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公开课总结 2013、11[范文]
宝国老中心小学数学会课总结
本学期数学组共有16名老师参加了校内数学会课,在学校的安排组织下有条不紊,活动中各位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认真研究,团结协作,为全校数学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
每个教研组教师都参与了听课活动,并及时组织了评课活动,教者自评后,各年级组对每一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析,提出了宝贵意见,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人从中都得到了很大收获,现对本学期数学公开课情况小结如下:
1、老师们课堂上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切实抓好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起来了。不少教师上出了自身的特色,使听课的师生受益匪浅,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当然,也有个别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把握、钻研不够,课堂组织不到位对,因此上课效果不好。
2、教学基本功与技能方面。老师们在教学中教态亲切、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有激情,语言简洁、流畅、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板书字体工整,书写规范,设计合理、简要,有逻辑性,课件设计相当,有助教学实施、学生学习,操作熟练;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驾驭教材能力强;课堂教学组织有序,能灵活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变与调控能力强。
3、教学目标方面。老师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能从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教育等方面体现,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并体现学科特点;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并能抓住关键,以简取繁。
4、教学过程方法方面。老师们的教学思路清晰,内容的安排组合、衔接过渡、详略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活跃,会质疑、交流、合作,主动获取知识;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体现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
谢雪飞老师的《分物游戏》、刘艳老师的《摸球游戏》一课教学中,教学环节设计,条理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多媒体课件做的精美适用。教学过程中学法指导多样,恰当,有扶有放。老师对学生评价准确、及时。刘晓东老师的《买文具》一课教学,充分显示了教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他和蔼可亲的教态,具有亲和力风趣幽默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妍妍老师在《相遇》和王天华老师《折纸》一课教学中,从教学目标出发,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细致、耐心的引导孩子们,抓住了教材了特点,思路很是清晰,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上较为合理。两位老师课堂教学真实自然,没有搞表演,也没有搞花架子。朴实无华的讲课中,彰显了她们的基本功和对本职工作敬业态度,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新知,课堂效果良好。
王灵红老师老师在《营养配餐》一课的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例——服装搭配,整体教学流程清晰,环节紧凑、合理、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大方。在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对营养配餐这一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对知识点的梳理,又有针对性较强的练习。将各知识点穿珠成线、连线成块,教学重点突出,效果较好。整体教学流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特点。
王久兴老师的《电磁铁》、郝玉萍老师的《变色花》的课堂教学设计,都学生创造了动手做的机会,给了学生尽量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科学探究。整堂课探究氛围浓郁,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周建霞老师、刘晓东老师课堂中那种饱满的精神状态,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始终把微笑带给学生,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激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活”字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学习。而马海荣、李娜、王莹等年轻教师熟练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韩淑敏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刘艳老师的《生活中的推理》、王莹老师的《左右》三节数学研讨课,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创设情景,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最大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数学组教师的队伍,又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也为年轻老师的进步搭建了平台,更为全组老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保障;既反映出了教师较高的基本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也暴露出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新课标新理念的体现、不同学段课堂组织常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科学创新的教学设计、如何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
在看到我们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有的课,有的教学环节还不尽人意,还存有差距,有待于提高。
问题一:在有的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不够。比如:课堂上好学生唱主角,课堂上齐答太多,提问、讨论轮不到学困生,结果是表面上教师课上得心应手,而有些学生却一问三不知。
问题二:有的课上教师讲解太细,为学生包办代替太多,还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有的课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没让学生动手(可能怕课堂上乱),有的动笔练习少,根本保证不了学生充分的消化练习时间,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问题三:有的课老师只关注自己的教,不能很好的关注学生的学,对学生学习状态不能很好的掌握和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及时反馈矫正。
问题四:对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依赖,缺少了针对性的板书。要知道课件只是课堂的辅助工具之一,过度依赖反而让学生觉得眼花缭乱,得不偿失。
问题五:有的课课前准备不充分,影响了教学效果。老师在课前应预设问题的可能出现,并做好两手准备,不能让临时出现的问题影响教学。
问题六:备教材、备学生不深入,造成课堂上教学重点不突出或难点没突破;备学生不深入造成问题太大解决不了,或者是问题太细没有价值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本次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教研教改远没有结束,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全体数学老师团结协作,不断探索和改进课堂教学,落实有效课堂的实施。
篇二:小学数学公开课总结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在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创新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但世间万物的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如果盲目追求“新”,势必会让“创新”步入死胡同。所以我们的公开课要求体现 “实”。把实放在教学教学内容上,把实放在课堂训练上,把实放在教学目标上,在实中求稳,在实中求新。
国庆节后,我们的公开课就开始了。有8位老师上了数学公开课:
五年级 教室
三年级室
六年级体教室
六年级 体教室
二年级媒体教室
四年级室
一年级媒体教室
一年级 徐红桃 梁晓丹单会芹陈学才 陈宇
胡秀荣幺雪
赵海燕
7和第9单元总复习》 多媒体
多媒
多媒
多
多
《解决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
多媒体教
《圆的认识》
《圆的面积》
《观察物体》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多媒体教
《认识钟表》
《第
我们的公开课分三个环节,即上课、说课、评课。
上课:
每位老师都积极参加,精心准备。
在准备的过程中,就是大家用心的学习过程。
①怎样设计?
②怎样安排教学环节?
③怎样把控好节奏?
④怎样借用多媒体来丰富自己的课堂?
说课:
在评课前,上课的老师先说课。
①
说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②
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
③
说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④
说说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
评课:
我们在评课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大家一起学习,有不足的地方说出来大家一起克服,有疑惑的地方,大家一起探讨:
①
在进行圆面积计算时,强调半径的平方是一个整体。
②
在做除法时,一定要注意用语,“除”和“除以”不能混用。
③
在观察物体时,应以观察者来定方向。
④
教学生认时间时,应强调从时到分。
⑤
在教学生用除法解决问题时,应强调先写横式,再写竖式,最后写结果。
我们的公开课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学会过程。
我们的公开课更是老师们相互学习的平台,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这样实实在在的公开课中,才能实实在在的提高我们的有效教学。
篇三:小学数学公开课活动小结
在学校教导处的精心组织下,本学期我校的两个公开课研讨周今天完满结束了。在这两个周里,数学组共安排了七节公开课,现对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授课安排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课题
2012年10月8日
六年级《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2012年10月9日 谭鼎智 四年级《笔算乘法》
2012年10月9日 高正丹 四年级《角的度量》
2012年10月9日 黄
忠 五年级《一个数除以小数》
2012年12月4日 韩
哲 六年级《求常见的百分率》
2012年12月5日 翟海凝 二年级《8的乘法口诀》
2012年12月5日 陈冬生 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分享收获
通过听课,发现有好多老师的课、好多环节、细节给我们听课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比如:林芳老师、韩哲老师、翟海凝老师课堂中那种饱满的精神状态,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始终把微笑带给学生,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激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活”字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学习。而黄忠、谭鼎智、陈冬生、高正丹等年轻教师熟练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全体数学教师都参加了与上课教师的互动研讨活动,通过交流,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教师都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每学期一轮的教学公开课给教师创造了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机会,我们能感受到教师对本学科知识领域、课改新理念的理解和运用的程度正在逐步深化,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进步更是巨大的。
三、存在问题
在看到我们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有的课,有的教学环节还不尽人意,还存有差距,有待于提高。
问题一:在有的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不够。比如:课堂上好学生唱主角,课堂上齐答太多,提问、讨论轮不到学困生,结果是表面上教师课上得心应手,而有些学生却一问三不知。
问题二:有的课上教师讲解太细,为学生包办代替太多,还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有的课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没让学生动手(可能怕课堂上乱),有的动笔练习少,根本保证不了学生充分的消化练习时间,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问题三:有的课老师只关注自己的教,不能很好的关注学生的学,对学生学习状态不能很好的掌握和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及时反馈矫正。
问题四:对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依赖,缺少了针对性的板书。要知道课件只是课堂的辅助工具之一,过度依赖反而让学生觉得眼花缭乱,得不偿失。
问题五:有的课课前准备不充分,影响了教学效果。老师在课前应预设问题的可能出现,并做好两手准备,不能让临时出现的问题影响教学。
问题六:备教材、备学生不深入,造成课堂上教学重点不突出或难点没突破;备学生不深入造成问题太大解决不了,或者是问题太细没有价值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本次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教研教改远没有结束,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全体数学老师团结协作,不断探索和改进课堂教学,落实有效课堂的实施。
篇四:
随着上周公开课的结束,学校研究课活动落下帷幕。但是结束后留给我们的兴奋激动和感慨还是很多的。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这次公开课是由陆婷老师执教的《找规律》。在这次公开课的研究中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广泛性,我组这次全体上阵,全员参与,本组老师都是安排好教学积极参加试讲和听课观摩学习,批评指教,壮威助兴。二是困难性。陆婷老师刚参加工作,非常年轻,上课这周,她即要筹备家长会,每天还要参加青年教师书法练习,又要上课又要听课还要开课,每天仍要照常上早晚自习,忙得常常加班加点。但她从没有因此而放松对公开课的要求,而是虚心向同组老师请教,多次试讲,教案也改了一遍又一遍。特别是在课的结尾开始不满意的情况下,陆婷老师多次思考、查资料,最后修改的非常完美。得到本组老师的一致好评。三是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这次上课的陆婷老师也采用了电脑辅助手段,在幻灯片的制作过程中,本组的老师们积极出谋划策,有的建议通过借助电脑引入课题,有的则建议利用学生熟悉的情景进行内容分析,有的建议帮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陆婷老师很虚心接受了老师们的意见,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的重做和修改幻灯片,使得幻灯片的设计也成了这节课的亮点。
通过这节公开课有二点收获:
1.精神面貌上的变化。大家都以积极饱满的热情互相帮助,精心准备。如果说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要求,那么每位老师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可以说这次本组陆婷老师的公开课是成功的。
2.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的提高。上公开课就要逼着你专研教材,要看教材的前后连贯,这样对教材的理解就深刻了,上公开课就要逼着你设计最佳教学教法,这个过程就是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其次,通过组内互相听课互相取长补短,借鉴学习他人,对自己教学提高有帮助。一个是自己上公开课,一个是听别人的课收获是大的。其三,大大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这次公开课本组老师表现出来的这种热情,这种干劲,这种精神,令人感动。我要对本组里每位老师说:“辛苦了!”但我更想说“累,但是快乐着。因为我们在追求„„”
篇五:小学数学公开课听课总结
实验小学举办了“教学艺术节”活动,我校老师积极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在活动结束后,我们数学教研组又组织开展了听课反思活动。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就所听的课,积极地进行了评价,并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了存在的问题。
本次听课我们共听了6节课,分别是一年级《9的认识》,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四年级《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六年级《鸡兔同笼》。这几节课整堂课的教学形式就是一堂常态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没有临场作秀的氛围,自然、得体、和谐。
一、课题引入简单快捷。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有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有的是复习导入。
二、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第二篇:小学数学公开课总结
小学数学公开课总结
本学期数学组共有赵亚梅、王生、郑常涛、武风鸣、丁勤华等 5 五位老师参加了校内公开课。在学校的安排组织下有条不紊,活动中各位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认真研究,团结协作,为全校数学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除六年级外全体数学教师都参与了听课活动,并及时组织了评课活动,教者自评后,各年级组对每一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析,提出了宝贵意见,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人从中都得到了很大收获,现对本学期数学公开课情况小结如下:
1、老师们课堂上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切实抓好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起来了。不少教师上出了自身的特色,使听课的师生受益匪浅,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当然,也有个别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把握、钻研不够,课堂组织不到位对,因此上课效果不好。
2、教学基本功与技能方面。老师们在教学中教态亲切、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有激情,语言简洁、流畅、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板书字体工整,书写规范,设计合理、简要,有逻辑性,课件设计相当,有助教学实施、学生学习,操作熟练;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驾驭教材能力强;课堂教学组织有序,能灵活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变与调控能力强。
3、教学目标方面。老师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能从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教育等方面体现,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并体现学科特点;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并能抓住关键,以简取繁。
4、教学过程方法方面。老师们的教学思路清晰,内容的安排组合、衔接过渡、详略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活跃,会质疑、交流、合作,主动获取知识;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体现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赵亚梅老师在《连加连减》一课教学中,教学环节设计,条理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多媒体课件做的精美适用。教学过程中学法指导多样,恰当,有扶有放。老师对学生评价准确、及时。赵老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蔼可亲的教态,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王生老师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中,从教学目标出发,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细致、耐心的引导孩子们,抓住了教材了特点,思路很是清晰。本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上较为合理。王老师课堂教学真实自然,没有搞表演,也没有搞花架子。朴实无华的讲课中彰显了他的基本功和对本职工作敬业态度,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新知,课堂效果良好。丁勤华老师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创设情景,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最大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武风鸣老师老师在《搭配中的学问》一课的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例 服装搭配,整体教学流程清晰,环节紧凑、合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教态亲切、自然大方。郑常涛老师的《垂直与平行》一课,在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对垂直和平行这一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对概念、法则的梳理,又有针对性较强的练习。将各知识点穿珠成线、连线成块,教学重点突出,效果较好。整体教学流程体现了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 的教学特点。这次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数学组教师的队伍,又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也为年轻老师的进步搭建了平台,更为全组老师的专业 化成长提供了保障;既反映出了教师较高的基本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也暴露出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新课标新理念的体现、不同学段课堂组织常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科学创新的教学设计、如何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不断改进!
第三篇:小学数学公开课总结
叶城县第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总结
为提高我县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师素质,根据叶城县教育局教研中心2013年工作安排,教研中心于4月9----4月11日 在叶城二小三楼多媒体教室举办“叶城县第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
本次大赛,旨在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改革新理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本次活动共计12名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在教研员闫爱霞老师的带领下,由冶琴、陈淑兰、张红霞、王学虎、熊霞五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比赛评委,并组织教研中心双语培训班民族教师及各参赛学校选派教师听课,在承办学校叶城二小的大力支持下,整个比赛活动安排的有条不紊,授课教师与授课班级配合默契。比赛中各位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精心准备,为全体听课教师展示了娴熟的课堂风采,五位评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抱着鼓励与学习的态度,对每一堂课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当场点评,并诚恳地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人,都受益匪浅。本次大赛中,所有的课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现对比赛中凸显的亮点与存在的不足总结如下:
一、凸显的亮点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教材的挖掘延伸,课堂情境的预设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如熊明艳老师《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整堂课老师注重学生 获得知识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特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间的观察、交流、探讨、总结,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2、能深入理解数学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能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处理教材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如王彩云老师《分数的意义》一课,在教师熟练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挖掘知识点间的联系,整合教学内容,在老师循循善导中,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自行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分数单位的定义,尤其是板书的设计,对知识点的整合一点一点的凸现,最后汇总完整,利于学生分散难点,巩固提高。
3、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气氛浓厚。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课的教学中,郭晖老师采用了“创设情境—-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已学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课程改革目标。
4、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好的老师不是给学生提问题,而是给学生好的情境,让他们从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李元君老师在“找规律”中,抓住“找”字,让学生观察灯笼、彩旗、小花、男女学生排队的排列规律。最后小结,像小旗的一绿一红、灯笼的一紫一红、学生的一女一男、两朵黄花一朵红花,我们把它叫做“一组”,教师并及时用彩色虚线标出。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当我们找图形的排列规律时,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是不是按一组一组地重复排列,如果是,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地排列。同时还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现了一些事例,让学生去“欣赏规律”。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5、能够把生活知识引入数学教学,使数学学习生动有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如盛楠老师《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巧妙的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动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方式,感受面,比较面的大小,从而自然的引出面积的概念,之后,教师又一次出示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图形进行比较大小,激发认知抵触后,引导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认识到统一标准比较面积大小的必要性。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主动参与到发现知识、探究知识、总结知识的过程之中,充分体验到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
6、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活跃,会质疑、交流、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如熊明艳老师在《三角形的分类》一课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三角形各角的特点,通过交流、汇报并进行分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乐于探究、学习。在课堂中让学生有合作交流、操作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现“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转变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7、多媒体的深度使用,课件制作的精美实用,练习设计层次分明,是所有选手凸显出的共同亮点。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次赛课的12位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且在制作的技术上较前两年赛课的水平大有提高。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实用。
二、存在的不足
1、课堂调控能力及驾驭教材的能力不足。
2、备课注意细节,预设要全面。
我们认为,一方面备课要充分,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并做好应对准备。另一方面,要提高应变能力,而应变能力只能来自丰富的知识、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而这一切都只能来自我们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3、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用激情唤起互动
没有激情和互动课堂只能是死水一潭。作为一名教师,上课时应该是最兴奋的时候,上公开课应该比平时更富有激情,这种兴奋和激情会传染给学生,在激情中师生思维才能碰撞出火花,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令人愉悦、乐于倾听和感受的场所。
4、教学中不能缺少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获得一些必备的知识,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捕捉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
5、教学语言、板书设计要合理、规范。
毫无疑问,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简洁、准确的,老师的板书应该是规范的,老师的这些教学行为无疑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身教重于言教”。
希望我们的数学教师能以此次课堂教学大赛活动为契机,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大胆探索,摸索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深入,不断改进!
叶城县教育局教培中心
2013年4月11日
第四篇:小学数学公开课总结
篇一:小学数学公开课总结范文
本学期数学组共有赵亚梅、王生、郑常涛、武风鸣、丁勤华等5五位老师参加了校内公开课。在学校的安排组织下有条不紊,活动中各位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认真研究,团结协作,为全校数学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
除六年级外全体数学教师都参与了听课活动,并及时组织了评课活动,教者自评后,各年级组对每一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析,提出了宝贵意见,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人从中都得到了很大收获,现对本学期数学公开课情况小结如下:
1、老师们课堂上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切实抓好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起来了。不少教师上出了自身的特色,使听课的师生受益匪浅,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当然,也有个别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把握、钻研不够,课堂组织不到位对,因此上课效果不好。
2、教学基本功与技能方面。老师们在教学中教态亲切、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有激情,语言简洁、流畅、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板书字体工整,书写规范,设计合理、简要,有逻辑性,课件设计相当,有助教学实施、学生学习,操作熟练;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驾驭教材能力强;课堂教学组织有序,能灵活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变与调控能力强。
3、教学目标方面。老师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能从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教育等方面体现,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并体现学科特点;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并能抓住关键,以简取繁。
4、教学过程方法方面。老师们的教学思路清晰,内容的安排组合、衔接过渡、详略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活跃,会质疑、交流、合作,主动获取知识;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体现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
赵亚梅老师在《连加连减》一课教学中,教学环节设计,条理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多媒体课件做的精美适用。教学过程中学法指导多样,恰当,有扶有放。老师对学生评价准确、及时。赵老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蔼可亲的教态,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王生老师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中,从教学目标出发,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细致、耐心的引导孩子们,抓住了教材了特点,思路很是清晰。本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上较为合理。王老师课堂教学真实自然,没有搞表演,也没有搞花架子。朴实无华的讲课中彰显了他的基本功和对本职工作敬业态度,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新知,课堂效果良好。
丁勤华老师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创设情景,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最大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武风鸣老师老师在《搭配中的学问》一课的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例服装搭配,整体教学流程清晰,环节紧凑、合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教态亲切、自然大方。
郑常涛老师的《垂直与平行》一课,在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对垂直和平行这一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对概念、法则的梳理,又有针对性较强的练习。将各知识点穿珠成线、连线成块,教学重点突出,效果较好。整体教学流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特点。
这次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数学组教师的队伍,又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也为年轻老师的进步搭建了平台,更为全组老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保障;既反映出了教师较高的基本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也暴露出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新课标新理念的体现、不同学段课堂组织常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科学创新的教学设计、如何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不断改进!
篇二:小学数学公开课总结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在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创新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但世间万物的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如果盲目追求新,势必会让创新步入死胡同。所以我们的公开课要求体现 实。把实放在教学教学内容上,把实放在课堂训练上,把实放在教学目标上,在实中求稳,在实中求新。
国庆节后,我们的公开课就开始了。有8位老师上了数学公开课:
五年级 徐红桃 《解决问题》 多媒体教室
三年级 梁晓丹 《有余数的除法》 多媒体教室
六年级 单会芹 《圆的认识》 多媒体教室
六年级 陈学才 《圆的面积》 多媒体教室
二年级 陈宇 《观察物体》 多媒体教室
四年级 胡秀荣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多媒体教室
一年级 幺雪 《认识钟表》 多媒体教室
一年级 赵海燕 《第7和第9单元总复习》
我们的公开课分三个环节,即上课、说课、评课。
上课:
每位老师都积极参加,精心准备。
在准备的过程中,就是大家用心的学习过程。
①怎样设计?
②怎样安排教学环节?
③怎样把控好节奏?
④怎样借用多媒体来丰富自己的课堂?
说课:
在评课前,上课的老师先说课。
① 说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② 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
③ 说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④ 说说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
评课:
我们在评课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大家一起学习,有不足的地方说出来大家一起克服,有疑惑的地方,大家一起探讨:
① 在进行圆面积计算时,强调半径的平方是一个整体。
② 在做除法时,一定要注意用语,除和除以不能混用。
③ 在观察物体时,应以观察者来定方向。
④ 教学生认时间时,应强调从时到分。
⑤ 在教学生用除法解决问题时,应强调先写横式,再写竖式,最后写结果。
我们的公开课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学会过程。
我们的公开课更是老师们相互学习的平台,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这样实实在在的公开课中,才能实实在在的提高我们的有效教学。
篇三:小学数学公开课活动小结
在学校教导处的精心组织下,本学期我校的两个公开课研讨周今天完满结束了。在这两个周里,数学组共安排了七节公开课,现对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授课安排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课题
2012年10月8日 林 芳 六年级《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2012年10月9日 谭鼎智 四年级《笔算乘法》
2012年10月9日 高正丹 四年级《角的度量》
2012年10月9日 黄 忠 五年级《一个数除以小数》
2012年12月4日 韩 哲 六年级《求常见的百分率》
2012年12月5日 翟海凝 二年级《8的乘法口诀》
2012年12月5日 陈冬生 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分享收获
通过听课,发现有好多老师的课、好多环节、细节给我们听课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比如:林芳老师、韩哲老师、翟海凝老师课堂中那种饱满的精神状态,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始终把微笑带给学生,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激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活字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学习。而黄忠、谭鼎智、陈冬生、高正丹等年轻教师熟练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全体数学教师都参加了与上课教师的互动研讨活动,通过交流,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教师都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每学期一轮的教学公开课给教师创造了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机会,我们能感受到教师对本学科知识领域、课改新理念的理解和运用的程度正在逐步深化,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进步更是巨大的。
三、存在问题
在看到我们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有的课,有的教学环节还不尽人意,还存有差距,有待于提高。
问题一:在有的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不够。比如:课堂上好学生唱主角,课堂上齐答太多,提问、讨论轮不到学困生,结果是表面上教师课上得心应手,而有些学生却一问三不知。
问题二:有的课上教师讲解太细,为学生包办代替太多,还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有的课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没让学生动手(可能怕课堂上乱),有的动笔练习少,根本保证不了学生充分的消化练习时间,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问题三:有的课老师只关注自己的教,不能很好的关注学生的学,对学生学习状态不能很好的掌握和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及时反馈矫正。
问题四:对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依赖,缺少了针对性的板书。要知道课件只是课堂的辅助工具之一,过度依赖反而让学生觉得眼花缭乱,得不偿失。
问题五:有的课课前准备不充分,影响了教学效果。老师在课前应预设问题的可能出现,并做好两手准备,不能让临时出现的问题影响教学。
问题六:备教材、备学生不深入,造成课堂上教学重点不突出或难点没突破;备学生不深入造成问题太大解决不了,或者是问题太细没有价值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本次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教研教改远没有结束,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全体数学老师团结协作,不断探索和改进课堂教学,落实有效课堂的实施。
篇四:
随着上周公开课的结束,学校研究课活动落下帷幕。但是结束后留给我们的兴奋激动和感慨还是很多的。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这次公开课是由陆婷老师执教的《找规律》。在这次公开课的研究中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广泛性,我组这次全体上阵,全员参与,本组老师都是安排好教学积极参加试讲和听课观摩学习,批评指教,壮威助兴。二是困难性。陆婷老师刚参加工作,非常年轻,上课这周,她即要筹备家长会,每天还要参加青年教师书法练习,又要上课又要听课还要开课,每天仍要照常上早晚自习,忙得常常加班加点。但她从没有因此而放松对公开课的要求,而是虚心向同组老师请教,多次试讲,教案也改了一遍又一遍。特别是在课的结尾开始不满意的情况下,陆婷老师多次思考、查资料,最后修改的非常完美。得到本组老师的一致好评。三是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这次上课的陆婷老师也采用了电脑辅助手段,在幻灯片的制作过程中,本组的老师们积极出谋划策,有的建议通过借助电脑引入课题,有的则建议利用学生熟悉的情景进行内容分析,有的建议帮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陆婷老师很虚心接受了老师们的意见,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的重做和修改幻灯片,使得幻灯片的设计也成了这节课的亮点。
通过这节公开课有二点收获:
1.精神面貌上的变化。大家都以积极饱满的热情互相帮助,精心准备。如果说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要求,那么每位老师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可以说这次本组陆婷老师的公开课是成功的。
2.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的提高。上公开课就要逼着你专研教材,要看教材的前后连贯,这样对教材的理解就深刻了,上公开课就要逼着你设计最佳教学教法,这个过程就是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其次,通过组内互相听课互相取长补短,借鉴学习他人,对自己教学提高有帮助。一个是自己上公开课,一个是听别人的课收获是大的。其三,大大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这次公开课本组老师表现出来的这种热情,这种干劲,这种精神,令人感动。我要对本组里每位老师说:辛苦了!但我更想说累,但是快乐着。因为我们在追求
篇五:小学数学公开课听课总结
实验小学举办了教学艺术节活动,我校老师积极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在活动结束后,我们数学教研组又组织开展了听课反思活动。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就所听的课,积极地进行了评价,并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了存在的问题。
本次听课我们共听了6节课,分别是一年级《9的认识》,二年级《5的乘法口诀》,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四年级《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六年级《鸡兔同笼》。这几节课整堂课的教学形式就是一堂常态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没有临场作秀的氛围,自然、得体、和谐。
一、课题引入简单快捷。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有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有的是复习导入。
二、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张老师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这节课在学生引导、质疑、反思等方面让听课老师深深体会到张老师的课堂深意。
三、多媒体运用上都很好。这几位老师都做了课件,而且对课堂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不是为用而用,而是真正让多媒体为课堂服务,直观形象的呈现了知识。
四、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五、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王老师《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整洁规范的板书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使我们深刻地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联想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想了很多:
1、精心备好课
对于备课,我们感觉到了它的重要性,讲课老师之所以课堂上运用自如,就在于他们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学内容的要旨,而我平时备课还达不到这种严谨的态度,今后我会尽力做到。
2、角色换位
平日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当做学生去体验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从讲课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这种教学态度的必要性。
3、讲究教学效果
一节好课,学生既要学到数学知识,还要掌握学习方法。有时我在课堂上,唯恐时间不允许,造成了包办的情况,致使课堂效果不好,今后我们应努力研究的教学方法,熟悉了解学生,做到课堂教学向自然高效迈进。
第五篇:小学数学公开课总结
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
――数学教研大练兵活动总结
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师素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务处的组织和领导下,我们数学组校内公开课于10月13日拉开帷幕,至11月2日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共21人参加(四十岁以下教师),由王巧玲、肖善佳、刘世波、闵英姿、冶琴老师担任评委,并组织所有听课老师评课。整个活动安排的有条不紊。活动中各位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精心准备,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全部同科教师以及其他科部分教师都参与了听课,并对每一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当场点评,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人,都受益匪浅。所有的课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现对教师授课情况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能深入理解数学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能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处理教材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3、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气氛浓厚。如宋方老师在《圆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做铺垫,运用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剪,拼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交流,发现圆在剪拼前后的联系,从而自行推导出圆的面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能够把生活知识引入数学教学,使数学学习生动有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益友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如李惊晶老师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熟知的英文字母歌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车牌号码,扑克牌等,了解生活中既可以 用字母来表示区域,也可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将现实的生活知识带入课堂,使学生轻松的掌握了知识。
5、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活跃,会质疑、交流、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如陈鑫老师在《垂直与平行》一课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小棒自由坠落呈现的不同形式,同过交流、汇报并进行分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乐于探究、学习。在课堂中让学生有合作交流、操作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6、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体现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如刘世博老师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发现得出观察到的平面形状是不同的,并充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学生的求知欲旺盛,课堂气氛活跃。
7、转变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向小红老师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通过组织学生观察主题情景图,运用已有的统计知识和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自然的引出新授内容,指导学生应用旧知掌握新知,顺其自然的总结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学生在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自行获取知识,不知不觉就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8、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认真设计、制作实用的课件,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在总结亮点的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许多不足,在教学中如下问题不容忽视:
1、练习设计要做到适量,以免走过场。
2、练习设计尽量体现层次分明,努力实施分层教学。习题要有层次、有坡度,适合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3、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用激情唤起互动
没有激情和互动课堂只能是死水一潭。作为一名教师,上课时应该是最兴奋的时候,上公开课应该比平时更富有激情,这种兴奋和激情会传染给学生,在激情中师生思维才能碰撞出火花,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令人愉悦、乐于倾听和感受的场所。4、教学中不能缺少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获得一些必备的知识,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捕捉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5、要合理的应用课件
数学因其学科特点不能完全依赖教学课件,要做到课件和板书合理结合,发挥课件的优势,扩大课堂容量,让数学课堂生动形象,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板书,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印象深刻,稳固扎实。特别是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板书与黑板上,不能用课件放一下就了事,这样水过地皮湿,起不到任何作用,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1、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出问题要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问题设置要科学,我们主张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在学生思维受阻时要给予必要的启示、点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课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老师说得多,自然学生动得就少。有的老师可能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急盼学生快点说出正确答案,因而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甚至于自己忙着把答案说出来;有的老师不敢相信学生,提出问题后总怕学生想不到自己设置的“正确答案”上来,于是在那啰啰嗦嗦,不断解释,结果是打乱学生思路,得不偿失。
2、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点评要到位。多鼓励是对的,但鼓励要用到当处,要有利于激励、鼓舞学生和鞭策其他学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如果启发后仍然不能答出来,既要鼓励他不要气馁,也要告诉他存在的问题以及改正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对学生点评不到位。对于回答好的学生喜形于色,也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表扬;在学生回答问题“卡”住时,缺少必要的启示、点拨。对于回答差的同学基本上简单化处理,让其坐下了事,缺少激励与鞭策。
3、备课注意细节,提高应变能力
我们认为,一方面备课要充分,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并做好应对准备。另一方面,要提高应变能力,而应变能力只能来自丰富的知识、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而这一切都只能来自我们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4、教学语言、板书设计要合理、规范。毫无疑问,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简洁、准确的,老师的板书应该是规范的,老师的这些教学行为无疑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身教重于言教”。
我们的公开课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学会过程。我们的公开课更是老师们相互学习的平台,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这样实实在在的公开课中,才能实实在在的提高我们的有效教学。这次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教师的队伍,又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既反映出了教师较高的基本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也暴露出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课堂组织常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问题、如何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问题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不断改进!
叶城县第二小学
数学教研组
2010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