洲100多公里、玉门关20多公里的大漠古道,是前往罗布泊探险的必经之路。2001年5月底,古道旁竖起了一座不同寻常的坟墓,墓里埋葬着一对生死相依的驴母子,它们生前曾演绎了一个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墓前一块高大的黑色大理石石碑上,刻着三个

遒劲的大字:驴子孝。

今年64岁的于维明家住敦煌市郊七里镇,两儿一女长大后不在他的身边。他和老伴一辈子以放牧为生。1998年春节后,他与老伴一起搬到30公里开外的疏勒河古河道附近扎营放牧。经几年辛劳,他有了86只羊儿、32头驴子,还有一间遮风避雨的土屋和几大间驴羊圈。2001年4月9日中午,于维明看着羊儿和驴儿悠闲地晒太阳、啃青草,就找了一片阴凉坐下来,心满意足地打起了盹儿。

就在这时,一头名叫毛毛的幼驴气喘吁吁地来到了他的身边,它伸出可爱的小脑袋,直朝他身上拱。驴群里有3只欢快的驴宝宝,浑身如绸缎般光滑。它们刚出生3个月,是“同父异母”兄弟。于维明特别喜欢这3只驴宝宝,分别给它们起了好听的名字,最大的那只叫毛毛,它的妈妈叫桑桑。

于维明以为毛毛在同自己撒娇,就没有理会。毛毛急了,张口咬住他的衣角,使劲朝前拖。他意识到,毛毛肯定遇上了不小的麻烦。

于维明丢下毛毛,快步走进了附近的驴群里,只见两只小驴正欢欢喜喜地跪乳,而驴群中独独不见桑桑,他猜想毛毛八成是为此而着急。

桑桑去了哪里?于维明的心里打起了鼓。这时,毛毛嘶鸣起来,撒开四蹄,向前狂奔。因年龄尚小,它步伐不稳,一路踉踉跄跄的。

于维明追上前去,很快就到了1000米开外的那片红柳丛,看见了躺在地上的桑桑。多年的放牧经验告诉他:产后体虚的桑桑,误食了有毒的食物,一下子病倒了,并且病得不轻。

见桑桑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样子,毛毛伤心极了,伸出两条前腿,突然跪在于维明的面前,用哀求的目光望着他。于维明的眼睛湿润了。他一把扶起毛毛,说:“可怜的小家伙,我一定会尽力救治你的妈妈的。”说着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兽药,用手掰开了桑桑紧闭的嘴巴,把一粒粒兽药灌了进去。

喂完药后,于维明焦急地等待着桑桑醒来。毛毛先是围着桑桑转圈子,然后弯腰低头,舔着桑桑的面部,试图以自己的热吻来唤醒桑桑。

桑桑的泪水快要被舔干了,也没能站起来。驴是连睡觉都站着的动物。长时间躺倒不起,说明它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毛毛从中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于是舔干了妈妈的泪水后,它开始流起泪来。

桑桑与毛毛的心是相通的。为了安慰自己的宝宝,桑桑耗尽全身力气,试图站起来,却没有成功。毛毛知道了桑桑的意图,赶紧用头顶住桑桑的背,想帮助妈妈站起来。由于桑桑病得太厉害了,没办法从地上爬起来,只是用那充满爱意的目光在毛毛的身上扫来扫去。

黄昏时分,桑桑的病情仍没有一丝好转,四蹄不停地抽搐着,嘴里吐出大团大团的白沫。于维明意识到桑桑快要不行了,长叹一声后,就要转身离开。他还要赶着去照应别的驴儿和羊儿。

毛毛意识到于维明准备放弃它妈妈,就跑到他的前面,拦住他,不让他走。他明白了毛毛的意思,不忍心让它失望,就伸出双手试图抱起桑桑。可是,多次努力都失败了。

见毛毛不停地拱着桑桑,于维明的鼻子一酸,双手抱住毛毛说:“可怜的孩子啊,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是,没用了。”但毛毛仍旧不停地舔着、拱着桑桑。

夜幕降临时,桑桑终于闭上了眼睛。毛毛发疯似地舔着妈妈紧闭的双眼,期盼着能唤醒妈妈。见妈妈没有任何反应,它不时地发出低沉的哀鸣,眼泪“哗哗”地往下流。于维明见状不由得放声大哭。

于维明不能再呆下去了,一方面是因为不能过度伤心,另一方面是他必须要将羊儿、驴儿赶回去。于是,他抚摸着毛毛的小脑袋,轻拍它的脊背,安慰它说:“孩子啊,让你妈妈安息吧,咱们得回去了。你才生下来3个月,经不住这个打击啊。”

毛毛耍起了倔犟脾气,始终不肯离开妈妈。于维明动手赶它,它伸出蹄子踢他。“母子情深啊”,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决定让毛毛留在这里陪妈妈一晚。他对毛毛说:“但愿能出现什么奇迹„„”

痴心守候见证母子深情

于维明赶着羊儿、驴儿,回到了家里。他对老伴说:“桑桑病得不轻,毛毛守在那里不肯回来„„”老伴说:“驴子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说不定一觉睡过来,桑桑就能够活过来呢。”

当天晚上,他躺在床上,想着桑桑和毛毛,几乎不曾合上眼睛。他最放心不下的是毛毛,毛毛还没有断奶啊,没了妈妈,怎么活下去呀。于是,他早早起床,熬了一锅喷香的玉米粥,想给毛毛补补身子。

于维明让老伴去照看别的驴儿和羊儿,自己端着玉米粥,来到了毛毛的身旁。

不出他所料,桑桑仍僵硬地躺在地上,奇迹并没有出现。

此时的毛毛,一会儿舔舔妈妈的眼睛,一会儿舔舔妈妈的嘴巴,还不时地在妈妈身上拱来拱去。

太阳高高地升了起来。毛毛看见了于维明,昂起脖子,面向天空,吼出一声声悲凉的嘶鸣。

他放下那盆玉米粥后,蹲下身子,试了试桑桑的鼻息,抬起头来冲着毛毛说:“孩子,你的妈妈已经死了。你不要太难过了,赶紧吃点东西吧。”他端起玉米粥,送到毛毛的嘴边,毛毛没有一点食欲,低下头继续舔着妈妈。

于维明心疼极了,将玉米粥再次端到毛毛的嘴边,毛毛再次避让开了,围着桑桑转圈圈。于维明的心揪紧了,在多次喂食无果之后,他动手掰开毛毛的嘴,想把玉米粥强行灌下去。没想到,毛毛发起了驴脾气,猛地拱翻他手中的盆子,并扬起前蹄,向他“示威”。

于维明望着躺在地上的桑桑和被拱翻在地的玉米粥,对毛毛说:“你不吃不喝,能坚持多久呢?”

毛毛并没有理会于维明的话,继续伸出舌头在桑桑身上舔呀舔。它的舌头早已变得血肉模糊了,以至于桑桑的身上都沾上了血迹。

于维明看着看着,再也忍不住了,掩面痛哭起来。他放了40多年的牧,第一次见到如此感天动地的母子深情。他喃喃自语道:“毛毛太有情有义了,是个大孝子,桑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他对毛毛有了无限的敬意,发誓要保住毛毛的生命。

怎么才能把毛毛从它妈妈身边带走呢?看来只有让它远离桑桑死亡的地方,才能让它渐渐地忘却失母之痛。于维明想来想去,决定把平时常和毛毛玩耍的那两头小驴赶来。这三头小驴感情很好,每天都淘气地在驴群里窜来窜去,不时地你追我赶、交颈撕咬、撒欢儿。于维明断定,只要那两头小驴来了,就能转移毛毛的注意力,毛毛就会离开死去的妈妈,跟着小伙伴回到驴群中。

两头小驴被赶来了,它们向毛毛做出各种亲热的动作,可毛毛却没有像平时那样热情地回应,而是一直躲着它们。不明真相的两头小驴不甘心被冷落,继续缠着毛毛。悲伤过度的毛毛竟然向两个小伙伴发起了脾气,张口就咬。两头小驴生气了,不再理会毛毛,撒开蹄子跑开了。

于维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随后,他又想出了一个点子:也许把羊群、驴群都赶来,就能让毛毛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它就会离开这里。于是,他和老伴把所有羊儿、驴儿都赶了过来,还特意把两头驴妈妈赶到毛毛的身边,让它们像死去的桑桑一样舔它、哄它。然而,毛毛对此并不领情,只是围着妈妈僵硬的尸体不停地转啊、舔啊„„

又一天过去了,夜幕笼罩着荒凉的大漠。毛毛整整两天两夜没有吃饭、喝水、睡觉了,如果它再这样,后果很难预料啊。于维明横下心来,决定说什么也要把毛毛赶回去。

他跑回去喊来老伴,两人一起抱起毛毛,吃力地将它往回去的方向抬。毛毛发出了令人心颤的嘶鸣,使出全身的力气,把他俩踢倒在地。当他和老伴爬起来,再次去抱毛毛时,它瞪着一双可怕的眼睛,摆出了“谁要让我走,我就跟谁拼命”的架势。

于维明无奈地摇了摇头,对老伴说:“随它去吧。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从未见过如此重情重义的小驴啊。”

七天七夜演绎驴子孝

毛毛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守着妈妈,舔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于维明变着花样给毛毛弄来了好吃的,它就是不肯吃上一口。他想给毛毛灌点甘甜的泉水,觉得这样或许能让毛毛多坚持几天。虽然毛毛的舌头早已干裂炸开,但对送到嘴边的泉水一点儿不感兴趣。它的目光始终落在妈妈的身上。

毛毛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于维明心急如焚。他决定拖走桑桑的尸体,让毛毛忘记妈妈,从丧母之痛中走出来。没想到,只要他一挨近桑桑,毛毛就会冲上来,赶他走,还朝他乱吼乱叫。

第三天过去了,于维明还是无法将毛毛赶回去。到了第四天,毛毛的身体虚弱得厉害,连骨头都凸现出来了,眼神失去了往日里的光亮。但它仍然围着桑桑转啊、舔啊、拱啊,有时还发出低低的嘶鸣。

到了第五天,毛毛的身子摇摇晃晃起来,舔、拱的动作也变得迟缓了。但它还是没有放弃最后的努力,累了就站起来休息一会儿,攒了点力气后,再次扑进妈妈的怀里。于维明每天都要给毛毛送来泉水、玉米粥、冲好的奶粉等,可毛毛对这些美味始终无动于衷。于维明他一次次老泪纵横。

第六天,毛毛快迈不动步了。它站在妈妈的尸体旁,不时地低下头,伸出舌头,无力地轻舔几下。

第七天,于维明觉察到毛毛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反复动员它吃点、喝点,不要追随妈妈远去。可毛毛还是不肯吃东西,它艰难地挪到妈妈的脑袋处,最后一次伸出干裂的舌头舔了舔妈妈的眼睛。随后,它一头栽倒在妈妈的身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见毛毛真的随桑桑去了,于维明无法控制住自己,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整整7天7夜啊,毛毛就这样不吃不喝,为了唤醒和陪伴妈妈,耗尽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滴血,这份旷世亲情怎能不让人感动呢?于维明挣扎着站了起来,在桑桑和毛毛的尸体前守候了好久,在心里祈祷着:“愿你们母子俩在天堂里重新享受天伦之乐吧。”第八天,这位放了一辈子牧的老人含着热泪就地掩埋了桑桑和毛毛的尸体。

随后不久,著名探险家、诗人乐荣华徒步探险至玉门关,听当地人说到了这对驴母子的故事。当时,他还不太相信。因为在人们的固有的观念中,驴是智商很低、脾气很坏的动物,哪有什么孝心和亲情呢,以至于大家都知道“蠢驴”、“驴脾气”之类的骂人话。他费尽周折找到了于维明,从老人那里印证了这一故事的真实性。

在打听到更多关于毛毛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的感人故事后,乐荣华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他觉得,毛毛与桑桑之间的这份别样亲情可以给好多人作镜子。他考虑着要为这对驴母子做点什么。在于维明的帮助下,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专门去敦煌找到一家石碑店,订做了一块黑色大理石石碑。他借来了铁凿、铁锤等工具,亲自在石碑上刻下了“驴子孝”三个大字,还亲笔写下了墓志铭。

做好这一切后,他买来了砌碑用的砖头、水泥和上等棺木等,雇人拉到玉门关外驴母子的死亡之地,郑重地将驴母子正式安葬,并立起了墓碑。碑立好后,他和于维明在驴母子的坟头洒了一瓶白酒,肃立默哀、致敬„„

两年过去了,2003年的一天,歌手王嘉铭从好友乐荣华那里听说了这对驴母子的故事。他立即被这个童话般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他着手构思《驴子孝》这首朴实无华的歌曲:“是谁在亲吻母亲的脸颊,从清晨到日暮守护着她?是谁依偎在母亲的腋下,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着她?哦,妈妈,孩子怎能将你丢下?哦,妈妈,养育之恩还未曾报答„„快快醒来吧,我要牵着手和你一起回家„„”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推敲,情真意切的音乐电视短片《驴子孝》终于制作完成。2004年底,《驴子孝》上网后,引起了轰动,每天的点击率多达上万人次。该作品在第3届全国动画短片奖评选中,被评为“最佳动画音乐电视片奖”。原文化部部长、现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得知此事后,亲自为这首歌题写了歌名。

这对驴母子生死相依的故事为什么能打动这么多人?笔者近日采访王嘉铭时,他说他之所以创作并演唱《驴子孝》这首歌,根源于在情感日渐荒漠化的今天,人们渴望着亲情的回归,渴望着孝心和爱心不被蒙上厚厚的尘垢。

在亲情和孝心频频被物欲和私利侵蚀的今天,但愿驴子孝的故事能给人以触动。

下载读《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的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在基础教育的真实世界里耕耘》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掌握自己的真实世界

    关键词:虚假与真实,决定,选择,世界,生活,自我实现 摘要:电影《楚门的世界》是一部真实的荒诞剧,讲述了Truman怀疑并逃离自己生存的虚假世界的故事。然而身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往往......

    诗歌阅读在思想的树林里流浪

    还没有进入深度睡眠却悄悄地步入了梦境斑驳古老的墙壁沿着山坡一直朝向大海的边缘一路降下去 很熟悉似乎住了很久 很久以前||为什么会有如此奇特的梦境?莫非前世曾在此徘徊曾......

    学习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 樊奕玎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

    学习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了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

    基础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冯海燕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

    基础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

    基础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 长堡中心完小:张华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义务教育课程也在不断更新。通过对这次基础教育大讨论,我深深地体会到基础教......

    基础教育心得体会 刘江

    基础教育下英语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 贵州省德江县枫溪中学——刘江 我是枫溪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员,笔者认为,处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学科教材的改革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区条件来确......

    平凡里努力耕耘,工作中焕发青春演讲稿

    平凡里努力耕耘,工作中焕发青春演讲稿汕头市儿童福利会托儿所 团员 黄婉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满载着希望和喜悦,迎来了"巾帼心向党,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