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党教片《基石》和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学习党教片《基石》和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的心得体会
我校于2月28日组织全体党员认真观看学习了教育电视专题片《基石》,并于3月3日组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此次学习活动,我从思想觉悟上得到了全面提高,获益匪浅。
《基石》重温了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群众用生命、热血支持革命的感人故事。观看《基石》这部专题教育片后,我的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也让我深思。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时刻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时刻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们无数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用鲜血浇灌的幸福之花,是他们用坚实的胸膛为我们遮风挡雨,才让我们看到今日灿烂的阳光,幸福的祖国,然而今天的幸福家园更加离不开老百姓对伟大的共产党的支持与拥护。
在当前“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活动中,做为一名教师党员,我也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一个党员的神圣职责,全身心的投入教学教改中,投于学生的教育中。
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因时、因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加强业务学习,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研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其次,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学生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然后,应以教人者先教己者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
最后,要有奉献精神,愿意叫苦,乐于吃苦。不能总是想着自已的一亩三分地,不愿意付出,挑轻掂重,遇到困难就躲。我们是学校的一分子,我们要时刻想着学校,想着学生,主动工作,热爱工作。
总而言之,作为党员教师,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第二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心得体会
2014年4月,我们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在淮安,周恩来的精神一直弥染着整个城市,也使这座苏北小城平添了一种气质。想到从前,老师每每问起“谁是你最崇拜的人”时,我总会不假思索的答出:周恩来。怀着儿时的愿想和对一代伟人的追思,深秋的一个午后,我来到了慕名已久的周总理纪念馆。
周恩来纪念馆坐落在楚州区东北桃花垠的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整个建筑造型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表达了亿万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邓小平同志为“周恩来纪念馆”题写了馆名。在纪念馆的北侧还建有周恩来遗物陈列馆。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淮安城北桃花垠。纪念馆分主馆和副馆。副馆平面为“人”字形,副馆拥抱主馆、象征着周恩来永远和人民在一起。主馆有4根11米高的栋梁大柱,象征着周恩来生前多次提出要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
周恩来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而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馆,是一座展现周恩来一代伟人风采的巍巍丰碑。周恩来纪念馆于1988年3月在周恩来故乡淮安兴建,1992年1月6日落成对外开放。1998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又增建了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和周恩来铜像广场。周恩来纪念馆馆名由邓小平题写。
周恩来纪念馆整个馆区由两组气势恢宏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所组成。馆区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有瞻台、纪念馆主馆、附馆、周恩来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此外,还有岚山诗碑、海棠林、海棠路、樱花路、五龙亭、怀恩亭、西厅观鱼等景点。周恩来纪念馆馆区平面图呈等腰梯形,俯瞰全景,纪念岛和三个人工湖构成汉字“忠”字形。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总设计。
大巴缓停在纪念馆门前广场,入眼就是邓小平为周恩来纪念馆所提的一行镏金大字,大门简约而庄重,将总理简朴厚重的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沿一条笔直的白色甬道进入馆内,一汪湖水呈半环围绕纪念馆,随行的第一座纪念馆为主馆,沿主馆一线排开还有几个辅馆。拾阶而上,进入主馆,大厅是一尊总理雕像,站在总理雕像下目光穿过大门,蓝天碧湖与整个纪念馆融为一体,这一切显得恬静、肃穆而又庄严。第二座纪念馆内是按照总理一生经历,设置的不同时期的照片、画像以及视频。这些黑白照片很让人怀旧,也让人不由自主的随着照片与影像静静的追思起总理的戎马一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即便是在当时那样内困外绝的艰难岁月,总理依然举重若轻,将党政军的相关事务处理的入条入理。在这里,从总理童年时期一直到去世都有很详细的介绍。看罢这些珍贵的资料,我更深地体味到了总理勤勉的求学态度,凝炼、谨慎地为人处事风格,也让我明白了总理少年即胸怀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穿过第二座纪念馆是一个
小广场,广场中央也是一座总理全身雕像,汉白玉雕像高耸在晴空之下,路旁的碧松绿树将雕像衬托的更加伟岸静穆。总理一直就是这样一身极具中国特色的装饰。转过雕像登上总理办公之处西华庭,虽是仿建,但是一切摆设和环境都很逼真。
归来之际天已向晚,一路,身在车上,心却留在了总理故地。随思绪飘零,突然觉得以前对总理的认识其实很肤浅,总以为其原因在于,我与总理身处异地,生于异世。可是,此行的所闻所见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认识。我更加想念总理,更加努力地去对总理进行新的内心确信。周总理无论在自身修养和治国理政方面,功德、才智、得民心等都很像诸葛亮。诸葛亮教子很严,他那篇有名的《诫子书》,教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勤俭持家,上书后主说,自己家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供给一家人的生活,馀再无积蓄。这些故事常为史家、平民称不绝口。总理若何?他没有子祠,当然也没有什么教子格言;他没有遗产,留给家属的只是几件补丁衣服聊作纪念;他没有祠堂,没有坟墓,连骨灰都不知散落何处。他不立言,无以《出师表》以传世。他越是如此一无所有,后人就越感念他的遗爱。深夜,我再次想起周恩来精神报告的那一幕情景。每讲到细处、深处,总会停顿一会,声音几近哽咽,那一刻,我分明看到先生强忍着地泪水,我也强捺住了几欲鼓掌、呐喊的心绪,真的不忍心去打破那样宁静而肃穆的氛围,我知道我们都在用心聆听着先生的字字句句,在追思着人民的总理。也是在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总理离我们是那样近,他,就在我们身边。
临末,我在自己的日记首页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总理,我们,正在努力;我们,永远要与您同行。
第三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心得体会
3月16日,在党校的组织下,此次参加培训的人员集体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学习,瞻仰和缅怀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
周恩来总理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在故居和纪念地,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介绍周恩来总理光辉一生的图片,在他青少年时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命运十分悲惨。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周恩来同志决心“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周恩来总理和他那一代杰出中国共产党人一样,深入思索,挺起脊梁,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他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随后远赴欧洲勤工俭学,通过反复比较,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1921年,他在巴黎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了周总理这位影响中国历史命运的伟大政治家的远大抱负,他的伟大人格、高尚情操,以及为党为人民公而忘私、鞠躬尽瘁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工作者的心灵。他自参加革命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在纪念地中我们看到了周总理生前使用过的一些物品,它们还完好存放着,件件物品都是艰苦朴素作风的生动教材,总理简朴的生活方式是他崇高精神境界的体现。再想想现在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铺张浪费现象也蔚然成风。如今在勤俭朴素奉为终身哲学的周总理塑像前,我们应该感到惭愧。
周总理胸怀宽广,与群众同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发扬。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奔波,冒着白色恐怖与腥风血雨宣传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无畏的精神,使人敬佩。总理没有儿女,但全中国的晚辈都是他的儿女。解放后,他拖着病躯为全中国的事业奋发图强,为了中国的振兴他呕心沥血,操碎了心。周总理也是一位高风亮节,心存大志的伟人。他不仅从小就立志为国家崛起做一番贡献,更养成了温和待人的良好品质,胸怀天下,胸怀大爱。周总理一生都在实践着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政廉政,鞠躬尽瘁。周总理为了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富强日夜操劳,呕心沥血,甚至不顾及自己的身体。他全身心地投入国家建设,忘我工作,这样的始终如一,受到世人敬佩。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以一代伟人为榜样和典范。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用‘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来警醒自己。踏实进取,认真谨慎,忠于职守,尽职尽责,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和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党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使命意识,努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以注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为目标,积极努力的完成各项工作工作任务。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忠于职守、秉公办事、民主决策。
第四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心得体会
面点101王灿030510112
52011年4月,我们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古称淮阴,唐诗有云: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十年流水间。欢笑情如旧,箫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此处的淮上即是今天的淮安一带,看来古人对淮安也总是情有独钟。身在淮安,那种浓浓的周恩来精神一直弥染着整个城市,也使这座苏北小城平添了一种气质。想及少时,老师每每问起“谁是你最崇拜的人”时,我总会不假思索的答出三个字:周恩来。那个时候也许还不是很懂何谓崇拜,长大了,开始四处游走求学,周总理的形象慢慢在我的映像中变的丰神俊朗。时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周总理的声名依然犹若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怀着儿时的愿想和对一代伟人的追思,深秋的一个午后,我来到了慕名已久的周总理纪念馆。
周恩来纪念馆坐落在楚州区东北桃花垠的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整个建筑造型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表达了亿万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邓小平同志为“周恩来纪念馆”题写了馆名。在纪念馆的北侧还建有周恩来遗物陈列馆。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淮安城北桃花垠。纪念馆分主馆和副馆。副馆平面为“人”字形,副馆拥抱主馆、象征着周恩来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主馆有4根11米高的栋梁大柱,象征着周恩来生前多次提出要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
周恩来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而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馆,是一座展现周恩来一代伟人风采的巍巍丰碑。
周恩来纪念馆于1988年3月在周恩来故乡淮安兴建,1992年1月6日落成对外开放。1998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又增建了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和周恩来铜像广场。周恩来纪念馆馆名由邓小平题写。
周恩来纪念馆整个馆区由两组气势恢宏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所组成。馆区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有瞻台、纪念馆主馆、附馆、周恩来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此外,还有岚山诗碑、海棠林、海棠路、樱花路、五龙亭、怀恩亭、西厅观鱼等景点。周恩来纪念馆馆区平面图呈等腰梯形,俯瞰全景,纪念岛和三个人工湖构成汉字“忠”字形。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总设计。设计曾获国家设计大奖,工程质量获国家建筑最高奖--“特别鲁班奖”。
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崇高威望,独具特色的纪念性建筑,丰富的馆藏文物,优美的馆区环境,规范的管理服务,使周恩来纪念馆成为周恩来故乡淮安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成为江苏省和全国重要的爱
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旅游胜地。开馆以来,周恩来纪念馆每年接待中外观众近100万人次,免费和优惠接待青少年学生团体和军人50万人次,1995年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98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并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9年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单位”;2000年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大巴缓停在纪念馆门前广场,入眼就是邓小平为周恩来纪念馆所提的一行镏金大字,大门简约而庄重,将总理简朴厚重的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沿一条笔直的白色甬道进入馆内,一汪湖水呈半环围绕纪念馆,随行的第一座纪念馆为主馆,沿主馆一线排开还有几个辅馆。拾阶而上,进入主馆,大厅是一尊总理雕像,站在总理雕像下目光穿过大门,蓝天碧湖与整个纪念馆融为一体,这一切显得恬静、肃穆而又庄严。第二座纪念馆内是按照总理一生经历,设置的不同时期的照片、画像以及视频。这些黑白照片很让人怀旧,也让人不由自主的随着照片与影像静静的追思起总理的戎马一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即便是在当时那样内困外绝的艰难岁月,总理依然举重若轻,将党政军的相关事务处理的入条入理。在这里,从总理童年时期一直到去世都有很详细的介绍。看罢这些珍贵的资料,我更深地体味到了总理勤勉的求学态度,凝炼、谨慎地为人处事风格,也让我明白了总理少年即胸怀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穿过第二座纪念馆是一个
小广场,广场中央也是一座总理全身雕像,汉白玉雕像高耸在晴空之下,路旁的碧松绿树将雕像衬托的更加伟岸静穆。抬头端详雕像,剑眉之下是总理那双饱含忧国忧民情愫的眼睛,正是这双眼睛洞察了半个世纪前中国的国风民情,也正是这双眼睛一直逼视着反动国民政府,逼视着蠢蠢欲动、胡作非为的异族侵略者。很多大政方略、外交政策和军事构想都由这双眼睛输变成每位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念。还有那身中山装,在我的印象中,总理一直就是这样一身极具中国特色的装饰。转过雕像登上总理办公之处西华庭,虽是仿建,但是一切摆设和环境都很逼真。留恋于西华庭前,我更加向往北京,更加想望出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与伟人一起出生入死,夫复何求?
归来之际天已向晚,一路,身在车上,心却留在了总理故地。随思绪飘零,突然觉得以前对总理的认识其实很肤浅,总以为其原因在于,我与总理身处异地,生于异世。可是,此行的所闻所见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认识。我更加想念总理,更加努力地去对总理进行新的内心确信。翻开历史,翻开往昔,“大无大有”这样一个词语悠然入心。总理的大德,再造了党,再党了共和国,他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和儒家传统的仁义忠信勇糅合成一种新的美德,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典范。他的博爱与大德拯救、温暖和护佑了太多太多的人。自古以来,爱民之官民恒爱之。诸葛亮治蜀二十七年,而武侯祠香火不断一千五百年。陈毅游武侯祠道:“孔明反胜昭烈(刘备)其何故也,余意孔明治蜀留有遗爱。”遗爱愈厚,念之愈切。一个伟人再造了国家,复兴了民族,润泽了百姓,后人怎能轻易地淡忘了他呢?周总理无论
在自身修养和治国理政方面,功德、才智、得民心等都很像诸葛亮。诸葛亮教子很严,他那篇有名的《诫子书》,教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勤俭持家,上书后主说,自己家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供给一家人的生活,馀再无积蓄。这些故事常为史家、平民称不绝口。总理若何?他没有子祠,当然也没有什么教子格言;他没有遗产,留给家属的只是几件补丁衣服聊作纪念;他没有祠堂,没有坟墓,连骨灰都不知散落何处。他不立言,无以《出师表》以传世。他越是如此一无所有,后人就越感念他的遗爱。三十二年过去了,思念又转化为人们更深的思考,于是总理的人格力量在浓缩,在定格,在突现。而人格的力量一旦形成便是超时空的。所以总理其实一直与我们同在,我们这些一直在他的护佑之下的子民应该做的只有切切地纪念和默默地努力。
深夜,我再次想起王家云先生为我们作周恩来精神报告的那一幕情景。先生每讲到细处、深处,总会停顿一会,声音几近哽咽,那一刻,我分明看到先生强忍着地泪水,我也强捺住了几欲鼓掌、呐喊的心绪,真的不忍心去打破那样宁静而肃穆的氛围,我知道我们都在用心聆听着先生的字字句句,在追思着人民的总理。也是在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总理离我们是那样近,他,就在我们身边。
临末,我在自己的日记首页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总理,我们,正在努力;我们,永远要与您同行。
第五篇:学习党教片《基石》心得体会--综合股
学习党教片《基石》心得体会
《基石》介绍了李淑桓、何瑛、澎湃、梁铁等革命志士,为了党国的伟大事业敢为人先,甘当基石,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坚持原则、默默无闻地在岗位上艰苦奋斗的先进事迹。他们的壮举,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风采,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习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基层工作很重要。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从小米加步枪走向神十进天宫。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社区乃至地区的生产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国利益的根本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争福祉,切实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的更替,无数的铁例印证了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政府,如果没有群众基础,没有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就是算它是一时地强大,也会被人民这股力量,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生动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长期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只有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党的事业才会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党的事业才会有坚不可摧的强大基石。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事业的生命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当前,在全党开展声势浩大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全体党员时刻牢记: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结果。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不能忘本,我们必须转变作风,用好手中的权力,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抓作风建设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我们要通过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使大家树立一种为国、为党的事业做出奉献的一种崇高精神;通过关心、解决社区居民的切身问题和困难,为群众做实事;同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狠抓思想建设,改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态度,树立一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维,筑牢党的伟大事业的坚强基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4年3月24日
综合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