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4:3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心理学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心理学心得体会》。

第一篇:幼儿心理学心得体会

幼儿心理学心得体会

篇一:《幼儿心理学》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幼儿心理学》

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之一。幼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以游戏为主的各项活动中,心理发展异常迅速。作为幼儿教师学习心理学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我深知: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青一代最初的启蒙老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幼儿教师,首先是要做幼儿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放松,让他们感觉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的欲望的能力和机会。

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便很胆怯,不敢说话。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和幼儿沟通是很重要的。第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去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真正做到“在游戏中学习”。

第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他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小脸胖乎乎,可说话声音比较小,别的小朋友干什么,她就跟着干,很少主动自己做什么。不过她很爱笑,每次她从我旁边经过,我就会摸摸她的小脸告诉她,你真可爱。每次这样的赞美,树立了她的自信心。有一次,她主动到我这里对我说:“老师,今天我吃饭很快,能让我带队吗?” 我当时真是又高兴又惊讶,同时也感到老师一些无意的动作和赞美,对孩子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她会觉得老师是注意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因此,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做幼儿的朋友,保证他们幸福的成长。同时要认真学习心理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开展幼儿教科研,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自的贡献。2009年5月11日 翟亚林

篇二:读《幼儿心理学》有感

读《幼儿心理学》有感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学习幼儿心理学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从事幼儿教育,我选读了《幼儿心理学》这本书。以前学习《幼儿心理学》时,不够深入理解。通过暑期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在谈谈我与书本的学习及体会吧!幼儿心理就是研究幼儿的认识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个性的心理特征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初步了解,我觉得了解幼儿的心理是必要的,甚至觉得幼儿的心理也是很复杂的。的确,当你真的想去接触幼儿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很多现象其实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有时觉得很想知道“为什么”。如果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就难以更好的与孩子在一起,要教育孩子,首先就应该了解他们。

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不能将他们看成小大人。他们的心理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而幼儿的心理发展与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理解与认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环境的意义十分重要,我们要重视并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能使其很好发展的机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无庸置疑的。小朋友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家庭状况等都是影响他们心理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通过学习和阅读,我深深感知到,幼儿期是性格特征和改变显露的最初阶段。环境因素能够影响着他们个性特征的形成和改变。幼儿的个性特征也影响着他们自身在各种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并影响着他们与周围人的交往。作为老师的我们应有意识的创设良好,适宜的环境条件,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是我们作为启蒙老师最应该注重的方面,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来教育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篇三:《幼儿心理学》读后感

读《幼儿心理学》有感

作为幼儿教师,学习幼儿心理学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从事幼儿教育,我选读了《幼儿心理学》这本书。心理学已逐步分化出各个以专门年龄阶段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主要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幼儿心理就是研究幼儿的认识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个性的心理特征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发展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心理学的内容。读这本书,使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以及这

份责任感,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把自己和学生们看作是平等的对待,用他们的心去思考,去体会。

幼儿多方面的认知发展正如以上提到的这一整个系统的运转是紧密的,完整的,通过了解幼儿学习的规律,在以后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学懂。教育是一门关于人性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关于人性的科学。当我们的教育与“人”走得更近时,学生之于学校、学生之于教师、学校之于学生、学校之于教师、教师之于学生、教师之于学校等种种关系与牵动都将充盈着和谐与愉悦。

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初步了解,我觉得了解幼儿的心理是必要的,甚至觉得幼儿的心理也是很复杂的。的确,当你真的想去接触幼儿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很多现象其实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有时觉得很想知道“为什么”。如果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就难以更好的与孩子在一起,要教育孩子,首先就应该了解他们。

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不能将他们看成小大人。他们的心理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而幼儿的心理发展与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理解与认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环境的意义十分重要,我们要重视并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能使其很好发展的机会。

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无庸置疑的。小朋友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家庭状况等都是影响他们心理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心理发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通过学习,我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思考。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修炼,调节自我,保持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幼儿教师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他人。教师蕴含于中、形之于外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幼儿的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树立科学的幼儿观和教育观。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以宽宏的胸怀爱护全体幼儿,而不只是爱几个孩子。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们的所作所为,耐心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以真诚、热爱和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做到一视同仁。

2、提高对幼儿理健康的评价能力。

第一,应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学习。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邀请幼儿教育专家来园讲座、指导,使教师尽量多地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和技巧。为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健康同题和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打下基础;

第二,为了使孩子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需要具有正确评价幼儿心理健康的能力,学会使用各种方式对幼儿的动作、认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平时可以开展案例分析、研讨学习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阅读,我深深感知到,幼儿期是性格特征和改变显露的最初阶段。环境因素能够影响着他们个性特征的形成和改变。幼儿的个性特征也影响着他们自身在各种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并影响着他们与周围人的交往。作为老师的我们应有意识的创设良好,适宜的环境条件,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是我们作为启蒙老师最应该注重的方面,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来教育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篇: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

一、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二、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影响幼儿的心理因素

1生物学因素2家庭因素3教育因素4社会因素 关键期

儿童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有一个最佳年龄段。如果在这个最佳年龄期间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条件,就会有效的促进这方面心理的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将来很难弥补。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

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是2~4岁;

2岁之前是训练身体灵活性的最佳时期; 3 ~ 5岁是开发音乐能力的最佳时期; 3岁是培养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期; 5岁是培养数学能力的最佳时期; ~ 10岁是发展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

危机期

儿童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幼儿注意教学

首先,教学、活动的内容要力求新颖、生动,使幼儿感兴趣。

其次,教师组织教学与活动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

第三,要注意在教学与活动中适当多用些颜色鲜明、形象生动、能动会变的直观教具。第四,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表情 幼儿注意教学————有意注意

第一,必须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必须对幼儿有一定的有意注意的要求。

第三,用语言组织、稳定幼儿的有意注意。

第四,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

颜色视觉(俗称辨色力)

 定义:即区分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

 幼儿初期(3~4岁)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蓝等基本色,但在辨认紫色等混合色和蓝与天蓝等近似色时,往往较困难,也难以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 幼儿中期(4~5岁),大多数能认识基本色,近似色,并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 幼儿晚期(5~6岁),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在画图时,能运用各种颜色调出需要用的颜色,并能正确地说出黑、白、红、蓝、绿、黄、棕、灰、粉红、紫等颜色的名称。

形状知觉

1、能区分形状明显不同或相似的物体;

2、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掌握几何图形的名称;

3、用几何图形的标准名称去“解释”物体形状特征。方位知觉

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左、右、前、后的知觉。

1、方位知觉的发生:

 出生后就有听觉定位能力

 空间定位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

 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依赖视觉定位

2、方位知觉的发展:

 3岁

辨别上下  4岁

辨别前后  5岁

开始辨别左右

幼儿记忆的特点

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

幼儿所获的知识是在活动中自然而然记住的。

2、形象记忆为主,语词逻辑记忆正在发展

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鲜明的事物,以其突出的特点,更容易被孩子记住。

3、机械识记为主,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幼儿的知识贫瘠,因此以机械识记为主。

怎么利用幼儿记忆的方法去组织上课?

1、强调教师的教学内容是直观、具体、形象和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才能使幼儿记得住、记得牢

2、强调教师的教育活动尽量安排是能激起孩子无意识记(自然而然)的,提高记忆效果

3、强调教师要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运用成人的言语指导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怎么看待幼儿的“撒谎’’行为?

案例:一个母亲问幼儿园回来的孩子,今天舅舅到幼儿园看你了吗?他回答说是的,事实上他舅舅今天没有来而是前几天来过,请用记忆的原理进行分析孩子这种“撒谎行为”?

1、记得少,忘得快

2、记忆缺乏目的性

3、记忆方法呆板

4、记忆不精确

幼儿想象的6大特点

(1)跳跃式的想象: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夸张式的想象:幼儿园孩子经常有“说大话”的现象,他们毫不在乎自己说的是不是真的。

(3)过程式的想象:由于幼儿的想象主要是无意想象,所以幼儿的想象一般没有什么目的,更多地是从想象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4)模仿式的想象:表现在幼儿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言行举止都酷似他们最熟悉最贴近的人或物。

(5)情绪化的想象:幼儿做事情常常很情绪化。在一定情绪下,幼儿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改变想象内容。(6)拟人化的想象:幼儿容易从自己的体验、从自己的角度去推想和理解外在事物,所以出现很多拟人化的想象。、怎么看待因幼儿想象特点的撒谎行为?

答:正确对待幼儿的“撒谎”现象

一个3岁多的幼儿听到他爸爸介绍了出差广州了的情况,他也很想去广州玩一玩。星期一去幼儿园,老师问他:“星期天去哪儿了,玩得好吗?”他回答说:“去广州了,玩得真高兴。”这正是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我们绝为能误认为孩子有说谎,而应帮助孩子从混淆中分清想象与现实。幼儿还不能把想象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清楚地区别开来,有时把想象当现实,把自己臆想的事物、渴望的事物当作真实的、并且以肯定的 形式进叙述,告诉别人,分不清什么是想象的,什么是真实的。

幼儿内部言语的特点:出声的自言自语(游戏和思维功能)口语表达的特点?

答: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音信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言语。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幼儿的情绪与情感—作用

——动机作用 ——信号作用 ——感染作用

幼儿的情绪与情感—特点?

——情绪的易冲动性

——情绪的不稳定性

——情绪的外露性

第三篇:幼儿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请谈谈你的看法。P2 答: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2、请谈谈你对幼儿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的看法。P9-12 答:1)萌芽期:18世纪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特点:其思想散见于一些学者的著作和研究中。学者主要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幼儿教育,还未能摆脱发展心理学的痕迹。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培尔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

2)初创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特点:各种幼儿教育方案层出不穷,幼儿教育心理学已转向幼儿学习心理的关注。代表方案:直接教学方案、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建构主义教育方案。

3)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特点:1.对早期教育价值的新认识;发展关键期、幼儿期脑的发展最快。2.对幼儿学习特点的新发现;什么样的学习者(Who),学习的方式(Way),学习条件(Condition),学习环境(Where),学习的个体差异(Difference)

3、请结合实际谈谈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答:通过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可以: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形成科学世界观、提高幼儿教育效能、促进专业化成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3)提高教师素质,有助于培养专家型教师和优秀的学习者。

4、请评述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及其对幼儿学习与教育的启示。

答: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

5、相对而言,你更认同哪一种学派的学习理论?为什么?

答:我比较认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因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别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界的“第三种力量”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6、你认为在促进幼儿学习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幼儿学习的同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兴趣原则,能引起大多数幼儿的兴趣。2)激励社会性学习。生活性原则,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衔接的内容。3)促进有意义学习。价值性原则,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4)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5)前知识的再建构。6)更注重理解而不是记忆。7)帮助学生学会迁移。内容的整合,要强调各种知识间形成有机的联系。8)投入足够时间进行练习。9)发展差异与个体差异。10)自我激励的学习者。整合性原则,教育的整合,突出课程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发展情感与丰富认知方面的知识。

7、你是如何理解幼儿学习的?脑科学研究对幼儿学习有何启示?P59 答:1)学习是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包括态度、情感)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或是某种原因,如服药、生理短暂变化导致的暂时性改变。2)脑科学研究证明了幼儿学习确实存在关键期。婴幼儿比较容易学习某些知识经验或形成某些行为。个体发展的关键与脑发展的关键期有关。幼儿大脑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学习关键期的不同。错过了关键期,想要让幼儿的某方面的能力再度发展就变得艰难起来。

8、请观察3-6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并用案例来说明。P78-81 答:(1)观察模仿学习。比如,老师说:“小刚走得真好,挺起胸来像个小解放军。”孩子们随即以小刚为学习的榜样。(2)操作学习。比如,玩彩泥,夹豆子。(3)语言理解的学习(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5)交往中的学习(6)游戏活动

9、请结合理论与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P89页

答:由于幼儿的学习价值观、意志、自我效能感等尚未形成,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也主要从好奇心、兴趣、诱因等方面入手。

10、请观察幼儿的学习活动,找出学习迁移的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例:班里几个孩子在某些生活环节不能与其他的孩子同步,总是慢吞吞的,老师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他们慢的原因是:缺乏条理性,不会统筹安排。对于中班的孩子,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或者改善吗?老师设置了以下的一些活动,对幼儿存在的这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创设情境:饭后活动时,许多幼儿在玩玩具。大家玩自己喜欢的活动,和平时出现问题时的情境一样。老师组织幼儿进行一次比较,中心问题就是:谁收得快?设计了以下环节:

1、提问并让幼儿猜一猜:可以怎样收?先收什么,再收什么?为什么这样收?

2、把相似的玩具根据几种方案分成几种进行讨论:哪种方法会收得又快又好?

3、幼儿分别进行实践。(能力相当的孩子两位)根据方案进行活动,教师与其他孩子一起用时钟帮助统计。

4、根据结果进行讨论:为什么××收得快,××收得慢?用了什么好办法收得快了一些?

5、迁移:还有哪些事情还可以做得更好?怎么做?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发现孩子们在收拾时,能够先想一想怎么做了。收拾玩具的速度与整洁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当然,通过一次活动就想得到很大的效果是不科学的。重要的是我们在平时要经常性地让孩子去想一想怎么做才能更好,让孩子形成一种做事前先考虑的习惯,并且提供机会与平台让孩子们去试一试。使孩子们在生活活动中也能够积极地进行探究,并由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1、在各种迁移理论中,你最信服哪种理论?请说明理由。

答:特殊迁移与非特殊迁移是我最信服的。特殊迁移,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迁移,这是习惯与联想的延伸。非特殊迁移,原理和态度情感的迁移,这一类迁移是教育的核心。对幼儿来说,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感因素;也包括态度和价值观等,特别是幼儿对学习和学习环境的态度。幼儿的思维依然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未能完全形成抽象逻辑和概括推理的能力。因此幼儿学习迁移的产生,需要借助具体、形象和直观的事物。迁移理论强调幼儿原有经验和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中的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幼儿学习的迁移,必须丰富幼儿在生活中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幼儿在学习中更好地迁移。分析和概括能力与学习迁移互相影响。利用布鲁纳的发现法,让幼儿在分析、比较和概括中掌握知识。

12、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你会采用哪些方法促进幼儿学习的迁移? 答:1)动手操作法,2)

13、什么学习的个别差异?P112-113 答:幼儿的个性特征、学习风格、已有经验各不相同,个别差异现象在幼儿学习中普遍存在,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了解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有助于针对每一幼儿学习特点、兴趣与能力水平开展适宜性教学。科学发展观认为个体的成长既有规律性,又有特殊性,每个个体的发展在遵循人类发展规律的同时,又有其独特性。

14、幼儿学习个别差异的表现。P117 答:幼儿学习中的差异主要有:学习能力差异、学习方式差异、认知方式差异、性别差异等。

15、什么是适宜性教学?P126 答:适宜性教学源于美国的发展性教学主张,发展适宜性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在1987年提出的。它认为,适宜性包括两方面的适宜:年龄适宜与个别差异适宜。随着对儿童学习方式差异的不断深入认识,以及多元文化社会中儿童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对适宜性教学又进行了改进,更突出了教学中的个别差异适宜。

16、幼儿适宜性教学的主要方式。P129-130 答:1)资源利用模式。2)补偿模式。3)治疗模式。4)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模式。5)个别化教育方案。

17、请评述库伯和邓恩的学习类型理论。P125-126 答:库伯学习类型理论的优点在于结合了荣格等人的理论,同时又有完整的统计数据来支持其学说。将学习牵涉到的活动状态分为四种:具体经验化(问为什么)、抽象概念化(问是什么)、反思观察(问怎样做)、积极实验(如果这样,会有什么结果)。邓恩的学习类型理论:环境类要素、情绪类要素、社会性要素、生理性要素、心理性要素。P126

18、你如何理解群体社会理论请对这一理论进行评述。P148 答:

一、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哈里斯是受到麦考比和马丁的启发 ,提出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的。麦考比和马丁1 0几年前的研究发现 ,同胞兄弟姐妹或被收养的子女 ,虽然都在同一家庭环境中长大 ,但他们后来形成的个性特征却大相径庭。他们的结论是 :“(1)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没有显著影响;或者(2)在同一家庭中 ,父母对每个孩子的影响各不相同。”

二、群体社会观发展理论的核心假设。哈里斯认为 ,社会化是儿童被其所在社会接纳的过程 ,是通过学习逐渐成为一个有明确行为、语言、技能、恰当的信念和态度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在这一社会化的学习过程中 ,儿童可以模仿父母来发展 ,同时也可以从其他许多方面、包括同伴来学习。一般来说 ,儿童在家中 ,从父母和兄弟姐妹身上学到的东西 ,在家庭之外并没有很大作用。社会对儿童在家庭内外的行为要求并不相同 ,一个在家里随意宣泄感情的孩子 ,出了家门再这样做就得不到认可。哈里斯据此提出了群体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假设 :社会化是一种高度情境化的学习形式。儿童独立地在家庭内外习得两套行为系统。这两套行为系统的学习方式和强化途径均不同。在家中 ,儿童做错事会受到惩罚 ,做对了会得到赞赏;在家庭之外 ,如果做错了什么 ,儿童必然会受到同伴的嘲弄 ,但他们行为表现很好时 ,也许根本没有人在意。

三、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哈里斯认为 ,既然家庭影响无法解释另外 3 0 %的个性差异 ,我们就应当分析发生在家庭之外的儿童社会化。群体社会化理论就是要描述发生在家庭之外的各种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问题。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 1)关于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2)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和社会文化传递的机制。

四、从我国文化出发评价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美国心理学者 J.R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儿童社会化过程的新角度。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没有什么影响”,儿童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同伴群体中完成的 ,这种论断和我们过去一直认为的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观点完全不同 ,同过去在我国很有市场的所谓“家庭烙印”的观点更是格格不入。因此 ,首先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理论。在用我们自己的研究去验证这一理论之前 ,不妨先结合在我国文化中发生的一些事实 ,加以思考。

19、你如何理解幼儿的创造性学习?

答:幼儿的创造性学习是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创造性人格特征与创造性思维过程。它强调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自我建构、自我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0、如何理解蒙台梭利的感知训练对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答:蒙台梭利认为3-6岁儿童首先应该从感知训练开始,使他们直接接触实物,储存大量的感性经验。蒙台梭利教学强调了儿童感知觉的反复练习,这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大量知识经验。必须科学认识反复练习与创造性的关系。有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之后,就会对事物进行概括,去发现、思考、判断、推理,举一反三,从而使思维抽象化。

第四篇:幼儿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定义: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又将此书发展《教育心理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幼儿教育心理是一门什么学科)?

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5.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6.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在游戏中,幼儿能够以直接或间接(象征性)的表达方式表现其想法及思考,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同伴之间的互动,解决矛盾冲突,获得自信

7.萌芽期:福禄培尔是最早研究幼儿游戏心理的先驱之一,确立“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蒙台梭利著作《吸收性心智》,为幼儿创造一个能激发主动性的“有准备的环境”

8.初创期:凯米—德芙里斯的幼儿教育方案,是被认为“正统”的,而且是唯一被皮亚杰本人认可的建构主义的幼儿教育模式,海伊/斯科普幼儿教育方案

9.发展期:对早期教育价值的新认识,对幼儿学习特点的新发现

10.最早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提出者是法国的卢梭

11.幼儿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方案是直接教学方案

12.奥苏贝尔认为学前儿童习得的基本概念必须通过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这两个过程

13.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1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萌芽期有三位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是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培尔,意大利的蒙台梭利

15.福禄培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并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恩物,其确立的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的教学原则已成为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基础

16.蒙台梭利提出教师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能激发其主动性的“有准备的环境”,她为以幼儿的感知觉发展为基础,为幼儿设计了一系列教具与学具,作为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育,被后人称之为蒙台梭利教学法

17.奥苏贝尔方案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方案的代表,它主要受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认为学前阶段儿童习得的基本概念,必须通过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这两个过程

18.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初期,以皮亚杰的个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凯米-德芙里斯的幼儿教育方案,这是唯一被皮亚杰本人认可的建构主义幼儿教育模式,一种是海伊/斯科普幼儿教育方案

19.斯金纳是教育心理学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斯金纳的强化原理,正强化和负强化

20.替代学习或替代强化定义:只凭观察所见即产生学习的现象

2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来源,观察榜样行为的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学习效应,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观察学习也是儿童创造行为的主要来源之一

22.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非常关注儿童的学习潜能及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3.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幼儿三种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程序记忆

24.构建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或观点或看法?

如何看待知识——知识是生成的,如何看待学习者——幼儿是有主体性的,如何看待学习过程——学习室主动建构的

25.斯金纳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他把这种只是由外在刺激而引发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而把个体主动发出的,受到强化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

26.强化原理及强化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塑造与消退

27.个体的学习往往不是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而实现的,而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以及随后受到的强化而习得的

28.需要层次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从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9.人本主义教学法主要体现在情感与态度方面,主要包括教师效能感训练,吸引学业成功,价值澄清等

30.认知心理学者认为儿童的学习就是获取,保持和加工信息的过程,加涅提出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式被公认为是较好的解释模型

31.信息加工学习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加涅,斯滕伯格等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则有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布鲁斯的发现学习论,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幼儿有三种长时记忆,其中包括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程序记忆

32.发现学习室布鲁纳主张的最佳学习方式

33.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主要有随即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

34.程序教学: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

35.学习定义:学习是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包括态度,情感)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或是某种原因,如服药,生理短暂变化导致的暂时性改变

36.脑功能发展存在两个明显加速期,第一次在5~6岁左右

37.幼儿学习障碍:多动症与学习,学习困难

38.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模仿

39.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观察模仿学习,操作学习,语言理解的学习,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交往中的学习,游戏活动

40.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

41.1岁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2~3岁是个体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幼儿期还是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42.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好奇、兴趣、诱因

43.好奇是幼儿学习最主要的动机,好奇获得对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的内在活动

44.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特征:内在动机以好奇与兴趣为主,外在动机逐渐增长,较稳定的学习成败归因的形成

45.学习迁移分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正迁移与负迁移,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46.相同要素说的基本观点:即桑代克提出的相同要素说,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发生学习迁移的原因,是由于练习的领域与所要迁移的领域之间有相同的要素,两者之间的相同要素越多,则迁移性越强,反之则迁移性越弱

47.概化理论:迁移的发生不在于任务之间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儿童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性理解

48.幼儿的主动学是由动机引起的

49.动机是只激发、引起个体活动,引导,维持已引发的活动,并促进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作用

50.好奇是幼儿最主要的动机,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诱因是幼儿学习的外在动机

51.科隆巴赫和是诺通过研究区分出两种动机:防御性动机和建设性动机

52.迁移可理解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53.“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迁移

54.学习迁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从迁移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从迁移的效果来说,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从迁移的发生方式上,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萨洛曼和帕金斯提出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55.教师教育幼儿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① 幼儿发展与学习的知识——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都会有不同的发展及学习特质

② 幼儿的个别发展状况——了解群体里每个孩子的特质、兴趣及需要,以针对不可避免的个别差异调整教育方式

③ 幼儿所处的社会及文化——了解幼儿的生活背景,才能确保孩子的学习经验是有意义、有相关性的,并能显示对幼儿及其家庭的尊重

56.学习能力包括:智力,先前知识,创造能力

57.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反映了儿童在智能方面的差异,指出每个人至少有7种智力中心,即语言,逻辑或数学,音乐,空间或视觉,运动或身体,人际,内在智力或内省智力

58.案例妮妮和安安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属于幼儿学习能力的差异

59.学习风格的两种类型详细理解:序列性学习者,偏爱以序列步骤的方式学习;整体性学习者,喜欢以分层的方式学习

60.邓恩的学习类型理论:环境类,情绪类,社会性,生理性,心理性

61.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资源利用,补偿,治疗,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个别化教育方案

62.幼儿学习的差异主要有:学习能力,学习方式,认知方式,性别等

63.适宜性教育的适宜性包括两个方面的适宜:年龄适宜与个别差异适宜,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包括四个方面的差异,能力,文化,兴趣,发展

64.个别化教学的形式有:诊断,直接,系统化教学,精熟学习

65.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征: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离不开学习动机,创造性学习追求有创意的学习目标

66.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有三个主要特点:流畅性,独创性,灵活性

67.制约幼儿创造性学习的因素主要有:过于重视幼儿模仿,使其不能创造性地自由学习;限定幼儿的思路,使其不能创造性地自由思维;过分苛求秩序,使其不能创造性地自由探索

68.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有意识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蒙台梭利的感知训练与幼儿的创造力

69.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在7中智能中,语言智能可以说一出生即开始发展

70.幼儿语言学习的传统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乔姆斯基先天论观点,皮亚杰认知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学习理论

71.乔姆斯基先天伦观点:乔姆斯基假设人类生来就具有复杂的语言结构,这些结构组成“语言获得装置”

72.维果茨基的社会学习理论:维果茨基认为语言的学习是社会化和文化的行为,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

73.婴儿最初掌握语言是通过模仿学会的,婴儿学习语言的两大途径是模仿和强化

74.幼儿语言教学的策略:温馨、丰富、真实的语言环境,师生共同确定主题、共同计划,经常给予阅读、书写示范,倾听、积极反馈,鼓励尝试使用语言,肯定期待

75.幼儿园班级管理定义:指教师幼儿课堂学习的行为和活动,也即教师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创设愉快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行为问题,而采取某些方法来组织活动、教学、自然环境等的诸方面因素

76.有效班级管理的方法:全面关注,并行处理,过渡环节的高效,让每一幼儿参与进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热情

77.幼儿学习评价定义:指教师收集有关幼儿学习表现的各种素材和信息,并以某种参照为标准,对幼儿的学习进行综合,解释,价值判断,以评定幼儿学习水平的过程

78.学习评价的分类:从评价目的分为诊断性评价(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从评价进程分为学习前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从评价的参照物分为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

79.情景观察定义:指在实际的教育情景下,按照研究目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将幼儿置于与现实生活场景类似的情景中,教师观察在该特定情景中幼儿的学习

80.多彩光谱定义:是加德纳和费尔德曼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历时多年的一项针对儿童学习的评价方法

81.多彩光谱评价的四个显著特点:反映幼儿真实学习能力的评价,适宜每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既评定幼儿学习水平,又分析影响其学习因素的评价,不仅针对每一个幼儿的学习能力与潜能进行评价,而且还特别关注幼儿的学习风格,并提出幼儿学习活动风格的评定表

82.幼儿与教师角色: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教师是幼儿权利的保障者,教师为幼儿发展创设适宜的气氛与环境,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83.教师的教学心理素质:教学观念,教学效能感,教学控制点,教学监控,情感投入

84.专业人格特征:激励性人格,灵活变通性,爱心与同理心,情绪稳定

85.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86.斯金纳提出操作性原则

87.概化理论是贾德水中打靶提出的

88.韦纳提出了归因论因素来源于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制性

89.行为主义教学法在幼儿学习中的运用不包括非指导性教学

90.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离不开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根据这一理论的观点,幼儿家庭与幼儿所在园之间的相互联系所处的环境是小环境系统

91.“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心理家是布鲁纳

92.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对社会规范、要求的掌握,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要求幼儿教师应承担的角色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93.在婴儿期,儿童常常通过哭、喊、扔东西等来吸引成人的关注,这反映了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操作学习

94.很据“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阶段论”,有一个阶段,教师有强烈的自主发展的意识和动机,但在自主发展的规划上有所欠缺,这一阶段是新手—动机阶段

95.中小学教师一般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幼儿教师则较难做到,很多主体活动、生成活动需要教师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随机应变,这要求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人格特征是灵活变通性

96.当前,进程农民工子女接受早期教育的问题备受关注,针对这一群体幼儿提供服务的是治疗模式

97.面对某项学习任务时,有些儿童倾向于把重点放在一系列子问题的解决上,重视子问题之间的逻辑顺序,有些儿童则倾向于对所有子问题惊醒全盘统筹,这两类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属于学习风格的差异

98.最早论述儿童学习的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

99.强调教师应通过创设安全的学习氛围来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持这一观点的学习理论是人本主义

100.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特征包括外在动机逐渐增长,内在动机以好奇和兴趣为主以及较稳定的学习成败归因的形成

101.大量研究证实,脑功能的单侧优势会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102.从学科性质来看,幼儿教育心理学特别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

103.强调评价应重点关注幼儿的学习态度以及幼儿对学习活动的选择与频率,这种幼儿学习评价是学习过程的评价

104.研究幼儿同伴关系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社会测量法

105.教学对儿童发展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别差异适宜,和年龄适宜

106.最早设计出幼儿园玩具“恩物”的教育和心理学家是福禄培尔 107.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著作是《教育心理学》

108.在创设幼儿园活动室内的环境时,活动区的数量设置应考虑班级幼儿的人数和年龄

109.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争取更多的时间使幼儿有效学习

110.自然观察法:指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对幼儿学习的了解

111.教师效能感: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结果的一种主观判断与推测

112.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正向的影响

113.内在动机:指幼儿对学习本身感兴趣,由此而引发的动机

114.简述“应用行为分析”教学法实施的程序?

教师确定幼儿需要改进的行为,确认这名幼儿表现出行为的周期,通常称为基线,教师采取矫正措施

115.幼儿教育活动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广域性,参与性,多元性,生成性

116.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① 科学地研究与阐述幼儿学习与教学的特征与规律 ② 预期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和变化,预测教育教学的效果 ③ 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并有效控制与干预幼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117.幼儿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要素:计划性与准备性,课堂教学的组织性,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沟通性,对幼儿进步的敏感性,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

118.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模仿

119.如何促进幼儿学习的迁移?

① 关注情感因素对幼儿学习迁移的影响 ② 幼儿学习迁移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③ 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其在学习中发生迁移 ④ 提高幼儿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120.最早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提出者是法国的卢梭

121.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爱和从属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

122.行为主义教学法在幼儿学习中的运用包括掌握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 123.幼儿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方案是直接教学方案

124.发声性模仿,双向性模仿,按成人要求模仿属于婴儿在学习语言方面主要的模仿方式

125.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有五种,其中不包括设置纪律和规则

126.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幼儿有三种长时记忆,其中包括程序记忆,语义记忆,情景记忆

127.提出“观察是学习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心理学家是班杜拉

128.幼儿教育者,幼儿学习者,环境和教学属于幼儿教育心理学涉及的主要变量

129.依据评价目的,幼儿学习评价可分为三类,其中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30.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加德纳

131.幼儿园同伴关系主要有五种,其中包括受欢迎型,被拒绝型,有争议型

13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乔姆斯基先天论,皮亚杰认知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学习理论属于幼儿语言学习传统理论

133.幼儿学习评价应该是多元评价,其中包括评价目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

134.社会能力的构成主要有三个维度,其中包括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135.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幼儿教师主要有三种角色,包括养护者,榜样,沟通幼儿和社会的中介

136.迁移的发生在与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因素,这种观点是图式理论

137.关于幼儿的创造性,其不是一种初级创造,其前提是有接触事物心向,目的是获得创造性结果,常体现于游戏,前提是有接触事物心向,目的是获得创造性结果,常体现于游戏

138.关于幼儿的语言学习,行为主义观点是语言获得源于强化

139.幼儿教育活动的广域性,要求幼儿教师具有“完整”教育观

140.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心理学家桑代克

141.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之间加盟哪里非随意性和非临时性的联系

142.海德尔提出个体归因有两种:情境归因和性格归因

143.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正向的影响,这种迁移称为正迁移

144.幼儿创造性学习是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创造性人格特征和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145.同伴关系的社会测量法主要有三种:同伴提名法,同伴行为描述法和同伴等级评定法

146.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有三个主要特点:激畅性,独创性,灵活性

147.帕克认为按学习风格分,学习者主要有两类:序列性学习者和整体性学习者

148.婴儿学习语言有两大途径,模仿和强化

149.根据评价标准,幼儿的学习评价可以分为标准参照评价和常模参照评价

150.发现学习:指儿童学习和掌握一般原理规则与知识能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发展积极的学习态度与能力,即探索新情境、新问题的学习态度,做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于实验的能力,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为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探索态度

151.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152.学习的迁移:指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后来的学习或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153.幼儿社会性:指个体在幼儿阶段,由于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对待自己与对待别人的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产生改变的历程

154.罗杰斯认为幼儿的意义学习包括哪些因素?

① 学习具有个人参与性 ② 学习应成为自我发起的行为 ③ 学习是全方位的 ④ 学习应以儿童的自我评价为主

155.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学习的迁移?

① 关注情感因素对幼儿学习迁移的影响 ② 幼儿学习迁移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③ 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其在学习中发生迁移 ④ 提高幼儿的分析与概括能力156.影响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① 幼儿自身素质对社会能力发展 ② 同伴对幼儿社会能力 ③ 教师对幼儿社会能力 ④ 文化差异与幼儿的社会能力

157.针对幼儿学习的个体差异,有哪些适宜性教学方式?

资源利用,补偿,治疗,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个别化教育方案

158.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关于学习有哪些主要观点,请一一阐述

答: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于1937年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① 两种类型的学习: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

斯金纳把那种只是有外在刺激而引发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而把个体主动发出的、收到强化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

斯金纳认为,个体从事的绝大多数有意义的行为都是操作性的,在学习中有主导地位,操作学习理论认为,如果在一种操作反应后,无论事前是否有引发这一行为的刺激,伴随着环境与教育的强化,在斯金纳看来,重要的刺激是跟对在反应之后的强化物,而不是在反应之前的刺激物,因此,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习方式就是 R—S,而不是经典行为主义主张S—R ② 强化原理

强化是通过各种手段增加个体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

斯金纳的强化原理特别强调两方面:一是他认为铅华并不一定都与令人愉快的刺激相关系,分两类型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二是斯金纳指出了强化的个体差异性和情境性

无论正、负都是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负强化往往容易与惩罚混淆,斯金纳认为负强化与惩罚有本质区别:目的不一样,实施的方式不同,结果不同 ③ 强化原理在幼儿学习中的运用

斯金纳根据强化原理设计了两种强化技术:塑造与消退,塑造是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关系,使幼儿做出他们原先行为模式中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

消退是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刺激的特征,使幼儿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有辨别的反应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原理,一些学者还提出了代币强化的方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小红花,小红星,盖章,卡通贴纸,特制的塑料币等可以代币

159.幼儿的学习主要有哪些特点?

① 容易被扼杀学习主动性 ② 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 ③ 学习的无意义性和内隐性 ④ 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

160.观点采择能力是影响幼儿社会能力,特别是其社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观点采择是幼儿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不同观点之间关系的能力

161.婴儿语言学习的方式是理解和创造

162.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评价,被称为总结性评价

163.幼儿学习评价应是动态的发展性评价,其理论基础是最近发展区

164.幼儿教师与家长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不包括表情丰富性

165.幼儿教育活动的参与性,要求幼儿教师要具有民主儿童观

166.成人先模仿婴儿的发音,然后婴儿模仿成人,这称为双向模仿性

167.关于幼儿的语言学习,行为主义的观点是语言的获得源于强化

168.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方案是海伊/斯科普方案

169.依据评价进程,幼儿学习评价可分为学习前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

170.罗杰斯将学习分为两种,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

171.同伴关系的社会测量法主要有三种,其中不包括同伴行为描述法

172.认为人类生来就具有语言发展能力的心理学家是乔姆斯基

173.人本主义教学方法在幼儿学习中的运用不包括教师效能感训练

174.主要体现为创造的产品不属于幼儿创造性学习主要特征

175.管理班级时教师能同时兼顾多种课堂活动,这被称为并行处理

176.迁移的发生在于儿童对知识有概括性理解,这种观点是概化理论

177.幼儿教育心理学涉及到的三大变量是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178.斯金纳将学习分为两种类型:操作性反应和应答性反应

179.马斯洛将人类需要分为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180.布鲁纳主张幼儿的最佳学习方式是发现学习

18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具有消极的影响,这种迁移为负迁移

182.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非随意性和非临时性的联系

183.认知主义代表人物韦纳是归因理论的集大成者

184.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幼儿有三种长时记忆,分别是情景记忆,程序记忆,语义记忆

185.正强化:当幼儿做出某种积极行为时,得到了教师的奖励性刺激

186.动机:指激发、引起个体活动,引导,维持已引发的活动,并促进该活动

187.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前的影响

188.学习困难:指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189.班杜拉认为观察榜样行为可能产生哪些学习效应?

观察学习效应,抑制效应,社会性促进效应

190.关于幼儿的学习,脑科学研究有哪些发泄?

答:首先,脑科学研究证明了幼儿学习确实存在关键期,其次,由于幼儿期脑的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强,如果具备良好,积极的教育环境,幼儿的脑具有较好的修复性,最后,脑科学研究还发现,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

191.幼儿的学习动机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① 内在动机以好奇与兴趣为主 ② 外在动机逐渐增长,较稳定的学习成败归因的形成

192.幼儿自身哪些因素影响其社会能力的发展?

① 幼儿的人格,个性特征是影响其社会交往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 观点采择能力是影响幼儿社会能力,特别是其社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③ 社会信息加工技能是影响幼儿社会能力的重要认知因素

193.幼儿社会性教育主要由哪些原则?

情感支持,行为实践,榜样作用,一致性,随机教育

194.幼儿语言学习,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与策略?

① 温馨,丰富,真实的语言环境 ② 师生共同确定主题,共同计划 ③ 经常给予阅读,书写示范 ④ 倾听,积极反馈

⑤ 鼓励尝试使用语言 ⑥ 肯定期待195.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

①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② 进入情境——将儿童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③ 独立探索——让儿童独立探索 ④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⑤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儿童个人的自我评价的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196.随机通达教学

是以认知灵活性理论为基础,在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思潮中,美国学者斯皮罗等人提出的认知灵活性理论特别引人注目,斯皮罗等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解释建构性学习的过程,以揭示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的心理机制

197.幼儿主要由哪些学习方式,请阐述分析

① 观察模仿学习,观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主要通过感官直接接触,来学习② 操作学习,操作学习室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对物体的探究与发现,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与发现,对周围世界的探索都离不开幼儿的操作活动 ③ 语言理解学习,语言理解学习,用于在成人讲解和指导下对行为与态度的学习④ 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幼儿的学习方式往往是综合性的,在某种学习活动中,兼有几种学习方式,特别是语言,观察和操作学习的结合 ⑤ 交往中学习,与成人,同伴的交往活动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学习与发展,交往满足幼儿的认知性动机,满足幼儿得到认可与支持的需要,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生成,促进幼儿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⑥ 游戏活动,游戏使幼儿进行学习和反战社会性,情绪及认知能力的重要方式

198.采取哪些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① 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 ② 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 ③ 有意识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④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第五篇:幼儿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

《幼儿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空间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2.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3.思维的独立性: 所谓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思考,遇事总要问一个为什么,善于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决不盲从 人云亦云,更不迷信权威。4.利他行为: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帮助他人的行为。

5.感受性:感受性是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用感觉阈限大小来测量。

6.表象: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在心理学中,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幼儿交往类型有哪几种?

答:(1)受欢迎型(2)被拒绝型(3)被忽视型(4)一般型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都包括哪些智能?

答: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3.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

答:(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3)幼儿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4.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答:观察力是儿童心理发育的一部分,是从小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因此要重视儿童,尤其是学龄前期儿童观察力的早期培养。观察力强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明显高于观察力弱的儿童。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要指导孩子观察事物的规律和观察分析的顺序,培养孩子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从而使孩子的观察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观察到的细节多,或谁最先找到目标,以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坚持下来,孩子会更聪明。

5.幼儿语音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

答:特点:1 在语音方面,声母和韵母的发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2 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汇类别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3 从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语言表达能力有进一步发展。4 从外部语言(有声语言)逐步向内部语言(无声语言)过度,并有可能初步掌握书面语言。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答:(1)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觉行动思维,然后出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2)从思维工具的变化上看,直觉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所以的工具主要是表象,而抽象逻辑思维所用的工具则为语词所代表的概念。(3)思维活动的内化,也就是说幼儿思维的发展还呈现出外部的、展开的,以后逐渐向内部的,压缩的方向发展的趋势。(4)从幼儿思维所反映的内容的演变上看,儿童思维还有一个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的发展趋势。从思维的层次来说,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

1.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人的聪明与否核心表现就是思维水平的高低。思维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灵活性、批判性等方面。思维敏捷的人,面对突发事情能够迅速作出反应,不延迟时机;思维深刻的人,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表现现象所迷惑;思维灵活的人,能够遇到难题时,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思维批判性强的人,能够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利器,使他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一切难题。2.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幼儿期思维是人整体思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幼儿思维发展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递进发展过程中,并且抽象逻辑思维已经萌芽。从幼儿思维品质如思维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灵活性、批判性等入手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等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幼儿素质,是幼儿智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使幼儿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

(二)幼儿思维能力的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幼儿的思维是后天形成的,水平不断提高。幼儿初期,思维以直觉行动性为主,即幼儿必须借助动作、行动、具体的操作来进行。动作行动是思维的外壳。幼儿中后期,思维的具体性和形状性十分突出,产生了具体形象思维。即幼儿必须借助对外部事情的直接感知或客观事物的形象来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抽象性较低,还不能较好的抓住事情的本质特征,具体又表现为许多特点:

1. 片面性

幼儿不能全面的反映事物;2.表面性

幼儿看问题、理解事物多注意表面特征,不能触及事物内部的特征;3.固定性 幼儿看问题不够灵活,不能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4.泛灵论

在幼儿看来,许多事物像人一样,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行为特征,幼儿按照人的生活逻辑来认识事物,他们会把无生命的事物看成有生命的事物,如石头会说话 动物像人一样生活等。

(三)幼儿创作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表现。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和精细性四大特征,它往往以发散性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有赖于幼儿自身的主观因素,更与其所处的环境教育密切相关。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因素有:1.自由性的环境2.丰富性的刺激 3.多样性的活动 4.创造性的师资 2.试析幼儿惧怕在不同年龄分别有何特点,并提出对待幼儿惧怕的方法。

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害怕对象,如0—6个月高分贝的噪音,突然而来的声响,身体徒然失去支撑;6个月—1岁一般意义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环境,浴盆和浴缸排水;1—2岁一般意义上的睡眠,和父母健康、受伤;2—5岁害怕黑暗、孤独、想象中的怪兽、强盗、医生等。测试一下,孩子的害怕正常吗?惧怕与儿童身体发育的状况和应对能力有关,会随着儿童体力,智力和经验的发展而不断消失和变换。一般来说,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害怕和恐惧,为时短暂,一种惧怕很少保持一年以上,多数在三个月消失,很少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严重的影响。孩子的害怕属于正常还是病态,可以根据下列的问题进行测定:1 孩子的胆怯不安是否针对一些事物或现象,与这个事物或相关的其他因素不会引起他的恐惧?2 离开了受惊物或现象后,孩子的恐惧反映是否消失?3 在看图片、电视或一般的谈话中,如果孩子看到或听到他所惧怕的事物或现象,他是否表现不所谓的样子?4经历了后,孩子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如果以上的问题答案都是是,说明孩子属于正常发育过程中的胆小害怕;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

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恐惧

在对儿童的恐惧进行分类和诊断时,必须考虑儿童所处的发育阶段和行为的严重性。一些恐惧在特定的年龄或发育阶段被认为是正常的,但同样的恐惧出现在一个不同的年龄段,就可能被认定为不正常。比如,分离性焦虑出现在幼儿身上是预期之中的,但若出现在学龄儿童身上就是不正常现象。因此,父母需要密切观察孩子。如果预期中的恐惧过于严重,已至影响孩子的适应或发育,则这种恐惧是异常的。

害怕和恐惧是有限度的。当对外在、无危险的物体或环境产生极端、持久及适应不良的恐惧时,就成为了恐惧症,比如,陌生人、孤独一人、黑暗、动物等。儿童一般在有极端不愉快的经历或创伤后,才会产生对特定物体或环境的恐惧;如在医院打针的疼痛经验、被狗追咬及意外事故等。除非创伤比较严重或不断被强化,否则这些恐惧会自动消失,不会变为恐惧症。当孩子害怕和恐惧时

这时,父母的正确应对极为重要,否则,恐惧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心里发育。当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时,父母对他们的抚摸和搂抱则是最好的肢体语言。除此,轻声安慰的语言也可以降低孩子的不良发应;当孩子学会表达后,父母除了对身体安抚外,还要认真听孩子对恐惧的表述,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心情,不要一味解释恐惧是不必要的。另外,父母还应该学会听孩子说话的弦外之音,以便了解孩子到底怕什么。如果孩子的恐惧属于正常发育范围,父母不必过于担心。不然,父母对孩子的恐惧表象出过分的焦虑,很可能使他们的恐惧感被强化,日后不易消失。如果孩子的恐惧属于异常,父母的各种安抚都不能缓解,那么最好及早找专家进行诊治。

下载幼儿心理学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心理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教 案刘 小 娟 课题 第三章 幼儿的注意力 第三节 根据幼儿注意的特点组织教学与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注意的特点,知道在教学和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根......

    幼儿心理学案例

    幼儿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幼儿入睡不久,突然哭喊出声,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叫他不理睬,醒后完全遗忘。请回答,1,该小儿发生了哪一种睡眠障碍?2,分析其发生的原因?3/应怎样预防?1.......

    幼儿心理学大纲

    1-4章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心理过程?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注意 2、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 A、需要 B、信念 C、理想 D、气质 3、心理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于......

    幼儿心理学教案

    幼儿心理学教案 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何延 一、课题:第四章第三节幼儿的同伴关系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幼儿同伴关系的作用,同......

    幼儿心理学3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A.幼儿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

    幼儿心理学填空

    幼儿心理学填空 1、 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需要不同,动机的性质也不 同。 2、 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动机、心理过程、个性 三个部 分。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

    幼儿心理学试卷

    班级:16幼师班科目:幼儿心理学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幼儿常有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即破涕为笑,主要是因为(     )。A、幼儿的情绪易受感染B、幼儿的情绪易外......

    幼儿心理学练习题

    幼儿心理学练习题 (一) 一、名词解释 1.注意的范围 2.绝对感受性3.自变量 4.最近发展区 5.差别感受性 6.关键期 7.感受性 8.表象 9.注意的稳定性 10.意义记忆 11.空间知觉 12.注意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