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民法劝学》有感
观《民法劝学》有感
既然是读后感,那我就把我读过本书之后明白了哪些事和本书对自己的一些启发写下来吧!
首先序言从福泽谕吉的《劝学》出发开篇即以“天不造人上人,亦不造人下人”引出了民法中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民法强调主体间资格平等,没有主体之间的资格平等民法就无从谈起。序言不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也强调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平等。其次作者谈了日本民众对民法现状的态度。结果是日本人对民法漠不关心,对宪法、刑法的了解要远远超过民法。书中列出了三条原因其一,国民对法律都不重视更何况民法了。其二,高中之前的教育很少涉及民法甚至法律。其三,社会中实际上被施行的规范由义理、人情、信义等主导而不是法律。这与民法在中国遭遇相似,或许和日本以前长期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有关吧。然后作者讨论了为什么当时的日本适宜学习民法,其实就是民法能够被普及的基础条件。作者认为经历了明治维新、二战日本完成了先是从封建制、身份制到近代国家体制然后再从君主主权国家向民主国家的转变最终建成了基于国民主权思想的民主国家制度从而为民法的大行其道奠基。
第一章首先区别了法与法律的概念。作者认为法是规定社会关系、人们行动的社会规范,具有广阔的范围和高度抽象化的特点。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的决议,有三个构成要素,即目的、理念、思想的要素、与社会实际相适应的要素、语言技术的要素。其次作者区分了民法、民法典、民法的特别法。
第二章探讨了法律是给一般人应实施一定行为而规定的规范还是给法官应作为裁判基准而规定的规范的问题。作者认为在民法中,既有裁判规范要素的规定,也有行为规范要素的规定。在本章中作者着重讲了作为生活规范的民法是怎样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首先民法保护基于作为人的尊严而产生的人格权,其次通过确定权利义务保障交易顺利进行和所有权制度保护居民财产,然后通过婚姻、继承制度保护着安定的家庭生活。
第三章的标题为民法与市场经济。通过系统的论述,作者向我们阐释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市场经济以法的框架为前提,而此法就是指民法,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部分不可或缺。”为了论述上述观点作者首先明确了市场经济的内涵即只通过市场进行统一的管理、规制、决定方向的经济体系。市场经济自身特点注定了其几乎不可能在自然状态下顺利运行,那么就需要一个规则来维持市场经济的运作,比方说参与者间需要一个共同的“游戏规则”、参与者资格的决定也需要一个规则„„而这些所谓的规则就构成了我们熟知的法律,此处主要指民法。民法对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表现如下其一,民法中的契约其实就是市场经济中关于交换过程的规定。所谓交换,是指相对的主体围绕财物进行交涉后形成一定协议,共同遵照执行的过程。这在民法中称作契约,是民法最重要的制度之一,民法强调契约自由原则即市场上交易是自由的,是否交易、为谁交易、如何交易原则上都由当事人确定。此外,民法还对契约是否成立、契约的有效要件、契约的履行、违约后果做了详细规定,正是这些规范保障了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其二,民法中的主体资格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交换主体。存在交换主体(能够参加交换的资格)是交换过程的先决条件,而规定这些的法律正是民法。民法强调主体资格平等并奉之为基本信条,主体之间权利能力的完全、平等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其三,民法中的客体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交换对象。人在民法中具有主体资格,因主体之间平等所以人不能成为交易对象(即客体:常表现为主体支配对象)。其四,民法中的所有权就是市场经济中连接交换主体和交换客体的规定。所有权是一种对所有物的绝对性的自由处分的排他性权利,受法律保护神圣不可侵犯。如上所述,民法规定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有关交换的各种问题,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保障。
第四章的标题为民法与市民社会。作者用了最大的篇幅来写本章,可见其于本书中的核心地位。本章的主题,亦是本书的主张——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下面我们分层展开:
首先作者再次明确了民法的概念。作者通过例证论述了民法是规定个人相互间的关系,即对等者之间关系的法律。在国家法,即以宪法为最高法规的制定法体系中的位置描述中民法是私法的一般法。接下来作者又明确了私法的概念。
私法是相对于公法而言的,那么为了明确私法的概念就作者先明确了公与私的区别。据作者考证,在东方文化中(主要指日本和中国),所谓公是指国家的事情,所谓私是指与国家、社会没有关系的隐蔽的事情。在西方文化中(主要指西欧),公是指人民大家共同的事情,具有公开性,具有在大家面前对话、讨论的意思。私是指避开他人眼目被隐蔽的事情。明确了公私的分别作者通过公法与私法的对比揭示了私法的真谛。所谓公法,是关于统治的公共秩序的法律,私法是规定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这与民法的定义廖无差别)从规定对象上讲:公法是规定国家(包括地方公共团体)的组织、其相互关系及其与其它个体间的关系而私法规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从对社会关系的规定方式上讲公法中允许国家有优越与个人的地位存在,而私法中严重声明主体间资格平等。就具体而言,公法承认单方面的强加于个人的义务、以暴力实现国家权利,私法中权利义务的设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均由个人之间的合意产生并且设定了禁止自力救济的原则。
接下来作者系统的阐述了何为市民社会。古希腊学者将其定义为政治社会、城邦国家中自由民的共同体,孟德斯鸠强调其作为权力支配机构,黑格尔称其为“欲望的体系”,马克思定义其为由资产阶级的利己精神支配的欲求与劳动和私人利益与私人权利的世界。广义的市民社会是包括自律运行的经济社会的独立于作为权力机构的国家的自律社会。这与前面四者所强调的都不同,是一种对社会的空间划分。狭义的市民社会大致是指从广义市民社会中去除经济社会的概念。也可以从作为事实概念的市民社会和作为规范概念的市民社会两种角度来定义,此处不作展开。典型的市民社会团体如NGO、NPO、志愿者组织等,特点是围绕公共利益而行动、自发的、非盈利的。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市民社会是独立与国家公权力之外的,人们围绕着利益依靠自治行动,它是处于“公”与“私”之间的一个领域,正因为其特殊性,才为民法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所以说,民法生长于、生存于市民社会,没有市民社会就没有民法。
第五章 民法的技术将民法典所包含的制度规定进行了分类。第一种:直接规定具体社会、经济关系的制度、规定。比如支配土地的权利。第二种:抽象的制度、规定。例如法人、法律行为、代理、等民法上的概念。第三种:关于社会问题的消极性处理等的制度、规定。比方说侵权行为。说实话真不知道分类标准是怎样定的。最后比较赞同的一点是,作者提出的可以将公法看做私法的特别法。
第六章民法的理念日本民法继受法国民法因而其民法理念也沿袭法国民法理念。人权宣言的精神加上以前的习惯性制度、规定构成了法国民法。受其影响日本民法的理念也和法国一样在于自由、平等、人身、所有权的保全。关于自由,一言以蔽之就是指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所有与契约的自由;关于平等,就是所有人都平等的享有权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法国还是日本,来自社会身份的不自由、不平等被民法立即废止了,家庭成员相互间的自由、平等却是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得以达成。夫权这种不平等的权利和亲权由父行使的不平等现象直到近几十年才被废止。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男性以其性别的优越性取得裁决权、亲权之后可以更好地保护、扶助弱者)但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不应该被忽视吧!令人欣慰的一点是当今的民法理念注重男女平等、注重对女性权利的保护。近代的民法理念不断发展,在财产法上对一些问题进行了修正。关于劳动关系立法保证了劳动条件是满足劳动者能够作为人进行生活的必需条件、低于最低劳动条件的雇佣无效。关于土地使用立法缓和了社会矛盾。关于消费者问题立法以保护消费者利益。
第七章民法与人传统财产法中人:人是参与市场的自由交换的主体(法的人格),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的形成自己的私法关系的立法者。具体来讲有三个特点。第一,归属于法的
人格的权利,是以对财产的权利为中心的。第二,这样法的人格,依据“ 契约的自由”原则,自由的取得各种权利。第三,法人格取得权利负担义务依其意思,没有意思不产生法律上权利义务。如上所述,传统的民法当中有关一切人完全平等的法的人格的承认中,被认为应属于法的人格的是以所有权为首的财产性权利,没有今日所谓的人格权,人格权,即人对自己精神、身体的权利如姓名权、肖像权等是后来追加上去的,现代民法的概念进一步被扩大了。民法虽然管的宽但也不是什么都能管,民法自有其适用范围。比方说作者举了个例子民法能规定人的爱吗?显然不能!西方有句谚语“该上帝管的归上帝,该凯撒管的归凯撒”。我们不能学了法律就把一切问题法律化了。
第八章日本民法典日本民法典先后继受法国、德国的民法典,其法律渊源为罗马法、日耳曼法、教会法是典型的大陆法系民法典。日本民法典参照各国的法律制定、修改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万国牌”民法典。日本民法典制定比较仓促的原因有三,其一为巩固政权的需要,统一日本当时众多的民事法,其二条约改正的前提要废除列强强加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需要一个完整的近代司法体系,而对一个完整的司法体系来说民法等法典必不可少。其三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日本想要与各国“并立”就必须富强。日本民法典的局限性:由于是匆忙起草的,民法典中忽视了今天民法最为推崇的基本人权的保护。这可能也与当时日本并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市民社会有关。如若能多一点对基本人权的保护可能二战中日军就会少很多暴行。
第九章民法的未来作者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民法作为基础性法律的现状不会有太大变化。传统的自由、平等理念基本上仍会贯穿于未来各国的民法中,并会谋求对各个理念的进一步贯彻,部分理念将会被修正也是在所难免的。作为市场经济中的民法法的框架将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中有可能给民法带来一些变化的一个是土地问题一个是环境问题。随着市民社会的不断扩大,民法的领域也将不断发展。而针对民法的技术。第一,从民法典的基本制度、概念到具体的技术性概念,将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存续下来。第二,因社会中新技术的发展和新理念的出现,有不少场合需要创立新的法律技术。比如说契约的直接形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就需要民法发生一定的变化以适应新的形势。家族法中将凸显更多的宽容与规制,或许会给由于城市化、机械化、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冷漠的时代,带去一丝人情的温暖吧!在民法和人的关系上,尊重活着的人和尊重的多样性是两个发展趋势。在书的最后作者认为日本民众的法律观念将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民法也将渐渐得到其应得的重视。
写在结尾:作为一个初入法学的本科生(也可以说是法盲)在经过对民法的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对本书的阅读之后,总算对法学有了一点大致的概念,算是正式入了法学的门。总的来说民法是一门比较实用的课,每个人其实都有必要学一学,起码也要作为常识了解一下。从小生长在中国这样一个公家至上的国家,整天被国家要求这样做、那样做,突然接触到民法知道世界上还有些国家能那样的尊重个人权利,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呢?无法用语言准确的描述。我们明明那么急切的需要民法,可是民法在中国却又做了冷板凳,连个成文法典都没有。这或许与中国市场经济不成熟和没有市民社会有关吧!期待物质基础达到后中国能有自己的成熟的、完善的民法体系,愿为此尽绵薄之力!但首先,且让我先把民法学好吧!
第二篇:读劝学有感
读《劝学》有感
《劝学》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顾名思义,劝学,即劝勉、鼓励学习。这篇写于两千多年前的佳作,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启迪。
一提到“学”这个字,就不禁令人想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激人奋进的千古名句,以及“凿壁偷光”、“画灰练字”、“头悬梁,锥刺股”的动人场面。古之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之众人乎?
学习,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正如荀子如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的确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然落到实处,有的人浅尝辄止,远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惜哉!有的人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光阴搭上去,知识未获得,岂不冤哉!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过分沉湎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的是西瓜,得的是芝麻,岂不悲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贵在持之以恒。对待学习,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稍遇挫折就颓唐不振,持这种态度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未能钻研到底,结果与新元素失之交臂;已年过半百的谈迁在27年心血一夜间化为乌有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以超-1-
人的毅力重振旗鼓,历经艰辛11载,完成了巨著《国榷》。粗的铁棒能磨成纤小的绣花针,靠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概;涓涓细流能穿透刚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倘若你有了这坚持不懈的毅力,再用以专一的态度,就如虎添翼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你若今天立志做画家,明天发愤当诗人,后天又刻苦练钢琴,鸿鹄之志倒是有了,但这朝三暮四,不专心致志的态度,到头来怕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一”并不值得肯定。当今社会,一日千里,瞬息万变,不仅要求人们精通数理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对于时事动态,乃至琴棋书画,足球、电脑也不可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在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学习,全方位地获取能量。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世,结果有的人收获甚微,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功成名就。这些都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前者或如不能一跃十步的骐骥,或如六跪二螯的螃蟹;后者则似十驾的驽马,似一心一意的蚯蚓。究其原因,如是而已。
第三篇:读《劝学》有感
读《劝学》有感
读《劝学》有感
——领略小古文的无穷魅力
六(2)班 钱佳闻
这学期,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浓浓的书香充满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在读书活动中,我徜徉在一篇篇短小深奥的短文诗篇中,感受到了中国小古文的无穷魅力。
今天,我又阅读了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劝学》,《劝学》是顾名思义,劝学,就是劝勉、鼓励学习。这篇佳作,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给人诸多启迪。
从题目中的“学”,我不禁想到“活到老,学到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学海无涯”等一代又一代人读书的名言警句;会想起“凿壁偷光”、“囊萤夜读”、“悬梁刺股”等动人场面。古之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之众人呢?
荀子曰:“学不可以己!”„„是啊,只有每天坚持学习,孜孜不倦,才可以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但我却自愧不如„„
记得去年期末考试前,老师要求我们要每天认真复习。可我却想,什么呀,反正离考试还早着,再说了,内容那么简单,我早会了。我只顾着玩,有的同学劝我说:“钱佳闻,快期末考试了,先把玩的放一放吧,等考完试,你怎么玩都行呀„„”同学还没说完,我便打断了她的话:“你烦不烦啊,你写你的作业,我玩我的,有什么关系吗?走开。”此话一出,那个同学马上说:“你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看你这次考试怎么办,哼!”说完就走了。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离期末考试只有两天了,这时,我才有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我临时抱佛脚,捧着书本才发现时间是那么少,我不会的东西是那么多,而别的同学呢?脸上都是自信满满的表情„„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十分不理想。这时,我才明白,要想有好的成绩,功在平时的努力,而不是靠临时抱佛脚!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世,结果有的人>收获甚微,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功成名就。这些都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贵在持之以恒。对待学习,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稍遇>挫折就颓唐不振,持这种态度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
小小的古文,蕴含着如此耐人寻味的道理,是我丰富的精神食粮,我爱小古文,爱经典诗词,它们让我领略到了古典文学的无穷魅力。
第四篇:读《劝学》有感
读《劝学》有感
一提到“学”这个字,就不禁令人想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激人奋进的千古名句,以及“囊萤照读”“画灰练字”“头悬梁,锥刺股”的动人典故。古之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之众人乎?
学习,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正如荀子所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的确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能落到实处。有的人浅尝辄止,还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惜哉?有的人一曝十寒,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光阴搭进去,知识未获得,岂不冤哉?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过分沉湎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的是西瓜,得的是芝麻,岂不悲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要想到达胜利的彼岸,贵在持之以恒。粗实的铁棒能被磨成纤小的绣花针,靠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概;涓涓细流能穿透刚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生,结果,有的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成了有口皆碑的人物。这些都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前者或如不能以跃十步的骐骥,或如六跪二鳌的螃蟹;后者则似十驾的驽马,似一心一意的蚯蚓。究其原因,如是而已。
一、学习是修身立德之本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作为开篇之作,《劝学》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提出“学,不可以已”。他为自己的结论从几个角度展开论述 押“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而经过学习后的人又是怎样的呢?他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为轮”、“木受绳直”、“金就砺利”等比喻围绕“博学”可以改变人的品性这点来进行论证,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的结果。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利器就是“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识广博的人,能天天检讨自己的言行,就会更加聪明,不犯错误。荀子是善于从生活中悟出道理的哲人,普普通通的现象经过他过滤即成精义,道出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人生体验。他以黑泥里的白沙不再其白、臭水中的白芷不再其香为例,告诉人们居住时要选个好地方;交友,要交那些有学识有修养的人,防止邪恶染身。“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可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荀子指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继而,他又取譬精警,以蚯蚓和螃蟹为例,说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最后,他认为致志于学,要达到“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的至高境界。正由于有此治学精神,荀子才得以成为诸子百家中一位有影响的大家习惯在心理学范畴里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人的活动行为所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其特点突出地表现为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而习惯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过程,学习习惯的形成更是如此。《劝学》中说:“木直中绳,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柔使之然也”。意思是说,笔直的木头,用文火将它煨为成为车轮一样的圆,以后虽然经过风吹日晒,而其轮形也不会伸直,这是用文火煨弯使它这样的。由此,荀子得出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旦“君子”广博地学习又经常检验省察自己,就会心智明晰,行为不会有什么过错。这样,习惯行为(或者说良好的习惯行为)也就形成了,并且能长时间保持。
《劝学》给我们的启示可以归纳为:第一,学习要养成习惯。第二,习惯的养成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文火煨木”之功。第三,有目的养成学习习惯,做到“日参省乎己”,以达“知明”而“行无过”(错)。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人缺少对学习习惯养成重要性的认识,学习凭的是一时兴趣;有的知道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也知道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但自己的懒惰心理与行为占了上风,图省事,搞投机,耍小聪明,不愿下“文火”之功;有的人是遇到难题了看看书,找找资料,算是学习了,问题解决了,学习也就结束了;有的人忙于应付公务,不能挤时间学习,即便是上级有要求,也是将学习放到次要或是可有可无的位置,以工作代替了学习;更有甚者认为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认为自己有基础,有知识,不用学习,放弃学习,不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认为与行为无疑是与《劝学》思想相悖,也是必须克服的。
习惯在心理学范畴里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人的活动行为所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其特点突出地表现为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而习惯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过程,学习习惯的形成更是如此。《劝学》中说:“木直中绳,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柔使之然也”。意思是说,笔直的木头,用文火将它煨为成为车轮一样的圆,以后虽然经过风吹日晒,而其轮形也不会伸直,这是用文火煨弯使它这样的。由此,荀子得出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旦“君子”广博地学习又经常检验省察自己,就会心智明晰,行为不会有什么过错。这样,习惯行为(或者说良好的习惯行为)也就形成了,并且能长时间保持。
《劝学》给我们的启示可以归纳为:第一,学习要养成习惯。第二,习惯的养成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文火煨木”之功。第三,有目的养成学习习惯,做到“日参省乎己”,以达“知明”而“行无过”(错)。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人缺少对学习习惯养成重要性的认识,学习凭的是一时兴趣;有的知道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也知道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但自己的懒惰心理与行为占了上风,图省事,搞投机,耍小聪明,不愿下“文火”之功;有的人是遇到难题了看看书,找找资料,算是学习了,问题解决了,学习也就结束了;有的人忙于应付公务,不能挤时间学习,即便是上级有要求,也是将学习放到次要或是可有可无的位置,以工作代替了学习;更有甚者认为学习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认为自己有基础,有知识,不用学习,放弃学习,不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认为与行为无疑是与《劝学》思想相悖,也是必须克服的。
第五篇:读《劝学》有感
读《劝学》有感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脍炙人口的《劝学》就出自荀子之手。
劝学从题目上就已经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重在“劝”,着眼于“学”。文章开篇提出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荀子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学习上的观点: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它既是全文的一个总起句,又是全文的中心句。这也可以和荀子的人性思想结合起来,荀子主张性恶论,提出要化性去伪,化性去伪的过程重在学习,所以更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也常说:学到老,活到老。知识是无止境的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因此,我认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认为自己学得很好很多了,不需要学习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就如庄子的《秋水》②中的河伯一样:问道百,以为莫己若者,③最后终将贻笑大方。在知识层面上,人很多时候都是一只井底之蛙,我们学到的仅仅是那一口井大小的知识,要想看到井外的天空,我们需不断努力。荀子在后面的部分中也提到“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④不通过后天的学习,永远不会明白自己学识是多么的浅薄。
接着荀子又提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⑤从中我们明白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有教育才会“使之然也”。而且我们还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又鼓励我们要学得更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我们现在的学习中,我们不能怪自己资质太差,不是学习的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学有所成的可能,只在于你是否“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除此之外,荀子《劝学》中谈到的学与思的关系也让我受益匪浅。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⑥我曾经整天的思考,但不如片刻的学习所得的多。荀子用自己亲身的实践告诉我们“终日思”不如“须臾学”,学是基础,思是建立在先学的知识上的。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先打好基础,把重要的、基本的知识学牢、学好,才会有深层次的思考,不然我们只能不切实际的空想。其次,他在“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⑦提出了君子的学习不仅仅完全依靠自己,还要懂得“善假于物也”。学习要讲究方法,不能盲目地死读书,善于利用一些资源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就像现在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的知识毕竟有限,大多时候我们都要借用一些工具帮助我们,就比如说网络,还有图书馆,老师是我们最好的资源,也许一个问题我们想很久都不明白,但一经过老师的提点,我们就能恍然大悟。同时,同学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当我们的老师,更何况是你那些勤奋好学的同学了。善于借助有利的条件也是学习的重要方面,但我认为荀子的“善假于物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程度上,需要却不能过分依赖,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而且更不能投机取巧,学习还是要脚踏实地。
在荀子的思想中,“积”是很重要的观点。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
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⑩学习源自于积累,荀子很早就体会到了这一点,不管是一般的学科知识还是道德学问,我们都需要不断积累,而且贵在坚持。我们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有人认为这是修养的功夫,这种功夫从何而来,可以说幼年来自师长的科学培养与训练,青年时来自自己的志向和理想。确切来说,我觉得这与个人的毅力有关,同样也与自己的梦想或者目标有关,就与古时的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相似,只要你有那个目标与毅力,不断地坚持,任何奇迹都会发生。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从小时候的字词句、加减乘除学到现在的知识,可以说经历了一段非常漫长的过程,但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但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功利色彩鲜明的社会,凡事讲究效率,本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却压缩到几天完成,这样也许效率很高,但质量呢?又有谁能保证?不管是老师们常说的某些学术课题,还是现在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都希望他们能“又快又好”的发展,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比如说中国,追求的经济效益提上去了,那环境呢?而且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又得到了什么呢?因此,我觉得我们做什么事都应遵循它应有的一个过程,重在积累,贵在坚持,这样才会得到好的结果。
《劝学》给我的启示远远不只这些,它其中蕴含的思想还需要我去进一步阅读与体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还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