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生总有路-心得体会
《人生总有路》心得体会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有的人因罪受过刑罚,有的人心理遭受过创伤。当遇到这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创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这些我们都有想过,当我看了《人生总有路》后我很有感触,我总觉得遇到一点挫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做每一件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一些挫折更容易令人成长。
当我看了《人生总有路》让我联想到,作者托尼.利特尔的事业来之不易,他之所以成为世界闻名的创纪录的销售人才,同时也获得美国健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等荣誉,可想而知他付出了多少艰辛,付出了多少汗水。有很多人之在他身上看到辉煌,没看到他背后艰辛。读了这本书之后,让我觉得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在本书中,托尼讲述了他不可思议的从草根到精英的故事,在当时一颗健美界冉冉升起的新星,车祸导致事业的意外终结并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康复期,可想而知他经历了多少,虽然自怨自艾的消沉过一段时间,但这些都打不垮他,仍白手起家,重获新生,成为一位健美明星、电视专题广告界和电视购物界的先锋,最终成为一位亿万富翁。
每件成功的事迹后面都有付出的汗水,只要有活力,坚韧,激情,最可怕的事情可能变成最棒的惊喜,所以只要有一颗坚决的心,什么事情都会解决,从而获得成功。读了这本《人生总有路》让我意识到愿望无法改变任何事情,决心却能改变一切。托尔说过“给梦想加一个期限,它就成了目标,态度是件小事,但却可以创造大不同”这句话令我有了很大的动力,为了梦想奋斗的动力,我相信只要有这决心,成功将离我不远。所以,梦想很重要,它是你成功的动力,但光有动力还是不行的,还需要激情,还需要活力,还需要坚持不变的活力。有了这些,成功就可以看得到了。
让我们奋斗吧,为了梦想去奋斗,成为第二个托尼.利尔特,不要吝啬自己的汗水,汗水是你踏上成功之路的障碍,让它流掉,踏上成功之路。
第二篇:书山有路 定稿
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浅析 1.引言
学校教育是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些新理念的“主战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是师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通过双方和多方的互动活动主动地创造和生成教学的过程。教师要能够积极预设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身边的信息资源,及时反馈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1.1 案例呈现的问题
初一×班××同学沉迷于网游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周末回家便迫不及待地游于网络之中且乐此不疲。孩子的父亲多次来校找老师倾诉,在此问题上他对儿子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鉴于师生的缘故,笔者便借机找来这位同学聊天,出乎意料的是,他也深知迷恋网游的利害关系,也在恨自己无法从网游中自拔,更无法专心于学习。以下是我们的部分谈话:
师:你英语读得真好听,英语成绩也不错!
生:我比较喜欢学英语。
师:那能不能再努力一点,争取更好的成绩呢?
生:我也想,但是有点力不从心。
师:啊?为什么?学习感到吃力吗?
生:我也不知为什么,整天就想着网游,周末回家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作业也是敷衍应付。其实我也想专注于学业,让老师和家长少为我操心,但是真的没办法。
师:说到网游,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生:眼睛一亮,有点吃惊地望着我,怯怯地问:“什么?”
师:我儿子最近也迷上了上网打游戏,他才上幼儿园呀,你说我该怎么办?
生:千万别让他陷进去,否则没什么好结果。真的。
„„
笔者很感动,感动于他肯跟老师说心里话,感动于他内心的那份进取心,更感动于他对我儿子的“教诲”。可是,除了感动,老师还能做些什么呢?也只有“不痛不痒”的规劝罢了。时隔一学期,无意间听到他的消息,他的状态几乎还是老样子,还是在网游与学习之间挣扎着。想到他,我的心好像被什么重重的压了一下。
1.2 案例引发的思考
互联网上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信息量以及它所具有的交互性、隐蔽性、宣泄性都强烈的吸引着中学生在网上奋力“冲浪”。再加上网络游戏的最基本玩法就是升级,这种规则诱使着学生整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网游之所以能有如此引力,也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最基本的是网游必然能给他们带来无与伦比愉悦。而这种愉悦对迷恋其中的学生们而言必定是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再由于初中学业的压力和家长的种种近似苛刻的要求,必然给他们一种冲破限制的窃喜。学生在枯燥的课堂和“无涯”的学业中无法达成内心的满足与愉悦时,也只能通过网游寻求一丝快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注意力从网络转移上学业上来,成为当代教师必须面临并解决的问题。善于从思考中寻求解决思路
2.1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观念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掌握人类已有知识,把学科知识传递给学生。然而“只关注现成知识传递价值的教师,实际上是在‘育’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赐予的东西,或是机械地模仿并死背教师灌输的东西时,往往会养成学生盲从及屈从的态度与性格。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也司空见惯了老师们的各种做法,对教师渐渐失去了信心,对学业也产生了厌烦和倦怠。一旦学生产生了厌烦和倦怠自然而然会在其他方面寻求新的刺激。
2.2关于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学生的课堂生命成长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主动的参与得以实现的,教师可以帮助、促进学生的成长,但不可替代学生的成长,“教学中的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从接受的内容中引申出来的。在教学中,学生旨在掌握教学对象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庞大潜在的教育力。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将会深深地左右他们的态度与性格。”通过师生积极有效地交互影响,唤起学生主动地参与精神,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倾听、选择、判断、吸收与借鉴,学会解决问题和发现知识,就会养成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友善地实现目标的态度与性格,形成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与人格。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兴趣转移到学业上来。教师在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中,也就能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就能在发展学生精神力量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而只有当教师关注到自己生命质量的提升,才有可能体验什么是生命关怀,才有可能在主动追求自身生命成长的同时,以同样的一种心态去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和培养学生。
2.3案例问题解决的思路
我们想努力让他从对网游的兴趣转移到对学业学习的兴趣上来。也许我们不一定有能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件“有趣的事”,但至少要用我们的眼神和行动告诉他,学习是件“不苦的事”。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有很多的方法。
杜威认为,对孩子来说,玩耍和学习本来是不冲突的,正常条件下儿童有能力协调这两者的关系。如果一个孩子只想玩不想学习,使这两者冲突了,那一定说明他的教育环境有某种不良的东西在影响着他。凡是所做的事情近于苦工,或者需要完成外部强加的工作任务的地方,游戏的要求就存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人认为初中生已经不再像小学生那样需要游戏或有趣的活动去调动课堂气氛,而只要教一些方法和学习策略就够了。但是笔者认为初中生面临中考和各种检测的压力,不得不变得“成熟”起来,有趣的、符合年龄特点的游戏对于任何不同年龄的学生来说都必定有其相应的实用性,也都可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可以迁移的。兴趣的迁移是指将已有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使对该事物也发生兴趣。但兴趣的迁移要满足以下的条件:一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是什么;二是,教师应寻找到要使学生感兴趣的新事物或活动与学生原有兴趣的相同点;三是,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产生对新事物与活动的认识需要,并把这种需要转化成强烈的动机。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就可以将学生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转化到对学习的兴趣上来。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迁移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3 善于从实践中寻求改进办法
3.1 突破传统观念,寻找新的思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人的言语,未免有些危言耸听,致使我们的学生一离开小学就无比怀念。时代在发展,新理念、新技术也在催生着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如果我们作为教师,能从关注生命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学生勤奋必不可少,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巧”妙的课堂教学预设来打开学生认识知识世界的大门岂不更好。从小我们就被灌输学习要刻苦努力,听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有多少学生心甘情愿刻“苦”呢?难道学习一定得吃苦吗?我们为何不能提倡快乐学习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也必能引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海洋。
3.2实践中的真知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促进学生发展的起点就是激发学习的兴趣,精心保持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期望和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应该提倡“学乐”、“群乐”精神,学习是快乐的。学乐精神是建立学习组织的关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适当地改变一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向“网游”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2.1 改变课堂建构,以和谐紧凑为美
听了初三一位老教师Peter的一节复习课笔者颇有感想,原本枯燥的一节复习课,却在听完后意外的收获惊喜。一般情况下,复习课总是先由老师复习要点,再校对答案,由于模式单一,初三总复习过程中日复一日的复习方式,使得学生听课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很少能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
而这节课却另辟蹊径,重新建构课堂模块。这节课分为三大块,第一大块是group report。老师提前一天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对所学的情态动词归类,由于初中阶段情态动词较多,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在别组上台讲解时,其他组可以进行补充。这种复习方式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从“被动复习”转变为“主动复习”。随后,老师针对各组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一些讲解不到位的部分进行了重点强调。第二大块是自我检测。在第一大块的复习汇报完成后,学生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当堂检测的方法可以最快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在请同学核对讲解答案后,对一些易混点进行补充讲解,学生的复习效果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第三大块是布置作业。这位老师的作业也很特别,是请同学下课后针对今天复习的情态动词出十道题目在组内交流,并在第二天评选出十佳考题。将出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针对课堂知识进行自我整理和消化,并对一些考点和易错点进行针对性的自我训练,在此基础上,选出10道题对于学生来说比布置做10道题效果要显著的多。
3.2.2 改变课文原有顺序,以灵活机动为美
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提前把课文复印几份,把课文按段落剪下来,装进袋子里,或者设计几个可能的和课文有关的标题,也装进袋子里,前提是学生没有预习过课文。然后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把袋子里的被剪成几个段落的文章还原,并附上标题,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说出排列顺序以及标题,并且分析一下这样排列的理由。最后对照书上的排列顺序和标题,学生再深入思考自己考虑有何不足,以更好地理解课文。
3.2.3 利用游戏引入课堂,以寓教于乐为美
每节课都有一个任务即任务型教学,老师要带领学生来完成这个任务,而不是一言堂,光有老师的讲是不足以能完成一个教学任务的。那么,如何能让同学们主动地参与到这个课堂上来,笔者认为不妨用大家常用的qq聊天的形式参与讨论,把某某同学的名字用“楼主”代替。比如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问1楼楼主对这个问题如何回答?2楼楼主有什么不同意见?还有谁有补充吗?用“某楼楼主”代替学生名字,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2.4 将课堂归还学生,以尊重个性为美
有些课型比如练习课可以让学生自己到前面来面对全体同学讲解,讲课的这位学生课前肯定是下足功夫,把每道题都搞的很清楚,其他同学也会争先恐后,争取下次能够上台讲解,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同学们中间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学习上互相竞争,互相帮助,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整个班级成绩的提高。其中老师所起的作用是做一个帮助者、补充者,帮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补充学生没有想到的知识。结果无疑是教师轻松,学生更是收获多多。
3.3 在实践中升华
3.3.1 提前预设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
教师通过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尽量做到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理解某一篇课文,而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这篇课文学到一种阅读技巧,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对于一篇课文的理解,可以在一个盒子里放上三个问题,如: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book? Why did the author use symbols? How about changing the title into another?等等,问题的设置尽量避免yes&no问题。学生可以从盒子里任意抽出一个问题进行阐述,要引导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说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解读。
3.3.2 利用检测契机,提升学生应变力
检测可以查漏补缺,利用好每次检测,不失为提高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每次检测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先分析试题,分组合作,认真研究每一道题目,每一小组选出一名同学,面对全体同学讲解,必要时老师进行帮助。笔者认为同学讲解比老师一言堂讲解更有效。4结束语
总之,英语课堂预设所产生的乐趣与效果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师生间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这种关系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着学生去主动地汲取知识。初中英语的学习其实是一个知识积累、技能培养和能力发展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靠学生有意识地去完成。所以教师要创造习得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无意识学习,从而形成了英语教学中有利的非智力条件,这种潜在的条件不断增长,将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英语教师几乎每节课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实施教学,但要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仍需作更深一层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澜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2.【日】佐藤正夫.教学原理.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0
3.赵亲水 中学化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4.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技出版社,2000年
第三篇:书山有路
书山有路
古训《增广贤文》中,唐代着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在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
书跟我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一天我都是和书一起度过的。我已经先后读过:《格林童话》﹑《西游记》﹑《淘气包马小跳》﹑《安徒生童话》﹑《经典故事》„„我常常和书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我在看胡承恩写的《西游记》时,每当唐僧被妖怪捉走,都为唐僧的性命担忧,十分的悲伤,好想帮孙悟空去打死妖怪,救出唐僧。每当孙悟空就出了唐僧以后,我都会高兴地跳起来。我在看安徒生写的《安徒生童话》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看到小女孩的爸爸是那样横行霸道,竟然对自己的女儿不关心,不照顾,我不由得气愤起来,真想为小女孩讨回公道,好好的把小女孩的爸爸教训一顿。后来看到小女孩禁不起寒冷,一次,再一次地点起火柴,让自己暖和一点。她是多么想得到家人的关心和照顾呀!终于,小女孩在点起最后一把火柴的时候,“看到了”她的奶奶,她如愿以偿的和奶奶走了。我看到这里,深深的为小女孩叹了一口气。我想:小女孩终于得到了她奶奶的照顾和关心了!我笑了笑,继续看起了别的书。
我还逐渐学会了很多读书的方法。先粗略的浏览书的前言,后记等总述性的东西,再读读目录,以概括了解书中的结构及要点等,一边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然后略读全文,这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二是重读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最后在略读全文时已有具体印象的基础上,这样再回头来读一遍目录,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以弄清其中的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在读书时我还会做些笔记、摘抄和批注。读书还很有选择。我一般多会选择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科普书。书像一条小船载着我驶向知识的海洋。书增长了我的知识面,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我明白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在海无涯苦作舟”。
六年级:吕朱婷
第四篇:书山有路
书山有路 学海泛舟
书山有路 学海泛舟
艺术学院 卞虹尹
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
——题记古人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虽早已烂熟于胸,在懵懂无知时就会摇头晃脑地背诵,可是在不同的年纪,对它的理解却不一定相同。
小时候,只知道它最简单最基本的解释——在读书时只有勤奋才能读好书,在学习中只有能吃苦才能有结果。就好像古人说的:“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那般。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想要有收获就一定要付出;即使它们之间并不能划上一个等号,人们也依然的追求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的成长,对古人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一个人的进取和成才,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勤奋与努力。缺少勤奋的精神,哪怕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羽
翅,望塔兴叹。有了勤奋的精神,哪怕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观千山暮雪,望万里层云。
大家都有过小学、初中、高中的一段学习经历,这段历经了12年的学习经历让我觉得有些无奈却也有着一份欣喜,我们上学学的东西,以后能不能用上,尚且不说;自己有没有兴趣也暂时放在一边。最重要的便是考试,小学升入初中,升入高中,最后考大学。每天所经历的都是不断地学习、做题,以题海战术去提高自己。估计大家把以前的卷子与练习册找出来可以装满一个柜子了,这说法丝毫不夸张。这时,你会不会觉得惊讶,惊讶于自己是如何将那么多题做完的。或许,这便是我们自己的执着;因为自己的执着,我们考上了大学。或许这大学并不那么理想,但也让我们多年的付出有了回报。
或许我们并不聪明,也不是十分勤奋。但我们至少坚持了、付出了。一个聪明的人如果懒惰,也将是一事无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诗句就说明了一个人勤奋的重要性。只有多思一点,多想一点,多学一点,日积月累,就会变成一个聪明的人,举一反三,悟性很高,人的聪明无非是先天的,或者是后天的。只有勤奋,发掘大脑的潜质,成功才会变成现实。勤奋是每一个向上者必要的,是每一个做人所必要的。
“学海”究竟指什么就不是很清楚。现在我虽然未能完全诠
释这句话的含意,但至少已略知一二。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学海里。先是在浅浅的沙滩上拾贝,因为漂亮贝壳的吸引,不知不觉间走 入了齐腰深的水中,想上来已属不易。在这期间,或许曾因它太过深沉而害怕,甚至厌恶过,却最终还是喜欢上了它,沉迷在它的怀抱里不愿出来,甚至快乐地让无尽的海水慢慢地往上,将我全部淹没,直至我不得不学会游泳。我开始迷恋它的涛声,迷恋它的浪花,迷恋它宽广的胸怀。纵然我很清楚地知道,在它的怀抱里会有无情的考验,在它的朵朵浪花中或许隐藏着惊涛骇浪会令我遍体鳞伤。但我从来没想放弃过,只因为:有了它我的思想才会闪耀出光芒;有了它我的世界才能绚丽多彩;有了它我的生命才找到意义所在!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如今已能明白“苦”是什么。在我看来,“苦”是勇气,鼓舞着 我的斗志,勇敢地一往直前;“苦”是毅力,支撑着我们的信念一如既往;“苦”是努力,伴随着我们永不松懈。“苦”更是一种人生阅历的积淀,经历过苦才能感觉到甜。只有带着恒心 毅力,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苦”筑成的“舟”才会越来越坚固,才能保护我们在无数学海的“狂风大浪”中不受到伤害。像张海迪一样,有着恒心毅力和勇气,坚定不移地在学海里泛舟,虽然她曾遍体鳞伤,虽然她的肢体不再完整,但是她获得的是无穷的,无形的宝,那就是她的精神上的宝贵财富。现在我们就是在用“苦”慢慢筑成“舟”,在不久的将来不仅能在学海中畅游,还要学会在学 海中泛舟
姓名:卞虹尹
性别:女
学院班级:艺术学院11级6班
TEL:***
QQ:349009778
第五篇:书山有路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正直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肩负祖国的希望。大家都有满腔爱国情,远大报国志。报效祖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必须走好每一步。我想这第一步,便是要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学习。
学习的动力从何而来?首先是目标。我自己对这一理念体会颇深。
回想初一,我并不拔尖。连续两次大考都在年级100多名,不算太低,但我并不满意。我想不通,一样的披星戴月,一样的早出晚归,一样的年轻,一样的活力,而且我也很努力,休息时间也绝不必别人多,可我为什么只落个141名?放到区里呢?市里呢?这令我一度很自卑,很颓废。但后来,我终于想到我很早以前的誓言“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我终于有了前进的力量,我不能辜负了我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刻苦,勤奋,长此以往,我才取得了今天优异且稳定的成绩。同学们,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从童年开始的梦想,长大之后的理想,它们是人生的指向标,给我们无穷的推动力!
向着目标奋斗的过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拿现在来说,升学迫在眉睫,中考近在眼前,卷子书本堆成一座座山,肩上还压着各方的压力。很多同学,包括我,常常会睡倒在课桌前,醒来揉着惺忪睡眼还不得不埋头书海。于是乎我们开始不停地抱怨,一味地却无意义地指责中国人口,抱怨教育体系。不过我认为,既然这些都是无可改变的事实,那么就找找自身原因:是自己毅力不足、心态不佳、还是方法不当。
如果是毅力不足,想一想,这么累,为了什么?为了梦想。为了梦想,我们业已披荆斩棘,劈波斩浪十几年,还在乎这一年吗?努努力,咬咬牙,坚持就是胜利!
如果是心态不佳,那你是否把学习当成里一种负担,一项任务?如果带着抵触心理学习,潜能便不能较好地发挥,也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如果大家都努力发掘兴趣,把学习当作乐趣,把压力变为动力,乐以忘忧,那我们之间的学习气氛会更浓,大家可以共同进步,竞争会更激烈,同时带动自己不断地进取,这样的良性循环不是很带劲吗?
我认为学习方法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关键要适用与自己。重中之重,还是合理安排各学科的时间。我们还在接受义务教育,全是必修课,没有任何理由偏科。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偏爱的科目,但是均衡发展才最重要。
文科需要背的内容多,那么理解性记忆就是关键了。比如我背解词之前,首先会用,再背就没有这么艰难了。英语单词是根据发音背的,背了化合价再组合化学式就显得很简单,背化学方程式是需要先弄懂原理的。找到窍门,很多东西背一次几乎就管一辈子了。
相对于文科,理科对我的吸引力更大。觉得学理的核心还是基本概念和定理。题目万变不离其宗。解题需要耐心以及钻研的劲头,心怀这样的态度做一道题也许比像肯铁饼一样做一本题要有用得多。既然大家都懂得“格物致知,实验能做就做,实验会钩起学习热情,而且亲自尝试过,结论记得更明白,更清楚。
无论文理,都要严谨治学,不能主观臆断。另外,应该敢于向老师质疑,你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作学问不需要多少的顾虑。
最后,祝愿我们都能不断进步,分数越来越高,头脑越用越好,来年夏季,给父母,老师,更是给我们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