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数学课的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13:2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上好数学课的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上好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如何上好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如何吸引住学生,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就算是高年级同学也很难做到,但老师必须让他们集中精力,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班有几个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学生不要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但有时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儿了。所以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就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点的进步。

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们喜欢你才会用心学这门课程。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使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乘法口决时,让程度差不多的学生一个组,看谁背的快,谁就当组长,这样每个同学表现都很棒,组与组之间还比赛,大家积及性都高了,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

第二篇:如何上好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上传: 谭艳

更新时间:2012-5-23 19:22:03

如何吸引住学生,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就算是高年级同学也很难做到,但老师必须让他们集中精力,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班有几个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学生不要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但有时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儿了。所以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就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点的进步。

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们喜欢你才会用心学这门课程。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使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乘法口决时,让程度差不多的学生一个组,看谁背的快,谁就当组长,这样每个同学表现都很棒,组与组之间还比赛,大家积及性都高了,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2012-02-11 10:49:15 作者:郭丽娟 来源: 浏览次数:95

自主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人之可所以能够力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这么一段话:“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主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这里的“几把钥匙”和“自动的开发”谈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语文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一般不依赖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直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重视儿童的自主、独立教育已成为整个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然而,与现代社会对孩子自主的要求相比,我国的孩子的自主能力均很薄弱。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他会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遇到某些问题时,可作适当提示引导后,鼓励学生自行解答,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情理交融,诱发儿童自觉学习情感

“亲其师,信其道”。儿童学习的无意性和情绪化,决定了教师情感教学的必要。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能给儿童春雨润物般的熏陶,能保持儿童积极的情感和乐于接受新知的心境。所以,教师要将爱的甘露毫不吝啬地均匀地播洒到每个儿童的心田。

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个儿童的情况。通过与儿童谈心,踏门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儿童和家长交友,掌握儿童所处的环境,了解每位儿童的个性,积极沟通我们之间的感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比如,班上的“尖子儿童”,一般在学习上有优越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耐挫力差,自傲或自卑,焦虑或孤独等)。鉴于他们易与教师接近,我适时排除其障碍,尤其注意将他们的优越感与心理健康教育磨合,使他们正视自己,体验到教师既是“慈母”,又是“严父”。学习有障碍的儿童,我坚持尊重与热爱的原则,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妥善地调解他们遇到的一个个矛盾。学习前,为他们订立“跳一跳,摘到果”的目标;教学时注意给他们安排经过努力能答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降低作业难度,减少作业数量;考查一些基础性的试题,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三、各种形式的语文训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人的思维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知识越多,思路越广,对思维的发展也有利。因此思维的扩展触及更多的知识,产生联想,所以掌握丰富的知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基础。能力发展了又将促进知识的掌握,二者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语文课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各种形式的语文训练分不开。

1、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是自学的好方法

默读是我们自学课文的主要方式。它要求不指读(用手指文章)、不动唇(小声叨念)。因此,我们在默读中,应该做到:

⑴、养成按句默读的习惯。即用眼睛一次把握住一个句子,而不是按字或一个个单独来瞧,以提高默读速度,培养整体观念。

⑵、养成边默读边查问的习惯。对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查字典、翻资料、找工具书,弄懂了再读下去,不马虎了事。

⑶、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一边看句子,一边想这句话的意思。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作者将他们丰富而浓厚的情感流于笔端,凝聚在字里行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以“情感”为动力,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促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是阅读实践的核心内容,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许多文章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体会出它的精髓,加深对文字的理解,真正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有感情地读不仅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想象的过程,边读边思边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这样的朗读才会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如:默读文章中描写情景的句子时,在自己的头脑中也应该相应地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读中思考,就是让学生读完一部分要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再往下读。等读完全文,原来读不懂的就会一目了然,也就想通了。读完全文,还可能有学不懂的,就得到课堂上学,在老师指导下学,还要边读、边听、边想,原来学懂的可能会有新的或更深入的认识,原来自己学不懂的在课堂学习中,除解决原有的疑难外还会有新的疑问产生,要通过再读书、再思考予以解决,产生语言的感知能力。

⑷、养成边默读边画批的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在默读过程中,要逐步养成边读边作记号,逐步具备批注的能力。

⑸、养成边读边记忆的习惯。在默读中,要边读边记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一些关键的词句和一些优美的片断。

2、读、写结合是自学的好途径

读、写结合是语文智力和能力的集中表现。读、写结合,使学生既动脑思考,又动手写作,如在讲解新课前留预习作业时,就注意这方面的练习,既促进知识掌握,又促进了自学的能力。

3、严格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在此我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训练。第一,使学生掌握常规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如阅读的常现学习方法有:先审题质疑,再通读全文,然后分段细读,最后局部精读;先识字辨词断句理段,再知事明理导行,然后研究语言文字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实现“二次转化”。第二,培养学生“三问”的能力,问所言何物,问言有何序,问读后何感。第三,培养“三变”的能力,将语言变成生活画面,把长话变短活,变专学语言为学用结合。通过这样的严格训练,学生掌握了读题思文的方法。做到不盲目读书。

4、培养良好习惯,养成“自学精神”

学生有了兴趣,懂得了方法,明确了方向就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有了这个习惯,学生就不会依赖教师,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所谓“自学精神”是指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和具备自学能力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而决不中止自学的一种意志品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除必要的指导、督促、批评、表扬外,有时还须采取持久而耐心的训练。如:坚持写日记,写周记等。

总之,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那样:“不好的教师是传播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所以要教会学生自学。再加上语文这门学科有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是适合自学,容易自学。

小学语文学科,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天文、地理、科技、自然、政治及各国的风土人情等。所以,语文课的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社会活动能力,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培养跨世界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不仅要传授他们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学习。这也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

综上所述,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始终存在着两个侧面,而学生是主要方面,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因此,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什么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严格训练都会重蹈旧辙,走回“灌注式”教学的老路上去,培养自学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迫切需要教师交给他们启迪知识金库的钥匙,而不是金子。这是新时期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不负众望,义不容辞地完成。

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我们做教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但是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会议精神,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以他更不会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教师啊?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或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二、有的时候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三、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五、还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

六、还有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七、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可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动脑思维,畅所欲言,尽可能让他们提出有个性的见解,或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示,产生新的见解。其间,教师只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或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论性的精确评价容易给一些学生增添压力,甚至带来伤害,可采用模糊评价,给学生适当指点,建议。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不断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中给予点拨启迪,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民主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展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达到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目的。

接着要在课堂上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着重于学生的发展。即“以学定教”、“以学施教”和“以学论教”,而不应该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自顾自的去讲,致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怀疑、没有想象空间,进行“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钟都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当然还要多创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对课堂上问题提出的处理要机智巧妙,比如:旁敲侧击法、目光暗示法、变换声调法、行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组长管理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教师借鉴。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多媒体辅助语文课教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高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拓展思维能力,是以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合理利用各种合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设计来进行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师向学生提示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发现的力量。”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主动研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前和课内的学习,通过交流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和发展学习语文的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然而,在我的实践中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优化教学过程,才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二期课改提出的要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教的好不好,组织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的效果,例如,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教学目标是否充分贯彻等等。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现代科技进入教学领域,就很好地填补了这一不足,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多种方式于一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最优化的便利。一年来,我大胆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于语文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与其他学科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学生不是从零开始。因为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已经对许多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实践可能。再加上学生年龄特点,“自主学习”的热情比较高,这也为语文课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教学制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唤起学生的正确感知

我们知道,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就会成为“镜中物,水中花”。所以教学过程要为学生创设真实可靠、利于学习的情境。语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容。而小学生限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感知发展水平不高,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实际相去甚远,很难正确感知。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越容易理解和巩固。多媒体教学利用自身优势,多重剌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为学生创设一个利于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教学《鱼雷快艇的秘密》这一课时,我发现这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讲非常抽象,特别是“打水漂”和“船的构造”学生不宜理解,所以我找到了有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船的高速航行和打水漂的方法。学生在看到后,都睁大了眼睛,赞叹于船的高速。感知效果相当深刻,为以后理解课文打下很好的基础。又比如,在教学《武松打虎》时,利用视频将景阳冈的苍凉景象以及打虎的经过展现给学生,使同学的主动性一下子得到激发,收到的课堂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出色。

二、借助多媒体,重视指导,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应从思维发展的实际出发。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具本形象思维向初步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知识,而多媒体呈现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变。这样,学生就能依据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使知识得到深化、巩固和扩充。所以课堂中的多媒体运用,不是进行抽象的讲解,而是应结合具体内容的学习,借助先进的手段,逐步进行渗透。例如,在教学《石板屋》时,我将旧时民居的特点做成媒体,要求学生归纳石板屋的特点,因为学生看到媒体,就能从中受到启发,非常容易地得出结论。媒体的指导作用可见一般。

另外,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对学生来讲,使费抽象。对此,我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然后,借助多媒体手段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所描写的意境。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齐威王、田纪、孙膑三人的神态变化是文章的重点,我在同学找到有关语句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将两人的两次赛马展示在同学面前,让大家直观了解到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大军事家的谋略。正因为大家看到了动画,所以三人的神态变化就很容易的迎刃而解了。在教学《西门豹》时,为了讲清西门豹的人物品质,我也放了一段西门豹漳河扔巫婆的片断,同学从官绅的磕头求饶和百姓的拍手叫好中,体会到西门豹的一心为百姓,破除迷信的品质。可见,借助多媒体,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创造机会,锻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力是在大量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学生初步学会了一种学习方法,不等于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并会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自主交流。至于一些学生想讲而讲不清,想挖而挖不深的时候,我就及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联想力等得到强化。

例如,在教学《鱼雷快艇的秘密》时,教学重点中有复述这一难点,但这一课前已经学会了复述的方法,我就利用多媒体,反复出示快艇的图片和构造图,要求同学小组练习,大组交流,尽可能的让每位学生有说的机会。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人人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我只是在重点部分启发引导,在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真正把时间让给了学生。对学生交流得好的,我除了运用传统的语言对他们以真心实意的评价外,还常常运用多媒体给予他展示的机会。例如在《石板屋》一课中,学生根据想象画的未来屋画或自己设计的课文板书等。我运用实物投影仪将他们的作品显现出来,让大家欣赏,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祝贺。

通过积极探索,我对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想只要我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真正从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就一定能够使自己的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篇:如何上好数学课(精选)

如何上好数学课

嫩江二小

刁美玲

数学课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其实,之所以给人这种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用教材教教材,纯粹为了学习知识而脱离了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他是来源于生活并且作用于生活的。如果在课堂教学重,教师能充分把握这一点,那他的教学不会再是枯燥乏味的,不会再是神秘难懂的了。所以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感受到学知识应用知识的乐趣,并且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一、数学知识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之所以认为数学枯燥乏味,主要是因为原来的教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现在的教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例题的选择上就选择了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不如在讲百分数的应用

(一)的时候,书中就出示了情境图:“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水东冰的问题学生们都有尝试过,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学生也有感官认识,那么到底增加百分之几呢?这就引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再比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节课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徐网上只有真正理解了棉面积和面积单位,才有可能正确的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面积的问题,面积单位的认识就是必要的基础和前提,只空洞的说教,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必须在学生的身边取材,让他们真正的摸得到,看的着。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拇指甲,去和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比较,得出形象的记忆:1平方厘米如同大拇指甲板大小,我又伸出了自己的手,让同学们观察我的手掌,的出1平方分米如同大人手掌面得大小,或者看粉笔盒,1平方分米有如粉笔盒一个面的大小。那么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呢?我就地取材,我们班教师的地面砖恰好就是50厘米×50厘米的,教完概念后我让学生看地面,学生很容易就发现1平方米原来就是4快地面砖的大小,我还让学生出来站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让他们亲自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这样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了、感受到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记忆深刻。这堂课学生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完成了学习。

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这节课,我出示了如下几个问题,问题

一、有一株亭亭玉立在遂平如镜的水面上的莲花,莲花高出水面2尺,一阵风吹过,莲花倾斜于水面6尺处,求水深及莲花的高度?问题二、一个木箱长4尺,宽3尺,高2尺,问一根6尺长的木杆能放进去吗?为什么?问题三、一新郎新娘欲装修房间准备结婚,要给楼梯铺地毯,已知楼梯高2米,坡脚45度,求地毯要多长?这几个问题都是生活中学生们会经常遇见的问题,而且莲花图片非常美丽,木杆问题极具挑战力,铺地毯问题又非常有趣,学生首先就有了极大的兴趣,课时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经过分析、讨论学生会明白将以上问题转化为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就相对容易解决了。讲问题情境抽象出几何图形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学生在自己积极主动、想学、了学的心境里就完成了本节课,不但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的方式解决问题,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的一节课上完后会让你感觉事半功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也会更进一步,更加了解数学史为生活实际服务的。再比如,学习《远的周长》这节课,当学生用书中的滚动法和绕线法测量完圆片的周长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测量出他的周长,学生用绕线的方法费了好长时间才勉强测量出圆的周长,同学们东感觉这样做既麻烦有不准确,所以我就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考虑问题,采用类比的方法,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呢?它的周长又会和哪些条件有关呢?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实验、交流得出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继而推导出圆的计算公式,这样圆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水到渠成。在教学中,教师对圆周长的测量先来源于生活的需要,进而抽象出知识原型。使学生发生认知冲突,自觉形成数学思维,进行抽象、概括得出圆的周长计算肯定有规律。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直到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知道数学除来源于生活外,还应用与生活,要让学生会用数学。

学生在学了小数加减法后,单独的训练既枯燥又乏味,而把这样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成生活中的时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学生就会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复杂的知识就会变得简单化。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分组游戏,设计一个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景,一些人当售货员,一些人当采购员,要求售货员将商品标价。如:书包32.00元,笔袋3.50元、还有5.4元、6.85元不等,铅笔1.3元,铅0.5元等,让他们在买卖过程中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小数计算都得到了训练,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就掌握了知识,并且会讲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起课堂中枯燥机械的训练要好很多。再比如,学习了百分数之后,书中学到了恩格尔系数,可以利用恩格尔系数去衡量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我就根据这一知识,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家的消费比例情况,计算自己家的消费比例,继而利用恩格尔系数判断自己家的富裕程度,对于家庭相对贫困的学生,他们通过自己的调查知道了自己家的经济状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借此我又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学生也都积极地接受了我的教育,在没有了以往的不以为然。

总之,如果学生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有趣,数学有趣。面对现实问题,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根本所在。但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只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但要在教学教育中爱护和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要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来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之能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经验用以解决新的或疑难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将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出素质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进步和提高了,我们的整体成绩也就得到了提高。

第四篇:归纳如何上好数学课(范文)

归纳如何上好数学课

一、关于课堂纪律维护:

1、喜欢闹的孩子最爱哗众取宠,可以对该学生暂时不闻不问,孤立他或让他罚

站听课,直到回归正常或答对题目才行;(前提是不伤孩子自尊)

2、可以一开始就把学生进行分组,并让调皮的学生做小组长等,让学生管理学

生;(针对低年级更有效)

3、可以安排小活动让学生参与,前提是课堂纪律好的学生;

4、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制定属于本班的“班规”,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当家做

主制定规范标准,再进行有理有据的要求、批评和处罚。

二、上课思路:

1、采用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全部是数学题堆砌起来,就成了题海战术了,不分析、不总结、不归纳。当然起不到启发思维的作用,不能算是问题教学法,但是将数学题目进行合理的组织,形成题组,步步深入,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启发的作用,就应该算是问题教学法了。

2、在问题设计时要注重题目的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指教师在针对讲义中的每一道题时,鼓励学生看题后举手大胆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从而有目的、有计划的对题目中的条件或结论、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及语言符号的互译,最终使学生掌握那些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因素,从而跨过现象,看到本质。最终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解决类似的所有问题。

3、数学教师要跳进题海。为了让学生跳出题海,教师首先要跳进题海。教师跳进题海做什么?就是要理出头绪,就是要选择典型题目,根据数学内在的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安排出一组题目的层次,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解决的规律。

第五篇:如何上好数学课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一提到数学课,总感觉就是枯燥无味,一成不变的听课,做题,讲题,考试,对于曾经也是学生的我来说毫无上数学课的欲望,甚至有抵触的情绪,现在自己成了一名数学老师,对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各项准备;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应根据教材、学情做好有效备课。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挖掘有效资源进行教学编排,为了让学生有效学习,我们也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更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在这两者基础之上,我们再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制定好教学目标、确立好重难点,并设计好教学步骤。只有做到了有效的备课,我们才能更好的上课。,情感准备;

1、要热爱学生 ;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我觉得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而数学教师每天都要上好几节数学课,这时候你更不要吝啬你的爱,要做到爱每一堂课和爱每一个学生。只有用心去爱学生,你才会觉得每一个学生都很可爱,才会更充满激情的讲课。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学生就会觉得数学课也可以是充满温馨、充满欢乐的,才会更用心的上课!

2、教师应在课前检查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有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绪不佳在所难免,而且很容易把生活中的种种感情带到课堂中。之前课备得再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课前一定要先检查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不良的情绪影响到快乐的课堂。发现情绪不良时,一定要理智地进行克制,即时调整。

二、利用各种手段上好数学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节好课,都有一个好的开始,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主动承担学习任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参与学习意识能力和自控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其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与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有关的情境过程。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面对农村教育现状,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去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教学“轴对称”一课时,我在网上精选了一些精美剪纸,自己在课前事先剪好“喜莲鸳鸯”、“富贵牡丹”图案。以精美的造型和细致的工艺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这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情,有的说“真漂亮”,有的说“这剪纸是怎么剪得?”有的说“我也想剪一个这样漂亮的剪纸。”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接着我说:“这幅剪纸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剪出来的,你们只要从这两幅图中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总结出来,你们就都能自己创造出一幅漂亮的剪纸作品了。这两幅图有什么特征,我们一起来找找吧”学生听完,也急着找出特征自己剪纸,这样,学生就主动承担了学习的任务,很快进入了主动探索的状态。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学生“会学”。要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农村学生缺乏思维锻炼,学习基础差,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努力改变原有的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而获取知识的局面,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农村数学课堂教学就充满探究的活力。我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比例的项,让他们自己计算两内项和两外项的和差积商从而自己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三、注重动手实践操作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我在讲“观察图形”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在课下自己用土豆或萝卜等家里常见的蔬菜切成小正方体,在课上同学们摆出了不同形状的物体,又从不同方位去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图形。这样比单纯教师的说效果要好。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四、注重合作交流探索创新合作学习方式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互动来达成目标,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对于农村教育教学而言,绝大部分教师把合作方式当成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摆设,教师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体现教学的民主。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合作交流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不能趋于形式,耍花样,看似小组讨论,实则大家闲聊。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参与讨论,聆听学生的见解。把探索落到实处。

五、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

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

六、善于利用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准确的学到知识,但是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学生的素养、接受水平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的教学评价,让不同水平、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领略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 学分类的时候,让学生说进行分类的方法,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形状分······答案各不相同,教师这时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也会更认真的学习。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两点,就是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

1、灵活的运用教学语言。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想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就要善于懂得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去引导和感染学生。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课的内容随时调整自己的语气,恰到好处地表达教学意图。什时候用平稳的声调,什么时候又激情盎然,什么时候又温柔可亲·····总之教师的语言要做到抑扬顿挫,感情充沛,要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加深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那些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来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在课堂中要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去带动和感染学生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优美激情的声音之外,还应有与之配合的形体语言。教师的动作、表情、手势等等也是教学中表情达意,诠释知识的语言。有的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来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例如:学数字或者方向的时候让学生自己用肢体动作一起来感受,会马上记住,并比较牢固。

下载如何上好数学课的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上好数学课的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上好数学课[范文大全]

    如 何上好数学课老师们天天都在上课,也常常去听别人的课 ,大家看到的课堂教学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 一,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

    浅谈如何上好数学课

    浅谈如何上好数学课 .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一节好的数学课有着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又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知识不仅指数学事实而且包括数学活动经验,并且特别强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2014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三道岗镇中心小学李红臣数学课,是千姿百态、各式各样、魅力无穷的„„”学生对它入迷才能打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教师要善于......

    浅议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浅议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下都中心小学:谢学龙2011-6-15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课堂气氛活跃,但他们也会时而玩玩橡皮,时而敲敲铅笔,你即使再一次提醒他,他还......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上课,是教师每天工作的核心。课上得好,学习目标达成度就高,学生学得轻松,我们老师自然就开心,充满成就感。要让我们每一天都享受这样一份快乐,我们就要把“上好......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 黎川一中初二数学备课组 朱建忠 几年前就听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说过:要给孩子上有“数学味道”的数学课。经过多次揣摩,多次模仿与实践,我感悟到:这其实就是......

    如何上好一年级数学课

    如何上好一年级数学课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