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心
得
体
会
从4月以来,在学校领导有计划的安排和组织下,我校全体教师以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按月定期学习了“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具体内容。
在不断的学习之后,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胸怀大局,着眼“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新经验,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国内、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既表现为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国家“硬实力”的直接较量,更体现在以精神文明建设引领的国家“软实力”的深度角逐。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曾提到,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
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是对全党、全社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动员,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遵循。学校领导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反复强调,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多下功夫,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多办实事,讲求实效,为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新的台阶而努力。
作为教师的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之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我们责无旁贷。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要记住这“24个字”;更要以其培育滋养每个学生,引导和推动全体师生树立文明观念,争做文明人,展示文明形象,进一步提升学生全体师生的文明素质。同时,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四德”建设。教师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坚持做好表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们要努力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落实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教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传播者和带头人。故,我们更应该着力提升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毕竟教师担负着培养、塑造青少年一代的重要历史责任。聚沙成塔,汇流成海。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履践好各自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将工作做细、做实,就一定能营造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氛围,并最终达到促进并提升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
教
师:陈 梅
第二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对于意识形态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意识形态工作在我们党和国家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以及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方位战略思考,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认识意识形态工作,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地位的深刻阐述。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工作关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立什么制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我国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指引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经济工作搞得再好,如果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会出大问题。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对于我们统计部门来说,要切实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统计网络平台的舆情动态管理。
我们回顾历史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导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苏联、苏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全面失守,以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长期、恶性泛滥。当年,敌对势力搞垮苏联,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的,从颠覆列宁、斯大林的形象开始的。此后,一系列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茉莉花革命莫不证明了一点: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丧失执政地位,一些统治了十几年、几十……
二、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和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问题和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确指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实胜于雄辩,行动高于一切。五年间,习近平率先垂范、亲力亲为,为意识形态工作谋篇布局、把关定向。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巩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我们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把意识形态工作与思想上的团结统一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在十九大报告中,诸如在思想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通俗用语,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指向——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三、坚持把思想上团结统一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看思想上团结统一的必要性。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但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深刻认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永恒主题和奋斗目标。
四、从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看思想上团结统一的重要性。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而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一旦建立,又成为一种既定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简言之,政治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处于主导地位,观念上层建筑则起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政治上层建筑时曾指出:“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更张。”这就需要观念上层建筑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指导,坚定“四个自信”,巩固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为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五、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看思想上团结统一的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绝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他们选中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意识形态领域,企图把人们思想搞乱,目的就是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特别是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从而最大限度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实现和巩固思想上的团结统一。第三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才重要论述的心得体会
浅谈建筑企业中人才的不可替代作用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心得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是百度中对“人才”这一名词的诠释。
周文王尊贤礼士,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不少经典故事流传至今,说明中华民族有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下,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人才工作做了很多论述。通过学习,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谈谈人才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国家尚且如此,企业的长足发展也同样离不开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劳动者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脑力劳动也好,智力劳动也罢,拥有优秀人才的企业,其必将长足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尤其要大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运用好人才,才能为企业持久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有力保障。当前,国家对于人才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招才引智已经成为各行各领域领导开口必谈的一项工作。然而,人才工作是一个并不好做的工作。各级各类人才的发掘、培养、引进、使用、管理,是科学庞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各类人才“望旆来归”,从而达到“群贤毕至”的状态呢?下面几个典故就足以说明问题。
“千金买骨”——招贤纳士的风投哲学
《战国策 燕策》上讲了一个故事,说古代一位君王遍求千里良驹,让大臣们去想办法弄,其中有一位大臣不惜出资五百金,买了一副千里马的尸骨回来,不解其意的君王大怒,认为这个大臣不会办事,故事的结局是大臣出千金买骨的诚意广为散播,最终让这位君主在短时间内得到了真的千里马。故事的精髓在于花五百金买千里马骨骸这个情节上。这个情节透露给我们两个信息:一是招徕人才不能凭空喊,必须舍得投入;二是求才不能是叶公好龙,必须体现出求才若渴的真正诚意。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企业的资信、实力、技术人员的丰富经验都是构成企业在建筑市场经营活动的必要要素。技术人员水平的高低,不但是构成企业资质等级的要因,也是对建筑产品质量的智力支撑。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招聘会等途径,招贤纳士,招募优秀人才,通过公平、合理的待遇,为企业的运转随时更新血液。
“三顾茅庐”——事业留人的软实力打造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人们将这个典故奉为礼贤下士的经典。刘皇叔三顾求贤的“诚意揽才法”也成为人才招聘者纷纷效仿的套路模式。刘备三顾茅庐之所以能够请出诸葛亮出山相助,打动孔明先生的关键并不在刘备三顾隆中的过程,而是刘备准备逐鹿中原、兴复汉室的宏伟事业愿景。正是这个愿景让诸葛亮看到了其发挥作用、体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加之刘皇叔诚心一片的催化剂效应,最终才成就了这番佳话。在人才引进的低端层面,可能更注意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强调要用优厚的物质条件和真诚的心打动人才、吸引人才,却忽略了事业留人的打造和准备。给予优厚的待遇都是有限的,因为金钱的多寡是可以衡量计算的,能提供的待遇终究有个底线,不可能超越自身的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建立感情联系也是有限度的,人才与引进方的关系,说到底首先还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劳务合同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关系基础之上才有的伦理情感关系。待遇你能给的,别的地方别的企业别的雇主也能给,甚至翻番加倍;感情你能打动人,别人也非冷血动物,你能当贴身管家,我也会保姆服务。只有事业发展是可持续的、他人很难复制的资源,成为持续吸引力的决定因素。有的时候,物质条件等硬件条件差一点,但有让人才可以足够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有他感兴趣并愿意为之付出的事业,最终还是会选择留下。正如海尔创业初期,张瑞敏对同伴说:海尔不能给你很多,但在海尔你就会有拥有创业成就梦想的激情。“与君携手、共谋大业”,这种机缘与幸福,作为人才,足矣!
在市场经济下,建筑企业优秀人才不再是固定于一个企业的螺钉,更像一个流动的音符,那里适合发展,就可以在哪里唱响美妙的乐曲。企业不再是单向选择员工,员工也有了选择企业的自由。待遇也不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唯一力量,存在感和成就感也是员工决心在企业奉献的理由。
“西邻五子”——人岗匹配的用人理念
《经野子内幕》中西邻五子的典故,说西边邻居家有五个儿子。一个儿子老实,一个聪明,一个瞎,一个驼背,一个瘸。于是西邻就安排让老实的务农,聪明的经商,瞎子卜卦(算命),驼背搓麻绳,瘸子纺线,结果五个儿子各得其所,都不用为衣食发愁。以现代眼光来看,西邻真可称得上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他为其每个儿子所进行的人生设计和岗位安排可谓精妙。很好的做到了扬长避短,尽可能的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优势,将最合适的岗位安排给最适合的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人人皆可成才,天下没有废品,只不过你放错了地方而已。大诗人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但要想将人才用好、用活、用出效益用出质量,就是大学问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人岗相适、人岗匹配。
建筑企业岗位设置齐全,企业在安排员工岗位时,不能因岗位安排人,而应该考虑员工的综合素质,扬长避短,将每一个人安排在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上,做到人岗相适、人岗匹配,这样才能取得双重收获。
“萧何月下追韩信”——高端引领的带动效应
萧何月下追韩信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了。韩信是帅才,是带兵可以“多多益善”的指挥人才。所以,当刘邦误认萧何也要逃跑背叛自己的时候,萧何解释说是去追韩信去了,刘邦一听就大怒:“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因为在刘邦看来,韩信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罢了。但萧何却认为韩信是“国士无双”的顶尖人才,刘邦其他部下各自奔逃几个都无所谓,唯独不可错过了韩信这样的高端人才,他一走损失就大了。事实也证明了萧何的眼光,有了韩信的辅佐,刘邦最终成就了霸业。
顶尖的高端人才总是稀缺资源,而且是能够起到决定性、变革性作用的人力资源要素。江西的新余市,自从引进了赛维集团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之后,彻底改变了新余的产业结构,让光伏产业成为新余的支柱产业。新余的经济腾飞,经验就一句话:引进一个人才,落户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最终打造一个产业集群。这中间,引进一个领军人物就成为腾飞的基点。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觉得建筑企业中人才的重要性,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充电,不断学习,时刻存在本领紧迫感,才能适应社会需要,才能被社会接受。
学习使人进步,通过不断学习,在工作中进步,具备“人才”标准,才能在建筑施工领域崭露头角。
第四篇:学习习近平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一、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管党治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一贯立场和鲜明态度,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宝库。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来抓,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实际成效,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党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的逻辑展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克服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坚决惩治腐败问题就是非常严峻的一个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高度,深得党心民心。总书记以对党、国家、人民、历史极端负责的精神,就从严治党、严明纪律、改进作风、惩治腐败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从指导思想到理念思路,从目标任务到具体举措,从基本原则到方式方法,系统全面、内涵丰富,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坚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刻总结古今中外经验教训,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更加鲜明地摆在了全党面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全球视野,纵览古今中外,把握成败得失,汲取经验教训。总书记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进行深入思考,对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发展周期进行深刻分析,对当今世界一些大党、老党丢失政权的现实进行深刻剖析,指出导致王朝最终灭亡、政党丢失政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腐败泛滥往往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总书记用这些活生生的事例警示全党,即使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能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抓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也会失去人心,最终丧失执政地位。
警示源于对形势的清醒判断、来自对问题的准确把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一直对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保持高度警惕。1982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1993年,党中央提出反腐败形势严峻,并部署开展反腐败斗争。此后,我们对反腐败形势一直沿用“依然严峻”的判断。2013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巡视工作五年规划时,总书记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强调了“复杂”二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总书记第一次从严峻性和复杂性两个方面,系统分析反腐败斗争形势。从实际情况看,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严重,党的十八大后仍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不收敛、不收手,贪腐金额动辄上千万上亿元,而且往往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于一身;“四风”病源还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层面,“不能”“不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防止反弹任务艰巨;少数党员干部纪律和规矩意识不强,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有的对党已经明确的政治原则妄加议论,有的脱岗离岗不向组织报告,有的领导干部不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等等。巡视发现的问题、纪律检查机关查处的案件、严重违纪违法者的自我忏悔,都印证了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形势决定任务。党中央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强调从严治党任务紧迫,不可有丝毫懈怠,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中央纪委常委会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王岐山同志多次强调,作为党内执纪监督专责机关,各级纪委要时刻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坚定不移严明纪律,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三、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着眼于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任务举措,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
总书记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既从战略高度进行思考,又从战术角度予以谋划,对纪律检查机关“干什么”“怎么干”给予了有力指导。
任务要聚焦。就是要在党中央领导下,突出重点抓“两责”。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全党动手一起抓,仅靠纪委的力量是不够的,是抓不了也抓不好的。必须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肩负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促进党委(党组)书记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当务之急,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各级纪委(纪检组)要肩负起监督责任,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坚持不懈严纪律。只有铁规、铁纪,才有铁的政权。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政治纪律问题,在三次全会上强调组织纪律问题,在五次全会上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这些主题紧密相联、环环相扣,为的就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更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党的纪律和规矩,构成了全体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红线,任何人都触碰不得、逾越不得。要把纪律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肃查处违反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的行为,让那些不把纪律和规矩当回事的人付出代价。持之以恒改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横下一条心,紧盯重要时间节点、抓住一件件实事,常抓抓出习惯、抓出成效。要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更加具体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标准和配套措施,尽可能细化、实化、量化,增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坚定不移惩腐败。反腐败没有过头,一定要义无反顾、一反到底。要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治病树、拔烂树,净化森林,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
措施要严格。重症要用猛药。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严”体现到纪律检查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落实“两个责任”方面,坐而论道,不如强化问责。对违反党的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在纪律建设方面,既不放过更不纵容,加强党纪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以严的尺度执行纪律,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促进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全党的确立。在作风建设方面,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发现问题、露头就打,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在惩治腐败方面,没有特区、没有禁区,也不能有盲区。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对腐败分子要除恶务尽。
定力要保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力反腐,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国际舆论也给予较高评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在国际上进一步树立。但是,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抛出杂音噪音,说什么反腐败只是刮一阵风、反腐败导致为官不为、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反腐败是“权力斗争的工具”,等等。对此,总书记要求全党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要求,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本,不受外力干扰,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踩着不变步伐,把握节奏和力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四、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蕴含着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忧党兴党的责任担当、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正人先正己的人格魅力,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榜样、树立了标杆。
事业发展常新,忧党兴党之思不断。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安危之思。通过学习总书记重要论述,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什么是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什么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是选择做“太平官”还是选择担责任,总书记毅然决然。他指出,我们不是没有掂量过,但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期待。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这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意识和真挚为民情怀。
身教胜于言传。总书记多次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怎么抓?就从中央政治局抓起。全党看着中央政治局,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政治局首先要做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出台八项规定时,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并作出“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的郑重承诺;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在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上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到基层考察轻车简从、深入务实;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对搞歪风邪气实行“零容忍”;连续4个半天参加河北省委班子的民主生活会,两次到兰考县指导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光辉示范。
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也要紧紧跟上。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自觉践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求,做一名纯洁、纯粹的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之“钙”,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要勇于担当重任,恪守应尽之责,在工作中敢作敢为、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做时代的“劲草”“真金”。要严守党纪国法,保持敬畏之心,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带头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要加强道德修养,修好为官之德,牢牢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底线,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切期望。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是光荣的使命,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论述,按照中央纪委常委会和王岐山同志要求,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更好地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要严明纪律,严格管理,对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该撤换的撤换、该调整的调整,对不敢抓、不敢管、监督责任缺位的坚决问责,对以案谋私、串通包庇、跑风漏气的严肃处理,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纪检监察事业,带头守纪律讲规矩,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第五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
学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 扶贫开发 人人有责
扶贫开发是消除贫困、保持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为更好地开展好“海门城管局五联一扶”重点工作,我再次温习了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一些重要论述,总书记的讲话为当前我们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了思想动力支撑、指明了方向。
做扶贫开发工作要源自肺腑之心
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的职责。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目标任务。据中科院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还有1个多亿,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这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所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是我们党和政府所要攻克的难关,面对扶贫开发的艰巨任务,我们社会各界都应该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去年,作为政府部门之一,海门市城管局通过三解三促活动联系了6家帮扶企业,与一个村结对帮扶,与11个村109户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式结对帮扶,对其中19户贫困户进行了开发式扶贫。
扶贫开发是仁爱之举。一户贫困户家庭产生贫困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家庭里面的人的智力有限、身体缺陷等主观原因导致的生产力低下,但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生产的落后,导致的社会财物有限而带来的社会分配不能均衡的客观现实,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名公民,作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我们应该在感谢享受社会主义大好政策的同时,帮助那些贫困户,帮助那些改革开放前曾经一样和我们艰苦奋斗建设祖国家园的人们,一起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一份子的责任与良知,也是一个人的应该有的仁爱之心,而作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我们更应该这么做。正如习总书记讲,“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
扶贫开发要从身边做起。由于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在国际场合,对于国际扶贫开发,总书记讲,“承担的国际义务要适当”。这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达则兼济天下”,在我们还没有更多能力帮助全社会更多贫困人群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先从身边做起。海门作为苏中苏北第一小康市,经济发展迅猛,但目前仍然有12000余户低收入户,20300多贫困人口,作为海门人民,帮助他们脱贫是我们的首要义务。“欲助人,先自强”,这几年我市经济飞速发展,据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海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40多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2.7个百分点,在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海门也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全市社会各界都积极投身到扶贫开发的大潮中来,帮助这些贫困户尽快富起来,尽快享受海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要正确把握好扶贫开发工作方向
扶贫开发路子是重点,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总书记这样讲。在海门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资源,例如海门有全国三大家纺市场之一的叠石桥家纺城,有“百千万工程”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领跑全省的建筑业等,我们做扶贫开发工作要结合这些优势产业的发展以及他们在转型时所带来的新机遇、新机会,通过拉动一个个经济相对落后村加速致富,来带动村里的一户户贫困户尽快脱贫,这可能比一户一户救济、一户一户扶贫开发效果要好、要彻底。
扶贫开发村支部是关键。“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这是习总书记在骆驼湾村视察时所指出的。农村支部作为中国基层的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国家代理人,是村务监管者,村委会的战斗力、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村里各项工作、村集体的经济发展状况。村支部应该支持村民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的经济活动。而我们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一定要充分发挥支部的作用,“抓好党建促扶贫”,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海门也注重了这一点,2012年,就开始每年选派一些优秀党员干部到经济落后村进行驻村工作,来加强村委会的队伍建设,实际效果明显,第一书记派驻村集体经常性经营收入全部突破30万元,薄弱村党组织全部晋升“四星级”及以上村党组织。
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是扶贫目标。“我们在中央工作的同志要关心和支持乡亲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关心和支持乡亲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这是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是我们搞扶贫开发的工作目标。给钱、给物看似减轻了他们一点生活上的负担,但这对于他们来讲只是杯水车薪,或许能解燃眉之急,但恐难成长久之计,要真正让贫困户摆脱贫困一定要发展他们的生产,要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发展生产带来更多更稳定的经济来源,为他们改善生活,海门市去年制定了2013年—2015年的建档帮扶就对开发式扶贫重点提出了要求,提出要通过“造血”来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扶贫开发工作关键在于有效行动
要以“人”为中心,进行科学有效培训。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对象很重要,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是重点,要通过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扩宽他们的就业渠道。一方面要选择切合他们实际的培训,诸如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让他们通过快速的培训提高自身生产力;另外一方面要加大对他们文化、科技、历史等文化知识的教育学习。在如今的在科技社会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要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文化知识必不可缺,同时也要关心和帮助他们教育培养好下一代,“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总书记曾这么讲,作为政府部门,我们应该在这一方面多动脑筋,多做一些工作,各地劳动和教育等部门可以进行专题的研究,针对全市的贫困人口拿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专题方案出来。
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扶贫开发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不行,一定要有一整套长效和高效的机制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取得实效。只有进一步在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扶贫开发工作创新奖励、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规范完善,才能将扶贫开发工作做得更久远、做出成绩;要在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扶贫开发工作评价机制、扶贫开发财政资金使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要充分调动政府各部门、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来,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点及优势,并且要将他们凝聚融合起来,形成扶贫开发合力;要对扶贫工作的现有成效和潜在成效进行综合分析,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评价的科学机制;要把扶贫资金谁来用,用多少,用在谁身上,怎么用,进行进一步规范,这样才能取得资金的最大效益,才能防止扶贫开发资金不必要的损失。
财物的帮扶与救济至关重要。除了国家各级财政进行扶贫开发之外,社会上有能力的人,不管是捐钱捐物还是出力气,都应该拿出一份爱心来,给予贫困户帮助与救济。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我们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给予他们一定的财物的支撑,在他们走向增加创收的致富路上,拉他们一把,扶他们一段;对于很多没有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等,他们不可能通过劳动能力等其他途径来增加收入,只有靠救济来生存、生活,那么我们就应该直接给予他们生活资料上的帮助,社会的保障救助体系也应该更多地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他们关心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