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现代与经典心得
丰收的季节
参加第二十三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
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在这个丰收的季节,我有幸被校领导安排到南京参加第二十三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这是给我的再一次充电,也是给我迎来了另一个丰收。感谢领导给我的机会。
初次来到这里,不禁心生激动,感受经典,品味阅读,走进名师课堂,领略诗意语文,感受大师风范,心潮澎湃,经过这短短的两天半,是我一生难忘的两天半,收获是满满的,沉甸甸的。两天半的课程虽然匆匆而过,可是众星云集的名师的课堂仍然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专家们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分享,为课堂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收获。
王崧舟老师讲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人在反复咀嚼后颇有“余音绕梁”之感,实在精彩。王老师以“插叙”为线,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的确定,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思考如何做到目标的达成,而且做好基于自身的特长进行教学的深度加工,引导学生先阅读三个插叙的小片段,接着结合文章介绍插叙,再不断的阅读插叙的片段,加深对插叙的了解,同时激发了孩子对文本的一个深入理解,有机的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感升华集合起来,真正在插叙的过程中升华主题,层层深入,步步深入,“插叙”这种写作方式已深深的植入到学生心中。听王老师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王老师悠长而富有感召力的声音,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的跟随着他走入的文章描绘的场景中,回味无穷。王老师的一堂课,让我看到了一名好老师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层面的受益,更是思想上的享受。课堂上,老师的深情最能打动人心,最能给学生心灵的洗涤。只有自己的底蕴深厚,才能给学生语文上的享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教育界有两贵,一是中国的李西贵,另一位是台湾的李玉贵。她身材弱小,内心强大,娓娓道来的台湾腔,“我不愿意学生跟百度比拼知识量”的观点,“教育指向影响力”的判断,以及“因为我们有童年才能心怀美好面对艰难”的剖析。李玉贵老师执教的是一节三年级的绘本课《明锣移山》。李玉贵老师任教于台北市国语实小,是台北市国语科辅导团团员(即语文教研员),擅长绘本教学,是当下大陆教师最受欢迎的台湾名师。坐在李玉贵的课堂,是一种享受。对于学生,是一种磨练,是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师,则更多的是思考。回顾课堂,李老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来学习,通过平等、幽默、风趣的对话逐渐推进教学的发展,不,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以前,只有在理论的书籍中看到我们的提倡,作者多用文字的方式描述出他们所希冀的课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等,李老师的课堂上才真正看到理想的效果呈现了出来。李老师紧扣故事中的三个情节,运用绘本教学中猜测、对比、联想、质疑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和创意性思维,感受绘本的魅力。听课老师感受最深的是,李老师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充分引导学生去聆听绘本的故事、小组同学的分享、自己的内心的声音,在发现、分享、碰撞、联系中生成课堂教学的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确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李玉贵老师的课看似温柔清新,其实她要求很高。一定要孩子发言,一定要孩子遵守纪律,一定要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真是柔中带钢!真正做到以孩子的发展为主导,全程关注孩子!这才是真教育!这哪里是明锣移山?分明是李老师把我们心头的关于聆听误区的山移走了。
薛法根老师的课如浴春风,朴实的课堂看似随意,却处处有预设,无痕的点拨,丝丝入扣,呈现出一堂非凡的课;赵志祥老师的课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沉浸在古汉语的魅力中,学生可以从乐中学,从读中悟,回味经典,品味经典等等,每位老师都有独特之处,每一节课都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恰如其分的引导,让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们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以情生情。
此次的南京之行,荡涤了我的灵魂,让我有了一次精神上质的飞跃。现代与经典就是架设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一座桥梁。我要开始重新审视我的教学,教育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学习,继续研究,我一定会用所学到的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去,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而努力。
第二篇:听课心得 现代与经典
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11月1日至3日我有幸参加了第17届现代与经典的全国语文观摩课活动,在会上我分别聆听了十几位资深的语文教师的授课。这使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使我真正体会到 讲课是一种艺术。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这次活动中我听了11节课,学到了很多,感受很深,收获很多,感受如下:
1、王崧舟《孔子游春》 听完王崧舟老师的课,真的是如沐春风,似乎随着学生一起跟着王崧舟老师到了泗水河边,欣赏了桃红柳绿、如诗如画的美景,倾听了孔子与弟子们无拘无束、自由随性却内涵丰富的一堂课,更体悟到孔子这位和蔼可亲可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老师的非凡魅力。
2、于永正老师《珍珠鸟》
银发满头,步履蹒跚,却一如既往的耐人专注,诲人不倦。在于老师的课上不时收获感动!余老师的课除了注重朗读,还注重每个发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课堂练笔出的极为巧妙,充分利用创设情境以换位思考的角度写了主人对小珍珠鸟的事例,打开学生是想象空间。于老师,70几岁高龄还在教育一线我们指引。再想想自己有时候都没有那么用心,实在汗颜啊!
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他们的课会有如此的魅力?总结有以下几点: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师的语文功底扎实,语文素养要高,深入研读教材。例如:教师在文章的指点,列举问题等方面,他们都明确指出,便于学生理解并从文章中找出,尤其是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辅助指导所起的作用是无比大的。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从这节课可以看的出来,由于在备课时已经“预测”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因此,这两个老师在指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显得尤为巧妙,具有艺术性。整个过程她都没有作正面的解释性回答,而是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答案,在言语实践中自然感悟问题的答案。
3.简简单单教语文,静下心来钻课文。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他们没有简单化处理,而是引导学生来联系自己,从实际出发,进而得到情感世界的升华和丰富。
总结:此次活动我感受最深的是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这次外出学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在各方面不断地深入钻研,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第三篇:南京现代与经典观摩学习有感-2
感悟经典 促进成长
参加第2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南京,这里的景色是那样的让人心醉,那样的迷人。初次来到这里,不禁心生激动,感受经典,品味阅读,走进名师课堂,领略诗意语文,感受大师风范,心潮澎湃……
参加第2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这里众星云集,管建刚、王崧舟、林莘、孙双金、薛法根、窦桂梅、余映潮、吴永军、周益民、郑梨花、邓锦芸、谢晓梅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个只能在电视或网络上见到的名师专家、大师学者,齐聚一堂。全国各地数千位小语同仁带着仰慕之心,带着取经之愿,更带着小语人特有的教育梦想,来到这里,跟专家面面相对,跟名师倾心交流。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空,仰望中华文化长河中的那轮明月;在这里,你可以忘却自我,饱览名师大腕游刃有余、驾轻就熟的教学艺术;在这里,你还可以尽情领略小语教学无穷的学科魅力,贪婪吮吸现代与经典的文化精髓。
一、诗意的教学,幸福的课堂
邓锦芸老师执教的《关雎》有如此美的意境:邓老师用她清脆悦耳的嗓音和那精心选取的欢快的曲子征服了我。一次次让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那满含诗意的课堂,那巧妙的引导让 1 我感受到古风韵味,走进了诗歌的意境,然而继续的引导品读竟让我情绪忽转,在师生智慧的碰撞下,又感受到了平淡中的爱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原来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是如此独立体,只有细细品读才能透彻感悟邓老师的课后分享讲出了她对语文课的思考:一是贯彻一条主线,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通过“创设语言运用情境,扩大语用质量和提升语用的品味”来贯彻。二是落实三个融合:学习语用和情感结合起来;把学习语用和内容结合起来;把学习语用思想的梳理融合在一起。邓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邓老师的课堂留给学生诗意的语言、诗意的情感、诗意的表达,幸福的课堂!
二、玩出的韵味,编出的魅力
窦桂梅老师的《神笔马良》一课,更是给我们带来一个精致生动,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这一节课与众不同的是,不是去教,而是带着学生去“编”。窦老师一边娓娓动听的讲述,一边与学生一起去创编故事,把学习童话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断用语言去“挑逗”学生,打开学生思想的禁锢,释放学生心灵的自由,激荡学生心灵的火花,在一个个大胆而新奇、精彩而绝妙的情境创设中,让学生体会创编的快乐,感受童话的魅力。更从中让学生明白了故事精彩之处在于有着曲折的情节、幽默的语言和其妙的结局。
三、朴实的课堂,艺术的渲染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永远是慈祥的面孔,亲切的话语,好似一位邻家老爷爷与你娓娓道来,课堂上永远是放松、愉悦的。在这看似漫不经心、充满幽默的以生为本的背后,余老师留给学生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洋溢童趣的阅读,规范的书写,随时随刻的激励、启发,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爱上阅读、爱上写字、爱上写作。更为感动的是余老师俯下身子侧耳倾听孩子的小声发言,余老师更能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师生合作分角色对话,余老师主动演小猴子,那天真的话语,娇柔的动作博得老师们的阵阵笑声,足足一童心未泯的“老顽童”!正因为如此,学生才能放得开,走进课文,升华情感!余老师更会充满智慧的激励孩子:“你是小书法家”,“摄影师拉近镜头”,“聪明的孩子不会光读黑板上的词”,每位孩子更加投入学习了。
这就很好解决课堂上不同层次孩子思考问题时间不同的难题,这也是我在课堂上的困惑所在,今天在此得已解决,令我豁然开朗。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余老师说“用课文教语文”,他们更多的“授之于渔”给学生。学习时间短暂,感受至深。
“现代与经典”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课堂的平等开放,学生的快乐学习。“教学是一门艺术”,名师们的课堂把这门艺术演绎的精彩纷呈,让所有与会教师不自觉地陶醉在他们的教学 3 艺术中。名师们出神入化的设计、轻松灵动的课堂、精彩纷呈的互动、智慧优美的语言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无不让与会教师由衷地赞叹与折服。精彩的课堂,源于老师解读文本功夫之深,其解读文本功夫,源于深厚的学养,让我们在提升学养方面多下点功夫吧。
学习时间短暂,感受至深。在清静幽雅、古色古香的东南大学留下我们匆匆行走的足迹,带走的却是满满的收获、喜悦与美好的回忆,通过如此不断的学习,愿我们拥有的生命更灿烂,拥有的天空更蔚蓝!
北格镇中心校流涧小学
田吉梅
第四篇:南京现代与经典观摩学习有感 2
感悟经典 促进成长
——参加第1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南京,这里的景色是那样的让人心醉,那样的迷人。初次来到这里,不禁心生激动,感受经典,品味阅读,走进名师课堂,领略诗意语文,感受大师风范,心潮澎湃„„
参加第1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这里众星云集,张祖庆、王崧舟、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周益民、蒋军晶、„„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个只能在电视或网络上见到的名师专家、大师学者,齐聚一堂。全国各地数千位小语同仁带着仰慕之心,带着取经之愿,更带着小语人特有的教育梦想,来到这里,跟专家面面相对,跟名师倾心交流。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空,仰望中华文化长河中的那轮明月;在这里,你可以忘却自我,饱览名师大腕游刃有余、驾轻就熟的教学艺术;在这里,你还可以尽情领略小语教学无穷的学科魅力,贪婪吮吸现代与经典的文化精髓。
一、诗意的教学,幸福的课堂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有如此美的意境:王老师用他浑厚低缓的嗓音和那精心选取的忧郁的曲子征服了我。一次次让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那满含诗意的课堂,那巧妙的引导让我感受到生死两茫茫的绝望,那样的绝望该是怎样的情感,让我几度潸然泪下。然而继续的引导品读竟让 我情绪忽转,在师生智慧的碰撞下,又感受到了平淡中的爱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原来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是如此独立体,只有细细品读才能透彻感悟。王老师的课后分享讲出了他对语文课的思考:一是贯彻一条主线,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通过“创设语言运用情境,扩大语用质量和提升语用的品味”来贯彻。二是落实三个融合:学习语用和情感结合起来;把学习语用和内容结合起来;把学习语用思想的梳理融合在一起。王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王老师的课堂留给学生诗意的语言、诗意的情感、诗意的表达,幸福的课堂!
二、玩出的韵味,编出的魅力
孙双金老师的《小偷罢工》一课,更是给我们带来一个精致生动,妙趣横生的通话故事。这一节课与众不同的是,不是去教,而是带着学生去“编”。孙老师一边娓娓动听的讲述,一边与学生一起去创编故事,把学习童话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断用语言去“挑逗”学生,打开学生思想的禁锢,释放学生心灵的自由,激荡学生心灵的火花,在一个个大胆而新奇、精彩而绝妙的情境创设中,让学生体会创编的快乐,感受童话的魅力。更从中让学生明白了故事精彩之处在于有着曲折的情节、幽默的语言和其妙的结局。
三、朴实的课堂,艺术的渲染
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永远是慈祥的面孔,亲切的话语,好似一位邻家老爷爷与你娓娓道来,课堂上永远是放松、愉悦 的。在这看似漫不经心、充满幽默的以生为本的背后,于老师留给学生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洋溢童趣的阅读,规范的书写,随时随刻的激励、启发,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爱上阅读、爱上写字、爱上写作。更为感动的是于老师俯下身子侧耳倾听孩子的小声发言,于老师更能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师生合作分角色对话,于老师主动演小猴子,那天真的话语,娇柔的动作博得老师们的阵阵笑声,足足一童心未泯的“老顽童”!正因为如此,学生才能放得开,走进课文,升华情感!于老师更会充满智慧的激励孩子:“你是小书法家”,“摄影师拉近镜头”,“聪明的孩子不会光读黑板上的词”,每位孩子更加投入学习了。
这就很好解决课堂上不同层次孩子思考问题时间不同的难题,这也是我在课堂上的困惑所在,今天在此得已解决,令我豁然开朗。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于老师说“用课文教语文”,他们更多的“授之于渔”给学生。学习时间短暂,感受至深。
“现代与经典”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课堂的平等开放,学生的快乐学习。“教学是一门艺术”,名师们的课堂把这门艺术演绎的精彩纷呈,让所有与会教师不自觉地陶醉在他们的教学艺术中。名师们出神入化的设计、轻松灵动的课堂、精彩纷呈的互动、智慧优美的语言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无不让与会教师 由衷地赞叹与折服。精彩的课堂,源于老师解读文本功夫之深,其解读文本功夫,源于深厚的学养,让我们在提升学养方面多下点功夫吧。
学习时间短暂,感受至深。在清静幽雅、古色古香的东南大学留下我们匆匆行走的足迹,带走的却是满满的收获、喜悦与美好的回忆,通过如此不断的学习,愿我们拥有的生命更灿烂,拥有的天空更蔚蓝!
范桥镇中心小学 刘丽君
第五篇: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
感悟经典 启迪思考
刘春华
4月24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享这一听觉的盛宴。本次活动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各位专家的讲解可谓精彩绝伦,始终被这些教育大师的现代教育理念、经典的实践所折服,所震撼,也不断地摧打了自己内心深处,不断地拷问自己、反思自己。
思维的教学就应该从“深”入手,把学生教活、教深、教懂。探究性学习要探究,但是探究变假探究就不是可取的,显而易见的东西可以用脑子想到的,还要探究,这不变成假探究吗?真正体现数学的是简单的,朴实的美。教学的基本技能是不求全,求联,求变。
听张齐华老师的数学课是一种享受,不仅在场的听课老师有此感受,当天配合张老师上课的学生更是感觉妙不可言。张齐华老师的经典语言非常吸引人,无论是对知识的引领启发,还是对学生的鼓励赞赏,张老师都倾注满腔热情,用生动、形象、准确、富于情趣的语言,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推翻了以前的设计,重新演绎了他对这节课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一样的的设计,不一样的味道,就像一道道美味佳肴,精彩纷呈!张老师从学生画圆——用圆形物体画;用图钉、绳子、铅笔画;用圆规画。学生在画圆中体会方法的优缺点;在画圆中明确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在画圆中掌握了圆的特征„„张老师的课大气中透着精致,看似简单的教学中却有很多思维方面的拓展延伸,教学风格极具数学味,他的课堂看似平实,其实极具深度!让我望尘莫及,心里除了感慨还是感慨:大师不愧是大师啊!在刁京京老师的课堂上《谁偷走了西瓜(数学绘本)》这堂课以故事的形式给出,巧用印尼和立方体模型带领学生动手操作,找到偷西瓜的立方体脚印,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并且在活动中培养了动手操作的能力,最后故事结尾是小伙伴们帮助球把西瓜采摘回来的并不是偷,又传递了一种团结向上的友谊。其次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思考的空间、交往的空间,表达的空间和实践的空间。联系我听到的这些课,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做到了这几点。较深刻的是李保伟老师的《分数应用题复习与思考导图》中以4/5发散开来,引出分数的所有应用题类型,可谓是充分发展了写生的思考空间;在贲友林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上台交流,其他小组提问补充的形式展开,课堂上小组间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只是适时的稍加引导,学生完全处在自由的交流环境中,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时间短暂,感受至深。在清静幽雅、古色古香的大学留下我们匆匆行走的足迹,带走的却是满满的收获、喜悦与美好的回忆.现代与经典正如一场教育盛宴,不仅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更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深刻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的知识外的精深博大,学习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界最为前沿的教育教学思想,为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