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文化素质讲座有感
听“艺术人文”系列讲座有感
一、引言
已经不记得第一次听说“艺术人文“这个词是在什么时候了,但却很清晰的记得曾经为了上海艺术人文频道的节目而在电视机前苦苦等候,曾经对节目中嘉宾的侃侃而谈叹服不已,曾经对“艺术人文”充满了无尽的向往。虽说艺术无处不在、人文无处不存,但却不曾想与“艺术人文”如此近距离、如此专业与系统的接触却是以这样一种系列讲座的形式。
以笔者之见,艺术人文系列讲座,它所传递的是一种艺术的魅力,它所呈现的是一种人文的亮点,它所关注的是具有经典价值与意义、对弘扬与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充分作用、有利于提升广大受众文化品位的艺术元素。它以系列讲座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样性、多重性的文化选择空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技术之外的绚烂天地,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文化底蕴,为我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一个更加广泛和全面的基础。
二、讲座主题概述
归结起来,我所听“艺术人文”系列讲座的场次共有八场,下面将对它们的主题内容进行一一概述。
在戴嘉枋老师所主讲的《文革中的样板戏音乐研究》讲座中,戴老师着重介绍了 “样板戏”的发展的三历程或是三阶段,并以视频的方式让我们去近距离的接触各个历程中的一些主要样板戏。如第一拨的《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第二拨的《红灯记》、《黄河》以及第三阶段的一些作品。
在戴锦华老师所主讲的《流行代际与文化韵味》讲座中,戴老师首先回顾了2011年《哈利波特》最后一部电影宣传之时铺天盖地的狂欢气氛,以及弥漫在这种快乐气氛中的怀旧和感伤。戴老师也高度评价J.K.罗琳的小说原著,她说:“小说中的‘英雄’情结虽然是常见手法,但罗琳的独到之处正在于为其增添了一幅人皆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紧接着戴老师用精美的幻灯向同学们展示了《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拍摄场景,并对《哈利波特》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在陈履生老师所主讲的《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时代流向》讲座中,陈老师首先道出了选择这一讲题的原因: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和变化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不仅是水墨画,与之相应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紧接着,陈先生开始梳理中国水墨画的历史脉络,从晚清民国一直谈到文革。对国画如何表现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时代内容进行了栩栩如生、且启人深思的解读。
在岛子老师所主讲的《后现代艺术的特性》讲座中,岛子老师首先分析了何为“后现代主义”?紧接着,岛子老师将后现代艺术放在建筑领域内进行讨论,提出后现代艺术在建筑这一批量生产与不同价值观念激烈冲突的领域内,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彰显。讲座中,岛子老师还介绍了后现代主义与大众艺术以及通俗艺术的对话以及行为艺术。
在陈醉老师所主讲的《裸体艺术与人类文化》讲座中,陈老师首先界定了什么是裸体艺术,并且对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裸体艺术从政治和文化等角度加以了阐释。紧接着,陈老师便开始介绍裸体艺术是如何传入中国的,以及传入后在我国发展的三阶段历程。
在肖鹰老师所主讲的《消费文化与身体美学》讲座中,肖老师以曾经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 “超生”王贝因整形失败而在手术台上失去了生命和年近六旬的影视明星刘晓庆因整形而变成“美丽的玻璃娃娃”,顺势引出了整形美容的话题。接着,肖老师比较了历史上中西传统艺术中不同的女性美。肖老师在讲座中还提出了面对消费主义横行霸道的解决之法,即重建真正的身体美学。
在丁夏老师所主讲的《历史在文学里成长-明清小说与中国历史的重构》讲座中,夏老师开宗明义地表示,我国的著述起源于史官,丁老师引用龚自珍的《古史钩沉论》,说明了史官和史学在中国历史上处于文化的顶端这一文化事实。讲座中,丁老师着重介绍了明清历史演义叙述了怎样的通俗历史体系,其中提到了《三国演义》等名著。最后,丁夏教授总结说,历史史书也好,小说也好,它们所构成的历史,其实都是文学的历史。
在张尚德老师所主讲的《禅与人生幸福》讲座中,张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禅的一些具体内容以及何为人生幸福,并深入阐述了禅与我们的人生态度、人生幸福之间的具体关联。
三、被否定的时代有没有亮点?
被否定的时代有没有亮点?我们应不应该去一个被否定的时代中寻找亮点?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是在听完戴嘉枋老师所主讲的《文革中的样板戏音乐研究》讲座之后,记得戴老师在讲座的最后总结说:细细刨开“样板戏”这段历史,其中还是有值得借鉴的东西,纯粹从艺术角度,还是有很多汲取的地方,就样板戏而言,当年《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等剧的创作与经验以及对于京剧音乐的改革,都有很高的成就。这席话深深的触动了我。
众所周知,文革是被否定了的,但是文革被否定也许我们不能说文革那个时代被否定,更不能说文革中的所有东西都应该被否定。在理解文革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多一份辩证与深入思考,理性和客观的去看待这样一个时代给后世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东西,真正的做到实事求是、就事论事。不能因为江青在政治上的错误而去否定在江青主持下创作完成的 “样板戏”、也不能因为“样板戏”与文革联系在一起是文革的产物而不否定,因为这不但是对“样板戏”创作者本身的一种不公,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损失和悲哀。推而广之,我们也不应该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人的制度而去对它们加以全盘否定,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它们中的一些个别的制度对于今天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在改革开放及全球化的进程中,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多一点宽广的胸怀,多一份理智的头脑,多一种辩证的思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去实现这个社会的公平与繁荣。
四、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意见
笔者主要想提两个意见:其一,将讲座开始时间提早到14:50,将最后问答环节的时间控制在五点之前,这样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问答环节大量同学擅自离开的现象,从而大大提升问答环节互动交流的效果;其二,增加讲座的场次,因为据计算平均每周需要有1500人次的讲座容量才能保证每一位同学在顺利毕业的同时讲座是一场一场认认真真的去听的,而现在的讲座容量大大的达不到要求,这样以来也可以是同学们听讲座有更大的选择性,以一种兴趣、增加文化内涵的目的去听讲座而非其它较为功利的如学分、毕业等问题应付讲座。
第二篇:听文化素质讲座有感
今天去看了个讲座,讲座讨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们有高清的黄片还觉得不满足、没意思,非要去看呢模模糊糊的、镜头晃来晃去的、画质暴烂的盗摄呢?
为什么当我们面对网上流出的偷拍视频时,又是心驰神往,又是怕得想关掉呢,在这又想看又不敢看的挣扎里,隐藏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是直面自己变态欲望时的难堪吗?
我是这么想的。首先,我们不是因为模糊才要去看,我们是因为它是“漏出”的我们才要看。之所以斑斑驳驳的、手提录影式的的画面会对我们有一种吸引力,是因为这些特征总是和“漏出”联系在一起,我们起先只是对“漏出”起反应,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生理上的条件反射,于是低画质=漏出=刺激了。
事实上,讲座中给出的《金刚狼》片段就很好的说明了重点在“漏出”而不是“模糊”。这个片段一点也不模糊,它是标准的高清大片,只不过它还是个半成品,在片段中我们看到人物背后的钢丝还没PS掉,背景的建模和贴图也没完成。它吸引人的地方正在于,它是“漏出”的,是一个事故,而我们幸灾乐祸地看到了别人本不想给我们看的部分。
是的,为什么我们会特别想要看某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是别人不想让我们看的。我们越是不被允许,这禁忌就越是激起我们的兴奋。
“漏出”让我们觉得真实,因为“漏出”是意外的。一样东西越是机械,它就越少产生意外,机械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规避意外。当一个人的生活中也越来越少意外的时候,每天七点的新闻都在预料之中的时候,他也就越来越接近机械了。
今天我坐地铁去听讲座的路上看到移动电视下面流过一行小字,说某某车晚点到达,是一条很正规很模式化的官方提醒。然而我发现,这行字里面的“车”字被误写成了“成”,于是我好像惊醒一样发现,原来这行机械化的字的背后也是有个人的,而且这个人还用的是拼音输入法!同样,也只有当我看到半成品的大片时,那些被遮蔽的关于道具师、程序员的事实才会突入我的意识里,我才会想起来这后面“真的”有人,这个人是“真的”!
如果说过去真实和正确是一对好伴侣的话,现在他们已经被拆开来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出“错”才是真的,我们要像弗洛伊德主义者一样,钻到口误、错别字、艳照里去找关于“真实”的证据了。而面对这种“漏出”,在我看来,意味着权力关系的掉转。我们唯唯诺诺地生活在小他者大他者的阴影下,突然有一天这个他者被我们抓住了痛脚,我们成了可以嘲笑犯错的对方的人了。而“笑”中本身就藏着一种权力关系,笑别人的人至少在精神上总是战胜了那些被笑的人。
讲座里最轻松的一刻是什么时候?是担任翻译的小伙子误把“黑手党”说成了“地下党”的时候,全场简直是松了一口气,因为之前那些演讲者努力营造起来压制着我们的权威、风度和专业性因为这个“漏出”一下子就不稳了,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讲课时的一个口误往往会在教室里激起一个短暂的狂欢,因为狂欢就意味着权力关系的颠倒。
这可以解释我们对于色情渣视频的渴望,但是如何解释我们的抵制和恐惧呢?我觉得同样可以拿权力来解释。
人有一点权力,是很开心的,但是当一个过于大的权力突然交到你手上,你是会害怕的。
你可能说我只是看个艳照,看个盗摄,这算什么大权力呢?问题是,你看的仅仅是陈冠希和阿娇吗?你看的更是整个堂皇的塑料包装的娱乐业背后鲜肉一样的人,你看到的是每个男明星和女明星在私下里制服口交的样子;你看的盗摄也不是“某个”陌生人,你看的是你每一个女邻居、女同学、女同事。这才是这个权力让你又爱又怕的地方。
当然,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漏出”对于人的吸引力,我们也要警觉到,“漏出”本身也因为常常和“真实”捆绑在一起,而有了被利用的空间。就像齐泽克说的,“漏出”在很多时候也已经被整合进了现在的意识形态里去了,就像军队里的黄色笑话,这也是一种“漏出”,然而这并不是意外的漏出,这样的“漏出”已经成为了一种策略,如同洗发水广告里的对比测试一样,它“漏出”几颗头皮屑,是为了让你相信,其他的乌黑飘逸都是真的。
第三篇:听讲座有感
热爱与激情
——我从郭育三老师身上看到的热爱与激情——这是我听了郭育三老师两个晚上的课后,最大的感触。
无可置否,郭育三老师是一个无比热爱新闻事业的人。他两晚的课堂中,都提及到了九江蹋桥事件。他强烈地对佛山台在蹋桥事件中的无作为表达了不满。可以感觉得到,他的内心对事件是真实的遗憾。一件本不关他责任的事,何以让他一直耿耿于怀?我想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才是他如此在意事件的根源。
媒体无作为不同于报道错误,一条新闻报道错误了或许会让当事人记一辈子,但那是源于对教训的铭记;如果一次无作为也会让相关人员刻骨铭心的话,那么当事者就必须是一个对新闻事业无比热爱的人了。新闻有何用?新闻的价值体现在宣传真理、反映事实的时候。佛山台对身边的突发事件无所作为,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无比热爱着新闻事业的郭育三所不能够原谅的。
听了两晚的课,郭育三老师的新闻业务能力固然让我佩服,但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对新闻的热爱更让我感动。我一直以为自己是热爱新闻才涉足这个职业,但从郭老师的身上我确确实实是看到了差距。我当初选择新闻是因为新闻工作好玩、有挑战性,但当工作不再新鲜、当挑战不再是那么困难,我却仍然无法突破自身认识上的局限。郭育三老师引发了我一次思考的机会。
郭育三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很享受新闻带给他的快乐,每一次成功的报道都让他感到满足;拍一个简单的镜头,在他看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每条新闻背后的故事,都让他记忆犹新;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他都会探究背后的新闻看点------郭育三老师表现出了他对新闻事业永不衰退的激情。
激情也源于热爱,但热爱未必就会产生激情。对同一项事物,有人会因热爱而痛心失望,但也有人会因热爱面激情澎湃。郭育三属于后者。
我想这也是郭育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一时的激情不难,但难就难在长久的激情。作为新闻工作者,无论面对的是什么题材的新闻,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采访对象,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采访条件,无论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新闻环境,都应该保持一份激情,发现其中的乐趣,享受其中的快乐。唯有如此,新闻才能天天出新、新闻工作者才能日日保持冲劲。
我入行两年多,最怕的就是热爱不再、激情缺失。郭育三老师表现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两有东西。他不是大师,但他是学习的榜样。厌倦一样事物,会产生冷淡;热爱一样东西,会产生激情。我想当厌倦时就应该重新培养热爱;冷淡了就应重新树立激情。唯有如此,做新闻、做任何事都不至于虎头蛇尾。
做一项工作,先有热爱,再有激情,然后才会有好的成绩——我想这即使不是真理,也应该是一条值得去总结的经验吧。
第四篇:听讲座有感
听吴正宪教授讲座有感
有幸听了吴教授的讲座《让孩子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深深的触动。
在大多数人的眼睛里,“又好吃,又有营养”是用来形容食品的,但吴教授却用它来形容数学,用它来形容教书传授给学生的数学知识。这种比喻是我第一次听到的,细细想来,这种比喻是那么地贴切。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可谓是营养丰富,可以说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然而这些营养却并不想孩子们所品尝的美食那样可口,甚至是难以下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这些极富营养的知识,烹调成好吃的,近似美食的数学。
如何让孩子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的问题。吴教授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读懂学生、读懂数学、读懂课堂,只有属于孩子们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只有属于孩子自身的数学才是真正的数学。好吃的数学就是把有营养的数学烹调成适合孩子口味的数学,就是孩子们喜欢的数学、爱好的数学、乐学的数学、能学的数学,就是能给孩子良好感受的数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能“走教案”!要读懂学生,要放下架子。课堂要“真实”、“朴实”、“互动”。如果教师能真正融入课堂,就是对课程有感觉的人。教师要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点化、丰富、开启学生的智慧。创造孩子们“好吃的”数学就必须改变我们自己已经习惯的教学行为,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中有所突破,充满智慧的数学、有魅力的数学一定是伴随孩子千奇百怪为题的开始,学生会在亲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亲自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力量和价值,并从中体验探究的快乐。
吴教授还提醒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孩子童真的话语;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孩子输出准确的语言;教师要学会对接,在恰当的时候点拨孩子,实现孩子语言想精确语言的转换。听着吴教授的话,我开始反思自己: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的课堂上就缺少倾听,当孩子们一次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式,我总是很武断地打断他们,力求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教学中,我也缺少耐性,总是不愿多话些时间去等待孩子“成熟”,总是以一个成人的眼光,一个成人的标准去计算孩子们所需的时间,总认为再多的等等待等同于“浪费时间”。至于教师的对接 我更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时间,总是让孩子生硬地接受精准语言,而忽略了童年时代的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听了吴教授的讲座,我才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种种不妥,种种行为表明:我的教学行为正在一点点吞没这孩子们的同去,我的童心也早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翼而飞了,我将孩子们原本快乐的童年时光一点点给抹杀了。
吴教授的讲座从一个侧面唤醒了我,唤回了我那颗消失已久的童心。今后的教学中,我想我一定会改变现状,力求从儿童的心理出发,把好吃又有营养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童年的快乐,感受到学习也是童年快乐的幸福时光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月8日我听了吴正宪老师关于怎样做一名数学教师的讲座,她讲到数学教师不只是要传授知识与技能给学生,更应把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来看待。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是夯实知识基础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地看待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数学知识连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避免对数学知识的肤浅化、形式化。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能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严整、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她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她在讲座中把理论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讲述了自己成功的历程、课堂的心得。她的成功之路就是对学生那份深深的爱,和学生真诚相处,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学生。她善于感悟文字的美,课堂的美,善于发现学生的美,她容易感动学生,也被学生感动。看到她就能感觉到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活力。她在课堂的情感、激情能点燃学生对生命、生命的热爱。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受学生欢迎?怎能不成功呢?
吴老师说教师应该是孩子们一生经历中一位重要的朋友,是孩子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数学教师要创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那需要成长为一个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老师。“教书必然育人——这是不可逃避的历史事实,教书必须育人——这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世界上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吴老师以她的话指导新教师成长,同时点明在成长过程中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的,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吴老师的讲座让我很受鼓舞,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沿着这样的成长道路,早日成为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只要在教学中学生思想出现的火花要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要及时引导,吴老师还提出了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笔很好的资源,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从迷惑中自己能主动去探求,以达到自己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个性得以民展等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情感,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对于所谓的差生要学会等待,等待是艺术,等待是尊重,等待是策略。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小心呵护学生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除此之外,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能教出数学品位、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漫长悠久的数学史、璀璨的数学文化、著名数学家的名人事迹、古代数学名题”都是滋养学生数学涵养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当然数学是科学,讲究的是真与实,教学必须扎实、踏实、诚实地对待,让“求真、求实、诚实、守信”的教育浸润其中,让科学的严谨性和教育的艺术性凸显其中。
吴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她与所教过学生的深厚感情。有因为一句表扬的话而多年还深深记得这句话的学生;有冒着严寒,捧着多年储蓄的零用钱只求能请吴老师吃一顿饭的小学生;有因一句话而影响到一生的学生。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吴老师高尚的人格。由此我们想: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心换心,何愁不能实现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
最后再次用吴正宪老师的四句话与大家共勉: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
听了她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十分注重学生的思考和体验!
“笑声过后有思考,交流过后有体验”!真正体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多点自由体验和快乐感受,之后有所反思。正如吴正宪老师对学生说的:笑声过后有思考!她也正是这样去做的。
第五篇:听讲座有感
听讲座有感
戴芸
4月的最后一天,我有幸和园长聆听市妇联组织的两场名为《民族复兴、美好家园》和《乐享健康 有机生活》的讲座,两场讲座主讲老师都演讲的非常精彩,话语幽默、事例生动,让我受益匪浅!
上午徐学通副教授作了名为《民族复兴、美好家园》的讲座,在不到两小时的讲座中,他以深入浅出的介绍、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列举身边鲜活的事例为特点,为大家梳理了“两会”概况及其背景,紧密结合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和农民工等社会实际和热点时事,引用大量典型事例,总结了今年“两会”的特点;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关注民生;会议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徐教授着重就2014年政府主要工作进行详细解读,他指出,2014年我国政府将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从加大开发力度、扩大内需、保障农业农村、促进城镇化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下午的讲座由浙江大学高级健康管理胡删老师主讲,她首先从世界食品安全问题入手,结合有机与我们人体的关系、有机与环境的关系,用大量的案例、详实的调查数据,阐明了推广有机生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她从专业的角度纠正了大部分人对有机食品理解的误区,“有机要求空气、土壤、水源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在整个种植、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像农药、化肥、生长激素都是不能用的”等。胡删还结合现实生活,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有机生活主张,崇尚“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关心他人、分享快乐”的生活态度。
胡老师认为“什么样的食物决定了致癌细胞的去向“,她通过分析比较有机牛奶和普通牛奶,列举国内外的调查研究,以西瓜、鸡、猪等食品的催熟过程为例,使大家直观地认识到长期食用大量使用各种化学添加剂、农药的食品对健康造成的巨大危害——罹患肿瘤疾病的人数激增,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