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学习心得体会(共五篇)

时间:2019-05-12 13:2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跨文化交际》学习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跨文化交际》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篇:《跨文化交际》学习心得体会

《跨文化交际》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历史在漫漫长河中流动,不断地侵蚀了广袤大地,大浪淘沙,曾经的三大文明古国皆已随风而逝,只有古老的中国依然屹立于东方大地,史书上记载的奇人异事,都是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认为,人们在漫漫长路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无限智慧和优秀文化。《跨文化交际课程》向我们介绍宗教、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不同文化方面的中西差异,不断引领我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我喜欢在课程上思考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及文化现象。对这样的两种文化差异如何取舍,我们可以以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为指针来参考:“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我喜欢中国的历史,更喜欢现在人们对文化的痴迷以及古代人们对文化细致入微的演绎。但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不同于其他国家,中华文化注重解决人的内心以及人与外界的各种关系,是蕴含着许多值得当代人汲取的智慧,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其他不同道路的文化。

我觉得,要先了解与借鉴一种文化,不仅仅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借鉴其内在灵魂,这是我一直以来所认同的观点,我们可以先对不同于我们的事物进行了解,可以先从宗教、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各个方面来按图索骥,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

第一,我想谈谈我学习宗教文化的心得体会。宗教,老师向我们介绍时说,是人类社会的社会现象,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从自然现象、自然物和祖先的崇拜发展到神的崇拜;自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发展到世界宗教。课上,老师介绍到,宗教类型可分为原始宗教、国家宗教、民间宗教、世界宗教。其实,人类只有进入原始公社制度的一定阶段才开始出现宗教,而它相信在现实世界以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

我仍然记得,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表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

但对于“超人间的力量形式”,我们普遍识之的电视剧《西游记》主要讲了佛教的一些故事给了我们对于佛教的初步认识,让我们觉得世上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的神秘境界和力量。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主要教义的思想基本包含佛家思想。

我觉得佛家的思想还是非常高深莫测的,但却有时候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比如,课上讲过的苦谛,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是苦,受苦的原因是业惑,所以佛家摒弃七情六欲,灭去欲望,得以超凡脱俗。所以教规中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更有“不听歌舞、不睡高床、不着彩衣、不着财、过午不食”来获得六根清净。佛家通过法事功课、早晚课诵、供佛绕佛来剃度修行,內练自己的身心。因此,佛家过得很是轻松无虑:靠左行、忌中行,仪表整洁,安静不闹„„诸多规矩让佛家修行得当。在佛陀示寂后,弟子们将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结集成一部全书叫做三藏经,更是将修行集大成了。

基督教,起源于巴基斯坦,是一种信仰神和天国的宗教,在人类发展史中,基督教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尤甚,世界各地也遍布为数众多的教堂。

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是其宗教信仰的最高权威。基督教的“魅力”,使它在全世界拥有21.4亿信徒,信徒间互称作“教友、兄弟姐妹”。对于“因信称义”,基督教徒说:“这是上帝的工作,将人的荣耀置于尘土,并为人做成他自己无力去做的事”。

“将人的荣耀置于尘土”——基督的荣耀才能置基督教徒的荣耀于尘土中。这个可能是基督教的“魅力”所在。才使得它信徒众多吧。信徒们每周至少礼拜一次,祈祷、告解,忌讳用上帝名义开玩笑,更不喜欢13这个数字,以及十字架。

圣经上那些基督教徒总是说,上帝爱世人。基督教徒在这种反映中,用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幻化出上帝这一个伟大形象,坚持他们的信仰。世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大半生都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他在晚年时,却写下了一段肺腑之言:“自从我相信了耶稣,整个人生都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生与死不再是罪恶,我不再感到绝望和悲哀,反而尝到一种喜乐,是连死亡也不能夺去的。”这可能就是基督教广泛传播并拥有如此之大信仰者数量的独特魄力。

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创立,信徒人数也达14亿之多,遍布57个国家,《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标志是新月,而绿色是它的吉祥神圣之色。

我翻阅史事,在公元1258年阿拉伯帝国被蒙古军队灭亡,伊斯兰文明却并没有因此而毁于一旦,反倒星火燎原继续弥漫,直到18世纪才停住脚步。

有人说,是因为信仰。

在伊斯兰教,信徒称“穆斯林”,他们对伊斯兰教有特别的信仰,更是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这五功,以及禁忌更是众多,从他们忌食猪、驴、狗等动物,妇女戴盖头,男子戴礼拜帽,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其实伊斯兰文明的世界性品格,正在“伊斯兰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真主固有的“至仁至慈”,所以,伊斯兰成为世界性文明,不是没有原因的。

然后,我想谈谈学习道教文化知识后的感想,它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家,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尊道贵德作为道教最高信仰,“道”是万物之母,长生不老、内养外养,都是它的教义。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所以我认为道教还是比较现实的教派,在中国,立足大地,修身养性,奉老子为教祖,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引导人们向善。

第二,我想谈谈我学习建筑文化的心得体会。

我记得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建筑、每个事物都被人们渲染着一段传奇故事,任何东西在名胜古迹建筑上都有一段历史。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等„„从半地穴建筑到摩天大楼,从南方园林到北方宏伟宫殿。老师在课上讲到,中国的建筑无不表现其内向性、融合性,这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人文意蕴。

我们现居住在北京,我想用北京故宫这一恢弘大气的建筑来谈谈我的建筑文化心得体会。

我一直没去故宫,我觉得在北京,这个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城市,拥有紫禁城这个可以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文物的宝贵之地,绝对不可以走马观花地进行游览。我注意到纪录片《故宫100》一开始有故宫各种地方、各种建筑的名字,如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奉先殿、孝道等,在故宫上空,汇集于密密麻麻的一圈,再来讲述一百座建筑的命运,呈现故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很感兴趣,故宫里体现的古人细化的想法,融入了极其多的中华文化。特别是太和殿及其神兽,更感兴趣的是关于太和殿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仔细观察过太和殿和其它宫殿的人,就会寻出古建筑里边的学问,能够找出“五脊六兽”的标准答案。从古建筑的规制里,你会发现,这里边体现着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

故宫建造最让我惊奇的是,它不用一根钉子,全是木架结构及对木架结构的反复敲打,慢慢建成的,故宫建造使用了榫卯。榫卯,这中国建筑的小小的物体,在文化中体现出中国的智慧。

我认为,中国建筑既有延续了两千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西方建筑文化我想分为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巴洛克四种建筑风格来讲。古希腊建筑在于“和谐、完美、崇高” 陶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式柱式,令古希腊建筑留下了独特且不朽的丰姿。其所崇尚的人体美使希腊建筑无论从比例还是外形上都产生了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建筑上的浮雕更是令建筑物生机勃勃,充满了艺术感。古罗马建筑,简直是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承载了古希腊文明中的建筑风格,凸显地中海地区特色,同时又是古希腊建筑的一种发展,它以圆为主,代表有大斗兽场、潘泰翁神庙。哥特式建筑在于“空灵、纤瘦、高耸”,正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那段名言:‚这座可敬的历史性建筑的每一个侧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仅是我国历史的一页,而且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它不仅‚写出了人类的世界通史‛,而且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制造的交响诗。哥特式建筑独树一帜。巴洛克建筑,一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与权势。新的建筑风格尤其体现出新宗教教派的时代背景。殊形诡状及各种元素胡乱结合就是它最大的特点。

总之,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差异、黄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等等原因,使得中西方建筑文化一直存在差异。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西方传统建筑设计中蕴涵了环境观念、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先人的理想追求。

第三,我想谈谈我学习饮食文化的心得体会。

在中国及世界的许多国家,吃是一种文化。一般一日三餐,分吃早饭、午饭和晚饭,发展到现在,在许多大中城市,许多人形成了吃夜宵的习惯。

即使是这么简单的事,却又有千变万化的不同。我记得有老师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中国人吃饭习惯用筷子?我说,用刀叉的话,不方便吃饭啊。

看似简单的吃饭工具,都是中西文化深入我们生活的差异体现。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中国饮食文化从商周青铜器开始,摒弃茹毛饮血,到火的发现,再到使用炊具,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也就分为各种流派。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共享称为“八大菜系”。“素食、荤食风味”是它们的原料性质,“普通风味、保健医疗风味”又是它独特的功用划分。

我曾经在广东生活过三年,对它的饮食文化有过了解,在此我想谈谈我对广东饮食文化的欣赏、心得与体会。广东,简称“粤”,粤菜不仅“取百家之长,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同时,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所以我一直认为,广东的汤很好喝。而课上讲到脆皮乳猪、三蛇龙虎会这两道菜,我就想到一个笑话,说“广东人能吃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种珍禽异兽几乎都能上席”,粤菜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我翻阅历史,在1965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其介绍的就有5457种之多。不得不说,靠海为生,联系大陆的广东省,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气氛,是一种渲染,是一种和谐,是一种民俗。

当然,对于另一个半球,也不断衍生特殊饮食文化。从工业革命我们就知道,西方人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高准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西方人认为,饮食仅是生存的手段,用以果腹充饥而已,只不过它采用了一种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方式。面包、汉堡、热狗、牛排、炸鸡等等使西餐在用料上受到极大的局限,但是在有些方面,西餐还是有其精湛的饮食制作技艺,在制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也重视美食与美名、美食与美器、美食与美境的配合。众多的饮食品种,著名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可比性较强,著名饮品有葡萄酒、咖啡、红茶。西方用餐,人们一是讲究吃饱,二是享受用餐的情趣和氛围。为在初次吃西餐时举止更加娴熟,熟悉一下西餐礼仪是非常必要的。其实我觉得,在中国来说,我们最能接触并记住的是“左叉右刀”这一简单话语,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

第四,我想谈谈我学习服饰文化的心得体会。

很多同学现今醉心于逛淘宝、京东等网店,来浏览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中,服饰占了很大比重,我想可能是现在人们追求多元化发展,追求个体间差异最大化,更倾向于自己的独特性。服饰,这一个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在中国,千年前的蚕丝、棉纺,到隋唐逐渐开放发展,直至现今服饰的多种多样,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我想,对于中国服饰,习近平夫妇代表性极大。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曾经身着中式服装,出席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举行的盛大国宴。当“白领结”盛装遇上中式服装,欧洲王室最高规格礼遇碰上中华文化风采,碰撞出夺目火花。两国元首深入交谈、亲切交流,历时达四个小时。在彭丽媛作为第一夫人的几次出访当中,其着装都颇具中国风,整体来看其实她还是比较西化的,就是大体来看她是西化的,但是她一些细节的元素,比如领子,还有绣花的元素还是中式的,这样它是一种结合,既有中国的特点,又是很开放的。

服装与文化紧密相连,第一夫人的服装搭配也是在展示中华文化。在比较大型的、隆重的活动和仪式中,国家领导人穿有本国特色的服装,相比西装更能体现中国风范,“中国梦”的含义包括复兴中国文化,中式服装背后有很强的文化背景,能让大家在穿衣的同时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熏袭。

无论哪个时代,服饰文化总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贯穿历史。提起西方的服饰文化,这里,我不得不提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她也许不是世界上穿衣最考究的女人,但是在为她效劳的设计师们看来,她绝对是最难伺候的一位顾客。每当她出国访问需要定制新衣,设计师都必须在兼顾目的地的气候、文化习俗的前提之下,制作出得体而又鲜亮的衣服,确保她在人山人海中仍能保持醒目。

西方服饰是西方文明与文化的一个载体,从古埃及造型简洁、饰品奢华,中世纪拜占庭服饰中宗教意识浓厚,到近代西方性别极端分化,服装多彩多样。西方服饰中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不仅仅是立体裁剪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

中国历史辉煌、源远流长,而当西方引领潮流,我们对待服饰文化更是要发扬传统、加强融合、提高自我。

第五,我想谈谈我学习礼仪文化的心得体会。

我想借用《左传》中一句话,“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说明礼法礼制,可以治理国家,使社稷安定,使人民有序,对子孙后代有利。

在中国,以“礼”服人我们常常使用礼貌用语,即使是小孩刚咿呀学语,或是学习一门外国语,大多以礼貌用语开头进行学习。中国推崇“和为贵”,意思是,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孔子认为,过去的明君圣王,在调正人和人关系中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能使人们之间能够根据礼的要求,作到和谐。

新闻上报道过,孔子礼仪文化学校是山东省唯一一所将儒家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相融合的学校,坐落于礼仪之邦、孔孟之乡的山东济宁。这所学校意在于弘扬中国优秀的儒家文化,让人们时刻感受到“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新”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这样的学习之地创建,正利于中国礼仪文化不断地发展前行。我读过《孝经》,里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大概意思是,曾子曾经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用来教导天下之人的理论和德行,人们就能和睦相处,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礼仪的核心在于尊重,懂礼仪更是一个人内心的外在清晰表现!

相比中国,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在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他们更加忌讳问隐私,他们追求效率、重视小费,女士优先更显得独有的绅士风度。“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这样认为,按照西方的礼仪,双方在面对面交流时,总该用眼睛直视着对方的眼睛才好。

我从电影《喜宴》,看出西方道德礼仪文化的差异。在西方国家中,称呼都比较概括,包含着中国的许多称呼。比如在电影中,赛蒙称高伟的父亲为先生,而在我国口语中的“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这是对教师最为久远的称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先生成为尊称,而在西方国家却称为“uncle”。这反映出中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特征与价值观,其中包括对于家庭的孝道、礼仪道德等方面与西方人们的个人主义与家庭观。

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差异,造成了不同文化的差距,西方国家的个体相对于东方人来说相对地自由。因此,在道德礼仪上不如东方人的保守与繁冗。

最后,我们学习完了《跨文化交际课程》。我记得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么,忘记民族文化,忘记一个民族的精神,这难道不算是背叛吗?我心想,如果作为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都不愿接触外来优秀文化,那是有多么不幸!

那么身在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明白,铭记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不忘过去,引领未来。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历史和文化是其他一切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历史大浪淘沙,汇聚了多少文化名人,如孔子、屈原、李白、陆游、成吉思汗、毛泽东„„而他们留给我们的,便是中华民族在漫漫长路上创造的一部辉煌文化史,我们应该庆幸,先人们为我们留下这样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们也不能忘记,当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中华文化赞不绝口时,难以言表的民族自豪感怎能不油然而生!

第二篇:学习跨文化交际感想

学习跨文化交际感想

因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观上的不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交流障碍,如何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很好地克服这些障碍,形成更具质量的积极交流,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随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手段愈加多样化,这些不同的手段带来的影响和质量也各自不一。电影作为世界范围内广被认同的一种优质的跨文化交流方式,承担着重要的沟通责任与使用,不同类型电影中蕴含的多样化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现象,能够直观的对文化接收者产生影响,但是在这个发挥影响的过程中,必然会因为社会背景、文化观等的不同产生文化冲突,电影《刮痧》毫无疑问就是如此。《刮痧》影片中很好的集中展现了跨文化交际的一些冲突,这种冲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刮痧”现象与西方文化取向的矛盾集中展现,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东方元素,很好地传扬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但是无可否认,也集中展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

跨文化的交际冲突主要集中在文化交流中,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由此引发了众多文化交际冲突的问题。《刮痧》这个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就是处在这个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的时期,背景定位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故事,正巧是全球文化浪潮兴起的一个时代,在即将跨入千禧年的新时期,在文化交流方面展现了巨大的生命力,不同文化之间互相的融合和多元发展趋势极为明显,文化迁徙现象也愈加普遍,《刮痧》这部电影正是顺应时代浪潮将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和阐释的典型案例。《刮痧》电影中所反映的众多中西方文化交际冲突都代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典型现象,下面我们针对这些现象简要分析。.对“刮痧”理解的冲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刮痧是自然疗法之一,它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从中医医理的角度来看,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是同样一种行为,在电影中的美国却引发了巨大的误会,并由此引发了众多灾难与矛盾。影片中,无论大同如何向陪审团和美国医学专家解释刮痧的效果,都不被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遭遇到了阻碍。影片中有个非常特殊的场景,法官要求大同找个专家使用英语来解释中国的刮痧,但是美国的医学专业课程方面并没有相关的知识,由此刮痧被认定是不科学的,大同被冠以虐待儿童的罪名并且无法洗清,这种情况不仅仅代表着中西医之间的药理学差异,同时也是其背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价值的冲突与差异。

2.情感与法律的冲突

电影在情感取向方面,更适合东方人的价值取向,影片中大同对父亲对儿子的爱,祖父对孙子的爱,这些强烈的情感碰撞很容易打动人心,尤其是大同在没有任何犹豫的情况下承担了父亲对孙子刮痧并引发官司争端的这种举动,十分打动人心。在父亲回国之前,大同即使触犯法律也要将自己的儿子带出来去送爷爷,甚至在圣诞夜前夕爬山九层楼高的管道回归家庭,都是为了爱。这种东方人高度重视家庭之爱的爱可以说是打动了无数观众。但是这些行为在美国的法律中,每一个都充满争议,在美国,法律的力量遍及每一个角落,任何有争议的事情都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相比情感,他们更加信奉律法的力量。正是因为法律,大同被迫和自己的儿子分离,虽然从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是从法律角度却是可取的,这正是东西方文化中非常迥异的一个地方。从情感和法律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这种结果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很难说哪一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只能说在文化方面,二者确实存在差异和冲突。

在影片中,大同的儿子与老板的儿子互相打架之后,对于两个孩子教育显示出了东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别。大同采取的方式是打,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教育的一种形式,但是美国老板则认为这种行为过于粗暴,不可理喻,令人难以忍受,二者在这种观点上的差异也是导致大同被判虐待儿童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国家崇尚的民主和自由不仅仅体现在国家、种族和社会各阶层,在家庭生活中也体现得较为明显,西方家庭的儿童在教育时会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在东方,儿童则会更多地依附于家庭的伦理道德和观念,在处理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别,这种东西方不同的教育文化也会加剧冲突的 原因之一。

从《刮痧》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但是在这种冲突背后,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大潮流趋势———沟通与融合。经济上和政治上全球化加剧了文化上的全球化,世界各地之间的文化关系变得复杂,并且民族化、地域化等特色交流质量和频率都提升,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得到拓展,可以说,国际未来文化发展的环境是和谐而健康的。在对待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要摈弃狭隘的民族文化主义和霸权主义等不良影响,让跨文化交际变得更加成功。

第三篇:跨文化交际

中西日常生活的差异

1、跨文化交际概念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2、中西服饰差异

中西服饰受其各自不同哲学和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儒家思想和大陆文明使中国服饰呈现出繁冗,宽博的特征。它不注重外表的装饰,以宽松的衣服遮掩身体的曲线,在思想上追求人格的完美,以“谦谦君子”的风范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西方属于海洋文明,强调主观与客观的分离,理性看待服饰,主张释放个性,利用各种剪裁,色彩搭配等手段来完美身体曲线。

说起东方服饰文化,人们一定会想起雍荣华贵的唐装,含蓄隽永的旗袍,而对于西方服饰文化我们却知之甚少,能想到的除了近代的西装,便是中世纪欧洲隆重华丽的贵族服饰。其实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并不如此简单,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渗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服饰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1)图案

中西服饰在对图案的选择上也呈现五花八门之势。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从古到今,从高贵绸缎到民间印花布,吉祥图样运用极为广泛。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等图样,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而且抒发着“龙的传人”的情感;象鹤鹿同春、喜鹊登梅、凤穿牡丹等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希望。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放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旋涡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院花草放样。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利用几何绪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等。

随着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服饰文化融合趋势也空前加强。中国服装界正在努力同世界接轨,走一条时尚加民族特色道路,在传统服饰设计中融入西方时尚元素,同时中国元素正在影响着国际时装界的发展。我们在探讨中西服饰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性。关键在于找到这个点,找到民族文化和大同文化切入的融合点。

(2)外形

在外形特征上来讲,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和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手法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清代服装相对来说比较肥大,袖口、下摆都有向外扩张之势。然而,清代妇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几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脚面的旗袍,使旗人比历代妇女都显得修长。服装外形的修长感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身材之弥补,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在比例上达到完美、和谐。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

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等,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西洋服装的外型特点与西方人热情奔放的气质,起伏明显的脸部轮廓以及比东方人高大挺拔的体型相适应。

(3)色彩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好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封建集权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它们被称为正色,其它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也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

而在西方,在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白色代表纯洁、正直,紫色象征高贵。中世纪时奇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的欢迎。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

4、中西饮食习惯差异

(1)“讲排场”VS“简单、随意”

中国有句古话,“持家要俭,待客要丰。”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讲究排场,重视饭菜的质量和数量。菜肴越丰富、越珍贵,就越能体现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且饭菜一般要大大超过主人和客人所能消耗的量,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比如清朝出现的“满汉全席”.菜至少108种,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要分三天方可吃

“十六会签”是台州传统的高档筵席,由冷盘16碟、热菜l6碗、茶点l6种组成,山珍海味,成辣酸甜齐备,蔚为大观。而在西方.人们将吃饭看成是聚会和交流的机会,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也是获得信息的场所。吃的东西固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需要摆阔气、讲排场。因此,西方的宴会并不重吃,而重宴会形式的自由化、多样化;主人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气氛,让客人们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因此.西方人举行Pot—luck,即在聚餐会上每人都带一样菜,让大家共享。或者是开Pany,在聚会上,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甚至在胡锦涛主席2006年4月访美抵达西雅图接受比尔·盖茨家宴时,这位全球首富、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提供的晚餐也不过是精选的三道菜:前菜是烟熏珍珠鸡沙拉.主菜是华盛顿州产黄洋葱配制的牛排或阿拉斯加大比目鱼配大虾(任选其一),最后是甜品牛油杏仁大蛋糕。全球首富接待大国元首,竞只上三道菜,或许很多人认为盖茨太小气,而这正是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国宴不超过四道菜,盖茨上三道菜已经算是盛情款待了.而中国宴席,动辄山珍海味、名酒名烟,一年吃掉2000亿,“吃文化”极尽奢华浪费。

(2)“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

在中国.“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强调突出一个“合”字。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群箸齐下,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场景好不热闹,最后结帐也是争相付钱。而在西方,受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帐。

(3)餐具的差异:“筷子”VS“刀叉”

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形成了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的性格特征。中西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也造成各自在饮食特别是餐具使用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而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而西方人使用刀叉时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

(4)出席时间的差异:“迟到”VS“准时”

人类时间观念大致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是单一性时间(Monochronic—time),要求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H程安排.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注意严格遵守约会时间,不能失约这种模式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时间模式.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一般不超过lO分钟;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另一种是亚非拉地区普遍使用的模式,多样化时问(Polychronic—time)模式,持该观念的人没有安排fj程的习惯,该干什么的时候没有按时去干;不注意遵守时间,不重视预约。对于“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有时主人甚至故意将宴会时间定得“早”一些.以便为客人们的“迟到”提供更加充裕的时间。

(5)座位安排的差异

座位安排方面,主要有两个差异:其一是“南北”Vs“左右”。中国人认为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最尊重的位置是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称为上席、首座等。西方人在安排座位时将主宾席放在主人的右侧,形成了餐桌座位以右为上、左为下的规矩。其二是“男尊女卑”vs“女士优先、男女平等”。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许多地区有“女人不上席”的习俗,即使上席.女性所坐位置一般也不显著。而西方人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作为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在宴席上,男女宾客必须交叉而坐,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其实这也是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圣母玛利亚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而产生的尊敬世间妇女的社会风尚。

9、中西家庭观念差异

“父为子纲”是中国家庭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子女必须服从父母长辈,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不孝”。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发展到当今社会,父母又成了孩子的庇护神、债务人,父母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使得中国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大多数孩子从一出生就很少离开过父母。

通常,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与父母同居一室一床,母亲外出或走亲访友总要带着孩子,长期如此的母子间的亲密使孩子在感情上依赖母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存能力低下,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较远,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开,单独有自己的房间,父母走亲访友或购物时,通常用婴儿车推着孩子;父母鼓励孩子自己走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吃饭;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托付给保姆,培养孩子从小不依赖父母。

父母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独立是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同时父母又是孩子的朋友,父母同孩子相处关系融洽,孩子成年后不再依赖父母生活,即使是上学也靠自己打工挣钱完成学业,否则,会被视为丢人的事。中国人辛苦了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父母省吃俭用,一辈子积蓄买一套房子,该享天伦之乐了,自己也已走到生命的尽头。房子成为留给子女的遗产。祖祖辈辈,世代如此。

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无处不有,除上述外,还表现在诸多方面,如饮食习惯、家庭生活习惯、教育观、人生价值观等等。著名外语教育家王佐良先生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由于社会历史和发展背景不同,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还要适当引入一些中西文化对比的讨论,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堂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之中,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

Ppt加点图片

第四篇:跨文化交际心得体会

跨文化交际心得体会

学了一段时间的跨文化交际,可是你如果问我:翻译是什么?我真的还不能给其极其准确的定义。不过还好,最起码我不会像以前一样,随便而简单地给其定义:翻译嘛,简单嘛,不就是用一种语言把令一种语言表示出来嘛。

在这一段时间的课堂上,自己并不是一无所获。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上,自己有了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以前的我总以为翻译是很容易的,只要自己积累了足够的单词,要翻译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当我们说出来的时候,却变得错误百出,面目全非。翻译并不是将别人的东西简简单单的传达出来,他需要的是你将别人的东西忠实于原文,不仅是将别人的东西简简单单的发出来。更多的是讲究得体,准确,自己不能将别人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例如:I am the one wearing pants in the house.You can not say that at home I wear my trousers.If you do so, it is a joke.You are not humorous but foolish.It means that I am in charge.我相信错误我们都会犯,这是避免不了的。可是有些错误我们不能犯,有时候也许会因为我们一个简简单单的错误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翻译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要做好翻译,我们还得了解很多的东西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只知道一点英语和汉语。它需要我们见多识广,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你要成为一名好的翻译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点也不夸张。

对于词语文化涵义,我们知道,不同民族之间总存在着词语的对应关系,这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条件。但对应并不等于对等,即使表达的语言概念意义相同,但由于文化的不同往往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意义,如“朋友”不能等同“friend”,它的文化含义包含交友的原则和价值观念等特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加强汉语和外语的对比研究,扩大词语的研究范围,克服绝对化。如英语He is cool.一句中的cool一词,我们常把它理解为很冷淡、不热情,但对英美人而言,它却是指人镇静、冷静,做事有条不紊,而它的另一含义是“新潮”,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个词“酷”,其实就是英语单词cool的译音。词语的文化内涵大体有以下四种情况:(1)在本族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小于在外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如ambition,雄心,野心;(2)在本族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大于外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如uncle等亲属关系泛化;(3)在本族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有时大于有时小于外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如free-dom,virtue;(4)在本族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此有彼无,如单位,coffee break。人们常用breakfast,lunch,supper来对应汉语中的早、中、晚餐。但餐名的应用主要取决于讲话人来自哪个英语国家,或者这个国家的哪个地区。午餐被称为lunch,但在英国英语中(尤其在英国北部),如果午餐是一天中的主餐,也可叫dinner。dinner与supper都表示晚餐,但在正式的用餐场合常用dinner,而sup-per远不及dinner正式,它通常是指在家里用的晚餐。在英国,What time do the kids have theirtea?表示“孩子什么时候用晚餐”,因为在英国,人们常喝下午茶,并吃一些点心食品,这种便餐被称为tea,而tea也可指傍晚的主餐。

对于思维方式,一般来说,人们对母语的依赖较大,尤其是在单一的语言环境中,往往形成对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优先权,不自觉地应用这种思维去接触异国文化,很容易对其产生偏见或抵触。因此,应注意汉英句子结构的对比分析,从中找出汉语句子结构的特点及表达话语最有效的思维方式,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如,在讲解There be句型结构时,用中文思维去理解这种结构,“在某处有某种东西”,例如:“教室里有一个学生。”中文是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思维方式;“There is a su-dent in our class.”英文却用了先局部后整体的思维方式。语言单位的排列要受许多条件的限制,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意义上的限制,如果从语法角度看,语序包括语法的、语义的和语用的,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在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1987年版)中,是这样阐释的:“你看我”和“我看你”的含义不同,是由于在“A看B”的格式中代入了不同的词,句法关系并没有变。汉文化注意整体综合,语义从大到小,从一般到个体,把大量已知信息放在主语前;而英文化注意细节分化,语义从小到大,从个体到一般,突出未知部分,如时间、地点等。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帮助留学生了解汉文化与其母语文化在语言结构、语言运用规则等方面的异同,使其逐步理解并接受汉文化的使用规则,达到跨文化交际目的。

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语言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并且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使用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处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同或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语言和文化的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体现在上述文化的偶合现象外,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不同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上。由于各个民族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因而不同民族之间更多的是存在着种种深刻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经常会反映在语言上,并且常常会造成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的障碍。还有,我认为,除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多接触一些比较适宜的英美原版的文化产品,如报刊、杂志、电影等,从中领略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语言行为,体会英美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或是利用因特网,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英美国家的文化信息。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录像等,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操作者,也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英语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把这种语言文化灵活、得体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使学生从不同的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

第五篇:学习跨文化交际感受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感受

这学期我很荣幸的能选上跨文化交际学的选修课,通过这学期虽然为数不多的课程,我对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却丰富了许多。跨文化交际有宽泛也有具体,有言语也有非言语,有思想也有行为,有差异也有融合。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还有交通技术、多媒体、互联网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进步,给全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不同社会和文化的相互交往已经是回避不了的现实,所以跨文化交际在当今社会显露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学习了跨文化交际这门选修课使我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我之前认为的只要学会对方的语言就可以了。实际上即使全球的人们共享同一种语言也不能克服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交流的障碍。因为语言仅仅是日常生活交往中所涉及的众多代码之一,而且,语言代码仅仅是文化这一符号系统的一部分,而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等的方面均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学习了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化在各个领域及方面的差异,帮助了我们与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改善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在心理方面,学习了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是我们发现了新的乐趣,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满足感。也帮助我们预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行为,并方便我们解决交际中所产生的问题。

下载《跨文化交际》学习心得体会(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跨文化交际》学习心得体会(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理论 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 1.“文化”的含义: “文化”二字最初没有联系在一起,它的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

    跨文化交际讲稿

    一、小组分工合作 二、目录五部分 三、选题原因及意义 现有条件:丰富的苏丹留学生资源为我们的调查提供了可行条件。 理论实践意义:在日常交际中,交际者力图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

    跨文化交际学论文

    跨文化交际学个人作业2:我经历的一次跨文化事件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学 课程代码: 授课教师:邢鑫 学生姓名: 性别:男 学生学号: 所在院系:2011级 数学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2班 所在小组:......

    跨文化交际心得

    学习《跨文化交际教程》心得 学习《跨文化交际教程》心得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障碍,为了克服......

    跨文化交际 英文

    Analysis of Deferent Views on “Filial Piet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 from Movie Guasha Abstract: “While one’s parents are alive, one should not travel to......

    跨文化交际学采访稿

    我采访的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培训班讲师,Steven,他刚来中国不久,对我们国家很感兴趣,现在正在学习汉语,我采访了他关于 美国与中国关于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差异 我:你好,你来中国从......

    跨文化交际(学习心得)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本学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学会了一下三点:一、如何正确......

    跨文化交际论文

    一张照片所承载的往往可以涉及到所属者自身,甚至所处社会及相关文化的传播,为了了解照片作为一种视觉文化包涵的多层次的意义,我们有针对性地对照片的保存原因,放置位置,来源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