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死牛玉儒》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生死牛玉儒》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800
字
《生死牛玉儒》影片展现了牛玉儒同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面对癌症和死神,忍受着病痛,没有住院休养,依然心系百姓,时刻关心地区的发展,三次出院回呼和浩特工作,深入到企业、街道、社区、农村牧区等基层一线,深入到下岗职工、困难居民、贫困农牧民之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帮助解决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实际问题。
《生死牛玉儒》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牛玉儒同志虽然走了,但他的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的心灵,他的人格魅力继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我要向牛玉儒同志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干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学习牛玉儒,坚定理想信念
看完影片后,我切身感受到了牛玉儒同志有一种顽强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精神力量,让牛玉儒同志超越了常规。这种精神力量到底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员有了这样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有了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就能自动自发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精神动力。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背弃理想信念,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既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反复,又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通过认识规律保持清醒头脑,通过把握规律辨明前进方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动摇。
二、学习牛玉儒,敬业爱岗,以实际行动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牛玉儒同志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真正能够胸怀坦荡,清清亮亮地干些事情”,“只要我们生命一分钟,就要敬业60秒”。牛玉儒同志爱岗敬业,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病榻上作出“3天下地,7天拆线,15天出院”的决定,“自加压力,不留余地,奋力前行”,4天跑了5个城市,从南到北行程万余公里,考察了4家著名企业和两个城市,拖着病体在市委九届六次全委会上作了2个小时20分钟的即兴演讲,策划呼和浩特的发展与未来。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像牛玉儒一样,自觉把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同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创造一流业绩,以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三、学习牛玉儒,自律奉公、清正廉洁
牛玉儒同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他为百姓办过无数好事、实事,可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友谋过一丝私利,他认为“权力是人民给的,不属于我自己,我不能随便支配!”。为此,他遭到了亲友们的误解,误解他没有人情味。在得知自己病入膏肓、时日不多的一刻,他在家宴上向亲友们敬酒,请亲友们谅解。直到他去世后,当他的亲友们看到当地老百姓对他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感激时,他们才明白牛玉儒同志生前的良苦用心。他的正气和清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树立了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我们要学习牛玉儒同志,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常修为政之道,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生死牛玉儒》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向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牛玉儒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怀念。党需要这样的好干部,人民需要这样的贴心人。我们应该学习他,宣传他,让千千万万个牛玉儒式的好干部涌现出来。”--胡锦涛总书记对牛玉儒同志做了高度地评价。
今天看了这部《生死牛玉儒》的电影,我深深懂得我们要以牛玉儒为榜样,学习他务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自我的风采。观看电影《生死牛玉儒》,不但让我紧跟剧情,融入剧情,还给了我最强的感受,这就是为我们党能有这么好的干部感到欣慰,感到自豪,感到信心倍增。
第一次感动是牛玉儒被查出得了肝癌晚期,医生和家属刻意对他隐瞒病情,牛玉儒也“没有把这病当一回事”,急着要回呼和浩特市,这时我真为牛玉儒捏一把汗;第二次,牛玉儒又要离开医院回乎尔浩特市,妻子坚决不同意,女儿却主张把病情真相告诉牛玉儒,让牛玉儒自己决定这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的安排,母女之间的矛盾令人心酸,泪水直在眼窝里打滚,可“男儿有泪不轻弹啊!”我硬把泪水忍了回去;牛玉儒最后一次回呼和浩特市,已是他的骨灰。数万百姓自发打起横幅守候在街头,为牛玉儒送行。其中最醒目的一幅横幅上写着这么五个字:“老牛,您慢走!”用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的感激、怀念、痛失之情,全都浓缩在这五个字里了。
牛玉儒当过包头市长,任过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殉职于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的岗位上。面对这样一位高级干部,身后的故事相当丰富,接触的矛盾也相当复杂,感人的事迹也相当多。面对死亡这个人生最后的课题。影片把人物内心的情感摆进生死关头,让观众始终看到老牛在与病魔痛苦抗争和心系百姓冷暖之间的挣扎心态,为主人公的坚强意志所感动,所思考。
《生死牛玉儒》的核心台词是:“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它引领着全剧的人物心理走向,当一个人将工作事业视为生命的时候,他的生命就有了让平常人难以理解的高度。这句话也是牛玉儒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一把尺子,权力和职责放在事业的激情和发展的紧迫感上,快速的工作节奏和高质量的工作效率,更体现在牛玉儒与死神争分夺秒搏斗中。正是这种激情,使工作成为他生命的全部,演绎了“使命”高于“生命”的大写人生。
通过观看影片,大家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洗礼,心灵上受到了一次震撼。学习牛玉儒,就要学习他那种赤胆忠心、鞠躬尽瘁的公仆精神,学习他那种满怀激情、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学习他那种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自律精神。相信,在党的光辉的照耀下,会涌现出更多的榜样,我也会努力前行!
第二篇:电影《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在牛玉儒逝世一周年之际,电影《生死牛玉儒》问世并引起舆论界的热烈反响。有的评论家称其为当代的“丹心谱”、“正气歌”。近几年,影视领域推出了不少描写现当代英模人物的重头作品,如《张思德》、《郑培民》、《任长霞》。作为擅长弘扬时代精神的艺术家,王兴东和王浙滨过去就以展示英模人物的《蒋筑英》、《离开雷锋的日子》、《孔繁森》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写出新的特点?如何区别于他人创造的同类型作品?如何超越自我?新闻通讯的任务在于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人物的事迹,作为艺术品的电影,不但要写事迹,更要写出事迹背后的精神境界,写出人物的独特性格,这是一个难题。王兴东喜欢引用一句话:“电影编剧是用脚来写剧本。”如果说,牛玉儒从发现病变到去世,经历了100个日日夜夜,那么王兴东写《生死牛玉儒》,大致也花了100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付出大量精力进行采访。在掌握丰富材料的基础上,作者深入地进行概括提炼。收集材料要尽可能详尽,动起笔来却要敢于取舍。譬如,牛玉儒在包头当市长那一段,有许多动人的事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迹;又如,在呼市上任不久,牛玉儒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投入抗击非典的斗争。作者把这些全省略了,集中写他从得知病情到去世这100天里的最后拼搏,集中在人物的生死观上做文章。我认为,这么处理体现了艺术家的独特匠心,也体现了他们对艺术规律的执著遵循。影片不是建立在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激烈冲突的基础之上,也不是建立在先进观念和落后思想的矛盾冲突之上。作者细致描写了牛玉儒夫妻二人在生死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妻子谢莉对牛玉儒说:“呼市没有了你,谁都能顶上。但是咱们家没有了你,就真不是一个家了。”牛玉儒却认为:“别把死太当回事,就能活得有意义。”他明白,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医院不可能挽救他的生命。与其在病床上等死,或者通过医疗延长些许生存的时间,不如利用短暂的时间继续拼搏。他对谢莉说:“我记得你说过一句话,你说我勇敢,像个男人。我知道我病的严重,但是我不想就那么窝窝囊囊地走了,我想像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那样去做,我想你应该能理解我。天地赋命,生必有死。在我退出这个世界之前,只要活一分钟,就要敬业60秒,这就是我对生命的看法,这就是我的信念。”在对待疾病和生命的问题上,女儿和爸爸是站在一起的,而医生是支持谢莉的。牛玉儒放不下他在呼市“两会”上向群众发出的誓言:要把呼市建设成全国最大乳都。为此,他手术后3次请假回内蒙古完成未竟之业。最终,妻子和医生都理解了他,支持了他。牛玉儒不可能在短暂的100天里实现他的全部理想,但他的拼搏却给呼市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高级干部得了重病之后,是全身心投入治疗,还是边治疗、边拼搏?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生活是复杂的,文艺作品无须为此提供“唯一正确”的答案。写出一种精神、一种人生境界,艺术家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影片没有贬低谢莉,更没有为了抬高牛玉儒而否定谢莉。在影片中,谢莉是个可亲可敬的人物。作为妻子,她要求牛玉儒按照医嘱全身心投入治疗,完全是合情合理的。牛玉儒既爱谢莉,又不完全听命于她。两个人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有矛盾,又很亲热。这是生活的真实。牛玉儒和谢莉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不是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却是真实的、富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牛玉儒之所以不顾重病投入工作,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他并不认为自己很“高大”,相反,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侄子谋一个好工作;因为重病拖累了家人,他感到有愧于嫂子、有愧于谢莉。这一切都让人感到牛玉儒这个人物没有被拔高,很真实。电影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靠的是生动的生活细节吸引人。作者很会抓细节,很会写细节,利用细节通向人物的心灵深处。譬如牛玉儒看到出租车司机随地小便,马上想到应当为城市建一批公共厕所,为此引出了一连串既合情合理又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又如牛玉儒最后一次出院到呼市参加党委会,他瘦得皮包骨,脚却肿得厉害。他套上了3件衬衣,穿上宽大的棉鞋,步履矫健,精神抖擞地走进会场。这些细节,都生动地体现了人物的刚毅和倔强。每一位英模人物,在老百姓心中都有一座心碑。“八月青城平添愁,偏向苍天一哭休,三百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寻老牛。”牛玉儒逝世的时候,草原人民用这样的诗章歌颂自己的儿子。拍摄电影《生死牛玉儒》的时候,无数市民、司机闻讯自发出动,披着黑纱帮助拍摄送葬场面。真正的英模人物,不是靠人为的力量树起来的,而是老百姓用自己内心的天秤量出来的。《生死牛玉儒》无愧于生活中的英模人物,写出与老百姓的心碑相匹配的朴素而富有光彩的艺术之碑,这是可喜可贺的。
第三篇:电影《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电影《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李贵良
观看了电影《生死牛玉儒》,真是让我受益良多。
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一个人民公仆的奉献气节,一段生死关头的生动情节,一串令人信服的感人细节,让观看电影的每一个人深深地感动了。而最让人感动的是,作为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的牛玉儒,在身患癌症并住院治疗期间,他不顾生命垂危,不顾妻子和医生的劝阻,为了解决就业、招商等问题,不顾病痛的折磨四次要求回到呼市,回到他所热爱的城市和百姓中,他用自己的生命见证着自己的誓言。身体力行地示范“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境界。在生死关头,他选择了更有意义的生,将生命的最后能量奉献给他所热爱的城市和人民。牛玉儒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执政为民,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好恨自己对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了解得如此之少、如此之晚,电影上显示的时间都是2004年的,而我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对牛玉儒同志的了解仅限于听说过这个名字。观看了《生死牛玉儒》后,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和精神境界深深地触动了我。如果说在战争年代生与死的考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催生和造就的时代英雄话,那么牛玉儒这种和平年代在生与死这一两难选择中作出把生命最后能量献给他深爱着的人民,更体现了他可贵之处。作为自己来讲,我们现在的工作还没有到达接受生与死考验的地步,我们不能在生与死的选择中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于细微处见精神,日常工作中我们稍稍忙一些,包括自已在内就会产生一些怨言。在完成工作任务与处理个人事务发生冲突时,我们是不是每次都是选择工作优先?是不是也存在工作为个人事务让步的情况?对照牛玉儒的精神,对于个人来说,何止仅仅是触动?
牛玉儒同志担任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但是为什么当地老百姓会如此拥护、爱戴和怀念这位仅仅当了五百天的父母官呢?片中的一句话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谁把老百姓装在心里,老百姓就把谁刻在心中!”正是因为牛玉儒同志真正地把老百姓装在了心里,把为老百姓谋福利摆在了第一位,当地百姓才会对他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因为爱民,他忍着巨痛,擦着汗珠奔波于全国各地,考察和规划着呼市的经济发展。因为爱民,他进工厂、走农村,访贫困户,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怨什么。
牛玉儒的一生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
对于任何人而言,生死是头等大事。死亡让人恐惧,让人害怕,让人绝望。然而,正如影片中所说的“想透了,什么事都好办。”牛玉儒同志就是跨越了这样的障碍,置生死于不顾,他看透了死亡、战胜了死亡,然而却活出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牛玉儒的一生是一次平凡与高尚的写照。
牛玉儒是一位平凡的党员,他的平凡体现在他和下岗工人的促膝谈心中,体现在他和一位出租司机的友谊上,体现在他不顾亲人的情面,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的高尚体现在他急为下岗工人所急,心为下岗工人所想;体现在那200个公厕上,体现在六亲不认„„“小事见真情”,我们要把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当中,那就是对工作高度负责,对同志满腔热诚,对医学工作严格认真„„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着眼,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小事做好了、大事就成了。
牛玉儒的一生是一个有情和无情的人生。
牛玉儒是个对亲人“不近人情”的人。他无论任包头市市长、自治区副主席,还是当呼和浩特委书记,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亲属办过一件私事。牛玉儒的妹夫下岗后,到包头市找当市长的哥哥帮忙做点生意,被牛玉儒拒绝了。外甥女技校毕业后没有接收单位,打电话给当自治区副主席的牛玉儒,想让他帮着安排工作,也被牛玉儒拒绝„„儿子高考了,他没去;普通老百姓去汉口,他倒是站在了车站的月台上。
牛玉儒啊牛玉儒,他就是这样把生命的每时每刻都用于充满激情的去做工作,他具有一个好干部的特征,是一个为党的事业、为人民利益富于革命激情的干部,就像一部发动机,不仅要带动一班人,而且还要感动更多的人。我们要学习牛玉儒恪尽职守、雷厉风行、废寝忘食的工作作风,就是要认真仔细地做好组织人事工作的各项具体工作,做到既雷厉风行又认真细致,既恪尽职守又要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既注意提高工作效率,又要加班加点地工作,努力多做一些、做好一些。学习牛玉儒同志以身作则、勤俭节约、大公无私的精神,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学习和运用这种精神,注意日常行为,办公设备使用、维护等方面,也应该从小事做起,防止浪费现象的发生。
第四篇:电影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电影《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喀什地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党组副书记、支队长 尼牙孜·卡吾力
作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单位组织观看了《生死牛玉儒》影片。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党的优秀民族干部,牛玉儒在3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地为内蒙古各族人民谋利益、求发展,以饱满的革命激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极大的促进了地区发展。他的作为,尚在其次;尤其令人钦佩的是他那为人民服务的纯正党性,是他那清廉如水的高风亮节。
牛玉儒身上的高尚品德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在提倡和学习之外,我们更应该反思,反思干部队伍中的腐败作风,反思我们的社会环境,反思构造和谐社会的各项要因。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牛玉儒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他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有些甚至是不为人赞同的“六亲不认”的琐事和小事。的确,牛玉儒也就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干了他职责内的工作,履行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天职。然而,就是这样的小事和琐事,现在有不少领导干部都没有做到,或者是根本就不想去做。因此,社会上不少人对我们的领导干部存在这样那样的看法,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很多群众甚至对我们党的反腐败的能力失去了信心。在这种环境里,出了个牛玉儒,有人惊喜,也有人怀疑,有人认为牛玉儒值得学习,并把牛玉儒作为自己的楷模,也有人认为牛玉儒“有权不用”实在太傻,太不合时宜,现实生活中那么多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利为子女和亲戚朋友谋取好处,不还是官照当,这种小事还有谁管?出现这样的情况,反映出的是我们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对用人、用钱等决策的监督不力,权力失去监督必然滋生腐败,想不腐败都很难。想做牛玉儒式的干部还真的不容易。
学习牛玉儒,形式上很容易做到,但要当个像牛玉儒一样的好干部,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也不是多数人靠自身的自觉性和努力都可以做到的,多数人还是必须依靠健全的监督机制,才能切实履行好一个领导干部的职责。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事业,十分需要牛玉儒式的干部,而造就大批牛玉儒式的好干部就必须从健全监督机制抓起,不能指望一场学习活动就能改变一切
时下,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当手中有了一丁点儿权力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个人利益,是亲朋好友的利益,并不惜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来满足少数人的利益,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只要能够关照的一律关照。在机关单位“外孙打水舅舅喝,老子开会儿子听”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种损公肥私的行为,较之于牛玉儒的“六亲不认”,是何等的渺小和低劣。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牛玉儒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谱写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公”字,在这种“公”的支撑下,他“六亲不认”。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着力弘扬的一种时代精神。
第五篇:电影《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电影《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牛玉儒,是一位思想崇高、勤政爱民党的好干部。
牛玉儒同志参加革命工作三十多年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解民忧,以他坚强的党性、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模范地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自加压力、负重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学习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求真务实、公道正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领导作风;学习他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心系群众,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把一生献给党、献给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清正廉洁、勤奋为官、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要以他为榜样,牢记党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一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
牛玉儒在他的生命最后100天里,面对癌症和死神,没有住院休养,而是忍受着病痛,依然心系百姓,时刻关心地区的发展,三次出院回呼和浩特工作,回到他所热爱的城市和百姓中,深入到企业、街道、社区、农村牧区等基层一线,深入到下岗职工、困难居民、贫困农牧民之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帮助解决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实际问题。为了吸引台商到呼和浩特投资建项目,解决2万人就业,他刚动完大手术,就赶到草原与林董事长会面,用真情打动对方;当下岗职工党员信念产生动摇时,他忍着化疗的痛苦,来到职工家中,为他们的子女前途设身处地出主意、想办法;建“乳都”要靠养牛户,当老阿妈的奶牛患乳腺炎无法出奶时,他马上让秘书去配药,并亲手给奶牛敷治。他用生命兑现了执政为民的政治承诺,展现出他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火热的工作热情,塑造了他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贵品格,揭示了牛玉儒同志的生死观、价值观和廉政观。
“人民的利益高于天”,这是牛玉儒同志的座右铭。人民的利益怎么高于天?牛玉儒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有一句话:“人民群众的事就是大事,一定要办好。”多么朴实无华而又掷地有声,令人深思警醒,令人精神振奋,这句话是牛玉儒的公仆情怀、为官准则和价值取向精神本质体现。为了比天高的人民利益,他决战病魔,挥洒汗珠,四处奔波,调研、考察、策划,用真情书写呼和浩特的未来。为了比天高的人民利益,他进百家门、了百家情、解百家心。这确实是一件件很平凡的“小事”,却体现着牛玉儒那种对人民博大的爱,这种爱挚比高山,深比海洋。
只有把死看透了,才能活得更明白。作为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的牛玉儒,在踌躇满志准备为呼市建设大展宏图的时候被查出身患癌症。在医院与一个二野的老战士谈到邓小平政委后,深切的感触到生与死的意义所在。于是他更看透了死,也不再怕死,已经是癌症晚期的他,在医院治疗期间,不顾妻子和医生的劝阻,不顾病痛的折磨四次要求回呼市,但只三次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城市和百姓中,兑现他曾经许下的如山的承诺。生命的最后一百天,他与死神的殊死搏斗,与亲人生死诀别,在常人无法感受的巨大痛苦之中,却依然关心百姓的疾苦,依然思考呼市的发展,依然解决就业、招商等问题,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想的依然不自己,而是他所热爱的城市和人民。他对死亡看得是那么的透彻,活得却又是那么的明明白白,这种透彻和明白足可惊天地泣鬼神。然而,就是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人,死亡最终还是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牛玉儒走了,留下他未竟的事业,留下他眷恋的亲人,留下他对呼市人民深深地爱和不舍,静静地走了……他走了,但他问心无愧。怎样才能做一个班子的好领导、一个党的好干部、一个人民的贴心人?面对这些问题,他用他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的坚强党性和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情怀向世人交付了一份圆满的答卷。牛玉儒走了,但他把火热的激情留给了我们。他在生死面前的刚毅、他在考验面前的坚定、他的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必将成为一份用之不竭的财富,代代相传。牛玉儒走了,但他留下他“牛”的精神,在他光辉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公仆、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沿着他走过的道路,坚定、勇敢地走下去,走过艰难险阻,开创我们事业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