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科研论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笔尖下的成长》讲座心得体会
幼幼学校 傅晓敏
本次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收获却不少。通过培训了解了论文写作的学习目的和实用价值。
1.多看书:首先要看的是老师指定的必读参考书,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遇到某个新闻传播现象时就缺乏新闻敏感和新闻学术敏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要多问为什么。重要的一点是,读书不仅要看到别人写得不好的地方,更要学习别人写得好的地方。
2.多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将基本同类书进行比较,看看各家面对同一问题是如何阐述的,得失分别是什么。这样可以去除对学术的恐惧,避免盲目崇拜学术超人,并采取客观态度正视问题。
3.多思考:遇到问题或者某个现象要多思考,将这个现象与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起来从纵向和横向思考;如果发现自己还无法理解这个现象或问题,那么请查找相关资料或文献进行探究。
4.多练笔:如何讲授论文的文章或著作很多,可是一些老师仍然感到提笔无语,原因就在于没有坚持练笔。常常有这种情况,感觉自己似乎有很多话要说,真正写时却写不下去。这就需要经常练笔,磨砺思维。
5.多请教:论文写好了,冷处理一下可以看出一些问题。这还不够,毕竟个人知识有限,眼界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深刻,这时一定要多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老师可以帮你指正很多问题,指出需要努力的方向。
虽然自工作以来,我在报刊上陆陆续续地发表过论文,但是平心而论总体质量并不是特别理想,因此向各位教师讲心得体会有一种盲人指路的罪恶感。好在我不是敷衍,上面所说的都是论文写作的关键之处。然而,我也很遗憾地想,看了李小龙的拳术,没有几人能悟出精髓,即使悟出了,也缺乏那种毅力或资质去练成截拳道。
第二篇:教师科研论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了解了学习科研与论文写作的学习目的和实用价值。学习本节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素质,解决好工作中遇见的问题,推行行业、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现实目标是评定职称
作为中小学教师也需要科研(教育教学研究)。一要评职称,二要把工作(教育教学)做好,实现自己的价值,三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时刻要进行研究和总结。
要进行科研(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 就是人们对自身及周围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科学随认识的发展逐步形成。认识分三个层面,一是常规认识仅限于表面,二是科学认识揭示了内在特定的规律,三是哲理认识。科学具有实证性、真实性、创造性、逻辑性等特点。科学也可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部分。所谓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探索性。科学研究就是不断探索,把未知变为已知,把知之较少的变为知之较多的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科研过程及其成果的不确定性。要求科研的组织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创造性。科学研究就是把原来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没有创造性就不能成为科学研究;这一特点要求科研人员具有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
(3)继承性。科学研究的创造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创造,是在继承中实现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科研人员只有掌握了一定科学的知识,才有资格和可能进行科学研究。
(4)连续性。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性的活动,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这一特点决定了在科研组织管理中,要给科研人员指供充分必要的条件。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并取得成果。
科研论文是一最新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他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可读性特点。科研论文根据研究领域可分为:理论性科研论文、实践性科研论文、应用性科研论文。根据发表形式可分为:期刊论文、学术著作、会议论文等、写科研论文的要符合它的基本结构,要有题目、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等。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收获不小,了解了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掌握了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
第三篇:教师科研论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科研论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香山街小学 贾旭蕾
本次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收获却不少。通过培训了解了学习科研与论文写作的学习目的和实用价值。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讲好课、管理好学生,也需要科研(教育教学研究)。一要评职称,二要把工作(教育教学)做好,实现自己的价值,三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时刻要进行研究和总结。
要进行科研(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人们对自身及周围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科学随认识的发展逐步形成。认识分三个层面,一是常规认识仅限于表面,二是科学认识揭示了内在特定的规律,三是哲理认识。科学具有实证性、真实性、创造性、逻辑性等特点。科学也可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部分。所谓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探索性。科学研究就是不断探索,把未知变为已知,把知之较少的变为知之较多的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科研过程及其成果的不确定性。要求科研的组织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创造性。科学研究就是把原来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没有创造性就不能成为科学研究;这一特点要求科研人员具有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
(3)继承性。科学研究的创造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创造,是在继承中实现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科研人员只有掌握了一定科学的知识,才有资格和可能进行科学研究。(4)连续性。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性的活动,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这一特点决定了在科研组织管理中,要给科研人员指供充分必要的条件。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并取得成果。
科研论文是一最新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他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可读性特点。科研论文根据研究领域可分为:理论性科研论文、实践性科研论文、应用性科研论文。根据发表形式可分为:期刊论文、学术著作、会议论文等、写科研论文的要符合它的基本结构,要有题目、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等。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收获不小,了解了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掌握了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
第四篇:教师科研论文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科研论文培训心得体会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们进入第四天的培训。之所以忐忑是因为一看今日课题是科研论文,估计上课内容理论深高,无疑会让人昏昏欲睡。二是因为我们的座位靠前排而座,到时自知听到枯燥乏味的内容,勉强为之也显得不太好意思。
快上课之际,迎来的是一位穿着随意的教授。我们顿时打起精神。根据以往之经验,真正高手往往貌不惊人。看似随意暗藏玄机。而衣冠禁禁之人倒并非“里外协调”。因为漂亮的包装往往是不自信的表现嘛。
怀着好奇,我们期待这位高手的表现。果然X教授的开篇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讲到自己学生时代因讨厌两位老师而立志学习教育学的故事,果然是敢讲之人。心中困倦之意立即消弥了一大半。
但是仍有一丝疑惑缠绕心头,虽然X教授言语幽默,但真正是否有干货?光是语言生动但是缺乏内涵的演讲显然是空洞的。往往听时哈哈大笑,听后抛诸脑后。
说实话,我们也听过一些关于搞科研的讲座。大多数情况都是正而八经的理论实战。说不上没用,但总觉听起来枯燥乏味。越是高大上,离我们越是遥远。从自身角度来说,自己也是科研困难户,因为学识水平比较浅薄。
大学毕业本是在企业工作,阴差阳错当了老师,然后读了教育学的在职研究生。其实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术训练。写论文就像挤牙膏。做课题也是被逼迫的。进年来虽然意识到科研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一直对科研论文真正的意义并不了解。就象X教授讲的:“自己写的论文自己都看不下去”。X教授字字珠玑似乎都説到我的心坎里去。
以前总是觉得写论文就是跟着潮流写基本上就能发表。但是论文写出来具体是干什么用的?就是为了评职称。这不光是我的认识,也是学院里其他同事的普遍认识。但是通过X教授的讲座,我终于明白了,论文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和同行对话。激发互相的思考和成长。
和其他的教授不同,X教授的敢讲精神令人敬佩。我们也终于明白了怎样去定义一篇好论文,并非能发表的论文才叫好论文,在中国现实的人情社会下,一些有思想有主张,观点锐利的文章却发表不了,对于具有批判和质疑精神的学者,学术自由的环境何等需要。
听完X教授睿智幽默的讲座。对我的启发是多阅读,多看大师的作品,具备质疑精神,不盲从不势利,这是科研的真正意义。当然写到这里,我也对X教授写的书充满好奇,希望X教授不吝分享,也让我们好睹为快。
第五篇:科研论文写作培训通知
“教育科研与教育论文写作专题培训”
授课专题及专家简介
培训时间:2012年5月19~20日
参培对象:学校教科室主任及课题组主研人员
培训地点:待定
〖讲座专题〗,专题1:实施有效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授课专家: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陈大伟副教授
专题2: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授课专家:北师大教育学部胡定荣副教授
专题3:教育反思、案例与论文写作(案例教学)授课专家:西南大学杨晓萍教授
专题4:如何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授课专家:重庆市教科院王纬虹研究员、副院长
〖专家简介〗,陈大伟副教授,1963年生,中国地理学会学员,四川教育学会会员、发明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课程与教学改革。曾获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研究课题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
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成都市第八届、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在倡导教师的幸福生活、校本研修、观课议课、课程与教学改革等研究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教师教育的“桥梁专家”,所提出的“观课议课”被列为“《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先后出版《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校本研修面对面》、《怎样观课议课》、《有效观课议课》、《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等16本个人专著,近年来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科研论文和教育随笔150余篇。陈大伟老师先后受邀在二十多个省市讲学,并多次在全国学术交流活动中报告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因其在中国教师教育领域的孜孜不倦研究与杰出影响和贡献,2011年5月被邀进驻中国教师研修网开辟“教师教育实践创新研究——陈大伟”专栏网站。
胡定荣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课程改革研究、教学论基本理论研究、教育科研方法研究及主体教育研究等。主讲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论》和《教育学原理》。曾获“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赛二等奖”和“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主持《城乡课堂教学差距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程文化与学生主体性发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提高初中基础薄弱校教学效能的教学模式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等课题研究,著有《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专著)《课程文化建设与学生文化发展》(主编)等教育专著,授课效果深受学员好评。
杨晓萍教授,女,汉族,1963年生,四川自贡人,中共
党员。1985年7 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2002年6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为教授,2006年被评为学前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重庆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及幼儿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主讲的课程有《学前教育课程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学》《儿童游戏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
王纬虹研究员,男,1957年生,1975年参加工作。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常务副主任。教育学硕士、中学研究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重庆市中学教师(文科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兼职导师。兼任中国创造学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目标教学专委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重庆市珠算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重庆市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理事长。主持、主研省市级以上课题10余项,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中国特殊教育》、《中国德育》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教材两套、著作多种。科研成果获重庆市人民政府奖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