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兰文杰著《中学教育心理学》笔记及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4:1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兰文杰著《中学教育心理学》笔记及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兰文杰著《中学教育心理学》笔记及心得体会》。

第一篇:读兰文杰著《中学教育心理学》笔记及心得体会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读兰文杰著《中学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内容: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双重任务。即为实践服务和进行理论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法(实验室、自然调查法)四)问卷法

(五)个案研究法(数据小、代表性差)。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1转变课程功能;2改革课程结构;3改革课程内容;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5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区、学校)。

全新的教育观念: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崇高的师德形象: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法、语言、专业知识、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

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经历下述几个阶段:

(一)模仿阶段、探索阶段、创造性阶段(注意:

1、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心理特点的优势。

2、要有改革和创新精神,敢于向传统的教学观、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教学方式挑战。3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独特风格阶段。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思维的知觉)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其划分为形象记忆(具有直观性,又叫表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瞬时记忆(0.25——2秒,容量20个字母或数字)、短时记忆(5秒——两分钟,)和长时记忆。

3、根据记忆的显著来划分,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1、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

2、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3、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

4、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5、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的特点

1、概括性

2、间接性。

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思维的批判性

3、思维的灵活性

4、思维的敏捷性

5、思维的独创性(思维智力品质的最高表现)。

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1、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3、对问题情景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4、思维品质的矛盾性。

表象是想象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即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形象。表象是在知觉基础上产生的,它是由人脑中刺激痕迹的再现引起的,以知觉提供的材料为基础。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把它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无意想象,(极端表现:白日梦)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地进行的想象,又叫随意想象。

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适合或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明显的外部行为和认识活动及自我体验。

中学生的早恋原因:

1、性生理发育的提前;

2、性信息的广泛传播;(社会上过量的情爱和性方面的信息刺激,再加上迅速广泛的传播,是导致早恋的主要原因。)

3、性教育的忽视;

4、学生的个人原因。

中学生的早恋特点:

1、普遍、低龄化;

2、大胆;

3、成人化;

4、舆论宽容;

5、行为隐蔽,内心矛盾;

6、发展迅速、变化快;

7、相互感染;

8、自我显示。

中学生早恋的教育:

1、早恋弊多于利;

2、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

3、加强性教育。

性教育应包括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律教育。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1、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2、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

3、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4、意志行动动机水平不断提高;

5、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

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在自觉性方面有所提高;

2、在坚持性方面有了发展;

3、在果断性方面有所发展;

4、在自制力方面,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渐加强。

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2、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

3、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4、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守纪律的习惯;

5、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特点:

1、倾向性;

2、复杂性;

3、独特性和共性;

4、稳定性和可变性;

5、完整性;

6、积极性。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个性的结构:

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一是不平衡性;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相对稳定。

3、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知、情、意三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的特点:

1、意识性(自我觉察性);

2、社会性(本质属性);

3、能动性;

4、同一性;

5、独特性。

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容尺度。第一,必须要满足主体的需要才能说有价值;第二,必须能够对应作为客体的性能和属性,包括认识和评价客体,这里的客体自然包括人。

弗洛姆将价值观分为:接纳型、剥削型、贮藏型、市场型、厌世求死型和生产型。斯普兰格:理论、艺术、政治、社会、经济、宗教型等。

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核心成分)、价值手段和价值评价三个基本成分。价值观的特点:

1、稳定性和发展性;

2、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

3、主观性和选择性;

4、系统性;

5、导向性。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新颖性和独创性,主要成分:发散思维福尔德)创造力的构成三个方面:(1)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2)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

(二)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三)“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

(四)“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培养中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养创造力;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

(三)创设合适的环境。一般认为创设合适的环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2、鼓励学生的参与欲

3、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

(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五)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境;

(六)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

(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八)开展“第二渠道”教学;

(九)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

(十)考试模式综合化;

(十一)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智能是知识与智力的总和。其中知识是一切智能行为的基础,而智力是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是头脑中思维活动的具体体现。

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1)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2)思维有了预计性(3)思维的形式化倾向。(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5)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在道德认识水平上,比小学时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2、开始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开始萌芽;

3、初中生的品德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

4、初中生的道德意志迅速发展,行为的自主性、坚持性、独立性增强;

5、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时期。

高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柯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三水平六阶段);

2、高中生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道德表现形式: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感);

3、高中生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2、消极的情绪体验;

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不良行为习惯;

5、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6、道德意志薄弱;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7、心理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盲目模仿心理。

学习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特定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中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

(一)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

(二)示范与讲解;

(三)练习与反馈。

中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

(一)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成;

(二)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三)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四)科学地进行练习。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智活动。

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

考虑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现象,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焦虑对象:考试的情景、考试的过程、考试的结果,包括:焦虑性和情绪性)。

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1、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2、往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结果;

3、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社会化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

班集体对其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就其内容来说,也就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过程。

班集体作为一种高级形态的社会群体,具有调节:社会、家庭、学校多重教育影响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1)筛选择优功能。(2)整合功能。(3)自我完善功能。

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1、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2、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评价有比照作用;

3、班集体能深化中学生的自我体验;

4、班集体可以监督中学生的自我控制;

5、班集体可以诱导中学生自我内省。

班集体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

1、在教师的“教”方面,良好的班集体具有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组织、激励、协调、整合、凝聚等管理功能,集体的规范可以对每个学生的言行起调控作用;

2、在学生的“学”方面,良好的班集体能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3、良好的班集体有助于中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良好的班集体还可以发挥它的各类专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作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

心理气氛又称心理气候、心理氛围,是指群体和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主要特征有:

1、注意力集中;

2、认知活动积极;

3、师生情感和谐融合。(赞可夫:“自由呼吸”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配合)

社会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它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掌握符号系统(语言、文字及共他象征符号)来接受社会经验,从而在社会结构中占有一定的位臵,扮演一定的角色和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以便积极地再现社会经验的过程;从群体的角度来说,它是指一个社会或民族通过社会教化对其成员进行塑造,从而使社会经验得以传递和更新的过程。简言之,社会化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的重要性:中学生社会化的最大课题就是要重组自我概念以适应其由一个社会情境到另一个社会情境的转换。所有这些转换都被包含在社会化的进程之中。

偏离行为所谓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规范且不受大多数人赞成的行为,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它主要分为:

(一)一般性社会偏离

(二)违章偏离行为

(三)轻度违法行为

(四)违法犯罪行为

中学生的上网心理

(一)求知需要

(二)交往需要

(三)情感宣泄

(四)休闲娱乐

(五)好奇心理

(六)自我表现。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且心理活动正常,即认知明确、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对于环境及相互关系具有高效而愉快的适应,以应对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发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展与变化的需要。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二、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相吻合;

三、悦纳自己,自尊自爱;

四、情绪正常,乐于交往;

五、奋发向上,自强自制;

六、心理协调,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完整、健全的人格)。

中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1)作为学生自身来说,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自信心,以坚毅的性格、乐观的处世态度为学处世,坚信付出必有收获;(2)从学校方面来说,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在发现学生潜能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要求,激发他们获取成功的愿望;(3)教师要努力增强自身素质、提高上课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撑;(4)家长要改变育子观念,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要正确估价孩子实力,要注意孩子的性格养成,不给孩子规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同时注意查问题、不迁就;(5)要彻底遏制厌学根源,还必须从根本上改造目前的应试考试体制。

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下:(1)恐惧心理;(2)自卑心理;(3)孤僻心理;(4)封闭心理;(5)嫉妒心理;(6)逆反心理;(7)逃避心理;(8)放任心理。调适方法:(1)克服怕羞的毛病(2)清除误会(3)正确对待被人嫉妒和嫉妒别人(4)消厌世心理。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三、协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注意教学中的心理卫生。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表现为:热爱自己的工作、关爱学生);

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1、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他人;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等正面态度多余仇恨、嫉妒、厌恶等反面态度4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

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五、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六、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读兰文杰著《中学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

首先,我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包括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等。也将学习本身当作一个学习的内容,讲述了学习的分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发现学习。以及不同类别的学习运用于不同的知识和采用不同的方式。接着又对学习的流程进行分析,以及学习的动机等。书中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全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是否受学生热爱,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再有,我明白了学习的动机问题。这是自己成长和以后组织学习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学习的兴趣,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将这些兴趣保存下去,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前者是自己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学习成长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当一个好的老师需要的能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内部动机;也有来自于外部,比如学校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称赞等的外部因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本身又是由一些因素所影响的,这些影响就是我们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教学中出现问题所要考虑的。现在的教学中如何对待对学生进行的奖励?原来我认为奖励可以带来学习的动力,但是这是外部的,不能持久。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王现的读书笔记

第二篇:读兰文杰著《中学教育心理学》笔记与心得体会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读兰文杰著《中学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内容: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双重任务。即为实践服务和进行理论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法(实验室、自然调查法)四)问卷法

(五)个案研究法(数据小、代表性差)。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1转变课程功能;2改革课程结构;3改革课程内容;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5建立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区、学校)。

全新的教育观念: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崇高的师德形象: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法、语言、专业知识、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

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经历下述几个阶段:

(一)模仿阶段、探索阶段、创造性阶段(注意:

1、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心理特点的优势。

2、要有改革和创新精神,敢于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挑战。3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独特风格阶段。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思维的知觉)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其划分为形象记忆(具有直观性,又叫表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瞬时记忆(0.25——2秒,容量20个字母或数字)、短时记忆(5秒——两分钟,)和长时记忆。

3、根据记忆的显著来划分,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1、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

2、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3、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

4、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5、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的特点

1、概括性

2、间接性。

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思维的批判性

3、思维的灵活性

4、思维的敏捷性

5、思维的独创性(思维智力品质的最高表现)。

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1、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3、对问题情景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4、思维品质的矛盾性。

表象是想象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即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形象。表象是在知觉基础上产生的,它是由人脑中刺激痕迹的再现引起的,以知觉提供的材料为基础。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把它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极端表现:白日梦)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地进行的想象,又叫随意想象。

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适合或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明显的外部行为和认识活动及自我体验。

中学生的早恋原因:

1、性生理发育的提前;

2、性信息的广泛传播;(社会上过量的情爱和性方面的信息刺激,再加上迅速广泛的传播,是导致早恋的主要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原因。)

3、性教育的忽视;

4、学生的个人原因。

中学生的早恋特点:

1、普遍、低龄化;

2、大胆;

3、成人化;

4、舆论宽容;

5、行为隐蔽,内心矛盾;

6、发展迅速、变化快;

7、相互感染;

8、自我显示。

中学生早恋的教育:

1、早恋弊多于利;

2、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

3、加强性教育。

性教育应包括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律教育。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1、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2、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

3、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4、意志行动动机水平不断提高;

5、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

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在自觉性方面有所提高;

2、在坚持性方面有了发展;

3、在果断性方面有所发展;

4、在自制力方面,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渐加强。

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2、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

3、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4、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守纪律的习惯;

5、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特点:

1、倾向性;

2、复杂性;

3、独特性和共性;

4、稳定性和可变性;

5、完整性;

6、积极性。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个性的结构:

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一是不平衡性;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相对稳定。

3、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知、情、意三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的特点:

1、意识性(自我觉察性);

2、社会性(本质属性);

3、能动性;

4、同一性;

5、独特性。

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容尺度。第一,必须要满足主体的需要才能说有价值;第二,必须能够对应作为客体的性能和属性,包括认识和评价客体,这里的客体自然包括人。

弗洛姆将价值观分为:接纳型、剥削型、贮藏型、市场型、厌世求死型和生产型。斯普兰格:理论、艺术、政治、社会、经济、宗教型等。

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核心成分)、价值手段和价值评价三个基本成分。价值观的特点:

1、稳定性和发展性;

2、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

3、主观性和选择性;

4、系统性;

5、导向性。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新颖性和独创性,主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要成分:发散思维福尔德)创造力的构成三个方面:(1)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2)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

(二)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三)“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

(四)“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培养中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

(三)创设合适的环境。一般认为创设合适的环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2、鼓励学生的参与欲

3、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

(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五)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境;

(六)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

(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八)开展“第二渠道”教学;

(九)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

(十)考试模式综合化;

(十一)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智能是知识与智力的总和。其中知识是一切智能行为的基础,而智力是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是头脑中思维活动的具体体现。

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1)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2)思维有了预计性(3)思维的形式化倾向。(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5)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在道德认识水平上,比小学时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2、开始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开始萌芽;

3、初中生的品德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

4、初中生的道德意志迅速发展,行为的自主性、坚持性、独立性增强;

5、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时期。

高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柯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三水平六阶段);

2、高中生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道德表现形式: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感);

3、高中生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2、消极的情绪体验;

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不良行为习惯;

5、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6、道德意志薄弱;

7、心理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盲目模仿心理。

学习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特定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中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

(一)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

(二)示范与讲解;

(三)练习与反馈。

中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

(一)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成;

(二)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三)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四)科学地进行练习。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智活动。

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

考虑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现象,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焦虑对象:考试的情景、考试的过程、考试的结果,包括:焦虑性和情绪性)。

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1、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2、往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结果;

3、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社会化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

班集体对其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就其内容来说,也就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过程。

班集体作为一种高级形态的社会群体,具有调节:社会、家庭、学校多重教育影响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1)筛选择优功能。(2)整合功能。(3)自我完善功能。

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1、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2、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评价有比照作用;

3、班集体能深化中学生的自我体验;

4、班集体可以监督中学生的自我控制;

5、班集体可以诱导中学生自我内省。

班集体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

1、在教师的“教”方面,良好的班集体具有组织、激励、协调、整合、凝聚等管理功能,集体的规范可以对每个学生的言行起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调控作用;

2、在学生的“学”方面,良好的班集体能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3、良好的班集体有助于中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良好的班集体还可以发挥它的各类专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作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

心理气氛又称心理气候、心理氛围,是指群体和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主要特征有:

1、注意力集中;

2、认知活动积极;

3、师生情感和谐融合。(赞可夫:“自由呼吸”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配合)

社会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它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掌握符号系统(语言、文字及共他象征符号)来接受社会经验,从而在社会结构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和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以便积极地再现社会经验的过程;从群体的角度来说,它是指一个社会或民族通过社会教化对其成员进行塑造,从而使社会经验得以传递和更新的过程。简言之,社会化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的重要性:中学生社会化的最大课题就是要重组自我概念以适应其由一个社会情境到另一个社会情境的转换。所有这些转换都被包含在社会化的进程之中。

偏离行为所谓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规范且不受大多数人赞成的行为,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它主要分为:

(一)一般性社会偏离

(二)违章偏离行为

(三)轻度违法行为

(四)违法犯罪行为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中学生的上网心理

(一)求知需要

(二)交往需要

(三)情感宣泄

(四)休闲娱乐

(五)好奇心理

(六)自我表现。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且心理活动正常,即认知明确、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对于环境及相互关系具有高效而愉快的适应,以应对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二、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相吻合;

三、悦纳自己,自尊自爱;

四、情绪正常,乐于交往;

五、奋发向上,自强自制;

六、心理协调,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完整、健全的人格)。

中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1)作为学生自身来说,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自信心,以坚毅的性格、乐观的处世态度为学处世,坚信付出必有收获;(2)从学校方面来说,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在发现学生潜能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要求,激发他们获取成功的愿望;(3)教师要努力增强自身素质、提高上课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撑;(4)家长要改变育子观念,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要正确估价孩子实力,要注意孩子的性格养成,不给孩子规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同时注意查问题、不迁就;(5)要彻底遏制厌学根源,还必须从根本上改造目前的应试考试体制。

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下:(1)恐惧心理;(2)自卑心理;(3)孤僻心理;(4)封闭心理;(5)嫉妒心理;(6)逆反心理;(7)逃避心理;(8)放任心理。调适方法:(1)克服怕羞的毛病(2)清除误会(3)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正确对待被人嫉妒和嫉妒别人(4)消厌世心理。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三、协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注意教学中的心理卫生。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表现为:热爱自己的工作、关爱学生);

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1、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他人;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等正面态度多余仇恨、嫉妒、厌恶等反面态度4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

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五、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六、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读兰文杰著《中学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

首先,我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包括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等。也将学习本身当作一个学习的内容,讲述了学习的分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发现学习。以及不同类别的学习运用于不同的知识和采用不同的方式。接着又对学习的流程进行分析,以及学习的动机等。书中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全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是否受学生热爱,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王现的读书笔记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

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再有,我明白了学习的动机问题。这是自己成长和以后组织学习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学习的兴趣,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将这些兴趣保存下去,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前者是自己学习成长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当一个好的老师需要的能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内部动机;也有来自于外部,比如学校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称赞等的外部因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本身又是由一些因素所影响的,这些影响就是我们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教学中出现问题所要考虑的。现在的教学中如何对待对学生进行的奖励?原来我认为奖励可以带来学习的动力,但是这是外部的,不能持久。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王现的读书笔记

第三篇:中学心理学复习笔记

中学心理学复习笔记

判断题:

1、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中心。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习心理。

2、实验室实验周期短,效果可以用仪器检测。

3、初中学生身体发育处于第二次“生长高峰”期。

4、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但兴趣在学习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由兴趣引起的无意注意在学习中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5、价值观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的看法。它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6、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方面,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即气质是一个人的动力特点。它表现在一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显露程度等方面。

7、斯金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8、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强调学习中的理解作用和提倡发现学习。

9、奥苏伯尔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其主要成就是在其学习理论中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新概念,故人们称其理论为有意义学习理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10、现代认知学派的认知结构理论能够比较好地解释知识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但却不能解释技能、情感、态度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单选题:

1、从生理上看,性成熟的开始是少年发展的显著特点。

2、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断地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经由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

3、共同要素理论是桑代克提出来的学习迁移理论。

4、创造思维的系统研究自吉尔福特开始。

多选题:

1、学习就仅指文化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还包括行为习惯学习、情感性学习、思想品德学习等。

2、国外有人采用“特设教室计划”、“生活空间会谈室”等教学模式。

3、学习动机的功能:启动功能,导向功能,强化功能。

4、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按动力来源,可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按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分为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按地位作用,可分为主导动机与次要动机。按需要的种类,可分为成就动机、尊重动机、交往动机等。

5、学习兴趣的意义: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能为学生未来的活动作准备。

6、知识掌握的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三个阶段。

7、概念掌握的含义有几个方面:概念属性的认识;例证的区分;分类根据的理解;概念的正确应?

8、在我国,一般认为智力结构包含五种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

9、斯腾伯格认为智力活动有三种基本成分:一是元成分;二是操作成分;三是知识获得成分。

10、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个“一”就是指基本的概念和规律性的知识。

问答题:

一、为什么说教学是复杂的心理活动系统?

答:

1、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活动系统;

2、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情意活动系统、人格协调系统。

3、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系统。

二、为使问卷法有效,问卷设计时应注意什么?

答:(1)明确问题,没有难懂与含糊的地方;(2)问题不宜过多,不要设计复杂与难回答的问题;(3)问题生动有趣、回答须简单,便于统计处理。(4)一套问卷,应有一定的测验被试回答是否真实的问题;(5)调查范围较大,应通过预测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

三、高中学生认识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

1、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理论性,并开始形成辩证思维;

2、扩散思维(求异思维)很活跃;

不轻信、不盲从,甚至喜欢持怀疑的态度,这是现代高中生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

3、新的思维品质。具体表现在:敏捷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四、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是如何?

答: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们常常是在消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

学习困难学生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1、暂时性困难学生:他们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没有偏常,但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不少问题。

2、能力困难学生:能力较差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

3、动力型困难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以及坚持性、自我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较突出,不能正确地归因,缺乏学习动力。

4、整体性困难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差,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低。

一、绪困扰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情绪困扰学生通常具有以下一般行为特点:过分焦虑,非常敏感,机体紧张,行为呆板,孤独自处,不善交际,常常心神不宁。

第二,有时可能表现出反社会或违纪犯法行为。

第三,大多不能自如地作出反应。

第四,他们往往自卑,缺乏自信心,心情不愉快,缺乏学习兴趣,普遍表现出学习成绩差的特点。

六、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答:

1、合理组织学生的发现学习。如: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困惑的情境或有趣的难题;提供适当的材料;鼓励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及时提供反馈。

2、注重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如:每讲完一个新概念、新原理时,要指出它与以前学过的概念和原理的关系。

七、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奥苏伯尔学习理论?

答:

1、加强学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

2、讲授新知识时,要先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状况。

3、在检查学习结果时,提倡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4、正确处理有意义接受学习与有意义发现学习的关系。

八、影响学习兴趣形成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学习兴趣的形成发展依赖于以下的主客观条件:

1、熟悉而有新颖性的刺激;

2、能体验成功,增强胜任感的任务;

3、适合个性的活动。

4、责任感和义务感。

九、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

1、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变社会教育要求为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

2、新颖生动、富于启发性的教学,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

3、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励学习动机。

4、及时反馈,强化学习动机;

5、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使学生自我激励。

十、促进知识理解有哪些教学措施?

答:

1、运用直观教学,丰富感性材料;

2、正确运用变式,显示本质属性;

3、充分进行比较,揭示知识异同;(比较异同)

4、运用归类列表法,力求知识系统化;(归类系统化)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积极思维。(问题与思考)

十一、组织学生进行动作技能练习时需要提供什么有效条件?

答:

1、教育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

2、科学合理地组织练习活动;

3、提供动作技能练习的特殊条件。

十二、加里培林把智力活动也就是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答:

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有声言语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十三、影响学习迁移有哪些主要因素?

答: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特点;

4、原学习的理解水平和熟练程度;

5、学生的智力水平。

十四、创造性解决问题分几个阶段?

答:

1、准备阶段;

2、孕育阶段;

3、明朗阶段;

4、验证阶段。

论述题:

一、中学教育心理实验研究的设计。

答:实验研究的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与确定课题,建立理论假设:(1)发现问题,(2)确立研究该问题的课题,(3)建立理论假设。

2、制定实验研究计划。(1)确定研究对象。(2)设计实验研究的因素控制。(3)确定实验的技术手段。(4)设立对照组。(5)确立实验效果的检测和评估手段。(6)确定研究阶段与步骤。

3、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搜集有关研究资料;实验研究的物质条件方面的准备;参加实验研究的人员培训;如果需要,可在小范围内试测。

4、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

5、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结果。

6、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二、如何促进中学生智能的发展。

答:

(一)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1、精选教学内容;

2、努力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

3、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1、精心设疑,启动思维;

2、引导解疑,援以方法;

3、鼓励质疑,教学民主。

(三)重视创造思维的培养

1、提供学生有关创造的知识理论,进行创造意识和创造方法的启蒙;

2、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学习方法。

3、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

(重点记):

过度学习法。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对识记材料达到能够背诵程度之后所继续进行的学习。过度学习是相对适度学习而言的,所谓适度学习是指在识记材料刚刚达到能够背诵程度就中止了的学习。对于知识保持效果来说,过度学习优于适度学习。但过度学习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认为,当过度学习在量上比适度学习多50%时,识记和保持的效果最好。

命题——例证法

所谓“命题——例证法”是指先由教师向学生直接呈现所要学习的命题,并且通过讲授帮助学生理解该命题的含义,然后再举出若干例证来说明命题的教学方法。

技能动作的协调完善阶段结束时,学生将表现出如下行为特点:精神紧张状态根本消除,注意范围扩大到最大程度,多余动作完全消失,运动感觉对动作的控制调节占了主导地位,学生不仅在正常条件下, 能够熟练自如地完成技能动作,而且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迅速准确地完成技能动作。

第四篇:读陶著心得体会

“三人行,必有我师” ——陶行知“小先生制”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天泰城学校 栾绍倩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在普及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教学思想方法,他认为“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的确,听惯了大人老师老生常谈的管教,换作优秀的同龄人来当自己的小老师,孩子们耳目一新,更乐于接受和学习;而被赋予无上荣耀的小先生们往往异常认真,管教起来毫不含糊,从而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升入四年级以来,班级中常出现不完成作业现象。今天三四个,明天七八个,任我批评教育,罚作业,告家长,办法用尽仍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也不知现在的孩子哪来这么的“厚脸皮”。正当我懊恼无奈的时候,校长开会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育主张。倡导孩子们之间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这正与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教学思想不谋而合。当下我们四年级几个班主任讨论了具体实施计划,决定从本学期采取“三人行”小组评比制的管理方法。

首先从排座位开始。我们按照三人一组,每组一位责任小先生的形式安排座位。以往都是两人同桌,今天当我宣布三人同桌的时候,同学们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根据我班的人数,我先让同学们推选出12名堪当小老师的同学,按高矮、男女到每组的中间位置做好。看那一个个小老师们威襟正坐,脸上掩饰不住的得意与自豪,俨然真正成为了一名老师呢!

然后,我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小老师结为“三人行”小组,坐到同桌。同学们兴奋地呼叫着,奔跑着,很快找到了组织。这次分座位好像是他们最为满意的一次了,不知正如期进入我的“预谋”。我讲道:“12个三人行小组现在成立了!这可是你们自己选的小老师昂,今后学习生活中要服从小老师的教导哦!”

接下来制定评比制度。“三人行”考评表上按上课、纪律、卫生、作业、礼仪、常规等各方面进行评分,每周一公布加减分情况,优胜组颁发爱智精灵奖章。

奇迹发生了:第二天,家庭作业全部完成;课堂上同学们有不会的题主动问小老师;哪个同学要走神儿,小老师马上提醒;下午值日也干得又快又好;收餐费、生活课程家庭评价表也不再这个忘带那个忘拿了„„

有一次下午放学后,我到教室去看看。发现小鑫同学还没走,正趴在桌上写作业,旁边站着他的小老师。原来是小鑫今天的英语作业没完成,小老师留他在这儿补完再走。

就这么一张小小的“三人行”考评表,胜过我的千言万语,效果如此明显,这可真是令我始料不及的。

教育时时需要智慧。换一种方法,迎合孩子的心理,发挥他们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恰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愿我们与时俱进,教学工作中智慧之花常开不败。

第五篇:读《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心理学》有感

《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是教育工作者应必读的专业书籍,但当我踏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后却没有再认真研读它。为了更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要求,更好地走进学生心中,寒假期间我又重新研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读后受益颇多,感想颇多。

一、学习心理学是教师成长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这本书强调了教师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方能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采取相应的教育引领措施。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赞扬和鼓励,是对学生的赏识和认可,能增添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是他们迈出成功的动力。这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件教育寻常事——本学期我曾经在期中考试后,找一名成绩进步的后进生谈话,我很高兴的告诉他:这次考试你的成绩进步最大,最近课堂上也表现的积极,你的潜力很大,相信自己!”看见他信心不足的神情,我又和他耐心谈了许久,从学习方法的改进,同学间的交往及人生理想,及时对他给予了更进一步鼓励和表扬。从那以后他的学习劲头十足,我见证了他一点一滴可喜的变化,这也使我认识到在教学中要多了解孩子的内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

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基础。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激发的,学习也不例外。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具有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

《教育心理学》也指出:“作为老师只有了解学生‘内部动机’的作用,才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某些外部条件,如有效利用反馈和评价、合理利用奖励和惩罚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就必须千方百计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而只有认真学习过心理学的教师,掌握学生品质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更有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转变教学风格,提高教学实效。

在研读过程中,我深深认识到这本书不仅要通读,更要精读。我要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正确运用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正面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得到发展,形成稳定的、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努力做好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

下载读兰文杰著《中学教育心理学》笔记及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兰文杰著《中学教育心理学》笔记及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5篇材料]

    读《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莲花寺小学张娥 这学期我在教学之余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对工作特别有帮助的书《教育心理学》,书中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

    教育心理学自考笔记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的性......

    教育心理学总结笔记

    学习与教学的5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教育心理学发展4时期:初创(20世纪20以前)/发展(20世纪20到50末)/成熟(20世纪60......

    情绪心理学笔记(孟昭兰主编)

    情绪心理学笔记 1.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 2.情绪在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的......

    中学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 ★弗洛伊德把生理卫生带入心理学提出:遗忘动机说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论(信任对不信任0-1.5、自主感对羞耻2-3、主动对内疚4-5、勤奋对自卑6-11、自我同一性对......

    303-读《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读《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门必读的专业书籍。但是当我走出大学的校门,成为老师之后,却很少再继续认真研读它。为了课题研究,暑假又重......

    2014年教育心理学笔记详解

    2014年教育心理学笔记详解1、动机:是引起个体的行为,维持已引起的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历程。 2、动机作为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可以在(强度)和(方向)二个维度上发......

    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合集五篇)

    1、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