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将教育改革坚持到底——校级学习心得体会(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4:0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誓将教育改革坚持到底——校级学习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誓将教育改革坚持到底——校级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篇:誓将教育改革坚持到底——校级学习心得体会

誓将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参加2016年通川区校级领导提高培训所思所想

达州市通川区西外镇中心校 王伟

一、乘教育改革之风,邀壮志凌云之气

听了四川文理学院专家们的讲座,我深感自己的教育理念已经跟不上形势,太多新的教育观念使我耳目一新。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教育方面的愤青,但由于学习不足,坐井观天,不能真正与时俱进,导致自己在教育理念上的落后。从愤青到中庸的中年,我们拥有了一些成熟,拥有了自己的一些思维方式,但奋发向上的劲头被按部就班所取代。现实不允许我们恪守陈规,其势必造成我们思维的惰性和陈腐。因此,唯有不断进取,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的思想常新;才能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人。我们的教育改革也不允许我们固步自封,改革就必须去掉身上的陈腐之气,要蓬勃我们的朝气,只有这样,教育改革才不是一句空话。因此思想上的改革比观念技术的改革更重要,前者是后者的保障。

乘教育改革之风,邀壮志凌云之气,新我思想,新我教育。

二、现实教育之痛,誓将改革坚持到底

参加了培训,再后头看看现实的教育,的确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甚至是顽疾,它们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大家口口声声喊的是素质教育的口号,做的却是踏踏实实的应试教育。正如那句俗话:穿新鞋,走老路。为什么我们就丢不掉呢?知其错而为之,这很让人匪夷所思。的确任何改革都是痛苦的,甚至是残忍的。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有很多的利益抛不掉,有很多新路不好走,于是索性原地不动。最可怕的是,家长还拥护。因为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往往是落后的和功利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为了迎合家长,教师和校长于是就将就了。这一将就还会带来额外的好处,比如因补课产生的“好处”,于是何乐而不为呢?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但它却顽强在生长着。现在一些所谓搞得好的学校,狠抓学生分数,竭尽所能地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据我所知,很多学校的学生的作业量特别大,尤其是毕业班,家庭作业写到晚上十一点是家常便饭。学生整天被教辅资料和作业绑架,没有多少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你想让孩子全面发展都不行,学校已经不给你机会了。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学校的各门功课要好,他得经历广泛的课外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比如体育锻炼、交友、做饭炒菜、探索实验、社会公益等等。我们最好的书店新华书店学生专柜里面什么作文书、语数练习册占了绝对的主角,知识性的书籍太多,而关于学生课外实践的书籍却太少太少。学校学生分数考得高,一肥遮百丑,也就没人敢说它办学思想不先进。现实就是这样的,考得好就能进好的中学,就能获得好的教育资源。某些好学校不如说是面对现实环境作出了最现实的选择、进行了最现实的教育、取得了最现实的成果的学校。这样没有信仰、没有思想的、没有活力的办学模式,不是每位校长和教师心底里愿意做的,这是整个教育体系出了问题。如果教育发展均衡了,没有所谓示范校、重点班,也就不存在择优录取,也就不存在唯分数论的教育教育局面;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功利,能站在国家发展高度思考问题,能站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上思考问题,能真正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也就不会出现为了现实的利益而不管学生的真正需求不管学生的健康的做法;如果中国社会能够真正实现法治,去除人情社会的绑架,高考内容和评价方式全面改革了,就不会出现学生整天围绕试卷打转了。放眼望去,戴眼镜的同学有多少,体质不达标的同学有多少,而学习还有兴趣的有多少,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有多少,将来能引领世界的学生有多少?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生源,却培养不出能为世界作出贡献的大科学家,这是非常没有脸面的事情。

目前义务教育的教育评价体系也不完善:第一,评价科目和内容不全面,一些学校没有全面的考核学生的综合评价方案,重语数,轻术科,中知识分数,轻素质能力,少人格的教育和塑造;第二,评价手段和方式落后,尤其对术科的评价很随意,如体育学科没有考核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器材装备,全凭教师的经验来给学生打分,语文数学全凭一张试卷作定论,不问过程;第三,测评的主导权没有还给教师和学生,因材施教、因材而评价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国家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强国,没有优良的教育做基础,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我们的人才不能总是需要欧美这些国家来“帮忙”培养,一是成本高,二是返回率低。引无数国人骄傲了很多年的是我们的两弹一星,但掐指算来,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姚桐斌、赵九章、王淦昌、彭桓武、程开甲、黄纬禄、孙家栋„„大家可以在网上查一查两弹一星的诸多科学家有几人不是留学的海归。说白了这其中中国自己培养的科学家有几个呢?如果我们的科学家都要人家来培养,哪我们要超越美国不是很可笑吗?为了国家的不再受制于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建立好自己的教育体系教育好自己的国民,才能使人才永不枯竭,才能使国家繁荣到底。

反思我们通川区的基础教育,在中国教育现状的大背景下,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积极作为。尤其是各个学校不能固步自封,总是谈的成绩,得了多少的奖状,不愿意谈不足。都没有不足了,那就是世界一流学校了,就不需要再改革了。就如王成端教授讲的那样,首先要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要学会质疑自己,在质疑中,不断反思,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作为学校的领导,我们都要摸着良心想一想拷问自己,学校的课程开齐没有,开齐了又开足没有,开足了又开好没有,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没有,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出问题没有,学生的素养真正得到提升没有。唯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才会有开拓创新之举,才会推动通川区的教育不断前行,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振兴。

三、学校办学有文化,教育管理标准化 本次培训高屋建瓴,从校园文化建设谈及了学校新的管理理念,指出了教育管理的新方向。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地方,但是现在的学校往往显得没有文化。缺传统文化,缺创新精神,缺艺术氛围、缺科学素养„„能拿出手的所谓文化太少。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理所应当成为当下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不禁要反思,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地方,还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当下应试教育的文化大行其道,长年而不衰,根深蒂固地影响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定位——考出好成绩让社会、家长、学生满意。学校由此失去长远思考,缺战略意识,缺学生的长远发展之道。如此狭隘的文化眼光怎样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文化的人才呢?学校的管理也因此变得没有生气,按部就班,指哪儿打哪儿,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标准来引导。校长好,学校就办得好;校长不好,学校就办得糟。对校长的依赖性太强,过于迷信个人的力量,忽视了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建设,忽视了文化的核心作用。学校管理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不能盲人摸象。我们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拟定学校的教育管理标准,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标准是基础,在标准之上再谈个人的创新,以使学校办得更有特色。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小学的教育工作者,要明白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更要着眼长远,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身体的基础、心理的基础、习惯的基础、思维的基础、能力的基础、人格的基础,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基础,不是一味地迎合所谓的高考,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拼命地搞题海战术,为了学生能考上一所重点中学而竭尽全力。一群群井底之蛙爬上来了,他们没有时间抬头看看天空,而是眼睛紧盯地面,看着前面的挨挨挤挤的高考大军的脚印,紧紧地跟在后边奔跑,唯恐被落下,大家目的只有一个,挤过高考的独木桥„„殊不知前面有宽阔的道路,也有无路的悬崖,还有无数的陷阱!

道法自然,我们这些做教育工作的必须捧出一颗心来,去掉功利,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人才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迂腐,则国迂腐;教育兴盛,则国兴盛。吾辈应上下求索,誓将教育改革坚持到底。

2016年7月13日

第二篇:誓将丹心献教育

誓把丹心献教育

—学习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李兴举同志的心得体会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和李兴举老师的感人事迹经各大媒体报道后,我对他们的感人事迹有了初步的了解。县教育局党委发起向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李兴举老师学习的倡议后,特别是5月21日亲自聆听了县教育局报告团来我镇作的现场报告,我被他们“热爱教育、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甘于寂寞、守住清苦的高尚品质,爱校如家、视生如子的高尚情怀”深深震撼。作为一名镇乡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员,就是要以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和李兴举老师为榜样,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带领全体教师,为促进学校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忘我工作。

一、教育工作者要永葆激情与坚守的精神

在李兴举老师的身上,我读懂了坚守。一个人在香坪学校工作18年,既是教师,又是保姆,还是勤杂工,是对教育的坚守让他毅然决然的挑起了重担。朱敏才和孙丽娜夫妇放弃了安逸的退休生活,怀揣教育理想,做理想的教育。

校长要有“热爱教育,终身从事教育”的情怀和智慧,要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敬畏之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搞好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她的神圣使命理应激起教师由衷的热爱,她的圣洁,舍不得世俗的、功利的东西的侵染、亵渎,必须保持敬畏、谦逊谨慎、不骄不躁。其次要呵护教师成长,让教师幸福。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作为校长要激发教师出较强的热情和干劲,克服职业上倦怠感,必须善待教师,想教师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帮教师所需,听得进教师的不同声音,真实、真诚、善良,感激与欣赏每一位教师。每时每刻让教师体验平等、自尊、理解、友爱等人性关怀。以激情传递激情,以坚守铸就成功。

二、教育工作者要永怀教育的梦想

朱敏才一直怀揣“从事教育”的梦想,心系教育,情系家乡,朱丽娜从事教育工作40年,仍对教育痴心不改,退休后毅然到边远学校支教,把对教育的热爱转化为满腔热情的工作;李兴举从教34年,在一个教学点默默工作18年。是对教育的追求,是对教育的梦想让他们不知苦,不知累,在教育中收获幸福。

“要让播种幸福的人,首先幸福起来”。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如果没有职业的幸福感,哪还有多少正能量传递给我们一线的教师?作为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教育的幸福感和一颗快乐的心,那么他又拿什么去浸润学生的心灵?如何给学生传递幸福,传播快乐?

要“守望”教育,做幸福的校长,不是昙花一现,瞬间即逝的明星,而是心中应该永远萌动的“乌托邦”,在心灵深处沸腾着炙热的教育期盼的守望者。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永远行走在路上,犹如一个执着的麦田守望者,无论什么样的天气与境地,都从容坚定地站在麦田边上的悬崖上,无怨无悔、以诗意地姿态,在教育理想与现实的边缘作韧性的跋涉。

要“享受教育”。校长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办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幸福。

三、教育工作者要永守高尚的人格魅力

朱敏才、孙丽娜哪里艰苦就往哪里走,尖山小学山高路远,校舍简陋,没有通水通电,寝室紧临厕所,裕民小学水要多次过滤才能使用,他们在中心村小学的寝室也不足20平方米。虽然条件艰苦,朱敏才夫妇仍以乐观豁达心态,苦中求乐,以顽强意志克服各种困难,耐得寂寞,守住清贫;李兴举老师18年如一日,坚守着香坪小学。

校长要发挥的引领作用,必须修炼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一所好学校绝不是靠校长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造就的,它需要一个强大、和谐、奋进的团队。邓小平同志说:“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可见,人格魅力的重要性。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无限的,它能震撼人们的心灵,激励人们在人生道路上,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斗志不减,力量无穷。当前,教育发展处在了攻坚克难的阶段,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校长只有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凝心聚力,汇集正能量,引领教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李兴举老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他们的事迹使我更感觉到,教育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珍爱这一岗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用爱和责任铸造伟大的师魂。

第三篇:将素质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将素质教育改革进行到底(发言人:张志勇)

近年来,我省素质教育工作在全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许多成果被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素质教育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一、教育政绩考核难

在地方党委、政府政绩考核中,教育政绩考核要么被弱化,要么畸形化。有的地方打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旗号片面追求升学率,许多地方存在着用升学率

“一俊”遮“百丑”的现象。

二、实施教育家办学难

一些地方教育局长、高中校长从来没有从事过教育工作,走上教育领导岗位后,不学习、不培训,缺乏教育情怀,不懂教育规律,不尊重教育科学,何谈教

育家办学?

三、违规办学监管难

一些地方学生课业负担出现反弹,违规办学未能得到及时制止。各地教育监管体系非常薄弱,教育督导机构不独立,教育监管人员非常匮乏。教育行政部

门想加强监管,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高考改革推进难

尽管这几年我省在高考招生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仍然严重滞后于人民群众的期盼,滞后于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五、教育行政问责难 一些地方把违规办学看作“小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办学责任人不仅长期得不到追究,反而得到地方党政领导的包庇纵容,以至于在一些地方是非不分、黑白颠倒,不以不执行国家教育方针、不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为耻,反

以为荣。

我省素质教育正处在一个前进与后退、成功与失败的“十字路口”。如果不正视困难、奋然前行,必将功亏一篑。为此,提出以下七点建议:

一、建立市县党委政府教育政绩考核制度

出台地方教育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教育政绩考核制度,真正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教育投入和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政绩

“一票否决”指标的要求。

二、出台《山东省中小学违规办学问责办法》

加快起草《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条例》,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和问责制度,完善素质教育督导责任区,强化教育行政问责制度。

三、出台山东省市县教育局长任职资格标准

在加快实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完善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的同时,尽早出台山东省市县教育局长任职资格标准,让真正懂教育的人办教育、管教育,培养一大批享誉全国的齐鲁教育家。

四、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教育实施能力

大力推进教师教育基地建设,以高水平大学和师范院校为依托,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建设20个左右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整合优化县(市、区)教师培训资源,建设100个左右县级教师培训中心。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把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一票否决”指标。

五、积极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办学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以特色课程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样化;全面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制度,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施高等学校与特色高中联合育人计划,对有特殊才能的高中

学生进行联合培养。

六、建立相对独立的省、市、县三级教育督导机构

加快建立教育决策、执行与监督相协调的教育行政运行机制,切实加强相对独立的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强化专职督学队伍,切实提高我省教育执法和

教育监督监管能力。

七、加快推进山东特色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建立保障省内各地学生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公平的稳定平衡机制。推行高等学校多元标准录取新生制度。实行本科与专科分类考试。启动省属本科高校自主招生试点。严格实施高考信息管理。

一位香港委员走过来,向我讨要名片、手机号。很遗憾,我没有名片。中等给我发短信:“张委员:您好!我是刚跟您要电话的朱新胜,您的讲话很精彩!很高兴认识您,有时间想去拜访您!不知您是否方便?„„”

一位政协秘书长见了我:“你的发言是最好的发言!”

一位政协副主席说:“你的发言很好。许多发言,扎了好几锥子,都不见血。

你的发言,一扎下去,就见血了!”

中午,快十二点了,我比较熟悉的一位记者,要与我聊聊,说很长时间没有聊聊啦!我说,只有十几分分钟的时间,她说:可以。我们一见面,她说:你的发言太好了!我说,有什么好的,不就是我多说了几句实话吗!

第四篇:中国教育改革将何去何从

中国教育改革将何去何从

当下的中国教育改革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悲剧!

悲剧一:

《义务教育法》执行的力度依然不够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声声说要搞全民义务教育,有消息说还要把高中阶段也纳入义务教育,要是再来个终身免费教育且不更好,可是以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实力,这现实吗?先不说免费教育的事,就当前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来说,从法律颁布至今,有多少边远山区的孩子能够真正享受这份特殊的礼物。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初中阶段的全民义务教育仍然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悲剧二:

素质教育还停留在喊口号阶段

为了与世界先进教育接轨,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素质教育的浪潮,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又有几个。大多数学校都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暗地里却拼命的抓应试教育,抓升学率。如果哪个学校真正的实施了素质教育,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原因是学生最终还是要面对考试,而考试的结果就是分数。当每年的高考或是中考成绩公布时,也就是这所学校悲剧到来的时候了,而那些暗地里狠抓应试教育的学校却因为成绩突出受到教育部门的表彰,主管部门高兴,学校高兴,家长高兴,简称“三高”。在这里我想问:为什么同样是搞素质教育,却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呢?是教育部门的监管不力还是只喊喊口号?为什么老老实实搞素质教育结果反倒挨批,让人鄙视。试想如果大家都老老实实搞素质教育,结果又将怎么样呢?

悲剧三:

教育不公的现象将越演越烈

一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这里引用论坛里的一篇文章《用金钱堆出来孩子的未来》,全文如下:

“ 寒门再难出贵子,良好的教育需要大量的金钱,胎教、早教、兴趣班等等都需要花钱,一个刚满五岁的孩子,在教育的投入上已经有六位数,现在小升初考试拼的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奥数英语,这都得家长花钱上培训班。

以某重点高中来说,北大、清华的就有十几个,其中一个班上全部上重点线,2个出国、1个香港、5个清北剩下的全是211和985高校,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经商最差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农村打工家庭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绝对是那种对孩子负责的家庭,“我绝对相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高考状元上名校,但他们付出的努力,所吃的苦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得多,面对城市学生,基本丧失竞争机会。农村的基础教育太差了,条件艰苦,能来上学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农村孩子不是不想考大学,学生在起点上就输了,在农村连幼儿园都没有,学校待遇差,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教育资源不公平等等造成“寒门难出贵子”,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未来贫二代越来越多,社会断裂,贫富矛盾增多,底层向上流动的阻力变大,从前穷人的孩子忙读书,到穷人的孩子不读书转变,“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已经过时了,社会当如何调整政策和规则,减少这种现像发生”。

在这里我还想说几句,那些考入北大清华的,有几个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出生,又有多少来自边远地区、平困家庭。当然不是说绝对没有,只是数量有限。

二是郊区与城区的差距,同样是生活在一个城市,甚至是只隔一条道路,能够享受到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又是为何?难道仅仅是因为划分界限的那把尺子?令人费解啊!别的城市且不说,就拿我所在的贵阳来说吧。如果生活在郊区,将会给孩子的升学造成很大的障碍,当然我指的是普通家庭。教育部门会有意打乱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设置很多条条款款限制郊区孩子进入优质学校就读。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是就近入学(这可能也是全国的一个通病),这表面上看起来倒像是为孩子着想,其实不然。如果你生活的周围有一所像样的学校,那算是孩子的运气好。可如果是一所垃圾学校,那将是这个片区的巨大悲剧,因为你别无选择。但对于政府官员及有钱(权)有势的家庭来说,这些就不重要了,他们有的是办法能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学校。我不知道是什么人想出了这么一个用来对付普通市民的“良策”。

(二)是不能与城区孩子一样选择心目中理想的高中,除非你孩子的成绩处于顶尖水平,教育部门每年会给出几个统招生名额。光有这个还不行,你还得花钱找关系要到名额才行,否则也只能就近入学或者花高价了。

(三)是配额生名额分配限制,如果你身边确实就是一所垃圾学校,而你又不愿意看到孩子的学业荒废,你可能会花高价让孩子转入读私立学校。这应该也是人之常情,可你万万没想到教育部门会出“高招”收拾你,规定没有在片区规定的学校续读完初

二、初三的学生,不得享受配额生名额分配,统招生那有限的名额你又拿不到,到头来只怕是有苦没处说。

按照当前教育改革的模式,未来私立学校将异常火爆。原因很简单,很多家长在走投无路时,会将孩子的前途寄托于私立学校,而私立学校也将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而且会因为选择的人太多而非常吃紧,这又将出现另一个“三高”。一是门槛高,二是学费高,三是应试教育比例高。

此时此景,我只会感到悲哀和无奈。

说实话,在这之前我甚至连什么叫配额生都不知道,我记得我们那个时候就没有这种说法。现在倒好,教育改革,新名词、新手段、新花样层出不穷,高深莫测。

哎!中国教育,您何时才能走出怪圈?何时才能公平?何时才能取消这样那样的入学限制?何时才能让老百姓不在为孩子上学的事揪心?盼这一天能来的快些。

第五篇:教育改革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改革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复兴中学 申 海

我校于2014年8月25-27日进行了校本继续教育培训,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深深的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的学生关系到明天的国运兴衰,从而树立起“国家振兴,匹夫有责”的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变成我们的自觉行为。我认为,对学生兴趣,当孩子有兴趣、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能自由参与创新时,被鼓舞和被信任作重要的事情时,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的最好。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改变学生单一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因此,对于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主体性原则: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

二、面向全体的原则:面向各类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教,分层推进,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在教学中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也就是可持续的终身学习的动力。我们教师不可能教一个学生一辈子,他总有脱离学校进入社会的一天,学校里学的远远不够他一生所用,唯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这是现在人们的普遍共识。但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强弱,我们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多少,很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发展。但目前来讲,我们中国的教育从上到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搞得太好,而是很成问题。所以,党的十七大还是要提出创新,正是因为我们中国当前社会十分迫切需要创新。

近年来,我们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一些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弃学现象有所抬头。为此,我们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不同层次学生,让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兴趣。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全面重视学生的科学发展,终身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逐步摈弃以应试为目的,以分数为目标的陈旧过时的教育模式,全面构建科学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师生评价体系,应该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努力的方向。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性发展。学校只有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上,要做到:(1)对学生要求不可过多。(2)惩罚必须要有,但不可体罚。体罚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表面上伤害的是学生的肉体,其实伤害的是教师自己,包括师道尊严,也可能包括自己的前途。但是不能没有惩罚,惩罚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不是主要的,具体形式和尺度要结合具体情况,也得注意多样性。(3)告诉他们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帮助,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关系。4)对于学生的学习,告诉他们要靠自己,老师帮不了谁。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终身受益。

我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做到并且强化以下几点:(1)、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2)、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3)、要做伯乐,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在本次学习中,我还深深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的本身,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到多么先进程度,无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多么广泛,教学生学习做人依然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教学生学习做人始终是教学的第一任务。

下载誓将教育改革坚持到底——校级学习心得体会(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誓将教育改革坚持到底——校级学习心得体会(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教育改革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开学以来,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

    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专业基础课程部 姜玥 为了南校区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根据院领导指示,我们全院教师在马院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

    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改革新理念的心得体会 我校学校党支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教育改革大家谈”总要求,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实际,组织党员教师学习,以促进学校管理上水平,教育管......

    掘金者:22岁BOSS,誓将创业进行到底

    "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预计有280万人……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都在大幅度增长,待业人数也触目惊心,2003年就有70万大学生被社会搁浅,毕业后就业困难。"郭俊峰暗自担忧。......

    白衣使者勤奉献 誓将医院换新颜

    白衣使者勤奉献 誓将医院换新颜 东明县城关镇卫生院院长 刘茂松 刘茂松,男,汉族,中共党员,43岁,现任东明县城关镇卫生院院长。多年来,他始终把奉献医疗卫生事业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化:不合格将淘汰[范文]

    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化:不合格将淘汰 教育部等三部委12日公布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我国将加大研究生考核与淘汰力度,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建......

    幼儿园教师学习教育改革心得体会(最终5篇)

    幼儿园教师学习教育改革心得体会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

    学习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校针对《规划纲要》开展了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