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凝聚向善向上力量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中的一点做法
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反映着整个社会文明的程度。近年来,我校始终把家庭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单元和有效载体,积极促进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现代文明家风外化于行,传播真善美,凝聚正能量,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以家庭的文明促进社会的文明。中华美德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家庭,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民族的繁荣复兴,更是家庭的寄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美德,培养下一代少年的良好品德,我们在全体学生及家长当中开展了“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家规,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传统风尚;家风、家训也是一个家族代代传承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行为准则。家风不正,怎能龙凤呈祥?家训不力,焉能子孙出人头地。
学校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在全校深入开展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系列活动。学校通过专题教育、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多种途径,开展系列家风、家训活动。这次开展的“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收集家教故事,家风、家训伴我成长”活动,使同学们再次潜移默化地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学生们从各自家中挖掘、总结优秀家风、家训,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紧跟党中央,积极宣传家教家风新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积极宣传家教家风新思想,深入人心,深入心灵。校园广播及时宣讲有关“家风、家训”的故事,让广大师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性,形成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谦虚礼让、设身处地、善解人意、甘愿吃亏等良好家风。
2、弘扬先进事迹,形成良好氛围
在新时代背景下,宣传文明家庭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让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相敬如宾、兄友弟恭、妯娌和谐、克勤克俭、忠厚传家等传统家庭美德不断发扬光大。
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中,我校充分利用校报、广播、宣传栏、LED显示屏、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载体,通过宣传条幅、快板、歌曲等形式,打通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强化宣传教育,引导人们自觉培育良好家教家风,弘扬家教家风文化,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3、树立典型,寻找最美家庭
“找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弘扬家庭美德,传播文明家风” “美德在农家”“平安家庭”“廉政文化进家庭”„„一年来,我校深入开展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家庭成员主动参与建设和睦文明家庭、倡导科学家教、弘扬良好家风,一股清新、温暖的文明之风正拂面而来,一个个弘扬家庭美德、体现文明风尚、诠释幸福内涵的种子在青海大地上落地生根。家和万事兴。全省各地围绕“家庭”主阵地,通过全面深化“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家庭团结”等,探索家庭文明建设新模式,推动了文明和谐家庭新风尚的形成。同时,各地开展一系列文明家庭创建实践活动,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道德新风尚,推动优良家风家教家训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机关,在全镇各地营造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广泛传播家庭美德的舆论氛围,让家庭文明建设深入人心。
4、“我班是我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家风、家训活动。班班开展学生家长参加的“家风正国风清”、“我的班级我的家”、“我的家风”、“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等主题教育,收集家教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家长)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奋发向上,做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开展家风、家训实践活动,你说你的家风,我说我的家训,收集家训、家教故事,传承文明家风、家训,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家风家训传统文化,培育了文明家教新风尚,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并不断萌芽,向上、向前发展。
5、建立家教家风活动制度
学校积极引导家长探讨如何实现家风家规家训与学校规章制度、纪律的有效对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一方面由于家庭底蕴千差万别和不足,大部分家庭没有明确的家庭规则,导致家长、孩子家庭生活散漫,无章可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要遵循的准则,是形成良好家风、家训的基础。对于没有家风家训的家庭在家庭教育中要先建立一定的行为准则。随着家庭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中,我们同时也看到,乡村小家庭家风家训底蕴薄,缺少典型的本地本土的家风家训素材,没有良好的大家家风家训榜样。今后我们将一这次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家风家训活动,倡导“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的家庭风尚,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培养“五好”好少年。
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着力发现、挖掘、传播蕴藏在文明家庭中的良好家风,广大家庭在参与创建活动的过程中,自觉认知和接受家庭道德教育,提升家庭文明水平,对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积极开展家庭实践 让活动更接“地气”
“全社区1万余户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普及覆盖面达到了70%以上;以亲子参观、旅游、写生活动方式传授育儿经验;拍一张‘金婚’合影记录爱的坚守等活动,在辖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反响。”西宁市城东区周家泉社区党工委书记冶华强介绍,在社区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中,社区家教专家把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方法重点放在教育家长上,让家长真正懂得为什么做家庭教育,怎样做家庭教育,同时要求家长以榜样的作用和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使得家庭教育成为提升社区文明家庭建设的重要的力量。
此外,自“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共推荐“最美家庭”128户,其中20户家庭被评为“青海省最美家庭”,54户被评为提名家庭,5户家庭分获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五好文明家庭。20户省级“最美家庭”的家庭事迹被收录到《家和万事兴》《家庭、家教、家风——青海省最美家庭故事汇》中。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风与党风、政风、民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已在全省各族各界干部群众中形成一致共识。
典型引领文明新风
大力宣传各级各类先进典型,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家国情怀的重要渠道。今年9月,经中央批准,中央文明委部署开展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根据安排,我省迅速成立全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推荐评选工作办公室,依据“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标准和全国文明家庭八条标准,参照十条否决条件,各市州和省直机关向省评选办公室推荐了11名我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候选家庭,经过媒体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意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最终我省共有5户家庭进入候选。
此次全国文明家庭候选的5户家庭中有:有团结和睦、进取向上、文化齐家、科学教子的祝方太家庭;有生活中互敬互爱、工作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赵起峰家庭;有孝敬长辈、爱岗敬业、奉献爱心、践行民族团结的马志祥家庭;有20年来无怨无悔照料伺候公婆、小叔子、大伯子生活起居的张桂兰家庭;有爱党爱国、勤劳奉献、帮助他人的索南家庭。点点滴滴,汇流成海。通过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不仅使全省各族各界群众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公民文明素养意识显著增强,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一个个文明家庭建设终将汇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一幅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壮美画卷正在青海高原徐徐展开。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综述这些文明家庭的故事与经验,将带动全社会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践,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一大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家庭。
他们中间,有的家庭敬老爱老、传承孝道,有的家庭热心公益、积极助人,有的家庭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有的家庭在日常生活里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有的家庭在言传身教中传递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有的家庭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朴实无华的良好家风„„
这些文明家庭的故事与经验,将带动全社会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践,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创建文明家庭 建设家风文化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立足家庭实际,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农户、寻找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子女评选、弘扬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努力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有力推动了家庭文明建设。
各地妇联依托社区、企业、机关、部队等,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夫妻和睦、孝老爱亲,学习进取、科学教子,邻里融洽、友爱互助,低碳生活、热心公益为标准,广泛开展五好家庭创建活动,发挥品牌影响力。
湖北省竹山县围绕勤劳致富、崇德向善、诚实守信、遵守法纪、计划生育、履行义务、环境卫生、尊科重教、文体活动、保护生态等内容,持续20年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使活动紧跟时代、常创常新。
浙江开展“浙江百姓重家风”“好家风建设”等活动,发挥历史上家书家训、家风家教典范的作用,通过媒体宣传、小戏小品、故事会、公益广告、家风馆等途径,着力培育百姓好家风,倡导家家户户立家训,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全省有700余万户家庭参与立规立训。
上海举办文明家庭创建巡礼、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风貌展览、系列理论研讨等活动,引导人们写家训、画家谱、说家史、晒家书,倡导时代家风,讲好家庭故事。
山东近年来举办家庭故事会、家风家训评议会10万多场,2000多万家庭参与活动,在创新载体中吸引群众说家事、谈家风、议家规。
北京、江苏、海南等地推进“美德在农家”活动,江西开展和谐家庭、廉洁家庭、书香家庭、低碳家庭等特色家庭评选,内蒙古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孝心子女评选等活动,力求群众感兴趣、群众全参与、群众信得过、群众得实惠,着力传播文明和谐的家庭新风。
文明家庭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支撑,在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评选文明家庭 选树家庭榜样
经过深入广泛调研,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今年8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营造家庭文明建设浓厚社会氛围、强化法规政策保障作用等方面,对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
开展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抓的是社会的细胞和根本,谋的是子孙后代的未来。9月中旬,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推荐评选工作拉开序幕。
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按照中央文明委制定的《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以妇联评选的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为基础,各地各有关部门畅通参与渠道,积极推荐候选家庭。
推荐评选过程坚持优中选优、群众公认原则,严格筛选把关、注重质量第一,深入城乡家庭、听取群众反映,使推选过程成为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
经过宣传发动、筛选把关、社会公示等环节,一大批价值鲜明、导向突出、事迹感人、影响力大的文明家庭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了家庭文明建设成果,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发展。
“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是家庭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这些文明家庭并不是高高在上,也绝非遥不可及。他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平凡的日子里锤炼个人品德、书写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文明家庭为亿万家庭树立起学习标杆和价值导向,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真正做到日常经常平常,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家庭美德,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家国情怀,把家庭幸福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弘扬先进事迹 形成社会氛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家庭的结构、功能、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婚恋观、家庭观等更加复杂多样,为家庭文明建设带来了一定影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宣传文明家庭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让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相敬如宾、兄友弟恭、妯娌和谐、克勤克俭、忠厚传家等传统家庭美德不断发扬光大。
——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群众身边的文明家庭,运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传播渠道,以及微博、微信、微电影、动漫等新媒体手段,讲述平凡家庭好故事,记录家里家外的感动,展示文明家庭的风采,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家风,努力做家风建设的表率,管好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把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落到实处。
——鼓励创作有益于家庭文明建设的文艺作品,强化法规政策对家庭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把家庭文明建设要求纳入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测评体系,形成有利于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
随着家庭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良好家风将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一大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家庭。
他们中间,有的家庭敬老爱老、传承孝道,有的家庭热心公益、积极助人,有的家庭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有的家庭在日常生活里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有的家庭在言传身教中传递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有的家庭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朴实无华的良好家风„„
这些文明家庭的故事与经验,将带动全社会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践,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创建文明家庭 建设家风文化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立足家庭实际,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农户、寻找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子女评选、弘扬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努力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有力推动了家庭文明建设。
各地妇联依托社区、企业、机关、部队等,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夫妻和睦、孝老爱亲,学习进取、科学教子,邻里融洽、友爱互助,低碳生活、热心公益为标准,广泛开展五好家庭创建活动,发挥品牌影响力。
湖北省竹山县围绕勤劳致富、崇德向善、诚实守信、遵守法纪、计划生育、履行义务、环境卫生、尊科重教、文体活动、保护生态等内容,持续20年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使活动紧跟时代、常创常新。
浙江开展“浙江百姓重家风”“好家风建设”等活动,发挥历史上家书家训、家风家教典范的作用,通过媒体宣传、小戏小品、故事会、公益广告、家风馆等途径,着力培育百姓好家风,倡导家家户户立家训,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全省有700余万户家庭参与立规立训。
上海举办文明家庭创建巡礼、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风貌展览、系列理论研讨等活动,引导人们写家训、画家谱、说家史、晒家书,倡导时代家风,讲好家庭故事。
山东近年来举办家庭故事会、家风家训评议会10万多场,2000多万家庭参与活动,在创新载体中吸引群众说家事、谈家风、议家规。
北京、江苏、海南等地推进“美德在农家”活动,江西开展和谐家庭、廉洁家庭、书香家庭、低碳家庭等特色家庭评选,内蒙古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孝心子女评选等活动,力求群众感兴趣、群众全参与、群众信得过、群众得实惠,着力传播文明和谐的家庭新风。
文明家庭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支撑,在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评选文明家庭 选树家庭榜样
经过深入广泛调研,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今年8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营造家庭文明建设浓厚社会氛围、强化法规政策保障作用等方面,对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
开展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抓的是社会的细胞和根本,谋的是子孙后代的未来。9月中旬,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推荐评选工作拉开序幕。
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按照中央文明委制定的《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以妇联评选的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为基础,各地各有关部门畅通参与渠道,积极推荐候选家庭。
推荐评选过程坚持优中选优、群众公认原则,严格筛选把关、注重质量第一,深入城乡家庭、听取群众反映,使推选过程成为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
经过宣传发动、筛选把关、社会公示等环节,一大批价值鲜明、导向突出、事迹感人、影响力大的文明家庭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了家庭文明建设成果,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发展。
“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是家庭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这些文明家庭并不是高高在上,也绝非遥不可及。他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平凡的日子里锤炼个人品德、书写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文明家庭为亿万家庭树立起学习标杆和价值导向,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真正做到日常经常平常,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家庭美德,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家国情怀,把家庭幸福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第二篇: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
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
——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作者:黄小希 《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2日 03版)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一大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家庭。
他们中间,有的家庭敬老爱老、传承孝道,有的家庭热心公益、积极助人,有的家庭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有的家庭在日常生活里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有的家庭在言传身教中传递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有的家庭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朴实无华的良好家风„„
这些文明家庭的故事与经验,将带动全社会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践,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创建文明家庭 建设家风文化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立足家庭实际,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农户、寻找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子女评选、弘扬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努力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有力推动了家庭文明建设。
各地妇联依托社区、企业、机关、部队等,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夫妻和睦、孝老爱亲,学习进取、科学教子,邻里融洽、友爱互助,低碳生活、热心公益为标准,广泛开展五好家庭创建活动,发挥品牌影响力。
湖北省竹山县围绕勤劳致富、崇德向善、诚实守信、遵守法纪、计划生育、履行义务、环境卫生、尊科重教、文体活动、保护生态等内容,持续20年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使活动紧跟时代、常创常新。
浙江开展“浙江百姓重家风”“好家风建设”等活动,发挥历史上家书家训、家风家教典范的作用,通过媒体宣传、小戏小品、故事会、公益广告、家风馆等途径,着力培育百姓好家风,倡导家家户户立家训,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全省有700余万户家庭参与立规立训。
上海举办文明家庭创建巡礼、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风貌展览、系列理论研讨等活动,引导人们写家训、画家谱、说家史、晒家书,倡导时代家风,讲好家庭故事。
山东近年来举办家庭故事会、家风家训评议会10万多场,2000多万家庭参与活动,在创新载体中吸引群众说家事、谈家风、议家规。
北京、江苏、海南等地推进“美德在农家”活动,江西开展和谐家庭、廉洁家庭、书香家庭、低碳家庭等特色家庭评选,内蒙古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孝心子女评选等活动,力求群众感兴趣、群众全参与、群众信得过、群众得实惠,着力传播文明和谐的家庭新风。
文明家庭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支撑,在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评选文明家庭 选树家庭榜样
经过深入广泛调研,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今年8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营造家庭文明建设浓厚社会氛围、强化法规政策保障作用等方面,对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
开展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抓的是社会的细胞和根本,谋的是子孙后代的未来。9月中旬,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推荐评选工作拉开序幕。
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按照中央文明委制定的《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以妇联评选的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为基础,各地各有关部门畅通参与渠道,积极推荐候选家庭。
推荐评选过程坚持优中选优、群众公认原则,严格筛选把关、注重质量第一,深入城乡家庭、听取群众反映,使推选过程成为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的过程。
经过宣传发动、筛选把关、社会公示等环节,一大批价值鲜明、导向突出、事迹感人、影响力大的文明家庭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了家庭文明建设成果,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发展。
“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是家庭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这些文明家庭并不是高高在上,也绝非遥不可及。他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平凡的日子里锤炼个人品德、书写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文明家庭为亿万家庭树立起学习标杆和价值导向,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真正做到日常经常平常,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家庭美德,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家国情怀,把家庭幸福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弘扬先进事迹 形成社会氛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家庭的结构、功能、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婚恋观、家庭观等更加复杂多样,为家庭文明建设带来了一定影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宣传文明家庭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让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相敬如宾、兄友弟恭、妯娌和谐、克勤克俭、忠厚传家等传统家庭美德不断发扬光大。
——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群众身边的文明家庭,运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传播渠道,以及微博、微信、微电影、动漫等新媒体手段,讲述平凡家庭好故事,记录家里家外的感动,展示文明家庭的风采,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家风,努力做家风建设的表率,管好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把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落到实处。
——鼓励创作有益于家庭文明建设的文艺作品,强化法规政策对家庭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把家庭文明建设要求纳入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测评体系,形成有利于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
随着家庭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良好家风将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黄小希)
第三篇: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2015年春节团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总书记的讲话阐释了家与国的关系,听后倍感亲切。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千万万家,家国两相依。一玉口成国,一瓦顶乃家。家和万事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有一老如获至宝„„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重要软实力,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璀璨不绝的基本基因。
今天,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社会竞争激烈,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作为抚慰心灵的温暖港湾,更显其独到的作用。家是《静夜思》中那举头望去的一轮明月,是《枫桥夜泊》时的夜半钟声,是《凉州词》里期盼的春风。所以,“春运大军”怀揣一份孝心和乡愁,翻千山渡重洋也要在除夕回到家里,哪怕那是几间寒舍、一缕炊烟。中国人对家的深深印记,是中华文明深厚积淀的折射。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着一场红红火火的春晚,消弭了离乡的酸苦。家的窗口里透着甜。回家过年,这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依恋,是全球华夏儿女的共同语言。
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家风起自家庭立足于家庭,其作用可以对社会的进步、人性的升华、民族的凝聚、文明的拓展,都产生巨大而深刻影响的。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品行端正,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风正、行为端,走上工作岗位也往往会尽职尽责。家风不正,难出好苗。反观那些腐败分子,举家贪污受贿者有之,甚至丈夫当官,老婆孩子“卖官”,最后成了真正的“一锅端”。
国如车,家是轮。传承好的家风,必然能影响、促进形成好的政风和社会风气。有良好家风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健康向上、文明进步的社会。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位于世界第二位,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长,这些都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贡献和付出。
同时要看到,我们要赢得国际社会的尊敬,不仅仅只是经济等硬指标的增大,更要有文明素养、社会风气等软实力的提升。在新春到来之际,每一个团圆的家庭,有必要思考和解答以好的家风带民风、促政风这道历史性课题。
第四篇: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
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
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总书记关于“三个注重”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家教是家庭的教育手段、方式、程度、成果在其成员身上的体现,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凝结着以家训、家规为代表的家庭价值观;家风代表和反映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道德风尚、行事风范、处世风格等整体状况,是一个家庭的做派、取向、形象的共性体现,是以人格形态呈现的家庭永续传承的软实力。总书记上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着眼于“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特别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着眼于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为新形势下“家文化”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时代价值、党员干部廉洁齐家与全面从严治党、创建文明家庭与建设和谐社会等重要时代命题,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书记论述文化自信,着眼于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之间的密切关系,用“基础”“最根本”“题中应有之义”“本质”“说到底”等,凸显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基础性,革命文化具有“源头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主导性。“家文化”建设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中国人最熟悉的传统“家文化”的经典表述。2014年“五四”青年节,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师生交流核心价值观的时候,非常深刻地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w现了时代精神。这是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修身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甚至是“务本之策”,作为“家文化”的核心内容,进行具有时代价值的深度阐释。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和优良传统。马克斯?韦伯曾经说过:“中国社会是一个家族式结构社会,而构成家族的正是一个个家庭,家庭才是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单元。”实际上,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家文化”成为维系家庭乃至家族的坚韧纽带。
“家风”一词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袁宏曾经说过,“有家风化导然也”。家训家规是一种以家庭为范围、以家庭成员为对象的教育形式,由家庭(古代家的范畴甚至囊括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外溢到社会,成为全社会用于教化的蓝本。古代家训文化起源较早,伏羲、黄帝之际,已有类似家训的“教”“戒”等。公认的有文字为佐证的家训见于《尚书》,比如,其中《无逸》记载了西周时期,成王当政,周公以“七个呜呼”告诫周成王,不要沉迷于纵酒、戏游、田猎等享乐,要勤于政事,知稼穑之艰难,知民众的疾苦。特别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即使听到百姓的怨恨责骂,也要保持敬慎的姿态。不要一听到传言,就不考虑国家法度,乱罚无罪,滥杀无辜,等等。此后,见于《论语》中孔子因势利导地教育儿子学诗、学礼的家教。到了汉魏时期,有诸葛亮的《诫子书》,在当下仍然广泛传播。到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20篇,对后世影响很大,在文学史、文化史上地位很高。《颜氏家训》的特点在于拓展覆盖面,超越家庭、家族走向社会了。隋唐家训文本并不多,但有司马光的《家范》,使家训从内涵和外延上有所延伸。家规盛于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家训家规普及较广。据有关专家考证,古代刊行的家训家规有上百种。家训家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传承优秀家训家规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发掘和阐释家训家规的时代价值,切实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优良家风的滋养。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廉洁齐家的典范,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2001年10月15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在深圳举办88岁“米寿”寿宴。家人欢聚一堂,唯独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因公务繁忙,不能出席寿宴。习近平同志给父亲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拜寿信,其中讲道:“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家信中的“五学”都涉及家风,特别是在学父亲的俭朴生活中,更是直接讲道:“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据《习仲勋传》记载,在最后的日子里,习仲勋同志对子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好名声就是好家风,是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宝贵财富。革命的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的红色基因和精神特质,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这些家庭的具体体现,许许多多革命家庭的家风,都是可圈可点可敬的。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不少故乡亲友想谋求一官半职,周总理曾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
一、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去看看;
二、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
三、一律到国务院机关食堂排队就餐,有工作的自付伙食费,没工作的由他代付;
四、看戏以家属身份购票入场,不得享用招待券;
五、不许请客送礼;
六、不许动用公车;
七、凡个人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劳,自我服务;
八、生活要艰苦朴素;
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他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十条家规”被广泛传颂,就是因为周总理不仅胸前戴着“为人民服务”徽章,更是用行动和实践诠释大公无私,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留下一个“居高声自远”的注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特别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家风是民风、学风、行风、社风的风向标,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当代“家文化”建设的思想武器、行动指南,也是“实践密码”。总书记用“重要表现”“重要精神力量”“重要内容”“重要位置”“重要基点”等强调家风和家庭建设的重要性。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家风关系党风,党风影响民风,民风汇聚国风,要“正本”“慎始”,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以人性的升华、党性的要求、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凝聚、文明的拓展的大视野,始终成为修身齐家的风向标和净化社会风气的航标灯。
第五篇: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1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生的光阴若白驹过隙,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如鎏金石刻般,虽经时光河流千百年的冲刷,不但没有流逝,反而越发弥足珍贵。这其中,就有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故事,其所蕴含的传统与美德,融入语言,汇入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今日看来,这些优秀传统家风依然可以为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彭玉麟戎马一生,充满传奇,他为清朝中兴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一生曾六辞显官:他曾因习于军营而疏于民政,请辞安徽巡抚;以不懂漕政、性情褊急、见识迂愚为由,请辞督掌八省的漕运总督这一“天下第一肥缺”;曾在四年间连续四次请辞兵部尚书……危难关头,彭玉麟总会临危受命,而后功成身退,从不贪恋权力。
彭玉麟廉洁奉公,虽居高位,却始终坚持“不要钱”的生活准则。他曾将7年间所得养廉银二万一千五百余两,分文不取,全数上交国库充作军饷。在权贵当道、横行的清末,彭玉麟成为一个罕见的清廉、正直、淡泊的名臣。
不仅严以律己,彭玉麟对待子女亦非常严苛,从家书中可以看出其良好的治家风范。当得知儿子修葺旧屋花费不少时,彭玉麟“谕子”书中写道:“以起屋买田,视作仕宦之恶习,己身誓不为之……不料汝奢靡若此。”“今小民庐舍被焚,归无足蔽风雨者,官员亦多贫乏,兵丁欠缺粮饷……小子狂妄,使予赧愧!”他还曾劝诫儿子“习勤保家声”:“今后当痛自改悔,锐志向学,慎勿享馀荫,以为衣食饱暖无所忧,便学走马王孙故态,盖自堕落之不足,而堕落其家风也。”
不仅对子如此,彭玉麟对亲属亦多有要求,他写信给弟弟告诫其不要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用之则引私人,结朋党,于国事无补,徒糜国库……恐其违法,而有私情屈逆吾心,不能正法。”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家风的力量总能穿越时光,发挥出令人惊叹的道德引导力和约束力。家风家训家规,或刻于石碑之上,或镌于牌匾楹联,或传唱诗词之中,其影响力早已超越有形,于无形无声处指引着子孙后辈向优秀先辈看齐。有些家风已传承几百年,如明朝太仆寺卿何以尚所相传恪守的何氏家训,500年间不曾断续,教化早已超出本家族人,对当地整体民风民情亦有着泽润之效。
何以尚历任明朝户部主事、南京大理寺丞等,官至太仆寺卿。他一生为官清正忠诚,敢于与当时的权臣严嵩的行为做斗争。何以尚之所以能够刚正不阿,与其家族家训有着密切联系。
早在明朝初年,何家就制定了《何氏家训十二则》,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敬祖、敦族、为善、守成等12个方面,教育子孙忠孝、清廉、正义。何以尚的父亲何世锦孝行出名,对子女的教育也很严格,他在庭院悬挂“非仁毋为,非义毋行,夙夜匪懈,无忝尔所生”的训辞匾额,并一再力戒后人“但为天子官,勿为私家官,但为庶民官,勿为子孙官。”
何以尚中举后,乡民在村中旌善亭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庆贺仪式。庆祝之时,何以尚建议拟些村规民约,以改变村风,弘扬正气。于是在其父的主持下,拟定了《乡约十条》挂于亭中,并更名亭子为“乡约亭”。历经460多年,“乡约亭”一直完整地保留至今。何以尚的一生都在忠诚地践行着何氏家风,在其告老还乡时,朝廷封赐玺书称其“承家节操,澡行诗书;宏猷末试,终养归休;教子以孝,而作之忠。”
“村中子弟务宜礼教修明而后文人蔚起,人才辈出,簪缨继美,登科甲之荣。村中子弟务宜读书积善,正心修身,弘扬文章报国,忠孝传家风。崇尚节俭以养廉,厚储资财以育才养贤……”这10条乡约与何氏家训一起,成为传承何氏家风的精神纽带,从此该乡中秀才、举人的,在兴业县居榜首,自明嘉靖至隆庆、万历三帝就有12人中举。纵观历朝历代何氏族人,不论文治武功,始终遵法纪守规矩,为民者鲜有违法犯罪,为官者均清廉正义。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2家风家规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家风主要是对人生的启蒙,学风是对人生的充电,社会风气则是对人生的淬炼。
从当前来看,家风与学风的衔接,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只有二者互为补充,个人才有强大的精神积淀去阅读社会。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会在北京四中举办了以“黼国黻家,栉风沐雨”为主题的家风大家谈活动,教育专家与学校师生一道,畅谈家庭教育心得,共论家风建设路径。现摘编几篇,与读者分享。
别失去欣赏孩子的能力。《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实施。然而,许多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失去了欣赏孩子的能力,这让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失去了依存。
父母不欣赏孩子的原因,一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二是面子。有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久而久之,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经常有家长说这样的话:你看你,都考成这样了,还天天美!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小学或初中阶段相当于前5公里。42公里的比赛,前5公里跑第一名或最后一名,重要吗?
作为过来人,教育者和家长其实都清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与小学或中学时代的考试分数不能画等号。可是做家长的,怎么就在孩子的分数面前失去理智,让愤怒扭曲了人性,让自己失去了欣赏孩子进步与成长的能力呢?
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在优秀的家长身上,能发现共同的特点:比如夫妻恩爱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孩子也会对他人更信赖与亲近。比如家长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更重视孩子心灵的成长,不是光看眼前的成绩,也不只是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家长自己或工作中有追求,或生活中有情趣,能行不言之教。再有,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的尝试,与孩子沟通顺畅。
家庭和学校应该是携手的关系,方向是一致的: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在家庭教育层面,学校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了解家庭,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一直以来,我觉得最朴实也最动人的一句宣传语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我们每天都会走出去,然后又归来,起点和终点都是家。让家成为一个最好的归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家对每一个成员的期许,首先就是平安,是快乐。我想和家长共勉的是:不要太早放弃自己,从丰富自己开始创造生活,为孩子树立榜样。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3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3篇】相关文章:
1.有关注重家庭家风家教的作文
2.注重家庭家风家教的作文
3.注重家庭家风家教作文
4.注重家庭家风家教的初中优秀作文
5.家庭家教家风作文
6.注重家教家风主题征文
7.家庭家教家风主题演讲稿
8.家庭家教家风演讲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