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15:5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教育中的美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教育中的美育》。

第一篇:音乐教育中的美育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美育

昔阳县北关小学 王惠

音乐是一种美好的东西,而美的事物能感动人。音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我们的音乐教育就是属于美育中的艺术美。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具有情感性、技能性和形象性。所以音乐教育能产生以下美育功能:培养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品格,激发创造思维。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它不但能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素质,还能为今后自身的艺术发展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能进一步陶冶自己的情操。音乐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互相渗透、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的正确感受和创造,是思想意识、情感、文化修养的表现。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由感官快乐进而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那种愉悦。音乐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从而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

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小学音乐教育包括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它是通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对小学生开展形象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小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感受音乐展现出来的崇高理想,形成高尚的、美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音乐审美活动能够使小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育的确在实施美育中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从事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在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

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四、培养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的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的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六、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所做出的判断。评价包括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应该重视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信息过程中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

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音乐能力也就成为落实美育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从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力,从而净化心灵、启迪。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它会使人们的心灵变得更加高尚,更加纯洁。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过分苛求有些学生的声音不够甜美,也不要计较那些五音不全的学生,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美好的化身,要以一片真诚引导他们一步步进入音乐的奇妙世界。

第二篇:幼师音乐教育中的美育

幼师音乐教育中的美育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从心灵出发,到达心灵深处的美育活动。音乐美育即音乐审美教育。就教育的本质来讲,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以及较强的审美能力。这种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完善学生人格、和谐身心发展、培育高尚情操、积蓄优秀品质等方面均起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内化效果。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幼师音乐教育,它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发育的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因而,在幼师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全面树立音乐美育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加显得突出和重要。这既回应了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即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也凸显了音乐美育功能与其他艺术教育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一、在音乐教育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映照出人的美好的精神世界。幼师音乐教育中,本身就富含了音乐审美教育元素,或叫音乐审美教育功能。在常规的学科设置中,声乐课、钢琴课、器乐演奏课、合唱合奏课等,均是从不同教学角度、不同教学目的出发,实现着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声乐课中学唱一首《我爱你中国》,会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秀美的山河,激发热爱祖国的崇高之美;钢琴课中,弹奏一曲莫扎特的《小步舞曲》,能让学生体会到外国古典音乐的优雅之美;教师和学生互动、合唱《让世界充满爱》,便会唤起大家热爱和平的一种大爱以及和谐之美。这些,均是在平日教学中就可实施、体现的具体的音乐审美教学内容。音乐教育在对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在对学生的美育方面,音乐美育以富于情感的人性化方式,引导着学生感受美的魅力、欣赏美的真谛、创造美的愿望,进而思考人生的意义、社会的价值、自觉增强文化艺术修养、完善道德人格。

二、幼师音乐美育的内容

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一般应着重在感知能力的培养、想象能力的培养、情感体验的培养、认识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综合体验的一种音乐艺术审美能力。

敏锐的听觉感知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的前提。幼师音乐教学中的视唱练耳课、音乐欣赏课、声乐课、钢琴课,及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的基本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视唱练耳课应担负起对学生听觉感知能力的培养,其他音乐课程,实际也是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学习、欣赏音乐缺少音乐想象的翅膀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良好的对音乐音响的想象和联想,也就不可能生发相应的音乐形象,更谈不上音乐审美上的意义。这一点上,幼师特色的音乐欣赏课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对音乐本身富含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层次地审美体验,同时,使之自我的思想情感得以拓展和升华。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保护学生个体的音乐情感体验,不应强求所谓的“标准化”。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音乐情感差异化的体验,就会自然存在。这也说明了音乐艺术所独有的艺术欣赏个性。

音乐艺术作品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与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因此,欲达到完美的音乐欣赏效果,还应从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作者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体裁样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完美的、综合性的音乐审美体验。上升到音乐美育教育的认识高度,幼师音乐教师所有的教学努力,都应是“育人”、“树人”,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外部世界中,获得更多的感知和正确的认识。想想,我们的中外音乐大师、著名的教育家、杰出的科学家、甚至政治领袖,如:贝多芬、孔子、钱学森、周恩来等,谁没有和美妙的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呢?

三、幼师音乐美育的途径

实际上,音乐美育在幼师音乐各科教学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即使在技术含量要求较多的教学中,也包含着音乐美育的因素,哪怕是技术性的欣赏美。

(一)开设音乐欣赏课程

音乐欣赏课中欣赏古琴传统名曲,在给学生提示必要的基本欣赏要素,以及古琴的抹、挑、勾、吟、揉、绰等具体弹奏技法外,还可以对古琴艺术上升到人文化的审美艺术表述。如是: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史可查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古琴不仅是一种演奏音乐的乐器,它还代表着中国文人怡情养性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以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这样升华了的音乐欣赏,浸染了学生的艺术文化熏陶,无疑是一种令学生走向更高层次的艺术欣赏,而获得从心灵到精神上的美育满足。

(二)在声乐教学中贯穿音乐美育

幼师声乐教学中,教授中外经典名曲是必不可少的。像教唱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除歌唱技巧以外,如果教师能从多角度对歌曲进行解析,上升到多维审美高度,同时伴随着必要的声乐技术训练,就可能更好地使学生表达歌曲形象,体现特有的艺术风格。如:《茉莉花》是我国的一首经典民歌,它已从江苏唱到了全国,从全国唱到了世界。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推荐了《茉莉花》,将其确定为亚太地区的音乐教材。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美国萨克斯演奏家凯利金将《茉莉花》改编成萨克斯独奏曲,使之风靡世界。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茉莉花》再次唱响了世界。《茉莉花》这首民歌,已不仅仅停留在歌曲本身的意义上,它可以是中华民族高尚的情操、向上向善的精神体现,很好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像这样充满多维审美信息量的声乐课,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依托提高幼师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幼师音乐教育在美育上的强化,还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综合音乐艺术审美体验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合唱重唱、合奏重奏、配乐舞蹈、音乐比赛、文艺晚会。在集体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应身先士卒,并激发学生随着音乐的美妙律动,适度摆动起身体,大胆自我表现,充分体验音乐的情感之美、情态之美,使学生感知到合作的愉悦,分享音乐的快乐。实质上,学生在随着音乐进行有韵律的适度摆动,是学生对音乐情绪体验的一种外化表现,这样的表现,也很好地展现了幼师年龄段学生朝气蓬勃,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美好形态。此外,教师应积极参与与学生互动的音乐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构建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增强感知能力,和谐身心发展,使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愿望得以实现,并使之不断地丰富和成熟。

(四)提升教师的音乐美育观念

幼师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教师的审美意识、审美视野、审美情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师应进一步增强美育观念,尽可能多地汲取自身专业以外的其他的艺术养分,丰富艺术美学思想,贮备足够的教学能量。

音乐美育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师音乐教育中,教师的意义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即是教书育人的美育工作者。幼师音乐美育的最终受益者是幼儿,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师音乐教育肩负着美育未来一代的重任,崇高而伟大。因此,教师应不断扩展自身学习的广度,扩展自身的音乐艺术视野,清晰地认识幼师音乐教育的价值,满腔热忱地投身到美好的幼师音乐教育事业中。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教育中 渗透美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阜蒙县东梁学校

马玉汗

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音乐是一门融入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音乐课的美育教学上,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歌曲的处理和表现上,训练学生达到美的效果。

唱歌是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最主体的内容,唱一首歌,不能仅满足于按乐谱教会,学生能唱下来,还应讲究唱得好,让歌声更美。因为唱歌是表演的艺术,表演者进行的再创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或者给原曲增加光彩;或者可能歪曲、丑化原曲的形象。一首歌能唱出美的效果,当然要靠平时的基本训练,使学生的听力、音准、节奏、发声方法等都能把握好,教师还应进行必要的处理。掌握好力度、速度的变化,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同是一首七段歌词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常听到低年级学生在下午上课前自发的齐唱中,曲未终而声先停,甚至唱的有人入睡。而在电视节目中看郁军剑的演唱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曲终而意未尽。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前者在无老师组织和指导的情况下,越唱越慢,成了“牵牛歌”、“摇篮曲”,而后者则进行了表演上的再创造,在速度、力度等方面富有变化,起伏跌宕加之情绪饱满的表演,使演唱时而娓娓细语,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慷慨激昂,极富表现力,令人振奋。

我在教唱〈〈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歌时做了这样的处理: 不能每小节都高嗓门强力度唱完,那样则显平淡,毫无情趣可言。如强调顿音,突出强(f)、弱(p)的变化,再注意节拍的“强、弱、弱”规律,做到有层次、有对比、有起伏、有铺垫,就能恰当表现歌词的意思和孩子数年轮判树龄时天真烂漫的情境。

〈〈嘀哩嘀哩〉〉可处理为:每段前面的提问句分别由男独、女独提问,第三句开始分别由女声、男声齐唱作答。从“嘀哩哩嘀哩”开始全体大齐唱。这样就造成领唱与齐唱、男声与女声、部分与全体之间互相问答的多层次对歌的热烈场面,也给听众带来色彩上的变化,美感由此产生。

二.在音乐欣赏中,为学生创设美的意境。

欣赏内容占小学音乐教学时间的15—30%。一盘盘小小的磁带,可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音乐王国。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学生不但得到轻松愉悦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方面的满足,也被音乐作品的美好形象、美好意境所吸引,音乐的美育功能在美的意境中体现出来了。那史诗般的〈〈黄河大合唱〉〉,把学生带到了“金淘澎湃,挽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的黄河岸边,看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看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团结奋起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二泉映月〉〉展现给听众的则是旖旎的太湖风光,悦耳的江南丝竹,诗意的淡雅色彩,悲怆的人生咏叹。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肖邦、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的作品,使学生超越时空限制,领略到绿色欧洲的明丽,蓝色多瑙河的妖媚,黑色树林的神秘〃〃〃〃〃〃教师只要作好充分准备,提前加以引导提示,就会有效的调动学生兴趣,丰富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观察力,达到预期的美育效果。三.在内容选择上,引导学生认识美的真谛。

当前小学声受所谓“流行歌曲”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外来音乐,特别是港澳文化垃圾充斥音乐市场,在“艺术商品化”、“艺术市场化”的大旗下招摇过市。那些软绵绵、懒洋洋、轻漂漂、娇滴滴的靡靡之音,那些嘈杂粗野的狂吼,那些浅薄直露的歌词,居然有不少的小学生模仿和传唱。而对各方面都很稚嫩的小学生们,音乐教师应唤起自己的良知和责任心,引导小学生抵制糟粕。用民族的、高尚的,健康向上的歌声去占领学校的音乐领地,占领儿童空白的心灵空间。

首先,要教育学生识别什么是真正的美。让孩子明白,有些外来的时髦东西,在境外也是遭人唾弃和抵制的,它并不是什么有价值的艺术。正如群众所形容的“流行歌曲”表演者们不是“孤苦伶仃”的,就是“痛不欲生”的;下去个“有气无声的”,上来个“扭胯抽筋的”。然后再向学生介绍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及他们表演的激励向上、催人奋进的优秀作品。让学生通过比较去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启迪学生去发现美的世界。

音乐留给人记忆中的深刻印象,往往是其他事物难以相比的。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每一首歌、每一支乐曲,无不以其真实生动的形象,展现出一副副美丽的画卷。如〈〈我的祖国〉〉、〈〈爱我中华〉〉,赞颂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壮美;〈〈赶圩归来阿里里〉〉、〈〈如今家乡山连山〉〉,唱出家乡的美;〈〈娃哈哈〉〉、〈〈牧童短笛〉〉,反映劳动的美、生活的,美;〈〈小蝌蚪〉〉、〈〈小蜜蜂〉〉、〈〈天鹅〉〉、〈〈月亮姐姐快下来〉〉,再现了大自然的美;〈〈鹿〉〉、〈〈悄悄话〉〉、〈〈大森林的生命〉〉、〈〈小背篓〉〉,讴歌了人性的美;〈〈嘎达梅林〉〉、〈〈马塞曲〉〉,弘扬了英雄行 为的美。我国各民族声乐及器乐的介绍,我国各地民歌的介绍以及外国音乐作品和器乐的介绍,展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使这美好的世界,美好的大自然,美好的生活通过音乐作品形象置一画卷,被孩子们不断发现和认识。而且和美好的音乐一样,深刻久远的留在心底。

五.让音乐伴随学生追求美的人生。

歌曲是音乐和诗词的结合,好多歌曲的歌词,就是一首好诗。“诗以言志,歌以传情”,好多歌曲可以对一个时代、一大批人及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产生巨大的影响。战争时代,多少志士在〈〈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歌曲的影响下,将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建国以来,多少少年儿童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成为共和国的建设者。〈〈江姐〉〉、〈〈洪湖赤卫队〉〉中的唱段鼓舞着一整代人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今天,当〈〈国歌〉〉的旋律在国外奏响时,又使多少人热泪盈眶。

小学音乐教师担负有为祖国花朵奉献精神食粮、培养一大批有作为的新人、推进和谐社会的神圣职责。我们一定要牢固占领小学音乐领地,保护好幼小的花朵,用大批优秀、健康的音乐内容去塑造少儿的美好灵魂。应积极宣传、推广优秀歌曲帮助青少年辨别美丑,区分良莠,用好歌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热情、道德和情操,让好歌伴随少年儿童长大成材,为提高我们全民的素质作出贡献。

第四篇:中专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美育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究

中专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美育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究 前言

中专学校音乐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通过音乐课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于美的追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美育的培养。笔者试对音乐教育中进行美育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探究,具体来说,可以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教师而言

2.1 学会对教材挖掘美

在教师对中专学生进行音乐课的选材时,首先要适应他们的自身特点与发展要求;其次在对教材进行撰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教材本身的挖掘。美其实是无处不在的,人们缺少的只是发现它的眼睛。音乐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它能通过各种丰富的艺术形象去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与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品格和情操,让他们受到有益的影响。

比如,笔者在撰写音乐欣赏课件《春江花月夜》的过程当中,首先明确这首曲子是歌颂赞美我国大好河山的,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让学生对这10个小段落进行逐一的欣赏。在每段的欣赏过程中,笔者会大体地介绍每段的曲意,一遍过后,学生对其就具有初步的印象。接着,笔者将全曲完整地进行播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两次播放完毕后,笔者将要求学生挑选其中的任意一个章节,用自己的话把音乐所表达的意思与画面写出来。这样做一方面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沉浸在自己的美好遐想中,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2.2 在教学中要体现美

在音乐课程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对美的认知能力,带领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走进音乐的情境当中,感受里面的人或事、情和景。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要从音乐的创作者、创作的背景等方面入手,联系歌词与旋律,将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人物形象或优美的意境很好地再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如身临其境,有所感受与领悟。

笔者在教学的时候,就多次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聆听音乐作品,几次下来,发现这个方法十分有效。学生闭上眼睛就能做到不受外界的干扰,在视觉相对薄弱的条件下,他们对听就更为关注。这样一边听音乐一边就能在脑海中勾画出音乐表现的主题与意境,尽管这只是他们初步的体会与感受,但对于之后的教学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类似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轻松地实现音乐的教学与美育的渗透。

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多媒体、钢琴等,将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积极性的提高。对学生而言

3.1 要多接触音乐作品

中专学生是处在身体发展关键期的一个特定群体,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与接受能力。音乐课的教学一周只有固定的一次课,这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在课下,学生要学会自己去收集与接触一些音乐作品,这将有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选择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欣赏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课后学生可以寻找阿炳的另外的一些二胡曲来听,或者也可以找别的艺术家如刘天华的二胡曲目来欣赏,从中去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而不能没有针对性地乱选,甚至有的学生会选几手流行歌曲来听,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3.2 要多注意观察生活

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音乐当然也不例外。在大量的音乐作品中,都包含社会的生活百态,这就需要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善于去发现、去体会。只要他们有足够的耐心与细致的观察力,音乐是无处不在的,美也是无处不在的。当你听到小鸟清脆的叫声时,是否能想起自己曾经听过的某首歌曲?当你看到野蜂在花丛中飞舞的时候,又是否能记得那首著名的钢琴曲?其实学生只要能静下心来去观察、去思考,都将对音乐、对审美产生新的认识。

3.3 要多深入地去体会

只有学生多去观察,多去感受,才能深入地体会到美。这种对音乐、对美的灵敏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中不断地体会总结出的。如果你去听一场演唱会,就一定要注意观察演唱者的神态、表情;如果你去看一场舞蹈,就一定要留意舞者任何一个细微的肢体动作;如果你去欣赏一场歌剧,就一定要对人物、故事情节和歌曲含义等有一个综合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体会分析,对美的认识和把握才是充分的、全面的、综合的。

参考文献

[1]开红.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施途径[J].科技资讯,2009(7):164.[2]吕爱慧.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J].吉林教育,2005(11):20.[3]袁善琦.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作者单位:甘肃省财贸学校)

第五篇:浅谈素质教育中的美育

浅谈素质教育中的美育

刘维丽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美育的这种职能注定了美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久的关注。本文在对美育、素质教育阐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美育的特点及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讨论了美育的积极作用及其在现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1.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德育中含有多方面的美育因素。例如,德育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等公德教育是与美育的心灵美、行为美的要求完全一致的。用爱国主义、先进集体、英雄人物事迹去教育学生,以鼓舞和提高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情;用祖国辽阔疆土、名胜古迹、灿烂文化教育学生,使学生不仅欣赏祖国美丽的山川,提高文化素质、丰富精神生活,也使其对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更加热爱,从而学习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用祖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文学家、科学家及其成就,帮助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的志向,从而勤奋学习,改变我们以往干巴巴的说教、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讲与练结合等形式,用树典型、创情境、激情感等生动的办法,使教育手段艺术化。美育和德育,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实施德育同时能产生美育效果,实施美育同时也能产生德育效果。

2.美育与智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美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不仅酷爱音乐,而且倾慕文字,他把文艺审美与科学完善地结合起来,以至有人称他为“科学艺术家”。不仅爱因斯坦如此,许多科学家也是这样。例如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量子论”发现者普郎克,我国当代数学家华罗庚,地质学家李四光、物理学家钱学森等等,都十分重视美育,都对艺术有

较强的爱好。美育对自然科学家的智力与技能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对社会科学家同样如此,例如马克思、恩格斯青少年时代就喜欢文艺体育、酷爱音乐、美术;列宁喜爱音乐,不仅喜欢无产阶段的战斗歌曲,也很喜欢欣赏古典名曲;毛泽东同志不仅热爱体育,还长于书法,爱看戏剧,又是饮誉中外的大诗人。

美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实学生的知识。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获得丰富形象的社会历史知识。例如学生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可以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道德、宗教、家庭、婚姻等很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历史课本难以代替的。又如学生通过欣赏自然美,阅读游记散文等,可以获得大量生动的天文、地理、生物、物化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具体、更丰富、更全面、也更深刻。

3.美育与体育目标—致,互为作用。

体育首先具有锻炼身体、强健筋骨等社会实用功能,但是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它的欣赏价值也愈来愈高。更有很多体育项目只要运动员的动作姿势正确就是美。如艺术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高台跳水等,已经把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很难辨别它究竟是体育还是艺术了。它们实际是兼取体育与美育之长,是两者完美融合的结晶。例如艺术体操,它既是—种体育竞赛项目,又是—种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它将体操、舞蹈、音乐、美术融为一体,既有跑、跳、走、跃、平衡、摆动等各种运动形式,又吸收了舞蹈有表演技术和节奏的韵律,美术造型,加上优美的音乐伴奏,使人体造型美、舞蹈美、音乐美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体育运动员的毅力、意志、力量、技巧、速度、风格等,也体现了运动员的精神风格美。这些都构成了现代体育、美育的重要内容,也足以说明了体育与美育是目标一致,互为作用的。

4.美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紧密联系,彼此交融。

劳动教育与审美教育关系十分密切,彼此交融。通过对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能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培养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掌握基本的劳动和职业技术知识、技能,同时通过对学生的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提出具体的审美要求,充分揭示劳动所包含的审美因素,明确劳动的美学意义,使学生领悟到:劳动不但创造了社会财富,美化了人类生活和环境,净化了人的心灵,使劳 2

动者得到了愉快的感受,而且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得以施展,这样必然提高劳动意义的认识,端正劳动态度,不断改进劳动产品的质量,提高劳动效益。

(二)美育的自身特点

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一般认为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纯洁人心的,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功能的活动。具体地说是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美育的这种职能注定了美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久的关注。美育过程中存在专职进行审美教育的课程,如美术和音乐。但我们千万不可将美育和音乐、美术教育等同起来,美育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几堂音乐、美术课能够完成的。音乐和美术只是我们引导审美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这些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美,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把握了具有节奏、平衡和有机结合的完备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类情感、理想等特定的社会性内容,这些内容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

1.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他的情感、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康德认为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革命导师毛泽东为我们制定的标准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教育活动是一项情感教育活动,艺术的审美活动尤其如此。美育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净化,从而情操得到陶冶。2.美育具有激发思维能力的功能

如上所述,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存在于德智体的教育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德智体美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它冲破了以往各种不同的教育间的鸿沟,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 3

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

3.美育能够促进德智体教育的发展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互相启发、互相作用、密切相关。形象思维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它是指用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美育是将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教育客体进行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其初步的、低级的感觉、知觉、表象发展为艺术审美的、形象思维的直觉。审美直觉具有直观性和感性、形象性等一般直觉的特征,同时,它又是积淀有高度理智的高级意识活动。爱因斯坦终生热爱音乐,在他看来演奏小提琴远比解开一道科学难题更有价值和意义。他就是在理性和感性相互完美交融的时代中,完成了相对论。舒伯特从莱斯塔勃的诗歌中产生《小夜曲》的创作灵感。这都是美育的功劳。

(三)美育的作用

1.以美辅德,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能促进人的理想形成,能激发爱国热情、培养高尚道德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美育是在以个人爱好的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它具有更高程度的个体自发性和更积极的主动性,在审美活动中人们会认识美的个性。美育能激发每个人的个性,并帮助他完善与发展。美育主要是借助形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称之为感情陶冶工作。教育人总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美育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起到了教育引导作用。像《刘胡兰》、《董存瑞》、《李四光》、《甲午海战》、《创业》等,对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形成、崇高理想的树立均产生重要影响。这些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以它的人物美、思想美、行为美、精神美、事业美鼓舞着学生奋发向上,接受它的影响和引导,从而增强了对真、善、美、假、丑、恶的分辨能力,激发爱国热情,提高政治思想和道德理想水平。

2.以美益智,开发学生内在潜能

国外科学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已证明人的左右两部大脑的功能是不同的,只有把左右两个半脑的功能全部开发出来,智力开发才算全面。目前,中小学课程只有很 4

少的几门课程涉及右半脑所辖直觉思维,擅长于创造等右脑半球的特殊功能却被人忽视,而美育正是开发人的右脑,美育有利于左右脑的协调发展,使人的智力得到充分开发。

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苦学、厌学为乐学,提高智育效果。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欣赏,又能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发展,主动获得有深刻哲理的思想,获得表达和创造的技巧,获得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实践操作力,促进学生智能结构的完善,从而达到提高文化科学素质的目的。

3.以美健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人们的审美追求,决定着对形体美、动作美的需求,这是学生主动发展提高体育活动的动机、持久性的源泉,美育能促进体育的发展。体育是健与美的结合,它可以使人体魄强健、精神愉悦,还可以锻炼意志,增强毅力。而体育活动中,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中的武术、花样滑冰、游泳、跳水、艺术体操、团体体操等处处蕴含力量美、体型美、动态美、造型美,处处渗透着美育因素,也正是这些美育因素驱动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4.以美育人,培养创新性人才

未来的社会需要创新性人才,在21世纪人才培养中,美育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是面向全体,提高受教育者审美素养的普及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构成科学的创新的动力。美育和创新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审美的感情实质就是对创造的追求。”而从对创造力有重大影响的动机因素、智力因素、个性因素三大因素来看,无一不与审美修养有关。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求,丰富的美感修养,可以强化人们探求未知的动机,富有创造性右脑半球的幻想、联想、直觉悟性在于得到文学艺术长期熏陶,爱美天性、高尚情操、敏锐感觉、兴趣爱好、保护童真、丰富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均需要用美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实现。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重视美育,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当前美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美育重视不够

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应试教育仍然在当前教育实践中流畅地运转,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坚决克服这种错误倾向。一要消除智育(即升学率)为学校工作重点的想法,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二是要确立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理念,把四育融为一个整体,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互融合与渗透、相互促进与发展的要求。尤其要注重美育在德智体育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对美育存在错误理解

对美育存在的错误理解很多,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认为艺术就是美,从而把美育和艺术教育等同起来,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就是美育。结果,持此观点的人们就歪曲了美育的意义,美育就变成诸如书法、美术、音乐课等孤立、单一的任务。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产品,集中体现了人的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美的形态就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悲剧美等等,开展美育工作需要将艺术教育与之区分开来。3.美育途径单一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指出:实施美育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是进行系统、全面的美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有责任对青少年从小进行美育,为提高下一代国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创造未来美好社会奠定良好基础。目前这是我们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单一的途径。进行美育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在美、形象美的展现,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因此,良好的家庭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庭中的美育能够巩固学校美育的成果。家庭和学校都只是美育的小环境,只有社会是大环境。学生总有脱离家庭、学校的一天,为社会成员,他一生都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更广泛地影响人的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会中弘扬真、善、美,鞭挞、惩治假、丑、恶,利用多种社会活动、多种宣传、多种艺术形式对学生实施美育,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对人产生影响,美育活动的减少与美育效果的减弱就意味着丑与恶的滋长与蔓延。人类的社会实践是按照美 6 的规律来进行的。通过美育,我们认识和把握美的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去改造客观世界。

如上所述,我们说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社会文化、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加强美育,就是要使人们更广泛地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同样,美育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综合、协调的“枢纽”作用,美育的这一特殊地位和作用是由美育的本质决定的。美育虽然主要表现为美的形式和情感教育,但却同时推动着认识的深化和道德的完善,在现代文化人格的培育过程中,美育的这种综合协凋作用是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下载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教学工作总结音乐教学工作总结音乐教学工作总结音乐教学工作总结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涵

    音乐教学工作总结音乐教学工作总结音乐教学工作总结音乐教学工作总结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涵,在要求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材不断更新,执教人员也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音乐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齐晓光 2009级 音乐 【内容提要】 :音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探求音乐创造力的内涵和发生......

    浅谈社区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

    浅谈社区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 张晓玲 摘要:合唱教学活动是我国社区音乐教育中主要的一种社区音乐活动形式,合唱的特点决定了它成为了主要的一种活动形式,合唱活动的内容和作用决......

    理想中的学校音乐教育

    理想中的学校音乐教育 这是一所普通中学,有高中、初中二十个左右班级,学生千余人。 这里有四位专职音乐教师,男女各二。他们都是从音乐专业学校中培育出来的,也具有扎实的教育......

    论特殊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在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当今社会上的很多人不了解特殊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甚至于早年的特殊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完全照搬普通音乐教育模式。本文在从学校教育......

    物理教学中的美育

    将德育教育溶于物理教学中 物理世界的科学美和人们的道德美是统一的,自然界的物质美和人们的情操美是统一的。物理课堂教学描述的就是这个世界。因此,物理教学艺术的内在表现,......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美育引导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美育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内容丰富,还生动、优美,语言精炼,感染力强,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材料。因此,在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作者:李美娴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第04期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其目的是在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