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7:5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

第一篇: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

1、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

4、初创时期: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中学生的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2)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17、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目的更明确;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概括性更强。

18、中学生记忆发展。(1)有意识记忆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26、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有四个方面的表现:(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3)各种心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5、美国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新趋势?

(1)研究领域已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心理学,即由s-R范式转向认知范式;(2)在学习观上,由强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3)从着重对学习问题的转化向对教学问题的研究4)从注重实验室纯理论研究转化为重视教育实践的实际应用研究(5)从理论的狭隘、零散转化为理论的完善、整合。

6、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产生阶段(十月革命前);(2)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后);(3)完善并逐渐形成自己特点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

7、俄国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教育心理学》。

8、发展阶段: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

9、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发展特点:

(1)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的结合,开展了许多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研究。A。B彼得罗夫斯基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和M。B加梅佐的《年龄和教育心理学》。(2)在学习理论方面,形成了最有代表的两个派别:“联想-反射”理论、“学习的活动”理论。(3)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0、中国心理学的起源:孔孟荀墨等。

中国的心理学是在清末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而产生的。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廖世承1924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26年,陆志韦翻译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

14、学生心理发展具有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15、心理发展阶段的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

6、7岁; 童年期。

6、7-

11、12岁; 少年期。

11、12-

14、15岁; 青年期。

14、15-25岁; 成年期。25-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

16、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9、初中生情感发展特点。(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的热情和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高中生:个性化的情感;浪漫主义的热情; 2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发生认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1)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3)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 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5)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2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单向思维;思维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不具守恒性。运算: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22、影响发展的因素。(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皮亚杰把经验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物理经验指个体通过与物体打交道而获得的有关物体特性的经验,是从物体特性中直接引出来的信息。◆逻辑数理经验不是基于物体的物理特性,而是基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动作,是从动作及相互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经验。◆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这里的知识,是逻辑数理知识。

2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1)丰富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24、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25、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心理发展观;(3)内化学说;

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

(1)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3)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

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2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的主要观点。埃里克森。美国。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1)学习信任的阶段(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到24个月);(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岁);(4)变得勤奋的阶段(6-12岁);(5)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20岁);(6)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20-24岁);(7)显示充实感的阶段(24-50岁);(8)达到完善的阶段(50岁以后)。

29、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30、智力是指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的综合。其中,其核心成份是思维能力。

31、智力测验的工具。(1)比内-西孟表;(2)斯坦福-比内量表;(3)韦克斯勒 斯坦福比内量表的公式: 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 韦克斯勒

IQ=100+15*((个体测验分数-同年龄组的平均分)/同年龄组的标准差。)

32、智力的构成:◆(瑟斯顿)提出了七种主要的知力因素:空间知觉、言语理解、语词流畅、记忆、数字能力、归纳和知觉速度。◆ 吉尔福德从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分析智力的结构。

33、三元智力理论(斯腾伯格1985年发表了《超越智商》一书。(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

34、多元智力理论。(美。加德纳)。七种不同的智力; 言语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社交智力;自省智力。

36、学习风格最初1954年由哈伯特.塞伦提出。学习风格是

46、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47、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之间的建立过程 中起着重要作用。

48、桑代克的联结说。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之父” 通过实验,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2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55、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1)强化。操作也是一种强化,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2)强化的程式。强化的程式是指强化的时间和频率安排,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策略和学习倾向。

我国认为学习风格划分应从生理、心理、社会进行。

37、学习风格主要特征:持久性;一致性;

38、学生的思维方式:

(1)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美国赫尔曼.威特金)(2)反思型与冲动型;(杰罗姆.卡根)(3)整体性和系列性;(英国戈登.帕斯克)(4)心理自我调控理论。(斯腾伯格)

39、心理自我调控的功能:主动独立型,被动执行型,分析评判型。

心理自我调控的形式:专一型、等级秩序型、多头并进型、随意无拘型。

心理调控的水平:整体抽象型和局部具体型。心理调控的范围:任务导向型和人际导向型。心理调控的倾向:自由开放型和保守拘谨型。思维对人格具有预测作用,而对智力具有调节作用。40、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41、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1)人的学习除了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之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44、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就是各种习得的才能、本领,人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以下五种才能:言语信息; 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

◆(加涅把辨别技能作为最基本的智慧技能,按不同的学习水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复杂程度,依次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等智慧技能)◆ 加涅提出三种态度:

1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2对某种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如音乐,阅读等;3有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如热爱国家等。

45、奥苏贝尔的分类。美国心理学家。

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是随着错误反应在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形成的。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因此,联结说又称为“试误说”。

本质: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过程:尝试与错误; 条件:外在强化;结果:习惯性反应。

49、桑代克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50、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机械论和简单化,抹杀了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他热衷于发现普遍适用的学习规律,但这些规律实际上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的学习。教育启示:1允许犯错误,并在改正错误中进行学习;2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意的积极结果;3加强适当的练习;4任何学习要在学生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

51、巴甫洛夫,前苏联生理学家。他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作了研究,曾获诺贝尔奖。

52、经典实验:狗通过刺激条件反射实验。

无条件刺激,指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条件刺激,指原来的中性刺激4条件反应,指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53、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

(1)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

(2)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3)要完全消除一个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应则比获得这个反应要困难得多。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作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54、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观点1有机体作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即在什么时候,以何种频度对一种反应施加强化。强化的程式的分类如下

◆ 强化分为A,连续式(即时强化);B,间隔式(延缓式强化);分为时间式(定时距式、变时距式)和比率式(定比率式、变比率式)(3)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4)消退。(5)惩罚。

56、新行为的塑造。具体技术:链式塑造和逆向链式塑造。链式塑造步骤:终点行为;起点行为;步调划分;即时反馈。

57、斯金纳理论的原则:(1)小步骤;(2)循序渐进;(3)积极强化(即时)。

58、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交互作用论)

他认为,个体(主要是认知等个人因素)、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

59、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反映通过他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是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观察学习分为三类: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创造性观察。

60、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注意过程即对榜样情景各个方面的注意和知觉。

(2)保持过程。保持过程即对示范信息的记忆,这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3)复制过程。复制过程即自己仿照做出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这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

(4)动机过程。个体是否愿意表现出这一行为。61、除了直接强化,班杜拉提出了另外两种解释: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62、认知派的学习理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6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又称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64、布鲁纳的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l 认知结构就是人类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外界的分类模式,是新信息借以加工的依据,也是人的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65、布鲁纳的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主张,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学习一门学科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那些核心的基本的概念、原理、态度和方法。

l 理解了基本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l 理解了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

l 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迁移应用。

l 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l 对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l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l 三种动机: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66、根据结构主义教学观其及教学原则。如何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

(1)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2)应根据中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

(3)要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67、布鲁纳的贡献: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重大转变,从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转烃,从实验室研究向课堂研究的转变,从学习研究向教学研究的转变。缺陷:忽视了社会方面的因素。

68、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奥苏贝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他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对学校情境中的学生学习进行研究。69、有意义学习的含义:

有意义学习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适当观念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 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70、有意义学习的机制:同化。奥苏贝尔提出三种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l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序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71、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1)逐渐分化原则;(2)整合协调原则;(3)先行组织者策略;(4)接受学习。7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下位学习。

73、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重要的结构:上方的执行控制(已有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和期望(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两个部分。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 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74、认知学习论的新发展: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结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

75、即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77、知识属于人们的认知经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78、知识的种类?

1.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2.根据知识的功能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是一种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是可进行操作和实践的知识。78、知识的作用?知识是人们活动的定向工具。(1)任何活动总有一定的方向,由目的决定。

(2)任何活动者是由一系列具体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各具体动作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从而使对象发生合乎目的要求的变化。

79、知识的表征存储: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3)成块知识的组织:图式。(4)认知结构。

80、知识的学习,指学生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占有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构建相应的认知结构。82、知识学习的分类:

(1)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序分

为:符号学习、概念学生、命题学习;

(2)根据相互关系分归属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

83、(1)知识学习是学习技能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2)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84、知识学习的过程分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85、◆理解是个体逐步了解事物的各种关系、联系直到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直观和概括化实现的。

l 教材的概括是主体对具体材料的抽象认知,是理解知识的获得过程。分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l 知识理解的标志:一,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二,能根据理解知道如何去完成所需要的动作即能正确地执行动作。86、维特罗克对理解过程的分析:

他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意义的生成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到的感觉信息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而是从对这一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87、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1)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包括1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2主动理解的策略和方法。(2)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3)学习材料的内容。

l 主动理解的策略和方法:加题目;列小标题;提问题;说明目的;总结或摘要;画关系图或列表。

◆ 为了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可采用: 举例;类比与比喻;证明;复述;解释;推论;应用。

◆ 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

1认知结构中有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识挂起钩来的观念;2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3新学习材料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

88、所谓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要素:名称;内涵;外延。概念学习的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89、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

1概念分析;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3正例与反例的辨别;4变式。5比较。90、提高知识理解水平的措施?(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l 常用的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1顺序观察法;2素描观察法;3连续观察法;4实验观察法;5操作观察法;6比较观察法。(2)运用变式与比较;(3)知识的系统化;

(4)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91、知识的巩固,指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对教材的持久记忆。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92、知识巩固的途径:

(1)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

(2)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识记效果;

(3)合理地组织复习。◆复习要及时合理;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

93、广义的知识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客观现实中一切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

狭义的知识应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已经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知识的应用又称为“知识的具体化“。94、知识应用的过程:

(1)审题;(2)有关知识的重现;(3)课题的变化。◆ 影响因素:旧知识的干扰;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完备程度;学生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95、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1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前提条件)2智力活动水平;(重要因素);3课题性质。

96、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97、技能的种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l 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序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分为细微型和粗放型;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和断续型;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序分为闭合型和开放型;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分为徒手型和器械型;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

98、心智技能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100、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101、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的示范和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的清晰的动觉。

102、对心智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加里培林。l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外部言语活动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安德森的三阶段:认知,联结,自动化阶段。103、我国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104、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105、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06、态度的结构:认知情感行为成分

107、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108、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2道德具有社会共性;3道德具有阶级性;4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品德的特征:1品德形成的后天性;2品德内容的社会性。3品德表现的行为性;4品德结构的稳定性;5品德抉择的自觉性。

109、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情感、*行为。道德情感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10、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两者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构成。(2)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11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932《儿童的判断》。具体内容:

1儿童的发展即非天赋,也不是社会规则的直接内化。而是受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性质强质的影响;2儿童的道德发展不公取决于他对道德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儿童道德思维发展的程度;3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特点和顺序性的过程,它与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及大的相关性。

◆ 作为儿童道德发展基础的思维结构有如下特点:1儿童道德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与孤立的行为片断对应的道德观念的总和;2在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前一阶段总是融合到后一阶段,而且为后一阶段所取代;3每个儿童都在为建立他自己的综合体而积极努力,而不只是去接受一个社会文化所规定的现成的模式;4道德认知发展的先在阶段是后继阶段的必要组成分成。112、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道德阶段;(1-2岁)

(2)他律道德阶段(2-8岁);(服从的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

(3)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

11、12岁。)(4)公正道德阶段。113、皮亚杰的杰出贡献。

(1)在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方面,肯定了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

(2)关于儿童的道德发展的规律问题、道德发展中量和质的问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3)关于教育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114、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l 前习俗水平:道德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第一阶段:服众与惩罚的定向。◆以自我为中

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已主义的定向。◆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并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能意识到准则是与每个人的需要和希望有关系的。

l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

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的定向。l 后习俗水平: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

第五阶段: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的要求。通常总是避免背离别人的意志和福利。责任是以契约的形式加以规定的。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不仅遵循既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伴同互相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主导作用的动因。11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l 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16、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依从、认同和内化。(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17、影响态度和品质学习的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118、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1)有效的说明;(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的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119、如何利用群体约定来改变学生的态度。程序是什么?(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6)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120、一个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要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

(1)选择阶段: ◆自由选择;◆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

◆充分考虑多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选择。(2)赞赏阶段。◆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3)行动。◆按自己的选择行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121、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常用的方法有: ◆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135、应用“头脑风暴训练“时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 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性特点

143、学习需要的培养。(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2)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4)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123、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124、问题解决的过程: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执行解法、评价。

125、搜寻解法的方法:◆问题类比;◆手段-目的分析;◆问题分析;◆想法-检验。

12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127、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128、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

(1)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2)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而不只是所获得的最后答案;

(3)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决过程,看从这个问题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对知识有什么新理解。129、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30、创造性的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131、瓦拉斯1926年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

◆ 类比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方法。13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

133、高创造性的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列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134、创造性的培养。

(1)创造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l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体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条件。

2鼓励标新立异、与从不同的观点;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136、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推拉压力三种 137、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138、学习动机的作用:激活定向强化调节功能。13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学习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着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一般来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高些,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低些。这就是耶克斯---多德逊定律。140、学习动机的分类:

(1)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3)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141、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说。◆华升,斯金纳。

二、需要层次说。◆美国,马斯洛。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三、动机归因理论。◆美国,韦纳。

l 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这四种原因,学生的归因过程是按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正确:内部、稳定、可控制。

四、自我效能感理论。

l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

l 行为主义的论调:当前的行为结果强化了未来的行为(班杜拉认为不对)

l 班杜垃特别强调的效能期望: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和判断,也就是自我效能感。l 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的作用:

(1)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2)影响对活动的坚持;(3)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4)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5)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l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

五、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阿特金森。

l 成就动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通过练习和使用某种力量克服障碍,完成某种任务的愿意或倾向。◆个性的成就动机分为两个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142、学习需要的形成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学生的个

极性。

14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除了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之外,还应创造一些辅助条件。(1)适当地开展竞赛(2)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反馈要及时和具体)(4)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145、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特征:(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必须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146、学习策略的结构:基本策略和辅助策略。

三种成份:(1)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2)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147、识记过程的复述策略包括:(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

(5)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6)过度学习。

149、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常用的5种: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150、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常用的策略:利用图示;利用表格。

151、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1)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2)对任务的认识(3)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152、元认知的种类:计划、监视、调节策略。

153、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学习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学习努力策略;心境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154、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自我监控原则;个人自我效能感原则。

155、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完形训练*;交互式教学*;合作学习模式。

156、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57、学习迁移的种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4)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158、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18世纪中叶在西欧形成的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迁移理论,也称官能说。

(1)心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它们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2)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所有官能(3)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l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l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训练法。

l 系统脱敏法由沃尔朴1958年首创。

169、专家型老师和新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差异。170、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2)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注意力集中学习情绪积极

◆ 将学习的恶性循环转为以为良性循环的关键?(1)改变学生的成败关键,使其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2)改变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学习上的欠缺。

◆ 实际教育应当注意:(1)注意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考试难度要适中,经努力,都能实现;(2)课题由易到难,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3)某一课题一旦失败,给学生提供下次获得成功感的机会。

二、填空

心的各种官能。

(二)相同要素说。◆代表:美国桑代克,伍德沃斯。詹姆士开创。◆基本观点:只有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

(三)概括说。亦称类化说.美国,贾德.◆基本观点:掌握原理是学习迁移发生的一个先决条件。

(四)奥苏贝尔的认知观。

基本观点。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包括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和清晰性。)

159、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160、如何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的学习。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61、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62、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能做到自知、自尊、自我接触(3)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4)具有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5具有健全的人格。

163、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生理心理社会。166、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2抑郁症3强迫症4恐怖症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6性偏差7进食障碍。8睡眠障碍。

167、中学生心理辅导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168、影响中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l 要做好心理辅导,应遵循以下原则:

l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教材的呈现(4)课堂练习;(5)家庭作业的检查;(6)教演策略的运用。

171、教师成长的: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17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观摩和分析优秀老师的教学活动;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17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中教师角色创新

(1)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

(2)由命令主导师型教师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

(3)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4)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174、同化过程:

(1)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2)找到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

(3)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使新旧知识之间具有清晰的区别,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统化。

175、先行组织者目的: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176、先行组织者教学案例。(认知结构理论)

(一)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

(二)程序。

(1)、提出先行组织者。(教师:同学们,我们准备学习“平行四边形”,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多边形的概念,当多边形的边数是四边的时候,则是四边形。今天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什么关系?)

(2)呈现新知识结论。(板书: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并作图。)

(3)找出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教师:请一位学生作出一个一般的四边形)

(4)分析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原有观念的联系与区别。(精确分化,融会贯通。)

1.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相同之处:都是四条边组成的闭合图形,重点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互平行。

2.教师指出:当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性质时,它才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是上下位关系,平行四边行是四边形的一种。177、学习的良性循环图:

1学习效果好2考试成功3评价高自我效能增强4 学习需要强学习期待高5学习积极性高6学习意志力坚强,学习

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1)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3.1)

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 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 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第二篇:司法心理学(重点笔记)

第一讲犯罪心理学研究什么?

1、什么是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有关的犯罪心理现象、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学科。

2、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一)犯罪心理学要研究犯罪心理;

(二)————————犯罪行为;

(三)—————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及原因;

(四)—————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犯罪心理学要研究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

3、什么是心理分析法?在案件侦查中,心理分析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心理分析就是依据心理与其外部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犯罪行为的外部表现和客观后果,去分析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在案件侦查中,心理分析法主要包括:(1)确定犯罪人作案的行为方式;(2)确定犯罪人作案后的行为表现;(3)判断犯罪人的行为是在常态心理支配下进行的,还是在异常心理支配下进行的;

(4)了解案犯作案时的心理压抑、需要冲突、动机斗争等;

(5)刻画犯罪的特征、背景。如智力水平、体貌特征、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社会交往等,直接为排查嫌疑人提供依据。

第二讲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

1、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犯罪行为的发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犯罪行为的发生是主体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机能系统,在不同的条件下对犯罪心理起着不同的作用。

影响犯罪心理的主体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的: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这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在因素。

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是个体对客观现实中的一些不良刺激的积极吸纳、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存在于主体外的客观因素包括: 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情境因素。犯罪心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原因系统,由于构成要素及其构成方

式的不同而导致个体形成不同的犯罪心理或发生不同的犯罪行为,并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

化。

2、消极的社会意识、不良的社会风气对犯罪心理有什么影响?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消极的社会意识的影响,也就成为了这个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目前我国,封建思想意识和辅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是导致一些人形成犯罪心理的重要因素。不良的社会风气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一是使一些人或迷失方向,或对现实产生怀疑,或对正面宣传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放纵自己;二是使人们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承受力和容忍度提高,见多不怪、麻木不仁,也使犯罪人的罪责感和恐惧感减弱,有恃无恐地犯罪作恶;三是使一些人对犯罪产生合理化认识,坦然作案,对犯罪后果漠然置之。

3、大众传媒的失误(不良诱导)对犯罪心理的影响有哪些?

不良文化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大众传媒一旦染上淫秽、暴力、反动的内容,将直接成为犯罪的诱因。因为,它造成了人们思想混乱;激活了人们的本能欲望;诱发了消极情绪的发泄;减弱了对犯罪的敏感度和抑制力;提供了可以模仿的犯罪手段和方法。

4、试析家庭不良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家庭的人际关系气氛、组成状况、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言谈举止和教养方式等都会对子女的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通过一下方面发生作用:

一是家庭结构的缺陷;

二是家庭成员行为的缺陷;

三是家庭教育的缺陷;

四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缺失问题。

5、什么是社会适应不良?社会适应不良,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处于不协调状态。

社会适应不良可使人产生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使犯罪心理的形成、犯罪行为的产生成为可能。

6、什么是犯罪机遇?

犯罪机遇是指一种可使犯罪人顺利达到犯罪目的的适宜犯罪的时机在一定意义上说,犯罪机遇会诱发犯罪心理的产生。有时,犯罪机遇会激活或强化犯罪心理。

第三讲 犯罪心理与犯罪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1、什么是犯罪心理?如何理解犯罪心理的概念? 犯罪心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犯罪心理仅指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因素。

广义的犯罪心理,是指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心理活动、心理因素的总称。广义的犯罪心理包括:

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心理因素;犯罪人预备犯罪时的心理活动、心理因素;犯罪人犯罪后与犯罪有关的心理活动、心理因素。

2、犯罪心理的成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偏倾性的心理过程;二是不良的个性倾向;

三是偏执变异的个性心理特征;四是消极的心理状态。

3、犯罪心理的特点有哪些?

犯罪心理的隐蔽性、结构性、反社会性、社会危害性。

所谓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的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源。

4、犯罪心理的反社会性有哪些表现?

犯罪心理的反社会性主要表现为:

(1)自我中心观念强烈。不受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约束,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这是反社会性的基础;

(2)反社会的需要、动机和目的,偏倾的价值观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反社会性的动力因素;

(3)反社会人格。这是一种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偏离社会化的消极人格,是反社会性的核心内容,如,无责任感,无羞耻、悔恨之心,说谎或欺骗,缺乏对他人的忠诚,寄生生活方式等;

(4)不良的道德情感。缺乏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人道主义、友谊和同情等高尚的道德情感,相反具有自卑、冷酷、残忍、自私等不良道德情感;

(5)自我控制力低。性情暴躁,易冲动,意志薄弱,难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种反社会性心理极易与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发生冲突,导致反社会行为甚至犯罪行为。

5、什么是反社会意识?所谓反社会意识,是指因挫折而产生的仇视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

6、根据希利和布朗纳(W.Healy&A.F.Bronner)的研究,哪些不良情绪、情感的积累容易导致犯罪行为?

(1)在爱情关系中不能得到满足的那种强烈情绪;(2)由于自我表现的愿望、特别是由于在儿童期自我满足受损而产生的异常愿望以及青春期的冲动和愿望受到妨碍而引起的不满情绪;

(3)在家庭、学校、交友、体育运动等方面出现的强烈不适应感和自卑感;

(4)对家庭的不和谐以及对双亲在控制和管教中的失误所引起的强烈不满感;

(5)对兄弟姐妹的嫉妒,被作为继子对待的歧视感;(6)基于根深蒂固的内在心理冲突而产生的压抑感;(7)对幼年时期违法行为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罪责感等。

7、犯罪人的哪些性格特征容易引发犯罪行为? 容易引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的不良性格特征:

1、对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都缺乏责任感,生活态度轻率,没有明确的生活动机,嫉妒心和报复心较强,对社会有种种不满;

2、任性、鲁莽、胆大妄为,无组织纪律性,无视社会规范和法律规范;

3、情绪控制力较差,情绪常常不稳定、喜怒无常、心境变化多端,神经质突出;情绪体验低级、庸俗、外显;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美感歪曲、以奇为美,不符合社会规范;

4、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明显地偏执、固执,爱钻牛角尖;

5、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评价能力。

此外,自我中心主义、心胸狭隘、敏感多疑、易受暗示、感情脆弱、攻击性强、对挫折忍受力差等不良性格特征也常常成为犯罪的动因。

第四讲 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

1、什么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的功能有哪些?所谓犯罪动机是指激起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不同的犯罪动机,不仅直接反映出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而且也表明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差异。

2、简述犯罪人的动机斗争与犯罪动机的确立过程 犯罪动机确立的过程,伴随着动机冲突、动机斗争。所谓动机冲突,即内心中权衡利弊,取舍动机的过程。

2犯罪动机冲突,就是内心中反复权衡作案与否的利弊,以进行犯罪取舍的过程。

犯罪人在此过程中,往往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要考虑犯罪可能带来的利益,即犯罪收益。二是要考虑犯罪可能付出的代价,即犯罪成本。犯罪成本包括犯罪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惩罚成本:所谓直接成本,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准备阶段和犯罪实施过程中采用各种工具和手段而支付的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是指由于选择犯罪而必须舍弃的其他利益。

所谓惩罚成本,是指因为犯罪败露所直接付出的代价,如被法律惩处而遭受的良心上名誉上、精神上、经济上、肉体上的损失与痛苦等。惩罚成本受破案率、定罪的概率和刑罚轻重的影响。

惩罚成本又分为心理惩罚和社会惩罚

心理惩罚是指某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后,内心的恐惧不安感或悔恨感。

社会惩罚是潜在的、无形的,但它又无所不在,甚至伴随罪犯终生。

其一就是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其二是生活空间的缩小;其三是机遇的丧失。

3、简述犯罪心理形成的规律

(一)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一个主客观因素互动的过程犯罪心理是客观因素与主体主观因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而使主体原有的心理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这一过程包含“内化”和“外化”两个过程。

(二)犯罪心理的形成是行为人对外界消极因素积极能动反映的结果

(三)犯罪心理的形成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四)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不良心理意识得到强化,并在犯罪活动中得以巩固的结果

4、什么是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包括犯罪心理的增强与减弱,量变与质变。其发展方向有良性转化和恶性发展两个方向。

所谓犯罪心理良性转化是指犯罪人在外部积极影响下,经过思想斗争,改变其错误认识,或使其情绪反应、意志品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使其犯罪心理结构向积极方向转化。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条件:

1、产生内部的心理矛盾;

2、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3、出现积极的、系统的动因;

4、遵循转化规律。

5、什么是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犯罪心理 恶性发展,是指在主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在犯罪活动中,犯罪心理更加稳固和牢固化的过程。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条件:

1、不良诱因刺激;

2、非法欲望的满足。

◆对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应抓住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年龄特征(生理、心理方面);性别特征;

社会化过程是否存在缺陷;

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与社会风气等)社会生活经历;等等

1、什么是犯罪?

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Offense)概念与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是一致的,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处罚的有意识的客观外在活动。与 刑事法学中的犯罪概念 的区别: 1)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包含了刑法学中的犯罪; 2)——也包含违法行为; 3)——还包含不良行为。

2、什么是犯罪人?

犯罪心理学中所说的犯罪人(Offender),是指实施了严重的危害社会行为,应受法律和道德纪律责罚的人。

刑法学中所说的犯罪人(Criminal)是指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人。

刑法学上的犯罪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达到刑事责任年龄;2)具有刑事责任能力;3)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人,既包括刑法学上的犯罪人,也包括一定范围内严重违法或者越轨、应受法律和道德纪律责罚的人,而且还包括不具备承担刑事责任能力和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实施了违法犯罪或者越轨行为的未成年人、变态人格者及精神病人。

3、什么是犯罪心理?所谓的犯罪心理,是指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心理活动、心理因素的总称。

4、犯罪心理学要研究犯罪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犯罪心理支配→ ———————— ←反映犯罪行为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自考笔记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11、12岁-

14、15岁,初中阶段)

特点:

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

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⑤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⑥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2、青年初期(14、15岁-

17、18岁,高中阶段)

特点:①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②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③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

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

(二)关键期

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印刻”)

2、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3、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1、代表人物:皮亚杰

2、内容:①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③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特点: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①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②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③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关于最近发展区

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

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意义:

1、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2、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1、定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①家庭教养模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2、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3、发展阶段:

①生理自我(1岁末开始,3岁左右基本成熟)

②社会自我(3岁以后至少年期成熟)

③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体现为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个别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1、定义: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2、认知差异表现:

①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威特金

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②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所谓沉思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所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类型

③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德(美国)

(二)智力差异

1、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商IQ)来衡量;

2、智商呈常态分布,即: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3、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率智商)

韦克斯勒量表(离差智商)

4、差异表现:

个体差异;群体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定义: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差异表现

①性格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

②性格类型差异(外倾性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

3、教育含义: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1、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一定义说明: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

1、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

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变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

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②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

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①智力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3、我国: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一、理论要点: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强化起重要作用;

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

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1、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3、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①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②练习律是指任何联结,练习运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不练习则会使联结力量减弱。

③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联结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学习者不准备实现而实际联结实现时也会感到烦恼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基本规律:(理解)

1、获得与消退

2、刺激泛化与分化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基本规律:(理解)

1、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定义理解)

2、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定义理解)

3、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理论要点

2、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流 控制结构:期望事项(学习动机)执行控制(认知策略)

3、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一、理论要点:

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2、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

3、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二、代表学说: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对完形派学习理论的评价:

1、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反对当时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

2、完形派在肯定顿悟的同时,否定试误的作用,是片面的。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知-发现说)

1、布鲁纳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理解)

3、教师应如何做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学习分类: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1)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实质性的联系即指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是指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内在联系而非任意的联想或联系。

(2)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和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

①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②主观条件:a、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b、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3)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3、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

(1)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接受学习的心理过程:首先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然后找到新知识与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最后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从而清晰的区别新旧概念,并在思维活动中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统化。

(3)影响因素: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

※关于“先行组织者”技术

①定义: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②目的: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③评价: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组织者”技术对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持很有价值,教师应灵活地运用这一技术。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2、基本观点:

※知识观

※学习观

※学生观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及其功能

1、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功能:激活、指向、强化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组成: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2)学习期待与诱因:

3、种类:

①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按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分)

②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按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

③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按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

三、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惟一条件。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1、提出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

2、观点: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3、评价: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需要层次理论

1、提出者: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2、观点: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两方面含义: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3、教育意义: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三、成就动机理论

1、提出者:阿特金森

2、观点: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分两类:力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3、教育意义:

四、成败归因理论

1、提出者: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2、观点:

(1)三维度: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②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③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2)六因素:①能力高低;②努力程度;③任务难易;④运气(机遇)好坏;⑤身心状态;⑥外界环境

3、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

五、自我效能理论

1、提出者:班杜拉

2、观点:

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强化: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期待:结果期待、效能期待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时是启发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概述

1.定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种类

①正/负迁移;②水平/垂直迁移;③一般/具体迁移;④同化性/顺应性/重组性迁移。

3、作用

①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关键环节;

③迁移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3、经验类化说(贾德)

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4、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

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现代的迁移理论

1、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主张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

安德森:认为产生式是认知的基本成分,由一个或多个条件——动作配对构成。

加特纳、吉克: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关键。

2、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

3、迁移的实质

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整合是新旧经验的一体化现象,即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整合可以通过同化、顺应与重组来实现。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二、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一、知识

1、定义: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类型:①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活动的深度)②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

2、知识学习

类型: ①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②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3、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

4、知识学习的作用: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①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1、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条件是:

①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

②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

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

2、知识直观

(1)类型: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语直观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②加强词与形象配合

③运用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知识概括:

(1)类型: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2)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正确运用变式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二、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1、遗忘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遗忘理论——遗忘原因

①痕迹衰退说(最古老亚里士多德、桑代克):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消退随时间推移自动发生。

②干扰说(占统治地位):前摄抑制、后摄抑制是由于在学习和加快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③同化说(奥苏伯尔):实质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④动机说(弗洛伊德):遗忘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压抑理论)

3、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①深度加工材料

②有效运用记忆术

③进行组块化编码

④适当过度学习

⑤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

1、定义: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特点:①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不同于本能行为。②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③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3、种类:①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 ②心智技能:能力技能、认知技能

4、作用: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操作定向:含义,定向映象

2、操作模仿:含义,动作特点(四点)

3、操作整合:含义,动作特点(四点)

4、操作熟练:含义,动作特点(四点)

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理论

1、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加理培林 前苏联)

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2、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安德森)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3、我国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①原型定向②原型操作③原型内化

二、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1、定义: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特征:①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②是有效学习所需的③是有关学习过程的④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

3、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

(一)复述策略

1、定义: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常用的几种方法: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

(二)精细加工策略

1、定义: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2、常用策略:①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决、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三)组织策略

1、定义:使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2、常用策略:①列提纲;②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③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二、元认知策略

(一)概念:

1、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包括: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①元认知知识(知道做什么):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包括对人人作为学习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②元认知控制(何时、如何做什么):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2、常用策略:①计划策略②监视策略③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学习环境的设置: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自我激励

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原则 ①主体性原则②内化性原则③特定性原则④生成性原则⑤有效的监控⑥个人自我效能感

二、方法

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

1、问题:

①定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 ②分类:有结构问题、无结构问题

2、问题解决:

①定义: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②问题解决的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现问题——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

2、理解问题——形成问题的表征;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

3、提出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算法式、启发式)

4、检验假设——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直接检验、间接检验)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表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

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的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

1、概念: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①流畅性②变通性③独创性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环境;智力: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个性: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④喜欢幻想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⑥具有独立性

三、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

1.定义: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实质:①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②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③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3、态度的结构 ①认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行为成分

(二)品德

1、定义: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实质:①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②具有相对稳定性;③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心理结构:①道德认识——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②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③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相同点:实质相同、结构一致

2、区别:①范围不同:态度大;品德小。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有五种水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品德是价值观念性格化时的稳定态度。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 瑞士)①10岁以前,他律道德 ②10岁以后,自律道德

2、道德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法)柯尔伯格 美国 三水平六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②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③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依从→认同→内化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家庭的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个体其他因素)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概念: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心理健康标准(六条):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三、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①焦虑症②抑郁症③强迫症④恐怖症⑤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⑥性偏差⑦进食障碍⑧睡眠障碍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第二节 心理评估

一、定义: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资料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二、参考架构:健康模式、疾病模式

三、心理评估的意义

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四、常用方法 心理测验;评估性会谈技术:①倾听②鼓励③询问④反映⑤澄清⑥面质;观察法、自述法 第三节 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⑥小组辅导

2、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3、心理辅导目标 ①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基本目标 ②寻求发展——高级目标

二、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理性情绪辅导(艾里斯提出)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1、概念: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2、意义:①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②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③指引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

1、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3、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目标

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四、任务分析:是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

基本要素: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环境

一、教学事项: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加涅)

1、引起学生注意

2、提示教学目标

3、唤起先前经验

4、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

6、展现学习行为

7、适时给予反馈

8、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二、教学方法

1、定义: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2、基本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

三、教学媒体 使教学遵循:经验的直接动作表征、经验的图像表征、经验的符号表征

四、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物理环境,课堂社会环境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一、定义: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师生相互作用设计

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一)发现教学

1、定义: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2、教学设计四原则(布鲁纳):

①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②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

③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 ④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二)情境教学 含义: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三)合作学习

1、定义:指学生们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2、设计实施五特征: ①分工合作②密切配合③各自尽力④社会互动⑤团体历程

四、个别化教学:

1、基本环节:①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②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③引入有序的和结构货摊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④容许学生以自己速度向前学。

2、经典模式①程序教学(创始:普莱西,贡献最大:斯金纳)②计算机辅助教学③掌握学习(布卢姆)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一)定义:课堂管理: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二)功能:制约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三)影响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直接影响);班级规模(重要因素);班级的性质(情境因素);对教师的期望

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

(一)群体: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1、正式群体:是有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指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2、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二)群体动力(勒温

最早研究)

1、群体凝聚力

2、群体规范

3、课堂气氛:

①概念: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综合状态

②影响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情绪状态 ③影响途径:接受、反馈、输入、输出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①吸引与排斥;②合作与竞争 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

一、课堂纪律的性质:

1、概念: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2、类型:①教师促成的纪律②集体促成的纪律③任务促成的纪律④自我促成的纪律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1、定义: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这课堂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

2、两部分: ①课堂情境结构 ②课堂教学结构

三、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一)问题行为的性质

(二)问题行为的类型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2、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一)教学评价: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的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二)教育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是以客观描述为基础;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育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才有实际价值。

(三)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

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

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

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

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

(四)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第二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一)教学评价

1、内容包括:①认知;②技能;③情感

2、常用手段:认知和技能领域: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情感与道德表现: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案卷分析、观察、谈话等)

(二)标准化成就测验

1、定义: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2、特点: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编制;施测条件、计分手段、分数的解释完全相同

3、优越性: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

4、问题: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很不协调;测验结果的不当使用,对个体造成不良影响。

(三)教师自编测验

1、定义: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2、测验的计划(略)

3、自编测验的类型(客观题主观题)

4、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①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②效度——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③区分度——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5、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

(四)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1、案卷分析

2、观察

3、情感评价

(五)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1、评分

2、合格与不合格

3、其他方式:个人鉴定、定期的综合评价等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和职业成就的关系

一、教师的特征和职业成就的关系

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二、教师的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1、课时计划的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①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②吸引学生注意力;③教材的呈现④课堂练习;⑤家庭作业的检查;⑥教学策略的运用

3、课后评价的差异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途径(4点)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总结笔记

学习与教学的5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教育心理学发展4时期:初创(20世纪20以前)/发展(20世纪20到50末)/成熟(20世纪60到70末)/完善(80后)。皮亚杰认知发展4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埃里克森人格8阶段:学习信任的阶段(0-18周)/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月-3岁)/发展主动性的阶段(3-7)/变得勤奋阶段(6-12)/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8)/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18-30)/显示充沛感阶段(30-60)/达到完善阶段(60后)。加德纳8种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力。2种学习的分类:加捏的五种学习(言语信息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奥苏贝尔的两维划分(一个纬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根据此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另个纬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这两个纬度相互独立。存在过渡。)桑代克3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3种意义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学习动机3分类: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马斯洛7需要: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成长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4种失败归因(能力/努力/任务难易/运气)。概念教学5建议(概念分析/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正例与反例的辨别/变式/比较)。观念转变4条件(对原有观念的不满/新观念的可理解性/新观念的合理性/新观念的有效性)。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认知定向阶段/初步掌握技能动作/技能动作协调和完善。智力活动形成5阶段:活动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的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遵循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培养途径/创造条件,提供应用心智技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熟练掌握智力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皮亚杰道德发展3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科尔伯格道德3水平6阶段:(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习俗的水平: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道德原则)。品德培养的思路和方法: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的途径(言语说服,小组道德讨论),道德情感的培养(移情能力的培养/羞愧感),班杜拉道德行为获得(观察学习/赏罚控制/抗拒诱惑),综合性的培养方法(角色扮演/群体约定/道德自律)。学生的不良行为(分为过错行为/不良品德行为)主要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有时甚至在犯罪的边缘或已经有轻微的犯罪行为。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一贯性/严重性/有意性/倾向性)指学生个体或群体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严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学生的过错行为(盲目性/偶然/情景/情绪/易变)是学生个体或群体所发生的违反学校中校规的行为。学生不良行为者的心理特点:错误的道德观念、异常的情绪表现、明显的意志薄弱、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健康的个人需要。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问题解决定义:所谓问题就是在人做某件事、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一定的阻碍,暂时不知道通向目标的方法。问题解决就是克服、越过当前的障碍,寻找通向目标的方法的过程。问题的分类(结构良好问题/结构不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几条建议:1.为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看他们能否区分问题中的有关信息和无关信息;问他们是否意识到了他们所作出的假设;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图解,借助图示来分析问题。要求学生向别人解释问题的意思,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老师提供几种看问题的角度、方式,让学生再提供一些其他的理

解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平常物体的不平常的用途,打破理解中的定势和功能固着)2.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而不只是所获得的最后答案,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自言自语”,随时说出自己头脑中所出现的全部想法。引导学生利用反推法分析解决问题。3.在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决过程,看从这个问题中受到什么启发,对知识有什么新理解。思考这一问题的其他解法)。创造性思维:指用超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形成新颖的有价值的方案或结论。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具有新颖性,它通过富有新意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新的观点见解,或者做出了新的产品。特点:流畅性/灵活/独特/精密。培养方法:脑激励法(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出多种解决方法,最后师生讨论);吉尔福特的创造性培养方法(拓展问题/分解问题/常打问号/快速联想,暂不评价/持续地努力思考/列举属性/形成联系/捕捉灵感);在教学中培养(接受并鼓励发散思维//容纳异议/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判断/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丰富的刺激和自由开放气氛/强调每个人都能以某种形式进行创造)。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四特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必须的/是有关学习过程的/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学习策略的构成: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组织)、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调节)、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社会资源利用)。学习策略训练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特定/生成/效能)。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设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确定评价程序;设计教学活动、材料和选择教学媒体;选择教学策略;设置教学环境等方面。教学目标分类: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选择教学策略:指导教学/发现教学/情境/合作/个别化。掌握学习: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80%以上。课堂管理的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分配时间由课表决定/教学时间/投入时间是学生实际投入学习时间/学业学习时间是完成学业时间)用于学习,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课堂管理策略:明察秋毫/一心多用/整体关注/变换管理。课堂一般问题行为处理:预防/非言语线索/表扬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表扬其他学生/言语提示/反复提示/应用后果。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期望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样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实现了,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的期望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叫做》。增加沟通的策略:述义/行为描述/情感描述。

`

第五篇:自考心理学00031重点、自考小抄、自考笔记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测验法:特定量表为工具,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进简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坏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生物节律: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日节律: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催眠: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感觉:人们的感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是人们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感受性:是人们对刺激物感觉能力。感受阈限:是指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最小可觉差: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觉察差异。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应。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恒常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知觉的选择性:指说和写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身体空间和表情等。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晕轮效应指人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社会刻板效应指人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学习: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

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组织策略是指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促进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常用的组织策略有群集、摘录、划线、列提纲等。记忆: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时间短、容量有限。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摄干扰: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分析: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比较: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抽象: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发散思维: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分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答案。概括:头脑中把

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聚合思维: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件的思维方式。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智力: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等。能力: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基本的能力,使用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留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知识。特殊能力:指某项专门的活动所需的能力。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例,为了避免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100就是智商。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坏境的测验度量。晶体智力:指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及问题解决等测验量度。信度:既可靠性,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验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或由不同的人使用,其测量结果应该保持不变。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验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标准,有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动机:是指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诱因: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道德感: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人的认识、行为作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在认识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是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人格特质: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测量单位。人格动力系统:是指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心理特征。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是后天再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体现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特质:个体有别于其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最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投射测验:以人格理论为依据,一般由若干

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推出若干人格特征。理健康:广义上,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侠义上,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来保护自己。认知: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认知方式: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共性特点: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性特点: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沟通:广义的沟通时的是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与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的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言语沟通: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感情、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社会助长: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惰化: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社会性发展: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觉到自己被湮灭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活动中去。群体: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体。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各个成员之间有自己的角色地位,成员直接彼此在心理上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和共同感。群体规范;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得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抉择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从众:是个人的信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压力:其一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其二是指一种身心反应;其三是一个过程。挫折:个体在通向目标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使目标不能到达、需要无法满足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焦虑障碍: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它所表现出的行为时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极度焦虑的体验。压力源;指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其主要包括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和文化性压力源。文饰: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关键期: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期。认知:指人队客观世界的认识,包括感知觉、回忆、注意、思维等心理过程。认知的特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认知方式、认知策略、认知速度、和认知成绩。认知发展: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发展,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发展。道德认知:指人队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知,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纵向研究:也叫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升华: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推理:推理事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性规律,或从一般原理推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知觉的选择性:指说和写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身体空间和表情等。近因效应: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聚合思维: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件的思维方式。日节制:人和动物身上存在,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循环。此外,也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压力、排尿、荷尔蒙分泌等。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挫折:是指人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是目标不能到达,需要无法满足是,所产生的不

非言语沟通:主要是指说和写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身体空间和表情。它倾向于强调情感和形象状态的交流,以及双方谈话的整合。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记忆。匮乏动机;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后便趋于消失。依恋行为:是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的双方通过相互给予安全、温暖、情感支持而使双方产生了相互的亲密关系。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当人们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心理定势:指坚定使用原有的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简答题

简述学习心里学的作用和意义答:a认识内在世界b调整和控制行为c直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心理学应用领域: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3工作与组织心理学4广告和消费心理学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简述社会认知过程。答:信息的搜集与选择信息的整合过程简述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整合的特点。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问题解决应具备哪些特征,影响因素?目标指向性;(2)操作系列性;

(3)认知性操作。问题的表征方式,无关信息的干扰,功能固着性,心向注意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指向性;集中性。1选择能力,注意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心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能够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2维持功能,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比较高的紧张状态。3调节功能,注意帮助人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注意和意识的联系与区别: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2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意识具有哪些状态?可控制的意识状态;(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3)白日梦状态;(4)睡眠状态。简述人格调控中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2主要作用,对人格各成分进行调控,使之完整统一和谐。创造性思维主要有哪些特征?和影响因素。创造性思维是指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想活动。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现象,发现新问题。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影响因素:智力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动机因素。简述知觉的特性: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1感觉通道的差异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3个体的兴趣和情绪。群体的基本特征:1我们通常将成员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体称作群体。2基本特征:群体规范、群体的凝聚力、群体中的角色、群体领导。什么是群体?群体有哪些主要功能?群体是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

(2)功能: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使成员具有认同感;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智力的个体差异:1发展的水平的差异2的不同行为表现曾强和减弱的情况。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多向性,式;无关信息的干扰;功能固着性;心向。发展的智力结构差异3发展过程的不同形态。人的整个睡眠过发展的方向也因发展内容的种类不同而不同。(3)发展由获得和什么是创造性思维?特征? 程可以分为哪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过渡期,第二阶段为轻睡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4)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期,第三四阶段为沉睡期,第五阶段为快速动眼睡眠。增进心个体差异性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5)心理发展受成果的思维活动。(2)特征:名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定义性;洞察性。发生。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力,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3激发自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引发压力的原因有哪些?压力会培养青少年良好性格的意义,并对如何培养提出建议。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4提高自己与人际带来什么样的身心反应?人际交往造成的压力是最主要的来意义: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源。心理学家提出四种类型的压力源: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正确的人生目标;(2)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学会正确的评价自我、提高我评价能力。情绪和情感的区别。答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2)压力下的生理反应。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处理好个人与他人、更多的是与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经验。情感更多的是与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分面。压力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2从发展的早晚角度看。人出生时下的心理反应。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结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谈如何发挥教育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就有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敏捷、精神振奋。(3)压力下的行为反应。可分为直接反应和间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3从反应特点看。情绪具有情境性、接反应。构成。这7种智力为: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青少年时期个体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青少年自我意识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2)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深刻性、内隐性。动机,调控适当 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展、情绪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充分表现了个性发展的径影响智力发展。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播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和其他的心起促进作用,不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瓦解功能,健康,特点,1自我意识的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了解自己的意识理品质得到发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信号身体语言的功能。答1象征,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越来越强烈,进入主观化的自我阶段。2情绪表新的矛盾特点,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的人们通常对身体语言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约定俗成的身体语由于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其情绪的表现形式也相似性与互补性;人们倾向与喜欢那些与自己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言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2说明,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常作为不再单一,但有不同于成年人那样稳定。因而表现出两面性,的人,在个性品质和行为方式上某些相反的、互补的特征,有时也能言语沟通的补充说明。3调节,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在沟通过程即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固执性共存,满足相互的需要,都能表现为相互吸引。(2)个人品质:随着人际交中能够调节沟通过程,强化或者弱化沟通者传达的意义、节奏和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3人际交往发展的新特点,对友谊非常往的深入,交往者的内在品质越来越重要;(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情感。4情感表露,在沟通中,沟通者的坐姿、站姿、走姿等也重视。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使其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观上的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传达着很多的信息,特别是情感信息。什么是人际交往的心理念上的对立,代沟,同时也对异性产生兴趣。成就动机的特征容易成为知己。需要。本能需要,合群需要,自我肯定的需要。首先,人的交有哪些? 成就动机是一种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动机,也是决定说明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往时一种本能,是在个体进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个体努力程度的动力因素,人与人之间的成就动机存在个体差本能: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活的能力。其次,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适当的人际交往时异,一般来讲成就水平较高者有以下特征a具有挑战性和创造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2)合群需要: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最后,每一个个体对自身的了解性b具有坚定的信念c正确的归因方式。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都来源于社会学习过程,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群体极化和群体决策造成什么影响?a通过群体讨论,使群体他们倾向于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3)自我肯定的需简述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调节与维持功能人际的态度或意见出现了极端化,使群体的态度或意见倾向朝向两要: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始的,别人对个体的交往的三种基本需要:(1)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级方向运动,是原来不同意见之间距离更大。B一旦群体思维评价、态度、包括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产生了,凝聚力高的群体的成员就会过高估计群体的权利和道解自己,界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的需要(2)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德权威是对立意见定型化,使错误意见合理化,并产生虚假的心理挫折的应对策略:1正确认识挫折2改变不合理的观念3加强修养,个体在权利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3)意见来压制不同的意见导致群体出现错误的决策。用于实践4强化自我人格品质。情感需要,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儿童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是什么?a自上而下。儿童首先发展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心理学中主要通过家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关系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与头部有关的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和下肢的动作。庭谱系研究和双生子研究推测遗传对智力的影响2家庭环境对智力的理论:1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和B由内而外,儿童发展先头部和躯干的动作,然后发展双臂和影响,大量的收养儿童研究表明,被收养儿童的智商与养父母的智商安全需要,归属、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双腿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较细的动作c由简单的无意识的到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收养前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对儿童的智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大,这些需要时天生的。3一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儿童开始发展的动作是简单的大动力发展存在着影响,早期 干预也能提高儿童的智力检测分数。3学校般而言,在底层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才会出现高层需要,作,意识参与的成分比较少,以后在此基础上才发展起由意识教育对智力的影响,学校教育对智力有显著的影响,影响途径多种多但有时人也会在低层需要 没有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找高层需要。控制的精细的复杂的动作。样,最明显的方面就是知识的传授4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人的各什么是人际沟通?基本功能?(1)是沟通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a合作,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最终形成起来的,智力也不例外。满足某种需要而展开的,可以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个人生存动机这种合作式的交往多是以某一件或活动为基础的,人如何对群体内部对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测量?1社会测量法是测量群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还可以发生在大众传播中。(2)促使们通过完成某一活动、处理某一事件而在一起,活动完成后,体内部人际关系最常用的方法。2社会测量法最基本的两个步骤,一是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一些 合作恳会停止。但如果通过合作之后建立了情感联系,社会测量问卷或访谈,二是对问卷或访谈结果的分析处理。3举例社会能,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说明是人格?人格有哪些特征?人就可以进一步建立亲密的交往b情意,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测量或访谈题目设计,测量结果制成人际关系矩阵表或绘制更直观的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因一些情感因素而喜欢与他人在一起c归属,人们总希望自己人际关系图。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特征:独特性;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认可。这种归属于 稳定性;统合性;复杂性;功能性。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某一团体的交往需求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素有哪些?各对人格起什么作用?生物遗传因素,对人格作用心理学主要有哪些分支?1)心理学的理论领域的分支有:实验程度因人格特征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关较大的特征上(2)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特征,生理心理学。儿童发展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哪些内容?(1)依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3)家庭环恋行为。交往双方通过相互给予安全、温暖、情感支持而使得境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双方产生了相互的亲密感的关系(2)性别社会化。指儿童在父母的教养方式的适当性,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4)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受到社会文化对自己性别行为的区别对早期童年经验。不能对人格单独起决定作用,与其它因素共同决待。(3)道德判断的发展。它的发展对道德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定人格。5自然物理因素 导和调节作用。焦虑包括哪几种类型?应对策略(1)广泛性焦虑障碍。这种焦举例说明说明是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表现方式?心理防御机虑体验在人的持续性害怕,但无法指出害怕什么。(2)恐慌障碍。制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无法预测的焦虑行折、焦虑、紧张等而采用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保护自己。具为的袭击。(3)恐惧症。它分为广场恐惧症、社会恐惧症、特殊体表现为10种方式:否认、幻想、压抑、投射、反向、转移、恐惧症等(4)强迫症(5)创伤后应激症。认清焦虑状况,掌握退行、文饰、补偿、升华。克服焦虑的原则,学会放松自己,运用想像减轻焦虑,进行理性去个体化现象的发生过程和原因。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思考,接受专业治疗。自己被湮没,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难以意识中年危机的表现;1中年人最不接受的可能最先是自己仪容方面到自己的价值和行为,自制力变低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的变化,身体不如以前健壮2进入中年以后,家庭生活也会发生动的、情绪化的,有时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一些变化,小孩长大,生活单调,孤单感增强。3中年时期也是个体化。原因有:匿名性;个体处于群体中,瑟吉欧外界因素个人成熟与事业收获的阶段,但个体工作满意度会降低。的影响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什么是挫折?挫折后的反应?如何应对挫折?1)挫折是指个体剧性事件,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自我意识。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的不能达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1)合作。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2)反应:攻击行社会网络系统中,与他人合作共处是我们社会文化所价值所鼓为;冷漠;幻想;心理防御机制。3)勇敢正确的面对挫折,正励的东西。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生存动机。(2)情谊。这种确认识挫折;改变不合理观念;加强修养,勇于实践;优化自身情感因素为取向的交往,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力性的特人格品质。简叙人格差异的表现?认知方式差异;气质差异;性点。(3)归属。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格差异。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个体心理发展员,被其他成员认可。的年龄特征如何?依据为,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1)动机产生由内外两种因素影响。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2)特征:普遍性;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的根本原因,外在则为诱因。(2)稳定性;可变性;限制性。智力发展有何特征?(1)智力发展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比较内在、隐蔽,的一般趋势;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2)稳定性和可变性。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智力测验的性质:1对象是心理特质2测量的间接性3测量的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有误差4测量工具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3)当人们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思维的主要特征?间接性;概括性;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什么是斯滕伯格智力理论中的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智力检测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智力检测与性向检测和成就检分?元成分指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负责行为的计测的区别是什么?(1)根据实施对象的数目划分为个别检测划、策略与监控。(2)操作成分是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和团体检测;根据检测题目呈现出的方式不同划分为文字检测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作出判断反应和非文字检测;根据检测要求划分,速度检测和难度检测。(2)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3)知识获得成分指用于获取和智力检测一般注重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如言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和存储。如何理解智力语能力,数学能力,记忆能力等;性向检验泛指用以测量潜在的个别差异?1)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才能的测验,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潜在才能;成就测验主要考平不同(2)每个人智力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3)智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力发展过程有不同的形态简叙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1)需何谓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二者在发展上有什么区别?流体智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关联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测验度量。晶体智力指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的得到满足。(2)当人们的需要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流体智力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识和解决新问题,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晶体智力测非语言沟通的类型和功能.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身体空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间和表情。表情:表达感情、态度、理解和判断他人的感情、态已加工的问题,晶体智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决定是一部分度;(2)眼行为:注意、劝说、调节和表达感情;(3)身体语言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和身体动作:象征、说明、调节、情感流露(4)服饰:可以为简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及特征?观点:(1)弗洛伊德提沟通者传达性信息;(5)讲话风格:告诉有关群体成员的信息(6)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通过病人的自人际空间:表露人际关系的“语言”.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有何由联想,对其谈话作出分析,找出其疾病的根源。(2)他还认意义?(1)各种动机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过强或不足,为人除了有意识的活动,还有无意识的活动。(3)精神分析主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要就是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不同而不同。面对压力如何应对?正确认识压力的作用及其可题。特征:(1)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创始人能导致的后果,对可能出现的过度压力有心理准备并主动学习处弗洛伊德。(2)由于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人的性本能在下意识中理压力的方法。作用,认为人在性方面的压抑是多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因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什么影响?因素有内在的也此在理论上曾引起争论,在我国更受到长期的批判。(3)精神有外在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前提。先分析的方法至今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中任然继续使用,而且其天的遗传素质为个体提高心理发展可能性,在后天结合下才能得理论对人格、动机的那个心理学的研究方面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以正常发展。它们在相辅相成中发挥作用。意识活动的主要内作用。容?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物。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收集信息;转换;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 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到大脑皮层,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在大脑 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加工为感觉。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有哪些?感觉麻痹;感觉扭曲和幻觉; 解除抑制;对催眠经念得记忆消失按照作用的性质不同,心理促动药物可以分为哪几类?镇静剂; 兴奋剂;迷幻剂。什么是韦伯定律?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 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间的关系的规律,由19世纪德国生理学 家韦伯发现,称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 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 固定的比例关系。人的知觉内容和特性?内容:对人的知觉; 对社会事件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特性:认知对象的独特 性;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加工过程 的特殊性; 论述题 记忆基本过程?编码;保持;提取。在思维的过程中,思维操催眠的原理是什么?与睡眠有睡眠区别? 作主要有哪几种?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创造思维催眠原理:催眠师角色扮演;催眠师意识的分离; 主要有哪些特征?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再定义性;洞察(2)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性;独创性。识状态,是一种特殊情境下又催眠师诱导形成的。是一种特殊意识状智力和能力的关系如何?联系:任何能力都包含有智力因素,态,与睡眠状态不同,在进入催眠状态后,人的意识活动并非停止,一定的智力是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智力的知识恍惚不能自主,其心理活动有几个主要的特征:感觉麻痹;感觉提高。区别:概念不同;影响因素不同;生理基础不同。大学扭曲和幻觉;解除抑制;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毕业生面临的主要任务(1)求职与升学或继续学习(2)婚恋与简述刻板效应.生育。问卷法进行心理调查的优缺点:优点能同时搜集许多人的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同类问题资料,省人力省物力。缺点,不能保证回收率及被调查括而笼统的看法。当人们采用比较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者的认真合作。长时记忆需提取线索,线索的有效性主要依赖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概括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哪些条件?(1)与编码信息相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与状板效应。(2)形成原因:认知者总希望根据较少的信息作出全面的推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什么是人格测验?试举三例。是论;每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因而同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就会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探察和鉴别受测者心理及行为的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接触机会的限制;满足人们需要还可以补充社会认主要人格测验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知过程中的缺失信息;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3)在社会认知高夫的青年性格问卷。中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4)社会刻板影响不是一层不变的,人们人格测量的方法:1测验法,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文化水平越高,他所持的社会刻板印象就越容易改变,另外,一个人测者的行为和内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主要形式有对社会对社会刻板印象越了解,他也越容易改变自己所持的社会刻板问卷调查法。2投射法,一般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印象。被试者可以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在不 叙学习策略和方法。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测验者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第一注意复习的策略。首先在复习上应该注意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出若干人的个性特征。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1)收集信息。(2)其次在复习的次数上,要注意过度复习,一般过度学习程度达50%时转换,即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效果较好;最后在复习方法上,要阅读与背诵相结合,此外还应尽量节,其机构称感受器。(3)将感觉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地调动起多种感官共同进行记忆。第二是组织的策略,即根据知识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中,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4)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使之结构合理化。应用组织策略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感觉。长时记忆是如何存储与建构的?首先是归类,它表现为影响创造性的因素?谈谈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对于相关或相似的项目,无论在有序或无序条件下呈现,都要按因素:智力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动机因素。照一定的类别组织起来记忆的。其次,当各种信息在概念上有一建立目标与意向;训练基本的技巧;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定层次的逻辑关系时,在记忆中就会按照它们的共同特性构成一刺激和鼓励好奇心;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建立自信鼓励冒险个多层次的概念体系,这种有层次的组织结构可以有力地提高记精神;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培养有关创造力合创造性思维的信念;忆效果。这样,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就在长时记忆中,构成了一个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促进自我管理技巧;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比较稳定的网络,即图式。与技术;运用例子; 什么是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认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被试者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心理学中主要通过家庭谱系研究和双生子研通过对所给刺激材料的分眨眼析与综合,并依据自己的知识经究推测遗传对智力的影响;(2)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大量的收养验,首先提出一个目标相一致的假设,然后再根据主试者的反馈儿童研究表明:被收养的儿童智商与养父母的智商也有一定程度的关和对新材料的分析,检验和修正所提出的假设,最终形成概念。系,收养前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存在影响,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主要观点:(1)华生早期干预也能提高儿童的智力测验分数;(3)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2)华生认为,强化很重要,只影响途径有多种,最显著的就是知识的传授。(4)社会实践对智力的要找到不同事物间的联系,再根据条件反射原理给予适当强化,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社会实践中最终形成起来的,智力也不例外。使刺激和反应间建立牢固的联系,就可以预测、控制改变人的行有代表性的动机理论有哪些? 为。(3)斯金纳指出: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那些指向积极后本能理论;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认知与期待理论; 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他坚信人的一切行为结合自己的生活例子,说明如何克服焦虑。都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特征:(1)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首先要认清焦虑状况。即要认识焦虑的症状;其次,要坚持克服焦虑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这标志的三个原则,即不回避、正面迎战和做纪录;第三,要学会放松自己;行为主义的诞生。(2)华生只强调行为,否认心理、意识,认为第四,要运用想象减轻焦虑;第五,要进行理性思考;最后,要接受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3)行为主义不仅专业治疗。在客观研究方面得到肯定,在当前行为改造、心理治疗中,行为什么是创造性思维?特征? 主义的方法任占重要地位。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有什么规律?具体规律是:遗忘进程是不成果的思维活动。(2)特征:名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均衡的,即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的很快,后来逐渐减慢,到了定义性;洞察性。相当时间,记忆保持的分量较少了,几乎不再遗忘。如何认识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什么是频率匹配学说?对于1000赫兹以上的中度音高的声音,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心理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儿童认知不只是由单独一个神经细胞,而是由一组神经细胞组合起来构成发展四个阶段,描述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1)感知运算与之相匹配的频率,也就是说,神经细胞分成数组,各自以轮班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次理论的方式发射神经冲动,不同的组分别对声波压力产生神经冲动,得到心理学家普遍认可,对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巨大影响但也有人各组同步发放,产生对高频声波的识别功能,称频率匹配学说,认为,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但也有其他研究者指出,皮亚也称排发说。杰用于得出此结论的实验情境是儿童不熟悉的,问题的难度也不适合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特征?观点:(1)机能主义于儿童,因此采用了一些变通的方法对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进行研究,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2)他们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儿童并不像皮亚杰所说自我中心那样的思维。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不断提出的要求。特征:(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著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儿童经验;自然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等人。(2)他们强调心物理因素 理学应研究意识的功能,故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对梦的研究有哪些?梦有哪些特征? 成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成年期是指从20岁左右到65岁关于梦的研究有:(1)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人的心理可以划分为意识、左右这一段时漫长的时期。特点是(1)个体的自我意识得到充无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面,他认为梦诗欲望的满足,梦是一种无意识分的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稳定,情的活动;(2)梦的内容方面,霍尔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他发现大多绪也趋于稳定,人际交往趋向于成熟。(2)随着个体经济地位的数的梦具有一般世俗的性质可能是将家庭、朋友和同事等特征加以联独立,个体的诸多心理感受和生活状态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恋系组成,因此有一些梦相当普遍。爱,婚姻以及养育子女已经成为成年人的重要任务。梦的特征:第一自我为中心是梦第一个重要特征;第二,梦境受生活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它们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社会助环境影响;第三,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长时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说明如何对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测量。提高的现象。因为在他人在场时增加了个体活动驱动或动机,这社会测量法师测量群体内部人际关系最常用的方法。(2)社会测量法种驱动或动机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性质而定。(2)社最基本的技术包括两个步骤,其一是社会测量问卷或访谈,其二是对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在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问卷或访谈结果的的分析处理。(3)举例:社会测量或访谈题目设计;测所付出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出现量结果制成人际关系矩阵表或绘制更直观的人际关系图。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第二,社会认知用工作动机理论说明如何激发人的工作动机。的作用。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简述人格的结构.人格是一工作动机理论:X理论;Y理论;V理论;Z理论。个系统,并非由单一特征所构成,是由多种特征的组合,成分有措施:(1)提高工资及福利,进行物质刺激;(2)创造自由的工作环境,(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3)人格动力系统(4)让工作者有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满足他们对工作的内在需要;(3)把心理特征系统(5)自我调控系统。上述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具有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4)提高工作者的个人价值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人格构成一个整体。同时五种人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格系统成分的独特结合,也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人格。能力可心理学时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目的以划分为那些类型?按照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2)是为了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把心理学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按照功能可划分为人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3)按照在提高工作效率;它即有助于对自己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生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划分为模仿能力和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知自知彼,搞好人际关系,对社会发展,创造能力。情绪的基本形式有哪些?人类具有四种基本的情绪人类进步起一定的促进作用。(1)认识内外世界。学习心理学可以加(1)快乐,是一种追求并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2)愤怒,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实现对是由于受到干扰而使人不能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体验(3)恐惧,外部世界的准确认知;(2)调整和控制行为。(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时所产生的体验(4)悲哀,是在上。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分析比较舒次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动机分为哪几种?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在我们生活中分别舒的三维理论:首先舒认为每一个主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扮演什么角色?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基本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人际关系机;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2)根据性质不同分为生理性动机和解决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也称为驱动,是个体的生理需要所驱动他人行为。其次个体在表现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又分为主动性和被动而产生的动机,它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性,于是个体的人际行为划分为六种。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性动机推动人们从事社会活(2)霍曼斯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社会交换动,参与社会团体,并在其中获得认可、地位与成功感。社会性理论。他认为,在社会互交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动机是认得某些高级需要所产生的,所以,如果社会性动机长期交换。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交换还包括赞许、荣誉、地位、声望等非得不到满足,可能导致适应不良,出现某种心理障碍。毕生发物质交换以及心理财富的交换。展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人生的发展,除了身体在生物意义上的问题解决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发育、成熟以外,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其行为变化过程问题解决是指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其特征:目标指向贯穿于从胎儿期到死亡的全部一生中,行为变化过程反应了个人性;操作系列性;认知性操作。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表征的方

下载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教心理学重点知识笔记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笔记一 第一章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可以......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归纳范文大全

    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史前思想 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教育心理......

    教育心理学重点(精选5篇)

    第一章 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要注意四个......

    教育心理学 重点总结

    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学习: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 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是什么?2学习是一......

    2013《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 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是为了搞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情绪或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

    心理学笔记

    1、心理学科性质:边缘中间学科。皮层四叶:额顶枕颞 2、心理现象的结构: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心理行为的动力系统,如需要动机个性心理特征如......

    笔记心理学

    笔记心理学 笔相特征依据的共同特点: 1.笔迹轻重决定人的性格和工作能力。 2.字母大小,如大写字母过大,字体过大或过小,证明个性表现的意图和愿望。 滥用弧线, 花字尾表明自我感......

    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 绪论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