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文明的理解
我对文明的理解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行政服务中心是城市的窗口,更是文明传播的重要通道。生活在文明的今天却很少对文明有深入的思考,总以为在窗口工作做到微笑服务,礼貌待人便是有了文明的姿态和素质的体现,却不知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使文明有着更为博大精深的内涵。特别是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透过窗口工作看文明使我对文明有了新的理解。
文明,按书本的释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撇开抽象的说明,在我看来 :
文明是一种思想。
在人类历史的磅礴进程中,往往伴随着种种思想的产生,这些思想植根于物质的基础,却高于物质基础并引领着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从而使文明由低层向高层推进。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终极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老子、孔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他们的智慧传承千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最终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精神财富。文明源于思想的影响和启示,这些思想成为我们今天倡导文明的基础。俗话说,相由心生,窗口接待,第一面的一个微笑何等重要,但一个微笑不能只是一个符号,没有思想的微笑是僵硬的,做作的。我们欣赏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是因为那微笑中透着睿智,透着神秘,有着难以言表的丰富内容。作为窗口的工作人员,我们的微笑不仅要传达出一种尊重,一种善意,更应是一种温暖,一种智慧,一种能力,那么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就显得极其重要。我们要让来中心的人感觉到,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他们排难解忧,更是在传导一种文明,诠释社会的进步。
文明是一种哲学。
哲学是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得越清楚,文明的程度就越高。宗教曾是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曾被利用为战争的借口,所谓的宗教不合,文明冲突只是丑恶的利益之争。在中国,几千年的儒教、道教、佛教长期共存,互为补充成为文明溶合的佐证。我们从源远流长的文化中感悟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我们以辩证思维看待眼前的困难。所谓制度不允许,政策不许可,法规无解释,在一定范围内只是不作为的借口。行政服务需要我们创造条件为创业者保驾护航,文明使我们睿智,如哲学让我们看清宇宙的奥秘一样。只要我们想做事,就一定能做成事。
文明是一种力量。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如是说。甘地说“我相信一个敢于手”无寸铁直面死亡的人是最强的战士。”而他正是用一种精神,一种“非暴力”的文明,为自己的国家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一个文明的国家,不用自我标榜强大就可让世界各民族感受他的伟岸,一个民族也不用自我标榜昌盛,他的文化自然传遍每个角落,一个文明的人默默伫立眼前,世人为之敬仰备受鼓舞。文明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从来是不言而喻的,文明就是一种威严,一种力量,不因你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忽视它的存在。做一个文明的人,不言而自威,以他默默的言行净化着社会的污浊,让世人感受他的芳泽。
文明是一种行为。当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并获得认可,文明便会从行动中体现出来,那就是在路上相遇时一个不经意的微笑,在路人有难时热情无私的帮助;那就是小心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一个细微动作,是烈日下即便大汗淋漓也不擅闯红灯的自觉行为;那就是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公共场所轻声细语的简单意识……一个人的文明会传递并影响着另一个人,文明便如春风一样佛柳而过,留下一片绿色和阴凉。文明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当文明的行为成为生活的习惯,道德和修养又登上一个高峰,我们的精神就更加充实。亘古相传的以城市为标志的文明就是这样由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汇聚而成,文明原本是从我们身边开始的,从我们服务的窗口开始,一步步的走向世界。
文明是一种环境。
偶然在《传奇中国》中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当地的居民习惯在一个墙角堆放垃圾,后来有人贴了一张告示,请求居民不要在此丢放垃圾,没有效果。接下来,有人在墙角用花盆圈起一个花坛,有人想丢垃圾,看到花坛犹豫了,最终再也没人来丢垃圾。这是一个环境改变习惯促进文明的测试案例。事实告诉我们,环境可以改变我们,但首先要靠我们用双手来改变环境。如今,生态环境倍受关注,当GDP与环境发生矛盾时,许多时候我们选择了前者,我们渴望文明,却又时时椽木求鱼,追求文明之路曲折而又艰难。
今天,我们享受着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这个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想到:未来的文明,始于今日的保护、创造和奉献。
第二篇:浅谈我对文明月的思考
2010文明建设月总结
--浅谈我对文明月的思考
刘跃旻
“文明月”对于我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因为在大学中,举办文明月的活动俨然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了。每年的四五月份,各个院系各个部门就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划起来,各种宣传的媒介也遍及学校各处。于是大家都知道,文明月来了。我们都经历过文明月的洗礼,我们也曾经都是文明月建设大军中普通一员,回过头来想一想,文明月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恐怕很少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在大家的印象中,文明月无非就是各个团体活动的密集轰炸,和上级部门的频繁检查的时间载体。时间一到,那些换汤不换药的活动就迅速粉墨登场,大家整天活在了预防领导下来检查的战战兢兢之中;一结束,校园里立刻又恢复往日的宁静,同学们也都放下了一直悬着的那颗心,过上了真我本色的生活。这整个一来一去的过程,就如一场戏剧的幕起与幕落,相似的情节一次又一次的上演,年复一年。
然而,理想很难照进现实,即使在建设文明的文明月里的也总存在着些不文明的污点,而且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就拿今年的文明月来说吧,今年的主题是“文明修身,尊师重教”,各个部门宣传的力度着实不小,打着这个主题的海报充斥了校园的各个角落,一个个比赛、晚会也都如火如荼地搞起来了。但是,如果你稍微认真的观察一下,却会发现和这个主题严重背离的现象随处可见:说脏话的仍然肆无忌惮地说着;能够静下心来去读几本好书的同学寥若晨星;见到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视若无睹,连最简单的问好都是奢侈的行动;课堂上的景象依旧惨不忍睹,旷课的旷课,迟到的迟到,玩手机的玩手机,睡觉的睡觉,老师的尊严何在?教育的尊严何在?我很难接受,上面的这些现象是出自于文明月的时间国度。同时,我也开始怀疑,这样的文明建设月有何意义?我们的文明难道就体现在可以集合很多人的力量办几场晚会?再者可以在恰当的时刻把宿舍收拾得干干净净?最后可以把这些看似文明的事情写进材料?答案是肯定的:绝不是!
那么这就不得不让我思考了,到底什么才是文明,怎样才算文明呢?我觉得,文明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素质,以及这种素质在人们行为上的外在表现,这种文明不需要通过什么华丽的形式才能将之展示出来,它是人们在最普通最放松的时刻呈现出来的一种可贵的品质。文明不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可以建设出来的,而是要靠我们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去培养、去积淀,它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一种涵养。最最重要的一点是,真正的文明最终体现在每个单独的个体身上,只有每个人的素质都提高了,一个学校,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才算在文明的大道上有了进步。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对学子们说,我们大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美的人格。我想这是对一个文明的大学生的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当今很多高校的文明月建设模式来说是发人深省的。总理还说,高校应该让懂教育的人来办,我的理解是,因为只有懂教育的人,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文明,才知道如何去建设文明的校园,去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
文明建设,我们所做的或许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
第三篇:对文化人类学的看法
认识社会学之根本——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根本的定义,也是我在学习文化人类学以前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全部理解。简单来说,在我看来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再大一点也可以算作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该怎么样理解这门学科、如何去剖析这门学科与社会学内在的联系、学习这门学科能够对我们的社会学学习提供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该如何学些这门学科,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真正思考过。
在上过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以及阅读过课程教材和少量的相关书籍以后,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于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有课属于自己的认识,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角度来探讨人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律,研究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课题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研究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学习文化人类学的人以及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有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考古学家通常从过去的文化出发研究物质对象,试图以此解释人类行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文化借助语言得以维持并代代相传;民族学家研究已观察到、体验到的文化,与他们想要了解其文化的那些人进行讨论。这决定了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之前认为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枯燥无味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奠定了我现在对于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全新态度。
所有文化历时而变迁,有时因为他们应付的环境已经变化了,有时由于外人的入侵,或者因为文化内部的价值已经改变了。虽然文化必须变革以调适于新的环境,但是变革中未预见到的后果对社会来说有时是灾难性的。人类是社会成立之根本,而文化亦是名族得以延续传承的之保障,将二者合而为一的文化人类学也是一门了解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更加倾向于拓展个人的视野,让其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社会学、学习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学科,这种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以及其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肯定了文化人类学的学习对于学习社会学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撇开其与社会学的联系不谈,这门学科的研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也是值得肯定的。文化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分配提供保证。它通过其成员的繁衍,为生物的延续提供保证。它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用的成人。它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以及他们与外人之间的秩序。它激发成员持续生存下去并参加持续生存所必需的各种活动。
在文化类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理解这门学科的本质。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人们的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因此,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探索和把握各种行动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即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熟知文化人类学的各个方面的特征,集合特征学习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用到的各种方法,也是学习文化人类学必须掌握的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用合适的方式去学习,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当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特别是与社会学相关的学习更是需要这种想象力。文化人类学涉及到很多文化和历史类的研究,这些研究必然会存在很多的盲点,面对这样的盲点,在合理的前提之下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必然能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任何学科的时候,丰富的想象力必然能让学者本身的思想更加的丰满,发现这门学习的志趣之所在,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第四篇:学习《如何对文学文本进行研读》后的体会
学习《如何对文学文本进行研读》后的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在文学专业开设“文学文本解读”课程,主要是基于学生文艺学课程学习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文艺学课程的学习普遍感到难度很大。学生难以真正融会贯通地理解文艺学课程系统讲授的基本原理,更难以顺利地将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这一方面自然与课程本身的内容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缺少对于文学实践,特别是对于文学文本的感性体认有关。学生普遍缺乏较好的文学文本的阅读能力,部分学生甚至在学习了文学理论课程之后,面对具体的文学文本时仍会感到茫然,不知道怎样进行细致的解读。同行间的交流告诉我们,这实际上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出现这种现象,显然与长期以来形成的,而且愈演愈烈的中学应试教育造成的语文教学的模式化倾向有关。
我觉得文学作品在我现在看来分为三个层面。
1、情节。良好的故事情节是作品可读性的基础。好情节的构思是考验作者创造性的标准。
2、文笔。一个作者的文学积累程度可以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体现出来。大量阅读名家作品是提升自我文字驾驭能力的关键。
3、思想性。思想性放在最后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一部思想性强,灵气充盈的作品才能成为经典名著。你的思想有多深刻决定了你的作品会带给他人多少启示。达到这个境界必须需要完善自我人格。这是一条最漫漫无期的道路。对文学文本的阅读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般性阅读,细读,批评性阅读三方面。
一般性阅读,理解文本的字面义;其次是细读,结合具体语境,细致品味文本语言的引伸义、比喻义,体味文本韵味,深刻理解文本意蕴;最后是批评性阅读,结合更大的意义解读系统,把握文本社会价值、审美价值。
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以应试为目的,将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材料加以处理的作法,使中学语文学习成为以语言文字的学习为主,不注重学生艺术感受力的培养,造成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弱化,这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随着社会上文化消费低俗化倾向的泛滥,学生接触趣味低下的文化消费品的机会大大增加,更造成一些欣赏的恶趣陋习,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文学文本的阅读能力。
第五篇:理解我的父母
理解我的父母
父母不但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更是用自己无限的关心铸造了我们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应懂得感恩父母,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的无私的爱。然而,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羞涩,由于我们的无知,我们常常将这些看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只有到父母驾鹤西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是沉淀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可自拔,全然忘了父母的辛劳。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也就成为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活动日期】2010年12月21日
【活动形式】朗诵表演、学生讨论分享、多媒体演示等
【活动时间】1个课时
【主持人】实习教师
【活动对象】全班同学(初二学生,50个人左右)
【活动前提】准备朗诵节目、准备多媒体材料
【活动过程】
1、由元旦的参演节目上台表演(约6分钟)。
2、引入主题,可用以下问题:(1)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2)父母的口头禅?
(3)父母最大的心愿?
3、大家一起朗读《弟子规》中的孝顺篇。再由主持人介绍《弟子规》的由来及其用途。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
4、挑选《弟子规》中的两到三个篇章,让学生起来解读。
5、听歌《其实我想更懂你》,讲解现在的父母观,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要点有:父母也不是完美的,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学会与父母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要帮父母做家务事;如何让父母理解自己,对自己放心。
6、给学生看一段《小孩不笨1》的视频,引出学生的感情。
7、请几个学生分享生活中与父母的故事,开心、悲伤、感动„„
8、学生讨论:如何让父母开心和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