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社区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
浅谈社区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
张晓玲
摘要:合唱教学活动是我国社区音乐教育中主要的一种社区音乐活动形式,合唱的特点决定了它成为了主要的一种活动形式,合唱活动的内容和作用决定了它在社区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是及其重要的。在社区音乐教育中进行合唱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社区音乐教育
社区合唱
社区合唱的意义
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社区教育包含有大量的内容,其中音乐教育是我国社区教育开展得较成熟地区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音乐教育所涵盖的内容主要有:音乐理论、音乐技能、合唱、舞蹈、民俗艺术行为等。据统计,我国社区音乐活动形式主要有:歌唱占29﹪,跳舞占33﹪,歌唱和舞蹈的综合活动占32﹪,其他占6﹪。根据以上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的社区音乐活动主要集中在唱歌和跳舞以及两种形式的综合上,三者相加基本占到了全部活动形式的95%。而合唱作为普及性强、参与面广的音乐形式。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歌者及听众的情感共鸣。在社区音乐教育中大力开展合唱活动有它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一、社区合唱活动特点 1.参与者的广泛性
参与者的广泛性首先表现在年龄层次上,我国目前参加社区活动 的人员年龄跨度大,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也有四五十岁的、还有少数的青年人。男性和女性的参与比例基本持平。其次参与者的广泛性首先表现在他们来自社区的不同职业的人群来参加合唱活动的基本没什么门槛,只要他们喜欢、愿意,都可以参加。从他们的职业身份来考察,有机关干部、公司企业中层干部、高校教授、中小学教员、工程技术人员(高工、工程师)、商界人士、工人、打工者;相当部分是离退休干部工人,从文化程度上考察,有拥有硕士、学士学位的各界人士,有各种学历的从业者和打工阶层,还有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社区老大爷老大妈。这样的人群,他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而他们在音乐的技能、知识方面的掌握也是很欠缺的。这样的特点也使得我国的社区合唱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困难。但即便是这样,凡是参与者的热情仍然十分高涨,他们已经深切的体会到合唱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以及参与合唱的愉悦。
2.社区合唱活动开展的自发性
就我市市区的社区合唱活动的开展情况看,很多合唱活动都是自发的。如在公园的广场上,长廊上,每天上午的时间几乎都能看到他们活动的身影、唱出的歌声。有的是在社区的活动中心,简易的教室里。他们中的成员好多都来自老年大学的声乐班的学生,他们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这里互相交流、互相传授。同时在这里他们也找到了自己的歌友。特别是群众广场的合唱活动,完全是群众自发的自我愉悦、自我教育的一种大众娱乐形式,一种歌唱爱好者自愿参与的大众文化活动。虽然他们的歌声并不那么优美、专业。但他们的
快乐感染着所有的人。凡是去公园见到 人都会驻足观看,成为了够公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3.社区合唱活动经费的民间性
正因为这种活动是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各级政府开头没有给任何经济上的支持。合唱团成立之初,印刷歌谱、购买乐器、购置音响设备,所有的经济开支都是由热心的歌友自发自愿地赞助或捐献的。所有的演出活动,所需的服装、道具和费用,都是参与者他们自己开动脑筋,自己动手解决,或是靠少数歌友捐资赞助的。合唱团外出集体活动,其费用也是他们个人承担的。
二、社区合唱活动的内容
作为社区音乐教育工作者,在组织社区居民进行合唱活动时,讲授的音乐基本知识、声乐常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针对这一特殊的群体要设计好特殊的教案,还要针对个体设计个体的教案,进行个人的辅导也是很好的办法。
1.要把乐理知识的讲授在排练合唱的过程中渗透。
如果说把枯燥的乐理知识按顺序单独讲解的话,在社区教育活动中进行是不太现实的,原因是这些学员他们没有耐心再来接受这种学院式的教授方法,同时他们也没有必要很系统的掌握这些乐理知识。只需要在合唱中需要什么,拿来什么就可以了。随着时间的增加,他们掌握的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
2.发声练习要形成常规,逐步提高学员歌唱技能。
学员学习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吐字、咬字及音高、节奏训练等。这些都要设计不同发声练习曲进行练习,使他们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并自然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当中,做到不同的曲目要有设计针对性的发声练习曲,通过排练好每一首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发展学员的综合音乐素质。3.精心选择排练作品,提高合唱水平。
社区合唱团成立后,要多参与各种演出活动、比赛,以此为动力来提高合唱团的演唱水平。平时的排练也会有正对性、有目的的进行。排练的曲目可以有简到难,难度慢慢提升,要注意激发学员的积极性,要让他们经常感到有成就感、成功感。这样他们会更加有信心参加活动。演唱的曲目还有注意要迎合他们的口味,要唱大家喜欢的歌,对于新作品,要善于引发他们的兴趣,要引导他们喜欢上这首歌。我指导的合唱团(这个合唱团是50-83岁老年人组成的),就有这么一件事,我把周杰伦的《菊花台》的合唱谱发给他们后就听到有很大的反应,意思是我们不喜欢周杰伦的歌,还有说他唱歌词都听不清,我们不喜欢他的歌。这也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我首先说了我喜欢这首歌的理由,然后介绍了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特点,最后让他们听了武警合唱团唱的这首歌曲。他们听完后都改变了先前的态度,都说这首歌好听。并迫不及待的要学唱这首歌了。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因人而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在社区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的问题,这样的内容和方法对社区居民的这一特殊的学员是有益的,是能够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技能。
三、当前开展活动社区合唱活动存在的问题。1.社区合唱活动组织管理松散
虽然说这样的合唱团,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然而它只是一个没有任何纪律约束的群众性松散组织。他们基本没有纪律的约束完全是自愿的一种行为,组织者没有权利要求参与者每天必到,任何参与者也没有义务每天必来。参与者愿来就来、愿去则去,没有任何约束,也不用办理任何手续。只要一个人喜欢唱歌,你随时可来;只要你想换一种气氛,你随时可去。尽管这样每个合唱团都有70%的固定团员,然而,这种组织的松散性是显而易见的。
2.社区合唱活动的师资的缺乏。
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学院所设置的课程几乎没有专门针对社区音乐教育方面的课程,导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对于社区音乐教育不论是理论还是技能都是空白的,甚至很多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社区音乐教育的概念。虽然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但是也只有极少数留在社区音乐教育机构从事社区音乐教育工作。相对于国外大量的学校开设专门针对社区教育方面的课程和学位设置,以帮助社区学院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大有作为的。
现在在从事社区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大多来自离退休的音乐工作者,有的是现任的学校音乐老师,他们的工作其实是十分出色的,但由于一个是年龄的问题、一个是兼职的问题,都不能专业的从事此项工作,时间和精力都是远远够不上的。因此专业教师的紧缺是目前开
展社区合唱活动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我国社区合唱水平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要解决师资的问题,政府要出台一些政策支持,比如解决一些社区音乐教师的编制问题,这样也有利于帮助解决高校学生就业的问题。
2.社区合唱活动的平台的缺乏。
合唱团的活动不能仅仅是排练,要有让他们展示的舞台、交流的平台,不能总呆在家里自己欣赏。要组织合唱团走出去。活动的缺乏是阻碍他们走出去的主要原因。中国的很多活动大多与政治活动挂钩,如果遇上大的政治活动,那么那一年的合唱活动会有很多,如果没有则合唱比赛活动会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了,这样很不利于合唱团的成长。
社区合唱团成立后要定期进行训练、排练,要不断的出新的作品,而出新作品也必须要有激励的机制。每年要参加各种规模的比赛,要有让他们去展示的舞台。每年可以以每个区、县为单位进行比赛、交流的活动,作为组织部门的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活动内容和时间表,形成常规活动机制。这样合唱团的活动才会搞得有声有色,才会有目标。这样他们的水平才会不断的进步提高。
三、社区合唱活动的意义
1.社区组织合唱活动,作为新兴的大众文化活动,对形成社会稳定、安定有序的政治氛围有好处。
来参加社区活动社区居民,其中大部分是离退休人员,这种有益的活动把他们从搓麻将、打扑克甚至赌博活动中分流出来,集中到
公园广场上、到教室井然有序地围在一块,高唱革命经典歌曲,其团队意识、组织性纪律性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其荣辱观念和文明道德观念也会逐步得到提升。参加搓麻将、打扑克和赌博活动的人少了,争执、吵架的机会就少了;无可事事、上街闲逛的人少了,无事围观、交通拥堵的现象就减少了。这对于形成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政治氛围有百利而无一害。
2、社区组织合唱活动,对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精神文化需求大有好处。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他们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他们除了看书、搓麻将、打扑克之外,业余时间只好守在电视机前。这样的生活是单调而枯燥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贫乏的。合唱有益于改变精神萎靡的状态,重塑生活激情,通过运气扩大肺活量提高健康素质,激发热爱生活的情绪;同时可以与许多歌友进行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可以释放生活的苦恼,扩大视野,拓展心胸。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就会倍感生活的美好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3、社区组织合唱活动,对提高社区居民整体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大有好处。
合唱团的歌友们在合唱活动中学会并能熟练演唱很多经典老歌和革命歌曲。同时还学习演唱各个国家的优秀合唱曲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识别简谱的能力提高了,对经典歌曲的理解加深了;更重要的是,大家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他们懂得了怎
样的声音是美的,怎样的音乐表现是正确的。事实证明,参加合唱的社区居民个体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在悄悄地发生着量变,而对于城市社区群众来说,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也将会明显地提高。
组织合唱活动是群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是社区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谐文化建设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又是一个重要内容。合唱团的成员他们由不熟悉到成为朋友,歌友之间取得了互信,建立了友谊,增添了人文关怀的乐趣。更重要的是,社区群众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得以提高,开展社区和谐文化建设、进而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人际关系融洽和谐,那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就可以大大加快。因此社区合唱活动在整个社区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很重要,是我们从事社区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的一项重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发展社区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 林琳 《 大舞台》2010年第09期。
2.《论社区音乐教育的特殊性》 陈佳 《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09期。
3.《探索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黄晨 天津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0年12月
作者简介:张晓玲:女;1970年3月生;职称:副教授;单位:常州广播电视大学。
第二篇: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声音的处理及其力度的变化
摘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班级合唱教学,在校内建立合唱队,使学生真正能够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通过合唱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谱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欣赏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合唱;声音的处理;力度的变化
初中音乐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段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合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操都有着重大意义。每个学生的音质不同,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声音训练,将不同的个性音质融入发声状态相对统一的合唱之中,彻底改变学生喊唱的不良歌唱习惯。
一、合唱教学的目标及内容
1、合唱教学的目标
(1)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2)建立统一和谐的歌唱声音。要求学生了解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合唱艺术的特点,它所追求的是“合”而不是“个”。
(3)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合唱不只侧重于技,更应该注重情感的流入,充分发挥合唱的作用,更大程度地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合唱教学的内容
(1)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是合唱艺术生命力所在,为此必须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2)注重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气息控制的训练,又可分为基础练习、视听练习、声部练习。
二、合唱教学的声音处理(1)要统一声音的位置。每个人的天然音色具有很大的差别,要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必须统一声音的位置。高位置的发声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训练时我们应用轻声的演唱方式,用母音“u”和哼鸣进行音阶下行训练。轻声演唱可以更容易地得到假声,假声再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去解决自然的局限。(2)善于模仿,统一音色。让学生用接龙的方法来训练演唱同一个旋律,在演唱时尽量模仿前面人的音色。这样操作,可以达到统一音色的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听觉意识。模仿几次后,同学们之间的音色开始互相靠拢了,有共性了,效果马上就呈现出来了。
(3)善于控制、运用气息。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和动力,要善于控制、运用气息。比如在做深呼吸的过程中,突然停住呼吸,这是横膈膜仍保持吸气式的状态,几秒钟以后,气要平衡均匀地从牙缝里呼出“s”音。“s”声始终是“p”的力度,这样既可训练保持住气息的能力,又可练习有支持、有控制地呼气。
三、合唱教学中的力度变化
在合唱艺术中,力度是作品情感表现的重要因素。力度的强弱变化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情感表现力。不同时期合唱力度的特点,我们不仅要了解,还要掌握,才能更好地把作品的内涵显现出来。
在合唱过程中,要使每个声部准确清晰,声之间又浑然一体,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作为演唱者必须随时注意倾听各声部的旋律,保持声部间和谐与均衡。在演唱过程中,要注重同声部间的音量的平衡,善于倾听左右同声部同学的演唱。在训练时,要强调声部间的倾听。这样反复训练,同学们控制音量的意识及声部意识都会得到提高。
四、总结
合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在合唱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自信地、有表现力地歌唱。同时,注意歌唱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应融于歌唱实践活动中。歌唱曲目的选择要与学生的歌唱水平相适应,使学生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情感。
汉铁初级中学 许敏
第三篇: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广受人们喜爱,其中合唱的重要性正被人们认识到,然而在我国的农村却不是这样。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合唱教学做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 ;合唱教学;问题; 策略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唱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部分,它是声乐的最高形式,同时也是我们新课标明确提出的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合唱,可以使学生领会艺术的真、善、美,提高欣赏水平,培养高尚情操和集体合作精神。合唱是一种要求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的优雅艺术。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大家的喜爱,童声合唱以其高雅、清纯、甜美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普及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几年,我们县、市都举办了很多的童声合唱比赛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学生的合唱水平都不太高,尤其是农村小学与城区教学之间差距显而易见。为什么呢?因为在农村,合唱教学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农村小学,连专门的音乐教师和乐器都没有,更别说合唱教学了。另外,长期以来农村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教师和家长普遍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误以为学习音乐是不良行为,学好数、理、化才是正道。所以,对音乐教学的开展,他们往往持否定态度。除此之外,中、高考中没有音乐科目考项,农村小学合唱因此不好发展。音乐教育尤其是合唱教育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它很重要。
一、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合唱是小学校园活动的重要艺术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培养,集体意识和音乐情感的形成,还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团结协作能力,全面发展学生音乐素质。据统计表明,合唱歌曲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材中占得比例很大,年级越高,比例越大。显然,教师不能在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中轻视合唱教学,它对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唱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高感和声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培养合唱必需的、科学的、高位置的发声方法以及各种歌唱技能技巧,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及群体意识,开拓农村小学生的眼界,锻炼他们的胆识,促进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二、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水平不一
合唱歌曲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技能和技巧。在日常音乐教学中,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合唱能力、歌唱水平和习惯相差参差不齐,因此合唱教学不能很好的开展。
(二)对合唱歌曲的认识不足
学生整体合唱观念薄弱,对声部和谐的体会不足,没有成功经验,因而提不起来兴趣。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学生花费了很多精力学会了两声部旋律,而一合唱,音效就很差,常常出现攀比声部,不懂协作的现象。而教师往往又缺乏信心。在教学中,往往会采取拼凑的方法处理合唱歌曲,教法机械,学生感到枯燥,没有创意。
三、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应采取的策略与方法 合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包含着声乐技能、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的培养。所谓合唱,就是指多声部歌曲的每一声部各有一组人演唱。合唱歌曲的表现力较齐唱歌曲要丰富得多,合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因此,要想在小学有效地开展合唱教学,就必须从合唱作品的选择、音乐基本训练和合唱练习的过程都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指挥能力
指挥不仅是合唱队的统帅,更重要的是艺术上的组织者,音乐作品的诠释者。在排练以前,指挥要认真做好案头工作,仔细研究分析作品以及它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内容形式和风格特点,准确把握词曲作者的审美要求,挖掘出作品的精彩乐段和重点部分,对全曲速度、力度的变化、刚柔互济、动静结合、色彩浓淡、气息控制、语音处理及感情抒发进行总体设计,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然后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排练,把合唱队的潜力挖掘出来,准确地表现各首作品的不同性格特征。比如,作曲家瞿希贤创作的无伴奏合唱《牧歌》,歌曲内涵丰富,旋律优美,作曲家对每一个音符都像雕刻家一样精心去雕琢、去塑造。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作品排练起来很累,要慢慢‘啃’,才能搬上舞台。‛因此在排练《牧歌》的过程中,也要像作曲家一样精心雕刻和塑造每一个音符,以纯熟的指挥技巧、丰富的感情以及各种艺术手法调动合唱队员的演唱情绪,使人获得至美的艺术享受。19世纪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他认为‚真正的艺术‛最重视的不是艺术形式上的各种因素,而是蕴藏在作品中赖以感染观赏者的思想情感。
(二)小学合唱要选择相应的合唱作品
为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活跃校园文化,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选择好的并且合适的合唱作品便成为教学的前提条件。由于小学生音乐素质、年龄、性别等各方面的限制,在所选择作品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年龄、嗓音、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的参与意识等。总之,选曲一定要扬长避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可以实现合唱教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农村小学中年级的唱歌教学一般以齐唱为主,一成不变的齐唱、独唱使学生逐渐感到单调乏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适时让学生欣赏一些合唱歌曲,在欣赏合唱歌曲前作以启发性的引导,让学生比较合唱与齐唱音响效果的不同,使他们认识到前者的表现力较后者更加丰富,声音显得更加饱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合唱歌曲的兴趣。比如:先从齐唱到二声部合唱,用轮唱做过渡,单声部歌曲由两组人演唱,在第一组开始唱几拍或几小拍后,第二组加入唱同一旋律,称为轮唱。在轮唱时,演唱技巧上要注意节拍整齐,突出强拍,两声部的音量要均衡,做到正确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能倾听另一声部,切忌争相盖过另一声部而大声喊叫、抢拍、超赶速度。轮唱中把握自己的声部,保持各声部的独立和清晰,不受另一声部的干扰,为两声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础。这样慢慢的引导学生进入到合唱的世界中,引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听唱结合、二重唱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艺。
(四)充分利用课堂乐器,把握各声部旋律 学生在初步练习歌曲的合唱时,不容易把握各自声部的旋律,就会‚跑调‛。可以用课堂乐器来帮助把握旋律。学生有时唱的不准,但乐器演奏出的旋律是准的。合唱前做一下简单的合奏练习,在奏、听的基础上再唱也可以避免合唱时的‚跑调‛。
(五)加强歌唱基本技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同步的音准和节奏训练是开展合唱教学的基础,对合唱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缺乏这两种训练将会无法进行较为复杂的合唱作品的教学。音准训练在具体教学时应循序渐进,尽量采用无伴奏形式从横向的音程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纵向的音程以及简单的和弦,让学生根据固定音高学会彼此倾听,自己调整音高,以达到协和的状态。为了帮助学生训练内在听觉和掌握音准,在教学内容上应采用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无伴奏合唱训练曲,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内容上,确定合理的音准、音色,然后反复训练以达到作品需要的协和。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步伐加速,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加强,我国提出了一个大的教育目标,即‚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现如今农村小学的合唱教育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音乐教师有义务把它做好。我们的农村一线教师要倍加努力,尽可能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和配备,科学的、系统的、因地制宜的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保证农村小学的合唱教育得到良好发展。让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也能唱出美妙、和谐的旋律…….参考文献: [1] 陈晓萍.试论合唱教学技巧[J].歌海.2007(06)[2] 白俊卿.乡村音乐教育关键在教师[J].黄河之声.2006(08)[3] 张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J].青年文学家.2010(19)
第四篇:浅析合唱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2
浅析合唱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艾杰
摘 要:合唱具有调剂人的情绪,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等功能,也就是说合唱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和人文功能。因此,合唱艺术对于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其健全人格、以及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将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企及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中的合唱教育还存在众多问题,甚至对于合唱教育不予重视。而这对审美教育任务的完成,将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缺失。因此,对于加强合唱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普及和改善合唱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不被重视的现状,是相当具有挑战的。关键词:合唱;中小学;教育;音乐
目前我国素质教育内容逐步丰富,形式日趋多样。近些年来,合唱团体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合唱赛事促生了众多不同种类型的合唱团,在一定的程度上呈现了合唱艺术的广泛群众性,但冷静地思考后不难发现,在中小学中,由于种种因素合唱艺术并不像我们想象那样拥有令人欣喜的局面,在普及效果和普及手段上都有很多的不足,合唱作为声乐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合唱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以及目前合唱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现状来阐释。合唱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具有不同的意义,通过在合唱教育中,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锻炼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加强学生情感交流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合唱艺术在我国素质教育中的职能。
一、合唱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对于其音乐基础技能与培养的重要性
从学生角度看,如果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不仅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并且,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活动,在合唱的训练和演出过程中,教师必定要求学生的声音和谐、统一,这又是一个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渗透统一指挥、严于律己的思想过程。所以,有条件的学校,都应有反应自己校风、校貌的合唱队。那么,如何造就一支较好的合唱队呢?笔者认为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与要求,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合唱队员的物色。
考虑到小学生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其声带、嗓音等各方面条件都还没有成熟,所以我们应该从身体健康及音准好、音色较美的学生中选择。这两个条件中则以音准好为主要条件。为了有利于选拔,合唱队主要辅导老师可由二、四年级 的科任老师担任,在了解学生们的音准、乐感和表现能力的同时进行挑选,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其次,还可用听唱法来选拔。对于初选的队员先进行预备训练,在训练中再观察、再筛选。
而中学合唱队员的选择与小学合唱队员的选择有所不同,中学生的条件要比小学生条件较为优越,对音乐的理解也要丰富。所以笔者提议在合唱队选队员方面可采用唱歌方法,教一首在平常电视等媒体上极少可能听到的歌曲,在教唱三遍以后,请学生进行独唱,不给予伴奏,只给起音。歌曲的选择也很重要,难易要适中,音域要适中。如果选择电视上一些耳熟能详的名歌,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与微笑》等,效果就不太好,容易掩盖很多很多问题,而且每个学生对歌曲的起点就不一样,所以歌曲选择很重要。在人员确定后,根据其音色和音域来划分声部。音色细腻,柔美的为高声部,音色丰满、厚实为低音部。通过这些不同的训练方法以此来达到检验目的,这样能很好的观察到学生自身的音域,也可以考察检查到学生的音准、节奏、音乐理解力等综合的音乐感觉,从而做到合理的选择好合唱队员。
(二)合唱意识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言,合唱意识极其陌生,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欣赏童声合唱,使学生们提早感受完整和弦的和声效果,从而使他们接受和声美的熏陶,增强合唱美的欲望。不同年龄的儿童存在心理上的差异,比如低幼儿爱节奏鲜明的音乐,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喜爱艺术形象美的音乐,而中学阶段的学生则更偏爱感情深厚、丰满的音乐等等。开始练习时,可唱一些简单的二部合唱曲,即而唱三个声部的和声结构比较规范、整齐的合唱曲。这样逐渐深入,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训练,学生们好的合唱意识将逐步养成。训练一支较为有素的合唱队,不是件容易、简单的事情。教师可以在排练间隙,让学生多欣赏我国优秀的童声合唱曲目,或著名指挥家,如田晓宝老师指导的天空合唱团的优秀合唱作品及它的演出资料。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对于合唱团的成长,教师不仅要有相当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而且还要付出具大的努力和劳动,要多方面地充实自己,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并在排练时,更注重对学生得鼓励与表扬,激发学生内心对合唱艺术的热爱。
(三)合唱队员的训练。
首先进行音准训练。良好的音准是使合唱队的演唱做到和谐、统一的重要保证之一。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抓音准的训练,可以从听入手,听唱结合。这其中,切不可忽视音阶音准的练习。音准训练应先从中声区开始,再逐渐向高音区和低音区两边扩展。在发声练习中,采用自然音阶法让学生接触固定音高,为以后合唱曲中音调的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排练场一定要有一个音准好的钢琴作助手,让学生借助钢琴来辨别音准。其次是辨别音色。音色是受发声方法影响的,合唱队要求有统一的音色。教师应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指导学生歌唱,用“轻唱法”使学生的音色和谐、统一,也需要分辨“横”与“纵”两方面的音准训练。对于合唱团出现在“横”(旋律)与“纵”(和声)两方面的音准问题,要区别对待,分别训练。对于合唱队员的训练,笔者认为开始训练时,可用元音进行发声练习,对气息的支持、音色的统一、声音位置的确定很有益处。如“u”能使声音集中,利用口腔和后鼻腔的共鸣促使声音放松及高位置歌唱,由于口形收拢,能够改变叫喊、紧压的声音习惯;“yu”能使气息下沉而把声音位置提高到头部的后上方,并能促使喉部的放松。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轻唱法”应该是
在有良好气息支持下的有控制的“轻唱”,而绝对不应是漏气式“虚唱”。最后控制好音量。
控制好合唱队音量的大小。主要体现在演唱时的力度表现上。教师应在学生用“轻唱法”将音色统一的前提下,训练学生扩展音域、发展头声。这其中,也同样在进行力度的训练。在跳音练习时也可指导学生做“f”“p”的练习,即而再把这种感觉带到歌曲的强弱处理中去,使学生们的声音表现力逐步加强。
加强队员咬字和吐字训练。歌唱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在排练中多进行词语朗读,特别是歌词的朗读,一方面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练习吐字,另外可以用绕口令这一形式进行练习,以达到口齿清晰伶俐。总的说来,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而又精深的艺术,要求音色统一,声部协调,音量均衡,更必须经过严格而科学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乐感,及增强合唱队员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通过在合唱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齐心协力的集体意识,合唱是集体艺术活动,以集体的音响来表达音乐内容,每个人都为这个目的而做出贡献。合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等具有重大意义。下面笔者将探讨合唱对于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二、合唱对于中学音乐教育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合唱在中小学生成长成材中的意义
首先,我觉得合唱是培养团队精神最好的方式之一。作为一种群体性艺术,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一种集音色、表情、力度、速度、气息、感情等方面的高度统一的艺术,达到这种统一,要求队员之间相互配合、聆听、默契,更需要队员拥有细腻的内心情感和较强的自控力,长期的合唱训练,可以使合唱队员潜移默化的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其次,合唱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好形式之一。事物的进步来源于诸多的假设,这种假设更多是基于一种想象,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林木镇一说“一个离开想象力的人,他将一事无成。”爱因斯坦说:“我的成就得益于我童年的音乐教育。”合唱作为音乐教育重要的载体之一,“想象”是其理解作品的重要手段,如合唱曲《雪花》,需要演唱者想象雪花飘落的情景,又如合唱曲《故乡的亲人》,需要想象生活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才能把握好演唱效果。学生通过长期的合唱训练和理解,想象力也必然得到很大的提高。
再次,合唱更是思想教育的良好载体之一。合唱艺术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在这百年的进程中,都处于中国进现代历史上政治斗争,社会变动最激烈时期,作为同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联系密切的中国合唱音乐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正是这种社会政治变革的曲折反映。演唱和学习中国合唱音乐作品,能让演唱者更加生动的了解我国革命历史,例如《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等套曲,生动的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革命和抵御外敌的情况,这样的作品数不胜数,演唱这类作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很好途径。
(二)积极创新,唱响普及合唱艺术的三部曲
首先是:积极引导,感悦于耳
合唱艺术作为听觉艺术,音响是其惟一的表现。合唱作为音乐艺术重要的组
成部分,它的普及,首先要改变中小学生对合唱音响的一贯思维,由于中小学生对合唱艺术认识的缺乏,对合唱音响接触比较少并且单一,往往会把合唱音响局限的想象成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丰富的合唱艺术内容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被学生所知,阻碍了其学习或探索合唱艺术的积极性,这也是现在很多学生为什么不愿参加合唱的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合唱艺术课程的开设既是学校向学生传达一个倡导高雅艺术的信息,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扫除学生对于合唱音响上的盲区,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合唱音响之美。
其次是:逐步升华,理解于心
在学生对合唱的丰富音响有一定了解后,应该进一步创造条件和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一批合唱艺术的合格欣赏者和组织者。一是通过课堂帮助学生增进对合唱艺术历史及优秀合唱作品的了解,掌握欣赏合唱艺术的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合唱艺术爱好课,没有条件开设的学校,可以借鉴多媒体欣赏的模式来实现,现在高校相对集中,这样做既可以整合资源,更有利于学生群体的串联,形成氛围。二是可以通过一些群众性较强的歌咏比赛为契机开设指挥培训班。除此,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进行合唱普及讲座,集中欣赏一些经典合唱曲目,阐述合唱艺术在中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合唱艺术实践。
再次是:精心组织,哼唱于口
合唱实践是中小学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最好载体之一,是实现合唱艺术在中小学学生成才中意义的重要途径,因此,精心为学生搭建平台,实现最广泛的合唱普及十分重要,也是关键。如下参考:
由学校组织,以同一年级的学生为对象,进行班级歌咏比赛。目标:通过一次集体的创作和表演,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形成,使学生了解一定的合唱基础知识。手段:以奖促进,突出班级合唱节目的创意和集体参与,在演唱技巧和内容不为重点,内容健康,体现一般的演唱即可。效果:学生参与热情高,班级同学间感情融洽,体验到歌咏的快乐和意义,掌握了一定的合唱技巧和知识,为许多学校所推广和欢迎。其次,由学校团委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主题合唱汇演。目标:进行主题教育,让学生体验一次有一定难度的合唱实践,掌握合唱的形式和理解合唱的内容,同时营造全校良好合唱的氛围。下拨经费,要求学校团委精心组队,并要求聘请相关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排练,规定演唱曲目,要求一个月的时间跨度,确保整个过程是一次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效果:学生熟悉了合唱艺术的基础知识和要求,感受到了一次专业式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合唱艺术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最后,由学生团体组织,以全校学生为对象,组建学校学生合唱团。目标:打造一支相对比较专业的业余合唱团,培养一批良好素质的合唱队员,对内起示范和辐射作用,对外代表学校学生的精神风貌。手段:进行日常训练,每周2次训练,专业指导,严格管理。
三、合唱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中小学生对合唱艺术认知偏低,实践比较少
由于传统艺术教育的薄弱和社会大的文化环境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对音乐艺术知识的了解可谓知之甚少,合唱艺术更入其列,笔者通过对实习学校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在300份问卷中了解到,有96.9%的学生没有现场看过一
场合唱音乐会,只有10.2%的学生在校期间过合唱活动,97.2%的学生从来没有接受任何合唱艺术的理论知识的教育;走访中大多学生认为合唱形式就是一群人规矩的站在舞台上齐唱歌,少部分学生能提到合唱有声部,论及作品时几乎只有极个别能谈到《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为止,合唱的发展历史更是一无所知,谈到合唱的作用时,更有不少学生认为合唱是一种政治工作的需要,合唱艺术原有的面貌受到扭曲,其间不禁令人深思。
(二)中小学生对合唱艺术的潜在需求较大
在同上问卷中统计得出,有99.5%的学生选择喜欢音乐艺术,其中选择酷爱音乐的学生占20.7%;96%的学生认为中小学生开展艺术教育非常必要,有83.9%的同学认为合唱有利于团队精神培养和提高艺术修养等作用,有66.5%的同学选择愿意参加各类形式的合唱艺术活动。这些数据在一定的程度上客观的反映了学生对合唱艺术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和表达出乐于参与合唱艺术活动的意愿,合唱作为声乐交响体裁,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倡导,定将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中小学学生参与合唱艺术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
中小学学生学习合唱艺术的途径一般有选修合唱艺术课程、参加合唱团等方式,然而,据笔者所了解的中小学合唱音乐教育,特别是在乡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情况却不乐观,一是基本没有开设合唱艺术方面的选修课程;二是长期坚持训练的合唱团不多,往往有比赛就进行突击训练;三是校内合唱活动不多、活动质量不高,为军训拉歌、纪念一二九活动等歌咏形式开展的居多。综上三点也是导致了学生对合唱艺术的认识缺乏、实践偏少的重要原因,这些现象的背后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中小学中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其间既有学生的流动性大,音乐基础知识薄弱,师资缺乏等实际困难因素也有我国教育部门及学校本身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不够等大环境因素。
学生应该是人类文明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更是人类文明的受益者,合唱艺术作为人们近千年的文明积淀,承载着人类近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一本涵养丰富的教科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和谐,人们需要合作,作为人才熔炉的学校里需要合唱艺术,艺术教师们应该努力倡导合唱艺术,从普及做起,合唱艺术的唱响必将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呐喊助威。在此,笔者将通过论文来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希望能为合唱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钟维国.童声合唱的训练和指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47-85 [2]孟大鹏.童声合唱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7 [3] 修林海,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3-42.[4]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4-50.[5]余开基.声乐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4-16.
第五篇:社区合唱
社区合唱的社会性与文化效能研究
摘要:合唱艺术是一种众人参与的演唱艺术形式,当前的社区合唱活动,近几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逐渐升高,人们已经不满足现在的生活状况,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提高,也正因为如此,社区文化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进入到千家万户,并且不断的发展。社区合唱团,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并且还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本文从社区合唱团的发展开始介绍,分别阐述了社区合唱团的社会功能以及文化功能并且将两者相结合,对于合唱艺术在社区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字:社区合唱;社会性;文化效能;研究
引言
合唱自古以来,就受到国人的广泛欢迎,它具有极高的音乐造诣,并且合唱是由许多人参与的一种活动,这就决定了它影响面十分的庞大,众多的天然优势造就了合唱艺术今天的辉煌成就。就当前我国众多社区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国的社区中,居民组成一个简单的合唱团,就是为了娱乐身心,而合唱的更高的价值则没有体现出来。发展合唱艺术可以使社区群众能够亲自加入到音乐当中去,感受音乐,从而提高自身的精神素养,和审美标准。并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和谐相处。论文从社区合唱的社会价值分析入手,针对社区合唱的特征,有力地论证了合唱艺术的社会价值与文化效能,以及两者之间的融合,对于合唱艺术在社区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一、社区合唱发展概况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变得更高。社区活动变得更加多样化,其中最让人们喜欢的、演出次数最多的就要数社区合唱了。社区合唱最容易让人接受,同时也是最容易开展的社区活动。
(一)社区合唱发展趋势
合唱不需要过多的投资容易推广、并且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非常强烈。我国的社区合唱由最开始的小规模、娱乐性发展到了现今,规模日益庞大,并且更加趋向于专业性,甚至有定期的社区合唱比赛,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其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提高,开展好社区文化,举办社区合唱对我国社区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区合唱的类型
以前的社区合唱参与人数较少,并且多少有一些限制因素在里面。然而现在的社区合唱艺术,划分的种类更加清楚,有独立的男、女声合唱,有男女混合唱等形式。男生合唱声音明亮有力;女声合唱,声音婉转优美;男女混合唱音色复杂多变,音乐的层次感强,并且更具特点。
(三)合唱与独唱的区别
人们在进行合唱表演的时候需要每个演唱者的一致性,合唱表现出来的是一个集体的共性。而独唱正好与之相反,独唱是一个人进行演唱需要演唱人员唱出自己的特点。这样来说,就是一个人即使是在独唱的时候唱的很好听,可是在与别人合唱的时候却未必就好听。实际上,这个矛盾的解决使要靠深厚的声乐功底和很好的声音控制能力才能做到的。我们经常听到国际上好的合唱团演出时,有的人在唱领唱时的声音个性非常突出,但是,当她(他)唱完领唱回到合唱中时又会隐藏的没有一点痕迹。有的人就用唱独唱的方声音来唱合唱,根本不知道要相互配合,要和谐统一。
二、社区合唱的社会性功能
(一)群众性
社区合唱的参与者大部分都是社区的普通群众,具有明显的群众性特点。首先,合唱团的人员比较多,不受年龄、职业等的限制,共同组成社区合唱团。人民群众通过合唱聚集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爱好,共同出资出力,无论从社团的组成还是到社团用品的筹办都是群众自发自愿的赞助、买来的。没有政府的参与,没有其他有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完全是依靠群众自身发展而来的。因此具有群众性特点。
(二)普遍性 现如今,走在中国的各大社区中,除了广场舞之外最明显的就是社区合唱,这一社区活动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人的参与,具有极高的普遍性。参加合唱的人都是社区当中的普通人,他们来自社会中的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文化背景,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们聚在一起参加合唱。这些来参加合唱团的人,只要他们爱音乐、喜欢音乐、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都可以来参加,这一要求就无形中造就了社区合唱团普遍性的特点。
从参加者从事的工作来看,他们其中有机关干部、公司企业中层干部、高校教授、中小学教员、工程技术人员(高工、工程师)、商界人士、工人、打工者;大部分都是离退休的干部、工人,从文化程度上来看,他们的学历背景各不相同,有研究生毕业、本科毕业、还有普通的工人阶层,还有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社区老大爷老大妈。虽然他们拥有不同的受教育背景,但是却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但是由于这些参与社区合唱团的人并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演唱的教育,没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并且对于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知之甚少。这样的人群,他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这些人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技能训练,对音乐并不怎么了解,只是单纯的热爱音乐。但就算是这样,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参与的热情,因此,可以得出社区合唱具有极强的普遍性特点。
(三)自发性
社区合唱团具有自发性,之所以说社区合唱具有自发性,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社区群众自己组织的,还因为,参与社区合唱的人无论是参加的时间,还是活动演出的地点,甚至是演唱的内容都具有自发性。社区合唱团排练节目没有固定的地点,也没有规定的时间但是就算这样,他们是很认真的对待这件事,通过音乐来抒发自身的情感,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表达着自己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之情。
无论是在社区的广场还是社区花园、走廊都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歌声去感染每个人,并表达自身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四)时代性
现代社区合唱团,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形式的多样性,也渐渐与时代接轨,不仅仅只演唱一些年代久远的歌曲例如:《唱支山歌给党听》、《东方红》、《我爱你中国》等,有些社区甚至是唱起了流行歌曲例如:《月亮之上》、《小苹果》等广为人知的音乐。社区合唱团的演唱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并且演绎的歌曲也在不断的变化,类型呈现多样化。
现代社区合唱团还会根据节日、习俗等变化,演唱一些相关的音乐,进行合唱比赛等。例如:国庆节选择一些爱国的歌曲、中秋节选择一些团圆的歌曲、建军节选择一些与军人有关的歌曲等。通过音乐种类选择的变化,就可以体现出现代的合唱团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
三、社区合唱的文化效能
(一)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现如今,走在每个社区当中我们几乎都能看到一些社区合唱的活动。在社区活动中人们认真演唱自己的歌曲,让其他人欣赏音乐的魅力。音乐是人类用口唱出来,用耳朵去感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感染性。音乐蕴含着人类的情感、描述出许多意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音乐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能给人一种不一样的听觉享受,音乐的魅力不在于它多么动听,而是能给人们带来的美感。与此同时,人们通过练习合唱的歌曲,可以帮助参与者获得更多的音乐素养,并帮助参与者获得更多的审美能力。
合唱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它是体现国风国貌的一个方面。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合唱艺术最能够体现人民群体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最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合唱艺术是声乐领域中更高层次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演唱可以给人们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层次的艺术享受,同时陶冶人们灵魂,提高人们审美能力,使人的精神领域得到一种升华。因此合唱艺术有着它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
合唱是一种音乐的表现形式,它集合了音乐、人文于一体,参加演唱的人员只有深刻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了解自己所演唱曲目的主旨、大意,才能够真正的将歌曲唱好,并且与他人更好地配合。人们在演唱歌曲之前,都要进行一番准备工作,背歌词、看乐谱、理解歌词、记忆歌词,这一整个环节下来,参加演唱的人员的知识面就扩宽了,并且还提高了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完整的活动下来,就能够慢慢的使得参演人员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人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社区合唱团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们的自身素养,有利于社区的和谐以及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协作性
合唱的过程是大家共同努力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合唱来表现团队的合作能力,和协作性。合唱依靠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力量,是需要整个集体的共同努力来完成,达到更好的合唱效果。并且在共同的努力过程中体现团结的力量。并且参加合唱还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增进彼此的了解。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然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四、社区合唱的社会性与文化效能的融合
(一)可以有效的约束人们的自身行为
在社区举行群众合唱活动,不仅可以给社区营造一种和谐的娱乐氛围,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也可以约束人们的自身行为。合唱团的参与者在进行歌唱排练的时候作为参与者,合唱要对参与者实现音域、音调方面的统一,所以参与者在排练的过程中,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和性格,要时刻以整个排练的团队为主,不要一个人为中心,通过积极的与他人配合,参与者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群众合唱的排练工作。这一个环节,是人们学会了互相谦让和理解,感受集体的力量。并且合唱团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时代性,在欣赏者眼中这种活动是一个时尚、高雅的活动,所以参与者必须规范自身的行为,维护合唱团的形象。给听众欣送去一种独特的艺术之美,表达自身的情感,传播能量。
例如,人们在参加集体合唱的时候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沟通,这样一来就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而且参加合唱活动就能将人们组织起来,通过彼此的合作然后可以有效的束缚自己的脾气。例如在进行合唱的时候出现了分歧的时候,由于考虑全局的利益。就会约束自己的言行,进行耐心的调节。
(二)提高社会的凝聚力
社区合唱团是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因为同一个爱好聚集在一起的活动,人们在进行排练的时候,都要彼此进行言语的沟通和协调。通过相互之间的相互包容,相互鼓励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和演唱行为。通过人员之间的交流,人们的社交能力得到提高,当每个参与者都拥有了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之后,然后经由自身的能力,去影响其他的人,传播一种正能量,和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且能够多为他人着想,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同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三)精神关怀层面的达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基本满足,但其包括心理需求、情感关怀等方面的精神生活还未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有效的帮助。通过社区合唱活动,对人们的精神关怀加深。中老年人通过合唱活动,认识了更多的同龄人,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获取快乐。并且参加合唱活动还能够娱乐身心,有利于慰藉中老年人的心灵。
参加社区合场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自身精神水平,帮助人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社区关系,而且解决人们自身存在的诸多的问题还有相关的缺陷。运用人文关怀去提高人们对于彼此的关注,并且提高彼此的精神境界,通过自身的行动或者是精神的抚慰去帮助他人进行精神方面的安抚。参加社区合场活动,能够更好的贯彻多方面的人文关怀,并且能够帮助人们舒缓心情,释放压力,对人们的心理还有其他的方面进行更多的人文关怀
总而言之,合唱团经过社会性和文化效应的结合,不断的提高。众所周知,社会的和谐不能仅仅靠一方的努力,需要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到。社区合唱团,经过这样的融合、改进,起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为实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优秀的社区合唱团活动不但可以提高人们自身的素养同时还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净化人们的心灵。这种活动具有极其广泛的参与性和自发性,它体现的是一种集体的力量,不但可以提高人们的修养和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开展合唱团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参与人员的精神素养。
结论
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了小康社会,因此精神需求更加强烈,社区合唱团活动不但能够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我们要逐渐普及社区群众合唱艺术,社区居民在参加社区合唱团的同时不仅仅是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质,同时还为社区的和谐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建设,和发展,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同时为了提高社区合唱团的音乐素养,应该定期对合唱团的人们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和音乐技能的培训。从而不断的提高社区群众合唱艺术的质量,促进社区群众合唱艺术的普及。
综合上文中所提到的观点,由此可以得出:社区合唱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带动了社区文化水平的提高。先进的社区合唱内容是以歌颂党、歌颂美好生活为主的演唱形式,它表现了人们对国家的爱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区合唱,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人感受到国家和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