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对文化作用的思考(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1:3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业对文化作用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业对文化作用的思考》。

第一篇:旅游业对文化作用的思考

旅游业对文化作用的思考

曾博伟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辨析二者的关系必然会涉及到旅游业对文化作用的问题。虽然旅游业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的认识,但对于旅游业究竟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却缺少系统的思考和准确的表述。

一般来说,旅游主要是城乡居民基于满足精神方面需求而引发的外出游玩活动。从文化角度看,旅游主要表现为旅游者对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审美行为,是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的文化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旅游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但旅游业的本质是会产生较强文化效益的经济产业,它不是文化事业,也不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旅游业对文化的作用不能泛泛而谈.由于不同的地方文化的含义有所不同,因此分析旅游业对文化的作用,需要明确特定的文化范畴才能进行。

一、旅游业对促进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文化交流所指的文化一般是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文明。从国际范围看,按照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的标准,广义的文化可以分为中华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东正教文化、西方文化、拉丁美洲文化、非洲文化等。从国内范围看,在中华文化之下又可以分出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亚文化。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促进文化交流都是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文化交流的主渠道之一,旅游业在这其中发挥了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

(一)这是与大规模旅游经济活动相伴随的文化交流。自从文明开始诞生,文化交流就一直存在,但在没有现代旅游业出现之前的文化交流是相对零散的,同经济的联系也不太紧密。旅游业的发展,则以经济为动力,并通过经济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范围。2012年,全球过夜旅游者达到10.35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达到1.08万亿美元;而同期国内旅游达到29.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27万亿元。这其中,以文化交流为目的的旅游占了很大比例。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这是民众之间的文化交流。从交流主体的角度看,可以划分为官方层面的文化交流和民间层面的文化交流。官方层面的交流发生在政府之间,往往通过公共财政支出,弘扬本国或者本地的文化。比如我国派遣文艺团体出国表演,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等,都属于这一范畴。民间层面的交流则更多是自发的,是不同国家或者不同地区居民之间基于文化差异而进行的相互访问。旅游交流属于民间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与官方交流互为补充,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发展。

(三)这是一种更深入、更持久的文化交流方式。旅游业推动的文化交流不是少数精英之间的文化交流,而是国民全方位参与其中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不预设主题、不先入为主,是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平等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是客源地和旅游地居民之间的互动式交流。因此,影响面更大,也更为长久。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跨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沟通,有利于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二、旅游业对推动文化建设具有非常突出的平台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目标,如果从大文化的角度看,五个建设都属于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范畴,即属于大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但是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列的时候,文化建设一般指的是发展科技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说过,“从社会文化价值看,旅游具有非常明显的教育意义,它可以是一种社会化的因素,因为它使人亲自了解现实,可以培养人们面对现实的某种态度,它也是一种培养感情的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它有利于智力、科学、技术、艺术和文学方面的创造。” 需要说明的是,旅游业对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不是依靠国家投入来实现,而是通过市场经济,主要依托游客自身的旅游消费达到了促进文化建设的目标,国家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可以用更小的成本,产生了更大的文化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既推动了文化建设,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建设。其中,旅游业对文化建设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旅游业对于形成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作用。核心价值是一个社会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推动形成核心价值对于一个国家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中国汉武帝之后的帝制时代,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共同价值观对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价值的形成除了教育,还在于国民通过现实的工作生活中去感悟、去印证、去实践。因此需要通过更多渠道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以旅游的方式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僵化、填鸭式地灌输,而是通过柔性影响、自然渗透,春风化雨式地帮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比如,人们在游览了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名胜古迹之后,很自然地会将对大好山川的热爱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转移为对国家的热爱,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往往更为巩固和持久。再比如,游客在参加红色旅游之后,自然会对先辈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形成的向上精神动力是其他教育方式很难替代的。

(二)旅游业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突出作用。国民素质包括身体素质也包括文化素质。中国自

古就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说法。旅游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于国民的身心发展都有很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更多地参与到旅游中来,有利于其全面健康的成长。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支持年轻人开展游学活动,其看重的正是旅游业的这种突出功能。未来我国需要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对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推动文化建设。

三、旅游业对文化事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文化事业强调文化的公益性、公共性。公共文化需要政府来提供,因此这种文化基本上是免费的,或者是收费很少,带有优惠性质的。文化事业虽然强调政府投入,但文化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可以分享文化建设的成果,进而实现文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只要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式都可以采纳。这也意味着,发展文化事业并不等于要完全排除市场的内容。如果通过市场机制的方式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样也应该将其充分的运用。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发展文化事业中主要提到四大任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而旅游业对这四个方面的文化事业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旅游业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属于公共财政投入的内容。既然是公共财政投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越多,其文化投入产出的效率就越高。国家规定,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要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一般而言,公共文化设施其享受的主体往往是设施所在地的居民。通过旅游业,可以引导更多外来游客享受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有利于提高文化效益。

(二)旅游业是一种独特的现代传播渠道。现代传播体系的建设对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一般的观点,传统媒体包括第一媒体报纸刊物、第二媒体广播,第三媒体电视,现代媒体包括第四媒体互联网和以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博客、桌面视窗等为代表的第五媒体。从传播的角度看,媒体即信息传播的平台,其中,信息的覆盖面、信息被接受的程度、信息传播的速度都是衡量媒体传播效率的重要标准。旅游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很大程度扮演了信息传播媒体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旅游可以被视同为“第六媒体”。与其他五种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旅游传播信息的速度虽然相对较慢,但是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却很大,此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传播还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游客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感知和消化信息。同时,旅游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它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主动选择,具有很鲜明的互动式的信息传播特点,不像其他媒体只是由一方被动接受信息。目前,社会普遍忽略了旅游在现代传播体系中扮演的独特角色,未来需要对此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三)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对于旅游业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

社会上存在不少的争议。特别是一些地区在盲目开发旅游业中对传统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后,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甚至把旅游业作为破坏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分析这种情况需要对几个问题做出回答。

其一,发展旅游业是否必然会破坏传统文化。虽然一些不科学的旅游业发展行为确实对传统文化造成了破坏,但其实对传统文化冲击最大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较之工业化与城市化同传统文化的相互对立,传统文化与旅游业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冲突。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重要的依托对象,破坏传统文化其实就是破坏旅游业自身,因此旅游业从发展本身而言,必然要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发展中重要的内容。此外,差异化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各个地方只有更多地保留传统的多元文化、异质文化,旅游业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具有保护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

其二,发展旅游业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机制是什么。与依靠国家投入进行保护和传承不同,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利益机制而实现的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旅游业将利益机制传导给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通过经济动力促使其对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将其封闭起来的静态保护,而是以文化交流、互动的方式实现的动态保护,这种保护是基于发展视角的保护,其实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保护。比如山西的平遥古城,在旅游业没有发展起来之前,一直被视作当地政府的一个包袱,急欲将其拆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才意识到平遥古城是一个绝佳的旅游资源,因而自觉地强化了保护古城的动力。再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敏文在研究侗族大歌时特别提到,“如果侗族大歌不能与时俱进,就是死路一条。侗族大歌必须从侗族村寨走进学校,走进县城、州城、省城乃至国内外各大都市。当然侗族大歌在城市化进程中,千万不要遗弃它固有的生存基础——侗族村寨。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侗族大歌也会死无葬身之地。”从旅游业的角度看,侗族大歌要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下去,除了“走出去”之外,还要“引进来”,这就是要通过旅游业形成一种良性的利益反馈机制,让留在侗族村寨的居民还可以通过向游客表演等方式来展示侗族大歌的魅力,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村寨“空心化”,使侗族大歌“走出去”之后还能实现原居地的文化发展。

其三,如何看待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破坏的现象。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因为规划、开发、经营不当对传统文化造成破坏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利益传导机制太强,同时又缺乏平衡和制约机制,因而出现旅游场所过分商业化,文化传承人为迎合游客将文化庸俗化肤浅化等行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找到旅游业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一个平衡点。一方面通过示范引导,鼓励旅游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中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加大对旅游业发展中破坏传统文化行为的处理,建立和完善纠错机制,最大限度保护好传统文化。

总之,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对待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应该肯定其正面的价值,同时避免旅游业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破坏的行为,以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对传统文化保护

和利用的积极作用。

(四)旅游业可以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要补上农村文化事业这一“短板”。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其落脚点在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这些年国家也在通过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方式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但除此之外,还有必要关注旅游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这一点在许多乡村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地方有较明显的体现。比如,一些乡村旅游经营户通过接待城市游客,就不同程度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意识。

四、旅游业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

分析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首先需要对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做出区别。旅游业是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提供物品和服务的一组产业集合;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集合。虽然二者都是一系列产业的集合,但是旅游业实际上是从消费需求角度来衡量的一个产业,文化产业则是从消费供给角度来衡量的产业。由于二者各自从需求方和供给方来衡量产业,因此彼此之间存在一些交叉。但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各自独立,并不是完全同一的产业。

从统计的角度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交叉的部分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产业的文化艺术服务类中,文艺表演服务、文物保护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博物馆等有一部分是面向游客的,对应的是旅游产业中“游”和“娱”的环节。二是在文化产业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类中,公园管理、游览景区管理、室内娱乐活动、游乐园活动等很大部分都是面向游客的,对应的也是旅游产业中“游”和“娱”的环节。三是在工艺美术品生产中,工艺美术品的制造和销售如果面向游客,对应的是旅游产业中“购”的环节,但这部分在旅游购物中所占比重并不会太高。总体来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交叉的部分并不是太多。根据2010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数据看,游购娱的比重大约占全部旅游消费的三分之一,而这其中属于文化产业的部分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大致估计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重叠交叉的部分只有10%左右。此外,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2004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05%,旅游产业的份额大于文化产业。

具体到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旅游业促进了一部分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利用,使其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从旅游业的角度看,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许多文化资源如果不借助旅游市场这个渠道,就只能是“养在深闺人不识”,不能成为可供消费的产品。比如过去许多有形文化资源,如古村、古镇等在没有发展旅游业之前仅仅是当地居民居住的场所。但是通过旅游业,这种资源很快走向市场,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经济价值。

(二)旅游业延伸了现有文化产品的销售市场,进而扩大了文化产业的规模。最典型的例子是手工艺品。在没有旅游业的时候,许多手工艺品大多是在区域内进行小规模的市场交换。比如,苗族的刺绣工艺品,主要是在集镇上进行销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游客取代当地居民,成了这些手工艺品的主要销售对象。像云南大理鹤庆的新华村,每年向游客销售银器制品带来的收入就超过1亿元。

(三)旅游业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全新的、面向游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容。这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旅游演艺的崛起。近年来,许多直接针对旅游市场开发的演艺项目都取得了成功。比如,早期依托阳朔山水推出的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至今还受到大量游客的追捧。而像张家界的“天门狐仙”、承德的“康熙大典”等也是从丰富外地游客夜间活动出发开发的新型文艺演出。这些演出增加旅游消费的同时,实际上也成了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四)旅游业促进了一些文化事业单位转化为文化产业经营实体,为文化事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新的路径。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是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体制机制的首要任务。其中特别提出了“推动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能力。”事业转换为产业,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市场越大,其转换也越容易。对许多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来说,面向市场的方式一种是在本地演出,一种是去外地演出。但是除了少数优秀节目有较大的外出演出市场外,多数演出主要还是要立足本地演出。但是本地演出最容易面临的就是当地居民消费能力不足问题,这在一些中小城市更加明显,因此这就很大程度需要借助外地游客的消费才能保证其足够的市场容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将旅游业发展与地方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更好结合起来,对于这些文艺院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旅游业扩大独特作用思考

扩大内需,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引导、刺激并满足国内需求,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进而减少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扩大内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源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尽管这几年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对国内需求的强调却持续至今。从1998年起的连续八年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中,扩大内需都被放到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并逐渐成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方针。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更是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200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再次强调“要正确出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可见,扩大内需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199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旅游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998年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春天”。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党中央对旅游行业通过自身发展,努力扩大内需的重托。正是有了扩大内需这一柄“尚方宝剑”,全面发展国内旅游变得名正言顺,并且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内旅游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发展旅游有助于扩大内需也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各类研究中对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中的独特作用却言之甚少。

总体上看,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有满足国内需求的功能。比如农业,对应的当然是国内需求,但是在人口增长放缓,单个个体对粮食需求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多出来的粮食只能出口,对扩大内需的影响很小。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是一个基本趋势。要想扩大内需,往往只能扩大一个家庭食品支出以外的部分,因此可以说农业生产以外的多数产业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会对扩大内需产生积极作用。如果只是简单的扩大内需,旅游业的独特作用就难以充分显现。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矛盾层出不穷,这就对既有的扩大内需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旅游业能不能适应这些新的要求,从根本上也取决于旅游业对于扩大内需独特的作用。

执行扩大内需政策以来比较突出的矛盾大体上有:1、投资需求增长过快,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2、扩大内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3、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造成了低收入者无力消费,中高收入者不愿过多消费。

4、扩大内需和对外出口协调发展的问题。对于上述四个问题,专家提出了许多解决的思路和办法。而旅游业由于其固有的特征,天然地有助于这四个问题的解决。旅游业之所以能对扩大内需产生独特作用,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旅游业是一个从需求方来体现其特征的产业集合,这与绝大多数产业都不相同。具体来讲,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中的独特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体现:

1、旅游业对应的是服务类的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更为明显和直接。

扩大内需的途径,一个是消费,另一个是投资。自1998年以来,中央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增发国债,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此政策的要点在于增加政府投资。从实际的情况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虽然显著,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投资过热,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这使得我们的经济刚一起飞,就随时面临着需要“软着陆”的考验。另外,投资作用于经济发展的传导时间较长,对宏观经济的调节有可能出现滞后。更为重要的是,投资从本质上看是为了未来消费而对当前消费的一种节约,因此投资以后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还是要由消费来接盘。所以说,没有正常的最终消费,投资终究是无的放矢。10年来,中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近20个百分点。而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2000年为73%,2001年下降到48%,2003年下降到40%,2004年降至37%。目前中国内需的两方——消费趋冷,投资过热,可谓冰火两重天。针对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在200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对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扩大内需的任务而言,促进消费需求都将是重中之重。旅游需求主要是对服务的需求,服务的一个基本特点是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总体上不存在产品的积压,对经济的作用也就更为直接。在各种服务业中,像商业、运输、金融多数是为生产、销售、投资服务的,是最终产品的“中间投入品”;而旅游业和文化、体育、娱乐、餐饮、家政等则主要属于服务业中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最终产品”,其对需求的作用较之“中间投入品”更为明显。在我国服务业中,“中间产品”的发展相对较快,而“最终产品”的发展比较滞后。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旅游业对于扩大内需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2、旅游消费对资源的消耗较少,并且旅游业总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把扩大内需同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过去中国经济粗放式的发展,虽然拉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也是触目惊心。如何提高扩大内需的质量给中国经济增长提出了新的课题。扩大内需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种是高资源占用,一种是低资源消耗。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走节约资源的扩大内需之路。前一种方式虽然也可以扩大内需,但会极大地削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而且这种“爷卖崽田”的发展模式也是对子孙后代利益的极大损害。资源和环境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对资源和环境的破环就意味着对旅游业的破环,因此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自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旅游业现实的发展中,对资源破环的情况虽然存在,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体制问题。随着旅游的深入发展和体制的不断健全,这一状况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客观地说,几乎所有的发展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其他产业比较,旅游业是对环境破环相对较小的产业;在许多地方,还有不少通过发展旅游遏制资源破环的例子。比如一些山区的居民以前靠砍树维生,但发展旅游以后,游客来“看树”,他们挣到的钱远比“砍树”更多,自然就从资源的破坏者转变成为资源的保护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业总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力资源属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发展旅游业对资金的依赖相对较小,对物质的消耗也较少。所以说,发展旅游业可以把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和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3、旅游需求是多层次的需求,发展旅游有助于扩大消费面;同时旅游消费对中高端人群有很强的吸引力,旅游业能为这部分最有消费潜力的人群提供有效的消费渠道。

扩大内需一方面迫切需要高收入者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另一方面需要低收入者在收入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消费。因此,怎样给不同人群开辟新的消费渠道自然成为扩大内需这一题目的应有之议。相对于其他消费活动,旅游消费门槛很低,旅游很容易走入寻常百姓家;同时旅游也能满足先富起来的一批人高水准的消费需求。一次长途旅游可以花费成千上万,而一次城市周边的“农家乐”,连吃带玩一、二十元就可以搞定。所以说旅游活动不仅仅是高收入者的专利,同样也可以成为多数市民和一部分富裕农民能够负担得起的休闲活动。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布看,高端10%的户占总收入25%,低端10%的户占2.3%;高端30%户占总收入52%,低端30%占12%。促进高端人群的消费对扩大内需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较之耐用品,旅游是一种可重复的消费,因此有很大潜力吸引中高收入者在上面更多的花费。还需要说明的一点,大体上看,旅游活动中的财富主要是从高收入者向中低收入者转移。在一些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旅游业的这种富民作用更为明显。一部分中低收入者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了收入,最终也会促进整个社会需求的扩大。

4、旅游需求是内需和外需的有机结合。发展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没有根本的冲突。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得益于出口的大幅增长。但一个大国单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毕竟难以为继,只有依靠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一起发力,国内、国际市场平衡发展,中国经济才能够持续、快速、稳定的运行。工业制成品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出口来释放其生产能力。但是如果国际市场出现不利因素,则很难通过国内市场消化吸收生产出的产品。在目前国际贸易摩擦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协调工业制成品的内外需求难度更大。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共同增长,相互促进的可喜局面。绝大多数的旅游活动,既可以满足入境游客的需要,也符合国内游客的要求。旅游设施的完善和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对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旅游业内,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发展相得益彰,并不存在彼此替代的问题。

5、旅游需求是一种综合性的需求,涉及面宽,作用半径大,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更为广泛。

在各种消费需求中,许多产业对扩大内需的作用相对比较单一。旅游活动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组成,其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更为全面。在组成旅游业的特征产业中,旅游饭店、餐馆、各种交通里面的客运业、旅行社、娱乐业等都是直接为最终消费服务的。旅游业“一业兴”,带动“百业兴”,进而可以推动内需的成倍扩大。

6、从现实层面看,多数旅游需求是非常富于弹性的需求,只要措施得力,其需求增长的空间非常之大。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旅游需求满足的是人类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类较高层次的需要。较之生活必需品,旅游需求更富于弹性。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旅游市场的规范,都会极大地激发城乡居民的旅游热情。比如,以黄金周为代表的假日旅游,只是重新组合了居民的休假时间,旅游需求就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虽然明明知道黄金周出游会面对人山人海的局面,许多居民仍然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浩浩荡荡的旅游大军中,由此可见旅游增长的巨大潜力。如果带薪休假的制度能进一步得到落实,旅游带动的需求还将大大增加。此外,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规范,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以及旅游促销的更加有力,旅游需求都有望实现快速增长。而对于有出游能力的人而言,缺少的不是旅游的需求,缺少的是真正能满足其要求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只要能够针对市场的不同特点,进行措施得力的开发,旅游需求就能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同样也就促进了整个消费的增加。

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作用,旅游业才能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总体战略中“独树一帜”。也正因为如此,旅游业对于扩大内需的作用才应该受到更大的重视。

第三篇:对文化人类学的看法

认识社会学之根本——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根本的定义,也是我在学习文化人类学以前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全部理解。简单来说,在我看来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再大一点也可以算作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该怎么样理解这门学科、如何去剖析这门学科与社会学内在的联系、学习这门学科能够对我们的社会学学习提供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该如何学些这门学科,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真正思考过。

在上过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以及阅读过课程教材和少量的相关书籍以后,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于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有课属于自己的认识,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角度来探讨人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律,研究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课题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研究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学习文化人类学的人以及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有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考古学家通常从过去的文化出发研究物质对象,试图以此解释人类行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文化借助语言得以维持并代代相传;民族学家研究已观察到、体验到的文化,与他们想要了解其文化的那些人进行讨论。这决定了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之前认为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枯燥无味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奠定了我现在对于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全新态度。

所有文化历时而变迁,有时因为他们应付的环境已经变化了,有时由于外人的入侵,或者因为文化内部的价值已经改变了。虽然文化必须变革以调适于新的环境,但是变革中未预见到的后果对社会来说有时是灾难性的。人类是社会成立之根本,而文化亦是名族得以延续传承的之保障,将二者合而为一的文化人类学也是一门了解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更加倾向于拓展个人的视野,让其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社会学、学习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学科,这种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以及其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肯定了文化人类学的学习对于学习社会学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撇开其与社会学的联系不谈,这门学科的研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也是值得肯定的。文化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分配提供保证。它通过其成员的繁衍,为生物的延续提供保证。它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用的成人。它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以及他们与外人之间的秩序。它激发成员持续生存下去并参加持续生存所必需的各种活动。

在文化类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理解这门学科的本质。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人们的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因此,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探索和把握各种行动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即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熟知文化人类学的各个方面的特征,集合特征学习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用到的各种方法,也是学习文化人类学必须掌握的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用合适的方式去学习,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当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特别是与社会学相关的学习更是需要这种想象力。文化人类学涉及到很多文化和历史类的研究,这些研究必然会存在很多的盲点,面对这样的盲点,在合理的前提之下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必然能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任何学科的时候,丰富的想象力必然能让学者本身的思想更加的丰满,发现这门学习的志趣之所在,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第四篇:浅谈我对文明月的思考

2010文明建设月总结

--浅谈我对文明月的思考

刘跃旻

“文明月”对于我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因为在大学中,举办文明月的活动俨然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了。每年的四五月份,各个院系各个部门就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划起来,各种宣传的媒介也遍及学校各处。于是大家都知道,文明月来了。我们都经历过文明月的洗礼,我们也曾经都是文明月建设大军中普通一员,回过头来想一想,文明月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恐怕很少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在大家的印象中,文明月无非就是各个团体活动的密集轰炸,和上级部门的频繁检查的时间载体。时间一到,那些换汤不换药的活动就迅速粉墨登场,大家整天活在了预防领导下来检查的战战兢兢之中;一结束,校园里立刻又恢复往日的宁静,同学们也都放下了一直悬着的那颗心,过上了真我本色的生活。这整个一来一去的过程,就如一场戏剧的幕起与幕落,相似的情节一次又一次的上演,年复一年。

然而,理想很难照进现实,即使在建设文明的文明月里的也总存在着些不文明的污点,而且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就拿今年的文明月来说吧,今年的主题是“文明修身,尊师重教”,各个部门宣传的力度着实不小,打着这个主题的海报充斥了校园的各个角落,一个个比赛、晚会也都如火如荼地搞起来了。但是,如果你稍微认真的观察一下,却会发现和这个主题严重背离的现象随处可见:说脏话的仍然肆无忌惮地说着;能够静下心来去读几本好书的同学寥若晨星;见到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视若无睹,连最简单的问好都是奢侈的行动;课堂上的景象依旧惨不忍睹,旷课的旷课,迟到的迟到,玩手机的玩手机,睡觉的睡觉,老师的尊严何在?教育的尊严何在?我很难接受,上面的这些现象是出自于文明月的时间国度。同时,我也开始怀疑,这样的文明建设月有何意义?我们的文明难道就体现在可以集合很多人的力量办几场晚会?再者可以在恰当的时刻把宿舍收拾得干干净净?最后可以把这些看似文明的事情写进材料?答案是肯定的:绝不是!

那么这就不得不让我思考了,到底什么才是文明,怎样才算文明呢?我觉得,文明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素质,以及这种素质在人们行为上的外在表现,这种文明不需要通过什么华丽的形式才能将之展示出来,它是人们在最普通最放松的时刻呈现出来的一种可贵的品质。文明不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可以建设出来的,而是要靠我们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去培养、去积淀,它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一种涵养。最最重要的一点是,真正的文明最终体现在每个单独的个体身上,只有每个人的素质都提高了,一个学校,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才算在文明的大道上有了进步。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对学子们说,我们大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美的人格。我想这是对一个文明的大学生的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当今很多高校的文明月建设模式来说是发人深省的。总理还说,高校应该让懂教育的人来办,我的理解是,因为只有懂教育的人,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文明,才知道如何去建设文明的校园,去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

文明建设,我们所做的或许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

第五篇:关于旅游业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旅游 业现有体制下的两对不调和关系旅游业作为一门先导产业,客观上要求其治理模式和 企业 组织形式能按照市场 经济 的特有 规律 进行运作。在建立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框架中,旅游业应最先实现与国际接轨并按照国际惯例组织行业生产。但 中国 旅游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 历史 条件下,还未来得及理顺政府行政治理部分与企业的关系和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使行业缺乏应有的持续 发展 内动力。这两对关系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这个 题目 的提出,并不否认中国旅游业在一些具体措施方面已经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操纵。从宏观上看,旅游业在行业治理和行业服务的实践中已经摸索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色的行业规律,并制定了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旅游业在发展中有章可循,这对规范行业行为产生了实际效应和深远的 影响。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尽管还有些差距,但已经开始向制度化和标准化过渡,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者所认可和接受。上述两对不调和关系的形成和存在,既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更有其剪不断的现实联系。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视角来评判政府行政治理部分和旅游企业间的不协调因素。首先是政府行政治理部分不能在市场经济中找准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定位就很难弄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分尚未脱离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另一方面是治理部分受自身利益的驱使(这特别表现在对直属企业的治理上)。由于行政部分把直属企业看作是自己的经济利益源泉和传统权力范围,因而不愿把企业按照 现代 企业制度改造成相对独立的法人企业,在行使政府职权进行行业治理活动中,就不可避免地在行业治理中导致不公平待遇,直属企业和非直属企业不能等同视之,从而降低行业治理的威信。当然旅游治理部分也可找到充分的托辞来为自己开托,政府给旅游治理部分的行政开支实在难以实现行业治理和行业服务所需用度的平衡。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惰性和企业领导人的怯懦是企业改革的主要障碍。在世界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一片繁荣的景象中,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对于很多困难中的 产业 企业要好得多。企业在比较中,内部很轻易滋生一种不求上进的惰性。加之一些企业领导人不能熟悉到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对企业全面走向市场诚惶诚恐,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缺乏信心,因而不能以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胆识把企业引向市场,却甘愿接受治理部分的直接干预,哪怕是任其摆布,只要不丢官位便是。于是,在政府治理部分与企业的双向选择中居然有了一种契合,那就是维持现状。治理部分有了干预企业行为的权力,而企业也无可奈何地接受着政府的干预。迄今还有一些旅游企业的性质是事业单位,而这些企业则乐不思改。企业改革从本质上说应是企业自身的要求。当一位真正的企业家熟悉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内部运作机制以适应市场的客观要求时,他便会不失时机地改变现有企业模式。但由于中国具有远见灼识企业家的匮乏,企业领导人不是向企业负责而是向主管部分负责,旅游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便很难理顺,企业的组织形式不能创造一种机制保证企业的行为规范,结果经常是“后院起火”。中国旅游业的现有体制是产生两对不调和关系的根本原因,而两对关系的存在又维护了现有体制的稳定。只有打破这种僵局,中国旅游业方能注进活力,在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中求得生机。政府治理部分应以建立大旅游市场的战略眼光率先迈出第一步。但在改革的呼声中,事实恰恰相反,我们更多地是单纯谈论企业的改革,却并未把治理模式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

二、旅游业治理模式的改革1.旅***业治理的本质。纵观世界各国旅游业治理模式,无论其治理部分作为政府的独立部分存在还是隶属于商务部、交通 部、文化部、经济部,其治理模式主要有三:一是旅游治理部分作为政府行政权力机构,代表政府行使治理权力,如美国商务部旅行游览治理局、加拿大政府旅游局、法国政府旅游局、英国政府旅游局、瑞士国家旅游局、泰国政府旅游部等。二是旅游治理部分以半民间半官方的协会形式出现,但实质上行使了一部分政府职权。如香港旅游协会便是典型例证。三是公司治理模式,即全国旅游总公司按企业团体的治理方式对旅游企业实施垂直治理,如韩国旅游总公司。无论三类治理模式在治理 方法 上如何变化,但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通过各类治理手段来贯彻行业意志,规范行业行为,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下载旅游业对文化作用的思考(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业对文化作用的思考(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文化站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能动性的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文化站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能动性的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力量,采取多项措施合力推进。笔者认为,文化是“软实力”建设和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

    梅州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梅州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梅州是千年古城,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金柚之乡”称誉。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是中......

    疫情旅游业发展思考讲话

    疫情旅游业发展思考讲话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相聚在美丽的X湖畔,共同参加X省风景名胜区协会理事会议。今天的会议主题是“疫后重启,走进春天,对风景......

    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思考

    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思考 如今都市里的人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 ,人们希望从丰裕的物质生活中挣扎出来,在奔波忙碌的工作之余,走出繁华喧嚣的都市,寻找一片尉蓝的天空......

    陕西旅游业的思考[大全五篇]

    论旅游文化内涵的创新宁陕县地税局----赵燕从旅游业在市场上运作角度来说,第一个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这是最低层次的也是普遍的竞争方式;进一步上升到质量竞争;达到最高层是文......

    关于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5篇)

    关于婺源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汪汉新(作者系婺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婺源是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多年来如同一颗久居深山中的绿色明珠,一直不为外人所知。近年来,随着“中国最美乡村”......

    关于**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思考

    关于**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思考从十一五开始到2020年,我市要举全市之力实现市委市府提出的把**建设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奋斗目标。我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过近20年的......

    关于**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思考

    关于**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思考从十一五开始到2020年,我市要举全市之力实现市委市府提出的把**建设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奋斗目标。我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过近2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