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读书心得体会
《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读书心得体会
这个寒假虽然自己忙忙碌碌,但作为一个老师,要时刻不断提升自己。于是在闲暇之余,自己阅读了《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一书,感触颇深,在此写下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这本书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重生的你—做学生的守护天使;第二篇,你就是一道风景线—用爱为学生送去温情;第三篇,点亮心中的那盏灯—让正能量充满心灵;第四篇,孩子,你慢慢来—智慧指引学生前行;第五篇,困境即是赐予—心态决定教态;第六篇,聆听空谷回音—提升自己的师能。每一篇下都有许多小故事,小哲理。下面我说一说自己读完每一篇章后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章讲述了每一个学生都是上帝赐予人世间的宝贝,每一个老师都要须知:守护他们,就是守护我们自己;善待他们,就如同善待另一个自己;栽培她们,就如同在栽培另一个自己。读完了第一篇章的小故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之前对于学生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总是把学生当成自己教学的对象,改造他们,一味地按照自己的要求,一厢情愿,而没有真正的把学生当做一个重生的自己,当成自己的宝贝和希望。因此,从今以后,我要真正转变我对于学生的认识,真正做到珍惜与学生相处的点滴时光,以一颗真诚的心,守护着这些希望和宝贝,用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等待花开的瞬间。时刻谨记: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自信而自尊的人。我要守护我的学生,不但要助他们成长,还要时时用我的守护提醒他们,岁月悠长,人生之路要走稳,更要走好,第二篇章讲述了老师的奉献,黎明的奉献是太阳,夜的奉献是群星,大地的奉献是群众,教师的奉献是对学生的爱。读完了第二篇章的小故事后,我对自己教师这个职业的定位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地认识:教师就是一个奉献者。教师就是那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教师用自己高尚的操守、深深地师爱、无怨的付出,获得了太多学生的爱、家长的敬和他人的称道。一支粉笔写春秋,岁月抹去的只是青春的剪影,留下的却是馨香的教师之爱。“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我会用我的双掌,捧出人世间最美好、最无私、最崇高、最真挚的情感,融化学生心中的冰雪,送去人间的真情,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给予学生最大的肯定,奉献自己的爱心,奉献自己的一生,让真正的教育在爱中得以延续。
第三篇章讲述的是点亮学生心中的那盏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心灯,一盏亮着的心灯,它能照亮脚下的路程,让我们顺利前行。困境中,心灯是希望,是黑暗中的启明星,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无助时,心灯是温暖,让我们体会到爱的温情;迷惘时,心灯是阳光,驱散心中的雾霾,照亮阴暗的心灵,指引我们向前行。读完了这一篇章的小故事,我意识到对于学生心灵洗礼的重要性,纯洁心灵对于一个老师的重要性。学会阅读,与书籍为友,不断地从书籍中汲取智慧和能量,选择高质量的书籍,学着踮起脚尖摘桃子,从哪些有深度和高度的书籍中汲取更大的力量,让书籍充分润泽我们的生命;学会信任,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信任的种子,使我们润泽自己的生命,也是润泽学生生命的开端;学会欣赏,欣赏我们的每个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美好;学会微笑,试着将美丽的微笑留给可爱的学生们,让它成为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让我们用人性的正能量,点燃学生和自己的生命心灯,帮助我们昂首阔步前行。
第四篇讲述的是对孩子的激励和包容,让孩子慢慢来。鸟的各种飞翔高度是配合自己的需要,花朵不同的灿烂只为了要延续生命,世间万物的存在均有着自己的美好之处,无须比较,更无须为了应和他人而匆匆前行。对生命的追求,应该是带着因为尊敬生命的赐予,欣赏生命的力量,而不是在有限空间里团团乱转寻找“更好”和“最好”。读完了这一篇讲述的小故事后,我充分认识到了教师对于孩子们的重要作用,我们永远都是孩子们最坚强的后盾。真正的教育是一阵风,用激励化成,吹动树摇动,推动云翱翔;真正的教育是一场雨,滋润万物,为干涸的心田送去生命之源;真正的教育是一首歌,给学生以快乐,让他们感到愉悦,促其成长;真正的教育是守望,告诉学生:孩子你慢慢来,我在这里等你。让我们用激励做摇动树、推动云的那阵风,吹过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孩子都从容走完自己的一生。
第五篇讲述的是积极健康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心态决定教态。假如把人生视为一座桥,能否到达成功的彼岸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心态;假如把教育比作一条路,能否顺畅前行关键也在于我们的心态。心态决定着我们的教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形成怎样的教态,有什么样的教态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读完了这一篇讲述的小故事、小哲理后,我认识到:教育是需要坚持和投入的一件事,是需要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教育是需要认真的一件事,是需要认真对待工作和学生的一件事;教育是没有抱怨的一件事,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境和障碍,都要相信老天是最公平的,把困难当成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教育是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件事,需要不断思考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找准前进的方向;教育是需要美德的一件事,需要在我们的心灵上种植新的思想、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格;教育是需要真诚的一件事,用真诚打动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一辈子老师,一生坚持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好。
第六篇讲述的是作为老师不断提升自己师能的重要性。我们望不到天涯的尽头是因为我们站得太远;我们追不上云的脚步,是因为没有攀到顶峰。只有站到高处,抓住风的衣角,借助它的力量,方能追上疾行的夸父;只有来到深谷,才能听到前行着的足音。读完了这一篇讲述的小故事、小哲理后,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需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需要不断探索教育的方法,学会与自己的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人生;需要我们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学生,而应该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确定人生的目标;需要我们学会创造,运用自己的心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需要我们热爱自己的职业,用自己富足的精神世界来丰富我们清苦的生活;需要我们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孩子给予对方最好的教育;需要我们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懂得爱与同情。踏着大师前行的足迹,倾听者空谷回音,我们在榜样的力量指引下前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师能!
读完《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这本书,我受益匪浅。相信这本书能够对我的教师职业生涯和我的教育事业起到一个很好帮助和推动作用。我愿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到达人生的顶峰。
第二篇:改变教师75个瞬间心得体会梁明阳(推荐)
读《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有感
忙碌的生活一直持续让我把整个心灵里的爱都献给学生——读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有感,就像流水线上待加工的产品源源不断的涌来让我们把整个心灵里的爱都献给学生——读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有感,就在我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让我们把整个心灵里的爱都献给学生——读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有感。我学习《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并在课后认真阅读。我带着高兴心情把书领回了让我把整个心灵里的爱都献给学生——读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有感。
不过这一次的阅读却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们把整个心灵里的爱都献给学生——读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有感,一篇篇教育的小篇章,一段段发自肺腑的文字,最真实地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触动人心灵的、让人改变的瞬间。充满的都是师生间的浓浓情意让我们把整个心灵里的爱都献给学生——读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有感。
一直以来,教育的话题都离不开“改变”:改变教育思想、改变学生行为、改变教师的教育模式、改变人们对教育的态度„„然而,无论是怎样的改变,都离不开最为关键的一瞬间。而促成这一瞬间归根到底都源自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爱”是教师永恒的教育理念,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今天的我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们守护着的不仅仅是这些年轻的生命,我们守护着的是希望与重生,让我们用心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让我静静地等待花开的瞬间,以及那遥远的“爱”的回音:成长有时只是一瞬间的事,让我把整个心灵里的爱都献给学生!
第三篇:读《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有感2000字
读《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有感2000字
陈小龙
这个寒假虽然自己忙忙碌碌,但作为一个老师,要时刻不断提升自己。于是在闲暇之余,自己阅读了《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一书,感触颇深,在此写下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这本书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重生的你—做学生的守护天使;第二篇,你就是一道风景线—用爱为学生送去温情;第三篇,点亮心中的那盏灯—让正能量充满心灵;第四篇,孩子,你慢慢来—智慧指引学生前行;第五篇,困境即是赐予—心态决定教态;第六篇,聆听空谷回音—提升自己的师能。每一篇下都有许多小故事,小哲理。下面我说一说自己读完每一篇章后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章讲述了每一个学生都是上帝赐予人世间的宝贝,每一个老师都要须知:守护他们,就是守护我们自己;善待他们,就如同善待另一个自己;栽培她们,就如同在栽培另一个自己。读完了第一篇章的小故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之前对于学生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总是把学生当成自己教学的对象,改造他们,一味地按照自己的要求,一厢情愿,而没有真正的把学生当做一个重生的自己,当成自己的宝贝和希望。因此,从今以后,我要真正转变我对于学生的认识,真正做到珍惜与学生相处的点滴时光,以一颗真诚的心,守护着这些希望和宝贝,用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等待花开的瞬间。
第二篇章讲述了老师的奉献,黎明的奉献是太阳,夜的奉献是群星,大地的奉献是群众,教师的奉献是对学生的爱。读完了第二篇章的小故事后,我对自己教师这个职业的定位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地认识:教师就是一个奉献者。教师就是那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教师用自己高尚的操守、深深地师爱、无怨的付出,获得了太多学生的爱、家长的敬和他人的称道。一支粉笔写春秋,岁月抹去的只是青春的剪影,留下的却是馨香的教师之爱。“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第三篇章讲述的是点亮学生心中的那盏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心灯,一盏亮着的心灯,它能照亮脚下的路程,让我们顺利前行。困境中,心灯是希望,是黑暗中的启明星,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无助时,心灯是温暖,让我们体会到爱的温情;迷惘时,心灯是阳光,驱散心中的雾霾,照亮阴暗的心灵,指引我们向前行。读完了这一篇章的小故事,我意识到对于学生心灵洗礼的重要性,纯洁心灵对于一个老师的重要性。学会阅读,与书籍为友,不断地从书籍中汲取智慧和能量,选择高质量的书籍,学着踮起脚尖摘桃子,从哪些有深度和高度的书籍中汲取更大的力量,让书籍充分润泽我们的生命;学会信任,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信任的种子,使我们润泽自己的生命,也是润泽学生生命的开端;学会欣赏,欣赏我们的每个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美好;学会微笑,试着将美丽的微笑留给可爱的学生们,让它成为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让我们用人性的正能量,点燃学生和自己的生命心灯,帮助我们昂首阔步前行。
第四篇讲述的是对孩子的激励和包容,让孩子慢慢来。鸟的各种飞翔高度是配合自己的需要,花朵不同的灿烂只为了要延续生命,世间万物的存在均有着自己的美好之处,无须比较,更无须为了应和他人而匆匆前行。对生命的追求,应该是带着因为尊敬生命的赐予,欣赏生命的力量,而不是在有限空间里团团乱转寻找”更好“和”最好".读完了这一篇讲述的小故事后,我充分认识到了教师对于孩子们的重要作用,我们永远都是孩子们最坚强的后盾。真正的教育是一阵风,用激励化成,吹动树摇动,()推动云翱翔。让我们用激励做摇动树、推动云的那阵风,吹过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孩子都从容走完自己的一生。
第五篇讲述的是积极健康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心态决定教态。假如把人生视为一座桥,能否到达成功的彼岸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心态;假如把教育比作一条路,能否顺畅前行关键也在于我们的心态。心态决定着我们的教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形成怎样的教态,有什么样的教态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读完了这一篇讲述的小故事、小哲理后,我认识到:教育是需要坚持和投入的一件事,是需要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教育是需要认真的一件事,是需要认真对待工作和学生的一件事;教育是需要真诚的一件事,用真诚打动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一辈子老师,一生坚持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好。
第六篇讲述的是作为老师不断提升自己师能的重要性。我们望不到天涯的尽头是因为我们站得太远;我们追不上云的脚步,是因为没有攀到顶峰。只有站到高处,抓住风的衣角,借助它的力量,方能追上疾行的夸父;只有来到深谷,才能听到前行着的足音。读完了这一篇讲述的小故事、小哲理后,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需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需要不断探索教育的方法,学会与自己的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人生;需要我们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学生,而应该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确定人生的目标;需要我们热爱自己的职业,用自己富足的精神世界来丰富我们清苦的生活;需要我们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孩子给予对方最好的教育;需要我们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懂得爱与同情。踏着大师前行的足迹,倾听者空谷回音,我们在榜样的力量指引下前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师能!
读完《改变教师的75个教育瞬间》这本书,我受益匪浅。相信这本书能够对我的教师职业生涯和我的教育事业起到一个很好帮助和推动作用。我愿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到达人生的顶峰。
第四篇:课堂改变教育,教师改变课堂
————商都二中“Y+Z”高效课堂实施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感谢教育局和学校的各位领导给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当然,谈经验交流有点言过其词。我只是把我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帮助回顾我们的经历,由最初的不理解、不得已,到逐步适应,主动探索、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既收获了成功与快乐,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与困惑,在这里,就我们组在课改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我们的改进建议,希望对老师们的工作有所帮助,不对的地方也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进步与成效
1、学生学习氛围的转变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具体形式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教学,以问题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先将学生从性格差异、学习能力、语言表达、习惯素养、知识积累、表现欲望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对学生各自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培训,新型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大改变,自己能做的自己做,自己做不来的就在组内热烈地讨论争先恐后的写学案,生怕自己写不完。所以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渐渐习惯了先自学而不是在坐等老师的讲解,彻底打破了满堂灌的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如7班的王忠宇,何静,以前上课总是沉默寡言,现在却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里面,发表自己的见解胆子更大了。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课上学生的笑容多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浓了,为小组出谋献策的学生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
2、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在该模式实施之后,从理论到实践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树立了“生进师退”的教学观,完成了教师角色的大转型,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说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完成了向编剧、导演的转型,学生实实在在地动起来了,成了课堂的主人,课上呈现出了“教师搭台学生唱”的局面,学生自信心增强,展示欲望强烈,学生通过参与合作、交流和展示,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我记得5月初,学校通知八年级生物要提前结业,于是我就忙着赶进度好腾出时间复习,在12班自己满堂灌讲了一节课,确实没少讲内容,等第二节课我又开始讲的时候,付宏伟站起来就说:“老师,你这样讲课我们记不住,我们还是要自己做学案,自己总结。”其他同学也跟着附和,从此我就知道这种满堂灌的模式不能再用了。
3、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越来越浓
自我校“Y+Z”教学模式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生开始尝试体验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索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由“厌学”转为“乐学”,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倡导的学习形式和策略,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学科的课堂中。首先,小 组合作的兴趣来源于问题的设置,问题的引导,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尝试、调研、改进之后,现在老师们设置的问题越来越巧妙、越来越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越来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段宏伟教学中设置的问题: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种子为什么会发芽?鸟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而人即使在身体绑上翅膀也不能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等等,这些问题的设置,学生都是急切想知道答案,但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通过小组合作,丰富多彩的答案尽在眼前,学生们的思维在整节课中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其次,自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以来,学生勇于思考的习惯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死记硬背的现象少了,机械训练的现象也少了,学习的氛围更浓了,如学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课时,仅靠书本知识只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生态状况,达不到应有的情感意识和价值观,但冀文兵老师结合本地生活实际,设置了如下问题:本地有哪些生态系统?本地有哪些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破坏的事例?给本地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本地正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环境?各小组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交流,一个个问题被学生们生动有趣地破解了,而且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甚至下课了,同学们还在不停的追问,这节课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4、展示环节使得课堂异彩纷呈 “课堂因展示而精彩”课堂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头戏”,课堂展示也是一个难点,组织不好就会出现“失控”的局面,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在经过大半年的尝试、反思、完善之后,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特别是7、8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能踊跃地发言,他们在展示时,站姿正确、声音洪亮、态度大方、思路清晰,并且能注意到知识点的联系,别看这些学生,站在那里就像小老师一样,特别可爱,精彩的展示总能博的学生的阵阵掌声。我记得有一次,就是去年的十二月份我校展示“Y+Z”教学模式,我讲了一节课《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有一个问题是种子植物分为几类?当时是郭淑奇抽到了这个题目,她展示的时候讲到:种子植物(就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分为两类,一类是裸子植物,一类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是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并且举例说明:我们吃桃子,种子是包在果肉里的,就是被子植物,像松树种子是裸露在外面,直接可以看到它的种子。我认为郭淑奇讲的已经很好了,但有一个学生叫邬敏,他对郭淑奇提了一个问题:“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哪一类更高等?”郭答:“被子植物高等”,邬又问“为什么?”当时有十几个听课老师,我以为郭会被问住的,真替她捏了把汗,谁知她不慌不忙的说“一是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保护着,可保护它的种子,避免了蚊虫的叮咬,所以比裸子植物高等”,二是(这时她稍微停顿了一下,并简单的和她的同伴交流了一下),接着说到:“被子植物的果实可以帮助被子植物扩大它扩大生活范围,有的果实有毛和翅,可以随风飘扬,使种子得到传播,扩大了它的生活范围,如蒲公英、杨树等,有的果实又香又艳,可以诱使动物来吃,消化了果实,种子随粪便排出,从而使种子得到传播,扩大了它的生活范围,如枸杞、野生杏等,有的果实表面有刺,可以粘到动物的皮毛上,使种子得到传播,扩大了它 的生活范围,如鬼针草等,”郭淑奇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相信这些掌声,都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我记得当时我也被她的讲解深深打动了。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学生层次不同,各班、各小组之间差异性较大,参与度不均衡。通过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能发挥出更多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由于班级层次不同,差异性较大,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有的班级整体氛围较好,但也有一两个小组,当别的小组热烈讨论时,他们呀悄无声,缺少交流。有的班级是一两个组比较活跃,其他组都比较沉闷,也有的班级整体讨论非常热烈,但愿意主动站起来发言的学生总是那几个。二是优等生参与自主发言和展示的次数明显多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做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情,学习好的学生自然成了各组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而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只是其陪衬。
2、部分学生仍沉浸在旧的教学模式,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
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如我在布置任务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行组织答案时,我在各组间巡视时,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在书本上勾画,但有的学生连这一点也做不到,更不要说在学案上组织语言写答案了,这些学生多半是等老师公布标准答案,再抄写在学案上,殊不知这样他就放弃了锻炼自己的机会。
3、学案的设置和学生不同层次的的需求的矛盾
学案的设置和学生不同层次的的需求呈现出了“不够吃”“吃不了”的现象,也就是说好学生早已完成了,坐着等比较差的学生完成学案,两类学生的并存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而我们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世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海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着知识和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我们现在不同的班级使用的是同样的学案,势必会出现成绩好的同学“吃不饱”,成绩差的同学“吃不了”所以设计出一种让优等生得到提高,中等生得到优化,学困生得到一定的转化的导学案是我们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
三、改进意见
1、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研讨,努力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我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采用“Y+Z”模式进行教学的时间还不长,在教学中还有许多不适应,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校的高校课堂还处在边探索边完善的阶段,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按照“Y+Z”教学的环节和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下一阶段完善“Y+Z”教学模式作准备,因此在备课组、在教研活动中,都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也要积极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的研究、反思,总结经验,推动高校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2、建设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小组建设时应好、中、差学生搭配,并选出认真负责的小组长,明确小组长的职责,这一点我深有体会,7班有一个小组,组长叫燕杰,他对组内的检查,督促力度很好,有一次他们组的一位学生叫王磊,这孩子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差,所以学案完成的也不好,有一次,我检查时,查到王磊没做学案,要王磊受罚,这时燕杰就站起来说:“老师,我也应该受罚,因为我检查力度不够,所以导致王磊没做”这时王磊觉得很不好意思,说:“组长,老师我以后一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从此我就特别注意这个小组,他们组每个学生的学案就没出现过没完成的情况,而且上课时组内讨论的也是非常热烈,因为他们要努力完成学案。所以选一个得力的小组长很重要。
3、加强对导学案的编写。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方向盘,因此备课时要特别重视导学案的编写,我认为导学案的设计:一是必须落实到集体备课,体现教师的集体智慧,杜绝只有分工没有合作的现象。二是问题的设计必须体现诱导、指导、层层深入,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次设计,能够使学生有兴趣地去思考、交流、合作和探究。
总之,课改任重而道远,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我坚信“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所以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第五篇: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
书可以不断地充实自己,读书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做教师的要多读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自身人文涵养。下面给大家分享教育类书籍的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借鉴!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1
我经常对家人说,当老师的我很忙,没有时间干家务活。对朋友说,当老师很累,没有意思。确实没有老师不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谈话开会理论学习等等,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都没有。这里面除了没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外,整天被迫着去做这些事,心累,恐怕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简单的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没有主动去做。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时间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谈到如何解决时间这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届公开课,区培训班的学员和区教育局的指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和指导员本来打算记一些记录,可是他们听的入了迷,竟然连记录都忘记了,就像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啊!课后有一位教师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我只用了大约15分钟。”一辈子都在备课,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确实,做教师的每天必须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我想:这也就是许许多多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的根源。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2最近,我认真阅读《有效老师》,捧读此书,我收获很大。这本书所给出的教学上的许多建议,使我在原来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每次读到其中的案例时,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地应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教师只有再度作为学生,拿起书本,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师”呢?编者在《有效老师》一书中将影响教师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经典感言对于我们教师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本书中提到狄德罗提出:“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不允许漠视学生的情感,因为教师的漠视就是一种摧残,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我们当以自勉——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在教学工作中,应关注全体,特别是对处在困境中的学生进行关心、鼓励、帮助、引导,时常对他们报以“你真行,你真棒”的暗示,这犹如涓涓细流,流淌在学生心灵之间,让他们享受到教育的温暖,激发起求起的欲望。学生的茁壮成长,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御的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要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主动思考,虚心求教,肯干、实干,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尽全力把工作做得细致、扎实。同时,细心总结工作经验,在摸索中前进。“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身处课改大潮中的一名普通教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今天的教育?我想,我应该快乐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事业,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去研究课程、教材、学生、教法等,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做到德才兼备。抓住“课改”带来的发展机遇,树立较强的科研意识,走进新课程,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争做善于吸收的学习型教师,善于研究的反思型教师,敢于探索的创新型教师。
其实,做名好老师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只要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认清教师岗位职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我们的素质教育就不会落空,那么,每一位教师都会成为一名好教师。
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3读了张平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书以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切地说在开始研读的时候就已经被书中的资料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信感,如果儿童自己不就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们的身上培养出来好的品质来。所以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反之,如果孩子有了信心,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出世就乐观进取,做事用心主动,乐于理解挑战,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孩子的自信,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印度著名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培根也以前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就应透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从这些名言中,我们能够发现,良好的习惯已经被塑造为一个人存放在大脑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本。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以外,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教育的灵魂,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潜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孩子们都将会走上光明而完美的“星光大道”。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教师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我探究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得出的,是指在教育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透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4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镇西老师爱的回报,让我不止一次感动的流泪。李镇西拥有了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是他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牢固的防线。其实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诠释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因为他明白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必须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李老师认为自己目前远没有达到宗教的境界,但是把教育当做我热爱的事业,并尽量使自己逐步具备一种宗教情怀。因此,他自觉地记录、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于是便有了持续不断的班主任工作日记。这已经不是他的工作常规,而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了。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着一群天真无邪、稚淳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又倾注了多少爱在孩子身上呢?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
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5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时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