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教育感悟
新教育感
新教育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它的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教育就是教师塑造学生的崇高灵魂的事业。新教育就是一项通过塑造人,让人类拥有幸福完整的生活的美好事业。
人的一生有许多重要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是一些重要的习惯、技能与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而新教育正是这样做的,新教育强调阅读、写作与反思、网络学习,这些都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习惯、技能与生活方式。一个具备阅读、写作与反思、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的人,其实就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让我感受颇多。如何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呢?我认为有一点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学会欣赏一切的学生,只要我们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会为无数个学生找回他们的自信,寻回他们的幸福。教师的这种欣赏,不需要刻意的努力,不要掺杂任何的功利心,也不是恩赐,是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欣赏,是真诚的赞许,是教师对学生的呵护。而对于学生来说,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赞赏,一次温馨的关爱,都会让他们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至,甚至可能让他们铭记终身,从而改变他们的人生。所以教师如果都能学会欣赏,我们的教育就会改变摸样,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就会充满阳光,变得幸福而完整。
当然,作为教师的我也要不断的提升自我的素质,才能努力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这个世代和前一世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一定会被淘汰!因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因此,今天多读几本书,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不断追求终身的知识成长,未来才有立足的空间。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不同的是,今天的我会更加珍惜时间读书学习的机会。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学习而遮掩了的心扉。
我们要努力成为朱永新老师书中提到的“理想的教师”: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第二篇:新教育随笔感悟
随笔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作为老师要养成写随笔感悟的习惯哦,如下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新教育随笔感悟,欢迎阅读!
篇1:新教育随笔感悟
新教育的路,曲折而漫长,思考、面对,重新出发:
一、走着走着,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xx培训三年后,我依旧仍走在这条路上,用三个字来总结——不容易。
1、面对内心的迷茫,不容易。xx培训的内容很强大,看似表面听懂,其实有很多的东西是真不懂,最最关键的是明明懂得却做不到,那时内心的那个迷茫、那种无力、那种黑暗……不断地怀疑、反问,不断地寻求答案,最终发现所有的答案都在自己内心时,才渐渐开始平静、淡定、从容。
2、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容易。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不难,拿起过就可以放的下。但人与人之间因为掺杂了情感,就显得格外复杂,心与心的距离有时就如天与地般遥远。同样一段文字,因解读人的心里认识不同,会得出不同的解读,也终于理解了校长培训时说的那句话:如果上帝知道人类发明了文字,估计它会被气死。
3、做到“风不停,树应静”,真不容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是新教育圈子也是一样,同样一句话可能会被解读成各种版本,传遍天下,原说话者也无法解释,因为这一解释,又将有各种不同版本的解读,如此面对“风不停”,只能做的选择是“树应静”。
还好,我依旧走在这条路上,因为无论曾被他人如何误解,或是被贴上多少标签,我还是我——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再次反观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新教育?最初因拜读校长博客中关于道德经的解读部分而痴迷,随后参加的培训及送女儿入读新教育学堂,皆因自己缺乏做人的智慧,缺乏为人母、为人妻的智慧,缺乏与人相处的智慧,如此,依旧走在这条路上,我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做人智慧。
二、也许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幸福是什么?没有人可以概括出定义,因为它只存在于你的心中,没有外在标准的衡量。同样的一天,有人为赚到300元钱而感到开心,有人却为捐赠300元而感到开心,有人因爱情而笑,也有人因爱情而哭,而我的女儿可能因为吃到一碗味道可口的兰州拉面而倍感开心,那时那刻,她很幸福。然而幸福却没有终点和极限,就像没有百分百纯正的黄金,它仅是一种感受,当时当刻。
既然如此,新教育最具价值的应是追求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没有结果。有一天,朋友问什么是新教育?我突然觉得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所能概括的任何一个定义都不准确,也无法准确,我只能谈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收获了些什么,但这些都不是最终的答案,因为目标在远方。
三、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从接触新教育后,我就特别想辞职,曾经因为工作的选择而特别纠结,一方面来自家人的反对,另一方面来自于自己内心的不确定,不确定自己的“另类”选择是否真的是自己真心喜欢的;有朋友说是因为我放不下现在工作所带给我的种种名和利,看似对又好像不对,直到有天突然想明白一个道理,我的选择目标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选择工作的种类,只要目标和方向是明确的,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对的,因为工作的动力和方向就是你“成为”的方向,如此,纠结了三年的事终于放下了。
小x今年未被今日录取,据说原因是孩子的目标感不强,刚听到时还是有疑惑,如今也渐渐明白,目标清晰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教育中所提到的“唤醒”“发觉孩子的内动力”都离不开目标二字,一个人只有目标明确,才知道自己平常要做什么,也才有动力去自愿自发的做。
篇2:新教育随笔感悟
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孩子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因此,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教师。1997年8月,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那时起,我在心中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在从教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始终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尽职尽责,不怕苦不怕累,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回忆自己教过的学生,我十分自豪。他们有的上了大学,有的读高中,有的上小学,还有的已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无论从哪一所学校、哪一个岗位,表现都很突出。看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我感觉无比幸福,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我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与责任。
在幼儿园我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了孩子们身上,许多文字工作我是利用业余时间做的。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我却十分快乐。因为我的付出,收获的是孩子们浓浓的师生情。偶尔,有几天外出学习,孩子们常在爸爸妈妈面前念叨:“老师去哪儿了,怎么还不回来?”有的甚至做梦也梦见老师。“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
因为在我付出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在幼儿园这片沃土中,我与孩子们每天朝夕相处,共同成长。我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同样,孩子们也用他们的天真、坦率和真诚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促使着我一直奋斗在幼儿教育的行列中。今年的七月我送走了我的第三批孩子,短短一年的时间,我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记得毕业典礼上,孩子们和我拥抱在一起,不舍得离开的时候,我激动得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这时,懂事的宝贝儿会在一旁不住地安慰我:“蔡老师,你别哭了,我们还会来看你的。”
每当听到以前的家长报告孩子的好消息时,我感到欣慰;听到孩子们打来的电话时,我感到幸福。我为我选择了这份在充满欢乐与温暖的乐园里播撒爱的职业而骄傲、自豪、欣慰。把毕生的精力全都奉献给幼儿教育事业,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爱孩子,我爱幼儿教育事业。
篇3:新教育随笔感悟
“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著名教育大师朱永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让我们如沐春风,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使我们的校园、师生都沐浴在这种浓浓的书香氛围中,享受着新教育带给我们的全新的体验,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和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青春年少时的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是出于对老师的崇拜,而从教数余年的我,则把终生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扎根于心,不断的告诉自己,我要努力做好教育这项事业。要想把事业做好,就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丏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新教育理念倡导下的为人师者,要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离不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在用我们时代的语言,用我们的生活阅历,同过去的大师们进行心灵沟通,阐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现在的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知识的贫乏,有一种紧张感、危机感,尤其是新教育的实施,更让我有种迫不及待充满电的欲望,有时用工作的繁忙、没空来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这就让自己的惰性越来越占据上风,而就理所当然的“忙得不可开交",(其实,平时的自己也确实很忙,一大堆的工作要做好,真的忙的焦头烂额,回到家就不想动了。)可是,只要自己有心,再忙也会挤时间的,不是吗?所以,学习、提升自己迫在眉睫。
新教育形势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做教育的有心人。有心才能成功。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用心教育,不断总结教育的得失。记教育日记、记录教育现象、总结反思教育方法、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不断探索创新,创造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和旗帜,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成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形成风格和体系,让学生有着终生对未来社会的理想和追求,有着对学习知识无止境的渴求,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这是我的奋斗目标。我知道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轻言放弃,永不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第三篇:新教育的点滴感悟
著名的诗人海子有一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新教育中一路走来,我想这句诗也可写成:手捧书籍,春暖花开。因为每次当我捧起书籍,就仿佛拥有了心灵的春天。阅读,对于我来说是赏心乐事,情为之澎湃,心为之开阔,整个人生也拥有了从容的态度。
记得新教育的春风刚刚吹到常熟的时候,其核心理念让我第一次认真思考:怎样做一个幸福的幼儿教师?尤其是营造书香校园的提出更是让我深深地共鸣,如此深爱着阅读而又从中受益匪浅的我,为什么不把热爱阅读的种子撒到孩子们心中呢?于是,我积极地投身到了新教育的实验中来,边学边做,一路走来,竟有了不小的收获。
——共读,徜徉于童书海洋。
自新教育实施以来,我坚持与孩子们共读。一本本新教育的理论书籍,一本本优秀的教育书籍,都成了我的案头读物,我年年参加常熟市举办的读书活动,认真撰写读书心得,在2010年常熟市读书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学员。在孩子们的阅读方面,我为孩子们选择了许多优秀的童书。集体活动中,我们认识了可爱的鼠小弟,和牙医一起为鳄鱼拔牙,给好饿好饿的小蛇吃东西,„„午后暖暖的阳光下,我们像接龙一样,每天读一点,在一个学期中读完了《淘气包艾米尔》、《安徒生童话》„„;晨间活动中,我发动家长与孩子们带来了图画书,每天,总有一群孩子埋首在快乐的阅读之中。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孩子们的眼睛因阅读而闪亮,孩子们的习惯因阅读而养成,孩子们的性格因阅读而美好。
——共写,编织出美丽童话。在与孩子们共处的快乐中,总有惊喜、感动与趣事,我尝试着拿起笔,把它们变成了一篇篇童话,念给孩子们听,他们非常喜欢,寄出去投稿,也得到了编辑的青睐。2004年以来,我在国内少儿杂志上发表童话两百多篇,出版童话集《月亮鱼》、《会走路的大口袋》、《晚安故事星星卷》,有一篇还飘洋过海,被选入美国幼儿教材,这真是新教育带给我的意外收获!与此同时,我也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表达自己天马行空的想像,用不同的方式讲故事:连环画、故事大王比赛、续编结尾、童话剧等等,所执导的童话剧《不会飞的小巫女》在2008年全国儿童文学基地常熟挂牌仪式中,获得了与会作家与领导的一致好评,而凌徐飏等几个孩子自己编的童话也相继发表。
——共享,让我们相伴成长。
一路行来,总有一些疑惑想与人探讨,也总有一些想法愿与人分享,于是,我踏上了新教育在线的论坛、常熟新教育实验网站,阅读着别人的心得,从中汲取营养,也认真发帖跟帖,表达自己的见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交流氛围让我受益匪浅。在夜深人静的灯下,我总结着自己实施新教育的经验与感悟,认真写下了一篇篇随笔与论文,多篇在国内教育杂志上发表,多篇获各级各类奖项,2009年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个人。
“手捧书籍,春暖花开。”阅读让我的人生立体和完整,我珍惜新教育带给我的幸福,我也憧憬着,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从而拥有心灵的春天!
手捧书籍,春暖花开 ——在新教育中的成长点滴
第四篇:新教育基地学习感悟
新教育基地学习感悟
二月二十三日的下午,带着一份轻松,一份喜悦。我们又一次来到了新教育基地-----罕台小学。
这座新建的小学透着一股书香,一股新意。大大的多功能教室里,到处是熟悉的面孔,新教育的干老师等一行人,早早的等候在这里。
首先是他们的舞台剧吸引了我的眼球,舞台剧演的是《拇指姑娘》。孩子们用自己的心去演绎着这个童话。每一次的背景音乐的响起,每一次主人公的出现,带给我们的都是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孩子们的演技还有一些稚嫩,但是我觉得如果真正能体会这些人物的感情,表演给那么多的老师看,而且是一些农村的孩子,真是很不容易的事。在接下来干老师的讲座中,我又收获到了不少的东西,在这次讲座中,我知道了罕台小学的教学目标,在二年级就要达到阅读力和朗读力的达成。我们二年级下半学期的整本书阅读的特点是1.情节性强,语言通俗,不宜抒情性的。2.好玩,充满童趣,短小或分章节的。3.有较好的插图。干老师还介绍了适合二年级孩子读得书,有《我和小姐姐克拉拉》、《香草女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这些书我一定要和我们班的孩子一本本读过,共同畅游于故事与生活之间。
在这次讲座中,我还对自己不知道的一些书籍有了一些进一步的了解。例如《青鸟》讲述的是为六幕剧,写一对兄妹蒂蒂尔和米蒂尔去寻找一只青鸟的故事。《夏洛的网》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它们幽默、可爱,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可是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欲绝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坚定地说:“我救你。”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文字,她为了拯救小猪威尔伯,在网上织出了这些文字:“王牌猪 ”“ 了不起”“ 谦卑”“ 光彩照人”,从而彻底地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了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但这时候,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从此,它的子子孙孙们都和小猪威尔伯结成了好朋友。《 绿野仙踪》美国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的童话《绿野仙踪》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善良的小姑娘多萝西被一场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并迷失了回家的路。在那里,她陆续结识了没有脑子的稻草人、没有心脏的铁皮人和十分胆小的狮子,他们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互相帮助,携手协作,历尽艰险,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最终,他们凭借非凡的智能和顽强的毅力,如愿以偿地完成了各自的心愿。多萝西也平安地回到了堪萨斯农场,回到了叔叔、婶婶的身边。
每一次的学习,都有很大的收获,相信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快乐,做学习型的教师是时代的要求,我们会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第五篇:教育感悟
教育感悟
我觉得吧,对于学生,我们应该要从心里去了解和帮助。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懂得的是---什么是教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育教育先教而后育,作为一个教育者,如果你连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教都不懂得的话,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在教育行业呆着的必要了,以免误人子弟;那么育该如何呢?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如果你是家长,你该如何去教育你的孩子呢?我觉得如果你放任孩子的思维,让他们大胆的去创造,前提是不影响孩子的成长,那样效果应该是会比较好的。
作为教育者,其次要懂的是---抓住孩子的心理
现在的中国教育,说直白点就是考试教育。国家给学生减负,学生就会有很多的空余时间,那么作为家长,你觉得孩子的空余时间该如何安排呢?我相信大部分的家长会选择送孩子去辅导班或者特长班,那家长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会从心里完全接受吗?答案是否定的,小孩子需要的是童年的记忆和父母的关心、爱护。
我所从事的教育理念是“疯狂教育”,可能有的家长不太理解,现在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终其所有不外乎就是如何提高孩子在课堂上的兴趣,但是往往有几人能做到让孩子在学校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呢?疯狂的意思,相信我不解释大家也都会明白,但是不是让学生完全疯狂起来,而是让学生在课堂“疯狂式”的发散思维,教师主动的引导孩子上台展现自己表现自己。说道这我想问问家长们,你们的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是一样的表现吗?可能在家时是个活拨好动的状态,一到学校就是沉默寡言的那种状态,你们就没有想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老师的漠不关心;
第二是孩子的家庭影响(家长的娇宠等等原因); 第三是孩子的性格所致。
作为教育者,最后要懂得是---什么教育才是适合孩子的
大家外出买必需品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那种称心如意的物品,很少会退而求其次。孩子的教育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你就对了;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你就错了;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你同样是错了。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家长们要懂得一个道理:没有必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要加在孩子心理能承受的基础上,对于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新鲜事物,你们要鼓励、支持。
祝愿天下父母都能为自己的孩子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