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心得体会及建议

时间:2019-05-12 14:2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心得体会及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心得体会及建议》。

第一篇: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心得体会及建议

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心得体会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教兴农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和组织保证。

通过学习,我们要坚持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促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领导,逐步构建起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我们推广形式要多样化,推广内容要全程化。要依法规范推广行为,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规范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的行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信用制度,完善信用自律机制。

在学习中,老师们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能够把握业内的最新方向,使我们在学习上有很大的提高。我的感受主要有两个方面:

1.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习到了较丰富和全面的农业推广知识,这是能较好的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学知基础;

2.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技推广的目的。我的故乡是在农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刻认识到农业技术发展对我国农民是多么的重要,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的科技含量与推广的有效性,让农民摆脱繁杂,落后的农业技术,已成为我不断努力向前的不竭动力。最后是我对这门课程提出的建议,也就是实践的重要性。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最终的目的是将其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农业推广过程中。虽然有点困难,但是我相信会有办法解决的。

第二篇: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张玉奇

一、充分认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仅2007年一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导致部分地区政治动荡。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吃粮大国,粮食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

2、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400人就有一名,比如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毕业于高等农业学院。

3、大家须知人口与人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国人口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相对缺乏,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这个矛盾在农村尤为明显。

4、种植业劳力老龄化、收种手段依赖机械化将来必然出现“少数人的农业”和“季节农业”以及“粗放农业”现象。

二、目前千阳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部层次较低,体现不出应有的水平。

1、从学历来看,多数人员是中专及以下的;

2、从从事农业专业工龄看,10年以下的占一半。“书本型”多,“实用型多面手”少。

3,从职称结构看,多数是初级职称的人员,真正科班出身,专业素质高和群众认可有实际技术水平的人员只占少数;

4、有前途的借调到其他单位“非农业技术”化了。

(二)干部总量偏少,严重影响发展的后劲。

1、真正服务农村的专业干部少,特别是一线力量少(全县13万人口,县乡农技人员在岗23人,其中领导、文书、报账员、工勤人员就占去了几乎三分之

一的岗位);

2、基层农业服务体系 “线断、网破、人散”问题由来已久;

3、业务领域在扩展(沼气、改厕、节能、农产品安全检测、其他行政部门协作项目、协作工作等),编制却在调剂中减少。

(三)总体经费不足,严重阻滞技术的提高。

1、历史遗留的农业系统超编问题难解决,在岗干部工资不能足额、及时发放,其他福利待遇几乎没有,导致农技推广人员底气不足,“五一”、“国庆”节工作忙离不开,工龄假没机会安排,身心压力得不到释放,中老年技术骨干健康状况堪忧;

2、经费严重不足,钱少事多,疲于应付,阻碍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扩散推广。

(四)县乡体制不顺,开展服务的困难重重。

1、乡镇农技站垮掉后,由县直管村,服务粗放,出现大片盲点;

2、新兴的重要业务(如沼气、改厕、节能、农产品安全、各种行政统计、协作项目等)没有岗位和从业专业人员,主要靠代管、兼管、代办,顾此失彼,单位干部不堪负重,下面群众意见多;

3、干部纵向、横向交流少,观念老化,能力水平一般化,没有多少成果对农民和农业产生过大的实实在在的影响。

三、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改善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环境。

1、加大贯彻《农业法》力度,建立对县乡政府重视农业科技工作的考核和奖惩制度;

2、要加大农业科技工作的投入。财政预算要保障干部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经费以及设施仪器更新经费,并用适当的经济待遇稳住人才,激励人才;

3、营造农业科技工作的积极氛围。要对农业科技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

才的优秀事迹要善于挖掘,善于推介;对其中德才兼备的应该予以优先提拔到乡(镇)或在县农业系统单位任职。一般干部应该在不同的农业事业单位之间交流,熟悉多种实用业务技能。

(二)优化农业科技人才的队伍。

一是按新形势新任务确定编制,设置内部站室,保障干部总量满足岗位所需,县、乡一次配齐人员;

二是限期解决非专业人员(领导、工人)达到专业人员水平问题,过期达不到的推出技术单位;要求现有的专业人员学历升等,农艺师达到农业大专,高级农艺师达到农业大本;

三是建立干部到基层服务锻炼制度,一般必须在乡村服务锻炼5年,并取得实际经验和综合能力。作为升职称、县级农技推广单位招聘条件。

(三)建立职称利益挂钩的激励机制。

消除满足达到中级职称混终生的制度基础,破除技术职称只上不下的潜规则。

1、现有中级及其以上职称人员未能在3年内取得市级农业科技推广成果二等奖或5年内未能取得市级农业科技推广成果一等奖,应该取消现有职称和工资待遇标准,降为低一级的职称和相应待遇;

2、技术干部出现重大工作失误或者农民代表民主测评优秀不过半的,下聘到乡或村锻炼提高,以观后效。

(四)健全农业科技人才的管理机制。

1、首先要严格目标考核奖惩。一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制度;二是考核其工作业绩,实行绩效挂钩制度;

2、实行单位与村民代表联合考核制度,引导干部把向领导负责与向农民群众负责同等重视;

3、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把个人利益的获得与团队业绩优劣挂起钩来。

作者通联:千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第三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及建议论文

摘要:目前,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现状是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起步实施、农技推广机制实现突破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但也存在着农技推广服务人才建设与全省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仍不同步、农技推广服务投入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对滞后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完善多元化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农牧业推广机制、建立高效的农牧业服务机制三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问题;措施和建议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

1.1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力推进农牧区综合改革,全省现有各级农技推广机构715个,其中省级9个,市州级36个,县、乡农技推广机构670个,其中县级190个,乡(镇)480个。各级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中,种植业机构117个、畜牧兽医机构372个,渔业机构8个,农机机构37个,综合机构181个。全省农技推广体系现有人员5848人,其中省级674人、市州级567人、县级2646人,乡(镇)1961人。在职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318人,占总人数的73.8%,高级职称的663人,占总人数的11.3%;中级职称的2272人,占总人数的38.9%。省州县乡农牧业推广体系基本健全,我省农牧业主导产业的技术推广能力得到有效覆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办公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改善。

1.2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起步实施。在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的同时,按照市场化要求,积极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各类涉农组织和农民技术员等社会力量,通过项目投入、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等手段,丰富农技推广的渠道,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目前我省确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93家,其中国家级17家,所有企业均和下面的基地、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形成了联结机制,技术应用是他们相互联结的一个主要内容,我省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有8876个,参与农户接近60万人,省财政重点扶持合作社每年有200个以上,通过政府政策性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农牧民组织化参与,企业+基地(或合作社、大户等)新型经营模式,每年有7.5万人受到技术培训,近50~60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全省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574人深入农村牧区开展科技信息及创新创业服务。

1.3农技推广机制实现突破。2012年搭建了农牧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三级平台,建立了省、县、科技示范户、辐射户一体的农牧业科技转化快速通道,实现了与国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补助项目的有效对接。一是通过依托省级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优势力量,整合全省“农科教、产学研”优势资源,建立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围绕全省十大特色优势农牧业产业,建立马铃薯、油菜、蔬菜、蚕豆、麦类、牛、羊、生猪、饲草料、渔业10个优势特色产业的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共组建了55个相关产业技术功能室,聘请10名省级产业首席专家、省级平台科技人员达到214人;二是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在全省除玉树果洛地区的28个县(市、区)搭建了农业科技推广平台。目前28个项目县都建立由县级首席专家、推广专家组、农技推广机构和50~100名农技推广人员构成的县级技术推广平台;三是每个项目县遴选2~3科技示范基地、500~1000户科技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搭建了科技示范应用平台。28个项目县共培育科技示范户2万户,辐射带动农户28万余户,认定科技示范基地70个,推广各类先进技术300多个,近120万农牧民受益。

1.4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员进行培训。选派我省135名农牧业高级职称人员参加由农业部主办“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班;按项目要求委托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对全省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了6000余人(次)知识更新培训;目前已有300余名特岗人员、2574名科技特派员及“三区”科技人员活跃在基层一线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

2存在的问题

2.1农技推广服务人才建设与全省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仍不同步。一是农牧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上由于年轻专业技术人员难以补充,致使队伍结构失衡、知识更新缓慢,队伍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农牧业技术推广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十分缺乏;二是对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总体思路认识不到位。培训工作转型升级后,各地对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中培育、认定和扶持“三位一体”的总体思路认识不够到位,在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上过于谨慎,培育的落脚点没有完全放在农牧民受益上。各县出台的扶持政策含金量不高,资金扶持方面表现出力不从心,农牧民参与培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必要工作条件。

2.2农技推广服务投入不足。一是农技推广业务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农技人员实际用于推广工作的经费十分有限。全省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着办公经费保障不足,办公条件简陋,缺乏交通工具、电子办公设备及办公运行费用问题。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普遍没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经费,农技推广工作形成了只能依靠省上下达项目,有项目就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没项目不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局面;二是虽然已经明确了各级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投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普遍存在培训场所条件设施简陋,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交通工具,给进村入户深入开展培训和实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了培训工作规范实施。

2.3农技推广服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一是全省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和兽医体制改革以后,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业务工作由县级农牧行政部门进行指导,从近年运行情况来看,乡镇服务中心农技推广岗位的公益性职能相对弱化,人员呈现兼业化和从属化倾向,平均投入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的时间仅40%左右,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带来不利影响;二是顺应公益性要求的、适合我省不同生态区域和发展程度、体现农牧民满意程度的农技推广投入机制、运行机制、考评机制还没有被普遍建立。尤其是绩效考评制度在具体执行当中,由于受各地实际情况、执行者素质等因素影响,随意性大,很难落实到位。不能把绩效工资纳入考核范围,考核难度大,奖罚制度难以兑现,不利于提高农技人员积极性。农技推广人员活力不足,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工作中对农牧民的实际诉求和利益较少顾及,特别是受管理体制因素等影响,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缺少有效支撑和有效抓手,基层科技推广和普及工作落实难度增大。

2.4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对滞后。随着现代农牧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新型种养殖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牧业企业等对生产环节中的农资、植保、农机、加工运输、农产品销售以及技术、信息、金融、保险、经纪等专项服务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现有推广体系在职能发挥和功能定位上的局限明显,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亟需破解。

3措施和建议

3.1完善多元化服务体系。建立以农牧业公益性服务为主体、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衔接有序的多元化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

3.2建立多元化的农牧业推广机制。创新农牧业技术推广模式,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为载体,大力提升现有农技体系的服务能力;实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条件建设项目,增强基层站所的履职能力和推广服务支撑能力。提升现有农技推广机构和涉农科研院所、教育机构等推广主体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农牧业科技企业、专业协会、技术中介组织、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等非公服务组织农技推广职能,积极培育各类市场化技术推广主体,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

4建立高效的农牧业服务机制

立足全省农牧业科技一盘棋的总体思路,打破人才等科技资源的地域、单位、学科和专业等界限束缚,将省级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覆盖到全省主要农牧产业,突出制度建设,进一步充实农牧科技研发、推广队伍,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切实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条件,解决职称评聘等问题,全面落实农牧业科技平台各项工作制度,巩固和提升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效,加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力度,构建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良种良法的研究、推广、应用水平。完善基层推广体系与改革建设补助项目运行机制,严格落实《项目合同制》、《农技推广负责制》、《农技人员定期培训制》、《三方绩效考评制》和《多元化推广服务制》等五项制度,改革考核办法,运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通过在线反馈等多种交互形式,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率。

第四篇: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学习感想

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学习感想

1、在《现代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一讲中,让我掌握了现代农业的特点、类型、内涵、发展经历阶段、创新过程、农业推广主要职责、云南农业推广现状、云南现代农业发展优势。既了解了全国现代农业推广的现状,也对如何做好现代农业推广工作有了新的思路。

2、在《农业信息化与互联网技术》一讲中,让我加深了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内容与模式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农业信息化建设趋势、农业信息化的特点、新农业建设对农业信息化的要求和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有充分的认识。只有信息化的发展才能带动经济化发展,才能达到农业建设和农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3、在《农业科技写作》一讲中,对于我国农业专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让我们做为下面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从我做起,认真掌握农业科技工作总结的意义、作用和特点、农业科技信息和科技简报的写作方法、农业论文的类型及写作方式方法。理解了什么叫“农业文化缺失”,懂得了如何克服农业科技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4、在《现代农业新技术》一讲中,让我学习到了现代农业新技术特点、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发展动态、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生产与保护农业生态的正确处理方法、农产品的采收及商品化处理技术、农产品贮藏技术。通过了解和掌握不同地区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我镇现代农业发展大棚蔬菜工作日益健全和完善。我们可借鉴外地经 1

第五篇: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学习感想

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学习感想

1、在《现代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一讲中,让我掌握了现代农业的特点、类型、内涵、发展经历阶段、创新过程、农业推广主要职责、云南农业推广现状、云南现代农业发展优势。既了解了全国现代农业推广的现状,也对如何做好现代农业推广工作有了新的思路。

2、在《农业信息化与互联网技术》一讲中,让我加深了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内容与模式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农业信息化建设趋势、农业信息化的特点、新农业建设对农业信息化的要求和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有充分的认识。只有信息化的发展才能带动经济化发展,才能达到农业建设和农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3、在《农业科技写作》一讲中,对于我国农业专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让我们做为下面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从我做起,认真掌握农业科技工作总结的意义、作用和特点、农业科技信息和科技简报的写作方法、农业论文的类型及写作方式方法。理解了什么叫“农业文化缺失”,懂得了如何克服农业科技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4、在《现代农业新技术》一讲中,让我学习到了现代农业新技术特点、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发展动态、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生产与保护农业生态的正确处理方法、农产品的采收及商品化处理技术、农产品贮藏技术。通过了解和掌握不同地区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我镇现代农业发展大棚蔬菜工作日益健全和完善。我们可借鉴外地经 验,结合本地的实际,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现代农业道路。

5、在《蔬菜产业》一讲中,使我了解了云南各地的蔬菜发展优势、主要栽培品种和主推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蔬菜嫁接技术、蔬菜穴盘轻基质育苗技术、蔬菜设施栽培技术,对于蔬菜栽培中的选种、消毒浸种、催芽、播种、育苗措施及田间管理技术,都要有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的施肥和灌水技术。在病虫害的防治上要结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科学的病虫害防治。

6、在《蔬菜产业化发展与市场营销》一讲中,使我们掌握了市场营销的特点、市场营销的方法、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管理、农产品品牌培育。市场的营销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经济收入问题,作为基层科技推广人员应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了解市场营销及其作用,转变市场的营销观,借鉴全国各地区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为我们的营销市场创造良好的模式。

7、在参观麒麟区茨营乡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建设情况介绍中,我们听取了茨营乡乡长的介绍,我们看到现代农业科技的管理模式和现代农业科技创造的魄力,只有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种植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创造力,只有科技的发展,农业才发展,人类才进步。就象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的知识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 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张思竹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我虽然不是农业推广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省农业厅这次开展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农民、农村、农业的科技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心得体会及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的心得体会及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仅2007年一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导致部分地区政治动荡。我国是......

    农业技术推广学

    浅谈休闲渔业姓名:王明学号:20083447学院班级:农学与植保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08级2班摘要: 休闲渔业(LeisureFishing)一词20世纪80年代首先出现在中国台湾,而后在中国大陆得到......

    农业技术推广(合集)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农学专业对作物拷种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学生:简俊涛学号:0801109049 班级:08农贸2班摘要:农业技术推广自古都有,建国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国粮食增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农业技术推广

    摘要:分析了乡镇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为下一步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乡镇农技推广;主要问题;建议 近年来,虽着人事制度的频......

    赴美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培训考察报告

    赴美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培训考察报告为了学习、借鉴美国农业推广方面的经验,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工作水平,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持续发展。经农业部和国家外......

    赴美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培训考察报告

    赴美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培训考察报告一二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据介绍现有人口2.6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占2%左右,一个农民......

    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信息化的建议20150114(最终版)

    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信息化的建议 提案号: 案 由: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信息化的建议 提案人: 理 由: 农业信息化是21世纪世界农业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农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