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教育中 渗透美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阜蒙县东梁学校
马玉汗
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音乐是一门融入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音乐课的美育教学上,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歌曲的处理和表现上,训练学生达到美的效果。
唱歌是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最主体的内容,唱一首歌,不能仅满足于按乐谱教会,学生能唱下来,还应讲究唱得好,让歌声更美。因为唱歌是表演的艺术,表演者进行的再创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或者给原曲增加光彩;或者可能歪曲、丑化原曲的形象。一首歌能唱出美的效果,当然要靠平时的基本训练,使学生的听力、音准、节奏、发声方法等都能把握好,教师还应进行必要的处理。掌握好力度、速度的变化,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同是一首七段歌词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常听到低年级学生在下午上课前自发的齐唱中,曲未终而声先停,甚至唱的有人入睡。而在电视节目中看郁军剑的演唱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曲终而意未尽。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前者在无老师组织和指导的情况下,越唱越慢,成了“牵牛歌”、“摇篮曲”,而后者则进行了表演上的再创造,在速度、力度等方面富有变化,起伏跌宕加之情绪饱满的表演,使演唱时而娓娓细语,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慷慨激昂,极富表现力,令人振奋。
我在教唱〈〈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歌时做了这样的处理: 不能每小节都高嗓门强力度唱完,那样则显平淡,毫无情趣可言。如强调顿音,突出强(f)、弱(p)的变化,再注意节拍的“强、弱、弱”规律,做到有层次、有对比、有起伏、有铺垫,就能恰当表现歌词的意思和孩子数年轮判树龄时天真烂漫的情境。
〈〈嘀哩嘀哩〉〉可处理为:每段前面的提问句分别由男独、女独提问,第三句开始分别由女声、男声齐唱作答。从“嘀哩哩嘀哩”开始全体大齐唱。这样就造成领唱与齐唱、男声与女声、部分与全体之间互相问答的多层次对歌的热烈场面,也给听众带来色彩上的变化,美感由此产生。
二.在音乐欣赏中,为学生创设美的意境。
欣赏内容占小学音乐教学时间的15—30%。一盘盘小小的磁带,可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音乐王国。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学生不但得到轻松愉悦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方面的满足,也被音乐作品的美好形象、美好意境所吸引,音乐的美育功能在美的意境中体现出来了。那史诗般的〈〈黄河大合唱〉〉,把学生带到了“金淘澎湃,挽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的黄河岸边,看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看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团结奋起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二泉映月〉〉展现给听众的则是旖旎的太湖风光,悦耳的江南丝竹,诗意的淡雅色彩,悲怆的人生咏叹。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肖邦、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的作品,使学生超越时空限制,领略到绿色欧洲的明丽,蓝色多瑙河的妖媚,黑色树林的神秘〃〃〃〃〃〃教师只要作好充分准备,提前加以引导提示,就会有效的调动学生兴趣,丰富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观察力,达到预期的美育效果。三.在内容选择上,引导学生认识美的真谛。
当前小学声受所谓“流行歌曲”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外来音乐,特别是港澳文化垃圾充斥音乐市场,在“艺术商品化”、“艺术市场化”的大旗下招摇过市。那些软绵绵、懒洋洋、轻漂漂、娇滴滴的靡靡之音,那些嘈杂粗野的狂吼,那些浅薄直露的歌词,居然有不少的小学生模仿和传唱。而对各方面都很稚嫩的小学生们,音乐教师应唤起自己的良知和责任心,引导小学生抵制糟粕。用民族的、高尚的,健康向上的歌声去占领学校的音乐领地,占领儿童空白的心灵空间。
首先,要教育学生识别什么是真正的美。让孩子明白,有些外来的时髦东西,在境外也是遭人唾弃和抵制的,它并不是什么有价值的艺术。正如群众所形容的“流行歌曲”表演者们不是“孤苦伶仃”的,就是“痛不欲生”的;下去个“有气无声的”,上来个“扭胯抽筋的”。然后再向学生介绍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及他们表演的激励向上、催人奋进的优秀作品。让学生通过比较去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启迪学生去发现美的世界。
音乐留给人记忆中的深刻印象,往往是其他事物难以相比的。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每一首歌、每一支乐曲,无不以其真实生动的形象,展现出一副副美丽的画卷。如〈〈我的祖国〉〉、〈〈爱我中华〉〉,赞颂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壮美;〈〈赶圩归来阿里里〉〉、〈〈如今家乡山连山〉〉,唱出家乡的美;〈〈娃哈哈〉〉、〈〈牧童短笛〉〉,反映劳动的美、生活的,美;〈〈小蝌蚪〉〉、〈〈小蜜蜂〉〉、〈〈天鹅〉〉、〈〈月亮姐姐快下来〉〉,再现了大自然的美;〈〈鹿〉〉、〈〈悄悄话〉〉、〈〈大森林的生命〉〉、〈〈小背篓〉〉,讴歌了人性的美;〈〈嘎达梅林〉〉、〈〈马塞曲〉〉,弘扬了英雄行 为的美。我国各民族声乐及器乐的介绍,我国各地民歌的介绍以及外国音乐作品和器乐的介绍,展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使这美好的世界,美好的大自然,美好的生活通过音乐作品形象置一画卷,被孩子们不断发现和认识。而且和美好的音乐一样,深刻久远的留在心底。
五.让音乐伴随学生追求美的人生。
歌曲是音乐和诗词的结合,好多歌曲的歌词,就是一首好诗。“诗以言志,歌以传情”,好多歌曲可以对一个时代、一大批人及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产生巨大的影响。战争时代,多少志士在〈〈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歌曲的影响下,将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建国以来,多少少年儿童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成为共和国的建设者。〈〈江姐〉〉、〈〈洪湖赤卫队〉〉中的唱段鼓舞着一整代人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今天,当〈〈国歌〉〉的旋律在国外奏响时,又使多少人热泪盈眶。
小学音乐教师担负有为祖国花朵奉献精神食粮、培养一大批有作为的新人、推进和谐社会的神圣职责。我们一定要牢固占领小学音乐领地,保护好幼小的花朵,用大批优秀、健康的音乐内容去塑造少儿的美好灵魂。应积极宣传、推广优秀歌曲帮助青少年辨别美丑,区分良莠,用好歌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热情、道德和情操,让好歌伴随少年儿童长大成材,为提高我们全民的素质作出贡献。
第二篇: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音乐在孩子的成长中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的音乐教育作为最接近孩子的方式之一更是极其重要。如今社会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作为小学生在学校里也不例外,这使得许多孩子心理出现了些许问题。在这种状况下,音乐也许就是一种缓解压力的良方。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课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技巧,适时、适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融音乐课堂教学之中。【关键词】音乐
心理健康
小学教育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课程的不断创新,对艺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现在音乐课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更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技巧,适时、适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融音乐课堂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音乐是启迪“美”的教育,可以或许带给人以愉悦的表情,“美”的享受。在孩子的音乐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对峙以感触感染“美”为导向,凭据孩子岁数特征,充裕施展音乐运动的游戏性,培育种植提拔孩子优越的音乐本质,使孩子的感情世界得以雄厚,加强自傲心、成功感以及合作能力,为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根蒂根基,使之成为热爱生涯,乐于缔造的人。学习音乐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好处,这一点已经被教育界和儿童心理学家普遍公认。无论是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对手脑配合,对美的追求,还是对修养的提高,都有着显著的效果。现如今有不少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性格内向封闭,不愿与人接触,见人害羞,少言寡语,这些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后果是严重的。在这个需要沟通与推销自己的年代,封闭悲观的性格无疑是危险的,但音乐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得到科学论证的,科学已经证实音乐对于减轻生理疼痛,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是有很大作用的。学习音乐的孩子一般都是性情开朗,活泼,乐观大方,习惯宣传和表现自己,不少性格内向的孩子通过学习音乐后,性情都得到极大的改善,处事待人,热情大方,更加喜欢与人沟通聊天。其转变之大经常令家人朋友吃惊不已。
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以,凡是小学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只有课程设置节次的多少之别,并无正副课之分。只要是学校分配的课程,都得无条件的完成任务。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辅助、强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还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独具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这一点,音乐课才能真正受到重视,素质教育才能全面展开。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所以我认为音乐对孩子的作用是相当的重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认为我有责任和义务在自己的课堂上对学生对学生做一些事。下面就是本人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想法:
一、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体验情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宽松课堂氛围的营造,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过于严肃的表情,容易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不利于进入音乐的情感世界。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创设宽松友善的学习环境。教师应以关心、亲切、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感,进而自我消除心理上的紧张、自我否定的不良情绪。教学中,我积极转变观念,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服务者、引导者、促进者、激励者,将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地成为“孩子王”。最大限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积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心的喜欢上音乐课堂。
(二)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
确实,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所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由于人的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就得从实践中获得。培养学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应用的手段。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厌弃消极情感,生成积极情感,以情感为中介,将积极情感内化为健康的心理。我常用的方法有:
1、以情为本,努力使音乐靠近学生的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音乐源于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把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对类似生活情景的联想,去接受音乐,理解音乐。这样,他们才能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进一步引发愉快的情感体验,激活主体意识。
2、巧妙设计发声练习,使之趣味化。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幼稚的心灵却很有爱心,他们对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是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选用富有趣味性的发声练习曲(例如:《音阶歌》),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使学生兴趣浓厚。老师再通过范唱、讲解声音的要求,学生非常容易理解,从而达到发声练习的教学效果。
3、利用美的事物,怡心怡情
学生认识音乐主要由视觉和听觉来完成。美丽的挂图与设计优美的板书能令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忘情的学习。例如,在教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时,我把整个黑板画成美丽的澎湖湾,把歌谱和歌词抄在水波荡漾之中,学生一进教室,就被这强烈的视觉冲击所吸引。上课时自然格外用心。又如在教唱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时,利用大幅彩色挂图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在美的享受中再现美。另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福音。电教媒体的加入,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形象逼真。
4、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心理学讲,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音乐的实践有很多。如:唱歌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外,还可组织合唱队等兴趣小组,给他们排练节目,参加校、市演出、比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大庭广众中进行表演,不仅能是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提高学习兴趣,陶治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
(三)重视情商培养,增强心理素质
1、情境熏陶体验。
在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内涵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曲调感、节奏感和听觉表象感,在音乐所表现的特定情境气氛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引起共鸣,陶醉在美的旋律之中,从而达到调节身心的目的。
2、情感调节体验。
通过多种媒体如录像、画片等手段进一步强化音乐的表现力,使学生入境入情,融入其中,得到心理调节,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学过程充满热烈的情感和情绪,是产生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原因。作为音乐教师,上课时必须包含丰富的情感,以情动人,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3、养成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受益无穷。个性表现在音乐活动中往往十分明显。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作业成绩好的儿童往往是坚持力强的孩子,一些没有坚持力、没有耐心的孩子总不能很好完成作业,怕累、怕麻烦、贪玩,就学不好,因此,要不断用表扬的方法肯定优点,树立好的典型,激励儿童主动克服不良习惯。
4、增强自信。
现今社会的竞争激烈,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我在上音乐课中运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小组合作表演,增强孩子信心。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比不同龄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他们之间的心灵界限更少设防。很多孩子在老师面前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可在他的交往圈里却是大胆、自信的一员。所以我利用这一点,把原有的班级授课模式改为小组合作模式。
老师应经常给学生表现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对于调皮、捣乱、学习差的孩子,教师应更多的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帮助。
二、在课外音乐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外音乐活动是延续、扩大、补充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丰富课外生活,发挥学生音乐才能和特长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促进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有积极作用。
1、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健康心理。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一块器乐教学内容。以器乐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基点,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口琴教学为例:口琴教学通过“眼看曲谱”、“脑记旋律”、“口吹乐曲”、“心数节拍”来练习,提高学生识谱、记谱、视唱、视奏的能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敏捷的反应力,又提高了学生对事的专一性及认真、有条不紊的心理素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的每一细微的进步,让学生在进步中获得乐趣。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作不同的分层要求,对自我评价过低,给自觉性和自信心上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以更多关心和鼓励。运用成功的体验来刺激学生的进取心理。同时,口琴教学必须依靠学生独立练习,这就需要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控能力。这样,在一次次的进步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次克服心理惰性和依赖性,形成独立,进取的心理品质。
2、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健康心理。
合唱教学通过集体的发声练习,寻求声音的共性,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声音状态、强弱、口形以及吸、呼、起、收都尽量保持一致,以求得声音的统一,声部的协和。这首先要求学生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心理,在学习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信任。时时关心团队的利益,为共同的合唱艺术而努力。在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无论是高声部,还是低声部,是主旋律声部,还是副旋律声部,是领唱还是伴唱,都应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获得均衡协调,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当学生从中体会到只有集体的团结协作和个人努力,才能唱出如此优美的合唱作品时,就愿与别人协作,良好的交际心理和学习心理也随之形成。
3、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健康心理。
舞蹈是学校艺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是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舞蹈通过人体的动作、造型和表情,形象地表述某一事物的情节,也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其情感体验更需深刻,对健康心理的培养更为有效。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首先并不完全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为了培养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应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各方面逐步转变教师角色。惟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我们的音乐教育也才能够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肩负起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音乐教学是一门情感艺术,它对人感情的陶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其效果是深刻而久远的。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学生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一定会在我们的引导下茁壮成长,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第三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近年来,阅读教学、美育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好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语文课堂实施审美教育,渗透美育教育于阅读教学中,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审美教育的实效性。
一、反复诵读法
读,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放在课堂的任何情形下使用都正确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语言固有的韵律美,以朗读为主旋律,体会其中的美。读通、读懂、读好这三个层次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递进阶段。如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学,先让学生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通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一边看关于杨梅树的图片,一边反复朗读课文中语句,明了语句中写出了杨梅树枝、叶的外形特点;读懂了语句所描写的内容,最后让学生吟诵语句,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亲身感受,体会到了作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梅树在春雨的沐浴中勃勃生长的喜人气势,由此把杨梅写活了。这样的朗读教学,通过反复吟诵,体会字里行间的意蕴和情感,获得丰富的美感,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情景创设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可以通过创设一个具体可感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世界中陶冶美的情趣。如课文《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描写祖国河山美的散文,若仅仅是通过内容的分析,词语的解释以及一道道没有实际价值的习题的抄练,这类抽象的缺乏美感的教学手段,要使儿童获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那是很难的。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旅行”的情境,学生视觉感受的是美的图画,听觉感受的是优美的乐曲,在这优美的情境中,学生身?R其境,领略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产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动感。配着悠扬恬静的乐曲,师生徜徉于山美水美情也美的画意中。通过创设的情境,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达到了审美效果。
三、渲染气氛法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情感因素特别强烈的课文,如果能通过渲染气氛的方法来进行审美教育,学生从中体会的情感将更直接有力,所受到的教育感染也会更强烈持久。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描写的是首都千百万群众冒着寒风伫立于街头送总理的灵车的情景,表现了人民热爱总理、自觉哀悼总理的一片深情。课文本身的气氛是沉重和悲怆。如何让对总理生平事迹及丰功伟绩缺乏足够了解的小学生也能体会出课文中沉痛的情感呢?教师除了必要的讲解外,最好能渲染出一个切合课文气氛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播放沉重的哀乐,在哀乐声中,教师用沉痛的语言向小学生们叙说总理逝世的时间及课文描写的内容,这样,一个肃穆、庄严、凝重的气氛就渲染出来了,师生们仿佛被带回到了课文的情景中。
四、词句品读法
一般说来,课文语言简洁流畅,优美生动,多一字,少一词或变动都会损失原文语言的整体和谐及内在意蕴。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透过课文优美语言的本身,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美。如教《荷花》第二自然段时,首先是创设情景,课件展示“一池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露珠”,让学生欣赏,初步感受到荷花的形态之美,增加学生的表象储备。接着对重点词句咬文嚼字,反复推敲,启发学生给文中的“冒”字换个词,替换后进行比较,理解:冒,向外钻,往上升的意思。体会到这个“冒”字,不但写出了白荷花的数量多,而且写出了荷花的动态美。同时领悟荷叶的长势美,荷花的形态美及其品格之美、精神之美,加深对表象的体验。然后通过边想象边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领悟和体验用自己确认的语气表现出来,增强情感的熏陶。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脑海中美丽的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便学生心中美的体验得到升华,也就进一步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提高语感。比如《桂林山水》中是这样描写漓江的水的:“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排比句式,使得语句对称工整。教学这类词句时,应反复指导学生细品词句,体味出其美的韵味来。有些文章往往含有意义很深刻的句子,它们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包涵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意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都具有一种含蓄而深沉的美。这些深刻的意义,文章里并没有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只有认真读、细细想,才能领会那含蓄而深沉的意义。
五、表演活动法
少年儿童有着爱表现美的个性特征并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文情节性、戏剧性、动作性等较强,很适合于小学生表演。如《小蝌蚪找妈妈》、《小壁虎借尾巴》、《小白兔与小灰兔》、《小音乐家扬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一些小品、课本剧等,让学生走进课文,扮演课文中的人物,理解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性格直至内心世界,在“动”与“乐”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如课文《东郭先生与狼》一文中,狼在被救前后的语言、神态、表现迅速变化,东郭先生在救狼过程中的行为、内心世界也有变化。如何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些呢?师生可以将课文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分别扮演狼、东郭先生、猎人、老农。通过表演,可以将狼恩将仇报的丑恶本质及东郭先生的迂腐可笑的性格呈现出来,使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受到审美教育。
六、拓展想象法
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四篇:浅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
浅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被动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江总书记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明了艺术教育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双翼,艺术的功能不仅仅是教化和审美,还在于形象思维的开发以及创造思维的培养,与科学的抽象思维相结合,构成完整而健全的思维能力,才能以一个个新的创造使人类文明不断地向新的高峰推进。而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从小学始便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包括音乐、美术、劳作等)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国家与全人类社会的繁荣进步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因为:
一、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两大类,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视其中的一种,就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思维,它可制约一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一切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因为审美的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审美过程需要想象和创造。想象和创造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是对思维的解放。“应试教育”恰恰对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很大的束缚。钱学森说: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正因为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一个人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创作。玩沙子、捏泥人、看蚂蚁搬家,对孩子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营养素。离开了这些,没有童心,没有童趣,缺乏想象力,就很难培养出健全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和领会美”,感知和领会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审美素质的核心。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要有好的教师诱导。
第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教育不能够离开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作为纽带,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特点不仅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现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太多,使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少了,疏远了,淡漠了。感情世界的贫乏,会给国民素质带来很严重的损失。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丰富的感情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第三,艺术教育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以美辅德。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当强调以德育人是根本,但思想教育不能干巴巴地说教,必须像春风那样“随风潜入夜”,通过渐进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感情,让你愉快地受到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有德”为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在这方面,是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目的。
二、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前,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艺术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艺术教育,因而往往使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艺术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应该认识到,专业艺术教育是一种选拔尖子人才的教育,它所面对的是极少数具有较高造诣和较高条件的学生,采取沙里淘金的淘汰方式进行培养,而非国民素质 2 教育。因此在教育目的、内容、形式、手段、方式等方面都和艺术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而艺术教育则是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即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而课堂中的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环节。我们要重视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以及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合理化、科学化,逐步形成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各阶段内容相互衔接而又符合各自规律、特点和要求的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
三、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的不断改善,也为学校艺术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国民对目前社会生活的最普遍需求,而精神生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必然会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更为强烈、更为深远的影响,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
四、艺术教育对提高在校学生全面素质,包括活动能力、心理素质、性格情操等方面,有很重要的熏陶作用。
首先是艺术重在情感教育,有利于形象思维,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学生接触的人多,见的世面多,与各种人、各方面打交道多,自然眼界宽广、思路开阔、办事灵活。艺术教育就会使学生开朗、自信、大方。艺术课程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有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即艺术学习要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依靠共鸣的师生情感,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艺术活动。
“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是它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 3 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音乐以声音作用于人的感情,是最具情感的艺术。所以,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指导思想,深化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位置。
第五篇:怎样把美育教育渗透小学科学课中
怎样把美育教育渗透小学科学课中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关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人文精神之美”,要“不断地使学生振奋精神,以一种登山者的姿态投身科学探究活动,也使学生越来越乐观自信,朝气蓬勃,进而形成性情之美,升华为一种人文精神”,因此,在科学课中渗透美育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在相互之间交流受到启发,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如《导体与绝缘体》一课,学生认识各种材料后,提问: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铁钉、铜片、铝丝可以让灯泡亮起来,有的说纸片、塑料、碳棒不能让灯泡亮起来等等。
教师把学生的这些猜想和假设板书出来,并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实验验证。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课教师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
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丰富他们童年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张扬他们的个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自然美
大自然的风光是美不胜收的,如“人靠什么运动,小鸟靠什么飞翔,植物靠什么生长,汽车靠什么奔驰„„神奇的能量,神奇在哪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学会思考,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找到答案。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中美的事物,使学生得到享受和愉悦,得到美的熏陶。这些美的事物科学课中最多又显而易见。例如:《生物的遗传现象》一课中,出示家庭照片,让学生用连线的方法帮助他们三个同学找到自己的父母,这就要求教师能利用彩色照片、投影、录像等电教手段,指导学生去发现、去寻找,鼓励学生去积极主动发现自然美,再结合老师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对自然美的赞叹。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体验美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帮助他们体验美。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
讲授训练更有效。例如:《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课中,学生通过阅读“恐龙的化石”了解到,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在教学中,教师只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科学课中美的教育要注重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其中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产生审美愉悦的感受体验。如:《磁铁游戏》的教学,学生通过“玩”得出磁铁能吸小刀、大头针、铁片等,不能吸纸片、橡皮、玻璃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得出磁铁能吸铁。学生又由磁铁隔着衣服、书能吸铁,得出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这是本课的两个知识点,推理过程清晰、严谨,给学生一种演绎推理的享受,孩子们就会为自己的发现感到高兴,同时也从小树立了一种审美的观点。
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指导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为一名教师应用心捕捉时机,利用科学教学中提供的丰富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去发现美、欣赏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经常强调说:“你们看它漂亮不漂亮,美不美啊?它们多有意思,多有趣啊!”用各种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去
观察,发现。例如:《各种各样的能量》一课中,所探讨的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通过学生讨论得知,能量是一种驱动着宇宙万物运动的动力,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是它却无处不在,汽车在路上奔跑,喇叭发出声音,蜡烛发出光芒„„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而经老师点拨后他们就知道了,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是处在一种自然协调中,是非常和谐的一种美,在学生中播下了审美的种子。
在科学课教学中,在自然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渗透美育,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真、善、美的统一,和谐发展的思想,而且可以引起他们对美的追求,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增强对大自然的了解,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人文精神之美,进而形成性情之美。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符合学生的对知识认识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课堂学习保持积极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
多媒体课件教学主要表现方法有3种,其中动画功能最能生动地表现变化效果。并且可以非常方便地描述出视物的变化规律。丰富的图片和声音能帮助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下面就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到小学科学教学中。
一、多媒体课件丰富了科学课教学的多样性
从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要从偏重认知能力,向培养高尚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发展。而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作用,即触景生情如,在讲述《多彩的冬天》时,我们利用声像俱全的动画、录像,在屏幕上展示出一幕幕“冬天”的自然景观,引领学生进入冬天的景色中,让学生感受着冬天的奥秘,学生自然的触景生情,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爱护,从而扩展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课件的技术角度看。课件的丰富色彩和动画效果,还有简要的文字说明,这都让学生以美的享受。
二、多媒体课件增强科学课教学的实效性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在日常的
科学教学中,我们发现用传统的方法教学,进行《观察植物》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植物的认识很小,平进也缺乏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想象空间有限,运用传统教育方式具有局限性,往往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教师教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吃力。而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就能直接了解到学生的认识,使教师能直接从学生的眼神、表情中得到教学情况的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调整课堂的难易程度如,在教授《观察植物》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景,然后,再用动画演示植物的开花过程,给学生感受花朵的美丽,认识各种有代表性的花朵,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学会和身边同学分享自己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和冬天”的变化过程,克服了学生的时间障碍,学生感受变化过程就容易多了,多媒体课件使用,用教室里的大屏幕投影机代替了黑板,电脑模拟变化代替了教师的对那些如何说也说不清的教学内容,显得更逼真、更形象。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面对精彩的画面,对学生产生听觉、视觉的强享受,使教育信息形象而生动地传输给了学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来的信息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节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加大了课堂教育信息的流量,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智力活动时间与课时间之比,比值越大,意味着教学效率越高,智力活动时间相对就越多教学质量就越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教学质量。如,我
们按传统的方式在讲台上完整的表达一个视时,会浪费很多的时间,老师在讲台上认认真真的表达,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下面却理解不清,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而运用多媒体课讲演示实验则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如,我教低年级观察植物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可控性;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和飞冬天”的变化过程,克服了学生的时间变化的空间性。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突破了空间、时间的界限,把万紫千红、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展示给学生,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了课堂教育信息的动态反馈。学习是外部信息作用于人的器官,通过认知主体的加工和互动作用,在知识和技能上产生的变化。认知主体接受外部信息产生的刺激方式有多种多样,而效果却大不相同。教育心理学家特瑞赫拉对此作了深入地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信息 2.5%来自味觉;7.5%来自嗅觉;32%来自听觉;58%来自视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听觉。具有丰富动画效果的声像画面是多媒体课件的重要特征之一。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同时进行听觉、视觉的强刺激,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观察植物》的教学,老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像动画效果,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花,还有花朵盛开的过程,再加上实物的展示。实现了对学生的观感、触感的强刺激,使学生了解很多植物相关的信息。多媒体课件的画面既生动又形象,深
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个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三、多媒体课件有利于科学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利于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健康,个性培等,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使“启发式”教学更具可操作性。例如,《摩擦起电》的教学,为了让学生理解静电的形成?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冬天晚上脱衣服是看到身上有闪光呢?随后操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思考),课件显示了晚上脱衣服衣毛衣的闪光,再分析闪光的是什么材料,通过什么的形式会让材料闪光,闪光的是什么东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须过多地讲解,只需把握时机,用恰当的启发性语言进行适当地引导,而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得到了充分的观察、思考。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忽视的个体,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处在一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生动活泼地探索真理、掌握知识的情境中。由于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得到了充分地落实。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其中,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演示实验的效果常常不够理想。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演示实验却能较好地避免传统演示实
验教学的缺陷,在“摩擦起电”实验教学中,传统的方法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并示范演示“摩擦起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画演示“摩擦起电”,不仅效果逼真,而且可以让学生“看到”实验的全过程。学生认识了静电的产生,然后亲自动手操作,这样,学生看得仔细,学得透彻,玩得开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利于学生在观察中动脑,在实验中创新。再如,教学如认识长度课时,先让学生看一段两个同学比长短对话动画的录像,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讨论,较容易地启发学生对量度长度的兴趣。而后,再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两个同学怎样解决比较问题的动画,并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判断课件展示一系列长短问题的正确性?哪些不正确做法?并说出理由?说对了,课件中的卡通人物会为他加油、鼓劲。通过进一步步地观察、比较、讨论,加深了学生对长度的理解认识。这样,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多媒体课件,把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利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科学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科学启蒙的目的,不只是学习前人总结的科学知识,更应该鼓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大胆、积极地科学探索,形成对事物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不仅是科学知识的学习者,还应是大自然奥秘的“探索者”科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为科学课堂教学创设了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探索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在平时的科学教学
实践中,教师还应经常性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把学生自行探索的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作为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探索欲望,支持他们的探究行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始终处于高容量的信息流中。它启发学生不断用自已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与课堂知识进行对比、补充、内化,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
2011年10月29日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以类似研究的手段去实验,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应用各种材料,经整理分析后解决问题,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说明科学课的教学强调的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新课改下“教”与“学”是一个整体,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老师只负责把知识讲完就算,学生把知识听过就完。而必须把“教”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学”是为了老师更好地改变教的方法,使老师与学生双方都能够达到和谐发展。
科学教学应该朝着“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方向进行。教学必须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的东西挑战。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以下浅谈一下科学课上的探究教学法。
一、营造探究氛围的和谐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说,最好的老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和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民主、和谐的探究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也显得特别活跃,所以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前提。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接纳、支持学生的兴趣和发现,尊重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个性发现,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下,学生的探究意识才能被激活,使探究成为自身发展的一种需求,只有这样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才能成为可能。我在教学《简单电路》一课时,学生用教师提供的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和一根电线,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把小灯泡点亮,并要求把小灯泡连接的方法画在科学笔记本上。各个小组有序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过一会儿各小组陆续完成了任务,只有一组的小灯泡始终没亮,他们在别组的欢呼声中变得更加着急,当我发现了这组的情况后,不是叫他们停下来,而是很亲切地安慰他们:“没关系,慢慢来,要不要老师帮忙?”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又忙乎起来,但见一个同学一手拿电池,一手拿电线与电池的负极相碰,另一同学一手拿电线的另一头,与电池的正极相碰,另一只手拿小灯泡碰电池的正极。当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马上轻轻地提醒他们:“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你们只用到一个连接点,还有一个连接点是不是也要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他们轻轻地商量了一下,马上修改连接法,终于点亮了小灯泡,使每一个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强调探究材料的结构性
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材料,特别是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实际的探究课题,提供或学
生准备有结构的探究材料,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可以使探究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有一位教师上《研究磁铁》一课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毛线、牙签、大头针、玻璃球、回形针、铁钉、塑料块,学生任意准备两样物体,不料学生准备的材料都是一些学具和文具之类的物体。教学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思考的玩法尽情地用磁铁去玩这些物体,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磁铁有吸引金属的特性。使教师处于尴尬的局面。究其原因是材料误导所致,老师若在提供或布置学生准备材料时考虑充分一点,在金属材料中不光是铁,还有铜、铝等物体,那就能顺利地引导学生发现磁铁能吸引铁的特性,何乐而不为呢。
三、注重探究内容的生活性
科学探究内容的生活性是保证科学探究的有效基础。内容的生活性体现在探究活动是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而开展的,是否结合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是否乐于参加的。诚然,学生只要去参与、经历就会有收获,但是不切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结合学生活动实际的探究内容是无法真正让学生理解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我们的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科学探究活动,有些探究主题活动的开展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是需要教师进行调整的。四年级科学教材中,就安排了养殖的活动,通过养殖蚕,来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比较短,生长过程中的变态明显,整个单元的课程设置就围绕养蚕,观察蚕的一生,归纳出蚕的周期。但是我们有些学校附近农村不养蚕,学生没有见过蚕,甚至连有些老师也没有见过蚕,更没
有什么养蚕的经验了,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最多就通过投影、多媒体展示一下蚕的生长周期。试想这样的学习过程,又如何达成科学课程倡导的“科学探究”、“经历过程”的要求。科学教师面临这样的现状,不能束手无策,而要积极的处理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如开展养殖小蝌蚪、菜青虫等活动。
四、重视课外延伸的协调性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教育。然而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单纯的靠课堂四十分钟的探究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从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出发,结合探究活动的实际情况,把课堂的探究活动有意识地从横向、纵向、解决问题、科技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方面向课外延伸,把大量的探究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不断的延续下去。比如我在教学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后,要求学生在课外去玩橡皮泥,运用不同方法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有的做成船形,有的做成空的像饺子、像汤圆,有的借助其他的物体把橡皮泥浮在水面上(这些都是运用改变物体沉浮的条件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还有的同学把橡皮泥做得很薄,轻轻地放在水面上也能浮在水面上,并提出塑料尺子、三角板等物体也有这种现象(这是新发现,学生对此特别好奇,探究欲望异常强烈),随后同学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仔细地观察探究,发现其中的奥秘是水表面张力的缘故,使探究活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又如在教学《地球上的水》时,同学们在探讨我们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中
发现:学校卫生间、洗碗池里的水龙头有经常没有关或者没有关严的现象。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有的说看见没有关就自觉地去把它关好,有的说贴广告,有的说向全校的学生宣传要节约用水,还有的说派人值班等等,这时我说:同学们,老师有一个与你们不同的想法,用你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利用身边的材料,能否发明一种装置,只要人走后水龙头就会自己关掉,这种新思路,有意识地向科技小发明的方面引导。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兴趣怏然,课后纷纷把我缠住,叙述自己的想法,并决心要把实物做出来,在学校举办的科技展览会上参加比赛。孩子们的智慧和潜能是无穷的,人人都是小小发明家。
探究性学习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科学”是经过探究、验证获得的知识,可以察觉科学的产生虽然严谨,但却可能因为新的现象被发现或采取新的观察角度而有不同的发现„„在教学中,只要舍得花时间,大胆放手,学生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必能领悟科学学习的真谛。
2011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