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网格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XX社区网格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运行,阜康市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中,虽然探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当前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基层组织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区网格的划分及管理需进一步规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社会经济成分、生产方式、利益分配模式、就业方式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性的增强,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集居到社区,社区的人员构成日益复杂,承担的服务管理职能日益繁重。社区人口的不断增加随之带来“网格”内人员构成和工作量的不断变化,这对“网格”的及时调整划分、联络服务人员的配备、党的组织建设、制度机制保障等提出了新要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二)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经常化、精细化需进一步加强。由于目前社区职能定位还不清晰,在社会职能转换过程中,本应由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不断分配到社区,加之事权下放、“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机制还没有相应建立,各级各类检查考核评比不断涌向社区,致使社区疲于应付、超负荷运转,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社区行政类工作任务的日益繁重,使广大社区干部深入“网格”、深入群众,搞好管理与服务的时间和精力受限,从根本上弱化了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特别是与“网格”管理服务经常性、精细化的要求形成了矛盾。
(三)社区 “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及定位需进一步明确。在城市扩容、小区开发、棚户区改造等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社区的调整设置还不能及时跟上城市发展的需要,致使社会管理出现空白点和薄弱点。由于受党员数量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网格”无法建立党的组织,特别对一些“两新”组织和商业门店等不能有效覆盖。部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突出,对“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的领导、管理、指导和服务职能发挥不够。“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的职能定位还不明晰,普遍存在工作任务不明确、活动开展不正常、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
(四)个别社区干部对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干部的构成相对复杂、结构还不尽合理,从人员身份看由在编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街聘民选干部和机关下派干部等几部分构成,从年龄、知识和性别结构看以 40岁以上、中专以下、女性为主体。社区干部的参差不齐导致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特别是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还不高,这与新时期社区工作的创新发展不相适应。尤其是部分社区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对“网格化”推进社区管理服务的本质认识不清、概念模糊,与“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新要求存在差距;部分社区干部工作方法简单、服务意识不强,认为推行“网格化”是额外负担,疲于应付,极大地阻碍了工作的开展。
(五)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社区的人员保障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百户一人的目标还没有实现,社区干部身兼数职的现象普遍存在。社区的经费保障还不到位,“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成立后,仅靠社区现有的经费无法满足活动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居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需求,以及社区阵地逐步扩大后水电暖等费用的不断增加,使社区经费更趋紧张。社区阵地保障还需加强,个别阵地危旧狭小,没有居民活动场所。制度机制保障还不完善,“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的工作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分片包户干部与“网格”的紧密衔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工作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书记,楼道(巷道)长、信息员“两支队伍”的激励保障、监督考核、教育培训等机制还不健全,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对策及建议
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是创新城市社会管理的有效形式,是强化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全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按照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推动“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夯实工作基础,提升服务水平。
(一)科学划分网格。健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使所有区域管理服务无空白,是推进城市社会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以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建立的居民台账为基础,经常性组织社区干部对社区内居民、单位等构成情况进行详细摸排,始终做到情况准、动态明。充分利用摸排结果,按照“便于管理、界定清晰、全面覆盖、不留空白”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使“网格”覆盖到社区所有居民群众、属地管理的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以及所有商业门店等,实现“网格”管理无缝对接,切实消除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薄弱点。要进一步调整完善,确保每个“网格”规模大小相当、服务的居民群众相当、工作任务和工作量相当。要从“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中推进“一口清”、巩固“知晓率”的角度出发,研究“网格”的划分,“网格”确定后,原则上不易再做大的调整,以确保分片包户的固定性和“知晓”情况的连续性。社区居民增加的,可视数量情况,通过每新增100户增加一名工作人员或重新设置社区等方式予以解决。
(二)健全组织体系。推进党组织设置创新、健全党的组织网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保障。一是要在具备条件的“网格”全部建立党支部,并在每个居民小区的楼栋(巷道)或单元建立党小组,切实形成社区党总支(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巷道)或单元党小组,纵向到底的三级组织构架;仍为党支部的社区,要在具备条件的“网格”全部建立党小组,切实形成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两级组织构架,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二是结合“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组建,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社区党组织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集贸市场、商务楼宇、物业公司、商铺店面集中区和建筑工地等延伸工作,努力实现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先覆盖,不具备条件的也要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全部纳入社区党(总)支部,归入相应“网格”进行管理,并帮助建立群团组织,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积极探索“网格”与“商会”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按照“地域相近、业务相关、关系相连”的原则,在一些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多、集贸市场多、个体商业门店多的商业型“网格”,积极开展餐饮、娱乐、医药超市、美容美发、综合服务等行业商会组建工作,并依托“网格”建立各类行业商会党组织。三是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制定具体的量化目标,大力推进“网格”党支部(党小组)规范化建设。“网格”党支部(党小组)要在开展好正常的组织生活、做好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在服务居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上明确职能、发挥作用。要以“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为依托,切实强化直属党员、在职党员的带动作用,全面开展“网格”党员亮身份、先锋岗、责任区、奉献日、联帮带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立足“网格”,在楼栋院落、生产生活区域作表率、树形象,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延伸工作触角。确保党的工作延伸覆盖“无盲区”,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一是对因受党员数量等限制,暂时不能建立党支部(党小组)的“网格”,由社区党组织统管,实现组织全覆盖;并通过强化包片干部联系、发挥在职党员、楼栋(巷道)、单元长作用等,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同时,注重做好在社区居民、楼栋(巷道)和单元长、信息员、个体从业者等群体的先进分子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切实为“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组建创造条件。二是针对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难的实际,将承担分片包户任务的社区干部(网格联络服务员),全部确定为本“网格”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切实实现每个属地管理的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都有专人指导的目标。三是全面拓展社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和部门联系(包扶)社区工作,将辖区单位和联系(包扶)部门责任进“网格”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对一些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重点人员多、困难群体多的“网格”,强化联系包扶,结成共建对子,帮助做好维护稳定、帮扶救助等工作,并纳入部门、单位党建工作考核,确保责任到位、落实到位。进一步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将在职党员按居住地全部划归相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进行双重管理,8小时外参加所在“网格”活动,就近就便联系服务群众、发挥模范作用,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网格”、奉献双岗位、实现双监督的管理机制。四是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在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中的作用,大力整合“网格”内各类维稳资源,强化与维稳专门力量、信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努力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防线。健全完善维稳长效机制,加大重点“网格”综合治理、集中整治力度,认真研究制定“以房以证以业管人”的有力措施,确保把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牢管好。建立与专业维稳力量更加紧密、顺畅、高效的工作衔接机制,加强社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公安派出所对社区警务室、社区民警“双向管理、双向考核”机制,确保社区民警真正下沉到社区、深入到“网格”开展工作。加强社区党组织对物业管理企业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党组织的领导,把物业管理企业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情况,作为服务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共同做好社区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大信访工作格局,坚持经常性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萌芽状态。制定处置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工作预案,组建常备、预备工作队伍,配备必要装备,定期开展演练。
(四)提升服务水平。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一是以“网格”为依托,根据“网格”内单位、居民等构成情况,按照“一网格一特色”的要求,努力打造单位型、服务性、文体型、维稳型、养老型等特色“网格”,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切实增强实效性。结合特色“网格”服务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网格党组织服务重点,充分挖掘、整合、利用“网格”内各类人力资源,大力开展“组团式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工作的整体合力。二是支持和鼓励居民成立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体科普组织以及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组织,开展群众性自助和互助服务,形成覆盖社区全体成员、主体多元、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强化社区服务与政务服务的有机衔接,将社区代办点延伸到所有“网格”,明确代办项目,细化办事程序,健全保障制度,实现居民申请办理事项“一条龙”办理。继续深入落实昌吉州党委《关于在街道(城镇)社区全面开展“六民”服务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拓宽领域,提升质量,大力实施便民利民、扶危助困、帮助就业、文体娱乐等服务项目,精心打造爱心超市、党员互助金、居家养老、乐老托小、大管家服务社等一批“网格”特色服务品牌,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大力发展壮大“网格”志愿者、义工等服务队伍,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和服务认证制度,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断创新形式、壮大力量。加强与“网格”内服务网点、机构的联络,开通服务电话,制作便民利民联系卡,帮助居民做好文体娱乐、家政服务、商品派送、急诊救护、代缴费用等方方面面的服务,让居民时刻感受到便利。
(五)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强化人员、经费、阵地、机制等基础保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保证。一是配强网格党组织书记。要高度重视“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队伍建设,采取从是党员的包“网格”社区干部中确定,从“网格”内素质高、责任心强的退休党员、居民党员中推选等方式予以选配。建立“网格”与分片包户工作有机衔接机制,每个“网格”至少明确1名社区干部作为“网格”联络服务员,与“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相互协调配合,共同负责、统筹受理“网格”内维护稳定、服务群众各类事项,切实形成“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补充的社区经费保障体系。要增加“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活动经费,既可由财政予以保障,也可通过适当增加社区办公经费的方式予以解决。要落实“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以及楼栋(巷道)长和信息员专项补助经费,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强化阵地保障。要采取网格内单位资源共享、租借、新建等办法,协调解决好“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活动场所问题,使广大居民在家门口就近就便参加活动、享受服务。“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活动场所可通过与物业公司、辖区单位资源共享等方式予以解决,也可依托社区阵地综合利用。四是强化机制保障。建立考核机制,将“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作为县市委综合目标考核,以及社区党建工作专项考核的重要项目,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述廉、下级党委向上级党委汇报履行职责情况的重要内容,切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社区干部业绩考核奖励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形成奖优罚劣的良好局面。建立争优机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认真总结推广工作中成功经验和做法,大力选树表彰先进“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和先进个人,抓好典型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培训机制,将网格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与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等培训统筹安排,坚持每年对 “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以及社区党员进行集中轮训,并加大外出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二篇: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基本情况
向阳街道位于芝罘区中东部,是区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4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现有居民19070户,55921人。而华茂小区位于烟台市中心,南大街沿线,交通便利,离海仅10分钟车程,可谓拥有非常好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
1.2网格化管理特征
1.2.1网格布局,条块总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按照一定标准把社区划分为多个网格,通过划分网格,在保有原先递阶结构的管理体系和权力体系的同时,将各个职能部门整合起来,增加每个部门横向的联系。在网格化管理之前的华茂社区社区管理体系“有条无块”,“条”上的上级部门沟通较多,业务效率也比较高,但是“块”上的部门沟通较少,缺乏协作机制。社区网格化管理联系起了“块”与“块”之间的联系,在处理综合问题上,可以用最少的程序,最有效的办法处理,促使条块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提供优质服务。
1.2.2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社区网格管理的目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那么必须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精简。网格化管理将原先各部门处理业务相同的流程,例如业务受理、任务派遣等流程进行整合,在网格化管理的流程中,系统内部实现社区服务各业务环节之间的横向衔接,免去了很多业务受理的中间环节,去除了重复、多余的环节,提高了业务流程的专业化程度,以及保证了业务高效、透明、顺利的执行。
2.向阳街道华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
2.1社区管理制度规范不完善
笔者了解到2009年已经废除了沿用55年之久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至今仍没有一个可以依照的法律条文或法规条例。而现在社区工作明显是“无法可依”,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上级让做什么,居委会就做什么。一个健康成熟的社区必须具备一系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运作规范,才能高效有序的管理好社区内各项事务。由于目前涉及社区管理的法规和规章还不健全,使得社区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经常出现无权管理、越权管理、多头管理等现象。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使得正确评价考核社区管理工作开展情况难以实现。
2.2基层管理人员紧缺
华茂社区居委会的社区工作者仅有7名,去除一人长期请假,因此其他工作都落到了这六个人的肩上。因网格化管理标准高、项目多、程序规范,所以要占用一定的人力,在实际网格化管理当中,出现了一些职能部门人手紧缺的问题,同时一些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与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社区干部大多年龄较大。中老年管理人员虽然实践经验相对丰富,但网格化管理认识比较模糊,对网格化管理所涉及的消费维权等综合型业务知识掌握不够,而这6人中的一人,更有1位即将退休的工作者甚至不会操作基本的业务软件;而年轻人由于工作时间短,实践经验少,业务知识不足,一时又难以独挡一面。
2.3网格化的泛化虚化现象日益严重
网格化的泛化,主要是指网格化在街道办日常事务的管理当中。向阳街道办在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之初并没有规定网格化管理到底应该管理哪些具体事务,所以直接也就导致“网格化己经被泛化到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地步,似乎与党的系统和政府系统相关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网格化来解决。”网格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是提高基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是,我们不能利用网格解决任何事情,如果城市管理的各项任务都依赖于网格,那势必会形成对网格的依赖,从而忽视了客观事实,使社会管理过程简单化、无序化的进行下去。因此,当务之急,是明确网格化管理的职权范围。
2.4群众的参与程度不高
网格化管理本应该起到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作用,但社区网格化工作开展以�1�7,社区群众并未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当中来。笔者在访谈社区工作者的时候,发现政府在积极引导楼长、物业管理人员、商户、志愿者等各方面群众力量参与到网格化管理的工作还不到位;二是政府没有做足对社区群众进行广泛的、深入的网格化管理的宣传工作。其实,问题在华茂社区的体现要复杂的多,因为这里是当地务工人员临时租房,有三分之二的住户都是租住的。面对流动量如此大的社区,想要实现高参与度,难度可想而知。
3.对华茂社区改进的合理化建议
3.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社区管理有法可依
从华茂社区,到向阳街道、芝罘区甚至全烟台市,体现了我国基层法律建设的严重不足。为了确保社区网格化的良性运行,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非常重要。一方面完善的政策法规,可以表明政府在社区网格化建设中所持的态度,对政府各部门、对社区、对民众可以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法规来明确各部门在社区网格化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和业务流程。
而完善的政策法规为政府提供了评判标准,用来衡量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社区工作人员是否严格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以及对运行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进行追究。而且社区网格化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方面并不规范,网格化工作随意性很大,因此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对社区网格化管理进行规范,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这样社区网格化管理理念才能得到准确无误的贯彻。
3.2提高群众参与度,加强社区自治
社区网格化工作不能偏离服务基层群众的宗旨,耍把与群众日常生活切实相关的问题放在社区工作的首位来抓。要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强化街道和各个社区的管理职能、拓宽百姓与政府的沟通渠道,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整合服务资源,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在社区事务服务、市民生活服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社区就业、救助、福利、慈善等基本保障和社区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方面,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3.3提高社会工作者素质,增加岗位编制
第一,社区应该对于社区工作者进行统一培训,加强其对网格化管理的认识,普及相关信息技术知识以及业务流程。作为新时代的社会工作者应当意识到,网格化管理不仅是社区工作方式上的改变,更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变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结合本街道、社区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其二,社区应该引进专业的社工,扩大现在社区的编制,解决这种仅有6人办公的尴尬局面。因为社区工作人员有限,工作量超负荷,很难有精力顾及社区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孤寡老人、残疾人士、问题少年等,社工不仅有良好的工作心态,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这样既减轻了社区的工作量,又提高了社区服务的质量。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可以大大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效率,保证社区服务质量,社区管理做到专业化、精细化、高效化。
第三篇: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最近时期,随着我们北辰区经济的大发展,在我工商北辰分局登记的市场主体数量大幅攀升,交易行为日益复杂,日臻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市场管理更高效、服务更规范。全国工商系统也在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其中以管理成本低、效率高并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同。
网格化管理是以工商所为实施主体,将所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将所有市场主体按地理位臵固定到相应的网格,明确网格管理的内容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使工商职能在辖区范围内得到全面落实的基本管理机制。
简言之,网格化管理就是采用大包干的形式,由管理责任人(各个工商所专管员)负责包干区域内经营户涉及工商职能的管理与服务。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全国各级工商部门要将网格化管理作为“两费”停收后,围绕职能的“四个转变”,提高市场管理水平的先进模式加以推广。
今年,按照所长的要求,我结合在小淀所的工作实际就“如何有效推进网格化管理”课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网格化管理现状及问题
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自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以来,我所健全组织机构,合理划分管理区域,签订管理责任书,制定配套的巡查制度等,做到了辖区分片、责任到人,并上墙公示。市局为基层分局和工商所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了新的信息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登录平台,录入、调阅管理信息。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落实。但还存在网格化管理并未完全落实到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有的管理人员对辖区经营户的情况没有做到户数明、底细清;有的市场巡查次数未充分结合辖区市场主体经营特点,巡查内容不全面,往往忽视商标使用、假冒伪劣等情况,有关巡查管理信息也未能全部及时录入计算机;有的管理人员与辖区经营户主动沟通较少等等。
由上可见,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一些工商所仍停留在初始阶段,并未得到全面严格的落实,还没有康健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二、网格化管理问题的成因
造成网格化管理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不足等主观因素,又有体制转型不到位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㈠ 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乏热情。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全新的科学管理模式,是实现“四个转变”的有效载体,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种变革。
但网格化管理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在调研中发现,少数管理人员对网格化管理的意义认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够强,或畏具网格化管理可能承担更大的管理责任,对待上级布臵的工作存在消极应付的心态,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宁可少一事,不愿多干事,宁可听从上级安排,不愿主动行政,往往被动应付,导致网格化管理的各项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工作难以上台阶。
㈡ 基层人手紧缺,业务能力不够。
在调研时,我发现基层工商所普遍反映目前基层人手紧缺的问题,除去内勤人员,有的基层工商所连所长在内只有四五名执法人员,满足不了目前管理市场和服务市场主体的需求。
网格化管理标准高、项目多、程序规范,必然占用一定的人力,加上其他工作,基层工商所人手紧缺已成为普遍现象。
另一方面,少数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与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有些基层工商所的干部平均年龄较高,年轻人少。中年人在过去的粗放管理模式下,实践经验相对丰富,但工商业务知识不够全面,对网格化管理认识比较模糊,对网格化管理涉及的主体准入、商标广告管理、合同管理、消费维权等综合型业务知识掌握不够,甚至有人不会操作基本的业务软件,工作效率低。
有些年轻人由于工作时间短,实践经验少,业务知识不足,一时还难以独挡一面。
㈢ 制度保障不够,缺乏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模式,其推广、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基层干部通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外,还要求上级能够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推行网格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市局和分局虽然出台过有关的责任追究、绩效考核等制度,但尚未形成全面规范、科学有效、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机制。
㈣ 工作头绪较多,基层任务偏重。
工商部门作为一个综合执法部门,管理领域较宽,工作头绪较多。上级各部门的工作任务通过逐层传递,最终全部要靠基层工商所来实施,管理责任压力也随之传递到基层工商所,任务指标逐年递增,基层不堪负重,随着基数不断增大,任务愈加难以完成。
基层工商所对有的工作只能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应付了事。改革后,基层负担实际没有减少,个人工作量反而相对增加了。
㈤ 突击任务较多,长效机制短板。
网格化管理是一项长效的管理机制,不是一项临时性的专项整治活动。在当前整个行政管理工作大环境中,许多整治工作本应纳入长效管理机制,但上级时常以临时性的、专项性的突击整治代替长效的管理,因而必然影响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导致网格化管理的长效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㈥ 设施投入不够,管理手段落后。
网格化管理是建立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不仅需要硬件设施,还需要完善必要的软件。目前基层的网格化管理软件系统不稳定,这种状况不能保障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的正常运行。
三、网格化管理的对策
网格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科学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规范化建设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传统管理手段的一次变革。各级工商部门应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对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有力管理,提高依法行政和执政能力。落实和完善网格化管理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㈠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网格化管理的落实提供思想保障。国家总局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管理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管理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管理转变、管理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等四个转变。
网格化管理正是顺应了以上的要求,将管理责任明确到人,消除管理的盲点,强化动态的、长效的管理,同时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因此,各级工商部门应将网格化管理作为实现“四个转变”的突破口,切实抓好网格化管理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从而实现管理与发展、管理与服务、管理与维权、管理与执法的“四个统一”。
㈡ 科学部署,减负基层,为网格化管理的实现提供时间保障。网格化管理未能有效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层忙于杂事、临时性的事务较多。因此上级应科学统筹各项工作,在部署工作和检查落实时,应尽量将有关工作安排进行整合,提出规范性的长效性的要求,并精简会议,注重实效,为基层落实网格化管理提供时间保障。
㈢重心下移,强化基层,为落实网格化管理提供后勤保障。针对基层人手偏少、软硬件不足的状况,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行重心下移,为基层配备与辖区管理任务相适应的执法人员,弥补基层管理力量的不足。同时,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更新必要的行政执法器具、开发网格化管理软件,为基层落实网格化管理提供有效的人力物力保障。
㈣ 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提高干部网格化管理的能力保障。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而言,网格化管理要求干部具备复合型的能力,既要有注册、合同、商标、广告、办案等较全面的专业执法知识,还要具备消费维权的协调、处理能力,以及服务市场主体的服务能力。
能力的取得,除了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取得实践经验,现阶段更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分局应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加强业务训练,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满足网格化管理的需要。
㈤ 强化巡查,严格督查,确保网格化管理措施的监督保障。网格化管理模式是否能够等到有效落实,最核心的是管理人员是否按要求对网格内的经营户切实开展市场巡查,并按要求记录市场巡查情况;网格内违法经营行为是否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网格内的消费投诉是否得到妥善解决。
这仅靠网格管理人员的自律还不够,需要建立严格、规范的督查机制,重点检查网格管理人的巡查频率,核查巡查记录及是否及时录入,检查违法行为查处及消费投诉处理记录等,督查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㈥ 强化激励,奖优罚劣,为落实网格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网格化管理是一项任务重、责任大、工作细的综合性管理模式,对网格管理人综合业务素质要求很高,缺乏激励机制难以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必须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评价机制,对认真实施网格管理、切实落实管理责任的网格管理人要从物质、精神方面给予奖励,对不能完成工作或敷衍应付和失职、渎职的管理人员,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责任追究。考核评价通过平时督查和年终的抽查方式,重点围绕网格化管理的制度落实情况、市场巡查情况、信息录入情况、行政执法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实施奖惩。
第四篇:关于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开展的“加快广阳发展调研月”活动,街道党委高度重视,抽调精干人员在辖区开展了全方位、大范围的调研活动。对社区的基本构成情况、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及所取得的经验进行系统的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加以克服解决。
一、辖区概况
我办事处辖区地处市区中心地带,辖区范围为:南起京山铁路,北至(尖塔)城乡结合部,新华路以东,建设路以西,辖区总面积4平方公里,光明东道、解放道、建国道、金光道、永丰道、爱民道、康庄道、步行街、广阳道和北外环共十条街道,东西横贯辖区,办事处下设12个社区居委会,辖区总人口约4.7万,其中常住人口4万、流动人口0.7万。驻我辖区中、省、市、区直单位共有117个,其中中直单位2个、省直单位1个、市直单位20个、区直单位26个、物业公司18个,驻辖区单位多数为机关事业单位。
二、文明社区创建情况
自2002年三级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处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硕果累累,2002年创建达标国家级文明社区2个(康庄、华夏里)、省级文明社区2个(天域、吉祥)、市级文明社区1个(周各庄)。2003年又重新制定了文明创建实施方案,在实现天域、吉祥、周各庄社区上档升级的基础上,又将新安里、北吉里、宏泰、万众里、小廊坊五个社区纳入省、市级文明社区创建行列,创建达标后,我处文明社区将达到95%以上,全面提升社区文明程度。
三、社区工作的几点体会
1、体现主动精神,处理好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关系。
社区建设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仅靠居委会孤军奋战是不能取得实效的,在过来的文明社区创建过程中,我们主动联系,主动协调,与社区物业公司形成事情互商、工作互帮的和谐局面,为文明社区创建注入了新的活力。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好比一家中的两兄弟,两兄弟不合,家业不会兴旺。只有两兄弟携起手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事业兴旺,社区创建也是如此。社区物业公司是社区的一个管理实体,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行使着管理小区的职能,由于物业公司对居委会缺乏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对居委会有排斥心理,居委会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协调好这一关系,使物业公司与居委会之间形成互助关系,共同为居民提供服务,共同为创建文明社区献策、出力。
2、加强沟通与联系,取得帮建单位和驻区单位的理解与支持。
2000年居委会调整后,我们在年底、成立老年体协组织等时机,召开辖区单位调度会,与各单位领导肯谈社区工作计划,加深了街居与辖区单位的相互了解,为实现共驻共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我们在文明社区创建过程中,先后多次召开辖区单位调度会,会后,各居委会主动找到帮建单位,向他们汇报社区创建规划、创建思路和存在的困难,以赢得帮建单位的理解与支持,部分单位帮助居委会解决了办公用房,购置了办公桌椅、微机、电视、空调,为居委会捐赠了图书、棋牌等,居委会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另外,辖区单位还在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与我们共同谋划、制定创建规划、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档案材料。在今年的抗击非典工作中,社区群众团结一致,众志成诚,夺取了抗击非典工作的最终胜利。
3、以社区服务和各项社区文体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社区功能,完善居委会职能。
两年来,我们在提高社区功能,完善居委会职能上做文章。首先,以社区服务为突破口,构筑社区服务网络,目前,我处已有9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义务出诊并设置家庭病床,其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及医疗设备等标准已达到了满足社区医疗要求的水平。12个社区居委会先后成立了社区服务站,并向居民公布服务热线,对居民的求助提供最优抚、快捷的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的需求。新安里居和与新华玻璃公司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对下岗职工进行摸底建档,并进行岗前免费技能培训。几年来,共培训待岗人员600多名,培训合格率和推荐就业率达90%以上;二是以“四进社区”为载体,提高社区功能。文体、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是提高社区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为了活跃社区文化生活,我们在社区组织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去年周各庄居委会荣获了省先进文化示范社区称号,办事处在此召开了现场会,号召各社区创办自己的社区文化组织,活跃社区文化生活。至今12个社区共成立秧歌队、太极拳队等群众业余团队15支。去年10月份,经过周密组织,成功举办了具有社区风格,集趣味性、知识性和健身性于一体的社区运动会。比赛设6 个表演项目和7个竞技项目共计200多场次。12个社区都派出了自己的代表队,共340多名社区居民参赛,比赛中竞争激烈,起到了活跃社区业余文化生活的作用。筹集资金,共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7个,活动场所、活动设施和活动规范都已落实,借助社会力量在新安里和周各庄两个社区组建了“京剧戏友联谊社”和社区剧团,为庆祝党的生日、国庆节和“十六大”召开,他们多次进行义演和公演,以市民学校为主阵地,以《廊坊市民公约》、《廊坊市民行为规范》等为主教材,兼顾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居民文明向上、遵纪守法。非典防控期间,以《传染病防治法》、《非典预防知识》等为主要内容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居民不恐慌、不盲目防治非典,提倡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疫魔入侵。
4、成立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建设。
社区志愿者是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是社区建设的补充力量。在文明社区创建过程中,一批党员、团员、居民积极参与进来,并成为社区建设的强大力量。凡有一技之长、热心建设的社区居民、党团员都可以成为志愿者,服务社区居民。康庄社区志愿者队伍多次举办消夏晚会,组织以“让社区充满爱”为主题的募捐活动,将筹得的款项全部发放到社区病残户手中,体现了社区互帮互助的文明新风尚。在抗击非典工作中,广大社区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群防群控工作中,义务为居民楼、院喷洒消毒药品,向居民发放防控知识宣传单、手册,并积极配合小区封闭和封路设卡制度的实施,为各设卡路口充当义务执班员。部分志愿者积极发动群众,对外地来廊、返廊及有发热症状人员进行举报、检查,并作为义务监督员,从而为非典防控工作取得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
5、社区工作者对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是取得文明社区创建成功的关键。
社区调整之初,居委会无办公用房或办公条件差、待遇低,一些原在机关工作的同志纷纷产生了思想波动,针对这种情况,街道党委经过反复研究,做出了“四下”决定,即:工作重心下移、优秀干部下派、荣誉责任下压、评优晋级下找。以来调动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居委会工作人员与开发商,辖区单位多次协商,解决办公用房问题,由于个别单位最初的不理解和不支持,我们的社区干部早等晚堵,找各单位负责人讲道理,做工作,经过8个月的努力,12个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在文明社区创建达标的日子里,广大社区干部不顾家中的各种困难,吃住在居委会,摸爬滚打,兢兢业业,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迎来了社区建设的艳阳天。在抗击非典工作中,我们的社区干部更是吃住在单位,即要下户摸排,又要制定辖区防控工作方案,一天难得休息几个小时,正是有了我们广大可敬可爱的社区干部忘我的工作,才换来了今天社区文明的累累硕果。
四、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居委会与辖区单位、小区物业的关系问题
辖区单位、小区物业公司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处理好居委会与他们的关系,对文明社会创建至关重要。目前,辖区部分单位、小区物业公司对社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落实市、区文件精神和开展各项工作时存在推诿现象,有些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只能凭个人关系才能解决,有些问题社区干部跑断腿、磨破嘴,也解决不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单位认为自己是中(省、市、区)直单位,行政级别相差太多,怎么能听居委会的安排。居民小区物业公司也同样与居委会工作脱节,形成两张皮,各自为政,居委会对小区的整体管理不能有效进行。
2、街、居责任与权力失衡问题
街、居责任多而权力小的现象已存在多年未能解决,造成近几年来在社区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街、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区工作地需要,设置了相应的职能部门,但却不能切实履行起管理社区,服务居民的职责,这些部门在处理社区各种问题和矛盾时,只能靠协调。在目前的社区工作中,办事处对驻辖区单位只有计划生育管理权和去年下放的精神文明单位初审权,其他权力都集中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如卫生问题,按照相关规定,辖区内的小街小巷和6米以下建筑物的居民户,卫生应由办事处负责,目前的情况是市环卫局统一收取居民卫生费,但小街小巷的卫生却没人负责,许多居民找居委会、办事处 反映情况,由于办事处财力紧张,拿不出专项经费治理,以致造成了“看得见的管不了,管的了的看不见”的工作现状。
3、办公经费短缺问题是影响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
居委会办公经费问题虽呼吁了多年,但一直不见成效,居委会资金始终处于短缺状态,社区服务实体多为无偿或低偿服务,微薄的收入不能满足居委会的正常运转,部分社区干部工资还停留在每月260元工资的基础上,日常的办公开支更是无法支付,被停水、停电、停电话的现象时有发生。社区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资金做后盾,外地一些社区工作开展好的城市,每月给居委会拨付的经费足以满足社区工作的需要,社区建设能够真正取得实效。而我市的财政体制不符合现在城市发展的需要,街居两级干部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解决经费,维持正常的工作开支上,影响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市、区两级政府曾多次调查摸底,许诺给予居委会办公经费,但迟迟不见回应。
五、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通过多种形式营造社区共建的氛围,使驻辖区企事业单位认识到在经济转轨和社区转型时期,企事业单位把许多社区职能转移给社区,并不意味着这些单位要脱离社会,更不意味着这些单位要脱离所在的社区,而是在解脱社会事务的沉重负担之后,通过依托、参与、支持社区,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和社区环境促进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
2、互利互惠,成果共享的原则,使企事业单位通过参与社区建设,能够分享建设成果,解决自身的部分需求,促进自身事业的发展。社区内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文体设施,但由于不对外开放所以利用率不高,有的单位内部活动场所冷冷清清、资源闲置,另一方面是居民群众为缺少文化娱乐场所而发愁,针对这种情况,应整合社区单位内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逐步构建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机制体系,把社区共建逐步推向制度化轨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区共建持续发展。
4、开发资源潜力,发展社区经济。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化,街道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社区建设所需资金进一步增加,形势需要我们探索一种既有利于社区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财力来源的新途径,我们应把精力投入到营造环境、政策引导、抓好管理、搞好服务上来,为社区税源经济的发展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为社区单位排忧解难,吸引企业来社区投资。
第五篇:加强城乡网格化建设对策
加强城乡网格化建设对策
20*年*月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对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大网格)工作的各个方面有较为详细的分工、规定。建议,以《*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为基础,进一步细化、深化有关管理办法,理顺网格事务。
一是规范网格设置。
1.统一划分标准。《*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就网格划分指出,网格划分应“遵循‘规模适当、边界清楚、便于管理、责任明确’的原则。城乡社区原则上按照常住居民*—*户或*人左右为单元划分网格,农村网格应兼顾村民小组和自然村设置;对城乡社区内较大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学校、医院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可以结合实际划分为专属网格。”结合实际工作,建议我区按此标准重新统一划分基础网格。同时,综合疫情防控、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需要,在基础网格的基础上,划分微网格、专属网格(防止返贫致贫监测网格与农村微网格划分保持一致)。除上级有明确划分标准的网格外,其他所有需要设置网格、使用网格的工作,均直接使用“基础网格-微网格+专属网格”体系,不再另行划分。2.完善“多网合一”体系。以基础网格为综治网格,将支部建在基础网格上,形成党建网格;将城管、环卫、食安、生态、医保等等各方面业务落实在各个综治网格内,形成业务网格。3.规范网格人员配置。根据《*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结合已有网格人员配置情况和实际需要,建议以综治网格为基础,每个网格配置一名网格长(由网格党支部书记兼任)、一名综治网格员、一套业务团队(如:城管网格根据原城管业务划分,一套人马对应多个网格;司法行政人员一套人马对应多个网格。按照业务所需要的人数配置下沉到网格的人员)、一个村级责任人(由村或社区“两委”班子担任,可一对多)、一个区直单位责任人(由结对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可以一对多)、一个志愿服务团队(根据实际需要培育组建,由一对多逐渐发展为多对一),一套党员联系社区团队(以结对区直单位党员组成)、一套进社区党员团队(以居住在辖区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组成)、一套联系“两代表一委员”(可一对多)、若干网格微力量(楼栋长、村民小组长等)。
二是完善网格管理体系。
1.建立统筹管理机构。建议成立由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w、区民政局以及其他业务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相应职责开展工作。镇街相应成立领导小组。2.建立复杂疑难事件调度机制。恢复完善网格事务月度协调调度工作,每月由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召集相关单位召开调度会议,集中处置复杂疑难事件。根据事件情况,邀请市直相关部门参加。3.建立网格内部分工管理机制。明确网格人员在网格内的分工职责。网格内事务以网格长为调度员,兼任网格坐席员职责,通过工作群(因目前*“e治理”平台暂无法实现该功能),负责事件的流转、调度,对较为复杂疑难事件的统筹协调,村级责任人负责指导、协助。综治网格员为信息员,负责基础信息的录入,宣传、巡查类工作的落实、事件的发现、搜集、上报以及落实情况的监督。业务团队为处置员,根据调度情况、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责负责处置上报事件。党员联系社区团队主要以平时工作帮扶、协助为主,疫情发生期为减少人员流动,不建议启用。进社区党员团队以疫情发生期服务为主,发挥就近、就地、熟悉情况的特点,协助村(社区)服务。若干网格微力量辅助综治网格员开展好相关工作,及时通报范围内人员、房屋变动情况,由综治网格员统一上门录入;发现相关事件及时与综治网格员互通有无,降低事件漏报的几率。4.建立网格内人员沟通交流机制。按照“一个网格一个群”建立工作群。网格长为管理员,其他所有人员均加入工作群中。网格内所有力量听从网格长调度,完成各项工作。
三是规范网格人员使用。
1.建立网格事项准入退出机制。由区委政法w及所属综治中心会同区民政局牵头协调各部门建立网格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制定工作事项准入清单。非准入事项不得进入网格。临时性工作由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w、区民政局联合审核后,统一布置给镇街村居。镇街、村居不得未经许可超范围布置任务给网格工作人员。2.建立网格人员工作职责清单。由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w及所属综治中心会同区民政局根据网格工作事项准入清单,综合工作量和原岗位所赋予基础岗位职责,考虑到执法的权限,将每个事项分解到网格所有类型的人员。网格长以及社区根据清单合理分配工作。3.建立网格人员使用双向评价机制。每季度由区委督查室开展网格人员使用双向评价。由镇街对网格人员工作情况予以评价,网格人员对镇街使用网格力量情况予以评价。4.建立网格人员末位淘汰机制。建立网格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综合考虑网格工作绩效和网格人员双向评价结果,每年对网格人员工作绩效进行评分。对评分靠后的网格长、综治网格员予以辞退、淘汰。通过淘汰机制逐步提高网格长、综治网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对评分靠后的财政保障人员,扣除一定比例的目标考核工资。5.建立网格人员定期培训机制。每年对网格长、综治网格员、业务团队、部分网格微力量以及镇(街)村(居)坐席员开展培训,提高网格团队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四是完善网格服务管理工作考评体系。
提高网格工作在目标考核和党建考核中的比例,将其纳入镇街、区直单位的重要考核内容。网格考核改单项考核为团队考核。由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w、区民政局对网格团队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季度考核,区委督查室对事件处置情况抽样督查。五是提高网格人员待遇。
此处所指网格人员主要是指社区坐席员和综治网格员。1.提高综治网格员基础工资。由于目前综治网格员已经兼任食安信息员、生态环境信息员以及卫健信息员的部分职责,建议通过“费随事转”的方式,将综治网格员的基础工资提高到*元/月。今后每增加一项长期工作内容,均以“费随事转”的方式,以不少于*元/月的标准提高综治网格员工资。2.建立特定事项工作补助机制。经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w、区民政局联合审核后的临时性特定事项或认定为工作量较大的特定事项,向综治网格员发放特定事项工作补助。建议该补助不少于*元/次。3.发放坐席员岗位津贴。全区目前有镇街坐席员和城市社区坐席员共*名。建议向镇街坐席员发放每月*元、城市社区坐席员发放每月*元的岗位津贴。通过岗位津贴调动坐席员的积极性,稳定坐席员队伍。