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中特这门课程虽然看似与自己的专业并不相关,且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但现在研究生阶段再次学习该课程仍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研究生,非常有必要时刻关注中国国情,掌握中国及世界发展动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这样,不仅使我们能够独立客观地分析当前中国社会,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也使我们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这对于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像以前政治课的冗长乏味,武老师并没有只是对书本进行解读,而是结合实际,切合当前最热的话题,从新的角度向我们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并教导我们如何思考问题。通过这几次课的学习,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了新的认识,也解决了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中的诸多困惑,比如说中国为什么不顺应潮流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等问题。以下便是自己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于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学习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了解到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更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历史逻辑。同时,还学习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在艰苦探索和艰难抉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发展的逻辑使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当今世界发展态势使我们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它特殊的社会主义模式,不同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前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更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也“特”在它特殊的社会发展道路;也“特”在特殊的人文条件;更“特”在它特殊的历史任务,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任务,而是彻底肃清封建残余,充分实现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了的一切文明,为巩固社会主义打好基础;同时还“特”在它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管理制度和体制。
同时,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在政治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在社会建设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达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在生态建设方面,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较大规模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使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未来的中国梦一定得以实现!但我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虽然这门课即将结束,但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不仅仅止于这几节课,而将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在今后我也将继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并和实践相结合。对于研究生而言,不管是在科研上还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需要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指导自己的未来之路。最后,再次向武教师表达最诚挚的谢意,十分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讲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精彩的课堂。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本色与特色的辩证关系
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这话是提醒我们,讲特色时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本色,如果忘了或丢了社会主义的本色,这种特色绝不会是社会主义的,而是其他什么主义的了。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特色和本色是一个完整体,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否则都可能丢掉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有将社会主义制度固化、僵化,走向独裁专制的左倾错误的老路,也有借改革之名,忽视或有意去社会主义方向,最终纷纷走上丢了本色的资本主义的邪路。左倾错误往往是使右倾错误得势的条件。所以小平同志说:“左可以丢掉社会主义,右也可以丢掉社会主义'.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倾向,都险些将中国的社会主义丢掉。由于我们党及时纠正错误,把坚持本色与坚持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保证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
坚持本色,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才能知道要坚持什么?
就我个人来说,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曾经似乎是清楚明白的,又曾经是糊涂的。说清楚明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政治上,人民对共产主义的理想都非常信仰,党风正、政风清,人民对共产党非常信任,经济上,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工人当家做主,农村农业实现合作化,农民当家做主,人民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幸福感很强,人们发自内心地、兴高采烈地高唱“社会主义好”,对社会主义充满美好的梦想,没有任何怀疑;说曾经认识模糊是在改革开放的后期,也就是十八大前一段时期,感觉人们不再提共产主义理想了,经济发展了,但工人、农民的地位在下降,高收入人群(如国企高管和民营企业家、各种“名星”等)的地位越来越高,两极分化明显、贪腐严重,到处能听到、看到的多是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等等,在我接触的年青人当中,似乎很少能听到唱或说社会主义好的,而赞尝西方资本主义的则很普遍,国内外一些学者把中国社会称为是“国家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虽然其中一些人是别有用心,是想唱衰中国,希望中国改变颜色。这些不仅在我的脑子里产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质疑,而且深切感到我国社会主义的确处在将丢失本色的严重境地。所以,要坚持本色,就应当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要正本清源,明确方向。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讲了五条原则:
一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二是对生产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按劳分配;
三是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四是共产党的领导,无产阶级专政;
五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马克思的这五条原则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条件下讲的,即是在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已经成熟的条件下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这种物质条件和五条原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否则还不能说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讲了三条原则:“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另一个原则是我们的政策,不至于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我理解,这三条原则实质就是马克思讲的五条原则中的第一条,在中国尚不具备社会主义物质条件的情况下,搞社会主义更必须紧紧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原则,这就是本色、是方向,必须坚持。
通过学习真正明白了,自己五十年代所谓明白的社会主义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坚持特色,就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才能知道要坚持什么?
中国的社会主义有两大特色,一是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二是改革开放。
第一个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特殊阶段即初级阶段。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理应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发展,但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在前苏联、东欧和亚非拉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得到大力传播,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最贴近劳苦工农有关,这也即是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将率先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一国、多国实现。前苏联和东欧由于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他们就一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发展了列宁主义,提出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指出中国要进入社会主义还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个特殊的过渡时期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明确说:“现在虽然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真的搞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的过渡论和初级阶段论是符合马克思关于“两个决不会”的理论的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他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他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理论。这一理论对我们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特殊历史发展阶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提醒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急不得,千万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法则,否则会欲速不达。我国过去搞“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企图在很短的时间内,消灭一切私有制,赶英超美,结果不仅不能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反而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走向崩溃边缘。所以从各自国家的国情出发,这就是特色所在。
二是让我们明白在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既不能机械、死板地套用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五条原则,又不能忘记五条原则,特别是第一条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第二个特色:改革开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中央把改革开放提到如此高度,我理解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思想的大解放,在思想深处来一次大革命,革除一切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观念,以改革的精神,追求不断进步,大胆探索,与时俱进,不守旧,不固步自封,不为本本、条条、框框所困,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向深层次的难题开战;要以开放的胸怀,实行开放的政策,对内执政要公开、透明,不封锁,不遮掩,不垄断,对外不闭关锁国,不夜郎自大,要放眼世界,走向世界,认真学习和汲取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为我所用,同时也要把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与世界共享,实现共同进步。
改革开放还是破解僵化防止西化的重要法宝。世界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经常遇到来自左的或右的干扰,甚至让你丢掉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既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又可认真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切实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尤其是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坚持这样做,就可以以事实证明我们既坚持了本色,社会主义方向明确且有成果,从而使大多数持左倾观点的人们满意,进而孤立少数顽固不化的左倾机会主义者;同时又证明我们坚持了特色的优势,即大胆地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因为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许多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成果,也是社会主义因素在资本主义胎胞中逐渐成熟的表现,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他,反而是应当欢迎他,让他成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因素成长的助推力,这是好事,这样做,就可以使持右倾观点的大多数人满意,从而孤立极少数顽固不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并使西方某些国家希望中国改变颜色的企图落空。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实现保本色,扬特色的辩证统一。
党中央提出的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表述,是保本色,扬特色的辩证统一。“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好比一艘正在航行的巨輪,前方既有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也有通向资本主义或其它什么主义的道路;“两个基本点”:一是“四项基本原则”,这是这艘巨輪的方向盘,能保证巨輪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二是“改革开放”这是这艘巨輪前进的动力和加速器,能保证巨輪以比资本主义国家高得多的速度前进,早日实现赶超目标。总之,只要认真地、完整地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就一定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发展,争取早日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早日将资本主义比下去。)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面实现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战略蓝图和指导方针,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通过广泛深入、严谨生动的宣传宣讲,引导全党全社会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深刻认识这一思想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创新、在实践上的科学指导作用,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仅要在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更要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让新思想映射出耀眼的光芒。
“首”在真学。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为重要学习内容,健全学习机制,抓实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实效,聚精会神,反复研读;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先学深学,以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的内容带动广大党员的学习;广大党员要在读懂学透原文上下功夫,逐字逐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理论观点,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镜,对照自身表现、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发挥深挖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等方面的思想根源,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思想上的“压舱石”、前进路上的明灯塔,特别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武装头脑、运用实践。
“重”在真懂。要全面深入地学习思想体系和深刻内涵,深刻领会其伟大指导意义,深入思考结合实践,把零散的理解上升为系统的认识,努力掌握系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真谛,决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于读了一遍、学了一遍、记住几句精彩的语句,更不能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机械式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必须学懂悟透、融会贯通、不偏不倚、入脑入心,成为长期指导地矿工作的思想指针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要”在真信。必须态度坚决,信念坚定,真正从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一脉相承的关系上、从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上来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从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远意义,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毫不动摇的政治信仰、执著追求的党性原则,努力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成为履职尽责、热忱服务、助力家乡振兴的思想武器和业务本领,在家乡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建功立业。
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贵”在真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理论接了地气才能落到实处。广大党员要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尤其是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与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分析判断形势、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具体工作的能力水平,转化为改革创新的重要法宝,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要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思想认识,是力量凝聚的必要前提。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统一思想,认识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
二要探索创新发展。愿景灿烂而美好,而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关键是要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推动振兴发展的新实践中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拿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和魄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努力走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路子。走新路要有新结构,切实解决我区经济发展吸纳就业能力不够强,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要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劳动力合理流动、自主创业和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社会环境;健全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合理竞争、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注重培养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创新、复合技能能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区各类用人单位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依法建立起预防工资拖欠、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有效的制度保障。努力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三要强化担当改作风。“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民生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履行我党宗旨的直接体现。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带头铲除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病根,做到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严守政治规矩,严格按党的原则办事。认真抓好本职工作任务的落实,改变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工作状态和蜻蜓点水式的工作作风,要时刻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时刻为群众排忧解难,服务于人民就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使命。
只要牢记我们党当初为什么而出发,牢记我们要进行的伟大事业,牢记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高度的自觉扎扎实实学好、切切实实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广大党员就能不断增长学识、拓展能力、提高水平、敬业奉献,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战略性重大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一系列历史性开创性重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思想,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思想。领导干部学习贯彻这一思想,应当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忠诚履职,做政治过硬的表率。政治过硬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党和国家的事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各种困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世界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只要我们党是有力的,党和国家的目标和意志是确定的,战略定力是坚强的,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就坚如磐石。特别是党和国家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领袖把舵领航,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以许党许国的绝对忠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去。
乐学善学,做本领高强的表率。在实践中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本领高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八个方面的本领,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这八个方面的本领缺一不可。党校是党员领导干部成长的加油站和充电器,为大家在实践中的“热运行”提供了“冷思考”的机会。实
践是课堂,希望大家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把党校学习的收获运用好、转化好,向群众取经,向实践学习,用高强的本领攻坚克难、建功立业。
刻苦钻研,做懂行精进的表率。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调“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不但要有“万金油”的妙用,也要有“金刚钻”的专用,不但要有“杂家”的广度和眼界,也要有“专家”的深度和视角。身处新时代,更要与时俱进,希望大家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岗位,进一步学得更好、做得更好。
守土尽责,做勇于担当的表率。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从政实践中彰显出来的担当精神。不管是在哪一个层级的岗位上,习近平总书记身上那种迎难而上的韧劲,那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那种“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决心,都体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所谓,“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担当精神,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而不是当“绅士”,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而不是当“鸵鸟”,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而不是当“逃兵”,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找“替身”,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而不是当“好好先生”。前不久,中央印发了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为担当作为者撑起了保护伞。希望大家进一步深刻领悟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篇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下的理论成果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进入21世纪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智慧结晶。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正确的新思想、新战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用五年的时间让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精辟概括。
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
大梦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全新的视野和条件
“全新的视野”体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还体现在根据新的实践提出的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理论创新和政策举措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实践条件为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华民族即将复兴的历史方位,围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运用社会主义制度治理国家的能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理论条件为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指导思想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理论基础;在制度属性方面,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主义,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奋斗目标方面,提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战略布局方面,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在发展途径方面,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依靠力量方面,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制度保障方面,强调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领导力量方面,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优势;在精神力量方面,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在外部环境上,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发展方向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发展方向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朝向共产主义迈进,是党的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这些论述构成了一个科学严整的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是指导中国人民践行“四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完整的体系包括: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坚持党的领导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放在14个基本方略的首位,这个首位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意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篇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我们党的历、中华民族历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我们就能战胜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发生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在入学的第七周,迎来了研究生学习阶段以来的第一门思想政治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的时间虽不长,却让人意犹未尽。出于对这门课的兴趣,每一次课我都认真听讲,做好相应的笔记,课后也会查阅相关资料补充课上的内容。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不仅了解到一些以前从未涉及到的知识,也进一步加强了我的政治思维,总的来说收获颇丰。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述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回首社会主义发展的百年历程,虽然道路无比曲折,但通过把握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让我看到无限光明的前途,也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的信念。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运动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等一系列复杂的事件和过程。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分为五个时期,一是空想社会主义时期,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和阶级状况还尚未成熟,是现代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空想平均社会主义、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和三大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描绘了一个自由美好的理想社会,从而开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大门。有关乌托邦社会的另外两篇代表作分别是《太阳城》和《基督城》,虽然都描绘出人们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但这些理论也仅仅是一种空想,而唯心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陷入局限的根本原因。空想社会主义虽大胆批判了资本主义,天才地预想了未来社会主义,却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也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从1844年到1917年,是科学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成立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提出的口号是“人人皆兄弟”,以密谋和暴力参与斗争。同盟先后受到布朗基主义、魏特林空想共产主义、蒲鲁东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在马克思、恩格斯带领下逐步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同盟起草宣言,实现改组,此时正义者同盟改名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站起来”。1848年发表的《共产主义宣言》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第一个纲领,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
自1917年到上世纪40年代末,是苏联社会主义时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俄国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使俄国从国家资本主义顺利向社会主义过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内外交困的紧张局面,社会各种矛盾激化,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斯大林时期为了适应国际情势,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体制,使得俄国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受阻。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以苏联解体告终。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直到今天,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和古巴。在社会主义不断探索的道路中,我们中国在总结吸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中调整发展,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面对今天改革成果以及当前国际形势,继续我们大国崛起之路。每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在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但中国等国家仍然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顽强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的诞生为彻底埋葬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主张和平的,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批判是在为资本主义找“病根”。如果没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资本主义的启发,就没有资本主义今天的体制;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斗争所形成的强大的社会压力,就没有资本主义国家人民今天所享受到的社会福利,更不用说改良的资本主义了。总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前进方向,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就永远有其存在的土壤。
第二节课是围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展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指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万美元以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实体主要包括欧洲共产主义和民主共产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流派,主要是指西欧一些共产党在探索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政治路线。其中,意共、法共、西共在国内政治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还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经济、文化、军队中的一些重要部门。欧洲共产主义主张独立自主,坚持马克思主义;走民主道路,反对苏联模式,即不采取暴力革命,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欧共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特别是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欧共受到强烈的冲击,意大利、西班牙共产党的全体党员退党,只剩下人数同样不多的法共,因而现在欧共的实力大不如前。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潮,主要指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奉行的学说。它是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中最大的社会主义流派和改良主义思潮。东欧剧变后,民主社会主义改为社会民主主义,但其四大民主主张不变。政治上主张多党制,三权分立原则;经济上实行计划管理,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社会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国际上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主张世界和平,让发达国家援助不发达国家。自由、公正、民主和人权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最终目标。
课上老师提到一个有关民主社会主义实践的例子——瑞典,瑞典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但政府给予了工人阶级较多的利益照顾,使工人享有较多的民主。瑞典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也特别发达,其中一种形式是福利国家制度,而周密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瑞典模式的特点,使瑞典成了西方“福利国家”的典范。瑞典学派企图以实行这种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来实现收入均等化的理想,使资本主义和平转变为“自由社会民主主义”。但这种想法在实际中却受到很大阻碍,高福利意味着高税收,难免让人民怨声载道;福利制度会滋生人类的懒惰因子,不利于创新;瑞典国家医疗福利的赤字压的政府喘不过气来,这会严重拖累社会经济发展。民主社会主义坚持私有制主导下的混合所有制、工人参与管理和社会福利政策,但在根本上与科学社会主义坚持的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的经济政策完全不同。
欧洲共产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这两种思潮有着本质区别,因此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同时,它们又具有某些共同的政策主张,都对工人运动产生影响;在主观上,双方都想利用和影响对方,这为两者在政策上实现联合创造了基础。因此,在两者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可能的趋势,一是扩大分歧,加深矛盾,使两者的关系处于对峙分裂状态;二是承认差别,和平共事,在矛盾斗争中联合行动。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的总体态势是:苏东剧变引起的震荡和混乱已基本过去,在低潮中有局部的复兴,在挫折中有小的发展,因此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和谋求发展。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两种社会制度的力量对比的优势仍在资本主义一方,资本主义不会很快灭亡,所以社会主义的发展仍然很艰难。但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危机的深化,必将达到在其制度之内自身无法调节和消解的地步,因而在某个薄弱环节实现突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随着发展中国家争取消除贫困、摆脱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面发展日益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迎来世界社会主义振兴和发展的新高潮。我始终坚信,历史规律不可抗拒,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