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案说法课程总结
《以案说法》课程总结
早就听说以案说法这门课程在学校的火爆程度无可比拟,在前一学期就选了这门课,但是很可惜在正选时没有选上,但是我不会信不气馁,终于在这学期选到了这节课。虽然这节课是周五的最后一节,有时候会阻碍我们愉快的周末,但是我想到一个星期的最后一节课能以这么好听好玩并且能学到知识的课作为一个周末的结束也是极好的。
一开始我觉得作为一个法科学子不光要接触法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在理论的基础上接触更多的鲜活的实际案例,这样才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才能对今后的法学专业学习起到更大的作业。但是到了课堂我才发现由于课堂上还有很多的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因此课堂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向同学们宣扬一种法治思维和法制理念,因此讲述的一些案例内容对于我们来说显得稍有过时和浅显,但是这也不能妨碍我能再次从这些案例和老师的讲述中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陈军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安排的很细致,主要包括案例导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发言。案例导入是老师将全班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组,并且每个小组的专业相互交叉,以便法学与非法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而我所在的第五小组所进行的案例导入是宪法平等权第一案——蒋韬案。在这次案例导入中,我们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了良好的分工合作,我们小组一部分人搜集相关资料,其中包括相关法条和相关案例,一部分人写对此案的感想和案例评价等。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有力的激发了我们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也激发了我们全班同学学习法律了解法律的积极性。此外,每堂课老师的讲述也是恰到好处,因为班上有许多的同学并非来自于法学专业,老师每次对案例进行讲解点评时,并没有一味的追求法学思维法学概念的植入,而是通过各种学科的交融,例如法学与社会学的融合、法学与心理学的融合,多方面的交融来传输一种简单而有趣的法学思维理念。看到每节课后同学们依然在那津津乐道的讨论,我觉得陈老师的教学是成功的。这也让我明白了作为法科学子,以后工作与非法学的人交往,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懂法,我们也要运用多学科的融合来使我们法学的概念法条简单化明了化。
另外,为了更加培养同学们对法律的积极性,陈军老师还专门邀请了检察官、法官和律师来为我们进行一场专业讲座。我觉得老师这样的安排实在是良苦用心,陈老师知道单纯的虚幻的案例研究并不能使我们真正的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和趣味,只有通过接触法律实务最紧密的检察官法官律师讲述的经历才能让我们明白法律的威严和法律存在的必要性,也能更激励我们这样的法科学子明确目标积极努力的学习法律知识。为了培养同学们对法律的兴趣,加深大家对法律的认知,也为了更好地上好《以案说法》这门课,老师在这个学期给我们安排了两部法律电影--《秋菊打官司》和《十二奴汉》。《秋菊打官司》中,善良质朴的农家妇女秋菊因为村长打伤了自己的丈夫并且不愿意道歉,就去乡里,县里,市里上访,在这些方法都无效之后,秋菊又选择了去法院打官司。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要讨要一个说法。然而,到最后两家和好之后,秋菊却得知村长被拘留了。这部电影是张艺谋导演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作品,编剧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这一部简单充满的乡土气息的作品在展现那个时代农村百姓内心的淳朴与简单的同时也反思了那个时代中国基层的法制状况,可以说是但是基层的法制写真。《十二奴汉》这部电影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英美法系的陪审员制度的展现的淋漓尽致。在电影中,围绕着少年的罪名是否成立,刚开始的时候,十二位陪审员中只有一位认为是无罪。本以为这唯一的一位会被大多数人说服,或者至少迫于多人的压力选择放弃。然而,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他不但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还一个个的说服其他人。影片之中,十二位陪审员多次展开激烈的交锋,直到最后就是否有罪达成了一致意见。可以说影片表面上在表现英美法系的国家的陪审员制度,实则是在观众表现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对法律程序的敬畏、对判刑的慎重。
最后,我想说,《以案说法》这门课是在陈老师的用心安排下的一堂生动且能学到专业知识的选修课程。虽然它只是选修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带给我们的知识远比其他专业课来的丰富,这门课不仅交给了我们一些法制理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法律有所了解有所敬畏,也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我在这门课中,不仅巩固了许多以前学的案例分析,并且也看到了一些案例的其他分析思维,而且还认识了本组的许多成员,培养了自己团队协作的能力。感谢陈军老师的《以案说法》,因为您的《以案说法》,让我坚信了法学学科的独特魅力,让我明白了人生的路途需要我们勇敢去闯。
第二篇:《以案说法》课程小结
《以案说法》课堂小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 童茜
在大二下这一紧张的学期里,陈军老师的以案说法是最让人轻松喜欢又意义丰富的课了。上学期陈军老师的《法学通论》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两个星期里整个班的凝聚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家一改以前零散的样子,纷纷为案例演讲做出自己的贡献,有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的,有负责道具、讲解、主持的,简直是那个学期的高潮。因此这个学期又慕名选了陈军老师的《以案说法》。到了课堂上发现,《以案说法》在《法学通论》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丰富了大家的法制观念,将我们原以为似乎是象牙塔法学引入到一个个现实发实例中,让我们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了法学的魅力。
为了培养同学们对法律的兴趣加深大家对法律的认知,老师还在课堂上给我们放了两部电影,并且邀请了师兄师姐们给我们做经验交流会。听了师兄师姐们的讲话,看了看《法学典型案例分析》,吃惊于课本上的案例有不少就是我们同龄人写的,尽管尚显稚嫩,但在老师的指导下不输严谨和自己的想法。老师也着重给我们讲了写论文的要求,从格式到内容,方方面面,确实受益匪浅。
为了增进大家的存在感,课堂内容引入了案例导入的环节,我们小组抽到的是关于“网络犯罪”的案例。我们在组长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大家一个群里,组长吼一嗓子分了工,大家很快变动手操办了,搜集材料整理资料就制成我们组的PPT。课堂上主持人演讲,还有评委们选出最佳的小组,令人开心的是我们组的两个小伙伴都得了奖!印象最深刻的是同学们全程以组为单位参与活动,在医疗知识问答赛环节各组轮流答题,同学们情绪都是紧张又兴奋。
总之,以案说法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最让我感动的是,上过陈军老师的课,都应该深深的体会到微笑的美,老师的声音虽温柔,但坚定有力。不管课堂来了多少人,不管来的人在下面各自干着怎样的事,讲台上的老师,都保持着知性的微笑。
第三篇:以案说法 课程小结
课程小结
在我的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学校的教务部有了新的改革,出现了“补选”这一新的选课程序。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通识课程学分没有修满,一方面也是由于同学的推荐,选上了陈军老师的以案说法,去了一节课之后变成了这个课堂的一位每节课必去的忠实听众。
由于补选的原因,第二周的时候才去上课,还记得刚去的那天,教室里面坐满了人,几乎都没有位置。一脸懵懂的我和一个同样是补选进来的同学一起选择坐在了教室不起眼的位置。过了几分钟后被告知每个组要按特定的位置坐在一起,这时,一个个子高高披着长发的女老师走了进来,我忽然就意识到,这应该就是我们的老师了吧。“不过我还以为陈军是个男老师呢”心里忍俊不禁地想道。上台和老师询问之后,第一印象就是这个老师好温柔,不急不缓的语调让人感觉很舒服。经过几番询问之后,成功加入了第一小组。组长很稳重,对所有想要加组的同学都抱着“多多益善”的态度。就这样很荣幸成为了以案说法课堂第一小组的成员。
本来以为这种法学类型的通识课上必定会有很多法条的讲述。但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却是出乎我的意料。老师先是安排了一下补选进来的同学,之后就说:“那今天就开始我们的案例导入。”补选进来的我一头雾水,不知道所谓的案例导入是何方神圣,也就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到今天我仍然清晰地记得,那次案例导入的同学采取的是舞台剧的形式进行案例模拟,那组的同学们通过在讲台上将案例原景重现,再由组内代表作陈述。第一次见到这种形式的我觉得颇有意思,舞台剧中有笑点,展示中也有让人深思的地方。展示完毕后接下来的环节就是陈老师的点评,从第一节课见到陈老师总是能从她眼中看到对同学的鼓励和支持,嘴角如母亲般的微笑也时刻在鼓舞着同学们不要害怕,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传递出了我们每个人都会仔细聆听的信息,对同学们的点评也非常到位非常细致,不仅仅是在法学的角度上,还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多角度加以分析。
课堂的案例导入结束了之后,就是老师的授课时间。本以为的枯燥的理论教学也没有出现,老师通过案例的引入不局限于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夹杂了很多结合经济管理学上的知识,形成了一个全面又不失严谨的系统,课堂气氛活跃,案例的分析也有与同学们的互动,有任何见解都可以提出大家一起讨论,十分有趣。
上完课加群了之后看到组长发的文件,了解到了整个课堂的教学安排。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安排的很细致,主要包括案例导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发言。案例导入是老师将全班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组,并且每个小组的专业相互交叉,以便法学与非法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在我们小组进行案例导入时候,组长贴心地分好了工,抱着想参加案例导入的心思,我参与了PPT的制作,最后组长在展示时看到自己所做的PPT也非常骄傲和开心,也让我体会到一个组力量的强大,那次展示凝结着我们的心血,也让我们为自己由衷鼓掌。除此之外,还有每个学期必办的“经验交流会”,“我评案例”辩论赛等多项别开生样、形式多彩的活动。在第四周的星期四去参加了“经验交流会”,在这次活动中,有很多往届的师兄师姐来给我们传授学习的经验,不仅仅是学习以案说法这门课程的感受,也有关于学习,关于创业的经历,但这些经历都告诉我们:法真的是无处不在,知识也都是无处不在,只有你能够把他们串起来之后,你才会发现每门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在都是有联系的。
作为一个非法学专业,并且高中也是学理科的学生,其实对于法学理论知识是有着一定的排斥心理的。对我来说,那密密麻麻的法条真的是既难记又枯燥,但来到了以案说法的课堂,让我对法学有了新的看法。或许对于真正学法的人来说,背法条是他们不得不做的事情,也是他们从事法学事业的必备基础知识。社会上也正是因为这群无私奉献热爱法律的人的存在,才有利于我们的法制建设,有了我们今天的法制社会。在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吃过饭爸爸妈妈都会围在电视机前看《今日说法》或者是其他法制栏目,在我看来,以案说法课堂的形式同这种法制栏目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爸爸妈妈喜欢看此类节目是因为里面的很多案例都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到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诈骗,尽管爸妈不懂法,也正是因为他们不懂法才对此类节目更感兴趣,才能从中学到一些生活中的常识,能够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够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对于选了这门课的我也是如此,尽管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但上了这门课之后,至少我学到了关于正当防卫的定义,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论述,也知道了如何把法学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甚至是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中去。作为一名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我们未来的工作与法律紧密相关,即将走入社会的我们一定要知法、懂法、用法,尤其是熟悉法律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保障。
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进入尾期了,这门课程在几周后就要结束了,十分感谢陈老师的淳淳教诲,感谢她对我们每个人的微笑和鼓励。也感谢这门课程的存在让我了解了基础的法学常识,学会了重新审视生活中的法律,也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继续勇往直前,探索生活中所有未知的事物!
第四篇:以案说法总结
以案说法小结
工商管理学院人力1301刘俊
对于大多数非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法律似乎比较遥远,但是我们错了。法律与我们的息息相关,每天我们都会遇到一些与法律有关的东西。法律不仅仅存在于法庭上,它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不会平静,我们的许多权益也不会实现。生活在这个法制社会,如果我们不懂得足够的法律知识,我们可能会丧失很多合法权益或者做出一些违法行为。
法律是神圣的,小时候曾经想象过成为一名律师,流利的引述法律条款。也许正因为这一点,对法律还是挺感兴趣的,所以选了《以案说法》这门通识课。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法律是人类社会维持正常秩序的最低准则,但真正去了解了才明白并不是这样的。法律不仅仅是严肃的,更是温情的,惩罚犯罪,维护权利。每个人的正常生活的维持都离不开法律的保护。但法律并不一定是完美的,还是有不足的,它在一步步发展中。就像老师说的宪政,宪法的适用性问题,政府正在尝试,法律在向着更好的保障人民权利的方向发展。
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老师以案例为依托,嵌入法律知识的讲解让我觉得收获很多,看似纷杂的案情总会有这样判决的理由;即使是世纪大案辛普森杀妻案也一样。法律给大多数人的感觉似乎是枯燥的,我以前也这样认为过,但是现在不这样看了。陈老师,安排的小组案例导入,经典电影欣赏,法庭重现等活动充分调动了我们的热情和兴趣,组员一起为小组努力,搜集资料,制作PPT,讨论等加深了组员之间的了解,我们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了新朋友,这一点是很多通识课所达不到的。
当今社会需要具备各种素质的人才,法律素质是现代公民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现代法制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学法、知法、守法,依照法律从事生产和生活,一切活动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这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在行为上依法办事。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作为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没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案说法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从这里学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谢谢老师这一学期的付出。
第五篇:以案说法
3Q大战:对我国目前网络用户隐私权的思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1101 任媛媛
电话:132779372
41摘要:2010年10月发生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的“3Q大战”。本文首先在对“3Q大战” 回顾的基础上,从用户隐私权的角度提出问题;然后从法律法规、社会监管等角度,对“3Q大战”引发的网络隐私权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分析目前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措施。
关键字:3Q大战网络隐私权保护措施
事件简介:
2010年10月29 日,360发布“扣扣保镖”安全软件。“3O大战”QQ用户安全保卫战开始。
2010年10月30日至11月2 日,360安全卫士大力推广此外挂软件。
2010年11月3 日,腾讯宣称与360势不两立,用户如不卸载360,将不能继续使用QQ。2OlO年11月4 日,在政府的干预下,360宣布召回“扣扣保镖”。360发布公告称,360和QQ软件实现完全兼容。双方起诉:2012年4月14日,腾讯和360纷纷对外宣称,向对方提起诉讼,而广东高院将于18日开庭审理此案。据悉,360则要求腾讯赔付1.5亿元,而后腾讯要求360赔
①付1.25亿元损失并在其网站连续三月赔礼道歉。
一审判决:2013年3月28日上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原告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诉被告腾讯科技(深圳)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奇虎公司全部诉讼请求,腾讯公司不构成垄断。据悉,这是国内首个在即时通讯领域对垄断行为作出认定的判决。②
一、争议焦点:以保护用户为名,奇虎有没有权利监管腾讯偷窥了用户隐私。奇虎360与腾讯都声称自己是为了用户着想,腾讯称并未侵犯用户隐私,需要奇虎360对腾讯道歉,并卸载其用户客户端的“扣扣保镖”。但是,大数据时代已经带来,现在的互联网商完全有能力,有精力,也愿意花费一定的财力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网络用户的隐私完全复制到自己的数据库,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来对用户进行一系列的推荐,腾讯公司的很多产品就具有推荐功能。然而目前中国法律的监管不到位,那么腾讯公司就认为奇虎是在污蔑腾讯。
对于奇虎360而言,他既然可以拦截腾讯偷窥用户隐私,那么他也可以偷窥用户隐私,奇虎的一系列弹窗,就足以说明问题。我个人认为奇虎这次的行动就是以为保护用户安全为名,对腾讯进行的一次打劫行动。他认为他可以监管腾讯。
二、网络隐私权的界定,以及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
网络隐私权并非一种完全新型的隐私权,这一概念是伴随着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虽然网络隐私权具有自己的特点,但它与传统隐私权仍有重叠的部分,因此可以说它是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体现。有学者认为,它主要是指“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
① 北京晨报:《360腾讯之战闹上法庭 互相诉讼索赔过亿元》,作者:孙雨
人民网-法制频道:《“3Q大战”一审落槌:广东高院驳回奇虎公司诉讼请求》。②
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亦有人认为,网络隐私权是指在互联网中,任何人对自己的个人数据依法享有不受他人侵犯、非法使用和支配的权利。由于国外立法多将网络隐私权纳入到个人资料隐私权的范畴加以保护,所以现代网络隐私权的概念主要属于个人资料隐私权的范畴,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也主要是对网上个人资料进行保护。
关于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施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2000年10月8日信息产业部第4次部务会议通过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见,在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关于网络隐私权比较成形的法律,仅是在一些部门规章中有所涉及。因此,目前我国对网络隐私权
③的法律保护基本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
三、加强网络隐私保护权的措施
(一)采用综合模式,制定一些行业标准。
从网络隐私权的立法趋势上来看,现今主要有立法模式和行业自律模式两种。立法模式可以较好地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但单纯的立法模式又可能束缚网络经济的发展。我国网络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同时考虑到我国的法治体制和一贯的法律传统,应采用综合模式兼采两种模式之长处。可以先由行业自律组织制定一些行业标准。
(二)制定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专门法律
将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利由法律明文确定下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立法一直忽视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宪法》也只是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权受保护。《民法通则》也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司法实践中侵犯隐私权的案件也是侵犯名誉案件处理,公民不能单独以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犯为由进行起诉。应加强针对网络隐私权的专门立法,我国现有的法规都是国务院下属的部委制定的,法律位阶较低,不能有力的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另外全国各地方也大都有地方性的保护网络隐私安全的法规或规章制度,但我们知道网络是没有区域限制的,很多网络侵权案件甚至是跨国界的,这些地方性法规、规章对公民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根本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所以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急需一部全国性的针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专门立法,使得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有法可依,同时也使得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使受害者得到应有的补偿。
(三)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使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切实可行
首先,在侵权法律责任中增加相关条文,规定侵害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民事责任,任意或者不法侵害公民的隐私权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特别要规定对受害人精神损害的赔偿。其次,建议在我国刑法中增设“侵犯隐私权罪”这一罪名,使严重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受到刑法的制裁以增强其威慑力。最后,行政法律法规应强化工作人员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工作的原因,行政机关很容易收到公民相关的个人信息,所以强化行政人员对公民隐私的保护意识尤为重要,对其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应予严惩。
(四)加强行业自律和政府管理。
③《 论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保护》-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 第2期
由于网络信息的虚拟性,以法律法规的刚性去管理必然会影响到网络的顺利发展,所以,在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以政府的管理促成行业自律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共识。
主要参考文献
1.北京晨报:《360腾讯之战闹上法庭 互相诉讼索赔过亿元》,作者:孙雨
2.人民网-法制频道:《“3Q大战”一审落槌:广东高院驳回奇虎公司诉讼请求》
3.《 论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保护》 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 第2期
4.《评析我国网络隐私权之法律保护》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年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