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时间:2019-05-12 14:5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第一篇: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

--记2017年暑假社会实践

摘要:学史明志,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社会实践团前往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嘉兴南湖等浙江省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参观调研,以探寻红色足迹,掀开抗战往事,缅怀先烈英魂,重温红色精神,弘扬烈士事迹,继承先烈遗训。

关键词:抗战胜利 先烈 精神 红色

为积极响应党和团的号召,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部一行五人来到浙江省杭州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感受历史画面,重温红色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上午9:00全体暑假社会实践成员在杭州市集合,我们迎着新升的太阳,开始我们的“追寻”之旅。

一、红色记忆上之嘉兴南湖

南湖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又名马场湖、东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嘉兴南湖不仅以秀丽的风光享有盛名,而且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临近结束,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8月1日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在这条红船上,会议通过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章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1.南湖革命纪念馆

南湖革命纪念馆坐落在嘉兴市南湖之滨,是为纪念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举行而建造的一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纪念馆建于1991年建党70周年,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馆名。

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是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址的保护和管理机构。1985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南湖革命纪念馆亲笔题写馆名。1991年6月,嘉兴人民集资360多万在南湖之滨建成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纪念馆从空中

俯瞰为一个硕大的党徽图案,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展厅布置了《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基本史料陈列和辅助专题陈列以及部分革命文物。1997年,南湖革命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为了纪念“一大”在南湖胜利闭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管理好“一大”嘉兴南湖会址,1959 年,在党中央和浙江省委的直接关怀下建立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建馆之初,馆址设在湖心岛。

纪念馆内有两个展厅。二楼的展厅基本陈列《中共一大史料陈列》。着重陈列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详尽过程。一楼的展厅辅助陈列《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湖的关怀》,展示了四十多位副总理级以上的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南湖的照片或为纪念馆题字手迹。1985年,邓小平题写了馆名,现馆为1991年建成的新馆。馆中系统地介绍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不断探索、抗争以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直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历史史实。其中,着重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过程。此外,还有“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湖的关怀”两个辅助陈列。

2.南湖红船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分别代表全国7个早期共产主义组织,50多名党员。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会议首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党的全国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张国焘分管组织,李达分管宣传。下午六点多钟,会议完成了全部议程,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会议结束后,代表们先后悄悄离船,当夜分散离开了嘉兴,他们把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中国的历史从此写出全新的篇章。

为了纪念中共“一大”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央和省委的关怀、指示下,1959年仿制了一条当年“一大”开会的游船(当年南湖的游船已经在抗战时期绝迹了),作为“一大”会议纪念船,停泊在烟雨楼前水面上,向人们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1964年4月5日,“一

大”代表董必武同志视察南湖,仔细察看纪念船后欣然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彭真同志1991年3月18日登临纪念船,深情地说:“这船不大,但前途远大,有了这艘船,才诞生了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条“一大”纪念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南湖红船”是一艘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红船。

3.英雄园

嘉兴革命烈士陵园,亦名英雄园,始建于1969年,原址为市区三塔,是建国后为纪念曾经为嘉兴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而建的。整个园区的改造成共分为五个部分,入口,纪念碑,广场,烈士墓区,陈列馆和周边环境。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陵园入口:入口道路宽十米,采用花岗石块铺设,入口处立有一块黄石,上面雕刻“英雄园”三个毛体大字,周围为休憩花坛,花坛两侧种有龙柏。纪念碑位于英雄广场的北侧,是整个园区改造的重中之重。底座四面的浮雕以嘉兴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表现各个时期英雄人物为嘉兴的解放和发展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碑体由人物群雕组成,分别代表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的代表形象。烈士墓区:又名人民英雄革命烈士纪念园,为合葬区,现安葬53位革命烈士。四周用花岗石砌成花坛并种上地龙柏。合葬区前配置一块用红色花岗岩制作的艺术化英烈碑,用箔金镌刻烈士的名字。合葬区前建造小型祭扫广场。园区的西面是革命历史史料陈列馆,馆中陈列着自1840年至新中国解放期间的嘉兴地方革命史及嘉兴籍的革命烈士。

带着一份崇高的敬意,我们开始了对南湖风景的游览,听着导游对每个景点的详细叙说,观看着记录历史遗迹的文字照片,仿佛历史又在重新上演。在简单的参观之后,我们开始了分发设计问卷。在完成一系列任务之后,我们去联系了馆中的负责人,向他询问了一些有关于这个景点的历史问题,他也很热心的为我们一一解答,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早晨。

4.南湖游客问卷调查

团队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嘉兴南湖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南湖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8份,其中有效问卷48份。下面是调查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1)游客的性别与年龄

统计结果显示,南湖游客以男性居多占70%左右。而年龄则大多在20-60岁之间,为中青年群体。

(2)游客的政治面貌

在调查样本中,普通群众占据多数,党员其次。结合后面调查所得其游览南湖的目的,我们不难发现普通群众也对革命历史有着深厚的情怀。

(3)对景点相关红色知识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游客对嘉兴南湖的相关红色历史还是较为了解的。有近90%的游客答对了半数及以上的题目,其中更有25%的游客全部答对。说明来嘉兴南湖旅游的人们对那段艰苦岁月下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还是十分关注的,因为这不仅仅是对昔日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当下生活的勉励与警醒。

(4)来嘉兴南湖的目的

统计结果显示,60%的游客是为南湖光辉的革命史所吸引而来此游览。秀丽的风光固然是南湖的一方面,昔日仁人志士的足迹才是其真正动人心魄的所在。说明南湖这个红色景点的价值方向并未偏离正轨,其红色的印记吸引着一批批游客来此探寻、来此缅怀。

(5)对革命历史的接触与学习

调查发现,多数的游客在不是必须的情况下还是会偶尔去主动学习革命历史的,而且有20%会经常学习,这对于现在社会人们繁杂而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而至于接触途径,很多人是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娱乐性节目了解的,虽然其还原历史的真实尚有所欠缺,但它实实在在地赋予了革命历史以新的活力,让其变得生动起来。不过,在这个互联网愈发强大的时代,其额度不应仅仅只占20%左右,网络应该被更好地利用起来。

二、红色记忆之下--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云居山上,北连吴山天风,南邻万松书院;东眺钱江浩荡,西瞰湖光山色,是杭州市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11日清晨,实践团来到云居山脚下。“站在阶梯下,看着指引牌上写着的‘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几个大字,望着那浓密的大树遮掩下的甬道时,我们的心情许是苍凉,许是肃穆。一步步走在台阶上,我们心中是从未有过的冷静,远处是西湖,可此时浮华早已淡出我们的思绪,留有的更多的是思考。”实践团的一位成员这样描述到。此时的实践团突然由之前的喧闹宁静下来,没了那么多言语,很安静地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沿着山路蜿蜒向上,终于来到隐藏在密密山林中的纪念馆。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壮观,虽然朴素,但透露着一丝威严,洁白的墙面似乎诉说着烈士们高洁的品质,坚硬的石碑仿佛昭示烈士们不屈的意志。看着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团员们兴奋而又紧张,没有多余的语言,大家踏着坚定而又沉重地步伐走进馆中。

纪念馆是以历史为线索,穿插革命烈士的事迹的形式展示了2500多名英烈的英勇事迹。从而让参观者在回忆历史、缅怀烈士的过程中,也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馆内陈列一共分为七个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纪念馆广场上,实践团神情肃穆地向汉白玉制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行了鞠躬仪式。随后参观了烈士纪念馆。馆内的烈士陈列厅,以文字、实物、照片等形式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各个历史时期以及杭州360位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

1.革命烈士陵园

杭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于1961年建立,坐落于杭州著名的风景点“玉皇山”的南麓,南山陵园内,烈士陵园是先烈英魂的安息地,安葬烈士430名。

烈士陵园是先烈英魂的安息地,安葬烈士130余名。其中有西镇农民运动领导人沈老虎、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上海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茅丽英;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一二·一”民主运动四烈士之一的于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牺牲的特等功臣罗煜、一等功臣戴辉等著名烈士。先烈们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一往无前,在敌人的监狱和屠刀下,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在制服歹徒、抗灾抢险中挺身而出,舍己为人。他们的业绩,光照千秋,永垂青史。

2.浮雕广场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刻在墙面上的七个大字:“浩然正气垂青史”。在字的周围同时雕刻了烈士们意气风发的头像,他们目光如注,用一种足以让敌人胆颤的目光注视着,团员们心中满是敬意,以一种近乎崇拜的姿态瞻仰着这幅浮雕壁画。

接着大家继续参观广场,壁上有有各种烈士们的生平介绍,有大小战役的场景介绍等等,然而令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副展现抗战时红军们前进路线以及战争信息的浮雕地图,这本并不会引起我们过多的注意,然而一个细节吸引到了我们,那就是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八十多岁的样子,眼睛注视着这幅壁画,目光跟随着图中的线条游走,在他的眼神里,我们能看出兴奋与激动。出于好奇,我们走了过去。老人看到我们身着北京理工大学实践团的统一服装,便向我们介绍起了这幅画。从他的语言中我们听出他应该是参与了这些战争,而且每个不同的战役都给他带来了不少回忆。尽管他年事已高,话语中还带着口音,口齿也早已不再伶俐,很多故事很多经历我们并没有听清,但这段宝贵的经历会一直留存在我们心中。

3.纪念馆游客问卷调查

当然我们来到这馆中也带着任务,就是分发我们之前准备设计的问卷。在馆中分发问卷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上海交通大学来这儿进行社会实践的同学。在与他们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了不少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之后进行改正的。

接着观赏完馆中藏品之后,我们也没有忘记来时初衷,我们去联系了馆中的负责人,他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之后我们向他咨询了纪念馆的历史,规模等基本信息,他也为我们一一解答。

同样的,团队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5份,回收问卷52份,其中有效问卷51份。下面是调查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1).访客的年龄段及性别

统计结果显示,78%的访客为男士,仅有22%为女士。其中以小于40岁的壮年、青年居多,20岁以下的访客占55%。访客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长或老师带队的青少年,可见人们还是比较重视革命烈士精神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的。

(2).游客的政治面貌

在调查样本中,共青团团员人数最多,党员仅占16%。当然这与部分访客拒绝填写问卷有关,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不过,从此还是可以看出青少年们对于了解、学习革命烈士精神的热情。

(3).了解革命烈士相关内容的途径

调查发现,访客们了解革命烈士相关事迹、信息的途径非常广泛,媒体报道、长辈讲述、文献记载、革命故事、网络查询、参观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的人数都不少。但是作为当今社会两个最主要的信息获取途径,通过媒体报道和网络查询了解革命烈士相关事迹的人数还尚显单薄,与其影响力不符。

(4).对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了解程度

统计结果显示,有20%的访客对其实非常了解的而且经常来参观;有14%对纪念馆有一定的了解,已经来过几次了;而66%的访客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纪念先烈。

(5).我国法定烈士纪念日的普及率

调查发现,知道我国法定烈士纪念日具体日期的访客仅占总人数的22%。一方面说明人们对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关注还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对法定烈士纪念日的宣传推广还很不到位。

(6).对革命烈士及其精神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有58%的访客认为革命烈士精神的价值超越时空。而有31%的访客承认其仍有一定价值,但同时他们也认为革命烈士精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此外,还有10%认为革命烈士精神已经过时了。

同时,有54%的访客认为革命烈士及其精神品质已经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脱节。的确,革命烈士的精神中有些部分已经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不再适用,但其诸如甘于奉献、永不言弃的高尚人格却永远值得人们学习。在参观的过程中,人们不应仅仅关注革命烈士其可歌可泣事迹本身,更应思考学习其涌现出的人性的光辉与崇高的品格。

经过调查问卷发现,红色革命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对革命烈士以及其精神的看法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的现象,需要主流价值观来矫正,而主流价值观则往往需要政府出力整治,因此就需要代表着先进文化的中国共产党来正确地引领主流价值观,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广大媒介“拨乱反正”。对革命纪念活动的参与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处于被动状态,并非是自觉去了解、学习、缅怀过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从总体上看,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启发与警示。

经过与游客们的交流与接触,实践团成员都感触良多。同时,与当地老人交流也同样激发了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弘扬抗战精神的实践意义的深入思考。我们想到了,继承伟人宏志,弘扬抗战精神,当代大学生可以做的有很多。

首先,我们应该端正态度,积极参与弘扬抗战精神的活动,尊重历史,深入体会红色精神的内涵。现在有很多人不明白学习红色精神的意义,甚至会抗拒学习。作为时代最有活力的青春力量,我们大学生应该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到弘扬抗战精神的有关活动中去,比如说,在平时的旅游中我们应该多多前往革命圣地、抗战遗迹去参观和学习。大学生弘扬抗战精神,就应该以年轻的力量去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通过实际行动去继承革命精神、发扬红色力量。同时,大学生应该积极组织弘扬抗战精神的活动。抗战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抗战精神不能被遗忘、抗战的历史更不能被歪曲。

中国,这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英雄之国,二十世纪以来饱经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磨砺,幸有无数仁人志士投身其中,前赴后继,献出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才让人民有了今天的幸福。

继承伟人宏志,弘扬抗战精神,我们可以做很多,我们需要做的更多。让我们一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为弘扬抗战精神、增强民族精神力量献出自己的力量!缅怀历史,珍惜当前,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委、嘉兴市委党史资料搜集委员会.中共一大南湖会议[M].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145~154.[2]红色记忆[CD].浙江卫视,2006.[3]任彩红.中华著名英烈传[M].杭州出版社,1998.[4]浙江省嘉兴市文化局文联、浙江省篆刻创作委员会.革命圣地嘉兴南湖印谱[Z].西泠印社出版社,2001.

第二篇:追寻红色印记

追寻红色印记

——“红色之旅”北京游感

姓名:张雨 学号:3140911021 班级:计142

论文摘要:通过对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圆明园“三一八”烈士园、卢沟桥文化旅游区、李大钊烈士陵园四处景点的参观描绘,体会革命先辈英勇奋战的“红色精神”,感受我中华儿女热血爱国、不畏牺牲的坚强斗志。这些红色精神激励着我们新一代大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的优秀品质,促使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远

。“红色之旅”北京游感

提起北京,带给人的感受总是复杂且矛盾的,我既为它的革命成果而骄傲,又为它屈辱无奈的历史而惋惜。北京,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里有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圆明园“三一八”烈士园、卢沟桥文化旅游区、著名爱国人士李大钊烈士陵园等。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中国新文化运动在那里发起,中国共产主义萌芽在那里诞生,抗日战争的第一枪也是在那里打响。

追忆红色年华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布满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革命、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此刻,站在北京新文化纪念馆前,看着胡适先生拿着《新青年》蹙紧的眉头,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一场轰轰烈烈运动中激进青年分子的热情与信念。馆有《新文化运动陈列》,展出了从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那个文物和图片,生动的展现了归去几十年中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兴起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我们仔细观看了这些历史文物,深深地感受着那激情而又无味的红色精神。

追寻红色足迹

(圆明园“三一八”烈士园)(卢沟桥)

踏着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我们先后来到了圆明园和卢沟桥。来到圆明园烈士园,入目便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五米高的六角形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迎面而来的就是浓浓的悲壮气息。圆明园被毁的悲剧,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象征,圆明园的重生,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日益繁荣昌盛的见证。我们坚信一个充满绿色的圆明园必将成为革命路途的一颗明珠;一个基本完整的圆明园必将成为革命旅途的一个亮点。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的炮火无情的降临到卢沟桥,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了,革命军的血肉身躯挡不住无情的战火,无辜百姓的惨死,妻离子散,“三光”政策无不昭示着日本的恶行。如今,站在卢沟桥上,臆想烽火岁月中的悲情战歌,烈士们呐喊着“勿忘国耻,精忠报国”,使我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传承红色精神

(李大钊故居)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北京市李大钊先生的第二故居。来到李大钊先生的故居,就看到一个陈旧的四合小院,我们询问了当地的老人一些关于李大钊先生的事迹。我:老先生,您好,我是来参观李大钊故居的游者,我想问您一些问题。

老人:你问吧,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我知道李大钊先生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你能告诉我你所了解的李大钊吗?

老人:要说李大钊先生,应是他宁死不屈的品质最使我感动。记得在1927年,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我:听说,这只是李大钊先生的第二故居?

老人:是啊,但这里是他居住时间最长,且他与妻子儿女生活在一起最快乐、最开心的地方。李大钊的次子李光华、幼女钟华出生在这里,他的长子葆华、长女星华都是在这里耳濡目染,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践行红色征程

民族革命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创造的伟大的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引导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更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是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中国革命精神昭示着中国未来的发展,体现着现代中国的要求,是激励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现代民族精神。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革命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需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来传承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

1、勤于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革命能够取得胜利是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没有毅力,坚持,就不会成功。我们的学习也亦是如此,如今,我们已经大一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学习,平时也要经常去图书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有长远目光,不能因为懒惰而放弃这么宝贵的时间。

2、勇于创造。创新对于任何时期的社会是不可或缺的,辛亥革命就是典型的创新,而这次创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习惯,我们并不能一直重复前人的道路,否则将永远无法超越。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要努力创新。

3、甘于奉献。在人民革命中,先辈们给我最深的感受莫过于他们的无私奉献了,为人民的未来,他们甘愿付出最宝贵的生命,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敬仰的。在如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冷漠,变得自私。社会里缺少的就是这种奉献精神,就拿我们最平常的例子来说吧,公交让座问题,虽然已经被说过n次了但是它确实是最能够反映当今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我们这一代开始知道奉献,勇于奉献,甘于奉献。

第三篇: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红色经典

追寻革命足迹,我们在陕西

2012年7月19日,经过几个星期的着手准备,我来到了陕西延安革命根据地,践行“追寻革命足迹,重温红色经典”这一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实践队在此之前已经召开多次会议,明确了实践主题和目的,研究和讨论了实践的流程、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分配了每一名实践队员的任务。实践队队员们热情高涨,为即将开始的“红色之旅”加油助威。

从洛阳出发到延安,途径南泥湾。1941年春天,八路军120师359旅在王震的率领下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1942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生产自救运动。解放区的部队、机关、学校,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为丰衣足食的目标努力。

进入延安市后我们可以看到宝塔山。这座始建于,现为明代建筑的宝塔共有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便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其后我们参观了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时住的窑洞,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尤为同学们谨记。记得当时我们还参观了毛泽东的“菜园”,解说员说当年这里的一片地里只种了一种蔬菜,辣椒。因为毛泽东是湖南人,喜欢吃辣椒。我站在“菜园”里想象着当年的延安,当年的红色革命,突然觉得生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远离了战争和国家的分裂,不会有饥饿和贫苦。我们所要做的就只是在学校刻苦学习,出生社会之后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为祖国做出一份贡献。我们都是时代的幸运儿。1931年起,蒋介石发动武装力量,先后对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围剿”,妄图将共产党消灭在襁褓之中。根据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的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同时期的中国西北,陕甘边、陕北两个根据地的人民同样进行着顽强抗争。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历时一年的长征。西北革命根据地不但成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的落脚点,而且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后方。许多著名的革命领导人都曾居住在这黄土高坡上的窑洞里。后来,抗日战争爆发。西北革命根据地,这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仅存的一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不但成为三大主力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而且成为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后方。

1935年12月17日,隆冬的陕北高原,寒冷难耐,而瓦窑堡一座5孔窑洞大院里,却是热火朝天。中央领导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刘少奇等13人围坐开会。会开了8天。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通过了,决定广泛吸收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人民政权。一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抗日的大旗在陕北高原高高举起。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率部队进驻延安城。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民族解放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革命的指导中心,成为举世瞩目的“红都”。这次的红色之旅让我们所有的同学都领略并深深感受到了当年的红色革命气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内忧外患的情形下,党中央领导人依然坚守阵地,带领工农人民奋起反抗,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家卫国。因而,红色革命才能在这片热土上成为不朽的经典。中国共产党是当之无愧的革命领导人,是带领全民解放的时代英雄,更是为开拓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纪元的旗帜。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意识是我们不变的使命,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谨记革命的艰辛以及胜利的来之不易。此次的红色革命之旅意义重大,它必将成为我们未来人生路上一次刻骨铭心的珍贵回忆。

第四篇: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印记

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印记

2018年7月3号,我很荣幸能够参加公司组织的共产党员及公司领导到蔡家崖晋绥革命纪念馆和“四八”纪念馆参观旅游,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印记,弘扬名族精神。

一大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心情,乘车前往,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目的地,在展厅里同志们认真听取讲解对每一幅图片和人物事迹的讲解,大家不时驻足凝望,沉静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中,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革命前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在参观的过程中大家纷纷表示,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永远牢记先烈们无私奉献精神,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严于律己,随后在公司领导们的带领下我们重温入党誓词并合影留念,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以及革命烈士为榜样,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随后我们又来到“四八”烈士殉难处——黑茶山。解说员为我们讲解了黑茶山的地理位置,以及发生空难事件由始,“四八”烈士纪念馆是我党解放时期重庆谈判的重要历史见证。在这短短一天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兴县作为晋绥革命老根据地,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区,“四八”烈士为人民、为名族奋斗的精神,教育激励着我们这些前来参观的后人们。

此次参观学习,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深刻体会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自学肩负起新时代东泰富裕我们的光荣使命以共产党员的觉悟和修养进一步为东泰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聚盆保管 郭艳飞

第五篇: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

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红色记忆2011年7月19日——7月24日,在历时六天之后,带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结束了我们队的暑假实践之旅,可以说此次暑假实践是非常成功,具有深刻的教育宣传意义,虽然烈日当头酷暑难当,但当看到所取得的成果时,我突然觉得所有的汗水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此次我们队秉承追寻鲜为人知的红色足迹,铭记历史,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弘扬红色精神为宗旨和主题,我队队员共8名结伴同行,骑着自行车,在历时将个六天时间内,历程近1000多公里之后,终于完成暑假实践的任务

7月19日上午9点,我队准时到达鲁西北地委旧遗址(冠县)在解说员的带领和解说下我们对鲁西北地委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共产党人,例如冠县回族抗日救国的回族女青年:沙春喜、沙春兰、齐娇兰、张桂云、王震凡、沙晓鲁、王慧颖等,被群众亲切的称为“七大姑娘”,还有被人称为“孤胆英雄”的米国斌等,一个个英雄人物,在冠县妇孺皆知,广为流传。鲁西北地委放在那个动荡不安,时局混乱的年代,放在蒙昧无知,暗无天日的旧中国,它是如此的渺小,又是如此的必不可少,它就像黑夜中飘摇的火种,给予麻木的人们以活下去的勇气和奔向未来的希望,正是全国无数像这样的火种在暴风雨中的坚定和奋斗,才有了春回大地晴空万里的艳阳天啊!

结束了对达鲁西北地委旧遗址的探访,我们循着先人的足

迹,前往“血水井”遗址。一路上我们寻街访巷,一路走访,在大叔大妈,叔叔阿姨的亲切指引下,终于到达了“血水井”遗址,期间一位热心大爷满腔激情的为我们讲述了血水井的来历,说道激动处,当说到日本鬼子用刺刀将十八名中国老百姓刺死在井中时,老大爷双拳紧握,语调颤动,神情激动,依然强烈的痛恨着日本侵略者,尤其是老大爷的一句“勿忘国耻啊,我们不侵略别人,但更不能让别人侵略我们”更是表达出了老一辈人的心声,坚定地爱国主义信念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感动着我们,我们年轻一代更应该心怀感恩,铭记历史,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年青一代的共产党员更应该拥有历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接过老一辈革命者的接力棒,继续为人民服务,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身。经过中午的短暂休整,我们队继续出发,前往莘县的鲁西北烈士林园。这里是英魂安息的地方,怀着无比崇拜和敬畏之情,瞻仰和膜拜着心中的英雄,站在无数英雄的墓碑前,感受着无比庄严肃穆的气氛,突然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着无数英豪先烈们投身革命,英勇斗争的坚定信念以及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冲天豪情。此时的自己双拳紧握,将所有的崇敬和坚定都化作深深地鞠躬,并在心里默念:前辈们,谢谢你们,你们可以安息了,你们的精神不毁,你们的灵魂不灭,新中国的现代化革命建设的重担就有我们年轻一代扛起吧!

7月20号,我们一行8人9点出发,骑着自行车在历时5

小时后,辗转近100多公里后,在路人的多次指点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万善乡的六十二烈士墓,来到时我们发现烈士墓有些破旧和凌乱。我们自发的组织了一次扫墓活动,以此表达我们队先辈烈士的敬仰之意。清扫完后我们在烈士墓前以三鞠躬再次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

7月21号我们队乘车来到了茌平县冯思广家中,前去看望学长冯思广的父母。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到了冯思广家,不过当看到矮破的土墙,甚至连大门都没有,就这样空荡的院落映入眼帘,仿佛置身于家徒四壁的旧中国,猛然醒来,看到出来迎接的冯思广的父母,尽管他们脸上透露着喜悦但也难掩眼神深出的憔悴和悲伤,此时此刻我们的心就像被利针扎到一般,猛的一纠,深深地握着伯父的手很久才说道:“叔叔,我们是冯思广学长的学弟学妹,我们来看你了!”热情的伯父将我们请到屋中坐下,并为我们清茶倒水。忙活了一阵我们尽量避免着敏感的话题,以免触碰到伯父伯母心中那永远的痛,我们旁敲侧击的问了许多,从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一些冯思广学长的一些事迹。原来学长是如此的孝顺,不仅体现在对待自己的父母身上,更体现在他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精神,例如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帮助孤寡老人打水扫地,风雨无阻。他又是如此的节俭,严以律己,一部最普通的诺基亚一直陪着他;他又是如此的大方,每次遇到可怜穷苦的乞丐时,他都会慷慨解囊。看着墙壁上学长的军装照,仿佛他此刻是如此的亲切,不是被神话的英雄而是形象鲜

活立体的邻家大哥哥,亲切的笑容鼓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回来的路上我们一直回忆着临别时伯父伯母微红的眼睛,以及眼神中深深地思念和失落。此时的气氛是如此的压抑,我们提议回校后向学校申请针对冯思广家庭生活困难的募捐,以此表达我们作为学弟学妹以及晚辈的一点心意。

7月22号我们在山东冠县通安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举行了山东理工大学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公司的相关领导出席了仪式现场,与我们共同见证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

我们的暑假实践活动到此圆满结束。

下载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 一、 活动背景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国庆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根据上级通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追寻革命足迹,感悟红色精神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追寻革命足迹,感悟红色精神 还记得那句话,每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想起的那句话——“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现如今的......

    走进革命老区 重温红色经典

    走进革命老区 重温红色经典 为弘扬爱国、进步、明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励广大团员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励志献身林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5......

    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百色起义

    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百色起义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百色成功发动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百色起义,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中国革命史......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追寻革命足迹,感悟红色精神5篇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追寻革命足迹,感悟红色精神 还记得那句话,每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想起的那句话——“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现如今的我......

    追寻红色足迹接受革命教育

    追寻红色足迹接受革命教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追寻红色足迹,庆祝建党90周年,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特开展了以“追寻红色足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活......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革命真谛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革命真谛 ——沙洋县工商局组织党员干部赴延安接受红色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学......

    社会实践之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辉煌革命历史感悟卓绝奋斗精神 ——赴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实践报告 红色精神再度征程 列车踩着轻快的步伐缓缓地驶入车站,披着星光,踏着红色足迹,我们——在菁菁年华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