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为病尽伤寒马鞍山拜师学习汇报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3:3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经为病尽伤寒马鞍山拜师学习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经为病尽伤寒马鞍山拜师学习汇报》。

第一篇:六经为病尽伤寒马鞍山拜师学习汇报

六经为病尽伤寒—马鞍山拜师学习汇报

六经为病尽伤寒—马鞍山拜师学习汇报六经为病尽伤寒—马鞍山拜师学习汇报广州中医药大学

徐风瑞

在我08年刚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就有一个临床十几年的中医告诉我,学中医一定要跟随一个老师,这样才能进入临床。我开始不是很理解这句话,但是这是我心里一直放不下的一个心结,所以我一直注意寻觅这方面的信息。后来学医时间久了,越来越感觉有跟师临床的必要,书本上的知识,若不见老师当面使用过真实有效,自己用起来还是心里面没有底。但种种机缘不够,一直没有机会亲自跟随一位临床技术真实可靠的医生学习。

2012年2月9日到19日,我有幸到马鞍山亲自跟随蔡长福老师学习,期间被蔡老师卓越的临床疗效所震撼,老师又循循善诱,把自己四十余年实践体会全盘告知,令我体会甚多,我深深感激蔡老师的指点,写下此文,也是自己的一个学习汇报。

缘起

感恩黄煌经方沙龙,我是看到温兴韬师兄的文章才知道有这样一个民间大师,看到温院长是如此赞叹蔡老师的临床医术,我深深的仰慕,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亲自目睹蔡老师的临床风采。

后来我又看到一三生师兄的文章,让我更觉得很有必要亲自拜访一下,或许真的是一位隐藏民间的临床高人呢。我就在网上打听到了老师的地址,并下载了六经辨证图来研究。

今年的寒假特别长,2月20号才开学,我提前和蔡老师打了招呼,说明了拜访的来意,老师很欢迎。我从山东坐火车,2月9号凌晨三点到达了马鞍山。在火车上一夜未睡,下车时疲惫的很,我发现了售票大厅里面有一桌一椅,真好,就趴在上面休息到了六点,这时候车站前面的公交汽车站开始发车,我乘坐清晨第一辆四路车,到了老师的诊所门前。

那时候天还没有全亮,看到老师的诊所门前有很多患者送来的锦旗,随便的挂在门口的药柜上,有点凌乱,我就重新摆了一下,看起来整齐了一些。那时天未亮,我费劲很多才看清患者的名字地址,大部分来自安徽各地。我想可能我真的遇到了值得跟随的恩师,就越发激动地在门前等待。

一会的功夫,街上小店慢慢都开张了,天太冷,我就到附近小吃店吃了一碗面条,回来再慢慢等。一直到八点的时候,有患者来了,是一家三口,从网上看到蔡老师的信息来的,我给蔡老师打了电话,告诉老师,有患者来了。老师说九点才开门,我就继续等。

老师的诊所没有名字,只用大字写了两句话“学好伤寒论,再问人间病”。门面就在菜市场的街上,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真正是大医隐藏民间的感觉。

九点多,诊所开门了,原来老师就住在诊所里面。第一眼看到老师,感觉老师高大强壮,一头黑发,脸庞坚毅有力。这是我的第一印象。

说明来意,进屋坐下。本来就知道老师的图谱贴的到处都是,来了以后才发现,不仅仅到处都是,而且已经把四面墙壁贴满了。

第一个案例的震撼

今天的第一个患者是一个八十二岁的老太太,脑栓塞中风偏瘫,行走困难,上台阶需要两个人搀扶,小脚趾下面疼,大腿外侧痛。老师问了几句话,口苦否?大便如何?等等。看舌诊脉后就开了方子如下:

桂枝三十,葛根六十,白芍三十,炙甘草二十,石膏六十,知母二十,厚朴六十,枳实二十,槟榔二十,大黄三十后下,柴胡四十,黄芩二十

服用一剂未完,解了一次大便,小脚趾便不痛了,走路也快了很多,老太太非常乐呵,满脸笑容。

后来几天又进行了一些调整,患者包了药回家去了。临走时候,老太太较刚刚到来时大为改善。

这是我见到的第一个案例,其疗效给我极大的震撼,老师强调,关键在于认证,认证准确,即可投药,剂量大也无需疑惑,仲景都是这样用的。不知各位看官以为如何?

老师说:人人都有表证的长期携带

仲景《伤寒论》中,太阳篇占据一百七十八条,其余篇章中都有表证的论述,这是为何?仲景为何以“伤寒”立论?究竟何为伤寒?

老师回答说:伤寒论并不高深,伤寒论就是衣食保暖,人不注意衣食保暖,随时随地会被寒邪所伤害,但是不一定直接引起中风、伤寒。真中风、真伤寒难得见到。随着伤害的积累,阳气慢慢会虚损,再次受寒邪引起感冒,因为不发烧,而得不到恰当的治疗,就会引起各种杂病。一切疾病都是从感冒开始,感冒是从平时不注意衣食保暖伤寒引起,所以一切疾病都是伤寒,伤寒可以统摄百病,百病要从伤寒找病根。你和患者说,你的疾病是因为感冒,患者往往不承认,怎么会是感冒呢?其实感冒就在一行一动中,洗澡受凉,骑电车摩托,吹空调,吃冷饮,不知不觉就伤寒了。阳气受损后,感冒就不发热,出现貌似不是感冒的症状后,长期治疗失当,形成各种杂病,也就更加不知道解表治疗才能祛除病根。人人都有表证,只是自己不知道。深入领会“伤寒”二字,就可以知道病从何来,应从何去。总之,人人都有表证的长期携带,这是一切疾病的根源。

膀胱经大论

老师说,人体如同一个热气球,下面火力足了,就可以正常漂浮。火力不足了就会下沉,这个火力的来源就是五脏六腑热量,五脏六腑热量足够就可以蒸化膀胱,膀胱气化推动全身热气周流循环,膀胱气化足够,人体才能不受外邪侵犯。

老师说“大自然有太阳普照大地,温暖万物才能生长,乌云遮盖太阳,太阳不能发挥热量,万物不能生长,一旦风云突变,阴雨连绵,大自然中见不到阳光,这就叫大自然中的太阳病。

人是小天地,有五脏有六腑,有气有血,有元阳,元阳朝百脉,这叫生,元阳来源于父母,父母所生两肾,靠后天的脾胃纳五谷,化元阳,化内元,供应五脏,这叫活,脾胃化能源化能量,化热气,供应五脏六腑,热气供养膀胱,膀胱化热气化能量,散全身在外围,保护人,才能正常的生长,不怕寒热,这叫做长,此为生命的来源,这叫生活长,此为人生之理。”

“膀胱经在人体的能量,膀胱就是人体的水泡,膀胱为人体的六腑之一,藏于少腹,有下口无上口,全靠胃气热量下压,热气蒸发于膀胱,聚之为尿液,尿液中大量的热气,传给了19椎,膀胱经散在了人的全身,能保住人体热量的平衡,不怕风寒,一旦膀胱气化失约,气化的热量就不能保护人体的外围,小便多,一旦汗后受寒,人就会感到怕风怕冷,体壮之人,就能发高烧,能量不足之人,不发烧,感冒常常携带,常得颈椎病,胃病,膀胱从气化化为能源,尿液含有大量的热气,在夏天,小便解到体外,热气不见,到了冬天,小便解到体外,大量的热气外发,这就叫膀胱的气化能源,膀胱气化含水之腑,一旦五脏六腑能源不足,腑气不足,热量不够,就不能下压膀胱,就会失去了正常的功能,排到体外,两腿先肿,引起水肿,水痹,全身功能失调,百病重重。

足太阳膀胱经在人体多么重要,生也膀胱,死也膀胱,生死都在膀胱,仲景六经辩证,第一**就是太阳膀胱经,开卷就是太阳病。”

太阳病大论

膀胱经和太阳病是贯穿伤寒六经的两条红线,医生应该在这之中寻找诊断和治疗,辗转腾挪不离此两条大纲,切勿舍近求远。

老师详细论述了太阳病和身体其余一切疾病的关系,令我大开眼界。

老师谈论到,太阳膀胱经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五脏六腑供养膀胱,膀胱热气散布于膀胱经,膀胱经六十七个穴位就好比火车站,供养全身不同部位热量,人体热气才能周流全身,正气存内,外邪不犯,人体才会健康长寿。

老师说道“太阳病就是太阳经病,太阳经从两足小趾至阴穴起,至阴穴上行循经背后,共67穴,这67穴能收天地之气,与五脏六腑各个器官和血脉紧紧相连,一旦太阳经受了风寒风邪的袭击,常常受风受凉,太阳就要病了,太阳病有哪些症状,太阳病身体好的人,发高烧,身体虚弱的人风寒感冒,无烧的感冒常常携带。”

老师从临床中总结很多规律,比如对与太阳病的发展的认识:

“太阳病下行,引起下半身发冷发凉,甚至引起两脚发麻发胀,两腿不能行走自如两腿发软,常常引起足后跟的外踝常常的肿胀而痛,能引起小腿肚胀,引起小腿肚抽筋,腿弯发软,蹲起不能自如。

太阳病上行能引起腰椎腰脊不适,脊柱两边常常的腰痛,腰不能直立持重,弯腰蹲倒,转身不能自如,能引起腰椎病,引起腰间盘突出,腰椎增生,腰椎劳损,引起坐骨神经痛,引起两胯痛,两腰眼痛,不能久坐板凳,若久坐板凳,则引起屁股发冷发凉发麻。

太阳病上行,能引起背后发胀,身上没有力量,或大椎下有巴掌那么大常常发凉,难以忍受,非常难过。

太阳病再上行,能引起肩周炎等引起多种并发症,两膀酸胀无力,两膀外侧引起双手发胀发麻不能自如,胀得夜里难以睡觉。

太阳病再上行,能引起颈椎病,颈椎僵硬,颈椎增生,常常脖子难受,甚者不能摸脖子,一摸脖子能引起头昏头晕,引起恶心,甚则昏倒,摔跤。

太阳病再上行,能引起风池风府发胀,引起两眉间常长期发痛发胀,鼻流清涕,鼻子长期的不通,能引起咽炎。

太阳病长年不解还能引起多种病变,多发症,譬如引起心脏病,冠心病,心慌心跳,心脏常常无舒服感;引起胃脘不舒,胃怕冷胃怕凉,吃饭不香,常常吃饭没有口味;引起血脂高,血稠,血压高,血糖高,能引起五脏六腑的突变,引起五脏六腑的大病,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老师认为,膀胱经是人体最重要经脉,太阳病是人体最重要病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切疾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根源。仲景太阳篇占据一百七十八条,分为三篇,这里面有仲景的深刻用意,医生不应该舍近求远,小题大做,太阳篇方寸之中实在包含大天地。

桂枝类方大论

老师认为:膀胱经和太阳病是贯穿伤寒论生理病理的两大纲领,桂枝法自然是贯穿伤寒论的最重要治法。仲景伤寒杂病二百七十方,含有桂枝麻黄的方剂有一百多方,占据一半,可以明显看到仲景对于表证的重视,六经病和杂病治疗时时刻刻不可忘记表证是一切疾病来源,一切人常常携带而不自知。表证携带不解除,内在脏腑,永无宁日,补也补不上,泻也泻不成。久而久之,奇难杂症蜂拥而起。医生应该努力参透“伤寒”二字,深入领会膀胱经功用,深刻思考表证常在是人体常态,深入理解桂枝法的普遍适用,念兹在兹,切勿忘记。

分清寒热进临床

老师认为分清寒热是一个医生最重要的临床基本功,老师的诊桌前面写到“做父母知儿女衣食保暖,当医生知患者是热是寒,治病效果在于诊断”。可以看到老师对于辨清寒热的重视。太阳病注重解表,少阳病柴芩以清热,阳明病用白虎承气,太阴病用好理中丸,少阴病常用麻附细,厥阴病常用当归四逆汤、乌梅丸。老师问诊细致,询问皆有落处,指导开方,往往取效迅速。老师用药范围很小,也就四十味常用药物,不过十几个伤寒方子来回加减,却能每每取效,实在令人称奇。这大概就来源于老师对于六经病规律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寒热虚实的准确识别。

阳明病是三阳热病总纲

疾病有热也有寒,医生要把证来辨。《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说道: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伤寒进入人体之后,因为阳气之多寡不同,而有化寒化热的差异。因为阳明经是人体多血多气之经,种种化热之症状往往不离阳明经,所以大部分热病要在阳明经上找原因。邪热积聚人体,时间日久,种种疑难杂症就会出现,这时候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采取白虎承气法,往往很快起效。比如古人讲到“痿证多因肺热生,阳明无热病不成.”就是一个重要提示。其余肝胆热病,心热,筋骨热病,往往都有阳明热的参与。伤寒入里后所化生种种热证,多在阳明盘算。老师又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大大深化了“热结旁流”的临床意义,古今医家普遍认为热结旁流就是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乃燥屎坚结于里,胃肠欲排不能,逼迫津液从燥屎旁流下所致。老师从临床中理解到,邪热积聚胃肠不解,可以导致邪热在人体的流溢,流到哪个部位,哪个部位就会受病,医生若无法辨认这也是热结之旁流,就会耽误病情。老师从临床中体会到,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热性妇科病,往往都是热结旁流导致。一般医生不辨认此证,导致久治无效,而用白虎承气法往往很快见效。我认为老师所理解的热结旁流,比起古人的理解,更加深刻和有更广泛的解释力。我也因此而想到,人体有三大排毒通道,汗、尿、便,胃肠邪热不解除而会产生种种病变,那么排汗的通道若是堵塞,也会是很多疾病的来源。伤寒条文中有“不汗出而烦躁者”,那么临床应该会有“不汗出而头痛者”“不汗出而腰痛者”“不汗出而失眠者”“不汗出而胃病者”“不汗出而心病者”“不汗出而骨病者”等等这样的病情出现。同样,小便有问题,也会引起种种症状。这时候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采取汗、下、利小便等法,就可以解除类似病情。我更加体会到,老师反复讲的“切勿舍近求远”的深层含义,也是说不要远离人体自身的反应,只要顺应人体的本能需要“利之”即可解除很多疾病。表里同治是治疗杂病的根本出路

百病起于伤寒,伤寒引起百病。长期携带表证不解除,损害人体阳气,再次受寒会引起直中少阴。老师说:医生往往不能理解到“伤寒”就在一行一动中,就在行住坐卧中,就在衣食保暖细节中。今日生活条件好,寒邪伤人反而更严重,蒙蔽性更强,冷饮啤酒,穿衣不注意,夏季空调广泛使用,大大增加寒邪伤人机会。蔡老师说道:“少阴阳虚久不解,直中伤寒找太阳,脾阳久虚不运化,表里双解壮阳光”。临床上六经病表证并不一定有典型表现,医生便不知用解表治疗。其实现实中典型中风伤寒少之又少,表证人人长期携带却是隐藏的事实。年轻时候热量足够,有点受寒一到中午就可以貌似自动解除,但是却长期隐藏体内,不为人知。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加于人身体,时刻不停息。种种杂病自然形成势力,盘踞不解。治疗杂病不可忘记一切疾病皆是伤寒引起,内外同治是治疗疑难杂病的重要**。滋阴、温阳、补虚、通下、调和等诸法都要表证解除之后才显威力。

观其人文字不如亲见其人

当前有种种医学书籍文字,介绍各家治疗经验和医学体悟,但是文字总是一种单向度的交流方式,信息流失严重,和老师亲自交流讨论获得的信息,远远较研读文字丰富深刻。以前在听胡希恕录音后,深深感觉到读胡希恕的书籍远远比不上听取录音获得信息丰富。这次来马鞍山亲自跟随老师,朝夕相处,一问一答,有来有回,这样得到的认识明白深刻。了解到老师作为一个民间医生,行医路上所经历的辛酸和苦难,让我深深的无奈。老师对待弟子关爱有加,不断关心我的生活情况。老师如同是一棵参天大树,保护着我们,给我们带来阴凉。我有幸找到了能引领我进入临床的恩师,希望各位朋友也能找到。

马鞍山的拜师学习经历,大大加强了我对中医学习的信心,我愿意付出更多的心血来走好自己的中医之路,来报答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们。

故吾发愿曰:

无上甚深《伤寒论》,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遇明师,愿解仲景真实义!

上面是我的学习的汇报,对于老师的思想我仅仅有一些不成熟的感悟,临床上还需要认真体会把握。

深深感激蔡老师,感激温兴韬大师兄!

徐风瑞

第二篇:伤寒杂病论学习概要[范文]

《伤寒论》概要

一、《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伤寒论》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因对祖国医学做出巨大贡献,而被后人尊为“医圣”。严格地说,张仲景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不得已被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0~219 年,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的书,对他书中方言的准确含义能够仔细的了解。比如说,在《伤寒论》中有很多地方谈到了“桂枝不中与之也”,“柴胡不中与之也”,这个“中”和“不中”直到今天,仍然是河南地区的方言。“中”就是“可”的意思,“不中”就是不可,“不中与之”就是不可与之,这是典型的河南当地的方言的特点。

二、《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是一个战争连年,天灾不断的社会。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里头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ren,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就是说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二百多口的家族,死了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有十分之七的人是死于伤寒病,伤寒病就是指的外感病的总称,所以他本人作为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又没有更多的办法来防治这些传染病来挽救这些亲人和百姓的生命,才激励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最终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这是它的社会背景。从学术背景的角度来说,在汉代以前,医学著作分了两大门类,一类是“医经”,就是基础理论著作;一类是“经方”,就是经验用方。医经包括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等。从流传到今天的《黄帝内经》这一部书来看,主要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基本的治疗原则,基本的治疗大法的著作。由此可见“医经”是基础理论。而“经方”,指的古代医生凭自己的经验给病人开的方,而且在经过验证是有效的,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依据。张仲景就把这两家结合起来,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有理论、有治则治法、有方子、有药物组成辨证论治体系。这就是他的学术背景。张仲景把汉代以前的“医经”和“经方”两家熔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伤寒论的流传,第一个把《伤寒杂病论》整理成《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的是晋朝的太医令王叔和。第一次校定、刻印、刊行《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的是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的林亿、孙奇、高保衡。能够使我们今天看到宋版《伤寒论》那就归功于明代的赵开美,他在万历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99 年刻了《仲景全书》,《仲景全书》里包含了有四部著作,第一部就是翻刻宋版《伤寒论》,第二部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那么第三部是宋云公的《伤寒类证》,第四部是《金匮要略》。现在我们学习的版本是赵开美复刻的《伤寒论》,全书共分为10卷,22篇,398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3个。

三、《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伤寒”的含义在古代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伤寒”的含义是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这里所说的外感病是指风、寒、暑、湿、燥、火,乃至包括疫疠之气等。狭义的概念是人体感受风寒邪气。

《伤寒论》的内容:伤寒论总共10 卷22篇。第一篇是辨脉篇,第二篇平脉篇。主要讲辨别常脉、病脉,第三篇是《伤寒例》,这篇内容是张仲景对外感热病的认识的总论。第四篇是《痉湿暍》。痉病是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牙关紧急的抽风一类病;湿病是感受外来的湿邪所导致的病;暍病就是中暑,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这四篇内容我们的教材里没有。我们现在主要学习中间10 篇,内容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太阳病篇分了上中下三篇,然后是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然后“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这10 篇内容叫做“六经病证篇”。后面还有8 篇,第十五篇是“辨可发汗证脉证并治篇”,第十六篇是“不可汗篇”,讲的是禁用发汗的条文。第十七是“汗后”,讲的是发汗以后造成的各种坏病、变证,以及治疗怎么样进行救治。第十八篇是“可吐”,第十九篇是“不可吐”,第二十是“可下”,第二十一是“不可下”,第二十二是“汗吐下后”。这就是《伤寒论》10卷22 篇的全部内容。

另外,从理、法、方、药的角度来谈《伤寒论》的内容。在《伤寒论》中,它涉及到了外感病的辨证论治,也涉及到了杂病的辨证论治。但是无论是外感病的辨证论治,还是杂病的辨证论治,它都贯穿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这种方式,在理论上他主要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在张仲景之前,中医学的著作分了两大类,一类是基础理论的著作,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把它叫做“医经”。另外一类是经验用方的著作,《汉书·艺文志》把它叫做“经方”。基础理论的《医经》缺乏临床的实际治疗,而经验用方又缺少理论的指导。只有到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辨外感病,在《金匮要略》里用脏腑经络辨证的方法来辨杂病,这种辨证方法是在理论指导下,先辨证,然后据证立法,最后方随法出,这就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诊疗体系。这里的“法”,包括治则和治法。从治则来看,伤寒是一个外感病,外感病就涉及到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关系,《伤寒论》从头至尾贯穿了扶正祛邪的原则。扶正是为了祛邪,祛邪是为了扶正。后世医家把它总结为“扶阳气、保卫气、存津液”。在治法上,临床上所谓的八法就是从《伤寒论》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1.汗法治疗邪在体表,具有发汗的代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葛

根汤。

2.吐法,吐法可以治疗许多复杂的疑难病证。吐法的代表方瓜蒂散就是出自《伤寒论》。

3.下法,代表方三承气汤,是泄下燥热;桃核承气汤是泻热逐瘀;抵挡汤是破血逐瘀,;

茵陈蒿汤,是利湿、泻热、退黄,麻子仁丸的润下,蜜煎方、土瓜根方的导下,大陷胸汤的泻热逐水,都属于下法。

4.和法,主要治疗枢机不利的证候。代表方是柴胡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

姜汤,这是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枢机的。还有一组代表方,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这是和解中焦半上半下之枢机的。

5.温法的代表方理中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这一类具有助阳、祛寒作用的方剂。

6.清法的代表方,栀子豉汤,清宣膈中的郁热;白虎汤,辛寒折热,清中焦之热;黄芩汤

可清少阳胆热,治疗胆热内迫肠道的热利。7.7.补法的代表方,炙甘草汤,治疗气血两虚,心脏失养,脉搏不续的脉结代、心动悸。小

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可以治疗心中悸而烦,又可以治疗气血两虚,腹部筋脉失养的腹中拘急疼痛。

8.消法,抵当丸,具有化瘀缓消的作用,用于治疗太阳蓄血证。

在药物学上,《伤寒论》用药不多,一共才76 味。但这些药在炮制上都非常严格,比如,麻黄要去节。麻黄节和麻黄根是敛汗的,而麻黄是发汗的。麻黄汤用麻黄要取的是发汗的作用,所以要把麻黄节去掉。

总之,《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这就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且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一直沿用到今天。在方剂学上,它所记述的大量复方选药精当,组方严谨,药量精确,疗效可靠,是方剂学发展的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众方之祖”。因此,《伤寒论》的问世就为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并且也是《中医药剂学》、《中医方剂学》、《中医护理学》等等,多学科发展的基础。

四、关于六经辨证

首先是三阴三阳:

六经辩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辩证的一个简称。三阴三阳就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不是生理的,而是病理的。自然界既然有阴阳二气的变化,也有阴阳气多少这种量的变化,所以在《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是用来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的。比如说在《黄帝内经》里,我们叫做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府。但在《伤寒论》中,说阳明就是阳明病,说太阳就是太阳病,是个病理的概念。既然是病理的概念,就涉及到病变部位、病变性质以及病变发展的趋势。

拿太阳病来说,仲景收集大量病例,经过研究比较总结,认为它的病变的部位,在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发生在体表,是体表的阳气被寒邪所伤,因此归纳为太阳病。所以太阳病病位涉及到足太阳经,足太阳府,涉及到膀胱,涉及到体表,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病性是阳证;病势是阳证的初起。内经认为太阳的阳气量最大,从正气的角度来说,它的阳气的量是最大的;但从邪气的角度来说,它却是阴寒邪气,它是寒邪,是风寒邪气,邪气的性质是属于阴性的。而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决定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既考虑它正气的因素,也要考虑到邪气的因素。正气是阳气,邪气是阴寒邪气,阴阳相叠加,从病证的角度来说,它就不是阳证里最厉害的,充其量算是阳证的初起。同理可以解释其他。其次,六经辩证和其它辩证的其它关系。

中医学发展到今天,辩证方法很多,八纲辩证、脏腑经络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病因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等,其中八纲辩证是辩证的一个大的纲领,它是从六经辩证中归纳提取出来的一种辩证的方法和思路。从六经辩证来说,太阳病多表证,阳明病和三阴病多里证,这就是表里的分证。从六经辩证来说,三阳病多阳证,三阴病多阴证,这就是分阴阳。从六经辩证的角度,三阳病多实证,比如说太阳膀胱蓄血蓄水是实证,阳明腑实是实证;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多虚寒证,这就是分实虚,另外也辨别了寒与热,所以八纲辩证是后世医家从六经辩证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分证的大的纲领。后世的脏腑辩证,把脏腑可能出现的寒热虚实,种种证候都罗列来,当然,《伤寒论》中涉及到脏腑病证的,也可以归属

于脏腑辩证中的一项内容,比如说膀胱的病证,膀胱气化不利表现为小便不利、小便少,少腹苦里急,引水消渴等。后世医家就把膀胱气化不利的气分证,归类到太阳膀胱的蓄水证中。又比如说,表寒化热,循经入里,和血结于膀胱,表现了少腹硬满,或者少腹急结,其人如狂,或者其人发狂,这在《伤寒论》中叫做太阳蓄血证,那么在膀胱脏腑经络辩证的膀胱腑证中也可以把膀胱蓄血证列属于脏腑辩证中的膀胱病证的一个血热互结。所以脏腑辩证和六经辩证之间是这样互补的关系,六经辩证的经络辩证为后世的经络辩证提供了资料;六经辩证中的脏腑辩证为后世的脏腑辩证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但是两者不能够完全代替。

五、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

第一,我们要学习《伤寒论》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就是要把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掌握好。

第二,是学习辨证用方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训词、释句、弄通本意。《伤寒论》毕竟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人所写的一部著作,所以在语言的含义上,有许多就发生了变化。如果不明白它的本义,在读的时候就容易发生一些误会或者是笑话。

其次,要熟读默记,娴熟于心。

第三,能够“分析病机,加深理解”。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对于每一条,每一个证候,每一个症状的基本病机都应当分析,都应当弄懂,弄明白。有一句话是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常常不能很好的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够更好地感觉它”。在分析病机的过程中,要去参考《内经》、《难经》,去参考《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因为《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和《内经》和《难经》是非常相关的。

第四,要“归纳总结、鉴别对比”。由于《伤寒论》是一条一条写的,有的是详于前面略于后,有的是详于后而略于前,往往一个方证可能分布在各篇。比如说吴茱萸汤证,在阳明病篇有“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在少阴病篇有“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在厥阴病篇还有“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要想把握吴茱萸汤的全部适应证,就必须要把三篇中涉及到吴茱萸汤的(全部)内容都联系起来看,所以要归纳、总结。

最后,就是要“学以致用,验于临证”。原文弄明白了,病机弄懂了,理论问题解决了,但是充其量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没有在临床上用过,这些知识可能还是书本知识,印象并不深刻,想要把《伤寒论》中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就必须不断去实践,在临床工作中努力去应用,那样才能达到学习掌握的目的。

第三篇:读《伤寒杂病论》之困惑六经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读《伤寒杂病论》之困惑(4)六经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这也是伤寒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很多大家都认为是经络。而且其中很多人认为六经就只是足六经,不包括所有的经络。其中伤寒论的第八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这条很支持以上这种观点,并且就六经的提纲也能看出六经的部位跟足六经有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这也就是不能排除这种观点的原因。但是很困惑的是这样不就是一天走一条经了吗?然而这与经络理论相违背了。经络是一天走一圈,一天走十二条经,一条经所需要的时间是两小时。并且经络是从手太阴开始,并且不会这样传足不传手。虽然很多大家们又说足经长,手经短,短的忽略不计。但是像阳明病篇里描述的几乎全部是六腑的疾病,跟人体外的经络根本就不是一会事,这就是说六经单纯指经络有点说不过去,但是它一定包含了经络。可能会是经络系统。在伤寒论之前的《黄帝内经》有过六经的提法,但是它的传经跟伤寒不同。而且《黄帝内经》很多地方都有六经的影子,并且各指都不同。所以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古人用六经会不会首先只是一个代号。就像我们使用3,2,1,-1,-2,-3,一样。很多东西都可以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代替,只要它符合3,2,1,-1,-2,-3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使用。所以很多东西都用同一个事物来代替才造成今天混乱不堪的局面,这也是古人不喜欢立名的弊端。这样理解可能更好点,仲景只是把病分为阴阳而已,再把根据阴阳的多少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同时也是疾病的病进方向,越到后面死证越多。三阳无死证,三阴有死证。同时也体现了阳气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并且看伤寒论中厥阴是乎没有方,也体现了病到厥阴是很难治的了,九死一生。我们治疗病的目的就是想让六经逆行就可以了,无论用什么方法。而经络与六经重复的部分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六经是一个辨证体系,而经络又是一个辨证体系,两个辨证体系都针对同一个人体。但是每一种分类方法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病分清楚,每一个辨证体系也都有他的不完整性,所以仲景在写完伤寒论后又写金匮要略,这是为了弥补伤寒论的不足。伤寒论就像一个房屋的总体框架,后面的金匮要略就像门啊,窗啊什么的。后面的温病,补土,滋阴,攻下,等等只能是算灯啊,装饰啊什么的。伤寒论的写作风格和金匮要略完全不一样,可以分为两本书并且不相互影响,不然谁敢把他的书拆成两半啊!

本帖最后由 杨坚祥 于 2011-8-27 23:44 编辑

第四篇: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杂病论》的心得体会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医要略》两书,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初次阅读《伤寒杂病论》是在大学三年级时,刚接触到中医不久,囫囵吞枣地记了些东西,考试成绩不错,但对伤寒却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了解,只有琳琳碎碎的一知半解。等空暇时再次拿起这本经典时,又有了不一样的体会。例如治疗停饮性呕吐的茯苓泽泻汤和治疗水逆的五苓散,同样有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等药组成,但茯苓泽泻汤以茯苓半斤为君药,再加生姜甘草,治疗以呕吐不已为主症,而五苓散以泽泻为君药,再加猪苓,治疗以小便不利为主症。同样的底方,不同的剂量可以对症不用的病症。再着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和半夏干姜散,除了药物剂量的差别外,在治疗过程同样服用的方法 也是各不相同的。小半夏汤宜“分温再服”,生姜半夏汤应“小冷,分四服,旦三夜一服”,半夏干姜散却要“顿服之”,使药力集中而取效迅捷。同样的药,不同的用法,却又不同的效果。在这些小细节上给的印象特别深刻,常常会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再深入细细体会就会有新的收获,也能体会张仲景在方药上的斟酌。

对于张仲景的遣方用药遵循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寒热由表入里辨三阴三阳,杂病辨脏腑,辨邪气去留,有独立的一套辩证体系,结合案例可以体会到,往往可将疾病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在以后自己的辩证方式中可以将病因病机一分为二,以最能突破人体卫外致病的寒邪为代表的六经辨证,以各种内伤因素为主的脏腑辨证。对于将经典转化为自己的临床经验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人也因此受益良多。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使我们深感它的基本临床思维是深刻而正确的,时至今日,仍有不可否认的指导作用。若再简化它,也许可用“诊病审因,辨证察机,随机选方,对症用药”四句话。这样较能更直接而深刻地反映基本临床思维。我们的前人早已总结出中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正确思维,相对于西医而言更反映出中医学的一大特色,这些丰功伟绩也足以令我们中医界顾盼自豪。随着时间的推移,讨论的深入,辨病问题的提出及强调,辨证论治时只注意“疾病功能态”,而往往忘记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与掌握,从而降低了准确性与疗效,对于一证有多方的认识与对策更从“方士”的临床思维上看:“方证相对”、“方药加减则法亦变”就是法寓方中的现实等问题,却促使我们重温医圣张仲景的教诲,以求“温故而知新”。并结合现代实践提出一些见解。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从有效方剂中的配伍中探讨人体微细的病理病机,也许有促进自身临床思维的进步。或对方剂配伍获得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解。

第五篇:70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伤寒六经病证治总结

第70讲: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2)、伤寒六经病证治总结

同学们好,我们上课。

上次课讲到了《伤寒论》讲义的最后一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这篇的内容还没讲完,我们把剩下的讲完后再给这篇做小结。

还剩下的两个条文一个是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这条描述了一个什么证候呢?描述了一个外感热病,病后高热已退,但余热未尽,形气两伤。为什么说它余热未尽?这个“余热”在什么地方?我们是根据“气郁欲吐”的证状来的,这是“余热在卫,卫气失和”而出现胃气上逆的临床表现。

那么这种病人在临床上,我们观察到的是,不仅有“气逆欲吐”的症状,而且食欲不振或者根本没食欲,恶闻荤腥,他讨厌闻油腻的味道,甚至炒菜的味道他都讨厌,他在家里会说,“你们不要炝锅,不要炒菜,这个油烟的味道我受不了,一闻我就恶心”。这正是“余热在卫,胃气上逆”的表现。

为什么说是形气两伤?这里所说的“虚羸少气”这四个字,把一个大病初愈、形体消瘦、弱不禁风、正气不足的病人非常形象,给我们的呈现在眼前。

大家想一想,发高烧之后,这个人虽然站起来,病好了,烧退了,(但)消瘦,弱不禁风,这不就是“虚羸”吗?所以我说他是形伤。为什么说他是气伤呢?他少气,上气不接下气,动则感到气就不够用,这是气伤的表现。

在《伤寒论》中,有少气和短气。那么短气呢是有形邪气阻滞,使胸中气机无力,在讲大结胸证的时候,提到大结胸证是水热互结于胸膈、脘腹的证侯,当水热邪气相结的部位偏高的时候,出现胸痛、短气、烦燥、心中懊憹[nao2]等等。这里的短气是实证,是有形邪气阻滞气机所致。

少气在《伤寒论》里是指正气虚、气不够吸,这就像上面讲的《栀子豉汤》适应证的时候提到,那是无形邪热留绕胸膈、蕴郁心胸,轻者见到心烦不宁,重则反复颠倒,心中懊憹。

如果火热伤气而兼见少气的,那么就用《栀子甘草豉汤》轻宣郁热,兼以益气。所以那个地方,我们提到了少气,那个少气是火热伤气所造成的,所以用甘草来补气。

我们在这里提到的“虚羸少气”,也是热病耗伤了人体的正气,因此这个证候的基本病机就是“余热未尽,形气两伤”。

有的医家说它是气阴两伤或者气津两伤,或者气液两伤,这些说法都可以,不过我觉得用“形气两伤”来描述这种,来揭示这种“虚羸少气”的,这样弱不禁风,形体消瘦(的现象)似乎更准确一些。

治疗用《竹叶石膏汤》,“清余热,益气阴”。《竹叶石膏汤》这张方子,由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和粳米组成。

它的药物组成与《白虎加人参汤》的药物组成,应当说是同一类的方子。《白虎加人参汤》是知母与石膏相配,而《竹叶石膏汤》不用知母而用了竹叶,竹叶与石膏相配。

知母和石膏相配清热力量大,又有养阴的作用,而竹叶和石膏相配,相对来说清热力量较弱,但它有清心除烦的效果,这是一组药。

人参、粳米、甘草这是《白虎加人参汤》和《竹叶石膏汤》共同有的药物,它有着益气生津的作用。不同的是《竹叶石膏汤》用了麦冬,增强了补肺阴、补胃阴的作用。而《白虎加人参汤》没有用麦冬。

还有一个不同的是《竹叶石膏汤》用了半夏,半夏是个辛温的药,有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由于半夏的应用就使《竹叶石膏汤》这张方子的整个的寒凉的特性低于《白虎加人参汤》,而又有兼有很好的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

所以《竹叶石膏汤》经常用于热病后期,“形气两伤,而余热在胃,胃气不和”的证状,是热病后期需善后 的一个很好的方子。伤寒病后期也在用,温病后期也在用,尤其是温病的后期,是个经常用到的方子。

差后病辨的最后一条是398条,我们说《伤寒论》原文是398条,112方,讲到这里我们终于涉及到了第398条的内容。“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chai4],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这个条文和“霍乱病篇”最后那个条文的意思是一样的。一个热性病的病人“脉已解”,从脉象上看来邪气已经完全解除了,“而日暮微烦”,到了傍晚的时候,有点儿轻度心烦,或轻度烦热。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病人大病刚好,“新差”,“差”就是病愈,应当说,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中,所写的这个“差”就是这个字,是不加疒(病字旁)的,我们的讲义呢,给它加了个疒,这不是底本原来的字。

病人刚刚好,正气还没有恢复,“人强与谷”,也就是说家属是好心吧,说,你看你病了这么长时间了,肯定是一点儿劲儿都没有,你应当多吃一点好的,多吃一点富含营养的东西来补一补,这种心理是许多家属都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结果适得其反。“人强与谷”,就是哄着他(病人),让他多吃一点儿好的,吃得多一点儿,因为他“脾胃气尚弱”,脾胃气还没有恢复,他就不能够消化这些饮食,不能够消化这些饮食,导致了这些饮食积聚合在胃肠道,食郁化热,郁热扰心,就出现了轻度的烦,这种情况怎么办?一般情况下不用药物治疗,“损谷则愈”,减少一点儿饮食,吃得少一点儿,他就好了。

所以在“差后病篇”的最后一条强调了病后应当节饮食的重要性,这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所以我们对一个大病后期的病人,一定要提醒他的饮食禁忌,象一个腹泄病人,拉了几天,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拉了几天,形体也消瘦了,身上也没有劲儿了,现在不拉(肚子)了,他自己觉得应当多吃一点好的东西,家属也觉得应当多吃一点好的东西,结果鱼肉蛋虾全吃,结果最后就造成了一个慢性腹泻,这个腹泻就是肠炎,痢疾更是这样,刚刚病好了以后,要忌食鱼肉蛋,应当忌一个星期。

所以病后不要急着用食补,而等机体的机能完全恢复以后,再去适当的食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伤寒论》的最后一条,强调了节饮食的重要性,所以贯穿《伤寒论》始终的是,保胃气、存津液。

我们说在“太阳病篇”的第一个方子《桂枝汤》,这张方子里头4个药是来自于食疗,而且服了药以后,要喝热稀粥,要特别注意饮食禁忌,体现了保胃气的精神。

最后一条,398条,病后要节饮食,要慎起居,体现了保胃气的精神。

所以后世医家说保胃气,存津液是贯穿《伤寒论》自始至终的一个精神,一个治则,一个原则,这就是强调了保护人体正气的重要性。

好了,到此为止,我们把“差后病篇”讲完了,实际上“差后病篇”的内容比较概括,比较简单,那么病后存在着什么问题呢?

首先存在着“阴阳易”的问题,因为“阴阳易”这个病现在在我们中国的大陆见不到,就像我上次讲课所说,据说在国外有一种性病,它的临床表现很类似于我们所说的“阴阳易”,这留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

剩下的食复的问题、劳复的问题,这是在临床上我们常能够见到的问题,那么具体处理,我想我们并不限于使用《枳实栀子豉汤》,而应当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仲景只不过是举《枳实栀子豉汤》来治疗病后复发,然后余热未尽。

至于房劳复的问题,在我们的“差后病篇”没有提到,但事后世医家有许多关于房劳复的论述,而且认为房劳复是这些复发的病证中最重的,甚至有时候可以导致生命的危险。这些在我们学习后世的著作的时候,应当引起注意。

病后遗留下来的这些问题,比方说病后又出现了发热,仲景提出了一个执简驭繁的一个非常好,也非常实用的方法,那就是看他的脉,脉明显浮的,就用发汗的方法,用《桂枝汤》;脉明显沉实有力的,用泻下的方法,用《大柴胡汤》;脉既不浮又不沉的,这个范围较为广泛,那你就通通的用《小柴胡汤》。

所以《小柴胡汤》是解热的一个极好的方子,它治疗往来寒热,治疗头痛发热,治疗呕而发热,治疗发潮热、治疗差后复发热。所以《小柴胡汤》在临床上是经常用于解热,解热时要注意柴胡的量要在15克以上,疏肝时柴胡10克就可以了,升阳的时候柴胡用5-6克就行了,甚至3克就可以了。

至于病后遗留下来的一些水热邪气,留滞下焦,出现了腰以下水肿的,《伤寒论》提供了《牡蛎泽泻散》来清热利水。《牡蛎泽泻散》是一个泄下逐水的方剂,我们应当注意它和《十枣汤》、《大陷胸丸》、《大陷胸汤》相鉴别。

遗留下来寒饮的问题,象396条所提到的“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这提到了两太阴虚寒、饮邪不化、寒饮邪气留滞胸中隔上的问题,在这里用《理中丸》主要是温两太阴、温脾阳、温肺、化痰饮。

对于吐咸沫,对于喜唾,我们归纳前面所讲内容,《吴茱萸汤》可用于治疗干呕、吐涎沫;《四逆汤》可治疗胸中膈上有寒饮,胸中膈上有寒饮也可见吐涎沫,吐大量的清稀的唾液。因此当我们见到一个吐大量的吐清稀的唾液病人时,根据《伤寒论》的治疗思路,我们就要进一步区别:他是是脾阳不足,寒饮内生,我们就用《理中丸》;他是胃中寒胜、寒饮上逆或者肝胃两寒、寒饮不化我们就用《吴茱萸汤》;他是脾肾两虚或者是以肾阳虚为主或者是脾肾两虚,饮邪不化,胸中膈上有寒饮,那我们就用《四逆汤》。

至于病后形气两伤,余热未尽用《竹叶石膏汤》,这是我们刚刚讲过的。

最后一条,病后节饮食、慎起居,这是应当在病后的护理上特别要注意重视的。这样才能够使病情减少复发,使病人尽快完全康复。“差后病篇”就提供了这么多内容。

到此为止,《伤寒论》10篇的内容,我们把它叫做“洁本”,398条,112方子,其中的主要的内容我们就算谈完了,我们大体也就是讲了300多条左右的条文,其中有100多条是一级重点,必须掌握的,剩下的内容呢,就是一般的了解的或者一般的熟悉的,我们整个回忆一下,整体回忆一下《伤寒论》的主要内容。

《伤寒论》以六经分症为纲领,把错综复杂的外感病分为六大类:首先是太阳病,因为《伤寒论》作者张仲景认为输布于体表的阳气是由太阳所疏布的,所以体表的阳气被寒邪所伤,而发生的浅表的证候叫做太阳病。

太阳病涉及到了表证,涉及到了太阳经脉气血不利的症候,涉及到膀胱腑的证候。从太阳表证来讲,风寒邪气伤人体体表的阳气,体表的阳气被伤,它的温煦肌表的功能,它的调节汗孔开合的功能,它的防御外邪的功能失调,因此在它的临床症候上就出现了两大类:

一类是汗孔只开不合的,有汗的,我们把它叫做中风证。一类是汗孔只关而不能开的,无汗的,我们把它叫做伤寒。由于中风本身这个证候有汗出,汗出就要伤营,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太阳中风表虚证”;而伤寒这个证候

呢,没有汗出,不存在营阴外泄的问题,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太阳中风表实证”。

表虚、表实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说太阳中风表虚证,后世医家把它叫做表虚证,不是说它是一个虚证,在治疗上我们不是以补正为主,而是祛邪为主。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我们用用《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表实证”我们用《麻黄汤》。

随后《伤寒论》中又谈到《桂枝汤》的其他适应证,《桂枝汤》的使用禁忌证,《桂枝汤》的加减应用举例;谈到了《麻黄汤》的其他适应证,《麻黄汤》的使用禁忌证,和《麻黄汤》的加减运用举例。这一大部分内容是太阳表证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太阳病有汗的应当用《桂枝汤》,禁用《麻黄汤》;太阳病无汗的应用《麻黄汤》,禁用《桂枝汤》。

可是我们在临床上,却会遇到一种中间的状态:病人是没有汗,但是寒邪闭表,这个寒邪并不重,病程已经长了,营卫之气已经不足,你说这个时候用《桂枝汤》,它不能够发越在表的闭郁的寒邪,用《麻黄汤》呢,又怕它发汗太过,更伤营卫之气,在这种情况下,张仲景就把两个方子合起来,这就是我们在太阳表证最后谈到的那三个小汗方:《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和《桂二越一汤》。

别看这三个方子我们今天在临床上用的机会并不多,但是这种合起来,合方治疗疑难的这种思路,特别值得我们今天学习。所以今天在临床上,常常不是单独用一个方子,经方和后世的时方相混合、两个经方或者三个以上经

方相混用,这些思路都来于《伤寒论》,他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当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里的时候,就可出现膀胱的腑证。太阳腑证有气化不利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阳蓄水证;太阳腑证有血热互结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阳蓄血证;太阳蓄水证,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了,膀胱气化无力,排出废水的功能发生障碍,出现小便不利、小便少。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输布上承,出现口渴、消渴,渴欲饮水;膀胱气化不利、下焦气机壅遏,出现了少腹苦里急,同时它可以兼有脉浮、脉浮数、身微热这样的表证。这是典型的一组太阳膀胱蓄水证。

小便少、下窍不利、水邪上逆,可以阻滞中焦气机而兼见心下痞;水邪上逆使胃失和降,可兼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仲景把它叫做“水逆”。这在治疗上都用《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两解。

而对太阳腑证的血分证来看那是血热互结于下焦,这时如果是血热初结,热势重而且急,瘀血刚刚形成的话,症状见到了少腹急结,其人如狂,我们就用《桃核承气汤》,泄热为主,兼以化瘀。如果是血热瘀结、瘀血重,而瘀血病势比较急,热邪已经收敛了,临床症状见到了其人如狂或者发狂、少腹硬满,那我们就用《抵当汤》来破血逐瘀;

如果瘀热互结,热虽有,但热势非常轻微,瘀血虽成形,但是瘀血的病势非常和缓,症状仅仅见到有热少腹满,用《抵当丸》化瘀缓消。

《抵当丸》这个方子在《伤寒论》中可看作是消法的代表方,太阳本证就这么多内容,当太阳病或者失治、或者误治后,使临床证候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个新的症状又不能用六经正名来命名的,我们通通的把它叫做“变证”。而张仲景把“变证”中的,因为多次误治以后所造成病情复杂化的这种“变证”叫做“坏病”。

变证也好,坏病也好,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在脏,或在腑,变化多端、错综复杂。张仲景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2个字的治疗原则,那么这十二个字也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精神在文字的表述上最集中的体现。

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大家,能够背会这12个字,能够领会它的精神。

“太阳病篇”随后列了或热、或寒、或虚、或实种种变证,这些变证的治疗,为我们临床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思路,提供了方药,所以太阳病篇的这个变证的内容,有许多方子是我们在治疗杂病中经常运用的。

你比方说,《桂枝甘草汤》我们就经常用于治疗心阳虚的心慌心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桂枝加桂汤》,我们常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而辩证属于心阳不足的。

治疗脾虚的那几个方子,象《厚姜半甘参汤》、《小建中汤》,这在临床上都非常常用。《厚姜半甘参汤》治疗腹胀满,《小建中汤》或者是治疗腹痛、或者是治疗心中悸而烦,在临床都非常常用。

治疗水气病的《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苓桂枣甘汤》,在临床上更常用。治疗肾阳虚的《干姜附子汤》不怎么常用。

但是治疗肾阳虚,而阳虚水泛的《真武汤》确是非常常用的一张方子。治疗阴阳两虚的《炙甘草汤》它治疗脉结代,心中悸,那更是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一个最古老的方子,而且用起来还是有效的。

所以太阳病篇的变证的这些内容,也是临床经常用到的内容,我们应当很好的掌握它。

邪入阳明,从阳明病的角度来看,它也有两大类,那么一类呢是邪偏于浅表的,我们把它叫做阳明热证,前世医家也有人把它叫做阳明经证。

这里的经证也罢,热证也罢,主要是指胃热弥漫的《白虎汤》证和胃热弥漫、气津两伤的《白虎加人参汤》证。

但是在《伤寒论》的原文中,阳明的热证是怎么来的呢?是阳明经脉有热,误下以后所造成的。阳明经脉有热,误下以后的221条,首先出现了余热留扰胸膈的《栀子豉汤证》。

所以后世医家把阳明经热误下,余热留扰胸膈出现心烦、心中懊憹,但头汗出,饥而不欲食的这个证候,叫阳明热证的第一个证候,是热在胸膈。

尽管有的医家说这是阳明经热误治以后的变证,但是因为阳明经脉行于头面、胸腹,胸中也是阳明经脉所过的部位,所以我们把热在上焦的证候,说它是阳明热证,也没什么大的错误。

上焦有热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中焦有热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辛寒折热,而中焦有热的证候重点是《白虎加人参汤》证。所以我们在讲《白虎加人参汤》证时,用了比较多时间来分析它身大热的问题、汗大出的问题,特别是口大渴的问题,还有脉洪大的问题。

除此之外它还有热盛耗气,气不固表,还有大汗出,腠理开泄,经不起外来风寒的吹袭,而兼见时时恶风,或者背微恶风寒的虚象,治疗用《白虎加人参汤》辛寒折热、益气生津。

而《白虎加人参汤》从今天来看,无论是外感热病的病程中,还是治疗杂病,都有很多使用的机会。阳明经热误下之后,伤了下焦阴液,而余热和水结于下焦,这就形成了阴虚水热互结证,这就是“阳明病篇”热证热在下焦的一个证候。它的临床表现有心烦不得眠,有小便不利、有渴欲饮水,治疗用《猪苓汤》,来清热利尿育阴。

所以阳明热证上焦的清宣法、中焦的折热法、下焦的清利法,为后世医家治疗热证上、中、下三焦不同热证提供了思路,提供了方法,提供了方药,这是我们特别值得学习的。

当阳明燥热、阳明糟粕相结以后就形成了阳明的实证。

就阳明实证来说,阳明腑实证是主要的,构成阳明腑实证的基本证候特点有两类,一类是全身独热、内盛的证候,一类是腹部实证的临床表现,这两种证候同时具备,我们才可以把它诊断为阳明腑实证,如果只有第一类证候,阳明毒热内盛的证候,那我们只能用清法,只能把它看成是阳明热证而不能把它看成是阳明腑实证;

如果只有第二组证候,也就是说只有腹部的实证表现,没有全身的热盛的症状,那它不是外感病,不是阳明病,只是杂病,是杂病中的腹满的实证,当然杂病中腹满的实证可以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来治疗。但不能把它叫做阳明病,只能把它叫做承气汤的适应证之一。

既然阳明俯实证是由全身独热内盛的证候,和腹部的实证表现,两组证候叠加而成的,这就便于我们选择在什么情况下用《调胃承气汤》,在什么情况下用《小承气汤》,在什么情况下用《大承气汤》。

如果以毒热内盛为主的,我们用《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重在泻热;如果以腹部的实证表现为主的,我们用《小承气汤》,《小承气汤》重在通腑,重在导滞;如果毒热内盛的证候,和腹部的实证表现两者都重的,那自然是用《大承气汤》,既泻热,又通腑。

阳明实证还涉及到脾约证,那是由于胃阳亢盛,脾阴不足,脾不能把津液还入胃肠道。医家把它叫作“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这时出现津液偏盛、小便数多、大肠湿润、大便干燥,这就叫脾约,治疗用《麻子仁丸》,起润下的作用。因为《麻子仁丸》是为了通便,所以他以《小

承气汤》为底方,二仁一芍小承气,它是润肠通便的一张方子。

在外感热病的病程中,由于热盛伤津,也由于治疗时或用了发汗,或者用了利尿等等药伤了津液,津亏。这时大便干结,病人想解大便的时候,大便阻结在肛门那个地方排不出,这叫津亏便结证。张仲景采取了《蜜煎方》来导便,来通便,或者用猪胆汁来灌肠,导便法和灌肠法在世界上最早的应用,有文字记载的应当属《伤寒论》了。

阳明实证,上面我们谈到的腑实证也罢,脾约证也罢,津亏便结也罢,病都在气分,阳明腑实证也有病在血分的,那是阳明之热,和阳明久有的瘀血相结,而形成的阳明蓄血证,由于瘀血久留,新血不生,心神失养,还有喜忘,注意他的精神证状,应当和太阳蓄血证的如狂、发狂这样的精神症状相区别。

由于血热互结,大便虽然干燥,其色必黑,反易解。“黑”提示了有瘀血,“反易解”,因为毕竟是瘀热互结,瘀血是阴性物质,它有濡润肠道的作用,所以它容易解出来。

对于这种证候,《伤寒论》虽然提出了用《抵当汤》来治疗,那我们临床上应当是一个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来决定,不一定用《抵当汤》。因为这像一个上消化道慢性出血的病人,没准儿有的时候,你还需要用凉血、止血、润便的方药来治疗,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至于阳明的变证,主要是指阳明之热和太阴之湿相和,湿热互结,湿不得泻,出现小便不利、热不得越就出

现了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湿热互结于体内,阻遏了气机,影响了肝胆疏泄;或者迫使脾之本色外露而出现了发黄,这就是阳明湿热发黄证。

这种发黄证热是大于湿的,热为阳邪、湿为阴邪,当热大于湿的这种湿热发黄证,显然应当归属于阳热证的范畴。所以把他叫做阳明湿热发黄。一般情况下,治疗这种证候用《茵陈蒿汤》,茵、栀、黄三个药连续用、同时用。

可是当湿热未退、黄疸未退、而中气已经有不足的时候,这该怎么办?改用《栀子柏皮汤》,清热利湿退黄,又兼有保护中气;而湿热发黄的病程中,他有感冒,而治疗湿热发黄又不能够间断,这个时候改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清热、利湿、退黄兼于解表。阳明病的主要内容就这么多。

少阳病,从病位来说,它涉及到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腑和手少阳三焦腑,少阳的阳气虽然是比较弱小,不亢不烈,但是它对全身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少阳胆腑主疏泄,藏精之,寄相火,主决断,它对人的情绪的调节、心情的调节,它的胆汁的排泄和贮藏的正常功能,对胃气的降浊、脾气的升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手少阳三焦腑作为一个水火气机的通道,作为一个气化的场所,作为一个能量代谢的场所,它对太阳阳气的疏布,有着调节作用。所以《黄帝内经》曾经说过“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因此,足少阳胆经虽然在人体的一侧,足少阳胆腑经虽然在人体的一侧,但是胆也罢,三焦也罢,他的功能却是作用于全身的。如果说太阳主表,阳明主里的话,那么少阳它既不主表,也不主里。但是和主表、主里都有关系,后世医家就把这种特殊的功能称作“少阳主半表半里”。

所谓“半表半里”就是“不表不里、非表非里”,但是它绝不是一半表、一半里,更不是表里之间的夹层、表里之间的夹界。所以我们说,如果理解不好“半表半里”这个词的话,不如你就干脆理解成少阳主枢。少阳枢机的畅达,能使人体的五脏六腑的气机畅达,表里内外的气机畅达。

还有足少阳胆经的经别和心胆相连,这就沟通了心胆相关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少阳病常兼有太阳不和,兼有阳明不和,兼有太阴不和,兼有精神神志不宁。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是一个轻微兼证的话,用《小柴胡汤》这一个方子就可以了。

如果它的兼证特别明显的话,那就需要加减了,所以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配合《桂枝汤》,那就是和解少阳,兼于解表,配合半个承气汤,那就是《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以清里。配合《甘草干姜汤》,那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兼以温补太阴,当然这个方子里,也有生津止渴的天花粉,而那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那就是针对少阳不和、心胆不宁,出现胸闷烦惊的证候的。

你看这几个加减方,或者涉及到太阳,或者涉及到阳明,或者涉及到太阴,或者涉及到心主神志功能的失调,这正体现了少阳病作为一个枢机,它表里内外的影响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所以我们说少阳病有四大特点:经腑同病的特点;容易气郁,容易化火的特点;容易兼夹太阳、阳明、太阴不和的特点;容易化痰、生饮、生水的特点。这是我们在治疗少阳病的过程中,都应当特别注意的。

在少阳病的后面附了一个热入血室证,其实热入血室证不是少阳病,而是妇女在月经期患外感,或者月经刚断患外感,那么这个外感可以是太阳病,可以是阳明病。然后血室空虚,邪气趁虚内入血室化热,和水相结,由于胞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肝胆的正常疏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瘀热结于胞宫,它就反馈性的影响了肝胆疏泄的失调。影响了肝经疏泄失调的可见胸胁下满痛,如结胸状,并且出现瘀热上扰、肝不藏魂的暮则谵语,仲景用刺期门穴的方法来泄肝经之瘀热。

如果血热结于胞宫,影响少阳经气不利的,那可能就出现了寒热交错如疟状的临床表现,仲景用《小柴胡汤》。

好了,《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发热,又可治疗热入血室的寒热交错如疟状。

我们再总结一下《小柴胡汤》治疗发热。往来寒热、头疼发热、呕吐而发热、发潮热、差后复发热,还有热入血室的寒热交错如疟状。但是治疗热入血室的寒热交错如

疟状,我们必须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活血化瘀的药,丹皮、赤芍、茜草等等,这样才能够有比较好的疗效。因为《小柴胡汤》毕竟是治疗气分的一个方,既然病入血分,所以一定要加入血分药。少阳病就这么多内容。

至于太阳病,非常清楚,它是一组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下注、升降紊乱的证候,这是它的主要症候——脏虚寒证。

那么治疗呢?用四逆倍,它包括了《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等,来温中散寒、止泻。

太阴病下利的主要特征是“自利不渴、大便稀溏”,这点我们必须掌握,当然太阳经脉受邪,出现腹满时痛或者大实痛,治疗用《桂枝加芍药汤》疏通经脉、和里缓积。

如果太阳经气血失和,进一步发展成气滞血瘀,那我们就用《桂枝加大黄汤》,疏通经脉、和里缓积、兼以化瘀止痛。如果是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出现的腹中拘急疼痛,那就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理缓急。而《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这三个方都是以《桂枝加芍药汤》为基础的,虚的加饴糖,实的加大黄。

所以要学会这三张方子治疗腹满、腹痛的临实用。这三个方子治疗的证候,不在脾脏,而在脾经,这要区别清楚了。

关于少阴病,病变的部位涉及到心、肾,从总体情况来看,它是以心肾阴阳俱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证候。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为元阴、元阳之根本,所以病变涉及到心、肾那就出现了人体根本之气的动摇,所以少阴病应当说是比较重的。

因为心主火,肾主水,而肾中又内藏元阴、元阳,所以就少阴本证、少阴脏证来说,它就可能出现寒化和热化两大类。

当素体少阴阳虚而阴盛的时候,外邪从阴化寒就出现了少阴的寒化症,少阴寒化证,我们主要讲了阳衰阴盛的《四逆汤》证,阴盛格阳的《通脉四逆汤》证,阴盛戴阳的《白通汤》证,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和阳虚身痛的《附子汤》证。

当然在我们的讲义上,把胃寒剧吐的《吴茱萸汤》证,把肾气虚,关门不固,脾气虚不能摄血而出现了下利滑脱,大便脓血的《桃花汤》证,都属于少阴寒化证中。

但是我说这两个方证不是典型的少阴寒化证,象《吴茱萸汤》证,可以把它看作是少阴病的类证;而《桃花汤》证呢,勉强可以说那是肾气虚、脾阳虚的一个证候,勉强可以把它说成是一个少阴寒化证。

当然《桃花汤》适应证有大便脓血,在“厥阴病篇”的《白头翁汤》的适应症有大便浓血,我们应当注意这两个方证的鉴别。

当素体少阴阴虚而阳亢,外邪就容易从阳化热,而出现少阴的热化证。少阴热化证的一个证候是,因肾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出现的心中烦,不得卧,治疗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汤》也是温病后期常用到的一个方子,有滋阴清热、泻南补北的作用。当少阴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热与水结,这就形成了阴虚水热互结的《猪苓汤》证。

所以《猪苓汤》的适应证,可以是由阳明经热误下而来,也可以是由少阴热化证而来。形成阴虚水热互结证以后,它的临床表现:一组是小便不利;一组是可以饮水;一组是心烦不得眠。这是它的三大组证,既然有水邪,而水邪是逆流横溢的、无处不到的、变动不居的,所以水邪犯肺可以有咳嗽,水邪犯肺可以有呕吐,水邪浸渍肠道可以有下利,当然对于猪苓汤适应证来说,特别是它由阳明来的,它还有些热,象脉浮呀、象身热呀,治疗用《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真武汤》、《猪苓汤》、《五苓散》都有利尿的作用,又都是特别常用的三张方子,应当注意区别这三张方子的适应证。

对于少阴病来说,还涉及到太少两感证,涉及到少阴兼阳明里实的证候,也涉及到少阴咽痛证,这些证候在临床上都可能遇得到,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注意区别清楚就可以了。

六经病的最后一经病是厥阴病,关于厥阴病,我们刚刚讲完,厥者,尽也,极也。就单从厥阴这个词来说是阳气衰竭到极点,或者说是阴寒邪气盛到极点,物极必反,穷则思变。所以病到厥阴,当阳气衰到极点的时候,那也许就死亡,也许像厥阴相火被阴寒邪气郁遏到极点的时候,那相火可能就要爆发,爆发,阳气就来复,这就可能由阴转阳。所以“厥阴病篇”它的证候常常是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寒热错杂,或厥热进退,或死或自愈,变化多端、错综复杂,具有两极转化的特点。由于“厥阴病篇”我们刚刚讲完,我想这一部分内容呢,我们在这里就不再给大家作更多的总结。但是厥阴病两极转化的这种特点,我们应当能够掌握。在“厥阴病篇”提到一些方子,在临床也是特别好用的,像治疗湿热下注下利的《白头翁汤》,象治疗血虚寒厥的《当归四逆汤》,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象治疗肝胃两寒,浊阴上逆的《吴茱萸汤》,象治疗回厥,治疗久利的《乌梅丸》,还有“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这些条文,这些方剂,都是我们应当重点掌握的。

应当说学习《伤寒论》,讲解《伤寒论》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这是因为学习《伤寒论》的人他是根据自己的学识,根据自己的经历,站在自己的观点上来看待问题的。

有一个很著名的摄影师,拿一张照片给大家看,说:“你们看我拍的什么呀?”一个小姑娘说,“这是我的花衬衫”,一个老太太说:“这是我做的屁股垫”,一个大厨师说:“这是我烤糊的饼干上面的花纹”,一个建筑师说,这是我拼装的新的地板的花纹。最后摄像师公布了答案,“这是我拍的放大了一千倍的一张少女的脸。”

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个事有不同的结论?这主要是根据他个人的学识,个人的见解、个人的经历(决定的),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算起来我们学了70个学时,我讲的这些东西是根据我自己的认识,并不一定能够被大家所公认,但是作为我们本科作为我们一个《伤寒论》入门的一种教学,我觉得这就可以把大家引入门,所以今后大家在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时候不要特别局限于我所说的观点,那你可以读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或者你借助更多的临床来重新好好地阅读《伤寒论》,我只是把大家引入门,当然这里头肯定是有我的偏见,就像那个面包师把这么个少女的放大了一千倍的脸的照片当成饼干一样,我可能也有这种情况。

好,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了这么长时间,非常感谢大家对我教学工作的支持,我们的课就到这里全部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六经为病尽伤寒马鞍山拜师学习汇报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经为病尽伤寒马鞍山拜师学习汇报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