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掘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掘课堂教学中的美育,促学生乐学
时间:2012-11-28 地点:校多功能室 活动成员:综合组全体成员 研讨记录如下:
学科:信息技术
1、论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踏上教师岗位二年来,信息科技课程的教材每年都在更换,虽然其内容变换不大,但其中的教学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正象笔者所说的经历了三个阶段: 1。教师教一步,学生学一步的传统式教学2。任务驱动式教学(以任务带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性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探究)所以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探究精神,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和课程整合的推进而努力。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或开发)理论和实践,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儿童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
3、探究,自信,成功
我们都知道,小学的信息课操作性比较强,同时也兼顾思想性,兼顾思维能力的培养,它以学生的操作为主,老师的讲解为辅,所以学生是整堂课的中心和焦点。作为一门新的课程,信息课已深入学生心中,而我的使命就是将学生带进信息领域,品尝信息科技带给我们的喜悦与成功。当然,我不是单一的,我会带着我的学生们一起继续学习,继续探索。
4、探索课堂网络教学的优势
虽然课堂网络教学还只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共同进行探究,教师也能更好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也能很好地照顾到群体的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网络中尽情探索,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5、信息科技学科与其它学科课程整合方法初探
课程整合,目的是促进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等课程要素的有机联系,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和认知的工具,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和课程的实施。课程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学科课程的教与学中,将信息技术的高效率和高效能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北陶希望小学曹改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品质培养的需要。成功的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机能处于活跃的状态,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美育渗透的途径有:在读书中初尝语境美;在理解中感悟课文美;在品词品句中鉴赏文本美;在拓展中激发创造美。
一、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初尝语境美。
1、根据课型,巧设导语,把学生导入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的许多文章都是名篇佳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事、物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教师应该根据课型的不同,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妙语导入新课,创造一个美的氛围,让学生初步领略课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人物形象美。教师精心设计三、五句导语,用一、二分钟开场,能够创造一个美妙、和谐的氛围,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追求美感的欲望。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课时,教师一走进教室拿出一张画有大海的图片,用兴奋的目光扫视学生,然后问:“孩子们,你们爱大海吗?”学生说:“爱”老师高兴的说:“我也爱大海,大海是那样的辽阔美丽,望着这蔚蓝的大海,我忽然产生一个想法:这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子呢?当学生说也想知道时,教师相机诱导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海底世界》,它将向我们介绍海底深处许多新鲜、有趣的事,那么海底究竟什么样呢?让我们来细心读课文吧!”,教师的提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着学生的思维能力,诱导着学生由疑而思。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创设富含活趣的问题情境,激发积极性。
2、通过多媒体平台,让学生直观感受美。
在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屏幕看到“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十分宁静”的景象;看到“阳光照不到海底„„500以下就全黑了„„都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的景象。让学生亲耳听到“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在打鼾。”通过课件,学生欣赏到海底世界的景色,他们的兴趣十分浓厚,能更好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如果在教学语文时,教师能够创造各种条件渗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就能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从而,学生能不断地积累审美经验。
音乐是美妙的,音乐欣赏在培养人的美感想象力有着独特的功能。中国的文学向来就和音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可作吟唱。
二、理解课文,引领学生感悟意象美。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互动披文入情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最好还要读,就是在读的时候要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教师做到以声传情,以情感人,才能引起学生感情共鸣,才能实现师生互动,披文入情。
2、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刘勰提出“情发而为辞章”。大多数的课文都饱蘸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如果在教学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如果学生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留下深刻印象,更难以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美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小学语文中有些课文远离学生生活,学生理解感悟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入境”,抓住美育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品味语言,引发学生鉴赏文本美
1、紧扣语言,品析课文的美点。
品析重点词句,让学生领悟语言美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具体体现在准确、生动、优美的遣词造句以及清晰合理的篇章结构之中,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理解得正确、透彻,其中的美感也就能体会出来。《小镇的早晨》一课是一篇淡雅清丽的散文,描写了水乡小镇特有的风韵,特别是一、二自然段更能体现小镇的静态美,应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美点,”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水乡小镇的魅力,欣赏优美、精美的语言。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抓住“惊醒”和“唤醒”两个词语进行教学,通过辨析“惊醒”与“唤醒”,学生体会到了乡村早晨“恬静”的美,为后面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和衔接。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基础上,即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内涵,语言的和谐、回环及多样统一,从而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
2、多种形式,鉴赏文本美。
鉴赏文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朗读评价,相互比较,走入生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领悟文章内容,感悟文章的美。
语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文字的独特美学魅力,以形象促联想,开拓学生审美视野,使语文教学达到美感熏陶传递出的“相看两不厌”的最佳教学境界。
四、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创造美。
1、补白文本,写出自己美的感受。
小学语文课文留有空白点,这是艺术的特性和韵味所在。教师应善于发现文本预设的空白点。教学中抓好空白点,发挥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完成对作品的补白,使他们与文本中的主人公接近,与文本接近,与作者接近,以此达到主、客体的协调。如《白杨》一课结尾写出“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我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的情景发挥了想象:爸爸在沉思,自己的孩子能否适应边疆的生活,能否也扎根边疆,成为建设边疆的建设者。爸爸微笑是因为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像小白杨一样,在父辈(大白杨)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他为此感到欣慰。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学生在想象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体验,激发了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文本中的人格美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其从文本中汲取营养,升发美感。
2、展开想象,创造的形象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多么精辟的论述!它揭示了学校美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
3、走进生活,在实践中发现美。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语文课开展一些内容丰富、情趣盎然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学生在日常事物中发现美,并把它用语言这种形式表达出来。
五、结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无处不在,一字、一词、一句,都是作者情感的发端,美的载体。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让课文中丰富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活现在学生的面前。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遵循“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基本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感受美、理解美、领悟美、发现美中受到美的熏陶,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实现美的传承,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第三篇: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善于在教材中挖掘美的因素,在教法上体现美的因素,以充分展示美的丰采,发挥美能效应,以美激趣,以美促智,以美育德,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使美育和智育、德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刨设情境一一学生在羹的氛围中萌生兴趣。
美外在形式的生动形象性正契合了儿童学习时的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因此,美的典型环境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本课教学时,吴晓秋老师创设了如下情景:以国庆阅兵典礼和天安门主题画面导人,通过灯笼数、红旗数、标语字数复习8、9,在9个小朋友放飞9个汽球的基础上,跑来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汽球,自然导出新知,接着鼓励学生说说身边数量是10的事物(我有10只手指,我家有10盆花等);在初步认识10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拼摆,教师补摆,用学具小红花摆出三角形、圆形、四方形、梅花形图案;10的组成连线练习,把数写在红红的苹果图上。这些画面、图案和教师简洁美观的板书、亲切生动的语言、优雅大方的仪表,和图文并茂的教例,构成一个动态组合,优化了课堂的物化环境。学生沐浴在美好的氛围中,必然会产生愉悦之感。这种情感体验对心灵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
二、注重操作-一学生在美的情意中学会学习。
动作性的活动,对儿童学习中的理解,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变抽象为直观,为理解架桥铺路,更因为手口眼脑的协调动作,需要其全身心投入,极大地激活了思维,使学习成为-种和谐活跃的身心运动。本课中拼图案、摆小棒、比大小、对口令等系列活动,对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学生在活动中的受益也绝不仅仅是10的认识这点知识。在本课教学中,吴老师还有效地运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以游戏“找朋友”的全班大合作把全课活动推向高潮。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也是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途径。
三、积极评价-一学生在美的心境中不断上进
教师的每一次动情的评价不仅是学生前进的动力,也是沟通师生情感,达到共鸣,进而营造舒心、宜人的课堂人际环境的重要手段。吴老师承续幼儿教育的评价方式,以小红花、红五星、鼓掌等,对思考、操作、书写、纪律各方面进行即时评价,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喜悦,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持久的学习兴趣。
美育是心灵的体操,美可以导真启智,引善育德。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要求教师,不要把科学知识讲成冷冰冰的真理,要与美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同时,受到美的陶冶,获得愉快的审美体验。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营口市老边区路南镇光明小学
邰素金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美学基本原理》一书中写道:“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 审美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蔡元培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
小学语文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外,还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一、美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美育需要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来进行,语文学科也是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担负着美育的任务,而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任务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来实现。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广泛而深刻的美学内容,其隐含着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形式。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盖了天、地、人、物、事等内容,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引人入胜的意境,有优美生动的词句,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和纯洁高尚的审美理想。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多元的审美享受。高山流水、朝霞彩虹、花鸟草虫等,学生可以从自然景物的形、色、音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体验。如:《海上日出》可以使学生感受朝霞、旭日的梦幻般的色彩之美;《观潮》使学生领略到奔腾壮观的声势之美;《桂林山水》可以使学生感受山水的清、静、奇的玲珑剔透的图画之美;《索溪峪的“野”》使学生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美;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的美感。当然,语文教材中关于自然美的描绘,不是自然的复现,而是作者一项的凝聚,因而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描绘的自然美进行鉴赏时,不能局限于自然美的外部形态,还应该包括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想。
小学语文 教材中好诗美文比比皆是,且皆有美妙的佳境,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极好材料。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体现了诗的意境美,把环境渲染的明丽灿烂,表达出喜出望外、欢快急切的心情,情感热烈奔放;郑振铎的散文《燕子》则塑造了燕子小巧玲珑、活泼可爱、声形俱佳的意象美,与柳丝、微风、阳光构成一种美好的意境,妥切地抒发了作者的情绪;巴金的《鸟的天堂》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副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巴金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课文作品中的这些意境美,是情与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的统一,值得学生用心琢磨、细细体味。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人物形象,包含着人的智慧美、情感美、人格美等,集中体现了社会美的内涵。《伯牙绝弦》这篇中华经典诗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个故事使学生体会到了大陆医生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拒绝了外国商人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用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同时,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凡是具有美好心灵、美好品质的人,都会受到人民的尊敬、爱戴的。所以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思想主题,善于引导,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二、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门工具,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
小学生年龄大致在7-13岁,正处于个性心理发育成长的少年期,这个时期是审美静观能力的形成期,对个体审美心理发展而言,这是个重要转变。他们开始能将流转不已、瞬息万变的外部现象纳入一定的形式,形成审美意象。由此,文学作品的欣赏成为可能,因为文学欣赏是以审美意象为基础的。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美育,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功效,是其它任何美育的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从实际功效说,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从远期意义说,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
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传递着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美。有起源于自然的汉字美,如“月”字,会使人联想到蓝蓝的夜空中或像镰刀或像玉盘的月亮,使人产生不尽的遐想之美;有诗句名篇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使人感受到磅礴雄伟的气势之美;还有体现现代意识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则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导人生,使人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人终身受益的文章;《最后一头战象》再现了战象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金色的脚印》则通过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之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从《最后一头战象》和《金色的脚印》这类文章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在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明、善良的同时,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会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这些美的教学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极好材料。又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美、形体教学的形式美、润物细无声的情感美、课堂设计的结构美,以及板书设计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都能对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再如,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是民族的根系,凝聚了民族的全部智慧和精神财富,如:会意字“采”的劳动美,“龟”的意象美,“众”、“森”等字中的凝聚力。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感染,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进入美的境界,形成美的思想。
三、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使小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能把美感直觉的形象性、经验的理论性以及耳濡目染的愉悦性等引进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更强烈的感召力,更浓烈的诱导力,将学生带进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创设一种意境和气韵,让学生在身心投入、兴趣盎然等情绪最佳化的状态下,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其审美情趣。如: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一课的导入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当国旗升起时,学生起立、敬礼。师生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被升旗仪式那种庄严的气氛感染了,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此时,教师又问:“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你有什么感受?在哪些场合你还见过五星红旗?”由于创设了情境,媒体中国歌声雄壮有力,在场群众情绪激昂„„,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刺激而产生愉悦、亢奋的情绪,老师在这一“兴奋点”上适时提问点拨,让学生表述自己当时的感受。此时,学生产生了不说不快之感,于是便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对国旗的敬爱之情、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自豪感溢于言表。正是由于创设情境,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而产生了兴奋情绪,老师捕捉这一学习状态最优化的“兴奋点”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让学生在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中,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培养了审美情趣,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教师在上课时表现出来的志趣、情趣、和谐趣,能使学生产生各种审美趣味:授课知识的丰富多彩作用于学生的审美感官,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的喜爱和向往;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巧妙性、和谐性能时时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受形式美;精心设计的技巧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得到收获,能取得同学和家长的认可,感受到成就的乐趣;教学过程中思想内容的深刻性,能使学生产生感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产生对真、善、美的喜爱,增强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兴趣;教学中的情感弥漫于学生的心灵,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濡染学生的内心;教师高尚的情操,新奇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等,能使学生从心里佩服,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思想观念,模仿教师的风度,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更加喜欢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第五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包含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学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与美育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笔者认为应该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段描写运用铺垫、对比的方法,用全国各地名胜绿色来衬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兼各家之长而去其短,唯有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恰到好处。教学中学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使之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壮美之情。
如果说物态的美比较容易感受的话,那么人物形象的美,特别是面对一些“丑”的形象也要感受出它的美来就更难了。因为“丑”的形象是通过否定性价值使客观“丑”能动地具有审美价值的。鲁迅的《祝福》刻划了鲁四爷这一“丑”的艺术典型。文中对他着墨不多,仅写几次骂人:和“我”寒暄后,即骂其新党;亡夫后逃出来的祥林嫂被婆婆抢回的时候,他仅说了句“可恶!然而„„”;当再次亡夫丧子的祥林嫂来到鲁镇,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骂其是“不干不净,败坏风俗”的人;特别是当祥林嫂在祝福中寂然死亡去的消息传来时,他不仅不为她掬一把同情泪,反而大骂死得不是时候,“是个谬种!”教学中只要抓住这些典型语言一分析,一个政治上保守,思想上反动,行为上冷酷的封建礼教卫道士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学生对他的憎恶便会油然而生,并从而激起他们对旧中国无比仇恨的感情。这就是“丑”的形象使人们获得某种生活和人生经验启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美感效应。
二、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
研读中学语文教材,人们就会发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美的,民族英雄史可法以身殉城的精神是美的,司马光示儿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训诫是美的,为了抢救六十一位阶级兄弟的生命而奏响的“一方有难,八主支援”的协奏曲更是美的,同时也会看到,对别里科夫“套中人”的本质揭露是美的,对葛朗台守财奴的“人生就是一场交易”的剖析也是美的„„。这种阅读作品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与写作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做艺术欣赏。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否则,是无法实现美育的。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艺术欣赏是个复杂的过程。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笔者在教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做过一次训练,要学生根据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篇读后感。学生的感受不尽相同,有的对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大为赞赏,有的对廉颇的负荆请罪备加推崇,有的对缪贤的荐才之举情有独钟,有的对秦王的外强中干不无微词,„„这就充分说明了欣赏作品是仁者见仁的活动。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欣赏,都是由欣赏主体(欣赏者)与欣赏对象(艺术作品)这两个方面构成的。在艺术欣赏中,始终受到欣赏者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艺术爱好的不同、审美能力的高低、情感世界的差异等等。正因为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的时候,除了在关键问题上基本一致外,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审美个性,切不可强求一律。
三、激发学生创造生活美。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学生创造生活美主要体现在写作上。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有的觉得生活绚丽多姿,丰富多彩,写作起来文思泉涌,或扬清,或激浊,挥洒自如;有的觉得生活平淡无奇,索然寡味;有的甚至感到生活时时是黑暗,处处是丑恶,要他们作起文来,那艰难、那痛苦就不言而喻了。我认为写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学生心中有无对生活美的发现,是否有表现美的欲望。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没发现美在哪里的人,能在他的作品里描写出生活的美来;同样一个对生活无动于衷的人,也断不能在作品里抒写出让读者激动不已的情感来。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淋漓尽致地创造生活美,关键要学生有创作的源头活水,要做生活的主人,不做生活的旁观者,即善于用美的眼光去审视生活,领悟生活。它要求首先能识别哪是真善美,哪是假丑恶,然后按美好的愿望去褒扬前者,鞭挞后者。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善思索的阶段,对生活开始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因为受到自身阅历、学识水平、思维方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得出的结论有时往往有偏激或偏颇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此时如能用科学方法加以引导,无疑像在学生跋涉生活的途中竖起一座座路标。其具体方法可以是先介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然后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实践和运用。如口头作文法,命题讨论法,一题多做法。让学生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生活哲理,懂得生活是复杂的,原本就是真善美、假丑恶的交织与较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应该崇尚真善美,鄙视假丑恶,并把它形诸于笔端。这样的话,我们的学生不就成为了生活美的创造者吗?
就以笔者一次作文活动为例。鉴于班上一部分学生受“读书无用”思潮的影响,对学习有厌恶情绪。为了搬掉横在学生面前的障碍,我特意安排了一堂口头作文课,以《“读书无用”之我见》为题,要求学生通过讲道理,摆事实阐述一种观点。题目一亮出来,教室里顿时象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出人意料的是竟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赞同“读书无用”的说法。其根据是因为社会上普遍存在着“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盐茶蛋的”的现象。轮到教师表态了,此时教者若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学生也许不会接受,应该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于是,我先肯定学生熟练地运用逻辑推理中的归纳法,然后请学生检验归纳推理过程是否正确,因果结论是否得当,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以上事例仅能说明“读书无钱”,而不能证明“读书无用”。在此基础上,再引申:读书无钱这种现象正常吗?这种现象会长期存在下去吗?弄清了这些问题,学生就懂得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是“文化大革命”冲击教育留下的后遗症,它只能在短时期里存在。最后再正面指出:要建设强盛的中国,必须有一支用知识武装头脑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军。听到这里,学生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了。先前一位大声嚷嚷“读书无用”的学生站起来作了“要做跨世纪建设者,从刻苦学习开始”的即席发言,更有一位同学反过来驳斥“读书无用”观点了,因而博得一阵阵赞许的掌声。如果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的话,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激发了学生心灵深处的创造美的情感。
当然,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除了有好的内容外,还要求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所谓完美的艺术形式是指作品要有好的结构、好的技巧、好的语言等等。这些美同样源于生活与书本,只有热爱生活,具有一定感受和欣赏能力的人才能找到近乎完美的形式。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就要不断完善学校的“美育”,让学生通过感受美,欣赏美,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念,从而使庸俗自私低级趣味退避三舍。在此基础上,再创造美,学生就成了美的播种者,美的耕耘者。到时候,我们收获的将是美好的明天——新世纪的“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