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对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感想(定稿)
对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感想
北京时间3月1日晚21:00许,昆明火车站发生10余名恐怖分子持刀袭击旅客事件,致使29名无辜群众遇害,百余名群众受伤。此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中央与地方的高度重视,被认定为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作为一名生活在中国的普通民众,我所关心的不是此事件如何定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来,国内恐怖袭击事件不断,诸如新疆恐怖袭击事件、北京天安门前恐怖袭击事件等,每次袭击事件的发生都会造成大面积的人员伤亡,导致国民损失惨重,影响极其恶劣。所以,此次事件发生后,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对于国民生活安全的担忧,对于国家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担忧。希望党和政府能够加大力度做好火车站、汽车站等公众场合的安保措施,为国民出行提供良好的环境,为生命保驾护航。
最后,让我们共同为在此次恐怖袭击事件中遇难的同胞们祈福,愿他们一路走好!
石生全
第二篇:学校防校园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
防校园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援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做好暴力、恐怖袭击等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防范各类危害事故的发生,努力在事故来临时将危害降到最低水平,维护教育安全和稳定,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整改和调处机制,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事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学校秩序失控和混乱。
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
发生事件以后,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各部门、各班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学校领导要全面掌握情况,控制局面,形成校、班及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
(三)组织指挥机构
1、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越有清
副组长:李栋臣 李振海
成 员:刘阳 金兆财 林凤 孙福强 王池 及各班主任。
职责:接到突发事件报告以后,组长根据现场情况发出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并指挥全校师生积极、妥善地应对。现场负责人为校长→副校长→主任(领导缺位时依次下延)
2、警戒处置组:
成员:齐长福 孙福强
职责:携带装备(橡胶棍、干粉灭火器、警用钢叉)等快速赶往事发区域,及时制止侵害行为,并控制嫌疑人,设定警戒区域,设置隔离线,保护好事发现场,便于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在制止侵害行为时,原则上应先采用劝说和喝阻的方式,同时还应识别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万一其脱逃可向公安机关提供抓捕的线索。如必须采取暴力方式来阻止,应尽量采用远距离的手段扰乱嫌疑人视线(如干粉灭火器)、控制嫌疑人的动作(如长木棍)。
3、紧急疏散组:
成员:李栋臣 林凤 各班主任
职责:班主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到位,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发生区域确定是否需要紧急疏散,如果需要紧急疏散,要以最快速度确定安全、合理的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
撤离到安全区域。疏散完成后要及时清点并上报各班学生人数。各年级蹲点领导负责维持秩序,避免因拥堵而发生推搡、踩踏事件。
4、伤员救护组:
成员:代喜春
职责:应急预案启动后,携带必备的医疗器械和药具立即赶往事发区域,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在120急救车赶到之后,协助医护人员将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救治。
5、外围保障组:
成员:刘阳 金兆财
职责:负责维护学校大门的出入秩序,保证疏散通畅。负责引导公安、医疗、消防等专业部门的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四)现场处置方法步骤
1、报警: 拨打110报警电话,简要说明警情,请求增援,然后向指挥组组长报告。如暴力袭击嫌疑人从大门进入,或者警情发生地处门卫附近,门卫是报警责任人。如暴力袭击嫌疑人翻围墙或由其他非正常途径进入校园,则第一目击人要在第一时间以奔走、叫喊的方式,迅速将警情告知校园里的其他人员。获知警情后,离门卫较近的师生员工马上通知门卫拨打报警电话;离学校校长所在处较近的师生员工马上通知校长,进行现场应急指挥。
2、发出紧急信号:校长接到报告后,视情况发布紧急信号,启动应急预案,然后向市教育局报告。
3、实施应急预案
听到紧急信号后,各小组马上进入工作岗位,履行各自的职责。警戒处置小组首先赶赴现场,处置情况。其他小组根据事态发展,迅速开展相应的工作,努力将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指挥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
4、保护现场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并为调查取证提供线索。
5、应急预案的解除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师生情绪相对平稳之后,由校长发布解除应急预案的指令。年级蹲点领导和班主任协同工作,初步了解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情况,逐级上报
(五)善后处理工作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做好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工作,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2、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个人或有特殊贡献的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玩忽职守者,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们隐瞒、缓报、谎报情况者,逃避责任者,阻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者,以及其他不利于预防和处置工作者,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进行处理。
(六)相关联系电话
报警电话:11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开原市城东镇中学
第三篇:学校防校园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
和田市高级中学
防校园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援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做好暴力、恐怖袭击等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防范各类危害事故的发生,努力在事故来临时将危害降到最低水平,维护教育安全和稳定,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
(二)本预案适用范围和启动条件: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或组织其它活动过程中,遇到暴力、恐怖袭击等突发性重特大事故的应急处理。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整改和调处机制,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事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学校秩序失控和混乱。
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
发生事件以后,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各部门、各班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学校领导要全面掌握情况,控制局面,形成校、班及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
3、区分性质,依法处理。
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引导师生和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四)组织指挥机构
1、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木塔力甫·吾买尔
副组长:张宇、刘小刚、马依奴尔·库尔班
成 员:买买提艾力、张旭唐、热娜阿依、居热提.阿布力孜、买买提江.买合皮孜、木合塔尔·赛地、李文军、乃比江·阿不都克里木、全体班主任
职责:接到突发事件报告以后,组长根据现场情况发出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并指挥全校师生积极、妥善地应对。现场负责人为校长→副校长→主任(领导缺位时依次下延)
2、警戒处置组:
组长:居热提.阿布力孜 副组长:买买提艾力
成员:张旭唐、热娜阿依、买买提江.买合皮孜、李文军、全体保安
职责:携带装备(橡胶棍、干粉灭火器、警用钢叉)等快速赶往事发区域,及时制止侵害行为,并控制嫌疑人,设定警戒区域,设置隔离线,保护好事发现场,便于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在制止侵害行为时,原则上应先采用劝说和喝阻的方式,同时还应识别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万一其脱逃可向公安机关提供抓捕的线索。如必须采取暴力方式来阻止,应尽量采用远距离的手段扰乱嫌疑人视线(如干粉灭火器)、控制嫌疑人的动作(如长木棍)。
3、紧急疏散组: 组长:买买提江.买合皮孜 副组长:张旭唐
成员:李文军、王佩强、全体班主任
职责:疏散组长及成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到位,根据事件的性质
和发生区域确定是否需要紧急疏散,如果需要紧急疏散,要以最快速度确定安全、合理的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与事发区域最接近的班级要首先组织疏散,由班主任或当堂上课教师带领学生朝与事发地点相反的方向快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疏散完成后要及时清点并上报各班学生人数。各年级蹲点领导负责在各楼层的楼梯口维持秩序,避免因拥堵而发生推搡、踩踏事件。
4、伤员救护组:
组长:买买提江.买合皮孜
成员:阿尔祖古丽·麦图尔荪、玛衣热·阿布都拉、古丽迪娅尔·霍加阿卜杜拉、艾合塔木江·阿布力克木
职责:应急预案启动后,携带必备的医疗器械和药具立即赶往事发区域,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在120急救车赶到之后,协助医护人员将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救治。
5、外围保障组:
组长:买买提艾力
成员: 阿不都克热木·阿不都拉、麦麦提艾则孜·麦提托乎提及保安人员
职责:负责维护学校大门的出入秩序,保证疏散通畅。负责引导公安、医疗、消防等专业部门的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五)现场处置方法步骤
1、报警: 拨打110报警电话,简要说明警情,请求增援,然后向指挥组组长报告。如暴力袭击嫌疑人从大门进入,或者警情发生地处门卫附近,门卫是报警责任人。如暴力袭击嫌疑人翻围墙或由其他非正常途径进入校园,则第一目击人要在第一时间以奔走、叫喊的方式,迅速将警情告知校园里的其他人员。获知警情后,离门卫较近的师生员工马上通知门卫拨打报警电话;离学校校长所在处较近的师生员工马上通知校长,进行现场应急指挥
2、发出紧急信号:校长接到报告后,视情况发布紧急信号,启动应急预案,然后向市教育局报告。
3、实施应急预案
听到紧急信号后,各小组马上进入工作岗位,履行各自的职责。警戒处置小组首先赶赴现场,处置情况。其他小组根据事态发展,迅速开展相应的工作,努力将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指挥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
4、保护现场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并为调查取证提供线索。
5、应急预案的解除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师生情绪相对平稳之后,由校长发布解除应急预案的指令。年级蹲点领导和班主任协同工作,初步了解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情况,逐级上报
(六)善后处理工作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做好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工作,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2、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个人或有特殊贡献的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玩忽职守者,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们隐瞒、缓报、谎报情况者,逃避责任者,阻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者,以及其他不利于预防和处置工作者,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进行处理。
(七)工作要求
1、全体师生员工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识、极端重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感,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2、学校要把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作为治安防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落实,严格按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值日护校人员要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可疑物、可疑车辆等一切可疑情况要果断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向校长汇报。
3、各办公室要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时发现各种带有预警性和苗头性信息,密切掌握,及时向校长室或总务处汇报。
4、校园保卫科要做好重点防范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每天巡视至少4次,并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校园安全。
5、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处置突发事件的演练,各部门、岗位工作人员要做到职责清楚,分工明确,措施到位,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
急预案,使学生熟悉紧急情况下逃生的线路,了解紧急性情况发生时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6、学校和班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渠道组织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自护等应急知识的宣传,做好教育进课堂工作,增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防范意识,学习掌握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八)相关联系电话
报警电话:110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市公安局:2512995 市教育局校安办:7881920
2017.09 5
和田市高级中学
第四篇:浅谈国内恐怖袭击事件
关注了一下这几天的新闻,最近国内的恐怖袭击事件频发,一股强烈的不安感油然而生。以前我对国内的恐怖袭击也有耳闻,大部分都发生在新疆西藏地区,什么疆独分子、藏独分子发动恐怖袭击。因为发生在那么远的地方也不是很在意,然而现在感觉恐怖袭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指不定哪天坐火车回家就被袭击了,想想都瘆的慌。5月8号新疆阿克苏歹徒袭击民警。5月6日广州火车站发生暴力袭击事件,事件造成6名旅客受伤。4月30日,恐怖分子在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出站口处施爆,案件造成3人死亡,其中1名为无辜群众,2名犯罪嫌疑人当场被炸死,并有79人受伤。最严重的是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事件,一伙歹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见人就砍,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由此可见我国国内恐怖活动呈现出地域扩大的趋势、以政府机构和军警为主要袭击目标、恐怖势力使用冷兵器等简陋工具作案的新特点。
针对如此多发的恐怖事件我认为政府应加强教育普及,形成一个共同反恐的氛围,加强对普通民众反恐常事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一支联合的应急力量。建议要加大对公安特警的扩编力度,最好每年从特种部队和有维稳经验的部队中招收文凭高、素质好的退伍战士进入公安特警队伍,增强特警队伍的战斗力。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从源头上切断凶器来源。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应急处置的效能。然而作为广大普通民众中的一员,我们如何应对恐怖袭击呢?我认为美国提出的恐怖袭击求生原则很有借鉴意义:
1、逃跑(跑为上策)
在遇到无法反抗、躲避的恐怖袭击和**的情况下,跑为上策,这时候要以最快的速度、提前或者即使远离现场,同时我们要尽可能在力所能及情况下的帮助老、孕、残、病、幼者一同逃跑!
2、躲避(躲为偶策)
如果对方持有远程性攻击器具,那么在对方视线下尽量避免逃跑,躲避为先,根据你所在的场所,尽快躲避在犯罪分子无法看到的地方,或者无法进入的地方,然后保持冷静,思考对策!脑袋永远是救你的最大武器!
3、反击(斗为必策)在不得已的情况的,假如前两者都无法避免伤害,那么就要冷静智慧的寻求反击对策,但是要记住,不要盲目,学会发现身边可以反击的武器,有同行同伴要学会团队协助,学会躲避对方的攻击。
恐怖事件多发,不少民众对维族人比较痛恨。其实,这正中恐怖分子下怀,这正是分裂势力所愿意看到的,他们就是通过惨无人道的手段想挑起民族仇恨,进一步制造国际和国内影响,最终达到分裂祖国的意图。我相信维族是一个善良的民族,恐怖分子诚然让人痛恨,但大家不要因为极个别的分裂暴恐分子的恶劣行径就认为所有维族人都是恐怖分子,影响各民族之间的感情。恐怖分子在施暴之后,还经常利用网络等手段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引发社会混乱。所以,我们要保持理性、平静,不信谣,不传谣,相信党和政府。要从国家大局出发,维护民族团结,不迁怒于新疆同胞,正确区别新疆同胞和恐怖分子。
一系列的暴恐事件也警示,中国当前面临的反恐形势更加严峻更加复杂。新疆分裂势力所传播和散布的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正在蚕食和毒害着新疆社会和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为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盲目送命。
暴恐分子所挑战的,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底线。对其疯狂残暴的行径,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决不会容忍。犯下滔天罪行的新疆分裂势力,终将要受到历史的审判,背负千古骂名。
这些暴恐事件,动摇不了我们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坚强信念。全力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坚决依法惩处暴恐分子,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定有序、繁荣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的。
我坚信恐怖分子永远阻挡不了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恐怖分子、独立分子终将被感化和消灭!
第五篇:恐怖袭击事件论文
恐怖袭击事件。十年之后,911 事件的罪魁祸首本·拉登被击毙。拉登虽死,可 整个世界反恐形势并未有转折性的变化,恐怖主义危害仍像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 着世界,究其原因绝不仅限于美国政府及其政策,还包括当代资本主义的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政治上的不合理,经济上的不公平,宗教、民族、文化的 矛盾,是恐怖主义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关键词:恐怖主义;根源;危害恐怖活动自古有之,但国际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肆虐,则始于 20 世纪 60 —70 年代。911 事件更是震惊了世界,恐怖主义这颗毒瘤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 生命与安全。恐怖主义的由来
一、“恐怖主义”之说,始见于 18 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失去了政权的反革命分子为了恢复封建旧秩序而大肆暗杀革命家,这种行为被称为“恐怖主义”。可见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 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大体可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际恐怖主义的萌生期。从 18 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国家之间 乃至及其国家与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日趋激化。于是,一些无政府主义者、民族 主义者们、纷纷以恐怖主义行动来反抗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和殖民入侵者。1881 年沙皇亚历 山大二世遇刺,1914 年奥匈帝国费迪南遇刺俩起事件哦,就是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过极大 影响的恐怖主义世界的代表。第二阶段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形成期。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国际恐怖主义真 正形成了气候。此间,在两大阵营对峙、冷战的国际社会背景下,许多正在争取民族独立的 殖民地、附属国或刚独立的民族国家,成了恐怖主义的热点,明显增多的劫机、爆炸和绑架 等,已经是司空见惯的恐怖事件,恐怖活动袭击的目标和范围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其手段也 日趋多样化、现代化、从而酿就了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大爆发。第三阶段是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期。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恐怖主义活动的特点是:动 机日益复杂化、行动跨国化、形式多元化,手段技术化、长远目标模糊化和短期意图残酷化 等等。恐怖主义的危害
二、虽然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的人只是极少的一小撮,但由于恐怖活动所具有的特性,使它所 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普通的刑事暴力犯罪,并影响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国际关系等 各个领域。恐怖主义危害不因从事恐怖活动的人员减少而缩小。恐怖主义既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也不同于常规战争,它是一种“以小搏大”的极端不对称的暴力活动。这种“不对称”之所以极端,是因为它并不是军事作战中的不对称,而是恐怖组织有预谋地针对毫无防范能力的平民 进行袭击的不对称。恐怖主义危害仍在不断扩大。常规恐怖活动已经显示了它的杀伤性与破坏力,每年死于 恐怖活动的人数有增无减。与此同时,人们更加关注大规模杀伤性恐怖主义出现的可能。恐 怖主义无视人类的任何道德规范,不受任何国际法约束,因此,它追求最具轰动、最具血腥、最具影响的各种恐怖活动方式,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直是其寻求使用的手段之 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非暴力恐怖主义的危害越来越大,信息恐怖主义就是其中一个最突 出的问题。当人们在享受现代化传播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当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 络时,恐怖主义也把邪恶的目光瞄准这一领域。恐怖主义危害还在于它造成大范围的心理恐慌,影响经济发展。恐怖主义主要特征有二: 一是以滥杀无辜来追求更大规模的血腥效果; 二是力图制造更大范围的恐慌效应。直接造成 人员伤亡与物质财产损失只是恐怖主义危害的一个方面,它的危害还表现在对人们心理的冲 击。虽然恐怖活动最直接的受害者只局限于案件现场,但人们由此所产生的心理恐慌则远远 超过这个范围。因心理恐慌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全方位的:一是对政权的稳定有所影响,有 时甚至造成政府的更迭;二是造成社会一定程度的动荡不安,人人自危;三是妨碍正常的工 作与生活秩序,一遇到事件便与恐怖活动相联系,造成交通中断、工作停止等状态。恐怖主义危害日益全球化。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化、信息化、多极化稳步发展。在此状态下,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依赖性更是不断加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 也意味着各国的脆弱性增加了。这种脆弱性的实质,是指威胁国家安全的跨国因素增多,而 恐怖主义就是其中最突出的因素之一。我们看到,尽管恐怖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热点,但恐怖主义的全球化使得其危害的全球化现象尽显。
三、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恐怖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国际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 系。
1、政治上的不合理是恐怖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 野蛮主义潜藏与资本主义的核心,是资本主义内在的品质,体现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阴 暗面。恐怖主义则是野蛮主义最极端的形式。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的产物。
2、经济上的不公平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南北关系恶化和最不发达国家贫穷加剧是产生狂热势力的温床。导致南北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继续发挥恶劣作用的结果。旧秩序的主要内容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 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及以垄断为基础的国际 金融体系。在这种旧秩序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无法得到应有的体现,它们的发展权受到严重的制约,导致这些国家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二是经济全球化不平衡发展的结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 张同时并进的,它从整体上加强了发达国家的优势,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凸显 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战略、发展道路、实际利益等方面的分歧与矛盾。
3、宗教、民族、文化的矛盾是恐怖主义泛滥的主要原因 恐怖主义泛滥是宗教冲突加剧的结果。许多民族矛盾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世界文化问 题上存在两股不同方向的有害潮流: 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和文化上的部落主义。导致文化上的 矛盾和冲突。
四、结语通过以上所述,恐怖主义在西方价值观广泛扩散、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的国际背景下愈演 愈烈,是劣势群体对不公正现象的极端反应,打击恐怖主义要标本兼治,注意缩短贫富差距,建立公平、公正的新秩序。打击恐怖主义应通过联合国来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不应将恐怖 活动与民族宗教联系起来,不应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打击自己仇视的国家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一个具有浓重政治色彩的概念。往往附着于
某个意识形态。通常用 来描述有计划地使用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来对抗普通平民或不特定的多数人,通 常是为了特定的政治或宗教目的。恐怖主义没有一个准确的全球性的定义。目前 这个词更多地被发达国家所应用。自冷战结束以来,比较活跃、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1.奉行民族分裂主义的恐怖主义。这种恐怖主义的组成主要是极端民族主义 者、自治主义者和分裂主义者,即独立倾向较强的民族派别,其运动的主要目标 和奋斗方向是实现国家分裂,争取民族自治。2.新法西斯主义的恐怖主义。这个派别奉行反动的种族主义,突出的表现是仇 外、排外,其袭击对象主要是外籍工作人员。在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表现 得比较突出。3.国际贩毒集团搞的恐怖主义。他们的活动一类属于相互争权夺利的仇杀,一 类是针对有关政府部门的报复性暗杀活动。还有一些是曾经活跃一时的派别,像 日本的“赤军”、秘鲁的“光辉道路”和意大利的“红色旅”、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 解放组织”等。这些组织都打着“革命”旗号,到处搞恐怖活动,是比较经典的恐怖 组织。但是到了 90 年代以后,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尽管还存在,但是难成气候。4.邪教性质的恐怖主义。1995 年在日本东京发生的地铁毒气事件是一个典型 的案例。它是由日本邪教奥姆真理教一手策划的,在东京地铁施放了连希特勒纳 粹分子都拒绝使用的沙林毒气,造成 5000 余人中毒,70 人昏迷不醒。此次事件 被国际反恐怖专家形容为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预演。伦敦爆炸案显示,恐怖活动呈现几个新特点:一是恐怖分子年轻化,嫌犯多为 20 岁左右,最长者才 30 岁;二是恐怖分子本土化,嫌犯多为土生土长的巴基斯坦 裔英国人;三是恐怖活动开始趋于分散化、网络化,呈现出各自为战的迹象。这 几个特点对于世界反恐来说,是新的挑战。年轻化表明恐怖主义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信念,它能吸引并迷惑青年人,让恐怖 势力难以斩草除根。本土化则表明,在西方国家接受教育并成长起来的第二代移 民,对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并不感到有太大的吸引力。对恐怖主义的反思 是谁拉响了世界反恐的警报?当“反恐”作为一种相对而生的独立行为存在时,即意味着“恐怖主义”的完全成立。反恐的措施越多、越完善,世界上倡导反恐的 国家越多、范围越广,则相应地意味着恐怖主义的实力越强大,以及恐怖分子进 行恐怖活动态度的越坚决。从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到伦敦、埃及发生连环爆炸案,世界各国都把反恐提 上重要日程,任何一个国家都认为自己可能成为恐怖主义下一个进行恐怖袭击的 对象,于是专门组建军队进行反恐,反恐俨然成了一件可能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 大事。但是,恐怖主义也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相反进行恐怖袭击的方式越来越出 乎人们的意料,我们很清楚恐怖主义始终处在暗处,恐怖分子的脸上没有任何的 标记标示着他们的身份,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的一句古话: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走在大街上,我们身旁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是恐怖分子,他在背包里放置一个仅 重几公斤的炸弹就可能成为其进行恐怖袭击的工具,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防不
胜防。事实也证明,即使是军事实力排名世界第一、称霸全球的美国也没能阻止 恐怖分子的恐怖袭击,且恐怖分子一出手就是针对美国的重量级机构——世贸大 楼,其采用飞机以自杀行为撞击大楼的方式也令世人为之瞠目。拥有世界最强军 事实力的美国尚且如此,何况其它国家?是不是所作的都是徒劳无功的努力,而 只是没有任何把握的因为不得不做而做的准备? 目前,没有事实证明恐怖分子的恐怖行为只是一次性行为,即对一个国家只进 行一次恐怖袭击,主要靠措手不及来争取进行恐怖袭击的有利时间。虽然,如美 国等一些国家没有再遭受恐怖袭击,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在已经意识到恐怖 主义存在的今天,各国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备措施,但是恐怖活动从未真正停 止,似乎处心积虑地抓时机、搞创新,愈演愈烈。而这世界上也没有人可以预言 美国不会再遭受第二次恐怖袭击,所有的恐怖活动都是在发生之后才留给人们太 多的认识。然而,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1.宗教主义和民族压迫。目前世界上被公认的从事恐怖活动的恐怖分子比较多 地集中在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发生恐怖事件之后,电视上总是出现大胡 子的形象表示其所在的组织对此事件负责。然而,恐怖主义并不是来源于宗教本 身。今天伊斯兰教已经传播到了世界五大洲,一切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穆斯 林也竭力让人们明白伊斯兰信仰的精神和宗旨:让人们理解伊斯兰教是和平、正 义、宽容和仁爱的宗教。《古兰经》的教诲是保护人的基本权利,反对民族压迫 和剥削,提倡教育、消除愚昧,鼓励科学研究和平等交易。而恐怖主义在信奉这 样宗教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不得不让人们去思考其本质。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绝 大多数穆斯林的民族都曾经生活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水深火热之中,今天世界上 的热点地区,没有一处不是与殖民主义统治的后遗症有关。例如在英国统治下的 克什米尔和巴勒斯坦。生活在那里的人民过去和现在都在受剥削和压迫,这是人 民反抗的原因。只不过,方式比较极端,在一些国家进行恐怖袭击,伤害了很多 无辜的人们。然而,这种宗教的力量能使人淡然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甘心去充当 人体炸弹还是让世人为之震惊。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整个国际秩序一直在按照 以美国为首的大国的意愿进行调整,国际市场与国际资源的分配也一直处在霸权 主义的掌控之中,无论是采取利益交换的方式,还是打着维护国际秩序的幌子、强权干涉,甚至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解决,对于国家之间不平等的问题,虽然很多 国家民众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是这些国家并未真正取得平等竞争与自由发展的权 利,他们的缓慢发展也是建立在牺牲自身利益的基础之上。咎其原因,还是各个 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有差别,就像一只猫,它再吼叫,也终究不可能成为豹子 的对手。但是久而久之,这种状态会发生变化,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恐怖主 义的诞生。恐怖分子也一定热爱自己的生命,也同样会有亲人和朋友,但是他们 为了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而采取了极端的方式,伤害了很多无辜的人们,而真 正让恐怖主义抬头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相反随着反恐 呼声的日益增高,恐怖主义的实力也越来越强。这就是今天的现实,这也是历史 留给人们的恶果,霸权留给世界的灾难。长期以来,恐怖主义以其血腥的暴力活动为显著标志,在世界许多地区制造混乱,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9·11”事件更是使这种活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 以空前的破坏力、冲击力和影响力,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带来深刻的变化;它也迫使世界各国再度聚焦恐怖主义,重新评估恐怖 主义危害,并把反恐纳入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虽然恐怖主义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恐怖主义威胁并没有在国际反恐斗争的严厉打击下日趋减小。仍 不断发生的一系列恶性恐怖事件显示,恐怖主义威胁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一些 地区还不断恶化。由此可见,反恐斗争仍是一项十分复杂、2
长期、艰巨的任务。
一、正确评估恐怖主义的危害 虽然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的人只是极少的一小撮,但由于恐怖活动所具有的特 性,使它所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普通的刑事暴力犯罪,并影响到政治、经济、军 事、外交、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
(一)恐怖主义危害不因从事恐怖活动的人员减少而缩小。恐怖主义既不同 于普通刑事犯罪,也不同于常规战争,它是一种“以小搏大”的极端不对称的暴力 活动。这种“不对称”之所以极端,是因为它并不是军事作战中的不对称,而是恐 怖组织有预谋地针对毫无防范能力的平民进行袭击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还体 现在政府难以给予“受害群体”全面保护而防范这种袭击,也就是说,任何国家、任何政府都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像保护要人一样地保护起来,不可能把所有民用建 筑、设施都像保护使领馆、军事基地、政府办公驻地一样地安装各种防恐设备。由此可见,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与各国军队相比是“弱者”,但与它们袭击对象相 比则是“强者”。虽然说恐怖组织不断遭到重创,许多恐怖分子不断落网,但残余的恐怖分子 “以小搏大”的危害并没有减少。这种“以小搏大”,可以通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或 交通工具里放置炸弹、大规模劫持人质、使用汽车炸弹、用导弹袭击民用航空器 等方式实现。在这些恐怖活动中,几个恐怖分子、几个炸弹、几枚导弹同它们所 造成的伤害与影响可以说难以成比例。因此,我们评估恐怖主义的危害,不能仅 仅因其人员的减少而放松警惕。
(二)恐怖主义危害仍在不断扩大。常规恐怖活动已经显示了它的杀伤性与 破坏力,每年死于恐怖活动的人数有增无减。与此同时,人们更加关注大规模杀 伤性恐怖主义出现的可能。恐怖主义无视人类的任何道德规范,不受任何国际法 约束,因此,它追求最具轰动、最具血腥、最具影响的各种恐怖活动方式,核、1995 年造成 10 多人 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直是其寻求使用的手段之一。死亡、5000 多人受伤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使人们更加警觉使用化学武
器的恐怖主义;越来越多的放射性材料的走私活动,也使人们对包括“脏弹”在内 的核恐怖主义的恐惧与日俱增; 而在美国蔓延的炭疽恐慌更使人们忧虑生物恐怖 主义的来临。随着国际社会的日益开放,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恐怖分子得到制 造包括核、生、化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技术和制造材料的途径与方式也越来 越多,亟需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与警惕。“9·11”事件中,载满乘客和油料的大型客机撞向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的恐怖 举措表明,恐怖分子在使用常规武器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新的更具危害的恐怖 活动方式。一些恐怖组织逐渐超越传统,尝试高科技带来的恐怖效应。它们在异 地建立支持性网站,从事各种培训、宣传等活动;利用现代两用技术如全球定位 系统、移动电话、寻呼机等进一步加强其恐怖活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非暴力 恐怖主义的危害越来越大,信息恐怖主义就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当人们在 享受现代化传播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当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时,恐 怖主义也把邪恶的目光瞄准这一领域。他们不仅利用互联网结成跨地区、跨国界 的大型组织,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获取和发送各种信息、交流经验,利用网络从 事各种犯罪活动;同时,他们也把这种支撑现代化社会的系统作为攻击目标:瘫 痪网络、干扰攻击通信卫星等。此外,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也处在恐怖活动 的威胁之下。
(三)恐怖主义危害还在于它造成大范围的心理恐慌,影响经济发展。恐怖 主义主要特征有二:一是以滥杀无辜来追求更大规模的血腥效果;二是力图制造 更大范围的恐慌效应。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与物质财产损失只是恐怖主义危害的一 个方面,它的危害还表现在对人们心理的冲击。虽然恐怖活动最直接的受害者只 局限于案件现场,但人们由此所产生的心理恐慌则远远超过这个范围。因心理恐 慌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全方位的:一是对政权的稳定有所影响,有时甚至造成政 府的更迭;二是造成社会一定程度的动荡不安,人人自危;三是妨碍正常的工作 与生活秩序,一遇到事件便与恐怖活动相联系,造成交通中断、工作停止等状态。而且,恐怖主义的危害还在于恐怖活动的放射性作用,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 发展。表现一,通过各种类型的恐怖活动,增加社会安全成本。为防范恐怖袭击,各国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各种安保措施。这不仅使得人们工作生活的各种快捷途 径大打折扣,而且这种安全成本也使其他经济活动的效益有所下降;表现二,直 接对经济构成冲击。1997 年埃及旅游胜地卢克索发生屠杀外国游客的恐怖事件 后,世界各国纷纷取消原定去埃及的旅游计划,使埃及当年的旅游收入下降了 30%;2001 年印尼巴厘岛爆炸事件后,不仅已在该岛的游客匆匆离去,而且去 该岛的人数也急剧下降。事发第二天,印尼股市开盘,综合指数下降了 10%。“9·11”事件中,美国纽约在其地标性建筑物——100 多层 400 多米高的世贸双子 塔被两架被劫民航客机撞击后轰然倒塌的同时,既造成了 2800 多人的死亡和巨 大的经济损失,也使美国笼罩在恐怖阴影之下,一时间草木皆兵。此次事件除对 经济的直接影响外,间接影响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四)恐怖主义危害日益全球化。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化、信息化、多极化稳步发展。在此状态下,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依赖性更是不断 加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各国的脆弱性增加了。这种脆弱性的实质,是指威胁国家安全的跨国因素增多,而恐怖主义就是其中最突出的因素之一。我 们看到,尽管恐怖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热点,但恐怖主义的全球化使得其危 害的全球化现象尽显。“9·11”事件虽只是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但却对整个世界 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据联合国估计,此次事件将使世界经济发展放慢 1 个百 分点,损失高达 3000 多亿美元。在 2800 多死亡人员中,涉及的国家多达几十 个。换言之,恐怖主义的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人民都要承担恐怖风险与反恐成本。评估恐怖主义的全球化不应只着眼于恐怖事件的发生,而应看到它的全部。恐怖主义既有极端理论作宣传,也有一定组织机构进行策划; 既有募集资金网络,也有走私武器军火渠道; 恐怖事件只是恐怖主义的一种最终表现形式。由此可见,虽然恐怖攻击主要针对特定国家和目标,但其他恐怖主义活动则有可能在世界各 地进行。由于以往忽视这一点,使恐怖主义问题造成了许多国家之间的摩擦。这 种摩擦不仅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就是发达国家之间也有,而且这种摩擦现 在仍然存在。
二、认清恐怖主义的本质 “9·11”后,恐怖主义在国际社会的严厉打击下仍很猖獗,个中原因很多,但 主要有两个方面:从内部看,恐怖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复杂的历史社会根源,当 今社会存在着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从外部看,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依然 有待统一,特别是对恐怖主义的界定、反恐双重标准等问题。因此,反恐斗争也 应从多方面着手,靠单一手段、单一国家很难彻底铲除恐怖主义。
(一)恐怖主义披上的种种掩护外衣。恐怖主义使用恐怖暴力作为自己的旗 帜,其理论基础之一就是“武装宣
传”。纵观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恐怖组织,成立之 初也只是由几个、十几个极端分子所组成。他们的极端主义思想与理论很难为现 实社会所接受,更不为那些受“利益驱动”的媒体所关注。为了“引起”人们对他们 主张的重视,为了“强迫”政府接受他们的“政见”,恐怖分子找到了这条让世界不 安宁的极端之路——恐怖主义。恐怖主义虽然以民众的生命为代价进行“武装宣 传”,但他们并不承认自己是恐怖主义。他们往往找到许多貌似正义的理论伪装 自己:把屠杀民众称之为“暴力革命”;把分裂活动冠名为“争取民族解放”;把宗 教矛盾大写为“宗教压迫”;把极端民族主义谎称为“争取民族独立”,如此等等。以此,他们蛊惑了一些人;以此,他们煽动了一些人;以此,他们吸收了一些人; 以此,他们也迎合了某些别有用心的“第三势力”的需要。
(二)恐怖主义为自身发展制造的怪圈。恐怖主义沾满民众鲜血的“血路”之 所以能够走下去,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制造的一个怪圈。因许多客观原因而形成 的贫困、贫富差异,成为被他们利用的工具;而他们的恐怖暴力活动又大大阻碍 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这种落后状况转而再次成为他们所谓“正确主张”的有利
“注脚”。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恐怖怪圈。在世界上恐怖活动的高发区,我们 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从英国的北爱尔兰、西班牙的巴斯克、法国的科西嘉,到 斯里兰卡的泰米尔、菲律宾的棉兰佬岛,从非洲到美洲,大都如此。原因之二在 于,恐怖活动不仅“引起”当地人民与政府的关注,更是“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 别有用心的“第三势力”的介入。这也使得恐怖组织有了跨国活动的余地与资本,于是这块“乌云”越来越大。针对恐怖主义这种状况,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的 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是打破这种怪圈的关键。
(三)“恐怖主义”定义问题仍是一个关键分歧。虽然国际社会认识到恐怖主 义的威胁越来越大,但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世界各国政府,包括专家学者给“恐怖主义”所下定义已达 150 多个,这实质上也 突显国际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很多,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来源不一,需对付的目标不同; 二是,恐怖主义跨国活动的“一地策划,异地实施”的特点,导致一些“势力”把恐 怖主义作为一张“牌”;三是,一些国家在恐怖主义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只打 击对本国利益构成威胁的恐怖主义,有时甚至支持纵容对他国构成威胁的恐怖主 义。当然,国际社会反恐也有一些可喜的现象:在恐怖主义定义方面,许多国家 都认识到,只要是针对平民的恐怖暴力活动就是恐怖主义;与此同时,也有越来 越多的国家签署联合国通过的 12 项反恐国际公约;联合国在国际反恐中的地位 与作用正在不断加强。
三、标本兼治全面防范打击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反恐斗争不是一朝一夕 所能成就的。反恐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严厉打击现存的恐怖主义;二是防止 潜在恐怖主义的产生。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主张反对一切形式 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 恐怖主义的根源。”
(一)不断拓宽国际反恐斗争合作领域,使恐怖分子无处藏身。我们看到跨 国活动是恐怖主义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一地策划,异地实施”的恐怖活动迫使 国际社会必须进行反恐斗争合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国际反恐斗争合作的基 础仍是双边合作。面对共同的恐怖主义威胁,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采用 双边合作方式较有成效。国际反恐斗争的多边合作正在蓬勃发展,这主要体现在 一些地区性组织的反恐斗争合作上。基于一定的地缘与共同的利益,合作趋势良 好。但这两种层面上的反恐合作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恐怖主义不会受这种合 作区域的限制。因此,全球性反恐斗争合作仍亟待在国际公约的基础上建立、完 善并机制化。国际反恐斗争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用具体的措施来充实完善各种反 恐协议、协定与公约,国际反恐斗争合作的领域也应随之不断扩大。由于恐怖主 义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反恐合作既要有道义上的支持,也要有司法合作;既 有情报交流,也有技术合作;既有经济制裁,也有联合军事打击;既有国家领导 人的会面,也有具体执行部门相互协助,从而达到从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限制恐 怖分子的活动空间,切断恐怖组织的资金来源,使恐怖分子无论躲到哪里,都难 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二)从挖掘恐怖主义的根源着手加强综合治理。恐怖主义之所以还很猖獗,还得到一些人的同情与支持,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还披着形形色色的伪 装:民族的、宗教的、意识形态的,如此等等。如果将恐怖主义的这些外衣剥去,看清实质,其为达到一定政治目标而进行残忍屠杀的本质就会完全暴露。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恐怖主义在各种措施的严厉打击下仍在泛滥,还有其 根源问题。贫困、贫富差距、国际关系中的不公正现象以及社会动荡不安、种族 部族冲突等,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副 作用还在加深加重这些问题。要彻底铲除恐怖主义,就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在打 击各种现存恐怖主义的同时,更应注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不平衡,缓解 国际社会矛盾,减少冲突,防止潜在恐怖主义的出现。
(三)加强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怖斗争中的主导作用。综上所述,反恐斗争既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为了解决当前反恐斗争中存在的问题,使国际反恐合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联 合国不仅要发挥更大作用,而且要起主导作用。因为,联合国是二战以来经过近50 年发展涵盖国家最为广泛的国际政治机构,作用非常广泛,而且联合国已有 12 项反恐国际公约,这已经为联合国在今后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主导作用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因此,以联合国为框架,建立和完善全球性的反恐斗争合作机构,是彻底解决恐怖主义问题的根本出路。
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可归纳如下: 1.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冲突让位于种族的与宗教的以文化价值为分界线 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孕育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 2.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帝国,它的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特 别是弱小的不发达国家的不满与仇恨; 3.西方文化价值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冲突是造成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国际恐 怖主义的催化剂; 4.全球化使经济不发达的穆斯林国家愈益贫穷,伊斯兰恐怖主义是阿拉伯 国家从石油聚敛的金钱与赤贫的政治与文化落后的穆斯林国家结合而生的怪胎; 5.美国亲以色列的中东政策激发起阿拉伯国家的反美与反犹情绪,这种反 美与反犹情绪在原教旨主义中找到了极端的反映;
6.有些穆斯林国家教育极不发达,对青少年的教育大部分由宗教学校免费 提供,而这种宗教学校正是灌输原教旨主义和圣战思想的基地,正是驱使穆斯林 青年追从宗教狂热的基地。国际恐怖主义的特点 1.恐怖主义国际化或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国际恐怖主义网络 和活动 也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在当今世界上,已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国际恐怖主义网络,国际恐怖主 义把它的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地。以本?拉登为例,他控制和影响了从埃及到菲律 宾的众多恐 怖组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联盟。2.目的政治性和思想狂热性。恐怖主义活动的动机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恐怖活 动的主 要目的不是消灭和摧毁行动目标,而是要制造恐惧和惊慌以影响公众的心理,造 成特定的恐 怖气氛和政治压力,从而对政府和特定的社会团体形成压力和威慑,迫使对方(通 常是政府、社会团体)做出让步,以便达到政治报复、破坏统治秩序或影响政府内外政策的 目的。恐怖活动大多具有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动机,有着强烈的信仰支撑和精神动力。恐怖分 子的行为动机与一般暴力犯罪不同,其行为特征也不相同。他们思想顽固,精神 狂热,行为 极端,根本不受法律、道德,传统和舆论的约束,具有反人类的特点。3.主体组织性。现代恐怖主义活动通常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出现。恐怖组织分工 明确、组织严密、活动诡秘,其人员的募集和训练、目标的选择、方案的制订、手段的 运用、工具 的使用、力量的组织以及逃跑的路线和方法,一般事前都经过精心准备和密谋策 划。4.恐怖手段的高科技化。高科技的发展像一柄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 时给恐 怖分子提供了更有利的武器,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恐怖活动和恐怖主义 犯罪也向高 智能、高科技方向发展,以致传统的暗杀、爆炸、绑架、劫机、施毒等手段不断 被使用的同 时,利用生物化学武器、核武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恐怖活动也渐露苗头,且有 进一步发展
之势。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恐怖活动暴力性增强,破坏能量增大。可以预 见,一 旦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控制和掌握了城市生活的命脉和毁灭性的武器和技术,形 成能够对环 境、对人类、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破坏的能力和手段,其危害将无法估量。5.恐怖方式的暴力性、残酷性。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袭击范围和对象在不断地 扩大,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趋势。如果说传统恐怖活动是“要更多的人看,而不是让更 多的人死” 的话,现在的恐怖活动是“既要更多的人死,也要更多的人看”,无辜人群成为恐 怖分子大 规模袭击的目标。以往的恐怖分子往往把矛头指向各国的政治领导人、外交官、军警人员、跨国公司的经理等。但当前的国际恐怖主义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他们抛却 了传统的恐 怖活动尽量不伤及一般平民的顾忌,而企图以大规模屠杀平民来向政府施加压力 6.在人员构成上,更趋凶残狡诈和职业化犯罪特征的新生代恐怖分子渐成气候。许多恐怖组织年轻一代的思想也正发生转变,认为老一代的活动方式使他们的组 织陷入无足轻重的境地,只有“基地”式攻击方可重新使“埃塔”为世人瞩目。当今 国际恐怖组织新生代中不少人曾在西方接受教育,对恐怖犯罪技术手段和西方社 会治安漏洞了如指掌。7.在袭击目标选择上,扩大化趋势非常明显。一是陆、海、空目标都处于恐怖 袭击的阴霾之下,针对“软目标”的袭击越来越多。各国目前的反恐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立法,扩大执法与情报机构权力,严惩恐怖分子。
二、加大反恐资金、技术以及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如美国在 2004 财政预 算中大幅增加与反恐相关的费用。美国防部还拨款 70 亿美元给美国特别行动司 令部购买设备及战机并为其增加 4000 人提供经费。俄将增加 20 亿卢布的反恐 投入。
三、设立新的反恐机构。日本警视厅新设“紧急恐怖对策本部”;美国建立“恐怖 威胁综合中心”,为政府提供包括情报与分析等在内的恐怖威胁评估。
四、加强对恐怖主义动向跟踪。包括加强对私人通讯的监管力度。密切跟踪高 危人员。美吸收大量阿语人才,从电话、互联网上准确截获恐怖分子的交流信息,有效遏制一些极端势力对西方国家的恐怖图谋。加强对可疑流动资金的监控。英 美等国在银行中派驻情报人员,监视可疑资金的流向。
五、重视反恐的综合治理。同时采取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手段,开 展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加大发展经济的力度,努力消除贫困现象,根除滋生恐 怖主义的根源。与此同时,许多国家还为可能发生的涉及生化核等大规模杀伤性
恐怖活动预作准备。包括储备天花疫苗,启动生物袭击监测系统,加强对核设施 和各种放射性材料的保护,严防核恐怖活动的发生。
六、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重新引起各方关注。阿拉伯世界反美情绪空前高涨,国际恐怖势力乱世再起,彰显美恃武反恐加剧了“文明冲突”。美束手无策,被 迫再次求助联合国,促使更多国家希望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在汉语里,“恐怖”主要指一种心态。《辞源》解释“恐怖”的意思是“极度恐惧”。《现代汉语词典》对“恐怖”的解释是: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显然,它们的解 释是一致的。在英语里,“恐怖”除了有与汉语相同的意思即“极度害怕”之外,还包括“恐 怖统治”的意思。所谓的“恐怖统治”,是特指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专政”,意思是指:无情地 处决威胁革命政权的人。从这两种语言的词义来说,“极度害怕”可以说是恐怖的基本的和 普遍的含义。从这个含义出发,“恐怖活动”实际上就是指使人感到极度害怕的行为,或者 说是使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胁的行为。恐怖分子进行恐怖活动,造成人们的恐怖心态,是有一定目的与动机的。要对恐怖活动 进行分析,就要区别不同的目的与动机。作为一种暴力形式,首先应对它进行政治与非政治 的区分。进行这样的区分,是为了确定恐怖活动的属性,并且为进一步探讨“恐怖主义”奠 如果行为者的行为出于某种反社会心理,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个人的报复,定基础,一般来说,泄私愤或是为了勒索赎金等,那就属非政治行为。在西方国家,很多发生在校园或公司等场 所的枪击事件,就属此类。例如,1996年3月13日,在英国的小城邓布兰就发生了一起校园 枪击惨案。当26名一年级的孩子正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一名全副武装的男子突然向他们开火,13名小学生和他们的教师被当场打死,另外12人受伤,其中1名小姑娘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 死去。这个疯狂的射手最后自杀身亡。这一事件是很可怕的恐怖事件,但没有政治背景,属 于突发的偶然的严重的刑事犯罪事件。与这类情况不同,如果行为者打击对象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是一个种族、一个民族,或是一个教派,目的是迫使受害者做原本不会做的事。诸如改变政府态度或对内、对外政策,这种行为就属政治行为了。北爱尔兰共和军在英国搞的恐怖活动就属典型的政治行为。哈马 斯在以色列制造的爆炸事件,北非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屠杀外国游客,也属于政治行 为。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要使有关的政府改变政策。德国的新法
西斯主义者,即所谓的光头党,纵火伤害外国移民,也是政治行为。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要搞排外,搞种族主义。2001年的 “911”事件中,尽管恐怖分子在事后没有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但人们都知道,他们是 以美国为攻击对象,纽约世贸中心是美国资本主义的象征,而五角大楼则是美国军事力量的 中心。所以“911”事件也属有政治行为的恐怖活动。人们通常认为,恐怖主义是属于政治性的恐怖活动。以上所列举的种种具有政治性质的 恐怖活动,大都可定性为恐怖主义。然而,并不是所有具有政治性的恐怖活动都可定性为恐 怖主义,因为“主义”应是指一种系统的、持续的和有组织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恐怖主 义实际与“恐怖的体系”是相对应的,在这里有“制度”、“组织”、“主义”等含义。孤 立、偶然的行为,即使带有政治性,也不是恐怖主义,只能算恐怖活动。只有具有组织性与 系统性的恐怖活动才是恐怖主义。在美国“911”事件中,恐怖分子做了长期的策划和准 备,他们的行为非常周密。“东突”势力也是如此,为了实现其分裂中国的政治目的,不仅 具有组织性和计划性,而且长期进行暴力恐怖活动和宣传造势,已经具有恐怖主义的本质特 征,成为典型恐怖主义集团。为了进行概念分析,我们可以先做这样的界定,即非政治性的恐怖活动通常属于一般的 刑事犯罪,而政治性的恐怖活动则有可能成为恐怖主义活动。只有系统的政治恐怖活动才可 列为恐怖主义。然而,仅仅有这样的界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恐怖主义除了具有恐怖性、政 治性与系统性之外,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形式。事实上,正因为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暴力行为
具有复杂的多样的表现形式,才造成了人们对这个问题产生歧义。我认为,必须把是否是滥杀无辜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分标准。不管采用恐怖暴力或是 非暴力者的理想多么“伟大”或“崇高”,只要这些行为是直接滥杀无辜,那么就是恐怖主 义,就是犯罪,全球就应共讨之,共诛之。
二、恐怖主义的主要表现 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暴力形式,有非常复杂的现象和各种不同的表现。其中比较典型的表 现有以下一些形式: 第一,暗杀。这是最古老和最传统的恐怖活动形式。公元前44年古罗马统治者朱利乌 斯恺撒被刺,这是历史上的著名事件之一。在中国古代,荆轲刺秦王事件也很著名。汉朝 的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特别写了一篇《史记刺客列传》,说明刺客在当时不仅活跃,而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一种暴力形式始终存在。在当 代,暗杀仍然是恐怖分子常用手段。例如,1991年5月,斯里兰卡泰米尔分裂主义极端分子 暗杀了印度总理拉甘地,1993年5月又暗杀了斯里兰卡总统普雷马达萨。1995年6月,埃及 总统穆巴拉克在前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出席非总统组织的首脑会议的路上,遇到 不明身份的恐怖分子的袭击,随行人员多人受伤,但穆巴拉克幸免遇难。同年11月,以色列 总理拉宾在一次集会上被犹太极端分子刺杀身亡。第二,劫持人质。这种恐怖活动形式与暗杀的历史一样久远。据《史记刺客列传》记 载,荆轲刺秦王失败后,遗憾地说: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也记载了有成功的劫持事件。春秋时期齐桓公在与鲁庄公的一次 “峰会” 被鲁国的曹沫持匕首劫持。上,在这种情况下,齐桓公不得不许诺 “尽归鲁之侵地”。在当代,劫持人质事件不仅继续存在,而且规模与危害达到了前所末有的程度。例如,1995 年车臣恐怖分子在布琼诺夫斯克占领了一家医院,劫持了1000多名人质,造成了100多名 无辜平民死亡,迫使俄政府暂停军事行动,与之进行谈判。1996年12月,秘鲁反政府游击组 织“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趁13本驻秘鲁使馆举行庆祝活动之机,劫持了在场的400多 人为人质,其中包括很多国家驻秘鲁的大使和外交官。这一事件持续了26天。最后秘鲁军警 人员采取行动,击毙了全部恐怖分子,才结束了整个事件。第三,爆炸。这是从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恐怖活动方式。据记载,1893年11月8 13,一 名西班牙无政府主义者在巴塞罗那一家剧院向观众投掷了两枚炸弹,炸死22人,炸伤5O人。1894年2月巴黎发生了一系列无政府主义者制造的咖啡馆和街头爆炸事件。据考证,1947年 在巴勒斯坦发生了第一起汽车爆炸事件,而恐怖分子第一次在飞行途中制造爆炸事件则是在 1955年。在当代,爆炸事件是发生频率最高,造成破坏和伤亡程度最大的恐怖活动。例如,1993年2月,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大楼被炸,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经济损失达5.5亿美元。同年3月,印度孟买在两个小时之内发生了14起爆炸,共造成了317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3O多辆汽车被炸,直接经济损失25亿美元。1995年4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城联邦政府大楼被 炸,造成168人死亡,400多人受伤。1998年8月,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被炸,造 成257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第四,劫持交通工具。这类恐怖活动包括劫持飞机、公共汽车甚至轮船。据考证,第一 次劫持飞机事件发生在1931年,而第一起带有政治性的恐怖主义劫机事件则发生在1968年。在当代劫机事件仍层出不穷。例如,1991年3月,一架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客机被劫持,经谈 判无效后,新加坡反恐怖突击队采取行动,将劫犯全部击毙。1994年12月,一架法航A300 客机被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劫持,在劫机者开始杀害人质的情况下,法 国宪兵突击队采取了行动,击毙了劫持者,救出了人质。在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中,恐怖分子共劫持了4架美国的民航飞机,并利用这些飞机作为武器,撞击纽约世贸中心大楼 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造成了3000多人的死亡。
第五,武装袭击。这是指武装分子向平民发动的突然的袭击。中世纪的著名事件“圣巴 托罗缪之夜”就是发生在法国的一次教派之间的大屠杀。在当代,这种恐怖袭击方式主要是 用自动枪械向人群扫射。例如,1994年2月,一名以色列恐怖分子在希伯伦市场闯进易卜拉 欣清真寺,向正在做祈祷的巴勒斯坦人疯狂扫射,造成了66人死亡,400多人受伤。1997年9 月,一群恐怖分子突然向停在开罗市中心博物馆对面的一辆旅游巴士发动武装袭击,造成9 名游客和一名当地司机死亡,十几人受伤。11月,在埃及古城卢克索,一群恐怖分子对游客 大开杀戒,先是用冲锋枪扫射,随后又用刀乱砍,共杀游客6O人。第六,生化袭击。古代就有各种投毒事件。在当代,这是指利用最新科学技术的恐怖袭 击方式。例如,1995年3月,日本奥姆真理教的恐怖分子在东京地铁施放沙林毒气,造成5500 多人中毒,12人死亡。在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的多个地方,包括国会 等重要部门,特别是邮件处理机构,连续发生多宗炭疽邮件事件,造成多人感染,并有数人 死亡。此后,这一生物恐怖袭击范围不断扩大,并蔓延到世界各地。恐怖主义,说到底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社会目的,通过制造恐怖气氛来引起社会注意,以威胁有关政府或社会,特别是无辜平民为目标的各种形式的违法或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或 非暴力破坏
活动。中国政府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既反对我国包括“东突”恐怖主义势 力在内的恐怖主义,也反对国际上的一切恐怖主义。无论恐怖主义发生在任何国家和地区,何人所为,无论它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反对,这是中国的基本立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政府反对在反恐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即反对袒护与己有利、责难对己不利的恐怖组织 及其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和支持国际上反恐怖主义斗争,参与和支持联合国的反恐怖主义 的活动,履行中国的国际义务。积极参加区域的、多边的和双边的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联 手,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正因为如此,在全球对恐怖主义的危害认识越来越真切、越来越深 刻的今天,中国政府希望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不分民族与宗教,不分地域与国别,不分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充分认识 “东突” 恐怖势力的本质及其所造成的危害,“东 识破 突”恐怖势力各种假面具,共同打击其暴力恐怖活动,不给“东突”恐怖势力以任何可乘之 机。恐怖主义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一大难题,从根本上说是国际和国内各种矛盾和冲突激化后的产物。但因 为他产生的根源和背景非常复杂,国际社会对其概念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恐怖”一词本身并没有 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它经常被当作实施恐吓性对外政策的一种手段,是人类历史上有效的政治工具,也是 强势团体和弱势团体都可能选择使用的方法。因此,恐怖主义即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甚至为改变某种政 治进程现状而对个人,组织或国家采取的极端和暴力行为。它具有政治性和暴力性两大特征。恐怖主义作为人类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并非近现代才出现,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荆轲刺秦王以及古 罗马的凯撒大帝的遇刺都是非常典型的恐怖事件,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恐怖主义”一词最早可追 溯到 18 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保卫新生政权,执政的雅各宾派决定用红色恐怖主义对付反革命分子。国 民公会通过决议,“对一切阴谋分子采取恐怖行动”。因此,它常常与革命联系在一起。“恐怖主义随之 产生,它要么是广泛的革命战争的伴生物,要么是以内部对抗的形式出现”。1848 年革命失败后,在 卡尔? 海因茨在《刺杀》一书中总结到:对民众起义来说,统治当局太强大、太残忍了,不会有任何成功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革命者必须接受刺杀作为历史进步的主要工具,这也是“为实现历史目的而需要的不可避 免的工具。”这一工具很明显可以看到恐怖活动的踪迹。有时“恐怖主义”也可以看做是革命者虚弱的表 现。革命者在没有群众运动支持的情况下,企图用孤立的暴力行为来实现巨大的变革。恐怖主义事件经常 在群众运动失败后革命者想实现变革时产生。如意大利的红色旅便是群众运动失败后的产物。另外,在上 世纪 50 年代,拉美有些国家内部的革命派就公开主张以此为武器“呼吁使用革命暴力和恐怖主义的手段推 翻殖民主义势力在第三世界的统治”。民族主义,那些抵御和反抗外来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已成为产生恐怖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根源。特 别是在二十世纪,许多民族主义分子通过恐怖主义的形式争取民族独立和自治,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如 1954 年阿尔及利亚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而二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晚期,发生了一系列少数 民族试图与主体民族分离的行动,如英国的“北爱尔兰共和军(Irish Republican Army”,俄罗斯的“车 臣”问题。当然,在民族主义中我们也不应落下那些宣扬种族至上,崇尚法西斯,暴力的极端残忍的种族 “恐怖主义”,如德国境内如今尚存的“光头党”及美国的“3K 党”。总体说来,由民族主义引发的恐怖 主义繁多而复杂,据统计,目前世界恐怖主义组织中有三分之一是这种类型的恐怖主义。恐怖主义也是国内 外矛盾激化的产物。随着南北关系恶化,发展中国家贫穷状态的加剧和全球化的日趋发展,弱势国家和民 族不但在经济和技术上无法与发达国家和大国分庭抗礼,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也日益被边缘化;在民族国 家的国内政治层面上,部分人享受到全球化所带来的便利,而同时相当多的人却愈益缺乏改善自身状况的 手段。社会制度的缺憾,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失业,疾病,饥荒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了产生 恐怖主义的根源和背景。此时的恐怖主义便成为了弱者反抗强者的手段。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反对新殖 民主义,霸权主义成为了他们的动机。当美国“9.11 事件”发生后,全世界人民在齐声谴责恐怖主义的同 时也指出了这次恐怖主义袭击的实质根源,冷战后,世界格局体现为美国的一极独霸,美国依靠强权,不顾 及他国安危与尊严,坚决采取干预他国政策,在全球撒开信息大网干涉中东事务,支持以色列,粗暴干涉 别国内政,使得美国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众矢之的。宗教因素和文明冲突也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在当今的很多恐怖主义组织中,宗教性已成为其重要 的特征之一,极端狂热的宗教信徒成为一次次恐怖事件的主角。有人认为“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已成为 当代世界最为普遍与最为严重的恐怖主义活动类型。西方国家有些学者曾提出过“文明冲突论”的问题,他们倾向于将伊斯兰教与西方文明对立起来,认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反西方的恐怖主义,因此也是国家恐 怖主义的根源。总之,恐怖主义的根源多种多样并已成为了各种势力都可以利用的工具。根据恐怖主义行为主体的划分,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恐怖活动,另一类是非政府恐怖活动。一 国政府用恐怖主义手段来对付另一个国家的人民属于政府恐怖主义。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利比亚、伊朗等 国就常常受到这样的指责。非政府行为的恐怖主义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一个大类,其表现形式较为复杂 *恐怖主义是时代的一股逆流,已具全球性。它不择手段,惨无人道,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稳定,闹得世界
不安宁。恐怖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是派生出来的,包括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以及一些原教旨主义的驱动,某种条件下还是对霸权主义的报复行动。当前恐怖主义日益网络化、国际化甚至全球化,任何一个国家都 难以独自应付,任何一项孤立的反恐行为都难以收到实效。国际社会只有联合起来,才可能有效地对付恐 怖主义的威胁。反对恐怖主义必须治本。应在缓和地区及国际紧张局势、消除贫困和加强反恐合作三方面同时开展工 应在缓和地区及国际紧张局势、应在缓和地区及国际紧张局势 作,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以彻底铲除恐怖主义。面对恐怖主义的新挑战,世界各国显然予以了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新的应对之策。美国开始重新评估 其反恐战略,并制定了“反恐 B 计划”,将“重点转向打击恐怖组织的中下层”。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这些年来,美国动用了浑身解数布下天罗地网,力图把拉登等恐怖头目捉拿归案。国际社会的反恐决心和 勇气无疑给了恐怖主义沉重的打击和震撼,使得他们不敢抛头露面。从这一层面上说,反恐斗争还是颇有 成效的。但从最近发生的恐怖活动,特别是这次伦敦爆炸事件来看,恐怖分子开始采取不同的破坏策略和 方式。同时,参加自杀性袭击活动以及各种破坏的人已经不再是恐怖网络头目,而是“清一色的中下层人 员”。美国出台的“反恐 B 计划”就是为了打击恐怖组织的生力军,破坏其后备力量。在国外的军事研究 方面,有这样一句老外行研究战术,内行研究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