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择消防,选择崇高演讲稿
选择消防,选择崇高
徐正山
几个月前,我们还是天之骄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几个月后,我们将走上消防第一线,做一名祖国的红门卫士。我的同学知道我的就业选择后,有的问我为什么选择消防。是啊,为什么?我们问过自己吗?
选择大海,便选择了乘风破浪;选择蓝天,便选择了鹰击长空;选择消防,便选择了崇高!因为,消防,是一支行善积德的部队;消防,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部队;消防,是一支赴汤蹈火为人民的部队!
2006年11月7日,公安消防部队首届英模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公安消防部队历史上的首次群英盛会,是对全国广大消防官兵的组大鼓舞与鞭策。“向英模看齐”已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在全国消防部队中迅速传开。但是,我们要向英模们学什么?
学英模,就要学他们勇猛顽强,不怕牺牲。“11.3”衡阳大火中,衡阳支队20名消防官兵的壮烈牺牲换来了94户412名群众的安全;2003年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中,重庆特勤官兵冲进毒气弥漫的死亡地带,从死神手中夺回了46条鲜活的生命,8000余名村民被疏散„„趋吉避凶,人之天性。但英模们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舍生忘死,将美好的青春年华乃至生命奉献给了光荣的消防事业,谱写出壮丽的篇章!
学英模,就要学他们执法为民,一心为公。“人民消防为人民”,英模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严格执法,廉洁奉公,既是执法为民模范的庄严承诺,更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老百姓与党和国家的桥梁、纽带。
学英模,就要学他们前仆后继,薪火相传。在血与火的第一线,有1982年被公安部授予“雷锋式民警”的邵裕桥,也有今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雷锋式消防战士”的金春明;有当红军传人的井冈山大队,也有舍生忘死建奇功的重庆特勤支队。英雄的时代造就了英雄的部队,英雄的部队造就了不朽的英魂。消防部队,英雄辈出,如九天之银河,星光灿烂,璀璨不熄!
说到这里,有人就说了,英雄的事迹惊天动地,我们是学不来的。但他错了!英模也是从平凡中走来,英模也是从一名新兵做起。学英模,就要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学英模,就要见行动!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不变的军魂,忠诚是消防部队不变的警魂,政治合格是对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坚持不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在任何时候都与党中央保持严格一致,才能成为一名忠诚的红门卫士。
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奉献是我们永远的选择。但是,为人民服务不光靠一腔热血,还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基础。今天,我们苦练队列、体能、业务本领,正是为了打好各项基础,迈好进入消防部队的第一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今天,我们迈好第一步;明天,我们就将迈开一大步!
万山红遍的时候,正是祖国的金秋;万山红遍的时候,为了共同的信念,我们从五湖四海聚到一起;明年万山红遍时,你我又将身在何处?选择消防,便选择了崇高。不同地域的我们肩负同样的使命:守一方热土,保一方平安!英模的事迹如旌旗招展,引领着我们前进。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英模精神,让这面旗帜高高飘扬;我们将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英模们,革命自有后来人!
风物长宜放眼量,人间正道是沧桑
——王 旭 天地为炉,造化为功,血肉为驱,尽显雄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学英模,见行动。消防之花永远绽放,消防英模永驻苍穹!
2006年11月7日,公安消防部队首届英模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公安部队历史上的首次群英盛会,是对全国广大公安消防官兵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我们不会忘记用生命搏击洪流的勇士;
我们不会忘记在烈火中绽放的玫瑰; 我们不会忘记在火海里涅磐的凤凰; 我们不会忘记坚守职责的楷模;
我们不会忘记群众眼里的好警官,人民中间的贴心人; 我们不会忘记为难关头的奇兵,抢险救援的尖兵;
我们不会忘记油罐内托举救人的勇士,把危险留给自己的新兵; 我们不会忘记舍生忘死的指挥员,侠胆柔肠的真英雄; 我们不会忘记捧着儿子骨灰,苍颜白发的“英雄母亲”; 我们不会忘记失去丈夫,撕心裂肺的妻子!
是他们,用高贵的头颅捍卫了国徽的尊严; 是他们,用有力的双手托起金色的盾牌; 是他们以无私的母爱哺育感天动地的英雄; 是他们,以坚强的意志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是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奉献出青春和热血; 是他们,以伟岸的身躯筑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马克思说“忘记就等于背叛,等待就意味着死亡!”
我们不会忘记消防英模们战火海,救危难,抢救人民群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责任比泰山还重。
火场上他们是火魔的客星; 危难中他们是人民的救星; 他们以真心换真情;
他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他们胸怀全局,一身正气!
他们是烈火凤凰,在烈火中战斗,在烈火中拼搏,在烈火中锻造,在烈火中永生; 他们是出水蛟龙,他们同火魔决斗,同死神较量,同时间赛跑,他们是中国的骄傲。古人云:“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死而后矣,不亦重乎!”是啊!“死而后矣,不亦重乎”。这何常不是我们消防英模的真实写照,这何常不是我们消防英模高尚情操,这何常不是我们消防英模的高贵品质,这何常不是我们所有消防人心中的誓词。
学习英模就是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学习英模就是要学习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品质; 学习英模就是要学习他们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品德; 学习英模就是要学习他们勇挑重担,赴汤蹈火的品格; 风物长宜放眼量,人间正道是沧桑。而今迈步从头越,百万雄师过大江。
今天的我们就是明天的他们,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精神,踏实的行动,以英模们为榜样,以英模为我们的标准,以英模的事迹为我们工作的指针,在点滴中学习他们,在行动中锻造自我。从叠好每床被子做起,从搞好每一次内务做起,从练好每一项技能做起,从听好每一节课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古人说:“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我们一定要过好的每一天,干好每件事,我们一定要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父母亲人,无愧于祖**亲,无愧于人民群众,无愧于头上闪耀的警徽,无愧于逝去的英灵,无愧于用热血铸就的金色盾牌!
同志们行动吧,向英模致敬,向英模学习!同志们行动吧,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同志们行动吧,好男儿,路还长!同志们行动吧,不怕火魔肆虐疯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会沿着先烈的足迹前行,我们要向前辈英模学习,我们坚信消防事业明天会更好,我们坚信祖国明天会更强。
努力吧,同志们,努力吧,战友们!
江山如此多骄,风景这边独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时代的呼唤 郭国春
2006年11月7日,公安消防部队英模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10个“公安消防部队英模群体”,10名“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执法为民模范”,20名“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尖兵”,10位“公安消防部队英雄母亲”,及35个先进集体,50名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
11月12日,我很荣幸的作为一名培训团的学员代表来到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在此举行的以“艺术家讴歌奉献精神,消防兵展示艺术才华”为主题的艺术展。此次艺术展展出了美术,书法,摄影,雕塑等作品,并且全部都是反映我们消防英雄的英勇事迹。
面对着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听着讲解员详细而生动的讲述着作品中所包含的感人事迹,我的眼睛一次次的被泪水浸湿,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生死关头的搏击,危机时分的监守,寻常岁月的真情,一幕幕奋力拼搏的战斗,一张张鲜活刚毅的面容,一个个骁勇可敬的身影,一曲曲关于生命的赞歌,都通过一件件参展的作品呈现在我的面前。立身其中,犹如置身于一部正在放映的描述消防官兵灭火救援的电影之中。艺术品中的个个英雄此时都活动了起来。他们有的手中拿着对讲机大声的呼喊着;有的拿着水枪对着熊熊烈焰冲射着;有的双手紧握着方向盘,随时准备着向火场前进一步;更有的戴着空气呼吸器,抱着危机中的群众往外冲着。但是,无情的火魔就犹如一张无形的大嘴,瞬间就将周围的一切吞噬了,而我们的消防英雄们,却化成了烈火中的金刚。
长期以来,我们公安消防部队的官兵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公安部党委的领导下,在火热的消防工作实践中,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前,恪尽职守,任劳任怨,顽强拼搏,勇于牺牲,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甚至生命都献给了光荣的消防事业,为百姓守护着长久的安宁,得到了当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扬,以至于在人民群众中许多人多消防事业是既敬又怕。敬是敬重我们消防官兵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精神。而怕,则是怕我们消防事业的危险性。甚至有这么一句话:“好男不当兵,当兵不当消防兵”。为什么?因为我们消防工作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消防官兵在执行任务是,随时都可能遭遇危险,有是甚至是关系到生命的。但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成立消防部队了吗?不用我们消防官兵了吗?不,绝对不是这样的,因为祖国需要消防,人民需要消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消防。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为能够加入消防部队而感到光荣个骄傲,为能够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而感到自豪。
今天,我们穿上这身绿色军装,就成了红色土壤中的新芽,英雄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我们正在逐步的成长起来。同志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向所有的消防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英勇战斗,无私奉献,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高尚精神,响应时代的号召,大力弘扬“忠诚可靠,秉公执法,纪律严明,无私奉献”的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为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共同托起共和国消防事业的太阳。
第二篇: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doc
[科目] 政治
[文件] 第七课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doc [标题] 第七课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关键词] 前沿观点探求 [内容]
第七课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三、前沿观点探求
(一)自私是不是人的本性
这个问题是我们比较敏感的问题,多年来,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很多同学都会发生疑问。首先,我们分析“自私”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时,其含义是不同的。为此,人们对其善恶的评价当然也不同。从人的自然本能需求上理解自私,那么自私的含义通常指凡人都有求生欲望,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等等。这是一种真实而自然的存在。如果在这个意义上谴责自私心,那么,正如爱尔维修所抱怨的一样:“对人的自私心引起的后果发脾气,这意味着抱怨春 天的狂风、夏日的炎热、秋天的阴雨和冬天的严寒。”从人的生存需要上理解自私,那么自私通常又可理解为自我,不仅要从自然界,从社会获得衣、食、住、行的生活资料,而且在此前提下还有精神消费的自我需要。这种所谓的自私也无可非议。从社会伦理关系理解自私,那么自私则是一种伦理态度和原则,亦可称之为“利己主义”。这种自私的追求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其一是自我为中心,谋取和扩展个人私利,漠视或逃避对他人和社会所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其二,以自我为目的,把别人作为手段。犹如18世纪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所声称的那样:“爱别人,就是爱那些使我们自己幸福的手段”。这种自私就是我们应反对的错误的自私。
第二,人的本性非自私。当前,有许多人认为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其错误的要害是犯一形而上学的片面性。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在他的著作里对此作过不少论述,廊清了笼罩在人的面目上的重要迷雾。他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个人是社会存在物”。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当人站立起来后,为自己寻找第一块遮羞布和第一次集体狩猎时,就开始摆脱动物纯粹的自然属性,而具备一定的社会属性。因为有了社会属性,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后,人便产生了精神追求,开始“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人类正是高扬精神追求(社会属性)这支如椽巨“笔”大笔一挥,划出了他与宇宙万物生灵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而成为苍生之主宰和万物之灵长。第三,“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从社会发展史上讲:原始社会并没有自私观念。私有观念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产物。要说自私是本性的话,只能是资产阶级、一切剥削阶级的本性。在共产主义社会,私有观念将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亡;从理论上讲:根据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自私观念只能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反映;从自私的本质特征看,正当的个人利益和自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把二者混同起来;从思想方法上看,把自私说成人的本质,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片面观点,而且也不符合历史现实。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坚持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为社会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孔繁森、李润
五、徐虎、李国安、李素丽等,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赢得了人民的尊敬。他们的事迹是对“人性自私论”最有力的驳斥。
(二)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要不要提倡奉献精神? 答案是肯定的。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青年人在人生价值问题上存在种种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如拜金主义倾向、享乐主义倾向、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倾向在青年中均有反映。从实质上看,就是不懂得或否认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1课文中已对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了论述,在这里还要强调指出两点: 其一,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广大劳动者对社会尽了责任,作了贡献,都不能获得相应的报偿,甚至连最低限度的物质文化生活都得不到满足,更不用说自己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了;剥削者不劳而获,却索取和享受着种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就是剥削阶级的道德准则和人生信念。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从根本上得到统一。表现在:①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国家不仅从各个方面逐步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正当需要,而且为他们为社会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创造有利条件。②个人需要的满足,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所做的贡献,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故此,我们不可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来谈个人需要(索取)。③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一般来说,个人对社会尽了责任,作了贡献,就能根据按劳分配原则,从社会索取到他应得到的东西;同样,个人要有所索取,就必须先对社会有所贡献,各尽所能,而不是不劳而获。其二,由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事业而斗争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因而只有人民作出贡献,推动社会进步的人,他们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广州军区某部上等兵李向群,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在家庭拥有百万资产的情况下,毅然参军报国,立志献身国防事业,在短短20多个月的军旅生活中,实现了从特区青年到优秀士兵到抗洪英雄的跨越。训练场上,他获得20个课目中17个优秀,被评为全国训练尖子;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曾经从水、火中救出5名老人和儿童;国防施工,他能勇挑重担荣立三等功;抗洪前线,带病顽强拼搏,先后四次昏倒在大堤上„„在长江流域的抗洪抢险中献出年仅20岁的年轻生命。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最近分别为新时期英雄战士题词。江泽民的题词是:“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李向群式的英雄战士”;张万年的题词是:“当代青年的榜样,优秀士兵的楷模”;迟浩田的题词是:“人民军队的英雄战士,改革时期的优秀青年”。李向群牺牲后,他所在的集团军为他追记一等功,广州军区授予他“抗洪勇士”称号,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追授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央军委授予他“新时期英雄战士”的荣誉称号。李向群就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他家富未忘报国,当国家与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威胁的时候,他置生死于不顾,先后五次投入水火,抢救人民生命财产,捧给战士的尽是爱,献给人民的总是情;家庭富有却对已吝啬,对人慷慨,被誉为“贫穷”的富家子弟,“富有”的年轻战士。李向群的崇高品质说明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他平凡、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国家和人 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既实现了社会价值,也升华了人生价值。
2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青年应响应江泽民主席的号召,向李向群同志学习,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为此,首先,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特别要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无私奉献的观念。其次,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多做贡献。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勇于迎接困难的挑战,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再次,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摈弃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倾向,走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误区。
(三)张华为救老农,肖栋栋为救轻身女而牺牲,值不值得? 1982年7月11日,第四军医大学的张华,为枪救一个落人沼气池的老农,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事情发生后,广大青年掀起了学习张华事迹的热潮。可是,有人却说:一个大学生,为了抢救一个农民而牺牲,太不值得了。
1999年2月28日,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研究生肖栋栋为救一个轻生女,义务无反顾地投身到冬日刺骨的江流,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又有人拿出同样的换算公式:一个研究生,为救一个想活的轻生女,值不值? 显然,上述观点是不对的,但为什么会有这些观点出现,而且还比较有市场呢。这里有一个正确理解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问题。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时,既要看到物质方面的贡献,又要看到精神方面的贡献,特别要重视精神方面的贡献,原因是:①因为人们往往只看到一个人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而容易忽视他在精神方面表现出来的崇高境界;②因为精神方面的贡献,特别是优秀人物的思想道德对社会的影响尤为深刻,对社会进步具有特殊意义。首先,这是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模范行为。如果用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去理解,用利己主义的天平去衡量,对张华、肖栋栋的举动自然觉得“得不偿失”,得出“不值得”的结论。但从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角度看,人生在世,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要时为他人、为社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这是值得的,应该的。这充分显示了他们的高尚道德境界。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生命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的壮丽赞歌,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其次,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张华并不因为遇险的是一个普遍农民而漠然视之,而是奋不顾身地向了伸出了救援之手;也不因为自己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自以为高人一等,而是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在这里,高度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那么认为大学比普通农民高贵的观点是低微的,同社会主义道主义相背离的。
再次,张华舍身救老农、肖栋栋救轻身女之所以值得,还因为他们为亿万青年树立了光辉榜样。从张华、肖栋栋的行为中,我们找到了什么是人的价值,什么是人生意义等具体而精确的答案,看到了80年代青年所具有的精神风貌。张华和60年代出现的雷锋、焦裕禄等一批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社会主义新人,以及当代涌现的孔繁森、徐虎、李国安、肖栋栋等许许多多克已奉公、助人为乐、舍已救人的模范人物,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花蕾,它必然在中华大地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四)关于自我设计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这个问题教材虽没有涉及到,但是,它在青年学生中相当突出,每位青年在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职业和奋斗目标时都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必须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1区别:(1)内容不同,自我设计是把自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职业和奋斗目标等;社会需要或社会设计是根据社会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对社会成员的发展在总体上提出要求 和规划。(2)原因不同,个人之所发要进行自我设计,是因为个人总是有自己的特殊的情况,例如个性、爱好特长和客观条件等,需要从个人的这些情况出发去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选择自己的职业。这种自我设计既是每个人的权利,又是人人发展的需要。社会对个人发展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有计划地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是为了最终推动社会进步。
2联系:(1)国家、社会尊重一切从社会利益出发的个人自我设计。我国大学招生尊重个人志愿,积极引导社会青年选择自学成才的道路,鼓励青年自谋职业,从事个体工商业等政策和措施,都是国家、社会对个人自我设计的尊重。(2)自我设计与社会需要相互促进。自我设计要以社会需要为前提,要服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社会需要要考虑个人的要求与可能。离开社会需要的“自我设计”是无意义的,而离开个人的努力,片面强调社会需要的做法也是会落空的。
(五)金钱财富不是人生价值的尺度或标准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金钱意识不断加强,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然而,令人不安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人,竟然将钱的作用绝对化、神圣化,陷入了“金钱至上”、“金钱万能”、“钱就是一切”的拜金主义泥坑而不能自拔。面对当今社会拜金主义泛滥的现实,在思想道德领域,有的人把人生价值与商品价值混为一谈,用拥有金钱、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个人成败、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显然,这是一种理论上错误、实践上有害的人生价值观或人生价值导向。
我们认为,金钱拥有的多少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
首先,从人生的社会价值看,它体现了个人的人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这种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他人所作出的贡献。一切正常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多方面地成为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客体,因此,个人也就是有多方面的价值。例如,作为物质财富生产者的价值,作为种族延续环节的生命价值,等等。
在这种种价值关系中,个人作为客体,是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手段。对于个人而言,谁的人生活动有利于社会和他人,谁就具有社会价值。在这里,关键在于个人的劳动贡献,它决定了人生价值的大小或有无。由此可见,人生的社会价值与个人所拥有的金钱或物质财富并没有必然联系。社会生活中,那些善于投机取巧、搞坑蒙拐骗的人,他们往往腰缠万贯,但不能说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大;反之,那么知识多、技术好、对社会贡献大的人,他们的收入并不高,获得的钱财并不多。
其次,从人生的自我价值看,它体现了个人的发展和完善,体现了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对个人正当权益的维护,等等。这种自我价值,既需要通过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努力得到实现,也需要社会的提供和恰当评价方能满足。当然,这种实现、提供、满足,并非完全取决于金钱、财富,还要有丰富而健康的精神文化因素。
第三,人生价值不能仅仅从外在的功利上、物质贡献上来衡量,更应从内在品德上、精神贡献上来衡量。一个人的道德行为选择,既有功利性又有超功利性。所谓功利性,是指任何道德行为的选择归根到底都应该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即最终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然而,任何道德行为的选择又有超功利性,即超出行为主体——个人的功利,这种选择有时不仅不能给个人带来什么功利,反而要作出这样那样的自我牺牲,而这种牺牲对于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来说,则是完全自觉自愿的,理所当然的。例如,一个人在面临抢险救人的紧急关头,如果还要事先弄清被救者的身份,计算一番能否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然后才决定是否值得去救,势必贻误时机,丧失了道德自身的崇高价值。再从精神价值、道德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或功利价值的角度看,一个人的高尚品德,一个道德楷模的行为,则可以使许许多多的人受到教育鼓舞,他们为社会制造的物质财富就更是难以估量了。因此,从功利价值作评价,也应该对人生价值的道德作用给以充分的肯定。
第四,精神的价值是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或所谓“含金量”来衡量的。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为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奋勇战斗,不惜牺牲身家性命,他们的品格、精神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实际上,这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无价之宝。社会生活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心、热情,也决不是能用金钱去说明的。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尊严等,对他人、对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既是有一定的价值,但却不能用物的东西来代替,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或交换。综上所述,我们既要看到人生价值尺度与物质需要、金钱、“含金量”的某种联系,更要看到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我们不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把人生价值尺度与商品价值的尺度混为一谈,以至用金钱、财富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堂而皇之地、公开地正面赞美金钱,并把“只要能赚钱就是英雄”、“只要有了钱就有人生价值”作为社会的价值导向,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让金钱的光环遮住了比它更为美好高尚的精神世界,那样的民族终究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那样的人终究只能成为残缺的人。(六)关于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问题 有的同学提出,我们经学习也知道,人类应当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但我们现在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面对社会现实,社会上还有许多丑恶的东西,别说共产主义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也难以实现,那么,我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可言呢?还是现实一点不更好吗? 有些同学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想法对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性提出了怀疑。因此,首先我们要来看,青年学生有没有必要树立共产义理想?答案应当是肯定的。道理何在第一,共产主义理想不仅仅是一个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社会的向往和企盼。共产主义理想的产生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和产物,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的产物,是被革命斗争的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社会意识。
第二,不错,共产主义理想还没有实现,但不能说社会主义理想也没有实现,这是不符合事实的。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理想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就生活在这种现实之中。当然,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坚持和完善,它有一个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美好与丑恶的斗争,也是很自然的。我们是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呢,还是抛弃共产义理想,让社会主义事业半途而废呢?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了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当然要取前者的态度,当然要高举共产主义理想的大旗,继续前进。
第三,从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和利益来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对于深受过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人民来说,并不只是什么响亮的口号,也不是单纯的哪一个阶级和政党的纲领主张,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用鲜血写成的真理。试想,没有千百万人的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怎能有民主革命的胜利、共和国的诞生?!没有亿万人民为共产义理想而奋斗的艰苦奋斗精神,怎能有今天强大繁荣、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祖国?!同学们试想一下,在那山河破碎的黑暗岁月里,如果中华民族子孙都对改变中国面貌没有信心、没有勇气、没有看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曙光,现实的中国还会有吗?回顾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纪念历史,而是要沿着历史发展的方向振兴祖国和民族,创造更辉煌的未来。为此,中国的青年一代是共产主义事业的继往开来的跨世纪一代,只有在这一代人中,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我们的祖国和民族才能真正振兴!第四,就我们青年学生个人来讲,只有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为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共产义理想不仅对祖国的发展和进步有指导和促进作用,而且为我们指引了人生前进的正确方向,是人生前进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就必然要失去人生的伟大精神支柱,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青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尤其需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确定人生的航向,为民族和祖国的振兴和强大,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崇高的事业无悔的选择
崇高的事业 无悔的选择
记广州市东坑劳教所二大队副教导员罗锋
罗锋同志参加工作十多年来,一心扑在对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上,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始终坚定不移学习、紧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以党对劳教工作“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作为指导,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劳教事业的无尽热爱化作对工作的满腔热情,用行动诠释着警察本色,用忠诚实践着公正执法的理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罗锋同志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副教导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罗锋同志深知严格管理,从严治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秉公执法的民警队伍是一切工作之首。作为副教导员的他坚持带队伍、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经常与同志们交流工作信息,既丰富了本人知识,更提高了管理教育能力。
多年的管教工作实践,罗锋同志以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的投入管理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和谐社会环境下的人性化管理新方法,用教育重塑服教人员灵魂,用真情感化服教人员心灵,为确保劳教所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劳教人员劳教后失去自由,远离亲人而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针对这种情况罗锋同志注意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和言语行为上把握服教人员心理上的细微变化,用科学的方法加经整理分析,制定严格的改选方案,加以实施,取得了较好的转化效果。(比如劳教人员王某,男,25岁,因盗窃被劳动教养一年,入所后,沉默寡言,行事偏执,他一直认为公安机关对其处理太重,加之第一次入所,产生了较强的抵触情绪,经常消极怠工,好逸恶劳,入所第一个月就逃跑未遂,加期一个月,对改造失去了信心,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被大队确定为“重点人员”。经过对该学员经历、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全面了解,运用自学的心理学知识加以分析,根据该学员的症结所在,首先对该学员戒之以规,以所规所纪来约束其行为,并有意安排表现好的劳教人员主动接近他,和其交朋友,并主动找该学员聊天谈话,使该学员感受到如亲情般的温暖。同时,他抓住有利时机,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并联系其亲属来所进行帮教,使其彻底消除顾虑,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目前该学员思想稳定,家庭关系和谐融洽,并能与其他学员谈天说地,和睦相处。该学员高兴的说:“感谢政府不放弃我,开导我,我现在能正确认识到我自己,并以实际行动,努力改造,以回报副教导员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在日常管教工作中,罗锋同志对大多数学采取教育劝导说服为主,深入细致的做好教育转化工作,都能够自学接受改造。但对极少数“难改造学员”,罗锋同志采取行政手段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使他们感到抗拒改造就没有出路,从而走上正常的转化之路。(比如劳教人员陈某,因寻衅滋事被劳动教养一年,入所后,从不主动与干部和别的学员交流,还动不动就和其他学员动手,有一句话不对他心思就要动手打人,思想上极不稳定,干部找其谈话,刚开始不但有抵触情绪,还根本就不在乎。
为了做好劳教人员陈某的转化工作,罗锋同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发现该劳教学员有许多优点,如从不贪图享受,在习艺劳动中积极肯干,能够较好的完成大队干警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缺点是陈某以前住过监狱,养成了武力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从内心深处就认为只有打才能让别人服气,不敢反对自己,从不考虑从语言上让对方心服口服,从语言上让对方尊重自己。通过分析研究,罗锋采取恩威并施的方法作为对其转化教育的突破口,只要有打架骂人现象就增加劳动量或扣其自减期,并经常主动找其谈话,讲利害关系,教育他用其他方法解决一些问题。经过常江的耐心引导教育,使其慢慢转变了武力解决问题的观念,并同时保证以后克制自己的情绪,激动愤怒的时候采用罗副教导员教的沉默、转移、回想的
方法,让自己的情绪平抚下来。经过罗锋的谈话、引导、教育,陈某在所内后来的日子里无一起打架骂人事件,并在日常学习、劳动中表现极为积极,因此在出所前获得了的减期奖励。陈某出所后常常给罗锋打电话,汇报自己现在的生活、工作,并把自己未来的目标,怎样努力,准备怎样去做告诉罗锋,让罗教导员帮助参考参考,看看符不符合实际、看看努力的方向对不对。这在所有人看来陈某在罗锋的帮助教育下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生存价值。)同时,能够大胆管理劳教学员,及时同劳教人员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对重点人做到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掌握劳教人员的思想动态,坚持“静中看动态,稳中看不隐患,狠抓防范不放松。”始终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的原则,使劳教人员自觉、自愿接受管教,从思想深处发生转变,重新做人。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小事情体现着大道理。罗锋同志在工作中,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他常常告诫自己,打铁先需本身硬,保证政治上不掉队,思想上不糊涂,行为上不犹豫。作为副教导员,坚持做到“有权不争、有责不推、有难不让、有过不诿”。严格执行“六条禁令”,时刻牢记四自: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对劳教人员的奖惩、请假、所外就医等执法程序严格把关,不徇私情。做到一不吃请,二不受礼。多年来,罗锋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尽职尽责中诠释形象,在强化学习中提升形象,在公道正派中维护形象,在廉洁自身中规范形象在团结和谐中塑造形象,在示范带头中展示形象。
多年来,罗锋同志始终能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能够恪尽职守,认真负责。不论是学习方面工作方面还是日常对劳教学员的管理方面始终起到了很好的表率带头作用。并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方针、政策,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硬任务,作为副教导员,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提高干警素质能力;强化安全稳定,确保场所安全,落实教育矫治,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忠实践行使命,认真履行职责,以实干奉献的作风、清正廉洁的操守,立足本职岗位,情系劳教事业,用行动诠释着警察本色,用忠诚实践着公正执法的理念。为教育人、改造人,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确保劳教场所安全,维护我市的社会稳定付出辛勤汗水;作为一名劳教人民警察,不仅要有熟练的业务技能,过硬的素质,更要有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敢于挺身而出的勇气和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罗锋同志就是这样一名劳教人民警察。
第四篇:无悔的选择 崇高的职业
无悔的选择
崇高的职业
张春华
小时候我的崇高理想,就是当一名妙手回春的医生,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仅仅在高考前我选择了师范类,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知道,一组普通的音符,倘若排列在同一音阶上,就谱写不出优美的曲调,只有处在五线谱的不同位置上,才能创造出动人心弦的乐曲。生活也是如此,倘若每一个人都只按自己的愿望向社会索取,那么生活的乐章只能是杂乱的,断续的,伟大的事业也只能是沙砾上的大厦,不摧自垮。
大学毕业后我带着一脸稚气走进了费县方城镇中心初中,满腔热情地融入到与我年龄相差几岁的学生当中。望着那些在教育战线上呕心沥血几十年的老教师仍孜孜不倦,看着他们青丝变白发仍两袖清风,我突然特别深刻地理解人们为什么总是这样描写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通过二十年的教育实践,我真实地感受到——当老师,能使我的人生充实,精神愉悦,使我感到高尚。因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托起的是明天的希望。每当我看到自己与学生们一同成长,就有一种成就感。是的,我们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有句话说的好,不是工作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工作,尤其是在课改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更应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态度去学习,迎接挑战。在工作中,经常向其它教师请教,以及个人有针对性地学习,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家长满意、学校放心、孩子喜欢的老师。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虽然我们不指望能培养出多少“牛顿”和“爱迪生”,但也绝不能让“牛顿”和“爱迪生”在我们的手中埋没。是啊,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这里有我的追求,这里有我的爱。让我们守候在那方“黑土地”,用三寸长的“白铧犁”耕耘岁月,让我们的青春在爱的奉献中闪光!让我明白了教师这两个字眼的深刻含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教学生涯里,我不断地努力奋斗,对教师的含义也有更深刻地认识。不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纯洁的眼睛,我就会感到“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在这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是多么神圣。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这些纯洁学生的一生。因此,我深深懂得,什么是为人师表,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努力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让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正如一位名人说:“教学对教师本人,本来也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三尺讲台使教师照亮了别人,也升华了自己。”
站在讲台上,我就会产生一种无言的神圣与庄严。这样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断进取的教师精神,铸成了教师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气度,为了党的教育事业而无私奉献 的精神,这就是师德,师魂。
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三尺讲台,是我无悔的选择。我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我深深地知道:作为教师,光有奉献是不够的,振兴民族的希望是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特别是在教学课程改革之际,我们要有一种紧迫感、使命感,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我无悔我的选择。
“撑一支长篇,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将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终有一天,我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只要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可以说你也就选择了平凡。在教师的一生中,也许不会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不像农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像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不像商人,卖了商品,收获金钱;不像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新颖的服装……有句古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然而只有真正做过教师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是我的学生那天真的笑脸,童稚的声音给了我幸福的体验,是我的学生那渴求知识的双眼给了我勤奋工作的动力。
我是教师,就要奉献,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为了学生能全面发展,培优辅困;为了学生能共同进步,促膝谈心;为了学生能受到教育;不知付出了多少时间与精力!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而心中的那份爱,将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用热血和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要飞进学生的心灵。“不热爱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这是我想的。无数优秀教师的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能使师生在心理上接近起来,能在师生间架起一座互相信任的桥梁。老师应用尊重、真诚、理解的心去热爱每一片绿叶,让每一片绿叶上都撒满阳光,让每一片绿叶上都有跳跃的音符。“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吧!”
飞向先进的行列、飞向课改的前沿、飞进学生的心灵,年轻的翅膀承负着一份份厚重与博大,因为年轻的翅膀只有飞翔才能寻求平衡的支撑,不飞,翅膀就会退化,不飞,生命就会枯萎。
翅膀不能停止飞翔,生命更不能停止飞翔。教育的领空为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天空。让我们飞出蓝天白云的空间,飞出海阔天空的舞台,我们的生命将永远年轻而美丽!
我们生活的目的,不在于荣耀和享受,而在于精神上的充实和事业上的成功。没有战士谁也当不了将军;没有水平,谁也当不了船长;没有各行各业的分工,就不存在国家和民族。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条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为了坚持信念,实现理想,就须孜孜不倦的努力。教师知识长流水,才能对学生灌溉。因此,学习上要执着追求,上下求索。不断的学习其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浅薄与无知,故而不断地自我鞭策,努力努力再努力。
路是人走出来的,不管是康庄大道,还是羊肠小道,如果没有经过坎坷曲折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准备吃苦的精神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我相信,我自己胸膛的那团火焰定会熊熊燃烧。
第五篇:选择演讲稿
选择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是--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选择》。
人生时刻面临着选择,大到人生方向,小到在哪吃饭,可以说,人生就是一次次选择与将选择付诸行动的过程。所以,会选择的人,一生风 光无限,看尽天下暖色;不会选择的人,一生坎坷不平,狼狈不堪,尝尽人间酸辛。
我们所处的历史世界就像一张打的网格纸,每一个点都是一次选择,可我们的人生偏偏只能画一条直线,所以在驻足在某个点选择下个点时不得不放弃很多点。每个人都能进行不同的选择,画出不同的人生轨迹。
选择其实是一次冒险,选择其实是一场赌博,每一个选项背后都是一扇门,而门后,是不同的几条道路。所以,选择很重要。
上大学的我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以后的发展方向,毕业后工作或考研,恋爱与学业,我们面临着一个个选择,决定着我们今后的道路。为什么许多人都很迷惘,在人生的重要关隘上难以作出选择?因为他们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他们害怕,他们怕选错了会使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变的很差,会一辈子消沉,一辈子令人懊丧。
那要怎样面对选择呢?
有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有时想兼得,却又不能,于是,拿起这个又想着那个,放下呢,却又舍不得。正所谓“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个时候就要学会舍弃一些,才能获得。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选择就是舍得,舍得、舍得、舍和得是分不开的,有得必有舍,有舍才有得。
在选择之前,我们要让头脑冷静,不要乱,谨慎分析,结合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在选择是千万别随大流,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我们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不能被被人左右,我们要弄清楚自己的理想、目标,抓住机遇,做出适当的选择。
而在选择之后我们要怎样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可能会遇到选择错了的时候,这时候不要消极悲观,不要沉溺在自责懊悔中,这样只会让你错过另一次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分析,设法补救,抓住机会,做出另一次选择,重新回到实现目标的路径上去。
当然,有时候我们面临选择是不仅需要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判断依据,还要考虑到道德的因素。如某些黑心商人钻法律空子,赚黑心钱,当他面临钻黑心钱与安安分分做生意这个选择时,他选了前者,这对他自己是有利的,但并不代表这是明智的,他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一些人拾金不昧,也许失去了一些到手的财富,但缺获得了心里的满足感。所以在选择时,考虑到道义是必要的。
人生面临着无数选择,选择需要一双慧眼,更需要一股勇气,一种睿智。当你面对选择的时候,理性地迈出你的双脚,在人生的选择路上,踏下坚实的每一步。
班级:
学号: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