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隹”和“佳”(词语辨析)
隹读zhuī,字形和佳jiā 相近,因而很容易混淆,有人把佳节写成隹节,也有人把字典里的隹部念成佳部。
隹是个象形字,在古书上是指尾巴短的鸟。它作为偏旁出现在合体字里,有时表读音,有时表意义。隹作声旁的字,有堆、椎、锥、睢、崔、催、摧等;隹作形旁的字,意思大都与鸟有关。如雀、雕、雁、雉、睢、隼,就是各种类型的鸟的名称。又如集字的本义是鸟落在树上。雇字的本义是鸟立在门上,后来把鸟踩着的半扇门(户)移到上面,就形成了现在写法的雇字。霍的繁体字,在雨字头下面排写着三个隹,表示暴雨袭来,群鸟霍的一声,骤然惊起,可见它是个描摹声音的字。至于隽字,最早是鸟肥的意思。我们常用隽永这个词形容文章写得意味深长,这个意思就来自肥鸟清香可口,吃到嘴里,味美而长。
再如古书上写道:雄,鸡父也;雌,鸡母也;雏,鸡子也。现在,这几个用隹作形旁的字,表达的意思已经远远超出鸡的范围。雌雄成了生物性别的标志,雏字也不再专指小鸡,人们不仅可以把任何幼禽称之为雏,甚至对初具规模的事物,也称作略具雏形了。
第二篇:词语辨析(DOC)
词语辨析大全
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0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祥和”指气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06、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7、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08、报道、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
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
09、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暴发:(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10、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11、辨别、辨认、辨析:“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析”指辨别分析。
12、表示、显示、显露:“表示”(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
(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显示”明显地表现;“显露” 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13、边疆、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边界: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14、不详、不祥:前者指(1)不详细、不清楚;(2)不细说。后者指不吉利。
15、不止、不只:前者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后者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16、报复、抱负:前者指对别人反击。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17、不齿、不耻: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18、不肖、不孝: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9、编辑、编撰、编纂:“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撰”指编纂、编写。“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20、变换、变幻:前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21、把戏、伎俩: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22、颁布、公布: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23、抱怨、报怨: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后者指向别人报仇。
24、辨(辩)正、辨(辩)证:“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辨证”指辨析考证。
25、摈弃、摒弃: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
01、沉重、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02、刹那、霎那:前者形容极短的时间,后者指瞬间。
03、斥责、叱责: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04、驰马、马驰:从前,有个人骑马到乡下去。路下,马受到惊吓,突然狂奔起来,把行人撞成了重伤。于是伤者的家属向县衙告状。县官要骑马人写答辩状。骑马人在答辩状上写了自己“驰马伤人”。他写完后向一位朋友请教。朋友问清了情况,提笔将“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他说:“„驰马伤人‟的主要责任在你,而“马驰伤人”的主要责任却在马不在人。”结果,本应重判的骑马人,却因一处妙改而得到了轻判。“驰马”和“马驰”,只颠倒了一下词序,意思却大不一样。
05、呈现、浮现: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06、嘲笑、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07、查看、察看: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08、处罚、惩罚: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09、沉思、深思、寻思、神思:“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神思”指精神、心绪。
10、才能、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11、篡改、窜改: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曲解;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
12、处世、处事:前者指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指处理事务。
13、查核、察核:前者指检查核对(帐目);后者指对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14、查访、察访: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后者指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15、草率、轻率:前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16、常(成)规、陈规:前者指久已通行的规则(不带贬义);后者指不实用的旧规章。
17、筹划、筹备: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18、陈设、摆设: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19、传诵、传颂: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20、船、船只:前者表具体的,后者表概括的。
21、查阅、查验:前者指(把书刊、文件等)找出来阅读有关的部分;后者指检查 是否真实。
22、常、长:“常”有以下几个义项:1.一般、普通,如“常识、常事“等;2.经常、固定不变的,如”常备不懈、常客、常量等;3常常、时常,如“常来常往、常见面“等。”“常”和“常常”都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但“常常”在证据上比“常”要强,而且否定式多用“不常”,极少用“不常常”,例如多说“他不常来”,很少说“他不常常来”。“时常”强调有一些时候常发生,较多用于口语,如“近来他时常发病”。“经常”和“常常”“时常”区别不大,可以通用;但有时指较长时间接连地、比较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强调一贯性,如“由于经常锻炼,他身体棒极了”。这时则多少有点不同。另外,“经常”除作副词外,有时还有形容词 意义,如“经常的工作、经常性”等,这跟“常常、时常”的区别就更明显了。
“长”本义是“长”,又可指长度;指距离远,如”源远流长、长途跋涉“”等;时间长,如“长夜、长寿”等;再引申一步,可指永远,如“长逝、长眠、长生不老”;还表示长处、擅长,如“特长、一技之长、长于技击”。因为“常”和“长”同音,有时不注意可能混用,如有人把“语重心长”和“长年累月”的“长”误 写作“常”。又因为“长”有经常的意思,也有人把“细水长流”误写成“细水常流”。
23、哆嗦、颤抖: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4、惦记、思念:前者指(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语;后者指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多用于书面语。
25、陡峭、峻峭:前者侧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后者侧重于山势的高而险。
26、电讯、电信:前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的消息;后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消息的通讯方法。
27、独立、独力:前者指不依靠别人;后者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
28、典雅、高雅: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29、抵制、抵御: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后者指抵挡、抵抗。30、对于、关于:都是介词,前者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后者指(1)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状语;(2)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定语,后面要加“的”。注意:表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有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可以单独作标题,用“对于”组成的介宾,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识。
31、戴、带:“戴”作动词的一个意思是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帽子、戴红花、戴袖章”。引申出来了有关的词如“戴高帽子、戴绿帽子”。“不共戴天”的“戴天”是头顶着天,“戴罪立功”的“戴罪”是顶着、承担着罪名。“戴孝”是身穿孝服、臂缠黑纱等表示哀悼,也常常写作“带孝”。在实际运用中,说“带孝”或“带着孝”更为常见。因为有的人并不一定作“戴孝”的穿着,只是一定的期间里很多方面有所节制而已。
10、度过、渡过:“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为“由此到彼”,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等。而“度”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由此到彼”、“过”的意思,但专指时间,如度日、欢度春节、度假、虚度光阴等。不过,在文言文中,“度”有时也通“渡”;如《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隔绝,虏军岂能飞度?”而“渡”却不能通“度”,二者是混淆不得的。
32、到、倒:为了避免混淆,特别要注意这几点。(1)“倒霉”,也作“倒楣”,里面的“倒”不用“到”。(2)副词“到底”跟“进行到底”里都是用“到”,如“你到底去不去、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3)副词表示跟意料相反的“倒”,不能写成“到”。如“这样一来倒省事了、听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我倒要听听”。
(4)副词表示让步、转折的“倒”,不能写成“到”。例如:“我有倒有,可是不在身边。”“学倒学过,可是早忘了。”(5)表示催促、追问的副词“倒”,不能写成“到”。如“你倒快唱呀、你倒会不会呀”。这里的“倒”是“倒是”的意思,不是“到底”的意思。以上几句中的“倒”都可以说成“倒是”
01、而后、尔后:都是连词,常用于书面语言。而后: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尔后:从此以后,此后。“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02、恩惠、恩赐:前者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后者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03、偶然、偶尔:前者指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后者指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常)。
04、幅、副:都作量词,“幅”是巾旁,跟巾帛、呢绒等有关,因此用来形容布匹、面料的宽度,如幅面、单幅、宽幅。有时泛指宽度,如:幅度、幅员。“幅”用作量词时,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副”的意思是居第二位,属辅助性的,如副业、副官、副产品。当它作量词时,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全副武装;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05、发奋、发愤: “奋”本义指鸟振翅飞翔,后来引申为振作、鼓动。“愤”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功能上,“发奋”可以说“奋发”,而“发愤”则不能说“愤发”。
06、抚养、扶养:都有“供养”之意。前者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07、发现、发明:前者词义侧重于找到,后者词义侧重于创造。
08、法制、法治: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09、复员、复原: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
10、风气、风俗、风尚:“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11、妨害、妨碍:前者指有害于事物发展(程度重);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
12、肤浅、浮浅:前者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后者指浅薄。
13、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告诉、传达到有关部门(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14、富裕、富余:前者指财物充足;后者指足够而有剩余。
15、赋予、付与:前者指(上对下)交给,是特殊用法;后者指拿出、交给,是一般用法。
16、废除、废黜、解除:“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废除特权;“解除”指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等)。
17、凡响、反响:“凡响”指平凡的音乐;“反响”指事物所引起的回响,反应。
18、负心、腹心:前者指背弃情谊(多指转移爱情);后者指(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2)比喻极亲近的人(3)比喻诚意。
19、抚育、哺育、抚恤:“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哺育”指喂养,比喻培育;“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牺牲或残废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20、分辨、分辩:“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而“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01、改进、改善:搭配对象不同,前者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后者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02、沟通、勾通: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者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03、公然、公开:前者指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后者指(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04、关注、关照:前者指关心重视;后者指关心照顾。
05、灌注、贯注:前者指用液体浇灌;后者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06、光临、惠顾:前者是敬词,称宾客的来到;后者是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07、工夫、功夫:前者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后者指本领、造诣,主要指耗费的精力。08、贯穿、贯串:前者指穿过、通过(较具体的事物);后者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09、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过渡句”决不能用“度”。
10、给予、给以:前者是书面语,也作“给与”,读jy;后者所带宾语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并且多为抽象事物,读gey.11、聒(guō)噪、鼓噪:“聒噪”是方言,指声音杂乱,吵闹;“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张声势,今泛指喧嚷。
12、观察、观测:前者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后者指(1)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观察并测度(情况),如:观测敌情。
13、国事、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却不一定,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14、功效、工效: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的效率。
15、化装、化妆:“化装”有两个意思:(1)假扮;(2)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化妆”的含义:(1)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该词义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2)指生活化妆,有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丽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装扮,后者侧重于打扮。
16、含糊(含胡)、模糊(模胡):前者指(1)不明确、不清晰;(2)不认真、马虎;(3)示弱(多用于否定)。后者指(1)不分明、不清楚;(2)混淆。
17、侯、候:“侯”,可以指统属于天子的国君,秦汉以后,“侯”也指仅次于王的爵位;古时士大夫间也常以“侯”作为尊称,“侯”相当于今天的“君”。“候”一般指“等候”“等待”,也可指“问好”,还可指随时变化的情状,如“时候”“气候”“火候”等。
18、痕迹、踪迹:前者指(1)物体留下的印记;(2)残存的迹象。后者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重在行动后留下的。
19、合计、核计:前者指(1)盘算,商量;(2)合在一起计算。后者指核算(成本)。
20、焕发、激发:前者指(1)光彩四射;(2)振作。后者指刺激使兴奋。
21、荒芜、荒废:前者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后者指(1)该种而没有耕种;(2)荒疏(学业等);(3)不利用,浪费(时间)。
22、拣、捡:使用范围不同,“拣”字有两种解释:(1)挑选、选择,如拣良种、拣菜、挑肥拣瘦等;(2)拾取,如拣破烂、拣到一只皮包等。“捡”字只有一种解释:拾取。当“拣”是“拾取”的意思时,这两个字是通用的。
23、坚苦、艰苦:“坚”有坚固、坚定、坚决的意思,在“坚苦”中取“坚定”之意,“坚苦”就是“坚忍刻苦”。所以,“坚苦”一般喻指一个人在非常困难的环境或条件下,坚守岗位或坚持学习的坚强意志;而“艰苦”专指环境或条件状况不好,如环境艰苦,条件艰苦等。前者指坚忍刻苦(主观精神),后者指坚难困苦(客观实际)。
24、艰辛、艰难:前者强调办事的艰难而辛苦;后者强调事物或行为的困难。
25、决、绝:“决”作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用在“不”“无”“非”“没有”等否定词前面,表示坚决否定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例外、决非长久之计、决没有好下场等。“绝”作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用在“无”“非”“不”等否定词的前面,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如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绝大多数、技艺绝高、绝顶聪明。
“决”和“绝”用法的区别,在于“决”强调坚决,而“绝”强调完全、绝对,表达的意思有差异,不能混淆。比如,决不动摇、决不等闲视之,本意应该是“坚决”的意思,所以用“绝”就不行。绝无次品、绝无恶意,本意是“绝对”的意思,所以用“决”就错了。
26、究竟、毕竟:都含有到底的意思。“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究竟”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表示肯定语气时,“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同“究竟”“毕竟”词义相近的词有“到底”“终归”“终究”。
27、精密、周密:都是形容词,都有紧密、细密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精密”侧重于“精”,意为“精确细密”,多指研究或制作的精确程度。而“周密”侧重于“周”,形容做事周到、全面、细密。
28、截止、截至:“截止”是动词,不带宾语但可带补语,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而“截至”一般作介词,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过程。“截止”读jiézhǐ;“截至”读jiézhi。比如:展览会闭幕日期,也就是“截止”日期,若中间统计人数,就只能写“截至”某日,参观人数有多少。
29、局面、场面:前者范围大较抽象,后者范围小较具体。30、交流、交换:前者强调双方的共同参与,后者强调互换,另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交换(礼物)。
31、聚歼、歼灭:前者指把敌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强调包围;后者指消灭敌人,属一般用法。
32、尽管、无论:前者作连词时,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转折的连词呼应;后者是连词,表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33、节制、节支:前者指(1)指挥管辖;(2)限制或控制。后者指节约开支费用。
34、节余、结余:侧重点不同,前者是因节约而剩下,后者是结算后剩下。
35、间接、简捷:前者指通过第三者发生关系,跟“直接”相对;后者指直截了当,也作简截。
36、聚集、聚积:前者指集合,凑在一起;后者指一点一滴地凑集,重在聚集的过程。
37、精练、精炼、简练:“精练”指文章、说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精炼”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同“精练”。“简练”指措辞简要、精练。
38、鉴赏、欣赏:前者指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后者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39、惊愕、惊骇、惊恐、惊吓、惊讶:“惊愕”<书>吃惊而发愣;“惊骇”<书>惊慌害怕;“惊恐”惊慌恐惧;“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40、经历、阅历:前者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是动词。后者指(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较常用作名词。
41、激动、感动:前者指(1)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2)使感情冲动;(3)激荡。后者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42、检查、检察、监察:“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监察”指监督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个人。
43、教诲、教训:前者是褒义词,(书)教训、教导;后者是中性词,(1)教导训诫(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44、辣手、棘手:前者指手段厉害或毒辣;后者指形容事情难办。
45、界限、界线:前者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限度,尽头等;后者指分界的线(具体的)。
46、急躁、暴躁:前者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1)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2)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行动。后者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
47、激奋、激愤(激忿):前者指激动振奋;后者指激动而愤怒。
01、考察、考查:前者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或细致深刻的观察;后者和“检查”差不多,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动、行为)。
02、克服、克复: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后者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03、开辟、开拓:前者指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后者指开辟、扩展(从小到大)。04、宽慰、安慰:前者指宽解、安慰;后者指心情安适(或用作使动)。
05、困苦、痛苦:前者指生活上艰难痛苦;后者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06、里程、历程:“里程”指(1)路程;(2)发展的过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
07、连接、联接:都是动词。但“连接”更有使动意义。从方式上看,“连接”重在“衔接”,就是互相接连在一起,而且连接的方式具体明确。“联结”重在“结合”,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这种联系是比较抽象的。从涉及的对象上来看,“连接”的两个事物,一般都是具体可感的;而“联结”所涉及的事物,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笼统的。
08、流传、留传:前者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者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09、流畅、流淌:前者指流利、通畅;后者指液体流动。
10、流逝、流泻:前者表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强调水平流动且一去不复返;后者表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一样,强调竖直方向的流动状态。
11、滥用、乱用:前者指过多的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后者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
12、临近、邻近:前者指时间靠近;后者指地方靠近。
13、列席、出席:前者指参与会议而无发言权;后者指参加会议。
14、黎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军事用语。
15、力行、厉行:前者指努力实践;后者指严格实行。
16、留恋、流连、留连、流离:“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流连”同“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流离”(书)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17、连续、持续:前者指一个接一个;后者指延续不断,强调事物出现的绵延性。
18、聆听、倾听、谛听:“聆听”指(书面语)听。“倾听”指细心的听取。“谛听”指仔细听。
19、履行、执行:前者指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后者指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
20、利用、运用、应用、使用:“利用”(1)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2)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应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使用”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
21、刻画、刻划: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错外,一般都应写成“刻画”。
22、漠视、忽视:都有“不注意”的意思,前者强调冷淡地对待;后者强调不重视。
23、谋取、牟取:有感情色彩之别。前者为中性词,指设法取得;后者往往含贬义,指谋取(名利)。
24、面市、面世:前者指一般商品上市;后者指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
25、摸索、探索:前者指寻找(方向、方法、经验);后者指多方寻找答案,解决疑问。
26、弥补、填补:都有“把不够的部分填足”的意思,“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填补”常与空缺、亏空、缺额搭配。(添补:补充用具、衣物等)
27、名声、名气:“名声”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名气”与“名声”相同,但用于口语。
28、名义、名誉:“名义”指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名誉”个人或集体的名声,多指赠给的名义,含尊重意。
29、蔑视、鄙视、藐视:都有“轻视,小看”之意,但程度一个比一个深。(“轻视”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30、脑袋、头颅: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31、年轻、年青:跟“年老”相对,都是形容词,有“年纪小”的意思。“年轻”:
(1)年纪不大,多指10岁到20多岁之间;(2)与他人比较,年龄比他人小;
(3)“年轻”可引申为有精神,有活力;(4)指开创的时间不长(可用于人或事物)。“年青”只用于人:(1)指处在青少年时期;(2)指人外表、长相不老。
32、努力、竭力:前者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词义轻,后者指尽全力去做,词义重。
33、破坏、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34、品位、品味:前者指文学、艺术、作品等所达到的水平;后者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35、批评、批判:前者指(1)指出优缺点(2)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轻,后者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词义重。
36、赔偿、补偿:前者指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后者指抵消损耗,补足欠款。
37、品尝、咀嚼:前者指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后者指(1)用牙齿磨碎食物(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38、评价、评介:前者指评定价值的高低;后者指评论介绍。
39、彷徨(旁皇)、徘徊:前者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后者指(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豫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40、平定、评定:前者指(1)平稳安定(2)平息叛乱等;后者指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
01、情义、情意、情谊:意义相近,都是指人的感情而言的。比较而言,“情义”使用的范围最小,“情意”和“情谊”一般可以互换,只是“情谊”的使用范围要比“情意”大。“情义”多指亲属、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所指的范围多限定在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之间,一般不用于单位和单位、国家和国家之间。“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它所指的范围要比“情义”大,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如:情意绵绵),又可指人(个体)对国家的感情,还可以表示“情分”(如:礼物不多,但也是一点情意)。“情谊”多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切、爱护、照顾、帮助的感情,彼此之间不一定非要认识;情谊”也可以表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三者均可拆开来使用,如:有情有义、无情无义、情深意长、深情厚意、深情厚谊。
02、启示、启发:前者表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后者表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03、启示、启事:前者指启发指示;后者指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
04、启用、起用: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启”,开始使用,后者侧重于“起”,重新任用,有时也泛指提拔任用某人,此外就搭配而言,“启用”多与机关印章或新的设施,设备等搭配,而“起用”多与搭配。
05、驱除、祛除: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宽,后者窄,后者一般只用于疾病、邪祟方面。06、清净、清静:前者指(1)没有打扰;(2)水清澈。后者指环境安静。07、情景、情境:“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范围较小;“情境”指境地,范围较大。
08、取消、取缔:前者指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后者指明令取消或禁止。
09、旗帜、旗号:前者指旗子,比喻榜样或模范,有代表性或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学术或政治力量等。后者指旧时标明军队或将领姓氏的旗子,现用来比喻某种含义(多指借来做坏事)。
10、启发、启迪:前者指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后者指启发开导。
11、祈望、企望:前者指请求希望,有内心祈祷之意;后者指希望,强调恳切性。
12、缺点、缺陷:前者指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后者指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13、权利、权力:前者与“权益”同,是伴随某种义务而来的,如公民权、人权、选举权都是“权利”;后者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如批准权、用人权等都是“权力”。
14、侵犯、侵害:前者指(1)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2)侵入别国领土;后者指(1)侵入而伤害(2)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
15、权术、拳术:前者指谋略手段,是贬义词;后者指武术。
16、轻率、草率:前者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后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17、强迫(pò)、强逼(bī):前者指施加压力使服从;后者重在给人以威胁。
18、溶解、融解:前者是科技语体,指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后者多用于科技非科技语体,有消失、消散之意。
19、人、家伙:后者含有轻蔑的感情色彩。
20、溶化、熔化、融化:“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二是指冰雪等变成水。“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变成液体。“融化”与“溶化”的第二个意思相同。
21、思绪、心绪:前者指(1)思想的头绪,思路;(2)情绪。后者指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22、势力、实力:前者指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力量;后者指实在的力量,多就军事或经济而言。
23、事例、示例、实例:“事例”名词,指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作例子的事情;“示例”动词,指举出或做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实例”实际的例子,重在具体的。
24、闪耀、闪烁:前者表光彩耀眼,强调亮度,后者表光亮摇动不定,忽明忽暗,强调动态。
25、事故、事件:就范围大小而言,“事故”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范围较小,较具体。“事件”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范围较大。(“世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
26、十足、实足:前者指(物品)成色纯或十分充足。后者指数量足数的。
27、熟悉、熟习、熟练:“熟悉”知道得很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习)学习得很熟练。
28、擅长、善于: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29、舒畅、舒坦:前者指开朗愉快或舒服痛快;后者重在心里安定、坦然。
30、收集、搜集:前者指使聚集在一块;后者指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不易得到的东西)。
31、申明、声明:前者指郑重说明;后者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32、声名、盛名:前者指名声,属一般用法;后者指很大的名望。
33、思考、思虑、思索、思量:“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一般用法;“思虑”思索考虑,重在考虑;“思索”思考探求,重在探求;“思量”.
第三篇:新 词语辨析
词语辨析大全 A 部 【爱戴·爱护】
这组近义词中,“爱戴”是敬爱并且拥护的意思,词的适用对象是下级对上级;“爱护”是爱惜并且保护的意思,适用于上级对下级。在使用时,注意弄清对象,正确运用。【安静·宁静】
“安静”和“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可是仔细推敲,它们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例如:
1、请大家安静一下!
2、上课铃响了,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例如:清晨,公园里十分宁静。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例如:在那里,他过着十分宁静的生活。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例如,“病人需要安静”一般不说“病人需要宁静”;而“游人散后,湖边十分宁静”却可以说“游人散后,湖边十分安静”,两句话意思上差异不大。【安详·安祥】
有些词如想当然或作似是而非的理解,往往出了错还不知道。“安详”一词有人错作“安详”即为一例。有人以为“安祥”即“安安祥祥”之意也。结果理解错了。
某读书报有这样两句话:“达天阁正面是„魁星点斗‟的塑像,神采奕奕,背景是八仙过海的浮雕。八仙有的安祥,有的诙谐,有的潇洒。”这就把“安详”错成了“安祥”。
“安详”:从容不迫,稳重。多指语言举止。如“面容安详”“举止安详”“老人安详地坐在靠椅里”。又如《长生殿·舞舟》:“安详,徐开扇影露明妆。”此处的“安详”即从容自如的意思。冯梦龙《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近因小女出阁,预置媵婢月香。见其颜色端丽,举止安详,心窃异之。”此处的“安详”即稳重大方的意思。
“安”迄今未见与“祥”构成词的。古时作善、吉祥解时,详通祥。现代汉语已把“详”“祥”分了工。用“安详”的“详”并非吉祥之意,是不可通用的,如写了“安祥”就成了别字了。B 部 【毕竟·究竟】
这是一组虚词。“毕竟”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究竟”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毕竟”不能。
【不但……而且·不但……反而】
这是一组虚词。两种格式都表示意思的递进,但后者一类句子里的“不但”后边一定是否定格式,“反而”后边是肯定格式;前者的后边均为肯定格式。
C 部
【嘲笑·讥笑】
“嘲笑”与“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沉重·沉着】
“沉重”指分量大或程度深。“沉着”指遇事冷静、不慌不忙。“沉重”是中性词,可用来形容人的心情,但不可以形容人的表情。“沉着”多用来形容人的神情,有时也可以形容人的表情。
【晨光熹微·暮色降临】
这是两个表示时间的词,前者是指早晨太阳刚刚露出头来时微弱的光,而后者则是指傍晚时分,太阳要落山而未落山时的昏暗的光。这二者是相对的,在这儿表示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
D 部 【大抵·大概】
这是一组虚词。“大抵”能表示数量范围,有“大半”“大部分”之意,而“大概”却只是表示约数。在表示估计语气的时候,“大抵”重在肯定,“大概”重在猜测。【单薄·结实】
“单薄”一词指身子骨瘦弱,身体很不好,与之相对的词可以是:“结实”,在这里指身体健壮的意思。这是一对语意相反的词。【订金·定金】
“订金”与“定金”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一般说来是等同的,即二者为等义关系。因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解释“订金”时说“定钱。也作定金。”解释“定金”时说“同„订金‟。”而所谓“定钱”,按《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指“购买或租赁时预先付给的,作为成交的保证”。这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凡是预先付给的,作为成交保证的钱既可以说“订金”也可以说“定金”。
其实从现行法律上说“订金”与“定金”的性质并不相同。“订金”属于预先支付的一部分价款,不具备担保的性质,而“定金”则具备担保的性质,并且有严格的设立条件。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由于二者法律性质有别,因而在不履行约定时法律处理上差异较大:对“定金”而言,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时,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取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时,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然而对于“订金”而言,如果收取订金的一方不能履行约定,交付订金的一方只可要求返还订金而不能要求双倍返还。换言之,“定金”具备法律效力,而“订金”则不具备法律效力。
我们已经走进商品经济时代,法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认为,既然“订金”与“定金”的法律性质有异,那么在我们的经济交往中就不能随意使用这两个词,否则就有可能引发经济纠纷。
由此我们想到“订金”和“定金”与“演讲”和“讲演”、“衣服”和“衣裳”、“维他命”和“维生素”之类的等义词不同:“演讲”和“讲演”之类的等义词可以随意替换而不会产生法律纠纷,但“订金”与“定金”则因法律性质不同,随意替换就有可能产生法律纠纷。换句话说,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订金”与“定金”的含义己由过去的等义关系发展为现在的近义关系了。因此,语文词典的释义应该跟上词义的发展变化。
E 部
【而后·尔后】
这是一组虚词。“而后”,表示紧接着上面的动作去做。“尔后”,从此以后。
F 部
【沸腾·热闹】
沸腾与热闹是近义词。沸腾是比喻事物蓬勃发展或情绪高涨。热闹则是指(景象)繁盛活跃。
G 部
【格外·分外】
这是一组虚词。二者都有“更加”“特别”的意思。但“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能修饰一般动词,“格外”不受这些限制。上述“分外”均应换为“格外”。H 部
【还是·或者】
这是一组虚词。二者都表示选择,但是“或者”只能用在陈述句中,不能用在疑问句中;“还是”则相反,即使用在陈述句中,也仍含有疑问语句,如“我也搞不清楚他是先去的北京,还是先去的上海。【何况·况且】
这是一组虚词。二者都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但“何况”还有以下用法,即它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与前分句构成对比,用甲烘托乙,表示甲如此,乙更是如此。
J 部
【鉴于·由于】
这是一组虚词。“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鉴于”,感觉到,考虑到,有借鉴或吸取教训的意味。
【径直·径自·竟自】
这是一组虚词。“径直”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不间断;“径自”表示某一个人或某一方面单独做某事,多含贬意;“竟自”,竟然,多用于表现人们对某人做事的结果感到意外。
L 部
【琅琅上口·朗朗上口】
这两个词都有“诵读诗文声音响亮、顺口”的含义。它们的区别主要有:⑴ “琅琅上口”有“诵读熟练、顺口”“文辞通俗,便于口诵”之意。⑵ “朗朗上口”只能用来形容诵读得语流通畅、语气连贯、铿锵有力,有时还伴有抑扬顿挫;而“琅琅上口”除此义之外还可以用于诵读的十分熟练,但不一定声音响亮。⑶ “朗朗上口”必须用于有诵读的动作时,形容诵读的状态,而“琅琅上口”还可用于虽没有诵读的动作,但一经诵读便非常顺口。
O 部
【偶尔·偶然】
这两个词都可表示“不经常”、“碰巧”的意思。主要区别是:“偶尔”指某一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少,或某种状况、现象是少见的,着重在动作、现象产生的次数少,不经常。“偶然”指从事理上讲,不一定会发生的行为发生了,或指这种行为虽有可能发生,但发生的时间则不确定,着重在行为的产生不是必然的。“偶然”可以受“很”、“非常”等程度副词修饰,充当定语时常与“现象”、“原因”、“因素”、“事件”、“事情”、“情况”等名词搭配。“偶然”可以构成“偶然性”,“偶尔”不能。
P 部 【平坦·崎岖】
这一组词都是形容地势的,是一组反义词。“平坦”是指地势没有凹凸不平,“崎岖”则多用来形容山路不平。【漂亮·俊俏】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含有“好看”的意思。主要区别是:“漂亮”着重指外表好看,可形容具体事物,形容人(多指年轻人)时不限男女。“俊俏”只指人的相貌好看,多用于女子。此外,“漂亮”可重叠成“漂漂亮亮”,“俊俏”则不能。Q 部 【缺乏·缺少】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缺乏”语义较重,强调极少或没有,多用于抽象的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人或物。跟它搭配的词常见的有三类:⑴ 抽象名词,如“经验、信心、勇气、积极性、上进心”等;⑵ 行为动词,如“锻炼、研究、观察、调查”等;⑶ 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词,如“人员、书籍、车辆、弹药、雨水”等。另外,“缺乏”的对象前面,一般不用数量词指出具体数量,也不容易指出具体数量。
“缺少”语义较轻,多指在数量上少一些,有时也指没有。多用于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人或物,有时也用于抽象事物“信心、经验、文化”等,这时的“缺少”可与“缺乏”通用。跟它搭配的词,常见的是具体名词,如“人、钱、图书、机器”等;不常见的是抽象名词、行为动词和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词(见前)。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以计数而又需要具体说出缺多少的时候,应当用“缺少”,不用“缺乏”。R 部 【容易·轻易】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含有不费力,简单的意思。主要区别是:“容易”一般指事物内容的深浅和办事难易的程度,“轻易”除指简单容易外,常指对事情态度不慎重,随便,甚至轻率。另外,“容易”不能重叠,“轻易”可以重叠。“容易”可构成习惯性口语“好容易”“好不容易”“谈何容易”,表示不容易,“轻易”可构成“轻而易举”。S 部 【色彩·光彩】
这两个词都含有“颜色”的意思,都可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主要区别是:“色彩”指“颜色或颜料”(如文中“色彩鲜艳”指颜色),还可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如“感情色彩”等)。“光彩”指“颜色和光泽”,常与“照人、夺目、耀眼”等搭配;还可表示“光荣”的意思(如“不光彩的事”)。T 部 【拖·拉】
拖与拉是近义词。拖是拉着物体使之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一般被“拖”的物品很庞大较重。拉是用力使物体朝着或跟着自己移动,一般被“拉”的物品较轻。W 部 【未免·不免】
这是一组虚词。“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某种过分情况的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X 部 【陷进·掉进】
陷进与掉进是近义词,它们都是动词。陷进表示人或物体掉进沼泽等土质松软的地方,“陷”进的物体通常较重。掉进表示人或物体向下落进某个地方,“掉”进的物体通常较轻。【消失·消逝·消释】
“消失”和“消逝”是两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语。它们的意思非常接近。它们的相同点都为动词,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但两个词还是有区别的。要理解两个词语的差别,首先是必须搞清楚“失”与“逝”这个语素的区别。“失”的意思为“失掉,丢掉(跟„得‟相对)”。“逝”的意思为“过去”,多指时间、水流等。由此可知,“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例如:“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消失了。”“消逝”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例如:“火车的隆隆声慢慢消逝了。”
与这两个词相近的还有“消释”,它有两个义项:①<书>消融,溶化。②(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如“误会消释”。【歇息·休息】
这是一组近义词,这两个词的意思是指暂时停止工作,学习或活动。例如:走累了,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Y 部 【严重·严峻】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厉害”的意思,主要区别是:“严重”指程度深,影响大,也指情况紧急,使用范围较广。“严峻”着重表示“严肃、严厉”,多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和表情。【因为·因而】
这是一组虚词。二者都表示原因。但“因为”常和“所以”搭配,不能与“因而”,“因此”搭配,否则,造成语义重复;“由于”可以。“因为”可以用于后一分句,“由于”不能。【幽静·寂静】
这是一组近义词,两个词语都表示环境非常静,没有吵闹的声音,但是两个词又有不同的含义。“寂静”的意思是没有声音。给人一种寂寞,冷清的感觉,而“幽静”一词是幽静寂静的意思,在静的基础上给人一种很雅致的感觉。【约略·大约】
这是一组虚词。“大约”可指数量或时间。“约略”多指心理活动,有“稍微”“稍稍”的意思,表示某种感觉隐约粗略,如“对于那篇文章的意思,我已经约略知道一些”。Z 部 【颤动·振动】
颤动与振动是近义词。颤动是指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而振则是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摆的运动就是振动。【制定·制订】
“制定”和“制订”,这两个词是近义词,但决不是同义词。尽管它们读音一样,但含义和用法是不完全相同的。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① 根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见朱熔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② “中国要不要制订西部开发法”一时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见2001年3月15日《中国市场经济报》2版)
为什么这两个句子选用了不同的加点词语?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就会发现,“制定”的解释是“经过一定程序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制订”的解释是“创制拟定”。撇开它们相同的语素“制”不谈,就看不同的语素“定”和“订”:“定”指决定、使确定,有完成了的意思,多强调行为的结果,可见和“了”连用,类似于英文时态中的“完成时”。比如我们编撰或整理前人的著作,在一定时间内已经整理完毕,最后确定,准备发表的本子就叫它“定本”。而“订”则有“拟”的意思,未必形成最终结果,多强调行为的过程,一般不能和“了”连用,类似于英文时态中的“进行时”或“将来时”。
第四篇:词语辨析练习
词语辨析练习
一、选词填空。
撕扯 撕破 撕裂
1、小张一不小心()了那张油画。
2、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的七零八乱。
3、由于王华的任性,最终()了他和同桌的关系。静寂 沉寂 安静 静修
1、水面上渐渐(),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2、()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的入睡了。
3、人们都敛声屏气,空气好像凝固一般,()的气氛将要使人室息。清脆 清纯 清澈
1、驼铃那()的声音会回荡的很远很远。
2、歌唱家那()的嗓声可真是甜美。听着那歌声,犹如临近了(矗立 树立
1、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2、我们要()良好的个人形象。吩咐 嘱咐
1、放假了,老师()我们要注意安全。
2、楚王只好()大开城门迎接晏子。刚强 坚强 顽强
1、妈妈牺牲后,小金花把仇恨埋在心底,一滴眼泪也没掉,表现的十分(2、解放军像()的堡垒,用自己的血之躯,当住了汹涌的洪水。
3、奥特曼凭着()的毅力战胜一个又一个的怪兽。
二、用‘√’选择合适的词语。
1、每到夜晚,我和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 飞行 飞翔)
2、这时候我才(意识 意会)到,老师(误解 误会)了我的笑声。
3、(隔绝 隔断 隔离)了空气,他就可以长期存放。
4、我国是一个历史(长久 悠久 古老)的国家。期望 希望 指望 欲望
1、你不要()他能帮的上你。
2、我要好好学习,决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
3、为了满足山区孩子们的求知(),让我们献出一份爱心吧!
4、我真()暑假能够去九寨沟旅游。
三、下列括号中依次填入的成语,最贴近的一组是()。
/ 12)。)的溪水旁边。
1、他通过多媒体电脑制作了一份“()”的电子邮件,发送给在美国的表姐。
2、这样的画面给人以()的感觉,好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
3、老张定计划,做决定,很少检查研究,常常(),还自夸“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学习或者做事,如果(),随心所欲,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A.绘声绘色、虚无缥缈、无的放矢、闭门造车 B.惟妙惟肖、无的放矢、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C.身临其境、闭门造车、虚无缥缈、信口开河 D.绘声绘色、虚无缥缈、闭门造车、无的放矢
词语辨析方法
辨析词语的方法:
一、辨词义轻重。
二、辨范围大小。
同义词语辨析主要是辨析以下三个方面:
1、意义方面的差别
(1)表现重点不同。例如“安定”和“稳定”都有平静正常、没有变动的意思,都可以用于形势、生活和人的情绪,但“安定”含有平安、安好之意,如“我们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稳定”更强调平稳、无大变化,如“这位病人现在病情比较稳定”。
再如:“假冒”和“伪劣”都有所售商品以次充好的意思。“假冒”侧重指商品冒充名牌,如“请认清商标,谨防假冒”。“伪劣”侧重指质量低劣,如“怪不得老出毛病,原来是伪劣产品”。
(2)范围大小不同。例如“心情”、“心境”和“心绪”都指内心的思想感情。“心情”泛指思想感情所处的状态,意义范围较广,书面、口头都常常使用。如“心情激动”、“愉快的心情”。“心境”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境况,意义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如“小张家乡闹水灾,近来心境不好”。“心绪”主要指萦回不断的思绪,或复杂的内心感情,意义范围较窄,也多用于书面。如“他担心高考落榜,一直心绪不宁”。
(3)语意轻重不同。例如“违背”、“违反”、“违犯”和“违抗”都有不遵从的意思。“违背”指背离、不遵守、不实行,语意较轻,常用于协议、诺言、良心等,如“他这个人说话算数,从不违背自己的承诺”。“违反”指不符合,向反面去做。它有的地方可以和“违背”互换,但总的说来,语意较重,常用于理论、原则、规章、制度等,如“他违反校规,受到了记过处分”。“违犯”不是一般的违背、违反,且有触犯、抵触之意,性质严重得多,常用
/ 12
三、辨感情色彩。
四、辨语体色彩。
五、辨具体概括。
六、辨侧重方面。
七、辨搭配对象。
八、辨词性和语法功能。于政策、法令、法规、纪律等,如“党纪国法不容违犯”。“违抗”强调对抗、抗拒,是蓄意的行为,性质恶劣,如“胆敢违抗政府法令的人,定将受到严惩”。
2、色彩方面的差别
(1)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同义词它们的意义差不多,但是反映出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态度却不相同,也就是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带有赞许的意味,叫褒义词;有的带有贬斥的意味,叫贬义词;有的不带褒贬意味,叫中性词。
(2)语体色彩不同。这里主要指书面语和口语的色彩不同。书面语一般经过文学加工,有的受古代文学的影响还比较大,所以跟平时口头说的话有些不同。书面语和口语各有自己的色彩特点,适用的语境、场合也不相同。
3、语法功能方面的差别
有的同义词虽然意义、色彩方面相同,但语法功能方面存在差别。如:“愿望”和“希望”。
同义词之所以是同义词,就因为有相同的语素;之所以存在某些差别,就因为有不同的语素。我们辨析同义词,特别是意义上的细微不同时,可以利用这一构造特点,注意其中的不同语素。例如:“欢畅”“欢快”“欢乐”“欢喜”“欢欣”是一组同义词,都有高兴、愉悦的意思,其中:“欢畅”含畅快、舒畅之意,如“久别相逢,心情十分欢畅”。“欢快”含愉快、轻快之意,如“欢快的乐曲”。“欢乐”含快快乐乐之意,如“节日的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欢喜”含高兴、喜爱之意,如“她看到孩子上进心这样强,满心欢喜”。“欢欣”含欣欣然之意,如“欢欣鼓舞”。
修辞手法练习题集锦
1、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2、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3、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4、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5、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6、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7、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
8、它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
9、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
10、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12
11、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的恍惚入了梦乡。()
12、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13、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14、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15、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16、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17、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
1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2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21、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22、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3、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4、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2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26、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27、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2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9、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30、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3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2、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33、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34、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35、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36、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37、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38、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39、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40、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41、树叶很绿。()
42、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 12
43、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44、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45、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
46、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47、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48、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49、骆驼是沙漠之舟。()
50、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5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5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53、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54、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5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56、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57、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58、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59、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60、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设问与反问修辞手法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
1、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2、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反问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
1、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2、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 12
例句: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反复修辞手法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修辞手法释义及分类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现在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方面上。修辞手法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比拟(又名比体)、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隐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
其他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正衬、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翻新,反复,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互体,换算,回环,回文,降用,歧谬,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移用,谐音,歇后,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沓,拈连。
扩句和缩句练习
扩句练习
1、我们走过来。(我慢慢地向他走过来。)
2、远方有一条彩虹。(看那远方有一条美丽的彩虹。)
3、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体育健儿刘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 12
4、列车奔驰。(列车在山谷中奔驰。)
5、小蜜蜂飞来飞去。(一只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6、浪花跳跃。(美丽的浪花在海上跳跃。)
7、黑熊表演节目。(笨手笨脚的黑熊正在表演。)
8、鲜花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在花丛中盛开了。)
9、小华做操。(小华在操场上认真地做操。)
10、星星眨眼。(夜空中的星星在眨眼对我说晚安。)缩句练习
1、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小燕子休息。)
2、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奶奶打水。)
3、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天气热。)
4、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钱塘江罩着雾。)
5、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小松树跳。)
6、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小鹿欣赏影子。)
7、绿油油的墓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草地盛开鲜花。)
8、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太阳高高挂天空。)
缩句方法及注意事项
缩句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去掉全部枝叶,只保留主干。例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结束。
第二种:去掉大部分枝叶,保留主干和小部分枝叶。哪些枝叶必须保留呢?
1、否定句中否定词。例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这种无理要求。缩为:我不同意你的要求。
2、“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
3、疑问句子中表达疑问的词语要保留。例如:“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几项冠军呢?缩为:运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呢?
缩句的注意事项是: 一是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二是不改变原来的结构。“凶恶的敌人被英勇的红军消灭了”如果缩为“红军消灭了敌人就不行”。
三是不留下多余的枝叶,如果把“精彩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在掌声
/ 12
中结束”就多了“在掌声中”这个枝叶。
缩句的步骤是什么: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保留的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变换
引述句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说话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人表述自己的意思。说话人所说出的说话内容,用引号引起来。比如: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这次考得成绩很好。”
转述句是说话人转述别人的话给听话人听,说话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将转述的内容以第三人称的口气说给听话人听,因为是转述别人的话,不是说话人本人的说话内容,不能用引号。如:老师高兴地对我说,我这次考得不错。
引述句变为转述句方法是:
1、把冒号改成逗号,去掉双引号。
2、把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她。
3、如果句中冒号后面又出现他人姓名,一般情况下照写,这样不会使句中混乱。
4、把第二人称“你”改换成他/她的姓名成习惯称呼。
5、后面的问号不变。
例如:宋庆龄笑着说:“正因为我是领导,才让你坐北朝南的呀!要是我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吗?”
改:宋庆龄笑着说,正因为她是领导,才让李艳娥坐北朝南的呀!要是她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吗?
转述句变陈述句的方法是:
1、改逗号为冒号,添加双引号。
2、如果转述内容中是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在转换时遇到一个句子中有两个第一人称“我”时,应改后面一个“我”为第二人称“你”。
例如: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这个句子应该改为:姐姐说:“我明天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
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
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就是“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变换。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实施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两种句式的变换就是“把”或“被”前后两个词语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例如:
/ 12
1、我被老师表扬了一番。老师把我表扬了。
2、我把衣服洗了。衣服被我洗了。变换方法如下:
一、“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例:弟弟把水喝了。(弟弟为“主动者”,水为“被动者”,喝了为“动作”。)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例:太阳被乌云遮住了。(太阳为“被动者”,乌云为“主动者”,遮住了为“动作”。)
二、利用具体的例子在变换后的“把字句”与“被字句”中分别找出“主动者”和“被动者”,再进行比较。
例如:风把树叶吹落了。(把字句)主动者被动者
树叶被风吹落了。(被字句)被动者主动者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即可。
三、提醒学生在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例: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住了。(把字句)
变换后:太阳被树林遮住了。(被子句中把“茂密的”丢掉了,因此是错误的。)
四、提醒学生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例: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把字句)
变换后:敌人被八路军全部消灭了。(原句中为“全部敌人”,但互换后的被字句中把全部放在了敌人之后,因此是错误的。)
做一做下面的句式练习,加以巩固。
(一)“把字句”变换“被字句”
1、妈妈把所有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小男孩把小鱼用力地扔进大海。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我把作业写完了。
5、我把画挂在了墙上。
6、积雪把大树的枯枝压折了。
7、他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
/ 12
8、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得严严实实。
(二)“被字句”换“把字句”
1、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2、足球被我踢进了大门。
3、小树苗被冒失的风娃娃吹折了。
4、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5、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
6、那只凶猛的大老虎被武松终于打死了。
7、我们被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了。
8、船上的食物很快被他吃光了。
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变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做双重否定句”?很显然,双重否定即否定两次的意思,就是说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语意。如:“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在这句话中,“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那这句话的原意就是:“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则要在关键词前加上两个连用的否定词。
如“没有„„不”、“不得不”、“不„„不”、“不能不”、“不是不”、“不会不”、“不要不”、“没有一个不”、“非„„不可”、“不能否认”等。
【提示】
1、表示判断。“是”用“谁也不能否认”。例: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
双重否定句:谁也不能否认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
2、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改为“非„„不可”“不能不”。例: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必须得加倍努力学习。
双重否定句: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非得加倍努力学习不可。
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例: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双重否定句: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
4、表示全部。“全”“全都”“全部”用“没有„„不”“无不”等。例: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都感到自豪。
双重否定句: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无不感到自豪。
5、表示推测。“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不会不”。例:今天他可能会来。
/ 12
双重否定句:今天他不可能不会来。【课后练习】
把下面句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6、这是伟大的奇观。
7、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8、我们建成了希望小学。
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0、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11、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都要读它。
1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14、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15、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6、山坡下的每一块地都被大水淹没了。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
1、去掉“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 12
2、变肯定词为否定词,或变否定词为肯定词。
3、句尾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将“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变为陈述句即:去掉“难道”和“吗”,把“不应该”变成“应该”,最后标点符号变成句号。就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练习】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
1、讲桌上的那束鲜花,难道不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2、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我们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3、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 4、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难道会关闭吗?
5、难道大家不热爱自己的祖国?
/ 12
第五篇:词语辨析+答案
词语辨析词语运用
2013各地中考词语运用试题汇编
1、【长沙市】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D.习近平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解析: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重庆市】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A.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B.重庆的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C.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D.他苦心孤诣地设计出的、极具创意的建筑模型获得了本次创新大赛特等奖。....A(触目伤怀:看到……心里感到悲伤)
D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3、【四川省达州市】下列句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B)A.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B.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C.《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D.孟子认为在“生死”与“义”的问题上,“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B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 领会文章的大意。现在多可以解释为: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入了解。
4、【广州市】下列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
电影《让子弹飞》看过已有一段时间了,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巨大的长方形院....落由一座座中西合璧的楼房组成,鳞次栉比的建筑在豪华的背后又难掩其颓败的迹象,这....场景与传奇的故事结合完美,相得益彰。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A.历历在目 B.鳞次栉比 C.相得益彰 D.眼花缭乱
D【答案解析】眼花缭乱:缭乱:纷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清。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既然已经“眼花缭乱”了,又岂会“清晰真切”?前后矛盾。
【词目】鳞次栉比lín cì zhì bǐ
【释义】多用来形容建筑物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单字解释】鳞:鱼鳞。栉:梳篦的总称。梳篦(shū bì):理发的用具。齿稀的称“梳”,、木、竹、角、象牙等制。比:整齐地排列。
相得益彰:谓互相配合和补充更能显出长处、发挥作用。
5、【河北省】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B.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 ....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C.今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强烈地震,房片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灾后的芦山,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百废俱兴。.... D.由希腊引发的欧债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但我们有理山相信,只要相关各国共同努力,攻坚克难,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C百废俱兴的意思是指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应该为百废待兴。
6、【黄石市】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
A.沈星舍己救人的高风亮节,既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风采,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B.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C.雅安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十分关注灾情,全力援助灾区,众志成城,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D.磁湖沿岸,繁花似锦,绿柳如烟,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B 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多用于褒义。
7、【黄冈市】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跆拳道,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B.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C.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D.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师生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7.B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应为”无微不至”
身临其境:形容自己仿佛亲身到了那个境地中去。应 为”设身处地”或”推己及人”.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爱护、很客气,像对待客人一样。应为不分彼此
8、【江西省】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C
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8.C一见如故:故:故人,老朋友。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应为一拍即合:
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
9、【荆门市】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D)
A.这篇小说构思新颖,匠心独运,情节起伏跌宕,吸引着众多的读者。....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C.王老师义正词严地批评了迟到的同学。....D.桂林的奇山胜景,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游客去观赏。....D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高超。多指工艺品。夺:胜过。巧:精巧。应为鬼斧神工
10、【兰州市】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B.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B济济一堂,堂:大厅。济济:形容人多。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应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11、【扬州】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A.质量监管人员的火眼金睛,总能让刻意伪装的假冒产品一下子现出原形。....B.《林肯》《中国合伙人》等国内外优秀影片陆续上映,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C.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D.拜仁队击败多特蒙德队夺得欧冠冠军,消息立刻被拜仁球迷传得满城风雨。....A火眼金睛,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够识别真伪。B、你方唱罢我登场:你刚唱完,我就登上场来。一般用于权利更迭dié,讽刺的说法。应为纷来沓[tà]至、接连不断
C、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D、喻某一事件(坏事)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应为沸沸扬扬
12、【乐山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在“增强防控意识,预防H7N9流感”的主题班会上,小王同学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老师和同学听了赞叹不已。.B.作为现代中学生就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要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目空一切的气.... 势。
C.漫天大雪迷住了登山运动员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后果将不堪设想。
D.海啸发生时,滚滚巨浪摧毁了沿途的桥梁、道路、庄稼与房屋,真有一番石破天惊的景....象。
C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在担心着什么。忧:忧愁,忧虑。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A、左右逢源,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应为面面俱到
B、空:什么也没有。目:眼睛。眼睛里除了自己就什么也没有。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也作:目空一世。应为放眼世界: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D、石破天惊 原形容箜篌kōng hóu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应为惊天动地、天翻地覆
13、【山东省临沂市】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华灯初上,沂河湖心岛上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令人叹为观止。....B.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入九年级,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C.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D.近日,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人们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深恶痛疾。....B“具体而微”的意思是“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应为无微不至。
A、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叹:赞叹;止:停止;观止:看到这里就停止。)D、深:表程度高,非常,极其的意思;恶:厌恶;痛:深切地;疾: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14、【泸州市】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B.黄晓明担任《中国梦之声》选手的导师,招来诸多质疑,韩红却劝大家不要吹毛求疵,....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C.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其小说塑的上官鲁氏、孙眉娘等女性形象个性鲜明,惟妙惟肖。....D.泸州的区位优势毋庸置疑,它是沟通川、滇、黔、渝的一个重要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A泛指家庭的乐趣。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B、吹毛求疵指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C、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非常相像,非常逼真。
D、毋庸:不必。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
15、【雅安】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A.毕业了,初三(1)班的同学欢聚一堂,尽情享受天伦之乐。....B.看着4岁半的小侄女模仿《甄嬛传》中人物的表演,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C.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这些团伙被彻底粉....碎了。
D.老师常常给我们讲民族英雄的故事,我们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D津:口液;唾液;味:兴趣。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厚或很有滋味的样子。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说得很尽兴。B、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忍不住笑了出来。这里应把“笑了”删去。
C、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或指锋利无比。褒义词
16、【孝感】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D)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面对这让人()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剩宴”。近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开展了()的“光盘行动”,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广大学生纷纷用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合理消费的做法()。
A.瞠目结舌 波澜壮阔
蔚然成风 B.触目惊心 来势汹汹 风起云涌 C.骇人听闻 声势浩大 家喻户晓 D.触目惊心 声势浩大 蔚然成风
D触目惊心: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也 写作怵chù目惊心。
瞠目结舌:瞠:瞪着眼睛;结舌:不敢说话的样子。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骇人听闻:骇:惊吓,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来势汹汹: 总的来说:含贬义,形容来势凶猛!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风起云涌:大风刮起,乌云像水一样涌现,比喻许多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家喻户晓:亦作“家谕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知道;谓人人皆知。
17、【泰安市】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内容,应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代的一项是(C)A.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大胆而果断(果断而大胆)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攀登。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友地卖弄(张开)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那么..(何尝)不美丽?
D.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呈现)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
18、【襄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
A.襄阳的孝子程威带母上学,打工救母,休学侍母的感人肺腑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C.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下潜7000米的记录,使我国宾至如归地跻身于世界深潜先进国....家行列。
D.莫言成为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真正原因,是他作为一名文学家的卓越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C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感人肺腑:肺腑:指内心深处。人的内心都被某事都感动了。形容人内心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举世瞩目:举:整个。世:世界。瞩:注目。目:观看。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着,形容影响很大。
19、【遂宁】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B)A.我们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他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总是吹毛求疵。.... B.市教育局出台“减负”规定后,实施高效课堂就成为各校破解“减负提质”难题的不二法门。.... C.五月以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 D.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10 B不二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A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C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多用于褒义。
D异想天开:异:奇异、离奇;天开:把天弄开。比喻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20、【成都市】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A.望江楼头,锦江之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其乐融融。....B.网络热词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杨振宁、范曾、莫言三位大师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给大....家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C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褒义词。A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B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D引经据典: 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论据。
21、【杭州】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
A.他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经媒体曝光后,更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
B.杭州西湖不仅有秀美的湖光山色,更有千年的文化结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众..望所归。
C.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D.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C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贬义。
曝光:喻指事物暴露或被揭露。应为“广泛报道” 结存:年终财政核算,结算后的资产总和,包括现金(货币)。应为“积淀”
一纸空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应为“言之无物”言:言语;物:内容。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
22、【包头】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D)A.张老师十分喜欢孩子,他在退休之后,又义务办起了补习班,为的是再享与学生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B.暑假里小丽随家长到山东威海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小丽流连忘返。
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 正掌握所学知识。
D一丝不苟:意指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毫不马虎。苟,随便。
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指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形容家庭之乐。泛指家人之间的乐趣。适用范围只能是亲人之间,不可用于同学、朋友之中。
沧海桑田:沧海桑田,中国成语。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地变成了大海。比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略称沧桑。叹为观止:谓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23、【北京】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B.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A项“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有人为的意思,原句语境写的是天然石林,并非人工的结果。可用”鬼斧神工”一词; B 项“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句中的他恰是自小便受到研究艺术父 亲的熏陶,符合句意;
C项“玉不琢不成器”指玉石不经过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材。此句强调的便是一个运动员要经过严格的磨练,符合题意; D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指靛青是从蓼liǎo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与题意吻合。
24、【绵阳】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
A.在默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细细地品味作品的语言,洗耳恭听作者的心声,从而让自己....的心海同作者的心海一起扬波。B.每当展望未来,我就会浮想联翩,仿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在眼前,....祖国大地到处都是一片繁荣景象。C.中学生活五光十色,其中一定有许多人、事、景、物拨动过你的心弦,也一定有许多....喜、怒、哀、乐让你不能忘怀。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络绎不绝,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 ....进行“孝道”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A.洗耳恭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改为“聆听”。C.五光十色:色泽鲜艳,花样繁多。改为“多姿多彩”。
D.改为“延绵不绝”。
25、【十堰】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
B.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进行自我修养。....C.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前线,武警消防官兵首当其冲,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D.从高空俯视黄山,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人们怎能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A.花枝招展:打扮十分艳丽。
B.郑重其事:说话做事态度非常严肃认真。C.首当其冲: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26、【德阳】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参加全球财富论坛的多是经济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C)
C.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贯通。....D.何大学问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C豁然贯通: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明白了某个道理。
A.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看法。
B.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D.天伦之乐:
27、【鄂州】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B.前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D.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C自强不息,形容自己不休息的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A.狭路相逢:仇人相见,彼此不轻易放过。B.叹为观止:
D.水落石出:事情真想完全显露出来,改为:原形毕露。
28、【连云港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B?D?)A.海天一色的苏马湾,神奇浪漫的花果山,飞珠溅玉的龙潭瀑布„„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连云港的游客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B.北大老师的肖像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或于萍水相...逢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C.莫言小时候每次去集上听书回来,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母亲炫耀自己的记忆力,他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B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通。
D无可厚非:主要指没有可过分责难的。指说话做事 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29、【丹东】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C)
A.三十年前的青山沟无人问津,而今这里已发展成为风景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B.雅安地震现场,抗震救灾的武警官兵及志愿者们虽已是汗流浃背,但他们始终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
C.初夏时节,拥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山花团锦簇,树荣草盛,令游客们得意忘形。....D.一个人如果想要出类拔萃,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道路上的挫折。....C得意忘形,指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A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B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出类拔萃,意指 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申指同类丛聚。
30、【丽江】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参观他旧居的人络绎不绝。....B.刘谦的魔术表演出神入化,令人拍手叫绝。....C.日本政府妄图通过购岛实现对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这其实是自欺欺人。....D.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才思敏捷、夸夸其谈,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交口称赞。....答案D.夸夸其谈形容浮夸,不切实际的大发议论,贬义词,与后面的称赞感情色彩不一致。改为“侃侃而谈”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31、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C)
A.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学校是一个天然庇护所,它既安抚学生、传递温暖,也护佑....公众、凝聚人心。
B.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 ....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
D.从古时的大同理想到今日的中国梦,尽管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期盼,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连续性。
C.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回头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形容维护正义决心非常大。或在道义上只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头。突如其来: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